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儀器儀表 > 統計儀表設備清單有什麼用處

統計儀表設備清單有什麼用處

發布時間:2023-09-09 17:33:08

A. 儀表迴路中的儀表設備指哪些

各個行業(單位)的計算方法有所不同,一般來說:

在施工建設中,只要是儀表專業「儀表材料表」中列出的,都是儀表設備;列入配管、電氣或其它專業材料表的,即使是儀表,在施工管理中都不做儀表設備看待。

對於維修和統計管理人員來說儀表設備的概念也有所不同,下面是我某個客戶(企業)的統計方法:

一、 常規儀表台什數統計:
凡是能組成檢測、控制迴路的獨立單元均分別按台數統計、其中包括:
(一) 測量變送單元:差壓變送器、壓力變送器、溫度變進器、溫包變送器、速度變送器、攝像變送器、毫伏變送器、液位變送器、鋼帶液位計、雷達液位計、遠傳轉子流量計、橢圓流量計、渦輪流量計、旋渦流量計、電磁流量計、超聲波流量計、質量流量計等。
(二) 凋節單元:控制室的各種調節器,現場各種基地式調節器、如果調節器與二次表組成一體,則按一台調節器儀表統計。
(三) 顯示儀表:記錄儀、指示儀、計數器、現場各種具有遠傳功能指示器。
(四) 計算單元:加法器、乘除器、開方器、積算器、繼動器、比例設定器、信號分配器、報警設定器等。
(五) 輔助單元:電(氣)源裝置、閃光報警器、可燃(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電氣隔離器、阻尼器、大功率加熱器、手操器、火焰監測器、安全柵、報警設定器、高低值選擇器、氣源大功率放大器等。
(六) 特殊單元:數控器、稱重儀、軸位移/振動檢測器、前置放大器、工業電視程式控制器、編程器、多回賂控制器等。
(七) 分析儀表:色譜儀、數據處理器、樣品預處理器、紅外分析儀、電導儀、PH計、氧分析儀等各種分析儀表.
(八) 其它單元;各種轉換器(氣/電、氣/氣、電壓/電流、電/氣)、閥門定位器、可控硅電壓調整器、電接點壓力表、行程開關。壓力開關、溫度開關、音叉開關、流量開關、液位開關、速度開關、電子行程開關、電磁閥、繼電器箱等均按台數統計,一次元件儀表計算為一台,如熱電偶、熱電阻、孔板、阿牛巴、軸振動軸位移探頭、氧化鑽頭、放射源等。
(九) 執行單元:各種類型的調節閥均按台數統計。
(十) 下列儀表不做台件數統計:
1. 工藝設備上附屬的水銀溫度計、玻璃管液位計、雙金屬溫度計、轉子流量計、壓力表、磁浮式液位計、限流計、玻璃板液位計等。
2. 小功率繼電器、小過濾減壓閥、按鈕開關和各種顯示燈等。
二、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統計方法:
(一)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套數統計
凡用於生產過程檢測、控制、管理、由土地網路設備連接起來的工業控制計算機(含DCS、PLC、ESD、控制上位機、數采系統)都按一套過程計算機系統統計。
(二) 過程式控制制系統台件數:
1. 操作和管理系統部分:操作站、工程師站、編程器、SOE站等的相對獨立的電子學元均按台件統計,如:CRT、電子單元、數據存取單元、電源單元、軟碟機、CDRW、ZIP驅動器、列印機、拷貝機等。
2. 過程式控制制(採集)器部分:過程式控制制站、數據採集站等的相對獨工的電子單元均按1台件統計,如:控制卡、通訊卡、電源單元等,冗餘配置的按雙倍統計。
3. 過程輸入輸出部分:獨立的輸入輸出卡件(包括其接線端子板、數據調理板等)均按1台件統計。
4. 通訊匯流排及其網關設備:各類網關設備均按1台件統計、如:含控制站與控制匯流排間、控制站與操作管理系統問、控制系統與先進控制用上位機間、控制系統與工廠信息網問的網關設備等。
5. 輔助操作台包括其開關、按鈕等按l台什統計。多點報警單元每一組按1台件統計。
6. 單獨為控制系統提供220V AC電源的電源櫃(箱)按工台件統計。
7. 單獨為控制系統提供 24V DC電源的電源整流裝置按 l台件統計。
(三) 過程式控制制計算機的輸入輸出點數統計:
按照實際與現場連接的輸入、輸出點數進行統計。
三、 迴路統計方法
(一) 測量迴路
由檢測元件和測量儀表及附件等組成的監測系統,按一套測量迴路統計。
(二) 控制迴路
由檢測元件和測量儀表、調節器(DCS)、執行機構及附件等組成的控制系統,按一套控制迴路統計、按調節器的個數來計算控制迴路數。復雜控制迴路,如果有多個測量單元或調節器或執行機構的控制迴路,按一套復雜控制迴路統計。
(三) 聯鎖迴路
聯鎖迴路數原則上按參與聯鎖的測量點數統計。

