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柴油車EGR閥故障現象是什麼
EGR閥是廢氣再循環系統閥門,EGR閥壞了會出現的現象有怠速極不穩定甚至熄火、故障燈閃爍、年檢排放不達標、燒機油、尾氣藍煙。EGR閥一直處於打開狀態時,汽車會出現冒黑煙、加速無力、油耗增加的現象。
EGR閥也叫廢氣再循環閥,是一個安裝在柴油機上用來控制進氣系統的廢氣再循環量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是廢氣再循環裝置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的部件。其作用是對進入進氣歧管的廢氣量進行控制,使一定量的廢氣流入進氣歧管進行再循環。
EGR閥的工作原理:
EGR閥閥桿上升,推動與之相連的滑動觸點臂的位置發生變化,從而使滑動觸點在滑動電阻上滑動,產生不同的電壓信號,這個信號會傳遞到發動機控制ECU,發動機控制ECU 以此監視EGR閥的位置,確保閥門對ECU 的指令作出正確的響應,從而調整和修正開啟EGR閥開啟時刻和占空比,精確控制再循環量的大小,以減小排放、改善性能。 本田 、別克、豐田等的某些車型都安裝有EGR閥位置感測器。
(圖/文/攝: 梁科欣) 賓士S級 問界M5 理想ONE 別克GL8 小鵬P5 小鵬汽車P7 @2019
2. 五十鈴柴油泵上面的那兩個電磁閥分別起什麼作用!如果壞掉了影響著車嗎
一個是進油電磁閥,一個是回油閥,進油電磁閥壞了就不著車了。
進油電磁閥:
電磁閥是電磁線圈通電後產生磁力吸引克服彈簧的壓力帶動閥芯動作,就一電磁線圈,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只能實現開關。
通過閥芯動作實現開關控制。當檢測到油箱內油壓不足,閥芯動作,開閥,進油。油箱內的油壓恢復到正常狀態時,閥芯動作,關閥,油不再進入油箱。
即通過電控制供油,該給時就給,不給時關閉,避免無效供油,按道理應該比大泵的省油。
進油閥和回油閥兩者接線不能共用,是系統根據不同的信號進行單獨控制的,並及時檢修保養確保行車穩定舒適安全。
回油閥:
汽車的回油閥,是一種液壓壓力控制閥。在液壓設備中主要起定壓溢流作用和安全保護作用。
1、定壓溢流作用:在定量泵節流調節系統中,定量泵提供的是恆定流量。當系統壓力增大時,會使流量需求減小。此時溢流閥開啟,使多餘流量溢回油箱,保證溢流閥進口壓力,即泵出口壓力恆定(閥口常隨壓力波動開啟)。
2、穩壓作用:溢流閥串聯在回油路上,溢流閥產生背壓,運動部件平穩性增加。
3、系統卸荷作用:在溢流閥的遙控口串接溢小流量的電磁閥,當電磁鐵通電時,溢流閥的遙控口通油箱,此時液壓泵卸荷。溢流閥此時作為卸荷閥使用。
4、安全保護作用:系統正常工作時,閥門關閉。只有負載超過規定的極限(系統壓力超過調定壓力)時開啟溢流,進行過載保護,使系統壓力不再增加(通常使溢流閥的調定壓力比系統最高工作壓力高10%-20%)。
5、實際應用中一般有:作卸荷閥用,作遠程調壓閥,作高低壓多級控制閥,作順序閥,用於產生背壓(串在回油路上)。
(2)柴油車ocec是什麼閥門擴展閱讀:
電動閥與電磁閥的區別
電磁閥是電磁線圈通電後產生磁力吸引克服彈簧的壓力帶動閥芯動作,就一電磁線圈,結構簡單,價格便宜,只能實現開關;
電動閥是通過電動機驅動閥桿,帶動閥芯動作,電動閥又分(關斷閥)和調節閥。關斷閥是兩位式的工作即全開和全關,調節閥是在上面安裝電動閥門定位器,通過閉環調節來使閥門動態的穩定在一個位置上。
電動閥和電磁閥的用途對比
電磁閥:用於液體和氣體管路的開關控制,是兩位DO控制。一般用於小型管道的控制。
電動閥:用於液體、氣體和風系統管道介質流量的模擬量調節,是AI控制。在大型閥門和風系統的控制中也可以用電動閥做兩位開關控制。
電磁閥:只能用作開關量,是DO控制,只能用於小管道控制,常見於DN50及以下管道。
電動閥:可以有AI反饋信號,可以由DO或AO控制,比較見於大管道和風閥等。
1、開關形式:
電磁閥通過線圈驅動,只能開或關,開關時動作時間短。
電動閥的驅動一般是用電機,開或關動作完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模擬量的,可以做調節。
