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觀賞蝦的養殖
其實不管養什麼水族,最最重要的還是養水。大家都知道養水,但真正有耐心,細心養過水的人不多。省什麼,也不能省了養水的時間。具體怎麼養不用在這里多說了,壇子里的帖子寫得很詳細,潛水學習一下大家都能懂。這一步,是走好養蝦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成型的水環境中,蝦米才能健康的成長。
過濾——蝦缸的過濾主要靠的並不是物理過濾,而是強大的生化過濾。所以,對於物理過濾來說,濾桶並不是一定需要的,簡簡單單的一個上濾一樣能解決問題,用水妖精的棉包住泵頭的進水口,上濾槽的出水口盡量使用多孔排水,以避免單頭出水沖力過大的傷害。當然,這里也不得不提的是,能消費得起濾桶的朋友,盡量還是用濾桶,而且最好還是加上前置。因為濾桶的作用不單是物理過濾,它的生化過濾也很強大,這一點是上濾做不到的。再說說蝦缸的生化過濾。生化過濾主要靠硝化細菌來完成,目的只有一個,分解氨(蝦缸的第一殺手)。60的標准缸,最好是在左右缸壁上各用一個雙頭水妖精。這樣建立消化系統半個月,方可入蝦。最後說說底濾。個人感覺,不用最好。在ADA泥的使用說明上明確指出:不要使用底部(下部)過濾器。當然,使用底濾有它的作用,我只能說,用在蝦缸,並不一定好。培養厭氧菌、硝化菌,並不是在底濾上做文章的。前置桶基本已經能夠撐起厭氧菌培養的功能(台灣大大們多用雙桶串聯,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個吧。)。底濾確實活化了底床,卻會加速ADA泥的養分流失,加速粉化。而且,真正想通過底濾來分解蝦米的BB,我做了對比試驗,測試硝酸鹽的結果是基本無差異的。當然,這只代表我個人觀點。畢竟本人也才疏學淺。各位大大用底濾也許有他們自己的解釋,但目前我不用底濾養蝦的2個水晶蝦缸都運行得很正常。
泥與植物——這里有個誤解的觀點,泥的用量問題。水晶蝦缸到底要鋪多少泥,怎麼鋪才最好?我個人的觀點是:604040缸,半袋ADA一代泥,足矣。為什麼呢?這里就要談談蝦缸需要的植物(泥的鋪設主要是受到種的植物影響)。蝦缸里,並不是種的植物越多越好。植物種類的搭配也對蝦的成長有影響。(具體原因解釋起來很費勁)我只在這里推薦合適種的一些植物,我試用過的最佳搭配(604040標准缸):2-3棵根系發達(粗根)的陰性草(陽性也可以,最好是陰性,減少耗氧)+適量的摩絲(不推薦用摩絲牆)+五分之一缸底面的前景草,蝦米在這樣的環境里抱卵速度快,成活率高,底部的氨易在短時間內被分解吸收(這就需要與消化系統的能力相輔相成了)。泥該怎麼鋪?大家都覺得要鋪多麼厚多麼足,其實就是浪費。多的不一定是好的。鋪泥的時候,從一個前角沿著對角線往另一個對角(後角)越鋪越厚,因為靠後的那個角需要種2-3棵的粗根陰性植物。前面,泥少到露出底面玻璃都沒事(只要不是為了觀賞)。
