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為什麼機械論不正確

為什麼機械論不正確

發布時間:2021-03-12 00:15:11

Ⅰ 什麼是機械

又稱機械唯物主義,唯物主義哲學的第二種形態是近代的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即機械唯物主義。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基本特徵是:承認世界的物質性,但卻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展,或者只是承認機械的聯系和機械的運動,因而表現出機械的、形而上學 的特徵。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產生和形成,同這個時期自然科學的發展的特點是密切相關的。這個時期的自然科學還處於分門別類的收集、整理、分析經驗材料的階段,只有力學發展到了比較完整的形態。這種狀況反映到哲學中來,這一時期占統治地位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就是用孤立的靜止的和機械的觀點觀察和解釋世界的思維方式,它造成了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所特有的、在當時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另一個局限性是它的不徹底性,這主要表現在它在自然觀方面是唯物主義的,而在社會歷史觀方面則是唯心主義的。17世紀的英國唯物主義,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19 世紀40年代德國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就是近代唯物主義的幾個主要流派。
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
一種單純用古典力學解釋一切自然現象的觀點。它把物質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性質都歸結為力學的性質,把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系統和運動形式都歸結為力學的系統和運動形式,認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從於機械因果律。

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在16世紀興起,並在17、18世紀的西方哲學中占居支配地位。在這個時期,從神學解放出來的自然科學對自然界進行著分門別類的研究,力學以及為它服務的數學取得了巨大成就。17世紀上半期,R.笛卡爾根據力學的成就,建立了一個機械的宇宙演化模型,並對物理現象和生物現象作了機械的解釋。17世紀下半期,I.牛頓在J.開普勒和G.伽利略工作的基礎上建立起超出其他自然科學部門研究水平的嚴密力學體系,不僅能正確描述地上物體的機械運動,而且能算出天體的軌道,並確定地預言其運動。於是,古典力學就變成了整個自然科學的典範,同時也為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奠定了基礎。在這個時期,那些試圖以自然原因解釋自然現象的哲學家們往往用力學規律去說明自然,認為物體的基本屬性只是廣延,色、聲、香、味等感覺性質不過是一些主觀的幻影。在他們看來,物質是惰性的,它的運動僅僅是在外力推動下失掉一個位置而獲得另一個位置。

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者從笛卡爾的物理學出發,應用當時發達的力學成就,貫徹了機械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並對神學自然觀進行了不調和的斗爭。他們與17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者不同,肯定物質自身能夠運動並具有多種多樣的性質,但卻進一步發揮了機械決定論的觀點。按照這種決定論,自然界被看作是一個不間斷的因果鏈條,原因和結果具有嚴格確定的、不可移易的必然聯系,認為所見的一切都是必然的。這種機械唯物主義觀點在自然科學中的突出表現是拉普拉斯決定論。P.-S.拉普拉斯假定,如果有一個智能生物能確定從最大天體到最輕原子的運動的現時狀態,就能按照力學規律推算出整個宇宙的過去狀態和未來狀態。後人把他所假定的智能生物稱為拉普拉斯妖。按照這種假定,宇宙中全部未來的事件都嚴格地取決於全部過去的事件,事件出現的不確定性或偶然性消失了,不但偶然性並未從必然性中得到說明,反而使必然性成了純粹偶然的產物。

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在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在於,它與當時最發達的自然科學相結合,堅持從自然本身說明自然,證實了以往被視為根本不同的領域,如地上的運動和天上的運動,都服從於同樣的力學規律,從而有力地打擊了神學自然觀,維護了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則。

在19世紀,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出來,並受到德國自然哲學家的批判,但只有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完整的自然觀(見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中才得到真正的揚棄。自然科學的發展也逐步突破了機械唯物主義的束縛。19世紀以來先後出現的能量守恆定律、達爾文進化論和細胞學說以及熱力學統計理論和電磁場理論,真正勾畫出了一幅自然界辯證發展的圖景。