2、工作性質:
電磁閥一般流通系數很小,而且工作壓力差很小。比如一般25口徑的電磁閥流通系數比15口徑的電動球閥小很多。電磁閥的驅動是通過電磁線圈,比較容易被電壓沖擊損壞。相當於開關的作用,就是開和關2個作用。
電動閥的驅動一般是用電機,比較耐電壓沖擊。電磁閥是快開和快關的,一般用在小流量和小壓力,要求開關頻率大的地方電動閥反之。電動閥閥的開度可以控制,狀態有開、關、半開半關,可以控制管道中介質的流量而電磁閥達不到這個要求。
電磁閥一般斷電可以復位,電動閥要這樣的功能需要加復位裝置。
3、適用工藝:
電磁閥適合一些特殊地工藝要求,比如泄漏、流體介質特殊等,價格較貴。
電動閥一般用於調節,也有開關量的,比如:風機盤管末端。
3. 柴油發動機閥門上o與s表示什麼意思
O:就是Open(開)S:就是Shut(關閉) 滿意請採納
4. 柴油汽車egr閥出現故障的現象是什麼
柴油汽車egr閥出現故障的現象如下:1、EGR閥的介紹:EGR閥也叫廢氣再循環閥是一個安裝在柴油機上用來控制進氣系統的廢氣再循環量的機電一體化產品是廢氣再循環裝置中非常重要的、關鍵的部件。2、現象一:EGR閥是廢氣再循環系統閥門EGR閥壞了會出現的現象有怠速極不穩定甚至熄火、故障燈閃爍、年檢排放不達標、燒機油、尾氣藍煙。3、現象二:EGR閥一直處於打開狀態時汽車會出現冒黑煙、加速無力、油耗增加的現象。
5. 汽車的EGR閥是什麼
EGR EGR是英文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三個字的縮寫,意思是廢氣再循環系統。它是針對引擎排氣中有害氣體之一的氮氧化合物NOx所設置的排氣凈化裝置。
氮氧化物排到大氣中,碰到強烈的紫外線時,會生成光化學煙霧。這種光化學煙霧,會造成眼睛疼痛,嚴重的話還會呼吸困難。長期呼吸被氮氧化物和黑煙等污染的空氣,也容易帶來呼吸器官的疾病和癌症。
在化學上,氮是所謂的惰性氣體,不容易起氧化作用,但溫度高到一個程度,還是會形成氮氧化物的。因此若要降低引擎排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就必須設法降低引擎的燃燒溫度。目前車輛使用的方法就是在進氣管中導入一些已經燃燒過的廢氣,與新鮮空氣混合,使之再次燃燒,作用為降低混合氣的含氧濃度、吸收燃燒釋放出的熱量,使燃燒速度減慢、燃燒溫度降低,便減少了NOx的生成數量,現代引擎不論是汽油或柴油的都有EGR廢氣再循環系統,並且都用計算機來控管廢氣的進氣量,以期許在環保和動力上取得最大的利益和平衡。
發動機控制電腦即ECU根據發動機的轉速、負荷(節氣門開度)、溫度、進氣流量、排氣流量,溫度控制電磁閥適時地打開,進氣管真空度經電磁閥進入EGR閥真空膜室,膜片拉桿將EGR閥門打開,排氣中的少部分廢氣經EGR閥進入進氣系統,與混合氣混合後進入氣缸參與燃燒。少部分廢氣進入氣缸參與混合氣的燃燒,降低了燃燒時氣缸中的溫度,因NOX是在高溫條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再次生成,從而降低了廢氣中的NOX的含量。但是,過度的廢氣參與再循環,將會影響混合氣的著火、性能,從而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特別是在發動機怠速、低速、小負荷及冷機時,再循環的廢氣會明顯地影響發動機性能。所以,當發動機在怠速、低速、小負荷 及冷機時,ECU控制廢氣不參與再循環,避免發動機性能受到影響;當發動機超過一定的轉速、負荷及達到一定的溫度時,ECU控制少部分廢氣參與再循環,而且,參與再循環的廢氣量根據發動機轉速、負荷、溫度及廢氣溫度的不同而不同,以達到廢氣中的NOX最低。
ERG工作原理及運用
