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機械知識 > 機械製造原材料有哪些

機械製造原材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11 19:12:52

機械製造業用的主要原材料是什麼

機械製造業用的主要材料有鑄鐵。

按碳在鑄鐵中存在的狀態及形式的不同,可將鑄鐵分為:

白口鑄鐵:碳絕大部分以在滲碳體狀態存在,斷口亮白色,滲碳體硬而脆,機械中較少應用。

灰鑄鐵:石墨片狀存在

可鍛鑄鐵:團絮狀

球墨鑄鐵:圓球狀

蠕墨鑄鐵:蠕蟲狀

在相同基體組織情況下,其中以球墨鑄鐵的力學性能(強度、塑性、韌性)為最高,可鍛鑄鐵次之,蠕墨鑄鐵又次之,灰鑄鐵最差。但由於灰鑄鐵成本低廉,並具有鑄造性、可加工性、耐磨性及減震性均優良的特點,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鑄鐵。

(1)機械製造原材料有哪些擴展閱讀:

影響鑄鐵石墨化的因素

鑄鐵的組織取決於石墨化進行的程度,為了獲得所需要的組織,關鍵在於控制石墨化進行的程度。實踐證明,鑄鐵化學成分、鑄鐵結晶的冷卻速度及鐵水的過熱和靜置等諸多因素都影響石墨化和鑄鐵的顯微組織。

1、化學成分的影響

鑄鐵中常見的C,Si、Mn、P、S中,C,Si是強烈促進石墨化的元素,S是強烈阻礙石墨化的元素。實際上各元素對鑄鐵的石墨化能力的影響極為復雜。

其影響與各元素本身的含量以及是否與其它元素發生作用有關 ,如Ti、Zr、B、Ce、Mg等都阻礙石墨化,但若其含量極低(如B、Ce<0.01%,Ti<0.08%)時,它們又表現出有促進石墨化的作用。

2、冷卻速度的影響

一般來說,鑄件冷卻速度趨緩慢,就越有利於按照Fe-G穩定系狀態圖進行結晶與轉變,充分進行石墨化;反之則有利於按照 Fe-Fe3C亞穩定系狀態圖進行結晶與轉變,最終獲得 白口鐵。

尤其是在共析階段的石墨化,由於溫度較低,冷卻速度增大,原子擴散困難,所以通常情況下,共析階段的石墨化難以充分進行。

鑄鐵的冷卻速度是一個綜合的因素,它與澆注溫度、傳型材料的導熱能力以及鑄件的壁厚等因素有關。而且通常這些因素對兩個階段的影響基本相同。

提高澆注溫度能夠延緩鑄件的冷卻速度,這樣既促進了第一階段的石墨化,也促進了第二階段的石墨化。因此,提高澆注溫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石墨粉化 ,也可增加共析轉變。

3、鑄鐵的過熱和高溫靜置的影響

在一定溫度范圍內,提高鐵水的過熱溫度,延長高溫靜置的時間,都會導致鑄鐵中的石墨基體組織的細化,使鑄鐵強度提高。進一步提高過熱度,鑄鐵的成核能力下降,因而使石墨形態變差,甚至出現自由滲聯體,使強度反而下降,因而存在一個『臨界溫度』。

臨界溫度的高低,主要取決於鐵水的化學成分及鑄件的冷卻速度.一般認為普通灰鑄鐵的臨界溫度約在1500一1550℃左右,所以總希望出鐵溫度高些。

㈡ 機械加工主要加工內容有哪些

1、生產過程

將原材料轉變為成品的全過程,稱為生產過程。生產過程包括:原材料專運輸和保存、屬生產准備工作、毛坯製造、機械加工、熱處理、裝配、檢測、調試,以及油漆和包裝等。

生產過程可分為:整部機械的生產過程,一個零件或部件的生產過程;一個工廠的生產過程,一個車間的生產過程等。

2、工藝過程

生產過程中,直接改變生產對象的形狀、尺寸、相對位置和性質等,使其成為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稱為工藝過程。工藝過程是生產過程中的主要部分。

機械加工車間生產過程中的主要部分(即採用機械加工的方法,使毛坯成為合格零件所進行的全部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過程;裝配車間生產過程中的主要部分(即將零件裝配成部件或整機的過程),稱為裝配工藝過程。

(2)機械製造原材料有哪些擴展閱讀

適用范圍:

1、 各種金屬零件加工;

2、 鈑金、箱體、金屬結構;

3、 鈦合金、高溫合金、非金屬等機械加工;

4、 風洞燃燒室設計製造;

