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們常常利用物體具有各種形式的機械能來做功,如:風具有...
【答案】動;彈性勢;重力勢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動能回的依據答是其是否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彈性勢能的依據是該物體是否發生了彈性形變.判斷一個物體是否具有重力勢能的依據是該物體是否被舉高.風是流動的空氣,由於其運動,所以其具有動能.擰緊的法條發生了彈性形變,所以其具有彈性勢能.舉高的重錘由於相對於地面位置被舉高,所以其具有重力勢能.
考點:勢能的影響因素;動能的影響因素
『貳』 機械能有什麼作用
機械能的作用是什麼 機械能是動能與部分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決定動能的是質量與速度;決定重力勢能的是高度和質量;決定彈性
『叄』 什麼東西利用機械能什麼東西利用風能什麼東西利用水能
機械能是動能與部分勢能的總和,這里的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機械能是表專示物體運動狀態屬與高度的物理量。
電機:泛指能使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一切機器。特指發電機、電能機、電動機。
澳大利亞的許多牧場,都設有這種風力提水機。在很多風力資源豐富的國家,科學家們還利用風力發動機鍘草、磨面和加工飼料等。
水磨坊就是採用水能的好例子。而水力發電更是現代的重要能源,尤其是中國這樣滿是河流的國家。此外,中國有很長的海岸線,也很適合用來作潮汐發電。
『肆』 怎樣利用機械能,急啊
點一下就看見了http://210.22.116.3/UploadFiles/2006112154017493.doc
課題:機械能的利用
上海市第十中學 施連俊 2006-10-26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了解人類對於水能和風能等機械能的利用,從能量轉化的角度理解它們在生產、科技、生活中的應用。
學會建立「流體」問題物理模型,提高從數據表格中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各種機械能的利用的具體事例分析,運用比較、分類、歸納和綜合等方法,認識人類利用能源的過程就是能量轉化的過程。
3、態度、情感、價值觀
通過對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
通過對我國現代社會對於能源的利用和開發的了解,關注新能源的開發,樹立節能觀念,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設計思路】
本節內容在復習了機械能後,從實際運用的角度介紹社會生活中關於機械能的利用,主要是天然的機械能-水能和風能,以及人類對它們的開發和利用。安排的教學內容聯系實際,是機械能的知識延續,是機械能在自然界中的具體體現,學習本節可以使學生對機械能形成比較具體的概念和全面的認識,充分利用學生已知知識,對這些實例中的機械能的轉化進行具體分析,對本章節起到應用拓展的作用。同時在教學中滲透了大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的內容,體現物理與技術、與社會、與生活的聯系。
『伍』 機械能守恆都有什麼公式怎麼用具體點
基本的公式是來
Ek1+Ep1=Ek2+Ep2
等號前的是初始自狀態的機械能,等號後的是末態的機械能。
還有推導的有:
(1)
ΔE1=ΔE2
等號前的是增加的機械能,等號後的是減少的機械能。
(2)
W=ΔE
W表示外力做的功,ΔE表示機械能的增加量。
(3)
E減=E增
(Ek減=Ep增
、Ep減=Ek增)
『陸』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機械能有哪些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直接利用的機械能有
1、重力勢能:物體由於被回舉高而具有的能答叫做重力勢能。對於重力勢能,其大小由地球和地面上物體的相對位置決定。物體質量越大、位置越高、做功越多,物體具有的重力勢能就越大,其表達式為:Ep=mgh。
2、彈性勢能: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的各部分之間,由於有彈力的相互作用,也具有勢能,這種勢能叫做彈性勢能。同一彈性物體在一定范圍內形變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多,反之,則越小。Ep=1/2kx^2
3、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稱為物體的動能。它的大小定義為物體質量與速度平方乘積的二分之一。Ek=1/2mv^2
機械能E=Ek+Ep
『柒』 怎樣利用機械能
....那麼多啊
『捌』 自然界中可大量循環利用的機械能又是什麼
判斷時根據能的性質即可得出結論
自然界中可大量循環利用的機械能,比如說水能,由重力勢能轉化為渦輪機的動能,進而產生電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這些就是可以重復利用的自然能,又稱可再生資源。
『玖』 什麼是合理利用機械能
八年級物理上有一節叫「合理利用機械能」。物理學中把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合理利用機械能在生活中的合理利用;比如說:風力和水力發電。
『拾』 機械能對我們生活有什麼用啊
要清楚了解,請看機械定義.
http://www.xjjx.com/news/showpic.asp?id=2628
參考專資料:屬http://www.xjjx.com/news/showpic.asp?id=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