發動機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隨著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日趨增加,降低發動機有害排放物這一目標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世界石油製品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柴油車的經濟性日漸突出,這使得柴油機在車用動力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所以開展柴油機有害排放物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從事柴油機設計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在這里簡述降低有害排放物的控制技術中的一種-----廢氣再循環系統。
廢氣再循環系統(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簡稱EGR,是將柴油機產生的廢氣的一小部分再送回氣缸。再循環廢氣由於具有惰性將會延緩燃燒過程,也就是說燃燒速度將會放慢從而導致燃燒室中的壓力形成過程放慢,這就是氮氧化合物會減少的主要原因。另外,提高廢氣再循環率會使總的廢氣流量(mass flow) 減少,因此廢氣排放中總的污染物輸出量將會相對減少。EGR系統的任務就是使廢氣的再循環量在每一個工作點都達到最佳狀況,從而使燃燒過程始終處於最理想的情況,最終保證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由於廢氣再循環量的改變會對不同的污染成份可能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因此所謂的最佳狀況往往是一種折衷的,使相關污染物總的排放達到最佳的方案。比方說,盡管提高廢氣再循環率對減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有積極的影響, 但同時這也會對顆粒物和其他污染成份的增加產生消極的影響。
增壓中冷柴油機實現廢氣再循環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渦輪前的排氣引入中冷器之後,稱為高壓廢氣反向。採用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可以擴大廢氣再循環有效工作范圍,降低氮氧化物(NOX)和微粒(PT),燃油耗也不升高,這可能是將高壓廢氣再循環系統用於增壓中冷柴油機的最好方法。另一種是將渦輪後的排氣引入壓氣機之前,稱為低壓廢氣再循環系統,它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而廢氣循環工作范圍較大,與柴油機匹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
現在我們運用得最多的是低壓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系統的主要元件是數控式EGR閥。數控式EGR閥安裝在右排氣歧管上,作用是獨立地對再循環到發動機的廢氣量進行准確的控制,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EGR閥通過3個孔徑遞增的計量孔控制從排氣歧管流回進氣歧管的廢氣量,以產生7種不同流量的組合。每個計量孔都由1個電磁閥和針閥組成,當電磁閥通電時,電樞便被磁鐵吸向上方,使計量孔開啟。旋轉式針閥的特性保證了當EGR閥關閉時,具有良好密封性。EGR閥通常在下列條件下開啟:
1.發動機暖機運轉。
2.轉速超過怠速。
目前採用的廢氣再循環系統還有一種類型,日野汽車公司開發的脈沖式廢氣再循環系統在柴油機進氣過程中,排氣門稍有提升,使部分高壓廢氣迴流到汽缸內。排氣門的這個作用是通過修改排氣門凸輪的形狀和將廢氣再循環系統微升來實現的。在脈沖式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廢氣被重新送回氣缸內,因此廢氣的壓力應高到足以使氣流反向。要達到這樣高的壓力只有通過優化氣門微升和定時,從而利用廢氣的壓力波才能實現,在該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廢氣壓力「脈沖」被有效利用。
廢氣再循環(EGR)感測器