B. 測繪人員常用的儀器有哪些主要的用途又是什麼

常用的工程測量儀器有:

1、水準儀,它是為水準測量提供水平視線和對水準標尺進行讀數,主要功能是測量兩點間的高差,測高程,利用視距測量原理,還可測量兩點間的水平距離。

2、全站儀,全站儀在側站上一經觀測,必要的觀測數據如斜距、豎直角、水平角均能自動顯示,而且可在同一時間內得到平距、高差、點的坐標和高程。

如果通過傳輸介面把全站儀野外採集的數據終端與計算機、繪圖機連接起來,配以數據處理軟體和繪圖軟體,即可實現測圖自動化。全站儀一般用於大型工程的場地坐標測設和復雜工程的定位和細部測設。

3、經緯儀,是對水平角和豎直角進行測量,主要功能是測量兩個方向之間的水平夾角和豎直角,藉助水準尺,利用視距測量原理,還可測量兩點的水平距離和高差。

(2)統計儀表設備清單有什麼用處擴展閱讀:

在工程建設中規劃設計、施工及經營管理階段進行測量工作所需用的各種定向、測距、測角、測高、測圖以及攝影測量等方面的儀器。

1、長度測量工具;

2、溫度測量工具;

3、時間測量工具;

4、質量測量工具;

5、力的測量工具;

6、電流、電壓、電阻測量工具;

7、聲音測量儀器;

8、無線電測量儀器;

9、折射率和平均色散測量儀器。

最早在機械製造中使用的是一些機械式測量工具,例如角尺、卡鉗等。16世紀,在火炮製造中已開始使用光滑量規。

1772年和1805年,英國的J.瓦特和H.莫茲利等先後製造出利用螺紋副原理測長的瓦特千分尺和校準用測長機。

C. 儀表台帳清單

1、目的
建立一個基本的設備管理制度,以保證設備對所加工的葯品符合工藝要求,具備質量和含量的均一性,並把污染和混葯事故降到最低。
2、范圍
所有設備。
3、責任
主管經理、設備工程部、車間相關管理人員對此管理規程負責,設備工程部部長對此規程實施負監督責任。
4、內容
4.1 設備管理機構的設置與職責
4.1.1 公司有一名副總經理主管設備工作,下設設備管理部門,車間及生產班組,形成三級管理網路。
4.1.2 班組、車間負責本部門的設備管理工作,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全廠設備的綜合管理工作。
4.1.3 公司配備專職和兼職設備管理人員,並明確職責。
4.2 設備的分類及編號
4.2.1 設備分類的目的是為了明確管理范圍,統計和分析設備的構成情況,能力等,以便進行分級管理和實施重點維修從而保證設備的良好狀態和利用率。
4.2.2 設備分類按管理工作對象分生產設備(I)輔助生產設備(II)非生產設備(III)。
4.2.3 設備的編號
4.2.3.1 設備編號按下面示例圖:

