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防爆輪胎 > 污水處理廠防爆燈

污水處理廠防爆燈

發布時間:2022-05-11 03:50:47

A. 污水處理廠惡臭的來源

污水處理廠的集水井、調節池產生的主要臭氣為硫化氫,對人體和周圍環境都會造成了破壞,惡臭廢氣處理成為大家高度重視的問題。
目前污水處理廠工程上常用惡臭廢氣處理法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滴濾塔、生物濾床活性炭吸附、高能離子除臭、化學除臭和活性氧除臭等。
泰州林森環境工程廢氣處理設備的特點:
1、結構簡單,佔地面積小。
2、反應速度快,停留時間短,處理效果好。
3、啟動、停止十分快捷,操作簡單,不受氣溫影響。
4、反應過程只需用電,節省葯劑和填料的采購、運輸、儲存、管理等,可大大節省人力和運行費用。
5、適應性強,防火、防爆、防腐性能好,廢氣設備性能安全穩定。除定期檢查維護外,無需專人管理和操作,維護和能耗成本低。
6、模塊設計、靈活簡便,從工程的設計、配套、安裝、調試、維護等方面提供了可行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B. 污水處理廠要安裝什麼有毒氣體報警器

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硫化氫有毒氣體。很多發生中毒事故都是和硫化氫氣體有關,因此不管是污水處理廠還是廢水處理廠都應該安裝硫化氫氣體報警器。

C. 消防產品廠家推薦

說起消防產品我們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見到,在我們大大小小的火災每年有數十萬起,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高達幾百億,在我們生活中的主要消防器材除了消防部隊專業的消防器材外,如消防車、消防泵、消防水帶等外,在我們民用的消防產品也有很多像防火門、滅火器等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家優質的消防產品生產廠家如果大家有這方面的需要可以作為參考。

一、興化市正龍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廠家簡介:興化市正龍消防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做消防產品的企業,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建立了以自主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模式,該公司綜合實力一直保持在消防器材行業的前列。

主營產品:消防水槍、水帶系列、消防介面、消防電控炮、止水器、濾水器、集水器、個人防護裝備、消防葯劑、AB類泡沫比例混合器、空呼系列、堵漏工具

推薦產品:40米1.5寸消防水帶

型號:10-40-20

價格:¥80.00

地址:江蘇泰州興化市大垛鎮板橋路西北側

二、山東臨沂沂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

廠家簡介:山東臨沂沂安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的產品主要系列有消防器材系列、消防水帶系列、閥門管件系列、自動報警設備、滅火器系列等等,其產品種類高達一千多種,由於專業的技術人員嚴格把控每一件產品,臨沂沂安消防器材的產品一直都有很好的口碑。

主營產品:滅火器材、滅火器箱、消火栓、消火栓箱、消防水帶、標牌、消防設備器材、防火設備、噴淋、應急燈

推薦產品:手提式乾粉滅火器

型號:4KG

價格:¥36.06

地址:山東臨沂蘭山區臨西十一路華強水暖管件市場A30棟14、15號

三、東台市江海船舶救生消防設備有限公司

廠家簡介:東台市江海船舶救生消防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1976年,是一家主要從事救生器材生產的廠家,該公司多年來致力於研發各種不同性能的產品,其產品不僅性能優良而且價格也非常的合理。

主營產品:消防產品、救生設備、潛水設備,潛水產品、煙火信號和拋繩設備、防爆燈設備、救援發射器系列、污水處理設備、船舶必配救生消防產品

推薦產品:正壓式空氣呼吸器

型號:DXZ型

價格:¥3100.00

地址:江蘇東台市江蘇省東台市新街鎮人民東路139號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國內幾家比較好一些的消防產品生產廠家,消防產品的運用頻率非常高,我們在選擇生產廠家時,一定要認准正規廠家的產品以防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這不僅是對他人的人身財產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就繼續關注我們土巴兔吧!