石頭與沉木——石頭能不放盡量不放。但這里要特別提到兩種石頭(也許都不算石頭,呵呵):麥飯石與蒙脫石。蒙脫石我就不用多說了,希望蝦的白度提高,基本上不可缺。而且一旦用蒙脫石,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只使用少量,因為少量等於沒有。要放蒙脫石,量一定要加倍。604040缸,推薦用8-10塊的長效蒙脫石(大概150元左右)。當然,蒙脫石不是必需品。有經濟條件的朋友可以用,實在是覺得貴的朋友,不用也沒關系。本來就是奢侈品嘛,助於蝦品相的培養以及水質的保持。這里主要要談的是麥飯石。拜讀過平版關於麥飯石的文章,試驗很好,寫得很精彩。我自己也做了試驗,用的是大量優質的麥飯石作為底砂來鋪設,效果凸顯。麥飯石雖然起到了水質中和的效果,但是,水晶蝦對於PH值的要求並不是那麼苛刻的,就算是接近到了中性,問題都不大(當然不能鹼性養殖)。當時買的是凈水用的麥飯石(可凈食用水),價錢不菲,用在了底泥鋪設上,最底下一層薄薄的ADA一代,中間一層麥飯石(鋪滿),最上面還是一層ADA一代。水質一直保持相當穩定的狀態,蝦米發色也有提高。當時因為實在不願意花錢在那些增白葯品的購買上,因此想出了這個試驗辦法,讓人欣慰的是確實得出了效果。至於沉木,可以放置1-2塊綁滿摩絲的沉木供蝦米躲藏。當然,這也是非必需品。最後推薦一下蜂窩木(也叫蝦木),這東西的效果真是太棒了。花大銀子買它真的很值。提高了幼蝦的成活率。比光是用摩絲來做阻擋要強很多倍。
燈光——很多人問光強光弱對蝦米有什麼影響,我的體會是:光強光弱好像對蝦沒什麼影響,真正的影響在於蝦米需要一個由光弱到光強再到光弱最後到無光的過程,怎麼解釋呢,也就是說,我准備的三個單管燈架,按照不同的時間開起關閉,接近做到一天中光變化的過程(當然只是很潦草的過程,和太陽的朝起夕落比起來差遠了),蝦對光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光的突變對蝦米會造成一定影響。當然,這一部做得也許也沒多少意義。因為沒有什麼質的變化,只是對比以前只用一種光照,在關燈的時候,蝦米會不安定的亂飛的現象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至於助於蝦吸收鈣質增白的那種爬行類用的燈管,我沒有用過,這里也不好發表什麼評論。
這樣算下來,真正養蝦設備的耗費大概如下:604040缸+濾桶+水妖精+氣泵+半袋多ADA一代泥+燈架+沉木+草(拋開冬夏溫度的影響,不計加熱棒和製冷風扇),大概500-600元。這樣一套設備,把蝦養好基本沒問題了。比起燒器材來說,真的是省之又省,如果不用濾桶,只用上濾,400元就可以搞定了。
接上篇上述500-600元的費用屬於水晶蝦開缸的器材費。其實水晶蝦燒錢比別的蝦多的地方在於日後水質的測定和維護。定期測量水質,改善水質,是很重要的。如果維護得好,蝦米就會很好地生長,不會出現人們所謂的莫名其妙的死亡,其實蝦死歸根到底就是一種情況,你的水質變壞了。水質變壞,說起來就四個字,其學問大得不得了。