EGR感測器的用途是使車輛符合世界各國的廢氣排放標准。EGR感測器向引擎電子控制系統反饋廢氣流量信息。除去上述用途,EGR感測器的結構使得它還適用於踏板位置檢測和採暖通風與空調系統中。
1.作用:
廢氣再循環(EGR)系統用於降低廢氣中的氧化氮(NOX)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才會發生化學反應,發動機燃燒室內的溫度和壓力滿足了上述條件,在強制加速期間更是如此。
當發動機在負荷下運轉時,EGR閥開啟,使少量的廢氣進入進氣歧管,與可燃混合氣一起進入燃燒室。怠速時EGR閥關閉,幾乎沒有廢氣循環至發動機。汽車廢氣是一種不可燃氣體(不含燃料和氧化劑),在燃燒室內不參與燃燒。 它通過吸收燃燒產生的部分熱量來降低燃燒溫度和壓力,以減少氧化氮的生成量。進入燃燒室的廢氣量隨著發動機轉速和負荷的增加而增加。
2.工作原理:
EGR系統的主要元件是數控式EGR閥,數控式EGR閥安裝在右排氣歧管上,其作用是獨立地對再循環到發動機的廢氣量進行准確的控制,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
EGR閥通過3個孔徑遞增的計量孔控制從排氣歧管流回進氣歧管的廢氣量,以產生多種不同流量的組合。每個計量孔都由1個電磁閥和針閥組成,當電磁閥通電時,電樞便被磁鐵吸向上方,使計量孔開啟----閥門開啟。旋轉式針閥的特性保證了當EGR閥關閉時,具有良好密封性。
EGR閥通常在下列條件下開啟:1.發動機暖機運轉。2.轉速超過怠速。ECM根據發動機冷卻水溫感測器、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和空氣流量感測器來控制EGR系統。
6. EGR柴油發動機是什麼意思 EGR 好像是一個閥門吧
EGR是發動機的廢氣再循環系統,即把發動機排出的廢氣再次循環至汽缸以降低發動機最高燃燒溫度,降低NOx的排放。EGR一般都是在中低負荷使用,大負荷時為了保證發動機功率,一般不採用。
EGR閥用來控制EGR率的大小,也就是控制再循環的廢氣量。
7. 汽車:什麼是可變進氣道什麼是VVT—I什麼是EGR什麼是VTEC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可變進氣道 細而長的進氣道有利於發動機怠速穩定,短而粗的進氣道在大負荷高轉速時有利於發動機功率提升(進氣歧管越長,空氣在進氣歧管內的振動頻率就越低,反之進氣歧管越短,空氣的振動頻率越高)。進氣歧管里有個長短氣道轉換翻板,怠速或部分負荷時用長的進氣道,大負荷轉換成短氣道減少進氣阻力提高進氣效率。 VVTI VVT-i是Variable Valve Timing-intelligent的縮寫,它代表的含義就是智能正時可變氣門控制系統。這一裝置提高了進氣效率,實現了低、中轉速范圍內扭矩的充分輸出,保證了各個工況下都能得到足夠的動力表現。另一個先進之處在於全鋁合金缸體帶來的輕量化,不僅減小了質量,也降低了發動機的雜訊。可變配氣正時 可變配氣正時控制機構的主要目的是在維持發動機怠速性能情況下,改善全負荷性能。這種機構是保持進氣門開啟持續角不變,改變進氣門開閉時刻來增加充氣量。 (1)凌志LS400汽車可變配氣正時控制機構(VVT-i) VVT-i系統用於控制進氣門凸輪軸在50°范圍內調整凸輪軸轉角,使配氣正時滿足優化控制發動機工作狀態的要求,從而提高發動機在所有轉速范圍內的動力性、經濟性和降低尾氣的排放。 VVT-i系統由VVT-i控制器、凸輪軸正時機油控制閥和感測器三部分組成,如下圖所示。其中感測器有曲軸位置感測器、凸輪軸位置感測器和VVT感測器。 LS400汽車的發動機是8缸V型排列4氣門式的,有兩根進氣凸輪軸和兩根排氣凸輪軸。在工作過程中,排氣凸輪軸由凸輪軸齒形帶輪驅動,其相對於齒形帶輪的轉角不變。曲軸位置感測器測量曲軸轉角,向ECU提供發動機轉速信號;凸輪軸位置感測器測量齒形帶輪轉角;VVT感測器測量進氣凸輪軸相對於齒形帶輪的轉角。它們的信號輸入ECU,ECU根據轉速和負荷的要求控制進氣凸輪軸正時控制閥,控制器根據指令使進氣凸輪軸相對於齒形帶旋轉一個角度,達到進氣門延遲開閉的目的,用以增大高速時的進氣遲後角,從而提高充氣效率。 1)結構 VVT-i控制器的結構如下圖所示,它包括由正時帶驅動的外齒輪和與進氣凸輪軸剛性連接的內齒輪,以及一個內齒輪、外齒輪之間的可動活塞。