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孕37周了為什麼我每次做胎心監護 帶上儀器時寶寶就動的厲害
這個時候寶寶已經有對外界的感覺了,帶上儀器寶寶會有感覺的,所以會動,正常的,胎心監護的時候寶寶不動才不好,監護會不合格的,沒事,放心好了
㈡ 懷孕38+5做胎監聲音不響怎麼回事
聲音不響有可能是因為寶寶在睡著了而導致的,當然也和醫護人員調整儀器的聲音有關系。
㈢ 胎心監護一直動的很厲害
胎心,即胎兒的心跳。如果使用多普勒高靈敏度監測儀器(比如胎心監測儀),在胎兒10周或12周時便可聽到胎心,但如果使用的是一般聽診器的話,到17~20周時才可以聽到胎心,正常的胎心規律而有力,好像鍾表滴答聲。
胎心監護是利用胎心監測儀對胎寶寶在宮內的情況進行監測,在胎心監護的過程中,醫生能夠監測胎兒休息和活動時的不同心跳,然後將胎心率變化曲線圖和宮縮壓力波形圖描記在圖紙上,以判斷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
胎心監護可以診斷胎兒的心臟功能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當胎兒賴以生存的子宮內環境發生變化時,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會最早受到傷害,這是因為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的耐受力非常低,一旦受損就可能終生遺留。通過胎心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因此,產科醫生都非常重視胎心監護。而且胎兒監測對胎兒是安全的,准媽媽大可放心。
胎心監護大多從37周開始。
孕晚期准媽媽需要格外細心,密切觀察身體變化,因為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危害到胎兒,除了每日數胎動,胎心監護更是不可忽視。
正常情況下,醫生通常會建議准媽媽從第37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但是,如果准媽媽存在以下一些情況,醫生則會建議從懷孕第28~30周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以便及時了解胎兒的安危。
●准媽媽患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或及其他可能影響胎兒健康的疾病。
●胎動突然減少。
●羊水過多或過少。
●有不良孕產史。
●做過用以糾正胎位的胎兒外倒轉術,或在孕晚期做過羊水穿刺。
●胎兒看起來比較小,或者發育不正常。
胎心監護是怎樣進行的
產檢時,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是20分鍾左右,會連續無間斷地利用胎心監測儀進行監聽,如發現異常,醫生會根據情況延長監護時間。對於一些高危的准媽媽,在孕35周以後,可能需要住院做胎心監護,如果有必要,每次監測的時間將超過1個小時。
胎心監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准媽媽躺在儀器床上露出肚子,醫生會把儀器上的兩個探頭,一個綁在准媽媽的子宮頂端,用來探測宮縮,另一個則綁在胎寶寶的胸部或背部對應的位置,進行胎心測量。此外,儀器上還有一個按鈕,當准媽媽感覺到胎動時就可以按住此按鈕,它會發出聲音,然後機器會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醫生和准媽媽可以通過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來判斷胎動時心跳是否正常。
㈣ 做胎心監護有時候儀器響了,醫生問我動沒動,可我感覺不到嘛為什麼上面顯示動得啊,還有讓我動下就按
病情分析: 你好,綜合你的情況,是做的胎兒監護,在做胎兒監護時如果出現胎動是要孕婦自己按一下胎動監測指示的。 意見建議: 胎動一般出現在孕18-20周,最早的胎動感覺起來像魚在游泳或翅膀在舞動一般。胎兒監護在胎動時會在儀器上有顯示,在胎動時,胎兒胎心率是會適當的增加的,以此來查看胎兒在宮內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