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肝超纖維怎麼看
肝超纖維的評估是通過超聲圖像的特徵和定量指標來進行的。下面我們將從超聲圖像特徵、定量指標和臨床應用三個方面來詳細分析肝超纖維。
肝臟形態:正常肝臟呈楔形,右葉稍大於左葉。肝超纖維時,肝臟形態可能出現改變,如肝臟變大、變形等。
肝臟回聲:正常肝臟的回聲均勻一致。肝超纖維時,肝臟回聲可能出現異常,如增強回聲、減弱回聲等。
肝臟紋理:正常肝臟紋理細膩,呈網狀分布。肝超纖維時,肝臟紋理可能變得粗糙、擴張或消失。
肝臟內部結構:正常肝臟內部無明顯異常結構。肝超纖維時,肝臟內部可能出現結節、腫塊等異常結構。
肝超纖維的定量指標主要是通過超聲彈性成像(Elastography)來獲得。超聲彈性成像是一種測量組織硬度的方法,可以用來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程度。
常用的定量指標有:
彈性模量(Elastic molus):反映了肝臟組織的硬度。纖維化程度越重,彈性模量越高。
切變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也是反映肝臟組織硬度的指標。纖維化程度越重,切變波速度越高。
以上定量指標可以通過超聲彈性成像儀器測量得到,能夠提供客觀、直觀的纖維化程度評估結果。
肝超纖維評估在臨床上有廣泛的應用,主要用於以下方面:
評估肝纖維化程度:肝超纖維可以幫助醫生評估肝臟纖維化的程度,對慢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意義。
指導治療方案:根據肝超纖維的結果,醫生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如抗病毒治療、抗纖維化治療等,以延緩疾病的進展和改善患者的預後。
預測疾病進展:肝超纖維評估可以預測慢性肝病的進展速度和預後,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臨床管理具有指導意義。
疾病篩查:肝超纖維可以用於疾病的篩查和早期診斷,如脂肪肝、肝纖維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