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的零件和部件之間採用螺栓連接,怎樣能保證安裝的精度
兩了設計圓形的台階外,還可以在零件A上設計兩個定位銷,在B上設計銷孔,A和B用定位銷保證安裝精度。
⑵ 保證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有那些
屬大中型企業應該按下面的裝配方法保證精度.
1.互換裝配法(主要取決於零件的製造精度,保證回尺寸鏈)
2.分組裝配法答(用於大批量生產,但是裝配精度要求不高,用這個方法很經濟)
3.修配裝配法(小批量生產,裝配精度要求較高,通過修配環來保證)
4.調整裝配法(使用調整件在幫助完成精度)
⑶ 機械結構運動時如何保證精度
機械設計時按以下步驟確定尺寸的精度:
第一步:按照配合的性質,查公差配合版的相關資料確定尺寸的權精度。
這一步實際上就是理論計算。比如:要求能靈活移動的配合,就要用間隙配合,經常需要裝卸的配合一般用過渡配合。另外,很多結構尺寸的公差選擇都有國家標准,與標准件配合的尺寸的精度也有國家標准。這些數據,絕大部分在《機械設計手冊》上都可以查到。
第二步:考慮使用過程中的實際需要。
比如:使用環境中灰塵和雜物多,溫差大,則零件不能設計得太精密。
第三步:考慮製造的難易程度。
製造的難易程度直接影響製造成本。如果無法製造出來,這個設計就是失敗的設計。
⑷ 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有哪幾種
1、互換法
互換法是裝配過程中,同種零部件互換後仍能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一種方法。產品採用互換裝配法時,裝配精度主要取決於零部件的加工精度。互換法的實質就是用控制零部件的加工誤差來保證產品的裝配精度。
採用互換法保證產品裝配精度時,零部件公差的確定有兩種方法:極值法和概率法。採用極值法時,如果各有關零部件(組成環)的公差之和小於或等於裝配公差(封閉環公差),故裝配中同種零部件可以完全互換,即裝配時零部件不經任何選擇、修配和調整,均能達到裝配精度的要求,因此稱為「完全互換法」。
用概率法時,如果各有關零部件(組成環)公差值合適,當生產條件比較穩定,從而使各組成環的尺寸分布也比較穩定時,也能達到完全互換的效果。否則,將有一部分產品達不到裝配精度的要求,因此稱為「不完全互換法」,也稱為「大數互換法」。顯然,概率法適用於較大批量生產。
用不完全互換法比用完全互換法對各組成環加工要求放鬆了,可降低各組成環的加工成本。但裝配後可能會有少量的產品達不到裝配精度要求。這一問題一般可通過更換組成環中的1~2個零件加以解決。
採用完全互換法進行裝配,可以使裝配過程簡單,生產率高,易於組織流水作業及自動化裝配,也便於採用協作方式組織專業化生產。因此,只要能滿足零件加工的經濟精度要求,無論何種生產類型都應首先考慮採用完全互換法裝配。但是當裝配精度要求較高,尤其是組成環數較多時,零件就難以按經濟精度製造。這時在較大批量生產條件下,就可考慮採用不完全互換法裝配。
2、選配法
在大量或成批生產條件下,當裝配精度要求很高且組成環數較少時,可考慮採用選配法裝配。
選配法是將尺寸鏈中組成環的公差放大到經濟可行的程度來加工,裝配時選擇適當的零件配套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要求的一種裝配方法。
選配法有三種不同的形式:直接選配法、分組裝配法和復合選配法。
(1)直接選配法
裝配時,由工人從許多待裝的零件中,直接選取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來保證裝配精度的要求。這種方法的特點是:裝配過程簡單,但裝配質量和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人的技術水平。由於裝配時間不易准確控制,所以不宜用於節拍要求較嚴的大批大量生產中。
(2)分組裝配法
分組裝配法又稱分組互換法,它是將組成環的公差相對完全互換法所求之值放大數倍,使其能按經濟精度進行加工。裝配時先測量尺寸,根據尺寸大小將零件分組,然後按對應組分別進行裝配,來達到裝配精度的要求。而且組內零件裝配是完全互換的。
(3)復合選配法