D. 污水處理廠的主要設備用途和原理

工程的調試、運行與管理
第一節 菌種馴育與啟動
一、厭氧培菌與啟動
1.選取菌種(污泥)
用於厭氧發酵罐啟動的厭氧活性污泥叫接種物。沼氣發酵過程是多種類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結果,要注意接種物的產甲烷活性,因為產酸菌繁殖快,而產甲烷菌繁殖很慢,如果接種物中產甲烷菌(活性污泥)數量太少,常常因為在啟動過程中酸化與甲烷化速度的過分不平衡而導致啟動的失敗。
在確定系統運行溫度後,要選擇同類工程的活性污泥做接種物(菌種)。是否是相同的菌種,或富集菌種的多少,決定系統啟動速度的快慢。由於各地具體條件差異,監測手段不同,啟動時的操作方式也不會是一個模式,只能是類似。
條件具備的地方,處理同類廢水,接種同類污泥,以保持厭氧微生物生態環境的一致。當地不具備這樣的條件,需要在馴化上下工夫,啟動的時間要長些,速度會慢些。厭氧發酵罐排出的活性污泥和污水溝底正在發泡的活性污泥,都可作為選取接種物的對象。接種量約占發酵容積的1/10~1/3,接種量越多,啟動速度越快,在此基礎上逐漸富集。
2.菌種的馴化與富集
菌種的馴化富集可在新建的發酵罐內進行,也可在其他的容器內進行。取來的厭氧活性污泥(菌種)越多越好,再加入適量的處理原料(數量小於菌種數量的10%份額)。菌種和原料的混合液在裝置內作好保溫,再逐漸升溫(如果是中溫或高溫運行,要逐漸升溫到35~54℃),並調節pH在6.8~7.2范圍。每隔1~2天加入新料液一次,數量仍為裝置內料液的5%~10%份額,以此繼續下去。馴化富集過程,是為厭氧發酵創造必要的條件,首要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和pH,每次加入新料液的多少也是由馴化富集起來的菌種液pH的高低所確定。
3.沼氣發酵啟動
沼氣發酵的啟動是指從投入接種物和原料開始,經過馴化和培養,使發酵罐中厭氧活性污泥的數量和活性逐步增加,直至發酵罐的運行達到設計要求的全過程。這個過程所經歷的時間成為啟動期。沼氣發酵罐的啟動一般需要較長時間,若能取得大量活性污泥作為接種物,在啟動開始時投入發酵罐中,可縮短啟動期。
把富集的菌種投入到發酵罐內,對於較小容器的發酵罐,菌種量約占總容積的1/3;較大容積的發酵罐,富集的菌種可以適當小於容積的1/3。然後按正常運行狀態封閉發酵罐,接通全系統,使富集的菌種逐步升溫到系統的運行溫度。中溫運行的系統,升溫到35℃±1℃;高溫運行的系統,升溫到54℃±1℃。目前,對菌種升溫速度持有不同觀點,一種觀點是採用間斷升溫辦法,每次升溫2~3℃,接著穩定2~3天,然後重復進行,直至升溫至35℃或54℃。另一種觀點是主張快速升溫,每小時升溫1℃。
在啟動運行時,要裝備監測手段,特別是對食品工業廢水,要求達到排放標准。簡單的做法是控制好發酵料液的溫度和pH在最佳范圍之內。有條件應以監視揮發酸含量代替監控pH,還應監測排出液的COD含量、去除率及沼氣發酵罐的消化負荷。啟動運行階段COD去除率要適當放寬,以滿足最佳pH要求。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發酵裝置,其啟動方式都是將接種物和首批料液投入發酵罐後,停止進料若干天。在料液處於靜態下,使接種污泥暫時聚集和生長,或者附著於填料表面。待大部分有機物被分解去除時,即產氣高峰過後,料液的pH在7.0以上,或產氣中甲烷含量在50%以上或COD去除率達到80%左右時,再進行連續投料或半連續投料運行。
每次進料要在預處理階段升溫到高出系統運行溫度3~5℃,並使新料液pH調節到6.5~7范圍內,每次進料量是發酵罐內料液的5%~10%,進料量的多少,由發酵罐內的料液pH高低來確定。每隔1~2天進料一次,直至發酵罐內的料液向外溢流,這為該系統啟動的第一階段。此後,逐漸縮短每次進料間隔,逐漸增加進料量,直至通過實踐得出每天的最大進料量,並能滿足發酵罐正常運行。如果是達標排放的環保工程,還要滿足COD去除率的指標,同時也可以得出發酵罐的最大消化負荷,也就是每天每立方米發酵容積能消化多少千克COD,用kgCOD/(m3•d)表示。
在啟動過程中,最常見的障礙是負荷過高所引起的發酵液有機酸含量上升、pH降低;這會引起污泥沉降性能差而嚴重流失。排除的方法為:首先應停止進料,待pH恢復正常後,再以較低負荷開始進料。當發現pH已經降至5.5以下,需要添加石灰水、碳酸鈉、碳酸氫鈉等鹼性物質進行中和。同時也可排出部分發酵液,再加入一些接種物,以起到稀釋、補充緩沖物質和增加活性污泥的作用。
4.UASB啟動和顆粒污泥
UASB的啟動最大困難時獲得大量性能良好的厭氧活性污泥。最好的辦法是從現有的厭氧處理設備中取出大量污泥投入消化器進行啟動,如有處理相同廢水的污泥則效果更好。
啟動時應注意,最初污泥負荷應低於0.1~0.2kgCOD/(kgVSS•d),根據揮發酸數值,再逐步提高負荷。
在UASB內雖設有三相分離器,但出水中仍帶有一定數量污泥,特別是在工藝控制不當時,常會造成大量跑泥。在正常運行時,少量活性污泥會因進水中的懸浮固體或氣泡的夾帶而隨水沖出。污泥過滿,也會使出水中污泥增多,這時應及時排放剩餘污泥。在沖擊負荷的條件下,可能導致污泥過度膨脹,也可大量流失污泥。
UASB的成功運行,使得消化器內形成了一種主要由厭氧消化細菌和胞外多聚物構成的微生態顆粒,人們稱它為顆粒污泥。顆粒污泥的形成是厭氧消化過程的一個新發現,它實際上是沼氣發酵微生物的天然固定化顆粒。在每個成熟的污泥顆粒內生活著厭氧消化生態系所必須的各種微生物類群,胞外多聚物填充於細菌之間並包圍於顆粒表面,使每個污泥顆粒成為一個獨立的滲透性實體。各種營養物質經過胞外酶水解後,通過滲透作用進入顆粒內供厭氧消化細菌生長繁殖,細菌之間按其食物鏈關系將其代謝產物互相傳遞,並將其終產物通過滲透作用從顆粒中排出。這樣,顆粒中的每個細菌都成了這個微生態系的一員,它們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都通過這個系統進行。因而對每個細菌來說,生活條件都相對穩定,使顆粒污泥對環境條件的變化具有更大的適應性。