Ⅱ 機械決定論為一切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否正確

決定論是關於事物因果性、必然性和規律性的哲學理論,在哲學理論體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根據對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決定性因素的不同回答,人們把歷史決定論分為四大類:神學目的論的、唯心論的、機械論的及唯物史觀的歷史決定論.神學目的論的歷史決定論是把社會歷史中的因果性聯系歸結為隱藏在冥冥之中的上帝、天命或天意預先安排的結果,歷史的過程和結局完全由這種神秘的東西來決定.這種觀點在表面上神或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原因,實際上從根本上否定了事物有其自身的因果性和規律,因而從本質上看,屬於唯心論的歷史決定論,是一種非決定論.唯心論的歷史決定論承認社會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和規律性,但卻不承認社會歷史運動的客觀實在性.它總是把精神性的東西作為社會發展變化的決定性因素,作為歷史過程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動力.機械決定論是把物質及其機械運動作為決定性的因素,簡單地把拉普拉斯的動力學決定論從自然界直接推廣和運用於社會歷史領域.
機械決定論僅僅適用於宏觀物體,而對於微觀領域以及客觀世界中大量存在的偶然現象的研究就產生了統計決定論.運用概率的和統計的方法進行研究的統計性定律沒有構成對客觀規律的否定,因而就不構成對決定論的否定.從本質上看,它是承認偶然性與必然性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決定論.唯物史觀的歷史決定論則是把經濟因素看作決定社會歷史發展方向的因素.

Ⅲ 形而上學不正確嗎

作為一個學理科的學生,和一個修哲學二專的學生,我必須很負責來為形而上學作一個辯護。
看了你們的回答我才意識到我們國家的教育力量有多麼偉大啊……一個個沒有仔細探究過的人,沒有下功夫去研究的人卻說得頭頭是道。形而上學的原文是metaphysics,樓上的說得很好是亞理士多德的書名。meta這個詞頭是在……之後的意思,metaphysice就是「在物理之後」。可是這個書並不是他自己寫的,換而言之,亞理士多德留下來的只有無數的書稿,他的弟子在他死後編輯成冊。當把小邏輯,物理等等著名的書稿都整理完畢之後,他們發現還有大量的書稿沒有辦法做出分類,於是就編成了這本「在物理之後(整理的)」。裡面寫的東西都是亞理士多德所承襲的和他自己的思辨方式,裡面不光光牽涉哲學,包括政治,法律,社會等等問題都有涉及。我們看各類哲學原著都可以注意到,形而上學這個詞在出現的時候,就是作為一種從具像到抽象的一種思維方式,同時作為一種精神境界(如政治,法的精神,社會動力,人的終極關懷等等等等)的討論的代名詞而出現的,至於其具體的含義已經遠遠超過了語言能夠所表達的意思。
為了更好的,更輕松的理解其中關系,和教科書論的荒謬(連黨裡面的人都認為這樣的說法應該放棄掉),帖個有趣點的帖子給你看看吧:
發信人: jazzcat (浮世掠影), 信區: Debate
標 題: [轉載]辯證法與放屁zz
發信站: 日月光華 (2005年12月06日18:57:10 星期二), 站內信件

【 原文由 Casals 所發表 】

發信站: BBS 水木清華站 (Fri Feb 28 20:17:07 2003), 站內

上課時,我放了一個屁--很普通的屁。既不很臭,當然也絕對不香。

可怕的是,教授正在講辯證法。

「請你自己對這個屁作一下判斷,」教授說,「它好還是不好?」

我只得說:「不好。」

「錯了,」教授說,「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組成,有它不好的一面,肯定有它好的一
面。」

「那麼說它好也不對了?」我問。

「當然。」教授說。

「它既好又不好。」

「錯了。你只看到矛盾雙方對立斗爭的一面,沒有看到他們統一的一面。」

我只好認真看待這個嚴肅的問題,仔細想了想說:「這個屁既好又不好,但不好的
一面是主要的,處於主導地位。」

「錯了。你是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矛盾的雙方會相互轉換,今天處於主導地位一
面,明天一定處於次要地位。」

「你是說明天全人類會為了我的這個屁歡呼雀躍嗎?」

「不盡如此,但不能否認這種發展趨勢」

我愣了好大一會兒,只得硬著頭皮說:「我的屁既好又不好,既不好又好。今天可
能不好,明天一定會好。今天可能很好,明天也許會不好。」

教授聽得直搖頭,說:「這是徹底的懷疑論,不是辯證法的觀點。」

就這樣,僅僅因為放了一個屁,我就成了一個懷疑論者。

教授接著講課:「辯證法的威力不僅在於能夠輕而易舉地駁斥任何觀點,而且他能
夠輕易地為任何觀點找到理論根據。」

「可是我的屁就沒有任何根據。」我抗議道。

「那是因為你沒有找到,其實很簡單,它是你肚子里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必然結果
。」