復合選配法是直接選配法與分組裝配法兩種方法的復合,即零件公差可適當放大,加工後先測量分組,裝配時再在各對應組內由工人進行直接選配。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配合件的公差可以不等,且裝配質量高,速度較快,能滿足一定生產節拍要求。如發動機氣缸與活塞的裝配多採用這種方法。
3、修配法
在單件小批或成批生產中,當裝配精度要求較高,裝配尺寸鏈的組成環數較多時,常採用修配法來保證裝配精度要求。
所謂修配法,就是將裝配尺寸鏈中組成環按經濟加工精度製造,裝配時按各組成環累積誤差的實測結果,通過修配某一預先選定的組成環尺寸,或就地配製這個環,以減少各組成環由於按經濟精度製造而產生的累積誤差,使封閉環達到規定精度的一種裝配工藝方法。
(1).單件修配法
在裝配時,選定某一固定的零件作修配件進行修配,以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稱為單件修配法。此法在生產中應用最廣。
(2).合並加工修配法
這種方法是將兩個或多個零件合並在一起當作一個零件進行修配。這樣減少了組成環的數目,從而減少了修配量。
合並加工修配法雖有上述優點,但是由於零件合並要對號入座,給加工、裝配和生產組織工作帶來不便。因此多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中。
(3).自身加工修配法
在機床製造中,利用機床本身的切削加工能力,用自己加工自己的方法可以方便地保證某些裝配精度要求,這就是自身加工修配法。這種方法在機床製造中應用極廣。
修配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各組成環均可按經濟精度製造,而且可獲得較高的裝配精度。但由於產品需逐個修配,所以沒有互換性,且裝配勞動量大,生產率低,對裝配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因而修配法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中批生產中裝配精度要求較高的情況下 。
4、調整法
調整法是將尺寸鏈中各組成環按經濟精度加工,裝配時,通過更換尺寸鏈中某一預先選定的組成環零件或調整其位置來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裝配時進行更換或調整的組成環零件叫調整件,該組成環稱調整環。
調整法和修配法在原理上是相似的,但具體方法不同。
根據調整方法的不同,調整法可分為:可動調整法、固定調整法和誤差抵消調整法三種。
(1).可動調整法
在裝配時,通過調整、改變調整件的位置來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稱為可動調整法。
在產品裝配中,可動調整法的應用較多。如圖a 所示為調整套筒的軸向位置以保證齒輪軸向間隙Δ的要求;圖b 所示為調整鑲條的位置以保證導軌副的配合間隙;圖c 所示為調整楔塊的上下位置以調整絲杠螺母副的軸向間隙。
可動調整法不僅能獲得較理想的裝配精度,而且在產品使用中,由於零件磨損使裝配精度下降時,可重新調整使產品恢復原有精度,所以,該法在實際生產中應用較廣。
(2).固定調整法
在裝配時,通過更換尺寸鏈中某一預先選定的組成環零件來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稱為固定調整法。預先選定的組成環零件即調整件,需要按一定尺寸間隔製成一組專用零件,以備裝配時根據各組成環所形成累積誤差的大小進行選擇。故選定的調整件應形狀簡單,製造容易,便於裝拆。常用的調整件有墊片,套筒等。
固定調整法常用於大批大量生產和中批生產中裝配精度要求較高的多環尺寸鏈。
(3).誤差抵消調整法
在產品或部件裝配時,通過調整有關零件的相互位置,使其加工誤差相互抵消一部分,以提高裝配的精度,這種方法叫做誤差抵消調整法。該方法在機床裝配時應用較多,如在機床主軸裝配時,通過調整前後軸承的徑向跳動方向來控制主軸的徑向跳動。