顆粒污泥的形狀大小不一,直徑在0.2~5mm之間,但成熟的顆粒污泥直徑多在2~3mm之間,形狀多為近球形。
二、好氧活性污泥馴育與啟動
1.培菌
在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育期間,必須滿足微生物生命活動所需的各種條件,而且要求盡量理想化。一是保證足夠的溶解氧和保持營養平衡,對於缺乏某些營養物質的工業廢水,要適量投加一些營養物質。二是水溫、pH值要盡量在最適范圍內,且沒有大的波動。三是有機負荷要由低而高、循序漸進。培養期間,每隔8小時要對混合液的污泥濃度、污泥指數、溶解氧含量等進行分析化驗,同時還要檢測進出水的BOD、COD及SS等指標,根據檢測結果及時加以調整。
(1)間歇培養法 間歇培養法是將污水注滿曝氣池,然後停止進水,開始悶曝(只曝氣而不進水)。悶曝2~3天後,停止曝氣,靜止1~1.5小時,然後再進入部分新鮮污水,水量約為曝氣池容積的1/5即可。以後循環進行悶曝、靜止沉澱、進水三個過程,但每次進水量應比上次有所增加,而每次悶曝的時間應比上次有所減少,即增加進水的次數。
當污水的溫度在15~20℃時,採用這種方法經過15天左右,就可使曝氣池中的污泥濃度超過1g/L以上,混合液的污泥沉降比(SV)達到15%~20%。此時停止悶曝,連續進水連續曝氣,並開始迴流污泥。最初迴流比應當小些,可以控制在25%左右,隨著污泥濃度的增高,逐漸將迴流比提高到設計值。
(2)連續培養法 連續培養法是使污水直接通過活性污泥系統的曝氣池和二沉池,連續進水和出水;二沉池不排放剩餘污泥,全部迴流曝氣池,直到混合液的污泥濃度達到設計值為止的辦法。具體做法有以下三種。
a.低負荷連續培養:將曝氣池注滿污水後,停止進水,悶曝1~2天。然後連續進水連續曝氣,進水量控制在設計水量的1/2或更低,不排泥也不迴流。等曝氣池形成污泥絮體後,開始以低迴流比(25%左右)迴流污泥。當混合液污泥濃度超過1g/L後,開始以設計迴流比迴流污泥。當混合液的污泥濃度接近設計值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適量排放剩餘污泥。
b.高負荷連續培養:將曝氣池注滿污水後,停止進水,悶曝1~2天。然後按設計流量連續進水連續曝氣,等曝氣池形成污泥絮體後,開始以低迴流比(25%左右)迴流污泥。當混合液的污泥濃度接近設計值時,可再根據具體情況適量排放剩餘污泥。
c.接種培養:將曝氣池注滿污水後,投入大量其他污水處理廠的正常污泥(最好是沒有經過消化的新鮮脫水剩餘污泥),再按高負荷連續培養法培養。接種培養能力大大縮短污泥培養時間,但大型處理廠需要的接種量非常大,運輸大量污泥往往不太現實,所以此法一般只適用於規模較小的污水處理廠。當污水處理廠改建或擴建時,利用舊曝氣污泥為新曝氣池提供接種污泥,是常用的做法。當新建污水處理廠有多個系列的曝氣池、附近又沒有污水處理廠可以提供接種污泥時,可以先在一個系列利用上述方法成功培養污泥後,再向其他系列曝氣池提供接種污泥,從而縮短全場的培養時間和降低培養的能耗。
2.活性污泥的馴化
活性污泥的馴化通常是針對含有有毒或難降解的有機工業廢水而言。一般是預先利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培養活性污泥,再用待處理的污水馴化,使活性污泥適應所處理污水的特點。經過長期馴化的活性污泥甚至有可能氧化分解一些有毒有機物,甚至將其變成微生物的營養物質。
馴化的方法可分為非同步法和同步法兩種,兩種馴化法的結果都是全部接納工業廢水。
a.非同步馴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將活性污泥培養成熟後,再逐步增加工業廢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每變化一次配比,污泥濃度和處理效果的下降不應超過10%,並且經過7~10天運行後,能恢復到最佳值。
b.同步馴化法是用生活污水或糞便水培養活性污泥的同時,就開始投加少量的工業廢水,隨後逐漸提高工業廢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
對生化性好、有毒成分較少、營養也比較全面的工業廢水,可以使用同步馴化法同時進行污泥的培養和馴化。否則,必須使用非同步馴化法將培養和馴化完全分開。
第二節 工程厭氧-好氧系統的運行和管理
一、厭氧消化系統的運行管理
啟動後,厭氧消化系統管理的基本要求,在於通過控制各項工藝條件,使厭氧裝置穩定運行。只有穩定運行的消化器才會有高的運行效果。不穩定情況的出現,常常由於操作人員在控制上的疏忽,如進料量過多或過少,溫度驟然升高或下降等;或因控制條件以外的原因,如停電、停水、進水濃度大幅度波動,進水中混入強酸、強鹼、農葯、抗菌素等有毒物質。因此,除日常運行堅持正確控制各種運行條件外,還要隨時注意消化器內酸化和甲烷化的平衡,及早發現出現的問題,並迅速予以糾正。
1.酸化和甲烷化的平衡
酸化和甲烷化的失調,主要是因為酸化細菌的繁殖速度遠遠高於甲烷化細菌的繁殖速度。失調的具體表現是:發酵液揮發酸濃度升高,pH下降;沼氣產量明顯減少,沼氣中的CO2含量升高,CH4含量下降;出水COD濃度升高,懸浮固體沉降性能下降。上述三個方面如能經常檢查,均可較早發現不平衡現象的出現。經驗表明,測定有機酸的組成,可以預報可能發生的事故。如果有機酸不斷上升,就預示著設備超負荷,這就應該採取相應措施,如果控制有機負荷後,短期內消化作用恢復正常,說明不平衡主要由超負荷所引起。如果控制並調節pH後,消化作用仍不正常,則應檢查進料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
2.污泥濃度的調節
厭氧消化器內保持足夠的污泥量,是保證消化器運行效率的基礎,但經長時間運行後,污泥持留量過度時,不僅無助於提高厭氧消化效率,相反會因為污泥沉積使有效容積縮小而降低效率。或者因易於堵塞而影響正常運行,或者因短路使污泥與原料混合情況變差,使出水中帶有大量污泥。因此,當消化器運行至一定時間後就應及時、適量地排泥,使污泥沉降的上平面保持在溢流出水口下0.5~1.0m的位置,這樣既可保證水力運行的暢通,又可使懸浮污泥有沉降的空間。