掰手指算下來,要測定的數據一大堆,需要購買的試劑也一大堆,什麼PH/GH/KH/NO2/NO3等等等等,聽過去嚇死人了。不買,不測,鋌而走險,比較可怕。那大家就要問了,這些數據里,什麼是必須測的,什麼是經常要測的,這么多數據,好歹有個孰輕孰重?這里告訴大家我對這些數據測量的一些看法。第一,決心要測試,就不要用試紙,試紙誤差太大,測了基本等於白測,浪費錢。第二,最必要測的數據不是酸鹼度和硬度,而是NO3。這個數據直接與蝦米存活率掛鉤。不可不測。好像也是測試試劑里最貴的吧?但是如果不測NO3,我覺得沒什麼必要去測其他的數據了。但是回頭想想,一瓶試劑能用上大半年的,平均攤下來,每個月也就花上十元錢,十元錢換個安心,挺值的。酸鹼度和硬度最好是要測的,測的頻率不用像硝酸鹽頻度那麼高。主要測酸鹼度和硬度在於開缸時和開缸1個月內。說白了,也就是給自己一個放心。如果按我接下來說的方法開缸,一般的說,酸鹼度值和硬度值是可以控製得好的,測試數據會落在要求的范圍內。並且日常打理小心謹慎些,不會讓酸鹼度和硬度有太大變化。您不妨想想,如果您不用心打理蝦缸,就算您測得出數據有問題,您能解決得過來么?最多看著異常數據干著急。
新手開缸篇:
步驟1——缸的處理。推薦用成品缸。自粘缸里玻璃膠的問題您肯定不能不管,但是用高錳酸鉀消毒很多人是處理不好的,量的控制只有有經驗者才能把得准。為了省事,買成品缸是最佳選擇。不用消毒,只需用水沖洗。記住,最後一遍,用純凈水稍稍沖一下。就算是處理完畢。接下來鋪泥裝設備就不多說了。注意缸開始的過濾進水口不要用棉封上,進蝦了以後再封。
步驟2——進水,養水。很多人說,ADA1代黃水、渾水,確實是,但是,入水處理得好與不好,與水黃、水混的時間密切相關。這里稍帶提一下進水的問題。怎麼進水才能讓缸里的泥不被沖起?首先,需要一個比較平的盤子,放在水管要進水的地方,再把干凈的裝ADA泥袋子(或者剪開的大張塑料袋,最好要厚一點)鋪於缸底。(入水前缸里除了泥,什麼都不要放)。用水管接純凈水桶採用虹吸式進水,調節適當的水流量,這樣,水的沖力將會被減到最小。經試驗,由於這層塑料袋以及盤子的作用,水基本不混,接下來開一天過濾就全清了。入水後,就開始漫長的養水過程。堅決不能省,不能縮短時間。開缸完畢,開啟過濾,開啟水妖精,正常運轉一小時後再加入好的硝化細菌(建議用乾粉式)。頭三天養水不要加入植物,等到第四天開始將植物植入。植入植物後再開燈,繼續運轉10天(每天燈照8小時)。整個過程中可以定期測量那些數值,密切觀察養水情況。以上過程經過測試,盡可能不要調換順序。開缸水盡可能用一半純凈水,一半養過的自來水。很多人推薦用以前缸里的老水,說實話,我不是很推薦。每個缸都有它單獨的消化系統,兌在一起,到底是好是壞,沒有定論。
步驟3——買蝦,入蝦。養水半個月後,可以考慮買蝦。新手大忌——先買蝦再開缸。不管是櫻花也好,水晶也好,都請認真對待,善待生命。一開缸就入蝦,環境突變,對蝦簡直就是折磨。買蝦盡可能買當地蝦友繁殖的蝦,再退一步說,盡可能買當地蝦,魚商那裡養住水的蝦。外地進蝦,過水風險大,雖然便宜。新手不推薦,老手可以。每個地區都是有水質差異的。蝦拿回家,開袋口放水上面漂一會兒。先適應一下溫度。15分鍾左右吧,就可以適當兌一些缸里的水進去,一定要注意慢慢兌,一次不要兌太多。慢慢兌上4-5勺水以後,將袋子橫放,袋口沒於水中。保持袋內外水的對流。接下來就不用管了,等待蝦米自己慢慢游出來。切不可心急去倒蝦。等蝦全部進缸,過水入蝦過程就順利結束了。
