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機械表一天快慢多少秒算是正常范圍
誤差在10秒~15秒之內。
機械手錶的選購應注意以下幾點:
1.外觀。目測殼、面、針,無「沙眼」、劃痕,鍍層光亮,無色差,後蓋旋合處應嚴密。
2.起動性能。緩慢旋轉上條柄上發條,同時觀察秒針,一般使秒針起動的上條旋轉次數越少,該表的起動性能越佳。
3.上條。上條時手感應輕松,無雜音。除自動表上條上足後有打滑現象外,一般手錶發條應能上足,不打滑。
4.撥針。撥針時手感應舒適,過緊或過松均不佳。時分針指示應協調(當時針分別對准3、6、9、12字元時,分針不得偏離12字元±4分格),時、分、秒三針互不碰擦。
5.表音。手錶上足發條後,用耳聽表音,應清晰勻稱無雜音,並且不隨方向變化而變化。
6.走時精度。需用專用儀器測得,一些大型國營商店有為顧客代測業務,選購時可請營業員檢測走時精度以及位置誤差。
(1)一天機械錶慢多少擴展閱讀
機械表是靠機械齒輪及發條的帶動而轉動,轉動難免產生摩擦,所以日久必需加油、潤滑,以減低零件磨損率。否則等到出毛病才送修,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
機械表最好每年都要回娘家,檢查看看有無使用不當或進水的情形。尤其當地的氣候濕熱,汗水、雨水加上臟空氣等長年累積,對機械造成慢性侵蝕,損害的頻率和程度都比歐美、日本偏高很多,所以「定期檢查」非常重要;然後每三年需作一次徹底的清洗、保養。
通常手錶上標明的30米或50米等防水是指在實驗室測得的數據,用的是純水,平常手錶的防水需求也僅限於佩戴淋浴,洗手,切不可游泳,潛水,泡澡,這會對手錶造成嚴重損害。
雖然自動機械手錶不含電池,但及時進行一些簡單易行的保養還是非常必要的。這對延長手錶使用壽命及保持良好機芯狀態非常有幫助。
自動上弦手錶的運作原理在於手臂的擺動會帶動機芯繞圈,從而達到自動上弦的目的。每天您只要動動手臂,它就會為您記錄精準時間。
如果您每天都要佩戴自動手錶,最好的保養方法是每兩個星期緊一下發條,保證它的齒輪正常順滑運轉。輕輕旋轉錶冠(它同樣可以調整時間跟日期)一直到您能感覺獨到微微的緊迫。
如果您並不是每天都會佩戴自動手錶,您應該保證每兩個星期至少上弦一次以保證手錶的持續運轉,也就是保證內部機械裝置正常准確的運行。
最好在每天的相同時間給您的機械手錶上弦。這種做法對於內部的機械裝置非常有益。您要是想形成規律,那建議您每天早上起床後為您的愛表上弦。
不要在夜間設定日期及星期指數(如果您的手錶具有這些功能)。控制日期及星期的機械裝置在夜間有活動空隙,如果您在這個時間更改設定,就勢必會打亂原有規律。
當您在進行持續擺臂的體育活動(如網球,棒球,高爾夫等)時,也建議您不要佩帶自動表,因為持續的手臂擺動會破壞手錶的機芯。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機械表
『貳』 機械表一天慢5秒正常嗎
械表一天慢5秒是非常的正常 。。。
機械手錶分好孬,一般機械手錶在快慢內 20-40秒 以內都是正常的 。
一般容好點的一天快慢誤差標准在30秒,就符合標准,都是很正常的;一些差的手錶則可以一天慢1分鍾以內都屬正常的。
你這機械表一天才慢5秒這應該說表的擋次還是很高的,並且走時也相當的准確 。
『叄』 自動機械手錶每天快慢多少會累計嗎
會的。但是機械表走時的誤差有很多因素影響的,戴錶的習慣,放置的角度,發條的松緊程度,甚至溫度都對機械表的走時有影響。
因此一般沒有什麼機械表可以絕對保證每一天的誤差都一樣的。
(3)一天機械錶慢多少擴展閱讀:
一,使用機械表需要注意事項
1、手動上弦的機芯手錶建議每天最好在同一個時間上一次弦,這樣才能夠使得手錶在一天之內有足夠的時間走動。
2、自動上弦機芯之手錶,其能量來源於佩戴者手臂的運動,故正常佩戴情況下不需手動上弦。只有因佩戴者運動量不足以給發條補充足夠能量的時候,可採用手動上弦的方法來彌補,且上弦時錶冠轉動控制在二十圈以內。
3、如果有超過40小時沒有戴過自動上弦的手錶,應該在再次戴的時候,將錶冠轉動二十圈,以再次啟動機芯的驅動系統。
4、錶冠盡量要時刻保持在鎖緊狀態,以防止濕氣滲入表殼和保持手錶的防水性能。
二,機械表進水後的處理方法