排泥的方法多從底部排泥管排出,由於無活性的沉渣和少量泥砂沉澱於消化器底部,長期堆積占據消化器空間而無功效,應經常將其排出。一般每隔3~5天排放一次,每次排放量應視污泥在消化器內積累高度而定。如果長期不排除沉澱污泥,會使排泥管堵塞,特別是在進行薯干酒精廢液沼氣發酵時,一旦泥砂沉積造成排泥管堵塞,再想排泥十分困難。啟動階段,沼氣池內污泥量不足時,排出的污泥經沉砂後可迴流入沼氣池內。
3.攪拌的控制
攪拌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增加微生物與原料的接觸,在厭氧消化器內,由於進料的沖擊及所產生沼氣的逸出形成一些攪拌作用。因此,在厭氧消化過程中一般不需連續攪拌,在升流式消化期內一些沉降性能良好的原料,則不需要攪拌,一些易懸浮生成結殼的原料需每天定時攪拌幾次打破結殼,並使浮渣逐漸分解而沉降。
UASB不需要攪拌,USR如無浮渣結殼現象也不需要攪拌,一些常規消化器一般不需要連續攪拌,特別是在出料時應盡量使發酵原料保持自然沉降狀態,這樣可以延長SRT和MRT因而獲得較高的消化率。
4.停運與再啟動
因檢修或季節性生產等原因,厭氧發酵裝置可能會有一段時間停運,這種停運對厭氧消化性能的保持並無大影響。因而在停運條件下,厭氧污泥的活性可以保持一年或更長的時間。
在停運期內,應使消化器內發酵液的溫度保持在4~20℃。據觀察,在此溫度范圍內保存的污泥,重新啟動時經3~7天就可恢復到原有的性能;如果在3℃以下恢復的時間就會延長到7~10天,倘若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保存污泥,則會使污泥性能受到影響,待消化器在啟動時,就不能在短期內恢復到原有的效能。
此外,在停運期間,還應設法使出料口及導氣管等保持封閉,以維持消化期內的厭氧狀態。
停運後的消化器再啟動時,一般只需恢復消化器的運行溫度,並根據運行狀態逐步提高負荷,則在較短時間內就能達到停運前的效能水平。
二、維修與安全
大型沼氣工程及所有附屬機械設備、計量儀表和電器除臨時維修外,都應當分別有維修周期。按規定周期進行大修,不應當等到出現故障或設備損壞再突擊修理。
大型沼氣工程每隔3~5年有計劃地檢修一次,事先應做好存放厭氧活性污泥的准備,以便檢修後及時將污泥泵回沼氣池內,可縮短大修後再啟動的時間。大修時應將污泥、浮渣、沉渣和底部泥砂清掃干凈,進行防腐、防滲、防漏處理,最後按沼氣池試用驗收合格後,才能重新裝入污泥繼續進行。
檢修進入應特別注意安全:
①檢修人員進池前,必須打開消化器的所有孔口,用鼓風機連續吹入新鮮空氣8h以上,測定池內空氣中的甲烷、H2S、CO2和O2含量合格後方可進入。也可用動物實驗,確保操作人員的安全。
②檢修人員進池應戴防毒面具、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及安全繩,池外必須保護,整個檢修期間不得停止鼓風。
③池內所有照明用具和電動工具必須防爆。如需明火作業,必須符合公安部門的要求,同時要有應急措施。
④有條件時,應當配備有毒有害氣體及可燃氣體監測器,以保證人身絕對安全。上述有關沼氣池的運行管理及檢修、安全制度等規定,還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總結、完善。
第三節 工程主要裝置的運行管理、維護保養和安全操作
一、沉砂池
1.運行管理
①除砂設備應連續運行
②排除的沉砂不得露天存放,應及時外運,並採取衛生處置措施。
2.維護管理
①寒冷地區應採取防凍措施。
②沉砂池每月應清池檢修一次。
3.安全操作
在工作台上撈浮渣應注意防滑。
二、固液分離機(立式分離機)
1.運行管理
①仔細閱讀設備安裝、使用說明書,按設備使用說明書進行調整、操作、保養。
②固液分離機帶負荷運行前,應空載試車。
③固液分離機在正常工作時應經常檢查設備運轉情況,根據廢水水質、分離後廢水水量及時調節進入固液分離機的廢水流量。
④應根據固液分離機分離出的固形物的含水率,按工藝要求調節設備運行參數。
⑤每日工作完畢,應對固液分離機徹底清洗,長期不使用應將廢水和廢渣徹底清理干凈,預防結凍。
2.維護保養
①按固液分離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定期保養,添加潤滑油(脂)。
②固液分離機發生故障或損壞時,應及時維修或更換部件。
③當發生過負荷跳閘時,應查找原因,排除故障後方可重新合閘。
3.安全操作
①固液分離機運行時,操作人員不得靠近設備旋轉部位。
②固液分離機運行時,操作人員不得站在出料口的正前方以防料液噴出。
③固液分離機運行時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機維修。
④檢修工作必須在停機狀態下進行。
三、厭氧消化器(包括I級CSTR和II級UASB)
1.運行管理
①厭氧消化器的啟動應符合下列規定:
a.厭氧消化器內底部殘存雜物應完全清除。
b.厭氧消化器在正式運行前應進行試車、試水和氣密性試驗,當有滲漏或漏氣時應進行修復。復試合格後方可投入運行。
c.對監視厭氧消化器安全運行的有關各類儀表應進行校正。
d.厭氧消化器啟動必須採用其他厭氧消化器的厭氧污泥進行接種,接種物料不足時可採用逐步培養法或一次培養法進行擴大培養。
e.當接種污泥運輸不便時,可將接種污泥脫水後包裝運輸。
f.無論是在啟動或是在正常運行時均要保證厭氧消化器內料液pH值維持在6.8~7.6之間。
②厭氧消化器投加廢液應按具體工藝要求的數量和時間間隔進行。
③厭氧消化器應維持穩定的高溫或中溫(52℃或者35℃左右)的消化溫度。
④厭氧消化器的攪拌可連續進行也可間歇進行。一般採用噴射泵攪拌或脈沖進料來完成,在啟動期間或產氣不足時,應輔以循環泵攪拌。
⑤厭氧消化器內料液的pH值、揮發酸、總鹼度和溫度及內部沼氣壓力、產氣量和沼氣成分宜每日檢測,並根據檢測數據及時調整厭氧消化器運行工藝或採取相應措施。
⑥厭氧消化器的污泥應按設計要求定時排出。待排泥管排出物稀時應及時關閉閥門。