輔機序號
設備序號
設備管理類別號(I、II、III)
4.2.3.2 一個編號只用一次,不管被編號設備發生什麼情況,該編號應作保留,不能用其它設備。
4.2.3.3 設備附件和附屬設備不另單編號,可在編號中加編輔機號以示區別。
4.2.3.4 生產流水設備應按工藝屬性分成若干單元,逐個編號入帳其連接部分可附屬就近單元,自動線設備應按一條線為一台設備編號。
4.2.3.5 每套設備必須在明顯處釘上固定資產編號牌。
4.3 設備登記造冊,建有台帳。台帳包括:序號、固定資產號、名稱規格、啟用時間、原值、製造單位、功率、安裝位置、設備類別、主體材質、重量、製造日期、附電機型號、位置號、數量、工藝介質壓力、溫度、生產能力等。
4.4 建立設備檔案
4.4.1 所有設備、壓力容器、儀器、衡器等必須造冊登記。
4.4.2 固定資產設備應建立台帳、卡片等。
4.4.3 設備卡片的內容由:主卡片、基本信息、卡片附表和變動記錄。
(1)主卡片:功能、設備編號、資產號、設備名稱、設備屬性、其它項目。
(2)設備基本信息:進口/國產、原值、使用年限、凈殘值比例、年折舊率、交卡時間、啟用時間、折舊起始時間、啟用部門、評估、調拔、報廢時間、備注。
(3)卡表附表:附屬設備、主要配件、易耗件、隨機技術資料清單及備注表。
(4)變動記錄:記錄設備的移裝、封存、閑置、信用、租借、調撥、報廢、評估、改造、大修等情況。

4.4.4 設備檔案內容:見「設備檔案管理規程」。
4.5 制定本企業設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並切實執行。
4.6 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機關各項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規定和辦法。
4.7 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管理經驗,引進現代管理技術。
4.8 定期組織對設備管理人員、維修人員、操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崗位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4.9 定期開展對設備的檢查、評比、交流、考核工作。
5、培訓與學習
設備工程部及車間主管或設備人員認真學習本規程內容。

4、內容
4.1 維修的分工與職責
4.1.1 建立維修管理組織機構,配以相應的管理制度,避免出現責任空白與重疊現象,形成完整、有效的維修管理體系。
4.1.2 明確部門人員職責
(1) 設備管理人員:制訂設備保養、維修計劃;編制維修技術文件(包括:備件明細表、材料明細表、工具明細表、定維修工藝、定維修標准、定試驗規程、定時定額、定工期);外協施工預算及合同。
(2) 專業技術人員:設備完好檢查、技術狀態檢測、技術質量評估。
(3) 備件管理人員:保養用品准備、備件、材料准備。
(4) 維修人員:工具准備、編製作業計劃、修理施工作業。
(5) 使用人員:保養實施、運行狀態監測。
(6) 維修人員與使用人員共同填寫設備維修與保養記錄。
4.2 設備保養
4.2.1 日常保養:每天上班後,下班前15分鍾~30分鍾由操作人員進行對設備進行檢查或清掃和擦試,使設備處於整齊、清潔、安全、潤滑完好的狀態。
4.2.1.1 設備的完好性、部件、配件是否缺失。
4.2.1.2 運轉設備先進行空轉,確認聲音正確,潤滑完好,方可正規操作。
4.2.1.3 檢查螺絲,對螺絲進行緊固處理,以防止使用脫落。
4.2.1.4 檢查完全防護裝置是否完正、安全、靈活、准確、可靠。
4.2.1.5 檢查潤滑裝置是否齊全、完正、可靠、油路暢通、油標醒目。
4.2.1.6 對各轉動部位進行潤滑加油,檢查傳動系統各操作車輛,電器開點位置正確無松動,操作靈活可靠。
4.2.1.7 檢查各種管線、管件完好,無滴漏現象。
4.2.1.8 清潔設備部位,使設備內外干凈,滑動道軌和接合處無油污銹跡、灰塵和雜物,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
4.2.1.9 各種工具、附件應擺放有序、存放整齊。
4.2.10 嚴格按操作規程使用設備。經常巡迴檢查,通過聽、看、問等方法觀察設備的運轉達,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4.2.2 一級保養,定為三個月左右進行一次,除電器部分電工負責外其餘由操作人員進行,車間設備管理人員輔助和指導保養內容。
4.2.2.1 清掃、檢查、調整電器部分,檢查電器接觸是否良好。接線是否牢固。
4.2.2.2 徹底清洗、擦試設備內外表面和死角部位。清除表面毛刺,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去葯垢,無污染。
4.2.2.3 檢查、調整必需的部件,調整各運動部件的間隙,更換易損件。
4.2.2.4 檢查緊固件和操作裝置,做到安全可靠。
4.2.2.5 檢查更換各種計量儀表和安全附件。