步驟4——餵食。蝦入缸3-5天,絕對不可以進食。餓是餓不死的,請放心。提前進食只可能造成殘食腐爛,水質變壞。櫻花也是同樣道理。5天後開始餵食,量由小逐漸加大。不可操之過急。最好是用食盤餵食,可以適當控制蝦米的排泄物,並且及時取出殘食。投喂量,控制在2隻蝦一粒蝦糧,兩只蝦一條紅蟲,10隻蝦一小片菠菜葉(三種食物是並列的,不是說一次要喂三種)。控制殘食和蝦的BB,大大減輕了消化系統的壓力,使消化系統可以更好地運作。超負荷總是不好的。再說說蝦的食物,這也是大家很頭疼的問題。喂蝦,到底要喂什麼?眾口不一。其實全部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一貫性。水晶蝦是比較嬌貴的蝦種,它最怕的,不是食物種類,而是改變食物種類。它怕變化,因為它適應能力差。要想把蝦喂出好的狀態,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找到賣給你蝦的人,他的蝦以前吃的食物是什麼。你不要再費心思去籌備這個籌備那個,直接沿用以前蝦米的進食風格就可以了,這是最好的。如果覺得賣蝦的朋友餵食過於簡單或復雜,可以適當適時添加或減少食物的種類。但是不要忽略了以前的食物品種。更不要一直更換食物品種。
步驟5——換水及蝦病預防。以上提到,水晶蝦最討厭變化,因此,蝦缸,最害怕的就是翻缸。不到萬不得已,您最好不要嘗試翻缸。如果真的迫不得已要翻缸,一定要做好准備。仿製一個相同水質的水環境,才可以將蝦挪出來。否則,蝦就一隻只死給你看。關於蝦缸換水的問題,沒有固定說法,要換水,就要先測測水質(NO3),水質開始變壞了,才適當換水,水質保持良好,不需要換水,適當補足蒸發掉的水就可以。全部用純凈水補水(不會影響當前水質)。換水是個學問,是靠經驗決定的。蝦在水質不好的時候,表現出來的狀態與平時不同。即是到了要換水的時候,也只是從底部開始抽取最多四分之一的水,換上新的純凈水。換的時候控制水流量,盡可能小心。
其中應該還有些漏掉的地方。到時候發現了再補上吧。基本是沒有問題的。
2. 飼養水晶蝦需要什麼
1、魚缸;一般養水晶蝦的缸不能太小,魚缸為60*35*40CM,這樣大小的魚缸容易控制水質,專魚缸太小了,除水屬質不好控制外,其過濾和燈具等配套設備也不易買到.
2、沉木,MOSS;沉木上綁上MOSS放入蝦缸中,有助於幼蝦的躲藏,免受攻擊,此外,水晶蝦在蛻殼後自身所產生的腥味容易遭受同伴攻擊,所以大多數玩家在蝦缸里放入沉木.
3、溫度;一般養水晶蝦的溫度在23~26度。
國內以大連、沈陽、北京、天津、上海、長春、江浙、台灣、廣州、以及東北地區的多個大中城市最為繁榮,尤其以東北地區,京津地區和台灣地區最為繁榮,水晶蝦的普及性最廣.形成以北方地區為中心的水晶蝦國內普及最廣且具有特色的聚集地。
水晶蝦等級劃分明確,顏色靚麗,飼養難度適中,繁殖存在一定技巧等特點,使其在短短時間內,成為眾多水族生物中炙手可熱的經典品種。
3. 家裡養的蝦讓我覺得很恐怖!
大鉗子的蝦,蟹
不可以和小魚混養,
不然很容易被吃的。
如果要混養,樓主最好投版點紅蟲,
蟲蟲權沉到水底,蝦蝦們就會去吃,
吃飽了就不會吃魚的了。
還有,也可以買點水草,
別那麼貴的,放在那裡他們會吃。
我家養的小龍蝦,才5CM長,
曾經就把一條8CM的七彩給吃了,
哦,還有!!