1,將機械表面朝內、底殼朝外,反戴在手腕上,兩個小時後水汽即可消除。如果進水嚴重,最好立即送錶店擦油,清除機芯的水分,以避免零部件生銹。
2,機械表如被水浸濕後,可用幾層衛生紙或易吸潮的絨布將表嚴密包緊,放在40瓦的電燈泡附近約15厘米處,烘烤約30分鍾,表內水汽即可消除。切忌將手錶的表蒙靠近火直接烘烤,以免使表蒙受熱變形。
3,用顆粒狀的硅膠與已經積水的手錶一起放進一個密閉的容器內,數小時後,取出手錶,積水即全部消失。此法簡單經濟,對表的精度和壽命均無任何損害。已經多次吸水後的硅膠,可在120℃下乾燥數小時,吸水能力可再生,還能反復多次使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_機械表
『肆』 新買的機械表 一天慢10秒正常嗎
機械表就是這樣的,每天正負五秒到四十秒都是正常的。我的每天會快20秒吧,我感覺是,我的4000hk天梭
『伍』 手錶時間的准確度有沒有什麼標准我的手錶一天幾乎要慢30多秒。
一、有標准。
誤差標准:
除屏晶元型電子表以外,永遠分秒不差的手錶實際是不存在的,無論機械表還是石英錶都有一個誤差范圍,而這范圍因國家和地區不同而不同。
一般來講,機械表(包括自動機械表)只要在上滿弦的情況下,走時每天慢不超過30秒,快不超過30秒就基本符合標准。
石英錶則是在電池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快慢均不超過0.5秒,則符合標准。
因此,無論是機械表,還是石英錶,只要誤差在上述兩個標准范圍內,就可以說,手錶走時是合格的。
反之,則說明手錶走時有問題,須拿到維修、保養部門調校。
二、可以要求商場進行調換。
(5)一天機械錶慢多少擴展閱讀:
手錶挑選方法:
1、檢查外觀
外觀可以從表殼、表玻璃、表盤、表針等方面來檢查。
2、靈敏度
手錶的靈敏度是指手錶中擺輪自行「起步」的早遲。檢查方法一種是將沒有上過發條停止走動的手錶,輕輕搖動一下,藉助搖動的力量,觀察秒針走動的情況。
如果秒針在很短時間內就停止走動,說明這只手錶上足發條後能夠全部走松,靈敏度比較高;如果秒針長時間地繼續走動下去,說明這只手錶上足發條後不能全部走松,靈敏度不高,或者是內部機件有故障。
3、效能
正常的手錶,轉動上條柄軸上發條時,先是覺得比較松,漸漸地越上越緊,當不能再繼續向前轉動時,說明發條已完全上緊。
4、表針
表針與表玻璃之間,三支表針相互之間,表針與表盤之間,都應該保持一定的間隙,如果相互擦碰,就會影響走動。
5、松緊度
這是檢查走針部分的機件安裝是不是正常。
6、走動聲音
聽手錶走動時有沒有不正常的聲響,只能判斷手錶有沒有特殊的毛病,不能斷定這只手錶的好壞。
『陸』 機械表每天會慢多少算正常
機械表的允許的誤差范圍為±30秒/日,經過天文台認證的機芯平均誤差范圍在-4秒/天到+6秒/天之間,具體的誤差根據手錶所使用的機芯而定,並非按照價格越高誤差越小的原則。
機械表是靠機械齒輪及發條的帶動而轉動,轉動難免產生摩擦,所以日久必需加油、潤滑,以減低零件磨損率。否則等到出毛病才送修,往往問題已經很嚴重。
通常手錶上標明的30米或50米等防水是指在實驗室測得的數據,用的是純水,平常手錶的防水需求也僅限於佩戴淋浴,洗手,切不可游泳,潛水,泡澡,這會對手錶造成嚴重損害。
防水之外,更要防碰撞。在經濟能力許可的范圍下,不妨有兩、三隻表在日常生活中替換:靜態活動時配戴機械表,從事工作時佩戴石英錶,如此用時因地制宜,有助延長表的使用壽命。
機械表使用建議:
1、手動上弦機芯之手錶應盡量在每天同一時間上弦一次,使手錶在未來24小時有足夠的能量運作。
2、自動上弦機芯之手錶,其能量來源於佩戴者手臂的運動,故正常佩戴情況下不需手動上弦,只有因佩戴者運動量不足以給發條補充足夠能量的時候,可採用手動上弦的方法來彌補,且上弦時錶冠轉動控制在二十圈以內。
3、超過40小時未曾佩戴過之自動上弦手錶,應於再次佩戴時,將錶冠轉動二十圈,以再次啟動機芯的驅動系統。
4、為防止濕氣滲入表殼和保持手錶的防水性能,請確保錶冠時刻處於鎖緊狀態。
『柒』 機械表一天慢五分鍾正常嗎
一般來說機來械表的誤差比石自英表大.
22天一分鍾是正常的
機械表有時侯會因為人體的產生的磁場而出現走時誤差
還有平時接觸的電器產生的磁場出現走時誤差
還有平時是不是不怎麼動
所以.表上不足發條
你可以把表放在沒有電器的地方一個星期.
盡量不要與人體接觸
然後