我啞口無言。

教授說:「下面我們不談屁,談一個更復雜的問題:一個西瓜,一粒芝麻,無論你
怎樣選擇,都有理論基礎。」

我趕緊說:「我要撿起西瓜,丟了芝麻。」

「很好。」教授說,「你抓住了主要矛盾,也就是說,你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我就撿起芝麻,丟掉西瓜。」

「先有量變,才能達到質變。你解決問題的順序十分正確。」

「我既要西瓜,又要芝麻。」

「即抓住主要矛盾,又不放過次要矛盾。你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問題。」

「我既要砸爛西瓜,又要踩碎芝麻。」

「很好,你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新事物就是對舊事物的否定。一切舊的事物必
然滅亡。舊事物的滅亡是新事物產生的前提。」

「我既要吃掉西瓜,又要砸爛西瓜。既要撿起芝麻,又要踩碎芝麻。可是,只有一
個西瓜,一粒芝麻,怎麼辦?」

「你這才算對辯證法入了門,重要的是:矛盾的雙方不僅對立,而且有它統一的一
面。你吃掉西瓜當然有它合理的一面,但你要砸爛西瓜,也並非不合理。只有將二
者統一,才能進入更高層次的斗爭。」

我張口結舌,目瞪口呆:「可是,你並沒有解決我的問題。」

教授笑著說:「辯證法不解決任何問題,它的用途在於首先把人變成傻瓜--如果還
有人不是傻瓜的話。」

「你是說『首先』?」我問。

「是對,然後再從傻瓜飛躍到學者。」教授開始整理講義,「關於辯證法為什麼不
解決問題,如何把人變成傻瓜,以及怎樣實現從傻瓜到學者的飛躍,這是下一節課
的內容。」

教授一蹦一跳,走出教室。

第二堂課:

教授說:「下面我們講一下辯證法的用途。我們要舉一個更加復雜的例子:如何看
待中國傳統文化?」

我說:「那一定要用辯證的觀點。」

「對。我們有許多大牌的辯證法學者,他們會充分利用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理論聯
系實際,旁徵博引,縱橫捭闔。下筆萬言,緊繞主體。最後給你得出一個結論:要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你佩服不佩服?」

「是啊。辯證法不是很有用嗎?」

「以前我也這樣認為。直到我見到一隻喪家的野狗--它改變了我的看法。」

「野狗?」我莫名其妙。

「是的。我家屋後有個垃圾堆,有一天來了一隻喪家的野狗。它對其他東西看也不
看,

『喀哧』一口,咬住一塊骨頭。」

「這毫不奇怪,所有的狗都會這樣。」我說。

「不錯。問題是對於狗來說,這塊骨頭就是『精華』,垃圾堆里除了骨頭以外,還
有磚頭,鐵塊,破水桶等等糟粕,他為什麼只要骨頭這個精華呢?他怎麼知道取其
精華,去其糟粕?難道它已經充分理解了大牌學者們的論述了嗎?」

「好像不會。」

「肯定不會,所以說大牌學者們通過精確的論述,得到的精妙結論,其實是連一隻
喪家的野狗早就知道的東西。既然如此,我們為什麼還要為他們喝彩,對他們崇拜
呢?」

「是啊,為什麼?」

「唯一的解釋就是:辯證法已經成功地把你變成了一個傻瓜。」

「我明白了。」

「你明白以後一定要問:你說的沒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誰都知道。問題是什麼
是精華,什麼是糟粕。」

「對,看他怎麼說。」

「你難不倒他,他又會充分利用辯證法的三大規律,理論聯系實際,旁徵博引,縱
橫捭闔。下筆萬言,緊繞主體。最後給你得出一個結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
明不高明?「

「是有道理。」

「可是我認為:這不僅是無聊,無用的問題,已經近於無賴了。」

「這怎麼說?」

「難道世界上有人會『具體問題,抽象分析』嗎?那隻喪家的野狗,來到垃圾堆前
,難道會象亞里斯多德一樣,先把各種東西分門別類,搞清其內涵和外延,再通過
歸納演繹,最後確定它是吃磚頭還是吃骨頭嗎?這可能嗎?」