5、 非標設備設計製造。

6、 模具設計製造。

㈢ 機械製造包含哪些製造過程

(1)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是企業產品開發的核心,產品設計必須保證技術上的先進性與經濟上的合理性等。 產品的設計一般有三種形式,即:創新設計、改進設計和變形設計。創新設計(開發性設計)是按用戶的使用要求進行的全新設計;改進設計(適應性設計)是根據用戶的使用要求,對企業原有產品進行改進或改型的設計,即只對部分結構或零件進行重新設計;變形設計(參數設計)僅改進產品的部分結構尺寸,以形成系列產品的設計。產品設計的基本內容包括:編制設計任務書、方案設計、技術設計和圖樣設計。
(2)工藝設計
工藝設計的基本任務是保證生產的產品能符合設計的要求,制定優質、高產、低耗的產品製造工藝規程,制訂出產品的試制和正式生產所需要的全部工藝文件。包括:對產品圖紙的工藝分析和審核、擬定加工方案、編制工藝規程、以及工藝裝備的設計和製造等。
(3) 零件加工
零件的加工包括坯料的生產、以及對坯料進行各種機械加工、特種加工和熱處理等,使其成為合格零件的過程。 極少數零件加工採用精密鑄造或精密鍛造等無屑加工方法。通常毛坯的生產有鑄造、鍛造、焊接等;常用的機械加工方法有:鉗工加工、車削加工、鑽削加工、刨削加工、銑削加工、鏜削加工、磨削加工、數控機床加工、拉削加工、研磨加工、珩磨加工等;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正火、退火、回火、時效、調質、淬火等;特種加工有:電火花成型加工、電火花線切割加工、電解加工、激光加工、超聲波加工等。只有根據零件的材料、結構、形狀、尺寸、使用性能等,選用適當的加工方法,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生產出合格零件。
(4)檢驗
檢驗是採用測量器具對毛壞、零件、成品、原材料等進行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的檢測,以及通過目視檢驗、無損探傷、機械性能試驗及金相檢驗等方法對產品質量進行的鑒定。 測量器具包括量具和量儀。常用的量具有鋼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卡規、塞規、千分尺、角度尺、百分表等,用以檢測零件的長度、厚度、角度、外圓直徑、孔徑等。另外螺紋的測量可用螺紋千分尺、三針量法、螺紋樣板、螺紋環規、螺紋塞規等。 常用量儀有浮標式氣動量儀、電子式量儀、電動式量儀、光學量儀、三坐標測量儀等,除可用以檢測零件的長度、厚度、外圓直徑、孔徑等尺寸外,還可對零件的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等進行測量。 特殊檢驗主要是指檢測零件內部及外表的缺陷。其中無損探傷是在不損害被檢對象的前提下,檢測零件內部及外表缺陷的現代檢驗技術。無損檢驗方法有直接肉眼檢驗、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力探傷等,使用時應根據無損檢測的目的,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檢測規范。
(5) 裝配調試
任何機械產品都是由若干個零件、組件和部件組成的。 根據規定的技術要求,將零件和部件進行必要的配合及聯接, 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藝過程稱為裝配。將零件、組件裝配成部件的過程稱為部件裝配;將零件、組件和部件裝配成為最終產品的過程稱為總裝配。裝配是機械製造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生產階段,其中還包括調整、試驗、檢驗、油漆和包裝等工作。 常見的裝配工作內容包括: 清洗、聯接、校正與配作、平衡、驗收、試驗 。
(6)入庫
企業生產的成品、半成品及各種物料為防止遺失或損壞,放入倉庫進行保管,稱為入庫。 入庫時應進行入庫檢驗,填好檢驗記錄及有關原始記錄;對量具、儀器及各種工具做好保養、保管工作;對有關技術標准、圖紙、檔案等資料要妥善保管;保持工作地點及室內外整潔,注意防火防濕,做好安全工作。

㈣ 精密機械加工需要什麼原材料

看什麼零件,一般選用優質合金鋼

㈤ 機械加工廠一般主要原材料都有哪些

各種剛這是最多的
還就是能做結構件的塑料
比如
尼龍
聚甲醛等!