在機械產品裝配時,應根據產品的結構、裝配精度要求、裝配尺寸鏈環數的多少、生產類型及具體生產條件等因素合理選擇裝配方法。一般情況下,只要組成環的加工比較經濟可行時,就應優先採用完全互換法。若生產批量較大,組成環又較多時應考慮採用不完全互換法。當採用互換法裝配使組成環加工比較困難或不經濟時,可考慮採用其它方法:大批大量生產,組成環數較少時可以考慮採用分組裝配法,組成環數較多時應採用調整法;單件小批生產常用修配法,成批生產也可酌情採用修配法。
⑸ 機械製造題,單件小批裝配時最常用哪種保證裝配精度的工藝方法
修配裝配法。
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可回納權為:互換裝配法、選擇裝配法、修配裝配法和調整裝配法四大類。
完全互換裝配法
(1)定義:在全部產品中,裝配時各組成環不需挑選或不需改變其大小或位置,裝配後即能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稱為完全互換法。
(2)特點:
優點: 裝配質量穩定可靠(裝配質量是靠零件的加工精度來保證);裝配過程簡單,裝配效率高(零件不需挑選,不需修磨);易於實現自動裝配,便於組織流水作業;產品維修方便。
不足之處:當裝配精度要求較高,尤其是在組成環數較多時,組成環的製造公差規定得嚴,零件製造困難,加工本錢高。
(3)應用: 完全互換裝配法適用於在成批生產、大量生產中裝配那些組成環數較少或組成環數雖多但裝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機器結構。
選擇裝配法
(1)選擇裝配法定義:是將裝配尺寸鏈中組成環的公差放大到經濟可行的程度,然後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稱為選擇裝配法。
(2) 適用場合:裝配精度要求高,而組成環較少的成批或大批量生產。
3、修配裝配法
(1)、定義:是將裝配尺寸鏈中各組成環按經濟加工精度製造,裝配時,通過改變尺寸鏈中某一預先確定的組成環尺寸的方法來保證裝配精度的裝配法,稱為修配裝配法。
採用修配法裝配時,各組成環均按該生產條件下經濟可行的精度等級加工,裝配時封閉環所積累的誤差,勢必會超出規定的裝配精度要求;為了達到規定的裝配精度,裝配時須修配裝配尺寸鏈中某一組成環的尺寸(此組成環稱為修配環)。為減少修配工作量,應選擇那些便於進行修配的組成環做修配環。在採用修配法裝配時,要求修配環必須留有足夠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
( 2)、修配裝配法的特點:主要優點是:組成環均可以加工經濟精度製造,但卻可獲得很高的裝配精度。不足之處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產效率低;對裝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高。
( 3)、應用: 修配裝配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中裝配那些組成環數較多而裝配精度又要求較高的機器結構。
4、調整裝配法
(1) 、定義:裝配時用改變調整件在機器結構中的相對位置或選用合適的調整件來達到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稱為調整裝配法。
調整裝配法與修配裝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裝配精度要求為封閉環建立的裝配尺寸鏈中,除調整環外各組成環均以加工經濟精度製造,由於擴大組成環製造公差累積造成的封閉環過大的誤差,通過調節調整件(或稱補償件)相對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後達到裝配精度要求。
調節調整件相對位置的方法有可動調整法、固定調整法和誤差抵消調整法等三種。
(2) 、調整裝配法的特點:主要優點是:組成環均可以加工經濟精度製造,但卻可獲得較高的裝配精度;裝配效率比修配裝配法高。不足之之處是要另外增加一套調整裝置。
(3)、應用:可動調整法和誤差抵消調整法適用於在小批生產中應用,固定調整法則主要適用於大批量生產。
⑹ 保證機器或部件裝配精度的主要方法有幾種
裝配工作的任務就是保證機器在裝配後達到規定的技術要求,從尺寸鏈的觀點看,就是解裝配尺寸鏈,也就是使其達到尺寸鏈封閉環的預定精度。根據裝配精度,也就是裝配尺寸鏈的封閉環,確定零件各組成環的公差與偏差,從而保證裝配精度。