「不可能。那樣的話,他連吃磚頭都有可能。」

「對,孺子可教。沒有人會『具體問題,抽象分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
句話,等於沒說。不過辯證法學者倒是喜歡用抽象的方法,分析具體問題。因為辯
證法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所以如果你看到一隻吃磚頭的狗,千萬不能小
視,它可能是一個著名學者。」

教授又收拾好講義,說:「辯證法的根本在於使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
點看問題。象所有的謊言一樣,這話聽起來很顯真理。下一節課講辯證法的淵源,
以及它和形而上學的關系。」

第三堂課

「迄今為止,人類用三種方法研究這個世界。」教授毫不客氣,單刀直入,「第一
種是『屠夫式』,大部分科學家都是這種方式。他們把世界割裂成極小的部分進行
分析研究。研究生物的並不研究全部生物,有的只研究動物;研究動物的也不研究
全部動物,有的只研究哺乳動物;研究哺乳動物的,有的只研究猴子;研究猴子的
有的只研究猴子的尾巴。他們眼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極其片面的觀點。」

「不是辯證法的觀點。」我說。

「對,」教授接著說,「不僅如此,他們還盡量割裂研究對象與其他事物的聯系,
在盡量不受干擾的情況下,看看他到底是什麼樣子。科學家花費大量金錢建造實驗
室,而不在大街上做實驗,主要原因就在於此。現在有些實驗還要搞到太空里去做
,連空氣引力都要隔絕,可見,為了割裂事物之間的關系,這些科學家是不擇手段
的。」

我說:「與辯證法的觀點相反。」

「有說對了,但仍然不止於此,他們還不管一隻猴子過去怎樣,將來如何,只管拿
來一刀宰掉,看看它肚子里都是什麼東西。他們用的是徹底的靜止觀點。」

「非常野蠻,而且十分笨拙。」我說。

「所以我把它叫做『屠夫式』。但這是我們一切科學知識的基礎和來源。沒有這些
人,也就沒有任何科學。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他們的人格,才智和他們使用
的方法,都應該得到尊重。」

「有誰不尊重他們嗎?」

「有很多,你可能就是一個。」

「此話怎講?」

「他們用的是孤立,靜止,片面的方法,這種方法有一個名稱,你們中學老師教過
你們嗎?」

「叫形而上學,可那是個貶義詞呀?」

「是的,就叫形而上學,這就是過去全部的科學家,現在大部分科學家使用的方法
。」

「那為什麼它是一個貶義詞呢?」

「因為它和辯證法不相容,而且針鋒相對。有些人不僅自以為是正確的,而且斷定
其他人都是錯的。奇怪的是,辯證法整天講什麼對立統一,形而上學來和辯證法對
立,他卻不肯同一,而是對形而上學採取一棍子打死的態度。」

「我明白了。」

「使用第二種方法的也是科學家,我稱之為『強盜式』,這種科學家更重要。他們
什麼也不幹,坐等形而上學的科學家研究出比較確切的成果,在此基礎上綜合升華
。千千萬萬的科學家研究了萬萬千千的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後,達爾文拿來一綜
合,就提出了進化論。「

「這活倒很輕松。」

「一點也不輕松,而且需要更高的聰明才智和更加寬闊的視野。愛因斯坦是其中最
出色的一位。他的視野非常開闊,甚至研究過辯證法。但是他說辯證法對他的研究
沒有任何幫助。」

「辯證法到底是干什麼的呢?」

「研究世界的第三種方法就是辯證法的方法,我稱之為『上帝式』的方法。

也就是我們下一節課的內容。「

最後一課

「我被開除了,」教授說,「今天上最後一課。請先提問。」

我說:「有的同學說,你的觀點有點偏激。」

「他說對了,我不僅偏激,而且有錯誤。上一節課我就故意設置了一個常識性的錯
誤,但是你們並沒有給我提出來。現在我不得不把最重要的東西教給你們:沒有誰
是全部正確的,最多隻是正確了一部分。如果世界是那隻大象,我們就是那一群摸
象的瞎子。我們想知道大象的樣子,但是我們誰也不可能把這只大象摸完。我所有
的瞎子加在一起也不可能,如果你的一生只能摸完大象的尾巴,你一定要認真去摸
。如果你確信自己完全了解了這支尾巴,你一定要堅持自己的觀點。

