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大力開發使用機械有哪些重要意義

大力開發使用機械有哪些重要意義

發布時間:2021-03-11 23:13:14

Ⅰ 大力發展航天技術的重要意義

首先,為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提供助力。冷戰結束已經有近30年的時間,中國已經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增長極,亞洲的地緣經濟格局也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為了繼續推進地區一體化、夯實地區安全的基礎,中國領導人提出了「一帶一路」方案,積極支持地區內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工程,在更大范圍、更大產業規模上深化雙邊互利合作,繼續提升亞洲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話語權,發出亞洲國家在發展經濟、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的獨特聲音。

其次,促進產業優化。復旦大學信強教授指出,在當前這個全球經濟日益依賴於信息和信息處理的時代,隨著各國的經濟從以工業化為主導向以信息為主導的轉變,信息的快速獲取、集成、傳輸成為財富生成的源泉。

再次,對於國防安全有重大意義。人類社會早就進入太空時代。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並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

(1)大力開發使用機械有哪些重要意義擴展閱讀:

航天技術包含以下幾種技術:

一、探空火箭和運載火箭

中國先後發射三種探空火箭:單級液體火箭,有效載荷重10公斤,飛行高度70公里;兩級探空火箭,第一級是固體火箭,第二級是液體。中國航天火箭,直徑460毫米,有效載荷重60~150公斤,飛行高度60~200公里;兩級固體火箭,總重量330公斤,有效載荷重30公斤,飛行高度70公里。

中國充分利用彈道導彈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基礎,成功地研製與使用了4種運載火箭:

1.「長征」1號三級火箭,第一、二級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可將約3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2.「風暴」1 號兩級液體火箭,可將約12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3.「長征」2號兩級液體火箭,可將約20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

4.「長征」3 號三級液體火箭,用於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或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見「長征」號運載火箭)。

二、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成功研製、發射的人造衛星主要有三種類型:科學和技術試驗衛星、返回型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先後共發射16顆。

三、發射設備和地面測控設備

中國航天器發射場具有發射不同類型衛星的發射設施,並設有光測、遙測、雷達等跟蹤測量設備。衛星地面觀測網的控制中心和若乾地面台、站,配備有中國研製的計算機以及遙測、遙控、跟蹤、數據傳輸和通信設備,遠洋跟蹤測量船配備有對地球靜止衛星入軌段測軌、測速等設備。

四、人造衛星

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238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5%以上。

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

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

五、運載火箭

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4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45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1996年10月至2009年8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76次發射成功。

六、航天器發射場

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海南四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七、航天測控

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八、載人航天

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

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

神舟十號在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奔向天宮,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北京時間10月17日7時49分,執行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後准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Ⅱ 工業設計在機械開發中的重要性

通過設計調研、市場分析和戰略評估, 深入洞察客戶的目標用戶、競爭對手、品牌特性和關鍵市場機會,為之後設計展開奠定基礎。

好的設計作品不是停留在紙上的藝術品,更重要的是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產品。 為此團隊在合作過程中始終堅持市場、外觀、結構、生產全方位結合,從源頭上保證設計的作品富有創意而切實可行。

我們始終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秉承「適當設計」的理念,不斷追求人與設備以及設備自身功能性、安全性、美觀性的高度融合與統一;我們反對機械設備的過度包裝與設計, 持續提供富有創意而切實可行的設計服務。

淘博設計一直致力於打造高水平的差異化設計公司,為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助推動力。

機械設計是機械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械生產的第一步,是決定機械性能的最主要的因素。機械設計的努力目標是:在各種限定的條件(如材料、加工能力、理論知識和計算手段等)下設計出最好的機械,即做出優化設計。優化設計需要綜合地考慮許多要求,一般有:最好工作性能、最低製造成本、最小尺寸和重量、使用中最可靠性、最低消耗和最少環境污染。這些要求常是互相矛盾的,而且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性因機械種類和用途的不同而異。設計者的任務是按具體情況權衡輕重,統籌兼顧,使設計的機械有最優的綜合技術經濟效果。過去,設計的優化主要依靠設計者的知識、經驗和遠見。隨著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價值工程、系統分析等新學科的發展,製造和使用的技術經濟數據資料的積累,以及計算機的推廣應用,優化逐漸舍棄主觀判斷而依靠科學計算。

環境保護也是設計中必須認真考慮的重要方面。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技術方案,必須詳細地進行分析,並提出技術上成熟的解決辦法。