4.2.2.6 清洗油杯、油管、油標、檢查油質、按規定加油,做到油路暢通,油標醒目。
4.2.2.7 排除故障,消除隱患。
4.2.2.8 必要時對設備避部拆卸檢查,調整和修復。
4.2.2.9 一級保養應達到的標准。
4.2.2.9.1 外觀清潔,呈現本色。
4.2.2.9.2 油路暢通,油室明亮。
4.2.2..9.3 潤滑良好,設備磨損少。
4.2.2.9.4 設備缺陷排除,事故隱患消失。
4.2.2.9.5 設備運轉正常、操作靈活、保持完好狀態。
4.2.3 二級保養視不同設備情況一般一年進行一次,由維修人員為主進行,操作人員參加。
4.2.3.1 完成一級保養的全部檢查內容。
4.2.3.2 檢查傳動系統修復、更換磨損件。
4.2.3.3 清洗變動箱式或傳動箱。
4.2.3.4 調整檢查各操作車輛,使其靈活可靠。
4.2.3.5 清洗電機,更換潤滑質,檢查電機絕緣。
4.2.3.6 整理電器線路,做到線路整齊安全,接地線符合規定。
4.2.3.7 更換新油,消除漏油。
4.2.3.8 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調整、修復和更換必要時零件。
4.2.3.9 二級保養後設備達到定好標准,提高大修理間隔期內的設備完好率。
4.3 設備的檢修
4.3.1 檢修的方針與原則
4.3.1.1 設備的檢修是指「恢復」設備各部分規定的技術狀態和工作能力進行的工作。
4.3.1.2 設備的檢修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實行計劃檢修。

4.1.1.3 主要設備每年進行一次狀況普查,根據設備運行的實際狀態和普查情況。由設備管理部門編制設備的大中修計劃。由主管領導審查批准。
4.3.2 設備的檢修,首先要制訂《設備維護檢修規程》其內容:
a、檢修間隔期;b、檢修內容;c、檢修前的准備(技術准備、物質准備、安全技術准備、制訂檢修方案、編制檢修計劃、費用計劃、明確責任人員);d、檢修方案(設備拆裝程序和方法,主要零部件檢修工藝);e、檢修質量標准;f、試車與驗收;g、維護及常見故障處理。
4.3.3 編制檢修計劃
4.3.3.1 設備維修計劃分為年度和月度兩種計劃。
年度計劃規定設備的大修、項修、精度調整的時間段,其內容包括年度維修計劃表,大修計劃任務書。
月度計劃應具體規定上述維修的執行日期及小修、部分事後維修的內容。
4.3.3.2 計劃編制的依據:
a、設備檢測和維修、運行記錄;b、設備故障記錄及分析資料;c、設備技術狀況普查資料;d、產品質量對設備精度、性能的要求、設備能力指數等;e、受壓容器、起重設備、動能設備的狀態監測或試驗結果等分析資料;f、參考設備的修理周期和修理復雜系數及各項定額資料;g、企業年度生產經營綱領;h、企業年度維修力量、人、財、物的使用情況;i、修前准備工作的極限期限。
4.3.3.3 計劃考核的指標:
修理成本=材料費+配件費+耗用維修設備台班費+人工費(元)
耗用工時=工×日(工日)
停歇時間(天)
設備返修率=實際返修台數/計劃修理台數×100%
4.3.4 設備檢修范圍,大修、中修、小修的范圍要嚴格劃分區域。
4.3.4.1 大修:分解整個設備、修理基準件,更換或修復全部磨損件,調整電器部分 、清除缺陷、恢復設備原有性能、精度及效率、翻修外表。