⑦厭氧消化器溢流管必須保持暢通並應保證厭氧消化器的水封高度,冬季應每月檢查。環境溫度低於0℃時,應防止水封結冰。
⑧厭氧消化器放空清理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a.放空清理時,應停止進料,關閉厭氧消化器與貯氣櫃的管道,打開厭氧消化器頂部檢修人孔;
b.工作人員進入厭氧消化器清理時,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操作;
c.當厭氧消化器需長時間停用時,應保持罐內水位不低於罐體高度的1/2,並定期檢查及時補充。
2.維護保養
①厭氧消化器本體、各種管道及閥門應每年進行一次檢查和維修。
②厭氧消化器的加熱設施應經常除垢、清理。
③當採用螺旋槳攪拌時,軸承應定期檢查,添加潤滑油,支撐架的連接螺栓應經常檢查和緊固。
④蒸汽管道、沼氣管道的冷凝水應按設計規定定期排放。
⑤厭氧消化器,宜5年徹底清理、檢修一次。
3.安全操作
①厭氧消化器的安全防護和操作要求應符合上述有關規定。
②厭氧消化器運行前應將所有試壓盲板取出,確保沼氣、液體管路暢通。
③應定期檢查厭氧消化器和沼氣管道是否滲漏,保證安全。
④厭氧消化器放空清理和維修時,首先關閉通往沼氣貯氣櫃的閥門、停止進料、打開頂部的人孔,此時方可排料清池,待液面降至下部檢修人孔以下,再打開下部檢修人孔。
⑤進入厭氧消化器內維修必須採取安全措施,並應有其他人員在池外協作與監護。照明燈必須採用安全電壓防爆型燈具。
⑥厭氧消化器排泥時,必須保證厭氧消化器與貯氣櫃的可靠連通。
⑦厭氧消化器的U形防超壓管道,應定時檢查,保持管路暢通。
⑧操作人員在厭氧消化器上巡迴檢查,上、下梯時注意防止滑倒及高空墜落造成人員傷害。
第三節 沼氣貯氣櫃
一、運行管理
①沼氣貯氣櫃的貯氣量和沼氣壓力,應每班按時觀測並做好記錄。
②沼氣貯氣櫃的壓力宜保持在350~400mmH2O。
③沼氣貯氣櫃的水封應保持在設計的水位高度,應適時地補充清水;冬季當氣溫低於0℃時應採取防凍措施。
④嚴禁在沼氣貯氣櫃降至低位時排水。
二、維護保養
①應定期檢查沼氣貯氣櫃、沼氣管道及閥門是否漏氣。
②沼氣貯氣櫃外表的油漆或塗料應定期重新塗飾。
③沼氣貯氣櫃的升降設施,進出氣閥門應經常檢查,添加潤滑油(脂)。
④寒冷地區冬季前應檢修沼氣貯氣櫃水封的防凍設施。
⑤沼氣貯氣櫃水封池內存水pH應定期測定,當pH小於6時應換水。
⑥沼氣貯氣櫃運行3~5年應徹底維修一次並重新塗鍾罩防護油漆。
三、安全操作
①沼氣貯氣櫃的安全防護和操作應符合本規程上述有關規定。
②工作人員上、下沼氣貯氣櫃巡視、操作或維修時,必須穿防靜電的工作服,並不得穿帶鐵釘的鞋或高跟鞋。
③搶修沼氣貯氣櫃應制定安全技術方案,由專業施工隊伍進行施工。
④嚴禁將沼氣貯氣櫃水封池中的水隨意外排。
⑤冬季要注意水封池及排水閥門的防凍,防止發生負壓的正壓事故。
⑥沼氣貯氣櫃的進、出氣管應安裝阻火器或水封罐,並定期拆卸清洗。
⑦沼氣貯氣櫃的避雷針應在雷雨季節前進行檢測、保養。
第四節 沼氣發電機
一、運行管理
①操作人員應熟悉沼氣發電機使用說明書中的有關規定。保證發電的質量如電壓、頻率。按其操作程序啟動沼氣發電機。
②操作人員應經常檢查沼氣發電機進氣管路,防止沼氣泄露及冷凝水過多而影響供氣。
③沼氣發電機工作時應經常巡視、檢查沼氣發電機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調整或上報有關領導。
④沼氣發電機在運行中,操作人員應隨時掌握負載變化情況並應對沼氣發電機的最大負荷進行限制。
⑤沼氣發電機的過濾裝置應定期清洗。
⑥沼氣發電機沼氣進氣壓力不得低於1800Pa。
⑦每班記錄發電機運行時數、消耗沼氣量、輸出電功率(電度表數)。
二、維護保養
①按沼氣發電機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保養。
②沼氣發電機房內的電器設備應每年進行調整和檢測一次。
③沼氣發電機系統必須每周檢查一次。
④發動機及調速器必須使用規定型號的潤滑油。
⑤發電機余熱利用系統的管道、熱交換器和保溫設施應定期進行檢修。
三、安全操作
①專人負責,嚴禁非操作人員操作。嚴禁帶負荷啟動沼氣發電機。
②當調速裝置與發動機斷開時,嚴禁啟動發動機。
③沼氣發動機發電質量只有滿足供電要求(電壓、頻率)才允許向外供電。
④沼氣發電機在運行中,遇有緊急情況可採取緊急停車保護。
⑤在發電、供電等各項操作中,必須執行工廠有關電器設備操作制度,不允許並網。
⑥備用沼氣發電機和待修沼氣發電機應將冷卻循環水進、出閥門關閉,放空主機和附屬設備內的存水。在冬季當沼氣發電機運行結束後必須將主機和附屬設備內的存水放空,確保沼氣發電機安全運轉。
⑦注意室內可燃氣體報警器的工作狀態,定期運轉排風扇,確保沼氣發電機安全運轉。
⑧發電機系統的冷卻水必須使用合格的軟化水或在循環水中加入阻垢劑。必要時更換冷卻循環水。
第五節 污泥脫水設施
(1)採用人工濾層干化場進行污泥脫水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污泥應按干化場分區依次排入,並均勻鋪於干化場上,污泥厚度宜為200~300mm;
②根據污泥排放周期或脫水後的污泥含水率達到標准後及時起運干污泥。最終污泥含水率宜為60%~70%;
③含水率達到要求的污泥應及時起運,避免泥餅過於乾燥。
(2)採用機械設備進行污泥脫水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機械脫水前的預處理宜採用加絮凝劑。絮凝劑的選用應根據污泥的性質、運行成本、脫水機的類型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②絮凝劑的投加量和配置,應根據污泥性質、污泥消化程度、含水率等因素和脫水工藝情況,通過多次實驗確定;
③污泥脫水機帶負荷運行前,應經空載試機和調整;
④污泥脫水機正常運轉過程中,應根據污泥性質及運行情況及時調整投葯量、壓力、轉速等;
⑤污泥脫水結束後,應徹底清洗濾布(網),清理機組周圍的污泥,沖洗投葯泵、管道及溶葯池等。