通過方案評價,最後進行決策,確定一個據以進行下步技術設計的原理圖或機構運動簡圖。

技術設計階段的目標是產生總裝配草圖及部件裝配草圖。通過草圖設計確定出各部件及其零件的外形及基本尺寸,包括各部件之間的連接,零、部件的外形及基本尺寸。最後繪制零件的工作圖、部件裝配圖和總裝圖。

為了確定主要零件的基本尺寸,必須做以下工作:

機器的運動學設計。根據確定的結構方案,確定原動件的參數(功率、轉速、線速度等)。然後做運動學計算,從而確定各運動構件的運動參數(轉速、速度、加速度等)。

機器的動力學計算。結合各部分的結構及運動參數,計算各主要零件所受載荷的大小及特性。此時求出的載荷,由於零件尚未設計出來,因而只是作用於零件上的公稱(或名義)載荷。

零件的工作能力設計。已知主要零件所受的公稱載荷的大小和特性,即可做零、部件的初步設計。設計所依據的工作能力准則,須參照零、部件的一般失效情況、工作特性、環境條件等合理地擬定,一般有強度、剛度、振動穩定性、壽命等准則。通過計算或類比,即可決定零、部件的基本尺寸。

部件裝配草圖及總裝配草圖的設計。根據已定出的主要零、部件的基本尺寸,設計出部件裝配草圖及總裝配草圖。草圖上需對所有零件的外形及尺寸進行結構化設計。在此步驟中,需要很好地協調各零件的結構及尺寸,全面地考慮所設計的零、部件的結構工藝性,使全部零件有最合理的構形。

Ⅲ 利用機械的目的有哪些

利用機械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上面說的以小力發大力是一種;還有一種目的,是更好地利用人力以外的其他原動力,如風力、水力、重力、慣力……等等,我國幾千年來,這方面發明很多,我們只能有選擇地介紹,下面各舉一個例子來介紹古代對於重力、慣力、彈力的利用,從中可看出古人的構思與創造十分巧妙。

Ⅳ 為何要大力開發新能源開發新能源技術的重要意義 論述題

常規能源存在一些缺陷,比如不可持續性,比如污染,比如受到地域地理環境等諸多條件限制,從長遠的眼光看,常規能源的枯竭到最後不能滿足人們需求只是時間問題,若得不到解決後果可想而知。新能源目前大多規避了污染,太陽能氫能風能地熱能以及其他的無不例外,他們的可持續性要好於常規能源,常規能源的過量使用會導致地球儲備的能量提前釋放,使得溫度升高,新能源也有效的控制了這個問題,當然目前技術還遠沒達到我們夢想的程度,比如太陽能電池板目前最高達到30%的轉化率就已經很不錯了,技術的不成熟導致了高成本,高成本也使得這些新能源與我們見面的時間要晚上許多,但是常規能源最終被替代是不可避免的,簡單的問一句煤石油用完了怎麼辦?意義就在此,常規能源的替代品,不可或缺必然產生的結果

Ⅳ 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意義是什麼。

一、如何大力發展生產力

(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2)必須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築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

(3)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全面提高勞動者素質。

(4)大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加快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

二、我國要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原因

(1)物質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

(2)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需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3)社會主義本質的要求。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必須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三、大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意義

(1)為鞏固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2)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擺脫經濟文化落後狀態,縮小歷史遺留下來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充分顯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5)大力開發使用機械有哪些重要意義擴展閱讀

構成要素

構成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是:以生產工具為主的勞動資料,引入生產過程的勞動對象,具有一定生產經驗與勞動技能的勞動者。它是社會發展的內在動力基礎。此外人類運用各類專業科學工程技術,製造和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產品,滿足自身生存和生活的能力。

生產力中還包含著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能夠應用於生產過程、滲透在生產力諸基本要素之中而轉化為實際生產能力。科學技術上的發明創造,會引起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素質的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科學應用於生產的組織管理,能夠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科學技術為勞動者所掌握,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用於生產過程的周期日趨縮短,對於生產發展的作用越來越大,日益成為生產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是第一生產力。

性質

生產力不但具有縱向性,還要具有橫向性。

原始社會形態以來,勞動者和勞動對象幾乎沒有發生本質的變革(勞動者還沒有完全和動物脫離開來,勞動對象還是水、土地和植物),唯有勞動工具發生了石器、銅器、鐵器、機器、電器,五種「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