不要聽見別人說大象像柱子或者象扇子就輕易改變自己的觀點。偏激並不可怕,可
怕的是聽風就是雨,毫無自己的主見。如果你堅持的錯了,沒什麼大不了,一定有
更聰明的瞎子給你指出錯誤。科學就是這樣在成千上萬的錯誤中提取一個真理的學
問。但是如果你對了,卻沒有堅持,世界就失去了一次前進的機會。

「另外你要隨時記住:無論你是對是錯,你只是了解大象的一小部分。要聽聽別的
瞎子怎麼說。不能輕信,也不能不信。你別無選擇,只有使用你的理性,它也許有
許多不足,但卻是你唯一可以信賴的東西。一個人的理性十分有限,許多人的理性
卻威力巨大。如果你不知道許多人的理性在那裡,那麼我告訴你--那就是科學。科
學也有不足,以後一定要被突破。不過那需要許許多多比愛因斯坦更聰明的人,肯
定不是你我。理性,批判和寬容,就是我所說的最重要的東西。」

這次我沒有提問,也沒有其他人提問。

「言歸正傳,繼續談辯證法。」教授只好自己接著說,「辯證法也是個瞎子,但是
他不摸象。」

「他不想了解大象嗎?」我問。

「他當然想了解大象,但是他認為摸象沒有用,或者說作用不大。他認為大象在到
處亂跑,還在不斷地從小變大,而且與他周圍的森林,地球,甚至太陽系,銀河系
有無限多的聯系,用『孤立,靜止,片面』的形而上學觀點徒勞無功,只有使用『
全面,發展,聯系』的辯證法觀點,才能搞清大象的樣子。」

「可是他連象都不摸,怎麼全面,發展,聯系呢?」

「我不知道,鬼也不知道,只有上帝知道。所以我把它稱為『上帝式』的方法。辯
證法最初在中國流行,伏羲八卦,陰陽五行,孔子的」過猶不及「,老子的」反者
道之動「,《易經》」一陰一陽謂之道「,《黃帝內經》」內外調和,邪不能侵「
統統都是辯證法。西方只有亞里斯多德提出過辯證法的雛形,既不全面,也不具體
。恩格斯說他闡述了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我不知道從何說起。不過這無關緊要,現
代意義上的辯證法是從黑格爾開始的,這一點恩格斯和我,以及其他任何人,都不
會有任何意見。」

「你只說恩格斯,怎麼不提馬克思?」

「馬克思和辯證法關系不大。」

「辯證唯物主義不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靈魂嗎?」

「我不同意這個觀點,馬克思早期寫過一篇《神聖家族》,痛批黑格爾的」泛邏輯
論「,泛邏輯論就包括辯證法。以後也沒見他怎樣說過辯證法。直到他最晚的哲學
著作《資本論第二版跋》中,他才玩笑的說自己賣弄了辯證法。但是辯證法是什麼
,馬克思終其一生,也沒有回答過。」「那麼辯證法怎樣進入馬克思主義的呢?」

「完全是恩格斯的原因,從《反杜林論》到恩格斯致死不願發表的《自然辯證法》
,辯證法才成為馬克思主義的所謂靈魂。這一點我和顧準的看法一樣,馬克思是不
會同意『辯證唯物主義』這個說法的。這完全是後人的需要。不過《反杜林論》是
經過馬克思同意的,這一點倒是事實。」「辯證法有哪些內容?」

「首先是三大規律:第一,質量互變規律,來自黑格爾《邏輯學》第一部」存在論
「。第二,矛盾統一規律,來自《邏輯學》第二部」本質論「。第三,否定之否定
規律,來自《邏輯學》第三部」理念論「。這都是表面的東西,也就是馬克思所說
的」神秘外形「。它的根本在於用全面,發展,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它的實質是隱
藏其後的兩大主義:第一,真理一元論。反對真理的多元論和相對主義。這早已成
為歷史的垃圾。第二,真理不可分,局部事務的真理都是整體世界的一部分,孤立
的研究發現不了這些真理。只有在森林中找樹木,不能從樹木開始研究森林。這不
僅極其荒唐,而且毫不現實。」