4.3.4.2 中修:設備部分分解、修復和更換部分磨損件、對精度、性能達不到工藝要求的部位進行針對性修理,恢復其精度、性能。
4.3.4.3 小修:針對日常檢查發現的問題,拆卸部分零部件進行檢查、修整、更換或修復質量少量磨損件。同時檢查、調整、緊固機件恢復設備使用性能。
4.4 設備檢修的具體程序
4.4.1 同檢修計劃要按年度檢修計劃進行,並制訂檢修方案。
4.4.2 根據主要設備的檢修規程、嚴格執行檢修技術標准。
4.4.3 重點設備檢修或結合檢修實現技術革新的,報設備管理部門,並附圖紙說明,批准後實施。
4.4.4 檢修要逐步採用狀態監測和現代故障診斷等技術,努力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
4.4.5 檢修應在生產區外進行。檢修前要做技術准備和材料備件的准備,檢修後要做到工完、料凈、現場清。
4.4.6 設備大、中修計劃應當與生產計劃同時下達,在檢查生產完成情況時,同時檢查考核設備維修完成情況。
4.4.7 檢修後的設備要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人員檢驗合格後才能投入正常生產使用,所有記錄要認真填寫後歸檔。
5、培訓與學習
設備操作人中、維修人員、車間設備管理人員要認真學習本規程並參加培訓。

4.1 所有設備要分類登記,統一編號,建立台帳和卡片,建立技術檔案,做到一機一檔。
4.2 建立的設備檔案,能具體反映設備一生的運動過程。
4.3 設備技術檔案工作由設備工程部門指定專人負責,並建立設備檔案專櫃。
4.4 設備工程部門負責對管理工作文件,材料的形式,收集、整理、鑒定、歸檔。
4.5 采購、保管、維修和各級管理人員應協助做好技術檔案的完美和收集並認真做好各種原始資料的保管,認真填寫各類原始表格,保證資料齊全整潔,鑒定驗收投產後,交檔案專管櫃統一整理歸檔。

4.6 基建,技改項目移交生產時全部生產資料必須及時移交設備管理部門整理歸檔。
4.7 運行過程中發生的設備後期管理資料如各類記錄等,均由設備管理部門整理歸檔。
4.8 檔案內容應包括:
4.8.1 原始技術資料:裝箱單、合格證、購置申請單、使用說明書、設備裝配總圖及安裝、吊裝示意圖、施工圖、設備潤滑圖和開箱驗收單。
4.8.2 設備履歷:設備名稱、編號、生產廠名、出廠日期、主要技術參數所在車間、安裝地點、附屬設備名稱、規格、型號、件(台)數及變更記錄。
4.8.3 易損配件清單.
4.8.4 各種記錄:安裝調試記錄、日常運行使用記錄、維修記錄、事故記錄、驗證記錄、潤滑記錄等。
4.8.5 設備改造的論證、技術鑒定及技術台帳其內容:
4.8.5.1 主要設備的驗證資料。
4.8.5.2 主要設備技術匯總表(設備完好率、漏率和設備主要缺陷)。
4.8.5.3 設備檢修狀況匯總表(大修項目、實際完成項目、計劃外項目、計劃檢修工時、實際完成檢修工時、維修費用等)。
4.8.5.4 設備事故匯總表(事故次數、停機時間、停機損失)。
4.8.5.5 主要設備技術革新成果 匯總表.
4.8.5.6 設備備品備件、材料消耗匯總表。
4.9 常用資料建立備份並應定期清點、核對,及時補充和修復破損或變質資料。檔案移交或管理人員調動必須辦理移交手續。
4.10 索取、查閱資料應經登記批准方可,不得私自復制材料。需復制材料應由設備管理人員施行。
4.11 設備檔案的內容填寫時字跡要規范、整齊、清楚。
4.12 檔案一般不得外借,特殊情況需經審批並認真登記後方可外借。
4.13 每年應對技術檔案進行整理。
5、培訓與學習
檔案管理人員需參加本規程的培訓與學習。