石器、銅器、鐵器可以根據製造工具的材料進行判斷;機器是用機械能做功的裝置;電器是用電磁能做功的裝置。成熟的石器生產力決定原始社會形態;成熟的銅器生產力決定奴隸社會形態;成熟的鐵器生產力決定封建社會形態;成熟的機器生產力決定資本社會形態;成熟的電器生產力決定共產社會形態。

Ⅵ 列舉我國大力開發太陽能資源的意義

一、減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態環境

利用傳統化石能源的過程直接影響地球的環境,使大氣和水資源遭受嚴重污染,帶來霧霾、酸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等環境災難。大氣中主要的五種污染物是:氮氧化物(如NO與NO2)、二氧化硫(SO2)、各種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CO)和碳氫化合物(如CH4、C2H6、C2H4等)。其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①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燒;②汽車排放的廢氣;③工業生產(如各種化工廠、煉焦廠等)產生的廢氣,而其中燃燒化石燃料的火力發電廠是最大的固定污染源。越來越多證據表明極端高溫、洪水和乾旱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碳排放被認為是罪魁禍首。1952年冬天霧霾籠罩倫敦,一周之內4000人死於重度的空氣污染。近年來,我國多個地區頻繁發生霧霾,一些城市的霧霾天數已達100天以上,個別城市甚至超過200天。我國霧霾天氣除去地形風力風向等客觀原因外,在燃煤、機動車排放、沙塵和建築揚塵等眾多人為因素中,不合理的能源結構,特別是燃煤過度排放,是加劇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有數據顯示,在我國城市PM2.5構成中,燃煤排放佔比達50%-60%;還有機動車燃油排放,佔比為20%左右。我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67%,佔全球煤炭消費量的40%,且仍以年均5%的速度增長。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經濟社會進步成就巨大,同時我們對資源和環境的透支也空前巨大。日益嚴重的霧霾不僅在生理上,甚至在心理上也逐漸成為影響人民生活的「負能量」,有時人們對藍天白雲的期盼不亞於對錦衣美食的期盼。PM2.5在國內大中城市的高企時刻提醒著人們,環境的承載已到極限。而新能源具有清潔、綠色、無污染、可再生的優點,大力發展新能源可有效減少對煤炭的需求,2012年,全國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總計達到10061億千瓦時,節省近3.3億噸標准煤,如能實現「十二五」規劃中的全國風電及太陽能裝機目標,便可每年減煤8655萬噸。發展新能源是應對氣候變化、改善生態環境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優化我國的能源結構,控制碳排放量,減少環境污染。大力發展新能源可以逐步改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促進常規能源資源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緩解與能源相關的環境污染問題,使我國能源、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曾經是主要燃料的煤炭,在今天歐洲一次能源結構中只有15%的份額,而新興的可再生能源的佔比已接近2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可再生能源比重尚不足10%,且棄風、棄水問題突出。因此,加快轉變能源利用方式,優化能源結構,是應對霧霾之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優選之策。

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拉動經濟增長

新能源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不僅在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而且在培育經濟新增長點方面也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對新能源的開發,各國可以完善新的能源產業鏈,提供從上游、中游到下游一攬子的就業機會,助力各國的經濟發展。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沖擊,在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在能源發展方式面臨著新轉變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致力於發展新能源,並將新能源的發展與恢復經濟、提振信心緊密結合起來,積極發展清潔、高效、可持續的「綠色能源」。新能源在全球金融危機時期面臨著最好的發展機遇,也成為全球經濟實現新一輪發展的主導力量之一。大力發展新能源也是優化我國經濟結構的現實選擇,加快發展新能源不僅可以優化能源供應結構、促進能源資源節約、提高能源轉化效率,而且能夠帶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有利於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更為重要的是,發展新能源可以培育新的優勢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低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形成基於高科技含量和規模經濟的新型產業競爭優勢。新能源項目具有經濟體量大的特點,能有效拉動當地財政收入和GDP,每投資建設100兆瓦太陽能電池組件,就能為當地產出30億出口額。