「為什麼不現實?」

「有個西方不敗教授說得很好:事實充分證明,孤立的,靜止的、片面地來研究事
物的方法,在人類現有的認識情況下才是最好的方法論,才可能了解事物的本質。
因為事物之間的聯系千絲萬縷,如果把所有的關聯都考慮進去,就等於什麼也干不
成,就象我們老祖宗一樣,只能抱著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這個思維懶
怠症混日子。等到對事物的各種性狀及規律有了較為詳細的把握,再把它放到系統
中進行非常謹慎的觀察和研究。而中國人的傳統思維是總想一口吃成個大胖子,一
開始便從總體上提出本質的觀點。這種帶有原始思維特徵的傳統正與辯證法不謀而
合,或者說辯證法只是中國古代思想方法的一種現代表述,中國人從來不缺少這種
思維方式,需要補課的正是孤立的,靜止的、片面地來研究事物的笨功夫。」

「辯證法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你們中學教科書上是怎麼講的?」

「好像是對客觀世界,人類社會以及思維規律的全面正確的總結。」

「這種說法極其荒唐,而且全然不顧任何事實。是徹底的誤人子弟。第一,別說黑
格爾活著的時候,就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人類對客觀世界僅僅了解一點,很小
的一點。對人類社會只了解半點。對思維規律了解得半點也不到。一隻大象我們只
是了解了尾巴上的幾個關節,腿上的幾根毛,加上耳朵上一塊皮而已,談得上什麼
全面總結,正確總結?純粹是說夢話。

「第二,你們可以看一看《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469頁第十二行到第十四行:
」黑格爾的著作中有一個廣博的辯證法綱要,雖然它是從一個完全錯誤的出發點發
展起來的。「恩格斯在不止二十個地方說過,這個錯誤的出發點就是唯心主義。誰
都知道,恩格斯所謂的辯證法原版照抄的來自黑格爾的《邏輯學》,如他自己所說
,只不過」打碎了黑格爾唯心主義的外殼,「取了他」辯證法的合理內核「。你相
信嗎?人類從許許多多正確的出發點出發,都要走上彎路。而一個叫黑格爾的帝國
教授,卻可以從一個錯誤的出發點出發,」全面地,正確地「總結出客觀世界,人
類社會以及思維的全部正確規律。這是人說的話嗎?

「我絕不相信。就是再把我綁到新教徒的火刑柱上,把我燒死以前烤上兩個小時,
我仍然不相信!」

「我也不相信。」我小聲說。

「可是相信的人相當多。自從打碎了基督教的枷鎖,辯證法是科學發展道路上的最
大障礙。他把現代科學斥責為不入流的形而上學,機械論。使科學在一些地方停滯
不前。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前蘇聯科學院的一個院長,就因為要搞農作物的雜交改
良而丟了腦袋。」

「那為什麼?」

「因為雜交改良依據的是孟德爾-摩爾根理論,與辯證法格格不入。」

「你很熟悉前蘇聯嗎?」

「我最熟悉的是中國,我在這里住了幾十年。可是打別人頭上的蒼蠅更輕松。」

我問:「對於辯證法的進攻,科學是怎麼反擊的呢?」

「西方哲學用實證主義,邏輯經驗主義進行了反擊。現代科學卻默不做聲。它只是
不斷地發展,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鋼鐵,機器,以及人類除精神需要的一切。當這
一切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的時候,辯證法才忽然發現,雖然它在罵別人,丟人的卻
是他自己。」

「辯證法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嗎?」

「有人說辯證法是一個早產的怪胎,雖然在人類認識的現階段並不適用,但他整體
的觀點確實十分誘人。現代科學的整體論,有機論已經初具雛形。不過這不是對辯
證法的回歸,而是在科學自身的發展中,若隱若現地概括出的一些原則。真理一元
論畢竟是難以接受的。科學從不放過任何一個發展的可能性,哪怕最微小的希望,
也會有人付出百倍的努力。1984年,一大群名氣很大的科學大師在美國成立了聖菲
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他們包括眾多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是許多科學領
域的頂尖人物,出錢的大老闆也是赫赫有名--金融殺手索羅斯。它們的目標就是研
究」一元化理論「的可能性。當然,他們誰也不會相信什麼辯證法,那就不要研究
「一元化」了。它們是用現代科學的方法探討控制復雜的適應系統(CAS)的一般性
原理。雖然我不相信他們會取得任何結果,但這是人類科學史上最大膽的嘗試之一
。我預祝他們成功--盡管那樣會打破我的一切觀念。」