4.1 設備的潤滑管理要實行「五定」,「三過濾」,嚴格執行「設備潤滑管理規定」,並符合《醫葯工業設備完好標准》中附錄F「設備潤滑的幾點要求」。
4.1.1 「五定」
4.1.1.1 定人:對每台設備都要明確規定由操作人員,維修人員和設備管理員各負責加油部位。
4.1.1.2 定點:每台設備都有確定的潤滑部位和潤滑點。
4.1.1.3 定質:按照設備使用說明書或潤滑用表規定的油脂牌號用油。
潤滑裝置、油路和加油器必須保持清潔,油料應有檢驗合格證。
4.1.1.4 定量:在保證潤滑良好的基礎上實行定量消耗。
4.1.1.5 定時:明確規定設備各潤滑部位、潤滑點的加油間隔時間,按時間要求加油添油和清洗換油,保證正常潤滑。
4.1.2 「三過濾」:即對油桶、油壺、加油點(孔)的三級過濾。
4.1.2.1 潤滑油由油桶至油箱經一級過濾。
4.1.2.2 潤滑油由油箱進油壺經二級過濾。
4.1.2.3 潤滑油由油壺進設備加油點經三級過濾。
4.2 主要設備建立潤滑卡片,內容包括:潤滑點、油質、「五定」等項。
4.3 設備工程部門應編制各類設備的用油消耗定額,編制全年、季、月的潤滑油脂的使用計劃,落實到車間、班組、機台、並按期統計實際消耗數量,做到計劃用油,合理用油,節約用油。
4.4 各車間設備管理員應按設備換油周期督促檢查清洗換油工作,編制本車間年、季、月的潤滑油使用計劃。填報本車間主要設備的潤滑記錄,報設備管理部門。
4.5 設備操作人員應按「五定」規范了解本設備的潤滑要求並認真執行。對自動注油的潤滑點要經常檢查濾網、油位、油壓、油溫、油質、注油量情況,交接班時將上述情況和「五定」「三過濾」情況填入潤滑卡片。
4.6 油料的貯存和管理,要按不同種類掛上標簽,分別存放,嚴防錯發和火災發生。
4.7 潤滑油料的發放,要按設備潤滑卡片所填的油質,油量等標准發放,嚴禁濫用或代用。
4.8 潤滑油使用後注意回收,回收的油應按牌號分別保存。
4.9 設備使用的所有潤滑油、冷卻劑不能與葯品產生反應,以免造成污染。
4.10 對於與葯物有可能接觸部位所使用的潤滑劑,應固定品種,如更換品種,應加以評估。
4.11 潤滑劑的貯存要求通風良好,灰塵少,並有必要的消防設施。
4.12 不同型號的潤滑劑要有明顯的標記,以免弄錯號,油桶貯油要做到專桶引用。
4.13 嚴格按定額供油,如超過定額領油時,需經設備維修班研究批准。
4.14 發油用的器具要專用,以免發錯油品。
5、培訓與學習
操作人員、維修人員、設備管理員、設備管理部門對本規程負責培訓和學習。

.1 設備及儀器儀表因非正常損壞,致使停產、減產、動力供應中斷、效能降低、人身傷亡均為設備事故。
4.2 設備事故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三點。
4.2.1 一般事故,設備零件損壞,修理費用在500元以上或影響當日產量的5%以上。
4.2.2 重大事故
4.2.2.1 設備損壞嚴重,修理費用在6000元至10000元或影響當日產量25%以上。
4.2.2.2 雖未達到上述損失,但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也列為重大事故。
4.2.3 特大事故的幾種情況,符合其中之一的均列為特大事故。
4.2.3.1 設備損失嚴重,修理費用在10000元以上者。

4.2.3.2 事故造成3人或3人以上重傷。
4.2.3.3 事故造成人員死亡。
4.2.3.4 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的其它事故。
4.3 設備事故的定性
4.3.1 責任事故:不遵守標准操作規程,擅離職守,維修不當,設備超負荷支轉造成設備損壞。停業或效能降低者為責任事故。
4.3.2 質量事故:設備因設計、製造、質量不良、安裝不當或檢修不當造成的損壞,停產或效能降低為質量事故。
4.3.3 自然事故:因自然災害造成的設備損壞為自然事故。
4.4 事故產生的原因
4.4.1 設備事故發生後,應立即停止操作,保護現場,不接觸和移動現場物品,同時報主管部門。重大、特大事故要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採取緊急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4.2 設備事故發生後,要本著「三不放過」(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責任者和群眾沒有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的原則,由設備管理部門組織有關人員觀看現場,進行現場分析注意原始數據和憑證的收集或錄像保留原始狀況資料進行詳細記錄。
4.4.3 事故發生後,由車間設備管理員及時填寫事故報告,報送設備工程部。重大、特大事故應在24小時內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
4.5 事故的處理
4.5.1 因設備事故造成停產,應積極組織對設備的搶修,在未修復之前要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盡快恢復生產。重大、特大事故要提出修復方案,改進措施。
4.5.2 一般設備事故由設備工程部簽署處理意見,重大、特大事故由主管經理批辦,並聽候上級部門處理。
4.5.3 對事故責任者按情節輕重、責任大小、態度好壞給予批評教育或行政和經濟
處罰,觸犯法律的要追究刑事責任。