再次佩戴.如果還有問題.或出現更大的誤差
就去專櫃上問問
以上是本人帶表積累的經驗
沒什麼權威機構認證
不過
一般情況下都沒什麼事
解釋完畢
謝謝
『捌』 機械表一天要慢多少,我的一天慢個20多秒,一個月下來至少10分鍾
你的算很好了啊,當然不能和石英錶比啦,機械表都有誤差的
見下面與比較
機械表的誤差和石英錶的比較。
對於鍾表的走時誤差,現行行標中規定:
日歷機械手錶I型(男表)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30~+45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40~+75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60~+105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36小時。
日歷機械手錶II型(中型表)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35~+65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50~+95秒;合格品的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每24小時誤差-70~+135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35小時。
日歷機械手錶III型(坤表)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40~+85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60~+115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80~+165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34小時。
自動機械手錶I型(男表)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20~+30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30~+60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50~+90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36小時。
自動機械手錶II型(中型表)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25~+50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40~+80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60~+120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30小時。
自動機械手錶III型(坤表)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30~+70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50~+100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70~+150秒。延續走時均大於等於28小時。
石英錶不分型號,走時瞬間誤差范圍為:優等品每24小時誤差-0.5~+0.5秒;一等品每24小時誤差-1.0~+1.0秒;合格品每24小時誤差-1.5~+1.5秒。
從上述標准中,可以看出,石英錶由於是電子控制,所以走時精確度較高,而機械表由於靠機械擺動原理走時,故它的走時精確度相對要差些。另外,機械表越大,走時精確度越高,反之,越小則精確度越低。