活塞的內、外表面上有螺旋形花鍵。活塞沿軸向的移動,會改變內、外齒輪的相對位置,從而產生配氣相位的連續改變。 VVT外殼通過安裝在其後部的剪式齒輪驅動排氣門凸輪軸。 凸輪軸正時控制閥根據ECU的指令控制閥軸的位置,從而將油壓施加給凸輪軸正時帶輪以提前或推遲配氣正時。發動機停機時,凸輪軸正時控制閥處於最延遲的位置,如下圖(b)所示。 2)工作原理 根據發動機ECU的指令,當凸輪軸正時控制閥位於圖(a)所示時,機油壓力施加在活塞的左側,使得活塞向右移動。由於活塞上的旋轉花鍵的作用,進氣凸輪軸相對於凸輪軸正時帶輪提前某一角度。 當凸輪軸正時控制閥位於圖(b)位置時,活塞向左移動,並向延遲的方向旋轉。進而,凸輪軸正時控制閥關閉油道,保持活塞兩側的壓力平衡,從而保持配氣相位,由此得到理想的配氣正時。 提高充氣效率是提高發動機動力性能的重要措施。除了增壓以外,合理選擇配氣相位且能隨發動機轉速不同而變化,以及利用進氣的慣性及諧振效應是提高充氣效率的重要途徑。 進氣慣性及諧振效應是隨著發動機轉速、進氣管長度及管徑大小的變化而變化。在不同轉速下,進氣管長度應有所不同,方能獲得良好的進氣慣性效應。並且,只有採用可變配氣相位,可變進氣系統才能適應不同發動機轉速下的要求,才能較全面地提高發動機性能。 可變進氣系及配氣相位改善發動機的性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能兼顧高速及低速不同工況,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和經濟性; ②降低發動機的排放; ③改善發動機怠速及低速時的性能及穩定性。 這里首先介紹可變進氣系統,至於可變配氣相位以後會以不同的方式再作介紹。 可變進氣系統分為兩類:(1)多氣門分別投入工作;(2)可變進氣道系統。其目的都是為了改變進氣渦流強度、提高充氣效率;或者為了形成諧振及進氣脈沖慣性效應,以適應低速及中高速工況都能提高性能的需要。 1.多氣門分別投入工作 實現多氣門分別投入工作的結構方案有如下兩種:第一,通過凸輪或搖臂控制氣門按時開或關;第二,在氣道中設置旋轉閥門,按需要打開或關閉該氣門的進氣通道,其結構如圖3-94a)所示,這種結構比用凸輪、搖臂控制簡單。 a)渦輪控制閥示意圖 b)低速、小負荷工況 c)高速、大負荷工況 圖3-94 多氣門分別投入工作示意圖 當發動機在節氣門部分開度工作時,渦流控制閥關閉(見圖3-94b),混合氣通過主要螺旋進氣道進入氣缸。節流的氣道促進混合加速,並沿著切線方向進入氣缸,這樣可以形成較強的進氣渦流,對於低速工況及燃燒稀混合氣是有利的。 當發動機轉速及負荷增加時,僅由主氣道進入氣缸的混合氣不能滿足發動機的需要,於是副進氣道中的閥門開啟,增加進入缸內的混合氣(見圖3-94c),而且抑制了進氣道中進氣渦流強度,這對於提高發動機高速工況時的容積效率及燃燒效率、減少能量損失是有利的。 2.可變進氣道系統 可變進氣道系統是根據發動機不同轉速,使用不同長度及容積的進氣管向氣缸內充氣,以便能形成慣性充氣效應及諧振脈沖波效應,從而提高充氣效率及發動機動力性能。 (1)雙脈沖進氣系統 雙脈沖進氣系統由空氣室及兩根脈沖進氣管組成,如圖3-95所示。空氣室的入口處設置節氣門,並與兩根直徑較大的進氣管相連接,其目的在於防止兩組(每組三缸)進氣管中諧振空氣柱的互相干擾。每根脈沖管子成為形成諧振空氣波的通道,分別連接兩組氣缸。 將六缸機的進氣道分成前後兩組,這就相當於兩個三缸機的進氣管,每個氣缸有240°的進氣沖程,各氣缸之間不會有進氣脈沖波的互相干擾。上述可變進氣系統的效果在於:每個氣缸都會產生空氣諧振波的動力效應,而直徑較大的空氣室、中間的產生諧振空氣波的通道同支管一起,形成脈沖波諧振循環系統。 圖3-95 雙脈沖進氣系統示意圖 a)低速段(n﹤4400r/min);b)高速段(n﹥4400r/min) 當進氣管中動力閥關閉時(見圖3-95a),可變進氣管容積及總長大約為70cm的進氣管,能在發動機轉速n=3300r/min時,形成諧振進氣壓力波,提高了充氣效率,使轉矩達到最大值。當發動機轉速大於4000r/min時,進氣管中便不能形成有效的進氣壓力波,於是動力閥門打開(見圖3-95b),兩個中間進氣通道便連接成一體。