根據產品結構、裝配精度要求、生產類型和生產條件等不同,保證裝西己精度的方法有互換裝配法、選擇裝配法、修配法和調整法四種。
1)互換裝配法
參加裝配的零件不需要經過任何選擇、修配和調整,就能保證裝配精度要求的方法,稱為互換法。按其計算方法可分為完全互換法一一用極值法計算和不完全(大數)互換法——用概率(統計)法計算。
2)選擇裝配法
生產批量較大、裝配精度要求較高時,若用互換法進行裝配勢必造成參加裝配的零件(組成環)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這將給加工帶來很大困難,有時甚至很難達到。採用選擇裝配法時,可在保證較高裝配精度情況下,降低參加裝配的各組成環的加工精度,或者說可用較低精度的零件,實現較高的裝配精度。
選擇裝配法有直接選配、分組選配和復合選配三種方法。
直接選配法是憑經驗、手感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這種方法雖然簡單,但其裝配的質量、速度都取決於操作者的經驗和技術水平,很難組織流水裝配,應用不廣泛。
分組選配法足將組成環按其實際尺寸大小分為若干組,各對應組進行裝配,同組內具有互換性。
分組裝配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參加裝配的各組成環的公差必須相等,這樣才能保證各組裝配精度都能符合原來的要求。
(2)組成環的分組數(或公差的放大倍數)必須相等。公差放大(增加)的方向必須相同,否則不能保證裝配要求。
(3)分組後的公差不能任意縮小,必須大於其形狀誤差與表面粗糙度之和,一般分組數為2~4組。
(4)為保證分組後各組的零件都能配套,各組成環的尺寸均應符合正態分布。
分組裝配法一般適用於大批最生產,裝配精度要求高,參加裝配的環數少的情況。
復合選配法是直接選配法和分組選配法的復合。這種方法也足先把各組成環尺寸測量分組,裝配時再在各對應組中憑經驗和手感直接選配。其特點是各環的公差可以不等。另外,由於是在分組內的小范圍內直接選配,所以既能達到很高的裝配質量,又具有較高的裝配效率。
3)修配裝配法
當裝配精度要求很高,參加裝配的環數不多時,若採取提高組成環的精度來達到裝配要求,必將給組成環的加工帶來很大困難。這時可從組成環中選出一個容易加工、修配,且對其他尺寸沒有影響的零件作為修配環,使它留有修配餘量,其他組成環按經濟精度加工。裝配精度是靠去除修配餘量來保證的。
4)調整裝配法
這種裝配方法的實質與修配裝配法相似,其區別在於它不是靠去除修配環的修配量,而是靠正確選擇預先製造好的補償件(補償環),如墊片、墊圈、套筒等,或者用改變補償環的位置來保證裝配精度的。前者稱為固定調整法,後者叫可動調整法。
⑺ 保證機械裝配精度的方法有哪些大批量生產一般採用什麼裝配方法(舉例說明)
最好且最實用的是尺寸分檔法,就是根據實際尺寸將符合公差的零件再在公差的范圍內分成若干檔,再按相應的檔來裝配各部分的零件。
⑻ 機械設計:怎樣保證工裝定位銷的定位精度工裝裝配後是否對定位銷進行加工,以保證定位精度
關於銷子材料,可以選用40Cr,調質後的40Cr圓鋼材料性能優於45#,成本低於CrWMn;
既然工裝要求精度高,建議部分尺寸在配合好後再加工,防止累計誤差影響裝配精度。
⑼ 如何保證機床機械精度
保證機床機械精度方法:
(1)、測量位置間距,隨機選取。
(2)、軸線行程,每 2000mm至少選取10個測量位置。大於 2000mm,至少每個尺寸單元有一個位置。
(3)、每個測量位置在與軸線平行方向進行,至少五次測量。每次循環均從同一固定位置開始。
(4)、在被測量軸線上,10個測量位置參數的圖解。
(5)、位置不可靠性P的評定在基準長度L范圍,允差差值為Tp。測量長度增加△L,則允差增加△Tp。
(7)、測量位置。
常見精度檢驗標准:
1、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是在一個方向,由基準位置起順次定位,各位置上實際移動距離(或回轉角度)與規定移動距離(或回轉角度)之差。誤差以各位置中的最大差值表示,在移動的全長上進行測量。回轉運動在全部回轉范圍內,每30°或在12個位置上進行測量。取同方向一次測量,求實際移動距離與規定之差。