E. 污水處理站,線路改造,按防爆要求

污水處理站,會有沼氣(甲烷)產生,特定區域劃分為危險場所,在危險場所要用防爆電氣,電纜選用阻燃電纜就行,防爆電氣選用IIBT4的就能滿足防爆要求。
來自南陽中天防爆

F. 污水處理廠 甲烷氣體泄露 採取何種應急技術措施

今年夏季污水處理事故高發高發,從近3年來的事故來看,2020年污水處理事故發生頻率及人數明顯大幅度升高,本文匯總一些污水處理廠常規作業的安全注意事項,希望各位同行,可以謹記謹行!

1.進入井、池作業人員的安全注意事項

(1)下井、池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懂得人工急救的基本方法,明白防護用具、照明器具和通訊器具的使用方法。

(2)患深度近視、高血壓、心臟病等嚴重慢性疾病及有外傷瘡口尚未癒合者不得從事井、池下作業。

(3)操作人員下井作業時,必須穿戴必要的防護用品,比如懸托式安全帶、安全帽、手套、防護鞋和防護服等。如果盡管在已採取常規措施能無法保證井下空氣的安全性而又必須下井時,嚴禁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和隔離式供氧面具,而應當佩戴供壓縮空氣的隔離式防護裝具。

(4)有人在井下作業時,井上應有兩人以上監護。如果進人管道,還應在井內增加監護人員作為中間聯絡人。無論出現什麼情況,只要有人在井下作業,監護人就不得擅離職守。

(5)每次下井作業的時間不宜超過1h。

2.泵房集水池的安全注意事項

集水池的作用是調節來水量與泵的抽水量之間的不平衡,避免水泵的頻繁啟動,一般要求集水池的有效容積不小於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抽水量。集水池的布置應該充分考慮清理池底淤泥時操作的方便性,比如要設置吊物孔、出泥孔和爬梯等。