三、緩解常規能源供給不足、保證能源可持續供應

目前常規化石能源均面臨資源短缺、供應不足的問題。據世界能源會議統計,世界已探明可採煤炭儲量共計15980億噸,預計還可開采200年。探明可採石油儲量共計1211億噸,預計還可開采30~40年。探明可采天然氣儲量共計119萬億立方米,預計還可開采60年。作為發展核裂變能的主要原料之一的鈾,世界上已探明的鈾儲量約490萬噸,釷儲量約275萬噸,可用2400~2800年。我國化石能源的可開采年限更短,我國煤炭1000米以淺保有儲量約1萬億噸,其中探明可采儲量1145億噸,可以開采使用100年;而石油可采儲量只有38億噸,可采年限僅20年;天然氣總資源量為38萬億立方米,探明剩餘可采儲量可開采37年。必須指出的是,煤炭、石油等直接燃燒用來生產電能與熱能實在太可惜了,且不說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它們還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國際能源機構一項權威報告顯示,未來幾年,全球對石油的需求將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2030年將達到1.05億桶/天。照此發展下去,20年內全球平均氣溫將上升6攝氏度,會對環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傳統化石能源在一天天減少的同時,新能源中的大部分品種,如太陽能、風電等,卻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隨著世界范圍的能源短缺,以及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開發新能源以替代不斷枯竭的傳統化石能源已迫在眉睫。

四、服務新農村建設、提高群眾生活質量

風電產業和太陽能發電可以解決我國偏遠地區的用電用能問題,對於消滅無電縣和基本解決無電人口的供電問題有重大的作用。同時,秸稈發電、沼氣燃料等生物質能的應用有助於實現農村電氣化目標,進一步改善我國農村及城鎮生產、生活用能的條件。2012年全國沼氣年產量150多億立方米,摺合2500多萬噸標准煤,各類生物質能年利用量3000萬噸標准煤。新能源建築應用面積快速增長,有效降低了建築能耗,截至2012年底我國太陽能熱水器總集熱面積2.58億平方米,淺層地熱能應用面積3億平方米。由此可見,發展新能源可以充分利用我國的土地資源、調整能源結構,有利於服務三農產業,調整我國農作物結構,為農民開辟增收途徑,促進農業的發展,還可促進新興工業的生產和發展。可見,在我國擴大新能源產業,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Ⅶ 使用機械手有何重要意義

採用機械手不僅可以提高產品質量,更可以節省人工,提高生產效率。

安全性高.使用人手進到模內取產品,如果注塑機故障或誤按鍵造成合模,有夾傷工人手之危險,使用機械手確保安全。

節省人工. 機械手取出產品放置在輸送帶或承接台上,只需一人看管或一人同時看兩台甚至更多台注塑機,可節省人工,做成自動流水線更能節省廠地,所以整廠規劃更小更緊湊精緻。

提高效率和品質.如一成型周期為30秒,人工取出時間為6秒,機械手取出為1.5秒的15千瓦的120噸注塑機,人工取出產品一個班8小時來計算可以成型800模,使用機械手提高到915模,生產效率提高了14%,8小時注塑機用電量為120度(以千瓦每小時1度電計算)使用機械手後用電量節省120*14%=17度。

延長注塑機的使用壽命.人員取出產品需要頻繁的開關安全門,會造成注塑機某些部件壽命減短甚至損壞,影響生產。使用機械手則不需要頻繁的開關安全門。

降低產品不良率.剛成型產品還有未完成冷卻,存在余溫。人手取出會造成手痕且人工取出用力不均取出產品存在不均的變型。機械手採用無紋吸具抱具用力均勻使之產品質量大有提升。

預防模具損壞.人員有時會忘了取出產品,合模會造成模具損壞,機械手若未取出產品,會自動報警停機,絕對不會傷到模具。

節省原料,降低成本.人員取出時間不定,會造成產品縮水.變型(料管若過火,需要重新注塑會浪費原料)因機械手取出時間固定,所以品質穩定。

節省人工.使用機械手,水口與產品可自動分開放置,不需要再挑選,可節省人工,若用隨機粉碎自動吹到料桶內,可更節省時間和原料。

優質客戶也希望選擇有機械手的注塑廠家合作.使用機械手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人工的惰性可准確算出日產量與交期。使用機械手可增加企業的競爭力,更是未來最大的趨勢。