2、 重復度
在任意一點向相同方向重復定位7次,測量停止位置。誤差以讀數最大差值的1/2加()表示。原則上在行程兩端和中間位置上測量。
3、 向偏差
分別某一位置正向、負向各定位7次。誤差以正、負兩停止位置的平均值之差表示。在行程兩端及中間位置上測量。
4、 最小設定單位進給偏差
在同一方向連續給出單個最小設定單位的指令,共移動約20個以上單位。誤差以各相鄰停止位置的距離(或角度)對最小設定單位之差表示。
5、 檢驗條件
⑽ 機械裝配的裝配精度
1、裝配精度:為了使機器具有正常工作性能,必須保證其裝配精度。機器的裝配精度通常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
(1) 相互位置精度:指產品中相關零部件之間的距離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如平行度、垂直度和同軸度等。 (2) 相對運動精度:指產品中有相對運動的零部件之間在運動方向和相對運動速度上的精度。如傳動精度、回轉精度等。
(3) 相互配合精度:指配合表面間的配合質量和接觸質量。
2、裝配尺寸鏈
(1)裝配尺寸鏈的定義:在機器的裝配關系中,由相關零件的尺寸或相互位置關系所組成的一個封閉的尺寸系統,稱為裝配尺寸鏈。
(2)裝配尺寸鏈的分類:
1) 直線尺寸鏈:由長度尺寸組成,且各環尺寸相互平行的裝配尺寸鏈。2) 角度尺寸鏈:由角度、平行度、垂直度等組成的裝配尺寸鏈。
3) 平面尺寸鏈:由成角度關系布置的長度尺寸構成的裝配尺寸鏈,並且各環處於同一或彼此平行的平面內。4)空間尺寸鏈:由位於三維空間的 尺寸構成的尺寸鏈。
(3)裝配尺寸鏈的建立方法
1) 確定裝配結構中的封閉環;
2) 確定組成環: 從封閉環的的一端出發,按順序逐步追蹤有關零件的有關尺寸,直至封閉環的另一端為止,而形成一個封閉的尺寸系統,即構成一個裝配尺寸鏈。
3)裝配尺寸鏈的計算: 主要有兩種計算方法:極值法和統計法。
3、保證裝配精度的四種裝配方法
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可歸納權為:互換裝配法、選擇裝配法、修配裝配法和調整裝配法四大類。
採用互換法裝配時,被裝配的每一個零件不需作任何挑選、修配和調整就能達到規定的裝配精度要求。用互換法裝配,其裝配精度主要取決於零件的製造精度。根據零件的互換程度,互換裝配法可分為完全互換裝配法和不完全互換裝配法,現分述如下: (1)定義:在全部產品中,裝配時各組成環不需挑選或不需改變其大小或位置,裝配後即能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稱為完全互換法。
(2)特點: 優點: 裝配質量穩定可靠(裝配質量是靠零件的加工精度來保證);裝配過程簡單,裝配效率高(零件不需挑選,不需修磨);易於實現自動裝配,便於組織流水作業;產品維修方便。 不足之處:當裝配精度要求較高,尤其是在組成環數較多時,組成環的製造公差規定得嚴,零件製造困難,加工成本高。
(3)應用: 完全互換裝配法適用於在成批生產、大量生產中裝配那些組成環數較少或組成環數雖多但裝配精度要求不高的機器結構。
(4) 完全互換法裝配時零件公差的確定:
1) 確定封閉環: 封閉環是產品裝配後的精度,其要滿足產品的技術要求。封閉環的公差T0由產品的精度確定。 2) 查明全部組成環,畫裝配尺寸鏈圖: 根據裝配尺寸鏈的建立方法,由封閉環的一端開始查找全部組成環,然後畫出裝配尺寸鏈圖。
3) 校核各環的基本尺寸: 各環的基本尺寸必須滿足下式要求: Ao=ΣAi-ΣAi 即封閉環的基本尺寸等於所有增環的基本尺寸之和減去所有減環的基本尺寸之和。
4) 決定各組成環的公差: 各組成環的公差必須滿足下式的要求: To≥ΣTi 即各組成環的公差之和不允許大於封閉環的公差。 各組成環的平均公差Tp可按下式確定: Tp=To/m 式中:m----為組成環數。 各組成環公差的分配應考慮以下因素: a) 孔比軸難加工,孔的公差應比軸的公差選擇大一些;例如:孔、軸配合H7/h6。 b) 尺寸大的零件比尺寸小的零件難加工,大尺寸零件的公差取大一些; c) 組成環是標准件尺寸時,其公差值是確定值,可在相關標准中查詢。