污水中含有有毒有害或易燃性揮發性物質時,集水池應當設置成封閉式,在集水池平而距離最大的兩點設通風孔,使集水池液而以上的空氣形成最大程度的對流,井在合適的位置安裝高空排放的排氣筒,必要時還要安裝風機強制通風,有時還要在操作人員巡檢必須經過的部位設有毒氣體標志。

清理池底淤泥時,因為集水池都很深(一般是污水處理廠的最低點),所以一定要嚴格遵守下井、池作業的規定,注意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清池前,先關閉進水閘或堵塞靠近集水 池的檢查井停止進水,並用泵將池內存水排空,再用高壓水將淤泥反復攪動幾次,然後要採用強制通風,在通風最不利點檢測有毒氣體(H2S、CH4及可燃氣等)的濃度和含氧量,在達到安全部門的規定要求後,操作人員方可下池工作,同時池上必須有人監護。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操作人員下池後,仍要保持一定的通風量,因為人進入後,對淤泥層的攪動仍可能釋放出有毒氣體。每個操作人員在池下的工作時間不宜超過30min。

3.污水處理廠有害氣體中毒的防範

在污水管道和處理廠的各種構築物和井內,都有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些有害氣體成分復雜、種類繁多,根據危害方式的不同,可將它們分為有毒有害氣體(窒息性氣體)和易燃易爆氣體兩大類。

有毒有害氣體主要通過人的呼吸器官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硫化氫、一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進入人體內部後會抑制人體細胞的換氧能力,引起肌體組織缺氧而發生窒息性中毒。

易燃易爆氣體是遇到各種明火或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能引起燃燒甚至爆炸的氣體,比如沼氣、石油氣等,在污泥井、集水井(池)等氣體流通不暢或長時間沒有任何操作的地方,這些氣體容易積聚成害。

4.發現有人氣體中毒後的搶救方案

(l)報警:操作人員或管理人員發現有人中毒後,立即大聲呼救並迅速跑向值班室報告,當班負責人問明大致情況後,立即安排人員撥打急救電話120和氣防電話119(一般和火警電話相同),同時通知上級有關管理部門。

(2)搶救:在有人報警的同時,當班負責人還應安排其他人員立即施救。施救人員要按要求穿戴好空氣呼吸器後,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中毒人員搶救到通風無毒區,然後立即實施正確的心肺復甦術。

(3)心肺復甦:在發現中毒人員無意識後,應立即實施人工呼吸、胸外按壓等急救措施。如果是氯氣中毒,為防止施救人員中毒,不能進行口對口的人工呼吸,應採用胸外按壓法急救。

(4)注意事項:施救人員在到中毒區搶救中毒人員時,一定要注意做好自身的防護。在將中毒人員搶救出來後,立即隔離事故現場,防止未佩戴防護器具的人員進人而引起再次中毒事故。

5.防止硫化氫中毒

硫化氫的分子式是H2S,相對密度為1.19,比空氣略重,是一種無色氣體。當它在空氣中的含量為0.012-O.03mg/m³時,就可以聞到它那特殊的臭雞蛋氣味。當空氣中含量達到O.O1%時,人接觸2-5min就會嗅覺失靈;當含量為0.07%-0.1%時,能引起急性中毒,麻痹呼吸中樞;當含量超過0.2%時,數分鍾內可以使人窒息死亡。理論上認為,人體對空氣中硫化氫的60min安全接觸濃度是0.02%-0.03%,8h安全接觸濃度是0.001%。硫化氫屬於易燃物品,與氧化劑反應很強烈,易起火或爆炸,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是4.3%-46%。在有硫化氫的場所嚴禁明火(包括火花、吸煙等),使用的電器設備應具備防爆性能。

污水處理廠發生的許多傷亡事故都與硫化氫有關,比如因在各種下水道、集水井(池)、泵站和構築物內均有出現硫化氫聚集而引起工作人員中毒、甚至死亡。因此,無論城市污水處理廠還是工業廢水處理場,都必須具有一系列預防硫化氫中毒的安全措施。

(1)掌握污水成分和性質,弄清硫化氫污染物的來源。對各個排水管線的硫化物濃度及其變化規律要做到心中有數,酸性污水和含硫污水是造成下水道、閥門井、計量表井、集水井(池)、泵站和構築物腐蝕和其中硫化氫超標準的直接原因,因此要嚴格控制和及時檢測酸性污水的pH值和含硫污水的硫化物濃度。

(2)經常檢測集水井(池)、泵站、構築物等污水處理操作工巡檢時所到之處的硫化氫濃度,進入污水處理廠的所有井、池或構築物內工作時,必須連續檢測池內、井內的硫化氫濃度。

(3)泵站尤其是地下泵站必須安裝通風設施,硫化氫比空氣重,所以排風機一定要裝在泵站的低處,在泵房高處同時設置進風口。

(4)進人檢測到含有硫化氫氣體的井、池或構築物內工作時,要先用通風機通風,降低其濃度,進入時要配戴對硫化氫具有過濾作用的防毒面具或使用壓縮空氣供氧的防毒面具。

(5)嚴格執行下井、進池作業票制度。進入污水集水井(池)、污水管道及檢查井清理淤泥屬於危險作業,必須按有關規定填寫各種作業票證,經過有關管理人員會簽字才能進行。施行這一管理制度能夠有效控制下井、進池的次數,避免下井、進池的隨意性;井能督促下井、進池入員重視安全,避免事故的發生。