如果你的水缸上面有燈,
千萬別關了,
不然蝦蝦們會肆無忌憚。。。
而且小魚也看不到蝦在哪,
更容易被吃的。
4. 淡水蝦的養殖
養殖設施
池塘面積以4~10畝為宜,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質以壤土為好,池坡土質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調控。水源充足,水質無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進排水渠,做到灌得進,排得出。克氏螯蝦逃逸能力較強,必須搞好防逃設施建設。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鈣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樁或木樁支撐圍起防逃。
放養前准備
1、徹底清池消毒蝦苗蝦種放養前20~30天,排乾池水,清除過多淤泥,整修池埂,每畝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葯物,徹底清池消毒。
2、施足基肥每畝施腐熟畜禽糞肥500~600公斤,培育輪蟲和枝角類、橈足類浮游生物,為蝦苗蝦種提供適口餌料。
3、栽好水生植物池內栽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伊樂藻等水生植物,面積占蝦池面積2/3。同時,架設網片,或設置竹筒、塑料筒等,為克氏螯蝦提供棲息、蛻殼、隱蔽場所。
蝦苗蝦種放養
1、養殖模式可以採用多種養殖模式:(1)夏季放養模式。以放養當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蝦為主,放養時間在7月中下旬,稚蝦規格為0.8厘米以上。每畝放養3萬~4萬尾。(2)秋季放養模式。以放養當年培育的大規格蝦苗或蝦種為主,放養時間為8月中旬至9月。蝦苗規格1.2厘米左右的,每畝放養2.5萬~3萬尾;蝦種規格2.5~3厘米的,每畝放養1.5萬~2萬尾。少部分年底可達上市規格,大部分要到翌年6~7月起捕上市,商品蝦只重25克,畝產300~500公斤。(3)冬春放養模式。一般在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養。以放養當年不符合上市規格蝦為主,規格為每公斤100~200隻 ,每畝放養1.5萬~2萬尾。經過冬春養殖,到6~7月起捕上市,商品蝦只重可達30克,畝產400~500公斤。
2、苗種質量蝦苗蝦種質量要求是:(1)規格整齊。稚蝦規格在0.8厘米以上,蝦種規格在3厘米左右。同一池塘放養的蝦苗蝦種規格要一致,一次放足。(2)體質健壯,附肢齊全,無病無傷,生命力強。(3)蝦苗蝦種都是人工培育的。如果是野生蝦種,應經過一段時間馴養後再放養,以免相互爭斗殘殺。
3、注意事項:(1)冬季放養擇晴天上午進行,夏季和秋季放養擇晴天早晨或陰雨天進行,避免陽光暴曬。(2)蝦種放養前用3%~5%食鹽水浴洗10分鍾,殺滅寄生蟲和致病菌。(3)從外地購進的蝦種,因離水時間較長,放養前應略作處理。將蝦種在池水內浸泡1分鍾,提起擱置2~3分鍾,再浸泡1分鍾,如此反復2~3次,讓蝦種體表和鰓腔吸足水分後再放養,以提高成活率。(4)飼養克氏螯蝦的池塘,適當混養一些鰱鱅魚,以改善水質,充分利用餌料資源。
科學投喂 克氏螯蝦食性雜,且比較貪食。飼料投喂上,把握以下三點:
