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車輪胎胎肩刮個2公分口子沒漏氣能繼續使用嗎
肉眼能看到輪胎側面被颳了一道口子的話,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刮痕已經不能算淺,甚至可能會危及到輪胎的結構。因此您可以先摸一下這條劃痕,用手摸能摸出很多東西,包括這條劃痕是怎麼產生的,是被鋒利物體所致,還是某種鈍物刮傷。
鈍物刮傷的劃痕會呈現出凹凸不平的表面,而且劃痕內部還能感覺到一些碎石頭之類的雜物。
這都是可以摸出來的,如果是被利器所傷,則很可能是行車時被什麼鋒利的路邊雜物傷到了,這類傷害一般切面小,但會割得很深,很有可能已經損傷到了輪胎內的子午線結構。現在的輪胎雖然不至於爆胎,但絕對不能長久使用,建議大家盡快更換。
而出現幾率高得多的鈍物傷,您可以用手摸得到「傷口」的深淺,一般來說,輪胎的橡膠層是有一定厚度的,但對於輪胎側面來說,這是一個薄弱之處,這里的橡膠厚度是不足以對輪胎形成足夠的,有效的防護的。
一旦出現劃痕就必須換胎?
按這么說,只要有劃痕了,就必須得換輪胎?換個輪胎很貴的啊!這得分車型,如果您是一般轎車的車主,車子使用的都是子午線輪胎,這種輪胎的結構,就是用十幾層金屬網形成輪胎的主體,再在這些金屬網外側包上一層橡膠。
這種輪胎的正面(接觸地面的部分)橡膠厚度是非常厚的,但在側面,因為輪胎本身結構的關系,橡膠層厚度會薄很多,一旦這個部分遭遇損傷,傷到子午線層(就是那些金屬網)的幾率非常大,子午線層一旦受損,整個輪胎的結構就無法得到保障,輪胎隨時都有可能爆胎(特別是車速越快,這種危險越高,因為車速高,胎壓也就越高,氣體壓力很容易讓金屬層出現毀因此用子午線輪胎的,一旦你肉眼能發現明顯側面劃痕,請馬上更換備胎,再開車到維修店換胎。唯一可以不用太擔心的是在大型客運貨運車輛上用的斜交線輪胎。這類用在大型車上的輪胎沒有子午線輪胎那麼脆弱,就算有劃痕,也有堅固的橡膠層和金屬層抵抗。如果劃痕不深,可以先不管或者進行補胎。如果劃痕深了,還是建議換掉。滅性損壞)。
⑵ 防爆胎的結構特點
胎肩比較厚即使暴胎了,也能支撐車身,不會使車身失去平衡,方向失控。
⑶ 什麼是胎肩
他將是胎面與胎側之間的過渡區,由於檯面圓弧小而胎側圓弧大形成胎面兩側下部必須用橡膠填充,從而形成胎肩。
⑷ 輪胎的胎肩有多厚,被割傷了很深的一個口子還可以繼續使用嗎
如果只是正面破了花紋上的一點,問題不大,如果比較深,不能上高速了;如果碰的是側面,強烈不建議上高速,輪胎側面比較薄,碰傷之後不能修補,需要換輪胎,也因為比較薄,如果有損傷,容易從損傷處爆胎。輪胎更換提示
【輪胎出現以下情況不宜繼續使用】
(1)如果輪胎已經磨損
輪胎上有輪胎胎面磨損指示標記,這些稍微突起的胎面磨損指示標記位於胎面花紋溝槽的底部,高度為1.6毫米(法定的最小溝槽深度)。
如果胎面橡膠花紋塊磨損到與這些突起的標記一樣的高度,應該立即更換輪胎,因為繼續駕駛已經不再安全。
在濕滑路面上使用磨損的輪胎,將發生「水飄現象」,增加駕駛失控的風險。因為在過度磨損的輪胎上,胎面花紋無法將輪胎下方的積水排出,從而會導致車輛失控。
(2)如果輪胎已經受損
撞擊路肩、陷入坑洞或者插入鐵釘都可能會嚴重損傷輪胎。受過損傷的輪胎很可能能夠修復,但只有專業的修理廠才有資格准確地判斷輪胎是否可以修復,或者只能更換新胎。
(3)如果輪胎已經老化
如果發現有胎面變形或明顯龜裂的現象,請立即停止使用這些輪胎,並及時請專業的修理廠進行檢查以判定此輪胎是否可以繼續使用。
(4)如果輪胎已經鼓包
輪胎鼓包是爆胎的高發因素,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非常危險,輪胎出現鼓包應及時更換。
⑸ 固特異輪胎側面厚度
你好,只有防爆胎的胎壁特別厚,那個普通的輪胎厚度都是一樣的,特別薄。
⑹ 轎車輪胎胎肩有個口子需要更換嗎
換到備胎吧,高速容易爆胎,
如果是車型需要先確定是防爆胎(零氣壓續行輪胎)還是普通輪胎。專
如果屬是普通胎的:需要看一下是否該口子已經破損或傷及內部的簾子布材料了,如果胎側已經破損的話,我們不建議修補了。
如果該口子並未傷及簾子布材料,那還可以繼續跑,但需定期查看傷口有否擴大,簾線有否損傷,如果有的話,考慮到行車安全,請及時更換新輪胎。
⑺ 防爆胎比一般輪胎要厚嗎
你好,防爆胎和普通胎的區別:防爆胎一般叫缺氣保用胎,不像名字那樣一定不會爆胎,防爆胎只是輪胎的兩個側面比一般的輪胎都要厚,所以在缺氣的時候防爆胎還能支撐整個汽車繼續行駛而普通胎就不行。謝謝採納。
⑻ 鄧祿普輪胎205 55r16側邊厚度多少
想厚就買防爆胎!普通輪胎厚度都一樣,拉貨胎較厚一點!
⑼ 國產輪胎一定不如進口看這個你就知道答案!
過年間和友人聊起關於輪胎的話題,剛好對方車輛的輪胎磨完了想年後換新胎,可是在換胎的時候,卻涉及到了「進口」與「國產」之選。友人想在大虎悠這里證實一件事,那就是進口的輪胎,品質會不會比國產的更好。
所以國產的輪胎和進口輪胎之間的比較自然也就有了答案:事實上單層論技術,國產技術比起國外技術依然是有差距的,比如輪胎結構優化等等我們不得不承認。但是國內的技術則更多的會去注意到國內並不好的路況,以及「高強度加厚」等對應處理手法。所以還是回答那句話——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