造成自動機械表走時不準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表本身的質量問題,如自動上弦失靈、擺錘失靈等都可以造成走時不準;二是消費者使用的問題。前者可以通過國家有關檢測部門的檢測得出結論,如屬於質量問題,商家必須按規定退、換、維修。後者則要看消費者使用的具體情況,比如什麼樣的人佩戴,在什麼環境中佩戴等。
屬於消費者使用原因的包括以下情況:
使用者活動量不足,造成自動手錶上弦不滿,導致手錶走慢或停走。老年人和常坐辦公室、運動少者不適宜佩戴此類手錶。<br>手錶接近磁場,如電視機、手機等,導致手錶走時不準。
佩戴者本身帶有較強的人體磁場,影響手錶走時。
『玖』 一般好的機械表一天的誤差多少以內
現在執行手錶的行業標准里規定,通常機械手錶的誤差是在+/-30秒/日內,石英手錶的誤差是在+/-0.5秒/日內。誤差標准要按天計算,而實際佩帶手錶中誤差當然會累計。手錶一天有10秒內的誤差是很好的了。
機械手錶的走時精度不能通過校正來達到或保持
那是因為機械手錶的走時是在不斷的變化的,相對一個發條松緊的狀態,一個固定位置,一種溫度下它可以暫時准確,但是相對於另外一種情況條件,就會有變化,馬上就不一樣了。也就是說,即便是把手錶校正的一秒不差,你發現它也不會保持下去,精度永遠是在瞬時和波動中變化的。況且,對手錶精度的影響還有其它的許多因素,我們看到的手錶誤差只能是個實走的和單位時間內的平均誤差。
手錶在發條滿弦狀態時走時精度最好
要想讓自己的手錶走時准確,就一定要把發條盡量上滿,這個對於自動手錶更為重要。因為自動手錶的發條旋緊的程度和你的佩帶的時間和佩帶的運動有直接關系,前提是必須保證有一個足夠的運動量。
不同的位置下手錶有不同的走時精度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手錶位置誤差,比較好的手錶出廠時要在三種溫度和五個方位下進行測試,五個位置分別是:面上(表盤向上),面下,把下(3點下),把左(12點下),把上(9點下)只有把右的位置(6點下)是不常用的(除非你把表帶到手心一面或右手上)。據統計,多數人,在一天內手錶面上位置使用時間為35%左右,把左為30%,把下為25%,其他位置10%,所以,利用手錶在不同位置走時的不同的精度誤差,可以糾正手錶的快慢趨勢。
先做個觀察測試,然後記錄下來
測試方法很簡單,需要給表先上滿發條,再用一個標准時間對准被測試手錶的時、分、秒,讓它們同步,然後先放置在平面位置實走24小時後,再用標准時間比對誤差並記錄下來。依次重復上述過程,分別對手錶的面下,把下,把左,把上位置進行實走誤差測試,並記錄下來。
舉個例子:靜態測試結果是:面上+20秒/日、面下+20秒/日、把下-5秒/日、把左+25秒/日、把上+10秒/日,結果手錶實際佩帶走時誤差為+15秒/日。
晚上脫下手錶選擇手錶放置的方位來糾正誤差
拿上面例子中情況來說,很明顯,應該晚上把手錶表把向下放置,才能有助減少手錶走時的累積誤差。只有對手錶產生誤差原因和自己手錶誤差特點有個准確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為你服務。
我們佩帶手錶只能感覺到它的實走誤差,但這個誤差實際是個平均和綜合的誤差值,懂手錶的人都不太看重手錶的精度到底有多准,或誤差有多大,因為精度好壞不是一隻好手錶的唯一標准。實際上手錶的走時長期穩定性到是最最重要的,有些手錶,買來剛佩帶也許在半年內走的還算好,可半年以後誤差就變大了。這就是不穩定,像ROLEX這樣的手錶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說明:「有甲,乙,丙三隻手錶,甲表 3天內是 測試走時誤差分別是(-20秒、0秒、+20秒),3天的累計誤差為0秒;乙表 3天內誤差分別是(+20秒、+5秒、+10秒)3天的累計誤差為+35秒;丙表 3天內誤差分別是(+20,+25,+20)3天累計誤差為+65秒,評論:丙表最好,乙表第二,甲表最次!」因為只有走時長期穩定的手錶才可能是一隻准確的手錶。
走時穩定性好的手錶,也說明抗外界干擾能力強,使用可靠性高,與手錶質量相關的各項性能指標都好。如果你很細心或有興趣,也可以對自己的手錶做個跟蹤,記錄一下它的走時精度是否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