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三物理 杠桿
長方體A被夾在兩豎直足夠長的平板之間
(1)當物體B重10N時,A物體在兩板之間以0.5m/s的速度勻速下滑,所受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為2N,求10s內物體B上升的高度和A物體的重力;
(2)若在物體B下方再掛一鉤碼C,恰好使A物體沿板勻速上升,求鉤碼C的重力。
===============================================
1、
A下滑,B上升,B由兩根繩承擔,所以,A下滑速度是B上升速度的兩倍,B上升速度就是A下滑速度的一半。
Sb=Vb*t=(Va/2)*t=(0.5/2)×10=2.5m
對B分析:兩根繩拉物體B,繩中拉力等於B重的一半。F=Gb/2=5N
對A分析,A受三個力,向上的拉力F、向上的摩擦力f、向下的重力。因為A是勻速運動,所以合力為零。
Ga=F+f=5N+2N=7N
2、
對A分析,A受三個力,向上的拉力F'、向下的摩擦力f(大小不變,仍為2N)、向下的重力。因為A是勻速運動,所以合力為零。
F'=Ga+f=7N+2N=9N
對B、C分析,兩根繩拉物體BC,繩中拉力等於BC重的一半。物重等於拉力的兩倍。
Gb+Gc=2F'
Gc=2F'-Gb=18N-10N=8N
2. 初三的物理計算怎麼算啊是杠桿的計算
該模型可看作是以o為支點co、ao為力臂的杠桿
c點位置:0.2*2.5=0.5m
所以有mg*0.5=f*0.8
解得f=5n
細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5n
3. 初三物理杠桿
4. 初三物理, 杠桿問題
是生理還是費力要看力臂之比,手上一個力,水一個力
省力杠桿的好處是省力但費功;費力杠桿省功不省力
5. 初三物理杠桿怎麼學啊
1、 O
F1
l1
l2
F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用字母內O 表示。
②動力:容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說明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O
F1
l1
l2
F2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⑴ 找支點O;⑵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 標力臂(大括弧)。
6. 初三物理機械杠桿好難啊,怎麼學
理解杠桿的5個名詞:支點、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多做簡單題:尤其多畫力臂練習
7. 初三物理杠桿問題
設兒子這邊的力臂為L1,兒子用力為F1。父親用力為F2。
根據F1*L1=F2*L2
F1*(1.2-0.2)m=F2*0.2m
即 F1=0.2F2
又因為內 F1+F2=600N
可以得出 F1=100N F2=500N
即父親肩上容抬水用500N,兒子肩上抬水用100N
8. 初三物理杠桿怎麼學啊初三物理杠桿只會找
1、 O
F1
l1
l2
F2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內的點.用字母O 表示容.
②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1 表示.
③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用字母 F2 表示.
說明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動的方向相反 O
F1
l1
l2
F2
④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用字母l2表示.
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⑴ 找支點O;⑵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⑷ 標力臂(大括弧).
9. 初三物理杠桿難學嗎
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數式表示為F1· l1=F2·l2。式中,F1表示動力,l1表示動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很簡單的哦! 加油!
10. 初三物理杠桿問題
其實有很多時候是沒有F1、F2之分的,我個人還是認為對支點的判定比內較重要,所謂支容點,就是「轉動軸」,也就是桿子上「不動的點」。在桿子轉動中,除了「支點」外,其它點都是動的。只有你判定正確了支點的位置,才能做題(我也是初三生,對這點我有很多感受)。
還有滑輪,滑輪是非常簡單的機械(一般很簡單,難的時候很難,和杠桿一樣),你只要背熟了「奇動偶定」四個字就夠了,然後你可以自己嘗試一下一些題目(物理不做題成績上不去的)
我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