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散熱器結構
散熱器有很多種,比如汽車散熱器、工業散熱器、翅片式散熱器等等。
在汽車冷卻系統中,散熱器主要構成部分包括:散熱器芯、進水室、出水室及主片等。散熱器芯部的結構形式主要有管帶式和管片式兩大類。管帶式散熱器是由波紋狀散熱帶和冷卻管相間排列經焊接而成,像百葉窗一樣,散熱帶上也有擾動氣流的的小孔,用來破壞流動空氣在散熱帶表面上的附著層,增加散熱面積,提高散熱能力。管片式散熱器芯部是由許多細的冷卻管和散熱片構成,冷卻管大多採用扁圓形截面,以減小空氣阻力,增加傳熱面積。
工業散熱器(簡稱散熱器,又名散熱排管),是以冷媒冷卻空氣,或以熱媒加熱空氣,或以冷水回收空氣余熱,等換熱裝置中的主要設備。通入高溫水,蒸汽或高溫導熱油可以加熱空氣,通入鹽水或低溫水來冷卻空氣。
翅片式散熱器在翅片結構形式上可分為繞片式;串片式;焊片式;軋片式。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鋼鋁復合型翅片管,它利用了鋼管的耐壓性和鋁的高效導熱性能,在專用的機床上復合而成。其接觸熱阻在210℃的工作情況下幾乎為零。鋼鋁復合管具有其它類翅片管散熱器不可替代的優勢。智高散熱器為你解答。
2. 如何縮短KDON-350/900型空分設備的啟動時間
如何縮短KDON—350/900型空分設備的啟動時間
信息發布日期: 2008-10-16
摘要:針對KDON-350/900型空分設備啟動時間過長的現象,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改進了操作方法,新啟動方法只用了8—10h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產氧,滿足各單位用氧的需要。
關鍵詞:小型空分設備;啟動;快速;出氧;方法。
我公司在2002年8月新安裝了一套杭州制氧機集團公司生產的KDON一350/900型空分設備,經過幾年的運行,設備運轉正常,各項技術參數都達到了設計指標,但是每次從啟動到正常出氧都需要24—30h,有時不能滿足單位的正常供氧。為此,對其進行了分析與研
究,改進了操作方法,新啟動方法中用8—10h就可以出氧,現做一介紹。
1 啟動時間過長情況
空分設備在啟動後主要有兩個過程,即冷卻與積液,設備內部的溫度要從室溫冷卻到-183℃以下,需要12—15h的時間。另外只有液氧積累到一定的量時才能保證產品的產量與質量,這個過程需要12一l5h。
2 啟動中採用的方法
2.1 部分空氣經液氮冷卻後進下塔
空分設備的冷卻階段主要是使分餾塔內部及氣體的溫度下降,針對這點可在分餾塔的液空排放閥外部接一液氮貯罐與相關的壓力表、閥門等。在貯罐中裝入液氮(我公司有液氧、液氮貯槽),儲罐一側接有空氣管,空氣管接在空分設備純化器後的空氣管線上,風源來自空分氣流上經過過濾的乾燥空氣,通過貯罐的氣體壓力可用壓力調節閥調整到比分餾塔的下塔壓力高0.03一0.05MPa。這樣設備啟動後,一部分的氣體經過液氮貯罐的液氮冷卻後直接進入下塔,使分餾塔內部溫度迅速下降,達到快速降溫的目的。
2.2 將液氧灌入上塔
積液階段主要是積累液氧到一定的高度,可在液氧排放閥的外部接一貯罐,在貯罐裝入液氧,同樣對貯罐中的液氧進行加壓,使其壓力比上塔壓力高0.005~0.01MPa,使液氧直接進入上塔,這樣上塔中的液氧液面的高度能迅速達到標准,完成此階段積液體的目的。
3 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安裝貯罐與相關的壓力表、閥門時,一定要按要求進行嚴格的脫脂清洗 與試壓檢驗,合格後方能使用。
3.1 冷卻階段啟用液氮貯罐
在冷卻階段,先將分餾塔上的液空與液氮節流閥、氧氣與氮氣排放閥全開,在空壓機不運轉的情況下,在溫度差的作用下,液氮貯罐中的液氮蒸發為氮氣,進入分餾塔的下塔,使下塔與上塔緩慢降溫,避免因快速降溫使塔內產生應力而變形。1h後再啟動空壓機,使部分乾燥空氣經過液氮貯罐中液氮冷卻後再進入下塔,使塔內的溫度進一步下降,大約經過2小時,塔內溫度降到-170℃時,將液空排放閥關閉,停止向塔內輸送液氮,靠分餾塔自身的工作逐漸形成液空。
3.2 注入液氧時的操作
在下塔液空液面達到正常值後,在冷凝蒸發器出現液氧液面時,將液體排出塔外,檢查有否灰塵等機械雜質,若液體中無雜質,此時可從液氧排放閥輸入液氧,並在分餾塔工況不變的情況下,將液氧貯罐中的液氧加壓,其壓力比上塔壓力高0.005—0.01MPa,並且液氧要緩慢地進入上塔,在壓入過程中要根據液氧液面高度的變化,不斷補充液氧與加壓,當接近液氧面的設計值時,停止向上塔壓入液氧。
3.3 調整膨脹機工況和閥門開度
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仔細認真地根據分餾塔的各種數據及時調整膨脹機及各閥門的配比,保證分餾塔工況在正常數據下運行。
3.3.1 膨脹機後溫度控制比該壓力下液化溫度高2℃,小型空分設備啟動時用低溫來冷卻設備,要求膨脹機後溫度低一些,則可冷卻得快一些,因此只要機後不出現液體,機後溫度盡可能低。
3.3.2 膨脹機後空氣進上塔不是越多越好,小型空分設備膨脹後空氣部分進上塔,充分利用上塔多餘的迴流液,從而提高氧氣產量。膨脹機後空氣不進上塔,空氣放空,其中氧氣沒有提取,若送入上塔膨脹機空氣量越多參加精餾的空氣量越多,氧產量增加。但是多到一
定量,進入上塔的熱量過多,汽化率增加,上塔精餾破壞,反而使氧氣提取率下降。因此,要控制進入上塔的膨脹空氣量,通過實際摸索,到底送入多少合適,具體情況視設備精餾工況而定。
3.3.3 液氧回下塔的閥不能作調節閥。小型空分設備採用鋁制板翅式冷凝蒸發器單元,為了加速主冷單元的加溫和冷卻,有的廠家在主冷單元出口回下塔前增加了一個液氮迴流閥,該閥在加溫和冷卻、積液階段都是關閉的,待產冷液氧液面上升至正常液面的80%左右,應緩慢地逐漸打開,然後全開該閥,不少用戶將該閥作調節下塔的迴流液用,這是誤區,因為該閥關得過小,下塔溫度會下降,液氮會在主冷內積聚,而下塔液氦純度是靠液氮節流閥來控制的。因此,該閥只能關或開,要求打開時要緩慢,而不能作調節作用。
4 新方法的效果
用這種新方法啟動。其實質就是利用了液氧、液氮的冷量,收到了快速啟動的效果,原來空分設備啟動後要經過24-30h才能正常出氧,現在縮短到 8—10h,不但節省了大量的電耗與水耗而且保證了用氧單位的正常用氧,經濟效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