1、按照克氏螯蝦同長發育階段對營養的需要,搞好飼料的組合和投喂。克氏螯蝦稚蝦、幼蝦階段,以輪蟲、枝角類、橈足類以及水生昆蟲幼體等為食,成蝦階段則兼食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蝦苗、蝦種放養後,要適時追施肥料,培肥水質。在8~10月克氏螯蝦快速生長階段,多喂麩皮、豆餅以及青綠飼料,適當喂給動物性飼料。11~12月克氏螯蝦越冬前,以投喂動物性飼料為主。
2、按照克氏螯蝦的生活習性和攝食特點投喂。克氏螯蝦多在夜裡活動覓食,並具有爭食、貪食習性。投喂飼料要堅持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以下午一次為主,佔全天投喂量70%;採取定質、定量、定時投喂方法,喂足喂勻,保證每隻蝦都吃飽,避免相互爭食。
3、按天氣、水質變化和蝦活動攝食情況合理投喂。克氏螯蝦生長的適宜水溫為20~32℃。在8~10月克氏螯蝦攝食量大,日投喂量可按在池蝦體重的6%~10%安排,干飼料或配合飼料按2%~4%統籌,並根據天氣、水質狀況以及蝦活動覓食情況適當增減。連續陰雨天氣或水質過濃,可以少投喂,天氣晴好時適當多投喂;大批蝦蛻殼時少投喂,蛻殼後多投喂;蝦發病季節少投喂,生長正常時多投喂。既要讓蝦吃飽吃好,又要減少浪費,提高飼料利用率。
日常管理
1、建立巡池檢查制度。每天巡池,發現異常及時採取對策。
2、調控水質。保持蝦池溶氧量在5 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40厘米左右。每15~20天換一次水,每次換水1/3。每20天潑灑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畝用生石灰10公斤。保持水位穩定,不能忽高忽低。
3、加強棲息蛻殼場所管理。蝦池中始終保持有較多水生植物。大批蝦蛻殼時嚴禁干擾,蛻殼後立即增喂優質適口飼料,防止相互殘殺,促進生長。
4、防逃防病。汛期加強檢查,嚴防逃蝦。做好病害防治和敵害清除工作。
商品蝦捕撈與運輸
1、捕撈 。 可以在6~7月和11~12月集中捕撈。先用地籠網、手抄網等工具捕捉,最後再乾池捕捉。也可以捕大留小,常年捕撈。
2、運輸。商品蝦通常用泡沫塑料箱干運,也可以用塑料袋裝運,或用冷藏車裝運。運輸時保持蝦體濕潤,不要擠壓,以提高運輸成活率
拓展資料:
蝦按出產來源不同,分為海水蝦和淡水蝦兩種。海蝦又叫紅蝦,包括龍蝦、對蝦等,其中以對蝦的味道最美,為食中上味、海產名品。
北大西洋的普通歐洲蝦,亦稱普通褐蝦)約8公分(3吋)長,灰或暗褐色,有褐色或淡紅斑點。剛毛對蝦分布於北卡羅來納至墨西哥一帶沿海;長18公分(7吋);幼體生活於淺灣,後入深海,食小型動植物。以上兩種與褐溝蝦和粉紅溝蝦均有重要經濟價值。Crangon franciscorum是太平洋的大蝦。
淡水蝦如匙蝦科(Atyidae),主要在溫暖地區,有的在半鹹水中;有的長達20公分(8吋)。Ataephyra desmarestii長1.6~2.7公分(0.6~1.1吋),分布於歐洲、北非及近東的淡水水域,成群生活於水生植物中。加利福尼亞的Syncaris屬(長2~5公分〔1~2吋〕)及Palaemonias ganteri(長度為前者之半,僅見於肯塔基州馬默斯洞穴〔Mammoth Cave〕)為北美著名的淡水大蝦。Xiphocaris屬分布於西印度群島的淡水。沼蝦屬(Macrobrachium或Palaemon)可食,主要分布於熱帶。
鼓蝦屬(Alpheus)可長到3.5公分(1.4吋),用大螯把獵物夾昏。紅海的鼓蝦與鰕虎魚生活在同一穴內,魚藉身體運動給蝦發危險的信號。熱帶的蝟蝦(Stenopus hispis)長3.5公分(1.4吋),珊瑚魚從它的螯倒游過去,蝦為之清除鱗片上的污物。神仙蝦體形似蝦,但屬無甲目(Anostraca)。透明的是剛剛長大小蝦。
