㈠ 土石方壓實系數該如何計算
壓實系數=干密度÷標准擊實最大幹密度×100%
土的最大幹密度宜採用擊實試驗確定,或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的有關規定計算,土的控制干密度可根據當地經驗確定。
壓實填土地基的密實度應符合下列規定:壓實系數λc不應小於0.90。
控制含水量Wo(%)應為:Wo=Wop±3,式中Wop——土的最優含水量(%),可按當地經驗或取Wp±2,粉土可取14~18;Wp為土的塑限。壓實系數應經現場試驗確定。當無試驗條件時,應要求施工壓實機具、每層鋪土厚度及每層壓實遍數。
1、土壤及岩石類別的確定:
土石方工程土壤及岩石類別的劃分,依工程勘測資料與《土壤及岩石分類表》對照後確定(見表1-1)
2、地下水位標高及排(降)水方法;
3、土方、溝槽、基坑挖(填)起止標高、施工方法及運距;
4、岩石開鑿、爆破方法、石渣清運方法及運距;
5、其他有關資料。
㈡ 機械挖土方與人工挖土方放坡系數分別如何取定
普土:放坡起點:[url=29/][url=2/]1[url=78/].2m,放坡系數,人工挖:1:0.5,機械挖:1:[url=22/]0.33坑內,1:0.75坑上作業 堅土:放坡起點:1.8m,放坡系數,人工挖:1:0.3,機械挖:1:0.2坑內作業,1:0.5坑上作業 放坡系數為高寬比。
建築工程土方開挖放坡系數是參照的什麼規范?
管線土方工程定額,對計算挖溝槽土方放坡系數規定如下: (1)挖土深度在lm以內,不考慮放坡; (2)挖土深度在1.01m~2.00m,按1:0.5放坡; (3)挖土深度在2.01m~4.00m,按1:0.7放坡; (4)挖土深度在4.01m~5.00m,按1:1放坡; (5)挖土深度大於5m,按土體穩定理論計算後的邊坡進行放坡。
在挖土方、槽、坑時 ,如遇不同土壤類別 ,應根據地質勘測資料分別計算。 邊坡放坡系數可根據各土壤類別及深度加權取定 這張表的數據並不是在每個地方都適用,只是通用規則,根據2009年新規范講義: 土類單一土質時,普通土(一二類)開挖深度大於1.2米開始放坡(K=0.50),堅土(三四類)開挖深度大於1.7米開始放坡(K=0。. 刷坡的差面吳差是多少? 坑邊機械開挖放坡系數規范。
㈢ 機械挖土方的工程量應該怎樣計算
清單計算來規則:按設計圖示尺寸自以體積計算; 定額計算規則:按挖掘前的天然密度體積以立方米算; 看起來說的差不多,其實就是清單人工挖土方的計算不考慮折算系數(PS:如果是挖土石方是要考慮折算系數的),而定額的挖土方要考慮體積折算系數,松方體積1.00、天然密實體積0.77夯實後體積0.67 松填體積0.83(有一個土方體積折算表的); 算體積應該會了吧,長×寬×高(厚)。注意清單計算規則里,挖土方平均厚度按自然地面標高至設計地坪表格的平均厚度計。而定額計算里,一律以自然室外地坪標高為准計算。
㈣ 挖土方,有個實方與堆方換算系數,是多少請教。
在土方工程量計算時,不僅要計算出土的天然挖方體積、所需的天然填方體積,還需要進行土方量平衡,將挖出來的土彌補填方。
由於土壤的可松性,天然密實土挖出來後體積將擴大(稱為最初鬆散),將這部分土轉到填方區壓實時,壓實後的體積也比最初天然密實土的體積要大(稱為最後鬆散),因此挖方體積=填方體積並不意味著土方平衡,考慮到外運棄土量以及內運埋土量(包括建築基槽開挖土方量等),土方平衡計算更加復雜。
1、鬆散系數:
最初鬆散系數 K1 = V2 / V1 (可從有關規范中查詢到,對於普通土,取值1.2—1.3)
最後鬆散系數 K2 = V3 / V1 (可從有關規范中查詢到,對於普通土,取值1.03—1.04)
V1 ——土在天然密實狀態下的體積;
V2 ——土經開挖後的鬆散體積(虛方);
V3 ——土經回填壓實後的體積;
一般K1和K2都大於1,且K1 〉K2
2、壓實系數:
目前在許多設計規范中,已沒有壓實系數,只有上述兩個鬆散系數;
但仍有不少單位在使用鬆散系數(相當於最初鬆散系數),以及壓實系數(土方壓實後體積與壓實前體積之比)。
根據壓實概念,壓實系數可以由最初鬆散系數與最終鬆散系數求出:
壓實系數 Ky = V3 / V2 = K2 / K1 (一般Ky 都小於1)。
因此:K2= Ky*K1
K1=K2/Ky
3、土方平衡:
假設場地需要外運拋棄土體積為Qt (鬆散狀態的體積,即虛方)
假設場地已有或內運的埋土體積為Mt (鬆散狀態的體積,即虛方)
場地內開挖的天然密實狀態土方體積為(土方計算獲得):Vw
因此場地內挖方鬆散後的體積: Vw * K1