4.5.4 對隱瞞不報,有意縮小事故,弄虛作假者,要加重處罰並追究領導責任。
4.5.5 設備事故的所有記錄,原始資料或憑證、技術鑒定書、調查分析報告,修復方案等均應歸入檔案。
5、培訓與學習
操作人員、設備管理員、車間主任、設備管理部門要認真參加本規程的培訓與學習。

4.1 所有使用設備都應有統一編號,要將編號標在設備主體上,每台設備都要設專人管理。
4.2 每台設備都要掛狀態標志牌,掛在不易脫落的位置上,其具體情況如下:
4.2.1 運行中:正在生產操作的設備,應正確表明物料的品名、批號、數量、生產日期、操作人等。
4.2.2 維修中:正在修理中的設備,應標明維修的起始時間,維修負責人。
4.2.3 已清洗:已清洗潔凈的設備,隨時可用標明清潔的日期。
4.2.4 待清洗:尚未進行清洗的設備,用明顯符號顯示,以免誤用。
4.2.5 停用:因生產結構改變或其它原因暫時不用的設備如長期不用應移出生產區。
4.2.6 待維修:設備出現故障尚未排入維修計劃。
4.3 各種管路管線除按規定塗色外,應有標明介質流向的箭頭及流向地點。
4.4 無菌設備應標明滅菌時間和使用期限,超過滅菌期限的,應重新滅菌後使用。
4.5 設備狀態改變時,要及時換牌,以免發生錯誤。
4.6 所有標牌應掛在明顯的部位,以便觀察。
5、培訓與學習
設備操作人員應接受本規程的培訓和學習。

D. 電力儀表有什麼作用

電氣測量儀表(eleetrieal measuring instru- ments)用於測量、記錄和計量各種電學量的表計和儀器。電氣測量儀表按被測電流的種類分為交流 儀表和直流儀表兩大系列;按結構特徵分為模擬指示 儀表、數字儀表、記錄儀表、積算儀表和比較儀表,此類儀表可為安裝式固定在屏、櫃、箱上,也可為攜帶式; 按測量功能分,常用的有電流表、電壓表、歐姆表、功 率表、功率因數表、頻率表、相位表、同步指示器、電 能表和多種用途的萬用電表等.此外.還有電量變送器和變換器式儀表;試驗用的儀表和儀器有:電橋、絕緣 電阻表、接地電阻測量儀、測量用互感器、諧波分析儀、 電壓閃變儀、示波器等。

閱讀全文

與統計儀表設備清單有什麼用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設備維修如何執行5s 瀏覽:507
在化學儀器中有什麼可以直接加熱 瀏覽:356
甲烷和氯氣反應的實驗裝置 瀏覽:905
什麼人適合用超聲波 瀏覽:216
汕頭市通協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00
單製冷雙循環什麼意思 瀏覽:697
網路鄰居怎麼顯示設備 瀏覽:123
廚房設備有哪些種類 瀏覽:27
菠蘿儀表盤上的兩個代表什麼 瀏覽:731
閥門形式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715
機床軟體過熱是什麼情況 瀏覽:575
中壓自動切換控制裝置 瀏覽:48
空調不製冷為什麼還有臭味 瀏覽:945
直線軸承小開口是什麼意思 瀏覽:445
北京優良軸承價格如何計算 瀏覽:138
暖氣開關閥門s和t怎麼關 瀏覽:619
奧啟盛機械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6
現在的閥門行情怎麼樣 瀏覽:25
水射泵井點設備有什麼組成 瀏覽:234
國外閥門客戶怎麼找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