㈥ 機械製造公司的原材料(離合器)屬於固定資產嗎 如果不屬於是什麼呢

機械製造公司的原材料(離合器)事實上應該屬於固定資產。

㈦ 什麼是機械製造,它包括哪些過程

機械製造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冶金礦山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工業部門。機械製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其發展水平是國家工業化程度的主要標志之一。 製造過程(1)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是企業產品開發的核心,產品設計必須保證技術上的先進性與經濟上的合理性等。 產品的設計一般有三種形式,即:創新設計、改進設計和變形設計。創新設計(開發性設計)是按用戶的使用要求進行的全新設計;改進設計(適應性設計)是根據用戶的使用要求,對企業原有產品進行改進或改型的設計,即只對部分結構或零件進行重新設計;變形設計(參數設計)僅改進產品的部分結構尺寸,以形成系列產品的設計。產品設計的基本內容包括:編制設計任務書、方案設計、技術設計和圖樣設計。 (2)工藝設計
工藝設計的基本任務是保證生產的產品能符合設計的要求,制定優質、高產、低耗的產品製造工藝規程,制訂出產品的試制和正式生產所需要的全部工藝文件。包括:對產品圖紙的工藝分析和審核、擬定加工方案、編制工藝規程、以及工藝裝備的設計和製造等。 (3) 零件加工
零件的加工包括坯料的生產、以及對坯料進行各種機械加工、特種加工和熱處理等,使其成為合格零件的過程。 極少數零件加工採用精密鑄造或精密鍛造等無屑加工方法。通常毛坯的生產有鑄造、鍛造、焊接等;常用的機械加工方法有:鉗工加工、車削加工、鑽削加工、刨削加工、銑削加工、鏜削加工、磨削加工、數控機床加工、拉削加工、研磨加工、珩磨加工等;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正火、退火、回火、時效、調質、淬火等;特種加工有:電火花成型加工、電火花線切割加工、電解加工、激光加工、超聲波加工等。只有根據零件的材料、結構、形狀、尺寸、使用性能等,選用適當的加工方法,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生產出合格零件。 (4)檢驗
檢驗是採用測量器具對毛壞、零件、成品、原材料等進行尺寸精度、形狀精度、位置精度的檢測,以及通過目視檢驗、無損探傷、機械性能試驗及金相檢驗等方法對產品質量進行的鑒定。 測量器具包括量具和量儀。常用的量具有鋼直尺、捲尺、游標卡尺、卡規、塞規、千分尺、角度尺、百分表等,用以檢測零件的長度、厚度、角度、外圓直徑、孔徑等。另外螺紋的測量可用螺紋千分尺、三針量法、螺紋樣板、螺紋環規、螺紋塞規等。 常用量儀有浮標式氣動量儀、電子式量儀、電動式量儀、光學量儀、三坐標測量儀等,除可用以檢測零件的長度、厚度、外圓直徑、孔徑等尺寸外,還可對零件的形狀誤差和位置誤差等進行測量。 特殊檢驗主要是指檢測零件內部及外表的缺陷。其中無損探傷是在不損害被檢對象的前提下,檢測零件內部及外表缺陷的現代檢驗技術。無損檢驗方法有直接肉眼檢驗、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力探傷等,使用時應根據無損檢測的目的,選擇合適的方法和檢測規范。 (5) 裝配調試
任何機械產品都是由若干個零件、組件和部件組成的。 根據規定的技術要求,將零件和部件進行必要的配合及聯接, 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藝過程稱為裝配。將零件、組件裝配成部件的過程稱為部件裝配;將零件、組件和部件裝配成為最終產品的過程稱為總裝配。裝配是機械製造過程中的最後一個生產階段,其中還包括調整、試驗、檢驗、油漆和包裝等工作。 常見的裝配工作內容包括: 清洗、聯接、校正與配作、平衡、驗收、試驗 。 (6)入庫
企業生產的成品、半成品及各種物料為防止遺失或損壞,放入倉庫進行保管,稱為入庫。 入庫時應進行入庫檢驗,填好檢驗記錄及有關原始記錄;對量具、儀器及各種工具做好保養、保管工作;對有關技術標准、圖紙、檔案等資料要妥善保管;保持工作地點及室內外整潔,注意防火防濕,做好安全工作。

㈧ 機械設備的主要原材料是什麼

生產產品用材料,也可以說,產品中含有的材料,都屬於原材料.包括輔助材料(密封圈之類的),要和生產設備\工具分開,生產設備不含在產品裡面,不知道明白了沒有!

㈨ 機械加工需要哪些原材料以及輔助生產材料

機械加工所需原材料是由你生產的產品、服務對象而確定、如修理部;農機、汽修就按經常塤壞部位進料加工。如果是生產發電機:就要進45#軸料、硅鋼片、淺包線、鋳鐵等等。

閱讀全文

與機械製造原材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儀表盤裂了怎麼補 瀏覽:319
早期肝硬化用什麼儀器查得出來 瀏覽:731
機械計時器怎麼調整 瀏覽:829
蘋果六設備鎖怎麼解 瀏覽:984
帶鎖三角閥門怎麼開水 瀏覽:565
財政撥款如何購買機械設備 瀏覽:632
銅元從什麼時開始鑄造有什麼暗記 瀏覽:820
寶馬330的排氣閥門如何打開 瀏覽:976
什麼閥門對有機物沒有吸附 瀏覽:472
什麼車有儀表台導航板 瀏覽:863
儀表廠的質檢是什麼 瀏覽:890
什麼是獨立製冷機 瀏覽:658
零件圖上如何畫軸承 瀏覽:769
南濱河路有五金批發市場嗎 瀏覽:457
贛龍電動工具實業有限公司 瀏覽:654
rs7舒適模式下儀表是什麼樣 瀏覽:77
小車第二個儀表亮黃燈是什麼意思 瀏覽:182
機械效率總攻怎麼求 瀏覽:294
五星鑽豹電動車儀表上顯示2是什麼 瀏覽:158
精美器械工具箱 瀏覽: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