--
「你必須知道,最簡單的事物才是最應該看重的。」 —— Casals

來源:·日月光華 bbs.fudan.e.cn·[From: Casals' Cello ]

Ⅳ 近代為什麼會出現機械論自然觀它對後世有何影響

自然觀是人抄們關於自然界的襲總觀點或根本看法。它是隨著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發展而演變的。而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自然科學反映出來。歷史上伴隨著自然科學發展的不同階段,先後形成了三種唯物主義形態的自然觀:古代樸素辯證法自然觀、近代前期機械唯物主義自然觀、近代後期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只有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才真實地反映了自然界的本質和規律,是正確、科學的自然觀。

Ⅳ 近代為什麼會出現機械論自然觀它對後世有何影響

近代為抄什麼會出現機械論自然觀?因為社會存在決定意識形態,而在社會的發展表現為這種現實的時候,出現這種理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它對後世有何影響?沒有影響,社會存在決定意識形態,而在社會存在已經改變的時候,意識形態也就改變了。

Ⅵ "芝諾悖論"錯在哪裡

錯在了時間上。

「烏龜」 動得最慢的物體不會被動得最快的物體追上。由於追趕者首先應該達到被追者出發之點,此時被追者已經往前走了一段距離。因此被追者總是在追趕者前面。」

如柏拉圖描述,芝諾說這樣的悖論,是興之所至的小玩笑。首先,巴門尼德編出這個悖論,用來嘲笑"數學派"所代表的畢達哥拉斯的" 1-0.999...>0"思想。

然後,他又用這個悖論,嘲笑他的學生芝諾的"1-0.999...=0,但1-0.999...>0"思想。最後,芝諾用這個悖論,反過來嘲笑巴門尼德的"1-0.999...=0,或1-0.999...>0"思想。

以上初等數學的解決辦法,是從結果推往過程的。悖論本身的邏輯並沒有錯,它之所以與實際相差甚遠,在於這個芝諾與我們採取了不同的時間系統。

人們習慣於將運動看做時間的連續函數,而芝諾的解釋則採取了離散的時間系統。即無論將時間間隔取得再小,整個時間軸仍是由無限的時間點組成的。換句話說,連續時間是離散時間將時間間隔取為無窮小的極限。

盡管看上去我們要過1/2、1/4、1/8秒等等,好像永遠無窮無盡。但其實時間的流動是勻速的,1/2、1/4、1/8秒,時間越來越短,看上去無窮無盡,其實加起來只是個常數而已,也就是1秒。所以說,芝諾的悖論是不存在的。

(6)為什麼機械論不正確擴展閱讀:

悖論由於被記錄在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一書中而為後人所知。芝諾提出這些悖論是為了支持他老師巴門尼德關於「存在」不動、是一的學說。這些悖論中最著名的兩個是:「阿基里斯跑不過烏龜」和「飛矢不動」。

這些方法可以用微積分(無限)的概念解釋,但還是無法用微積分解決,因為微積分原理存在的前提是存在廣延(如,有廣延的線段經過無限分割,還是由有廣延的線段組成,而不是由無廣延的點組成。),而芝諾悖論中既承認廣延,又強調無廣延的點。

這些悖論之所以難以解決,是因為它集中強調後來笛卡爾和伽桑迪為代表的機械論的分歧點。

Ⅶ 德波林學派認為不是一開始就有存在著的,對不對,為什麼

掩藏的事,沒有不顯示出來的,
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
2009年年末,有位先生打電話來,說有人推薦他找我了解有關德波林的情況。
我並沒有專門研究德波林這個蘇聯時期風雲一時的人物。
由於搞「蘇聯哲學」研究,寫過《蘇聯哲學的演變》等,理所當然地也會關注20世紀20-30年代蘇聯哲學界發生過事件和斗爭(例如著名的「辯證法學派」與「機械論學派」之間的斗爭),而德波林正是有關事件的「主角」。他的遭遇和命運,在蘇聯哲學界有相當大的代表性。
蘇聯解體後發表的有關史料和文章,一直引起我的關注,也一直在留心搜集近年披露的材料。只是日子久了,對某個方面、某個問題、某個個人的材料雖有「印象」,卻已經做不到「信手拈來」。
經過翻查,果然發現了依稀記得的有關德波林的材料。其中最近的一篇是發表在《哲學問題》2009年第2期第113-133頁上的《A。M。德波林院士回憶錄—「自序」》。