G. 污水池,污水井內作業時需防什麼中毒

在進入污水井、排水管道、集水井、化糞池等地下有限空間從事施工檢查或養護等作業時,施工人員必須遵守以下程序:
1.作業前應查清作業區域內管徑、井深、水深及附近管道的情況。
2.下井作業前,必須在井周圍設置明顯隔離區域,夜間應加設閃爍警示燈。若在城市交通主幹道上作業佔用一個車道時,應按《佔道作業交通安全設施設備技術要求》在來車方向設置安全標志,並派專人指揮交通,夜間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反游標志服裝。
3.作業前由現場負責人明確作業人員各自任務,並根據工作任務進行安全交底,交底內容應具有針對性。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實習人員和臨時參加勞動的人員可隨同參加工作,但不得分配單獨作業的任務。
4.作業人員應採用風機強制通風或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應按管道內平均風速不小於0.8m∕s選擇通風設備,自然通風時間至少30mm以上,作業過程中持續通風。
5.下井前進行氣體檢測時,應先攪動作業井內泥水,使氣體充分釋放出來,以測定井內氣體實際濃度。檢測井下的空氣含氧量應不得低於19.5%,常見有毒有害物質職業接觸限值見表4-3.
6.如氣體檢測儀出現報警,則需要延長通風時間,直到氣體檢測儀檢測合格後方可下井作業。若因工作需要或緊急情況必須立即下井作業時,必須經單位領導批准後佩戴正式空氣呼吸器或長管式呼吸器下井。
7.作業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並檢查所使用的儀器、工具是否正常。
8.下井前必須檢查踏步是否牢固。當踏步腐蝕嚴重、損壞時,作業人員應使用安全梯或三腳架下井。下井作業期間,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安全繩的另一端在井上固定,監護人員做好監護工作,工作期間嚴禁擅離職守。
9.下井作業人員禁止攜帶手機等非防爆類電子產品或打火機等火源,必須攜帶防爆照明、通訊設備。作業現場嚴禁吸煙,未經許可嚴禁動用明火。
10.當作業人員進入管道內作業時,井室內應設置專人呼應和監護。作業人員進入管道內部時攜帶防爆通訊,隨時與監護人員保持溝通,若信號中斷必須立即返回地面。
11.對於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和化糞池等地下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入時,必須穿戴供壓縮空氣的正式式防護裝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防毒面具。
12.佩戴隔離式防護裝具下井作業時,作業人員須隨時掌握呼吸器壓值,判斷作業時間和行進距離,保證預留足夠的空氣返回,作業人員聽到空氣呼吸器的報警音後,必須立即撤離。
13.對作業人員進入管內進行檢查、維護作業的管道,其管徑不得小於0.8m,水流流速不得大於05∕s,水深不得大於0.5m,充滿度不得大於50%,否則,作業人員應採取封堵、導流等措施降低作業面水位,符合條件時方可進入管道。
14.作業過程中,必須不少於兩人在井上監護,並隨時與井下作業人員保持聯絡。工作期間嚴禁擅離職守,嚴禁一人獨自進入有限空間。
15.上下傳遞作業工具和提升雜物時,應用繩索系牢,嚴禁拋扔,同時下方作業人員應躲避,防止墜物傷人。
16.井內水泵運行時嚴禁人員下井,防止觸電。
17.作業人員每次進入井下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一小時。
18.當發現潛在危險因素時,現場負責人必須立即停止作業,讓作業人員迅速撤離現場。
19.發生事故時,嚴格執行相關應急預案,嚴禁盲目施救,防止導致事故擴大。
20.作業現場應配備必備的應急裝備、器具,以便在非常情況下搶救作業人員。
21.作業完成後蓋好井蓋,清理好現場後方可離開。

H. 污水處理廠要求使用防爆燈具嗎

當然的, 污水廠為防止揮發性易燃氣體, 以及油污燃燒, 應採用防暴燈.

I. 生活污水處理站的污水處理的燈具需要用防爆燈具嗎

需要的,污水處理站為了防止揮發性易燃氣體, 以及油污燃燒, 應採用防爆燈具。

閱讀全文

與污水處理廠防爆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人防密閉閥門套什麼定額 瀏覽:537
老款思域後輪軸承怎麼拆 瀏覽:40
天然氣閥門井鑰匙創新 瀏覽:702
什麼地方賣吸氧器材 瀏覽:98
實驗室化學反應裝置圖 瀏覽:793
鑄造銀條模具什麼材質 瀏覽:413
軸承加工什麼工藝 瀏覽:494
cad軟體中怎麼畫閥門 瀏覽:3
騎車軸承為什麼位置 瀏覽:320
起亞k5儀表盤怎麼設置成碼數 瀏覽:510
全鋁家居哪些機械 瀏覽:478
托輥萬向軸承總是壞掉什麼原因 瀏覽:827
快消品用什麼消防器材 瀏覽:129
購買維修工具箱請示 瀏覽:179
消防水管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3
鑄造業造型線是做什麼的 瀏覽:212
山工小傳動軸承怎麼卸 瀏覽:84
金德五金製品廠 瀏覽:559
軸承知識什麼是防磁軸承 瀏覽:784
制氫氧化亞鐵的實驗裝置原理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