5) 決定各組成環的極限偏差: a) 先選定一組成環作為協調環:協調環一般選擇易於加工和測量零件尺寸; b) 包容尺寸(如孔)按基孔制確定其極限偏差:即下偏差為0; c) 被包容尺寸(如軸)按基軸制確定其極限偏差:即上偏差為0。
6) 協調環的極限偏差的確定: 根據中間偏差的計算公式: △0=Σ△i-Σ△j 式中:△0---為封閉環的中間偏差,△0=(ES0+EI0)/2; Σ△i、Σ△j---分別為所有增環的中間偏差之和、所有減環的中間偏差之和。 求出協調環的中間偏差,再由協調環的公差求出上下偏差為: ES=△+T/2 EI=△-T/2 . 1、 定義:是將裝配尺寸鏈中組成環的公差放大到經濟可行的程度,然後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要求的裝配方法,稱為選擇裝配法。
適用場合:裝配精度要求高,而組成環較少的成批或大批量生產。
2、 種類
直接選配法:
(1)定義:在裝配時,工人從許多待裝配的零件中,直接選擇合適的零件進行裝配,以保證裝配精度要求的選擇裝配法,稱為直接選配法。
(2)特點: 1)裝配精度較高; 2)裝配時憑經驗和判斷性測量來選擇零件,裝配時間不易准確控制; 3)裝配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工人的技術水平。
分組選配法:
(1)定義:將各組成環的公差相對完全互換法所求數值放大數倍,使其能按經濟精度加工,再按實際測量尺寸將零件分組,按對應的組分別進行裝配,以達到裝配精度要求的選擇裝配法,稱為分組選配法。
(2)應用:在大批大量生產中,裝配那些精度要求特別高同時又不便於採用調整裝置的部件,若用互換裝配法裝配,組成環的製造公差過小,加工很困難或很不經濟,此時可以採用分組選配法裝配。
(3)一般要求:
1)採用分組法裝配最好能使兩相配件的尺寸分布曲線具有完全相同的對稱分布曲線,如果尺寸分布曲線不相同或不對稱,則將造成各組相配零件數不等而不能完全配套,造成浪費。
2)採用分組法裝配時,零件的分組數不宜太多,否則會因零件測量、分類、保管、運輸工作量的增大而使生產組織工作變得相當復雜。
(4)特點:主要優點是:零件的製造精度不高,但卻可獲得很高的裝配精度;組內零件可以互換,裝配效率高。不足之處是:增加了零件測量、分組、存貯、運輸的工作量。分組裝配法適用於在大批大量生產中裝配那些組成環數少而裝配精度又要求特別高的機器結構。 1、定義:是將裝配尺寸鏈中各組成環按經濟加工精度製造,裝配時,通過改變尺寸鏈中某一預先確定的組成環尺寸的方法來保證裝配精度的裝配法,稱為修配裝配法。
採用修配法裝配時,各組成環均按該生產條件下經濟可行的精度等級加工,裝配時封閉環所積累的誤差,勢必會超出規定的裝配精度要求;為了達到規定的裝配精度,裝配時須修配裝配尺寸鏈中某一組成環的尺寸(此組成環稱為修配環)。為減少修配工作量,應選擇那些便於進行修配的組成環做修配環。在採用修配法裝配時,要求修配環必須留有足夠但又不是太大的修配量。
2、特點:主要優點是:組成環均可以加工經濟精度製造,但卻可獲得很高的裝配精度。不足之處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產效率低;對裝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高。
3、應用: 修配裝配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中裝配那些組成環數較多而裝配精度又要求較高的機器結構。 1、定義:裝配時用改變調整件在機器結構中的相對位置或選用合適的調整件來達到裝配精度的裝配方法,稱為調整裝配法。
調整裝配法與修配裝配法的原理基本相同。在以裝配精度要求為封閉環建立的裝配尺寸鏈中,除調整環外各組成環均以加工經濟精度製造,由於擴大組成環製造公差累積造成的封閉環過大的誤差,通過調節調整件(或稱補償件)相對位置的方法消除,最後達到裝配精度要求。
調節調整件相對位置的方法有可動調整法、固定調整法和誤差抵消調整法等三種。
2、特點:主要優點是:組成環均可以加工經濟精度製造,但卻可獲得較高的裝配精度;裝配效率比修配裝配法高。不足之之處是要另外增加一套調整裝置。
3、應用:可動調整法和誤差抵消調整法適用於在小批生產中應用,固定調整法則主要適用於大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