中國海域寬廣、江河湖泊眾多,盛產海蝦和淡水蝦。海蝦是口味鮮美、營養豐富、可制多種佳餚的海味,有菜中之"甘草"的美稱。海蝦有南極紅蝦、褐蝦 、對蝦、明蝦、基圍蝦、琵琶蝦、龍蝦等;淡水蝦有青蝦、河蝦、草蝦等;還有半鹹水蝦如白蝦等。
資料來源:網路:蝦
5. 養寵物蝦都需要注意什麼啊
成型的水環境中,蝦米才能健康的成長。
過濾——蝦缸的過濾主要靠的並不是物理過濾,而是強大的生化過濾。所以,對於物理過濾來說,濾桶並不是一定需要的,簡簡單單的一個上濾一樣能解決問題,用水妖精的棉包住泵頭的進水口,上濾槽的出水口盡量使用多孔排水,以避免單頭出水沖力過大的傷害。當然,這里也不得不提的是,能消費得起濾桶的朋友,盡量還是用濾桶,而且最好還是加上前置。因為濾桶的作用不單是物理過濾,它的生化過濾也很強大,這一點是上濾做不到的。再說說蝦缸的生化過濾。生化過濾主要靠硝化細菌來完成,目的只有一個,分解氨(蝦缸的第一殺手)。60的標准缸,最好是在左右缸壁上各用一個雙頭水妖精。這樣建立消化系統半個月,方可入蝦。最後說說底濾。個人感覺,不用最好。在ADA泥的使用說明上明確指出:不要使用底部(下部)過濾器。當然,使用底濾有它的作用,我只能說,用在蝦缸,並不一定好。培養厭氧菌、硝化菌,並不是在底濾上做文章的。前置桶基本已經能夠撐起厭氧菌培養的功能(台灣大大們多用雙桶串聯,我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個吧。)。底濾確實活化了底床,卻會加速ADA泥的養分流失,加速粉化。而且,真正想通過底濾來分解蝦米的BB,我做了對比試驗,測試硝酸鹽的結果是基本無差異的。當然,這只代表我個人觀點。畢竟本人也才疏學淺。各位大大用底濾也許有他們自己的解釋,但目前我不用底濾養蝦的2個水晶蝦缸都運行得很正常。
泥與植物——這里有個誤解的觀點,泥的用量問題。水晶蝦缸到底要鋪多少泥,怎麼鋪才最好?我個人的觀點是:604040缸,半袋ADA一代泥,足矣。為什麼呢?這里就要談談蝦缸需要的植物(泥的鋪設主要是受到種的植物影響)。蝦缸里,並不是種的植物越多越好。植物種類的搭配也對蝦的成長有影響。(具體原因解釋起來很費勁)我只在這里推薦合適種的一些植物,我試用過的最佳搭配(604040標准缸):2-3棵根系發達(粗根)的陰性草(陽性也可以,最好是陰性,減少耗氧)+適量的摩絲(不推薦用摩絲牆)+五分之一缸底面的前景草,蝦米在這樣的環境里抱卵速度快,成活率高,底部的氨易在短時間內被分解吸收(這就需要與消化系統的能力相輔相成了)。泥該怎麼鋪?大家都覺得要鋪多麼厚多麼足,其實就是浪費。多的不一定是好的。鋪泥的時候,從一個前角沿著對角線往另一個對角(後角)越鋪越厚,因為靠後的那個角需要種2-3棵的粗根陰性植物。前面,泥少到露出底面玻璃都沒事(只要不是為了觀賞)。
石頭與沉木——石頭能不放盡量不放。但這里要特別提到兩種石頭(也許都不算石頭,呵呵):麥飯石與蒙脫石。蒙脫石我就不用多說了,希望蝦的白度提高,基本上不可缺。而且一旦用蒙脫石,千萬不要為了省錢而只使用少量,因為少量等於沒有。要放蒙脫石,量一定要加倍。604040缸,推薦用8-10塊的長效蒙脫石(大概150元左右)。當然,蒙脫石不是必需品。有經濟條件的朋友可以用,實在是覺得貴的朋友,不用也沒關系。本來就是奢侈品嘛,助於蝦品相的培養以及水質的保持。這里主要要談的是麥飯石。拜讀過平版關於麥飯石的文章,試驗很好,寫得很精彩。我自己也做了試驗,用的是大量優質的麥飯石作為底砂來鋪設,效果凸顯。麥飯石雖然起到了水質中和的效果,但是,水晶蝦對於PH值的要求並不是那麼苛刻的,就算是接近到了中性,問題都不大(當然不能鹼性養殖)。當時買的是凈水用的麥飯石(可凈食用水),價錢不菲,用在了底泥鋪設上,最底下一層薄薄的ADA一代,中間一層麥飯石(鋪滿),最上面還是一層ADA一代。水質一直保持相當穩定的狀態,蝦米發色也有提高。當時因為實在不願意花錢在那些增白葯品的購買上,因此想出了這個試驗辦法,讓人欣慰的是確實得出了效果。至於沉木,可以放置1-2塊綁滿摩絲的沉木供蝦米躲藏。當然,這也是非必需品。最後推薦一下蜂窩木(也叫蝦木),這東西的效果真是太棒了。花大銀子買它真的很值。提高了幼蝦的成活率。比光是用摩絲來做阻擋要強很多倍。