場地內可用的鬆散狀態土方體積總量:
Vs = Vw*K1 – Qt + Mt
換算成壓實後的土方體積:
Vs』 = (Vs / K1) * K2 ( 或: Vs』 = Vs * Ky )
場地內需要的填方體積(計算獲得): Vt
土方平衡的條件為: Vt= Vs』
即: Vt = [ (Vw *K1 – Qt + Mt) / K1 ]* K2
= Vw*K1*Ky + (Mt – Qt) * Ky
註:在以上公式中,土方體積均按正值考慮。
㈤ 機械挖土方與人工挖土方放坡系數各如何取定
一、機械挖土方與人工挖土方放坡系數取定方法:
1、普土--放坡起點:1.2m。放坡系數,人工挖:1:0.5;機械挖:1:0.33坑內,1:0.75坑上作業。
2、堅土---放坡起點:1.8m。放坡系數,人工挖:1:0.3;機械挖:1:0.2坑內作業,1:0.5坑上作業。
二、挖土方計算方法:
擋土板是支撐在挖土工作范圍,影響人工開挖工作面的正常使用,而鋼板樁不影響工作面正常發揮。
不可能按照擋土板支撐下挖土,只能按照定額挖土深度的不同步距套用。
三、機械挖土按施工組織設計分別計算機械,人工挖土工程量:
機械挖土和人工挖土不是能重復計算的,得看定額中的機械挖土和人工挖土的工作內容,機械挖土挖不到的地方,按施工組織設計計算工程量:如無施工組織設計按一下計算:
1、挖地下室土方,機械挖土方95%,人工挖土方5%計算。
2、搐非地下室土方,機械挖土方90%,人工挖土方10%計算。人工挖土方部分按整體挖深執行相應定額,人工系數乘2。
㈥ 為什麼百分之90用機械挖土,百分之10用人工挖土,還要乘以系數2。大開挖土方
因為機械開挖到設計基礎持力層上20cm位置,就改用人工挖土這剩下的20公分,避免對持力層原土的擾動,所以90%機械,10%人工,至於系數 你可以理解為 此時的人工挖土為細活,不像全人工開挖那樣粗活,生產效率低,所以用系數調整。
㈦ 如何確定施工機械的正常利用系數
(1)確定正常的施工條件。確定機械工作正常條件
㈧ 怎樣套定額計算人工挖土方和機械挖土方造價
1,看地勘報告,確定土壤類別
2.、對原始地形進行測量,確定平均高度
3、看圖紙內,計算挖深,
4、根據圖紙和容土壤類別在你們省定額,土石方工程說明中查找確定工作面寬度和放坡系數
5、看計算規則,一般機械土石方中定額都會要求5~10%給人工挖土,各省情況不一
6、在定額中選取內容符合土石方施工方案的子目,輸入工程量。(注意:每個子目要仔細看工作內容,避免重復部分出現)
7、取費,看你這這是單獨人工土石方、單獨人工機械土石方還是隨建築主體的基礎挖方。前2項單獨土石方工程取費不一樣,隨主體的跟整個工程的取費走
這是確定土方造價的過程 希望能幫到您
㈨ 機械挖土方工程量怎麼計算
開挖土方計算方法 (1)、清單規則: ①、計算挖土方底面積: 方法一、利用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墊層外皮的面積。外牆外邊線到墊層外邊線的面積計算(按外牆外邊線外放圖形分塊計算或者按「外放圖形的中心線×外放長度」計算。) 方法二、分塊計算墊層外邊線的面積(同分塊計算建築面積)。 ②、計算挖土方的體積:土方體積=挖土方的底面積*挖土深度。(2)、定額規則: ①、利用稜台體積公式計算挖土方的上下底面積。 V=1/6×H×(S上+ 4×S中+ S下)計算土方體積(其中,S上為上底面積,S中為中截面面積,S下為下底面面積)。如下圖:S下=底層的建築面積+外牆外皮到挖土底邊線的面積(包括工作面、排水溝、放坡等)。 用同樣的方法計算S中和S下 3、挖土方計算的難點 ⑴、計算挖土方上中下底面積時候需要計算「各自邊線到外牆外邊線圖」部分的中心線,中心線計算起來比較麻煩(同平整場地)。 ⑵、中截面面積不好計算。 ⑶、重疊地方不好處理(同平整場地)。 ⑷、如果出現某些邊放坡系數不一致,難以處理。 4、大開挖與基槽開挖、基坑開挖的關系 槽底寬度在3m以內且長度是寬度三倍以外者或槽底面積在20m2以內者為地槽,其餘為挖土方。
㈩ 機械挖土方與人工挖土方放坡系數各如何取定
機械挖土方與人工挖土方放坡系數取定方法:
1普土--放坡起點:1.2m。放坡系數,人工挖:1:0.5;機械挖:1:0.33坑內,1:0.75坑上作業。
2堅土---放坡起點:1.8m。放坡系數,人工挖:1:0.3;機械挖:1:0.2坑內作業,1:0.5坑上作業。
說明:放坡系數為高寬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