從哲學界情況看,引起我們特別關注的是:一方面,至今看不到系統闡述「蘇聯時期哲學史」的專著;另一方面,揭露和回憶「蘇聯時期」哲學界發生的「事件」和「哲學家命運」的文章和回憶錄,卻在不斷地發表。從已發表的這類作品來看,不難發現:「它們」大多出自「蘇聯時期」受打壓、批判、迫害的那些人的手筆。他們發表的這類「回憶錄」性質的作品,帶有鮮明的「申訴」、「控訴」、「揭發」、「揭露」的性質。而那些在「蘇聯時期」顯赫一時、「高高在上」、代表「主流」和「官方」的「大人物-哲學家」(如米丁、尤金、康斯坦丁諾夫、費多謝耶夫等等),卻沒有一個人發表「回憶錄」性質的作品。而今那些「大人物」絕大多數已經永遠地退出歷史舞台。我們看到的是:不僅那些「曾經」的「大人物」自己不寫「回憶錄」,也沒有其他人發表為那些人在蘇聯時期的所作所為進行申辯和正名的作品。
而今,蘇聯時期顯赫一時的、有權有勢的哲學家們,幾乎已被歷史徹底湮沒和遺忘。那些當年備受壓抑、「迫害」的哲學界人士,現在則終於揚眉吐氣、能夠為自己和與自己有同樣遭遇的人申雪不白之冤。俄蘇哲學的歷史呈現大顛倒的局面。
但不知,這樣的歷史在未來會不會像今天這樣再來一次「顛倒」?!歷史已為德波林這樣的人平了反,那麼歷史會不會在未來的某一天也為米丁之類的人士「平反」?!

Ⅷ 一個可能有關哲學上的問題

就這么看的話,這句話是片面的(否定後期發展與主觀能動)
但是從某種角度上講,在某段時間上落下,日後彌補不上「該段時間」是有道理的(就是說,「該段時間」拉下的部分,在之後的發展軌跡相同的情況下是無法彌補的(這里是假設,就是說在「落下」的分支中,「之後」的努力程度,「沒拉下」的分支也完全可以達到,所以說是「無法彌補的」))(是不是樓主句子漏成分了)
(機械論么,去看看應該沒壞處的)

Ⅸ 在意識對物質是否具有能動性作用的問題上機械唯物主義錯誤在於

機械唯物主義承認物質的第一性意思的第二性,承認物質的東西決定精神的東西,但是不承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所以不能理解社會歷史現象,不能正確解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相互關系,在社會歷史領域必然陷入唯心主義,認為社會是根據社會思想建立的,否定社會歷史的必然規律性,因此不是徹底的唯物主義。一般講「能動性」是指單個對象自身的屬性,不是指對象相互之間的關系,所以應該是「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研究哲學不能只認書本上怎麼說,而必須強調聯系實際的思想邏輯性,否則研究哲學就只有了炫耀意義。

Ⅹ 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必須反對機械論嗎原因

是的

正確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必須反對機械論,即反對在革命發展問題上,不承認中國可以不經過資本主義充分發展階段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右傾錯誤的認識根源。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機械論不正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暖白色放氣閥門 瀏覽:310
什麼機械鍵盤適合diy 瀏覽:184
廚房用燃氣閥門 瀏覽:576
閥門上有兩個橫線是什麼 瀏覽:729
儀表盤裂了怎麼補 瀏覽:319
早期肝硬化用什麼儀器查得出來 瀏覽:731
機械計時器怎麼調整 瀏覽:829
蘋果六設備鎖怎麼解 瀏覽:984
帶鎖三角閥門怎麼開水 瀏覽:565
財政撥款如何購買機械設備 瀏覽:632
銅元從什麼時開始鑄造有什麼暗記 瀏覽:820
寶馬330的排氣閥門如何打開 瀏覽:976
什麼閥門對有機物沒有吸附 瀏覽:472
什麼車有儀表台導航板 瀏覽:863
儀表廠的質檢是什麼 瀏覽:890
什麼是獨立製冷機 瀏覽:658
零件圖上如何畫軸承 瀏覽:769
南濱河路有五金批發市場嗎 瀏覽:457
贛龍電動工具實業有限公司 瀏覽:654
rs7舒適模式下儀表是什麼樣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