燈光——很多人問光強光弱對蝦米有什麼影響,我的體會是:光強光弱好像對蝦沒什麼影響,真正的影響在於蝦米需要一個由光弱到光強再到光弱最後到無光的過程,怎麼解釋呢,也就是說,我准備的三個單管燈架,按照不同的時間開起關閉,接近做到一天中光變化的過程(當然只是很潦草的過程,和太陽的朝起夕落比起來差遠了),蝦對光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光的突變對蝦米會造成一定影響。當然,這一部做得也許也沒多少意義。因為沒有什麼質的變化,只是對比以前只用一種光照,在關燈的時候,蝦米會不安定的亂飛的現象現在基本看不到了。至於助於蝦吸收鈣質增白的那種爬行類用的燈管,我沒有用過,這里也不好發表什麼評論。
6. 要用防彈玻璃運載皮皮蝦,這有哪些科學原理
在海水中,雀尾螳螂蝦一權的攻擊力相當於1500牛頓力,可以輕松擊碎防彈玻璃,並產生出耀眼的火花。
7. 玻璃缸怎麼養青蝦
魚缸養殖青蝦需抄要注意的有:
1 魚缸
一般養蝦缸不能太小,否則水質不好控制,推薦使用60cm的魚缸,這樣大小不光水質容易控制,其它配套的設備也容易買到,太小的漁缸,過濾和燈具都很配的。一般用的魚缸尺寸是:60*35*40。
2 燈具
當然這個是根據魚缸大小來配的,一般用雙燈的燈架比較好,養草養蝦都可以,一個60的魚缸陪兩個燈管就可以了。
3 養水
准備好了以上的器材,缸都設置好以後,就要開始養水,使用傳統的方式,開一個蝦缸要半個月到一個月左右水質才算是基本穩定。以前日本使用B4強力硝化細菌,可以在2-3天內開一個新缸,不過哪個東西價格極其昂貴,國內也買不到。
4 放蒙脫石
水養好之後,還要放入養高等級水晶蝦必放的蒙脫石,其可吸附水中有害物質,並釋放微量元素。
5 放蝦
最後一步當然就是放蝦了,一般是自己家的蝦,過水不過水不是很重要,如果是從別地方買來的,那麼一般需要過水1-2個小時,當然時間越長越好了。
8. 關於觀賞蝦可不可以對養 由於我還是個小孩,沒有那麼多錢養蝦所以地方很小(差不多一個大號碗那麼大)
挑戰極限啊。 地方太小,據我所知道的一些常用措施都夠嗆。而且想繁殖它們的個頭從頭到尾巴大概得7厘米左右,還沒算架子,所以你這個大號碗的直徑沒40厘米就別考慮了。要想養肯定得破費了。 1、換個大點的缸(要沒地方就當沒說),40*30*25.想省錢就粘一個。市場價撐死10塊,或者買個二手的,魚市水分較大,然後中間用玻璃隔開。不用過濾底砂溫度計氣泵想養到出苗也不容易,光換水的頻率就夠你累的。 2、說到這還得換缸,抱蛋一百多這點地方真的不夠,會自相殘殺的。 綜合考慮:換大缸買加熱棒氣泵水妖精。要不真會掛的,何況你的養殖水平應該一般。全下來50吧。
9. 我想在缸里養小蝦 不知道要求高不高 就是一個玻璃缸 里邊放些水草
普通點的小蝦(如水晶蝦)要求不會很高,只要水質清澈,氧氣充足即可。而一些較為難養的(如櫻花蝦),則對酸鹼度的要求都比較苛刻。建議你養蝦要有過濾器。推薦你使用瀑布型過濾3W的。
10. 河蝦家養放在玻璃罐里可以養活嗎
河蝦放在家裡的玻璃缸里是可以養活的需要定期清理玻璃鋼並且餵食這樣的話才能保證河蝦活著的時間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