Ⅷ 使用機械手的重要意義有哪些

當您遇到一些不易脫模的產品,您會發現生產起來既浪費工時又浪費加工成本時;當操作大噸位的注塑機,您會發現工人在注塑機上面跑上跑下特別的勞累,容易產生疲勞感,而且工作起來非常的不方便,安全隱患高,產量降低時;當您預定好生產計劃卻總是因為人工的操作時間不固定、疲勞、缺勤、人員的流失,而不能完成時;當您的產品自動脫落造成碰傷,沾到污垢造成的不良品時;使用注塑機機械手問題就迎刃而解。隨著工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發展,以及機械手本身的優點,注塑機機械手已經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以下為您介紹機械手能給您帶來的收益幾個方面。

節約人工、減輕工人的工作勞動力:用機械手取出產品,可節省人工,如配合輸送帶同時使用,則一名操作工人可以輕松的操作2-3台注塑機。而且解決了操作大噸位注塑機時工人操作特別勞累的問題,排除了因為勞累引發的安全隱患及產品降低等一系列問題。

安全性高:用人工取產品或水口有夾傷手的危險,使用機械手則可確保安全生產。

提高效率:以注塑周期30秒計算,用人工取出一天約為2800模,如使用機械手可將周期縮短到27秒,則用機械手取出一天約3200模,可提高400模左右。

穩定產量:使用機械手可以使每一模的產品生產時間固定化,相同的塑化時間、射出時間、保壓時間、冷卻時間、開關模時間,穩定了產量,方便安排生產,調高了產品的成品率。

提升品質:如產品為自動脫模,頂針延時肯定會影響生產效率,且產品自動脫落會造成碰傷,沾到油污而造成不必要的不良品。如用機械手取出,鎖模時間固定,模溫正常,可降低產品不良率。

防止模具損壞:人工如未能成功取出產品或水口,合模會造成模具損壞,機械手臂如未能成功取出產品或水口或其中一件,會自動報警停機。

擺脫人工操作的惰性:無論白班還是夜班操作工人長時間的工作都會產生一種惰性和疲勞感,取出時會延長開關模時間。而且工人會由於工作情緒、節假日、身體狀態等情況缺勤,特別是春節前後,各住宿工廠人員最緊缺,使用機械手則可擺脫人工操作的惰性和疲勞感,不用擔心工人的缺勤而干擾到工廠的正常生產,更不會因為人才流到而影響生產。

回報快:A:以產品之注塑周期為20秒計算,每班應生產2160模,但一般生產資料顯示,很難生產到2000模,尤其夜班更難達到1900模,用機械手生產每班可生產2100模,平均每天可多生產500模,假設每模0.3元計算則每台機可增值150元/天,每月增值4000元左右。B:使用機械手和輸送帶每一名操作工人可以操作2-3台注塑機,則可省去人工1-2人,按每人1500元/月計算,則此項又可節省1500元-3000元/月。A+B則每台機械手每月可增收5500-7000元。

提高竟爭力:使用機械手,提升企業形象,品質得到保證,更可精確的計算產量。機械手是一種生產機械手設備,是一種有形的固定資產投資,可以更好的提高工廠的自動化程度,無形之中提高了企業的竟爭優勢。

適用范圍:適用於塑料成形產品(如:玩具類、手機外殼、瓶胚、汽車零件、導光板、鍾表齒輸等)。

單從價格方面來看機械手在短時間表面上比人工要貴,但是從長久來看從很多的收益方面來看它已經是您的不二之選了。

伯朗特機械手

閱讀全文

與大力開發使用機械有哪些重要意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儀表盤裂了怎麼補 瀏覽:319
早期肝硬化用什麼儀器查得出來 瀏覽:731
機械計時器怎麼調整 瀏覽:829
蘋果六設備鎖怎麼解 瀏覽:984
帶鎖三角閥門怎麼開水 瀏覽:565
財政撥款如何購買機械設備 瀏覽:632
銅元從什麼時開始鑄造有什麼暗記 瀏覽:820
寶馬330的排氣閥門如何打開 瀏覽:976
什麼閥門對有機物沒有吸附 瀏覽:472
什麼車有儀表台導航板 瀏覽:863
儀表廠的質檢是什麼 瀏覽:890
什麼是獨立製冷機 瀏覽:658
零件圖上如何畫軸承 瀏覽:769
南濱河路有五金批發市場嗎 瀏覽:457
贛龍電動工具實業有限公司 瀏覽:654
rs7舒適模式下儀表是什麼樣 瀏覽:77
小車第二個儀表亮黃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182
機械效率總攻怎麼求 瀏覽:294
五星鑽豹電動車儀表上顯示2是什麼 瀏覽:158
精美器械工具箱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