優化選擇在每個氣缸與總管連接的支管容積後,能形成高速(如:n=4400r/min)下諧振進氣脈沖波,使轉矩值達到較高值。於是在n=1500~5000r/min的范圍內,轉矩曲線變化平緩,如圖3-96所示。 圖3-96 採用可變進氣系統後的轉矩特性(六缸發動機) (2)四氣門二階段進氣系統 該進氣系統由彎曲的長進氣管和短的直進氣管與空氣室相連接,並分別連接到缸蓋的兩個進氣門上,如圖3-97所示。在發動機低、中速工況時由長的彎曲管向發動機供氣;而在高速時,短進氣管也同時供氣(動力閥打開),提高了發動機功率。 在發動機低、中速工況(n﹤3800r/min),動力閥關閉短進氣管的通道(見圖3-97a)。空氣通過長的彎曲氣道,使氣流速度增加,並且形成較強的渦流,促進良好混合氣的形成。此外,進氣管的長度能夠在進氣門即將關閉時,形成較強的反射壓力波峰,使進入氣缸的空氣增加。這都有助於提高發動機低速時的轉矩。 在發動機高速工況(n﹥3800r/min),動力閥打開(見圖3-97b),額外的空氣從空氣室經過短進氣管進入氣缸,改善了容積效率,並且由另一氣門進入氣缸的這股氣流,將低、中速工況形成的渦流改變成滾流運動,更能滿足高速高負荷時改善燃燒的需要。 圖3-97 四氣門二階段進氣系統 a)低速段;b)高速段 (3)三階段進氣系統 該進氣系統由末端連在一起的兩根空氣室管組成,並布置在V形夾角之間。每根空氣室通過3根單獨的脈沖管連接到左側或者右側的氣缸上。每一側氣缸形成獨立的三缸機,各缸的進氣沖程相位為均勻隔開的240°。兩根空氣室的人口處有各自的節流閥,在兩根空氣室中部有用閥門控制的連接通道,在空氣室末端U形連接管處布置有兩個蝶式閥門,如圖3-98所示。 圖3-98 三階段進氣系統 a)低速(n﹤4000r/min);b)中速(n﹥4000r/min);c)高速(n﹥5000r/min) 在發動機低速工況(n﹤4000r/min)(見圖3-98a),兩空氣室管之間的閥及高速工況用閥關閉。每根空氣室管及與其相連接的3根脈沖進氣管形成完整的諧振系統,將在一定轉速工況下(如:n=3500r/min),將慣性及波動效應綜合在一起,從而使充氣效率及轉矩達到峰值。當發動機轉速高於3500r/min時,諧振壓力波的波幅值變小,因此可變系統的效果也變差,相應地每個氣缸的充氣效率也變小。 當發動機轉速處於4000~5000r/min之間,即中速工況時(見圖3-98b),連接兩根空氣室的閥門打開,因此部分損壞了低速工況諧振壓力波頻率,然而卻在轉速為4500r/min的工況下,形成新的諧振壓力波峰,從而使更多的空氣或混合氣進入氣缸。 當發動機轉速進一步提高,如:達到5000r/min以上,於是短進氣道中蝶閥打開(見圖3-98c),在兩個空氣室之間的短的及直接通道的空氣流動,影響了第二階段的慣性及脈沖效應。然而在高速范圍(5000~6000r/min)內,通過各缸進氣管的脈沖及諧振作用,建立了新的脈沖壓力波及效果。於是三階段的可變進氣系統在三段轉速范圍內都能形成一個高的轉矩峰值,從而提高了整個轉速范圍內的轉矩,使轉矩特性更平坦,數值更高。 EGR EGR是英文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三個字的縮寫,意思是廢氣再循環系統。它是針對引擎排氣中有害氣體之一的氮氧化合物NOx所設置的排氣凈化裝置。 氮氧化物排到大氣中,碰到強烈的紫外線時,會生成光化學煙霧。這種光化學煙霧,會造成眼睛疼痛,嚴重的話還會呼吸困難。長期呼吸被氮氧化物和黑煙等污染的空氣,也容易帶來呼吸器官的疾病和癌症。 在化學上,氮是所謂的惰性氣體,不容易起氧化作用,但溫度高到一個程度,還是會形成氮氧化物的。因此若要降低引擎排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就必須設法降低引擎的燃燒溫度。目前車輛使用的方法就是在進氣管中導入一些已經燃燒過的廢氣,與新鮮空氣混合,使之再次燃燒,作用為降低混合氣的含氧濃度、吸收燃燒釋放出的熱量,使燃燒速度減慢、燃燒溫度降低,便減少了NOx的生成數量,現代引擎不論是汽油或柴油的都有EGR廢氣再循環系統,並且都用計算機來控管廢氣的進氣量,以期許在環保和動力上取得最大的利益和平衡。 發動機控制電腦即ECU根據發動機的轉速、負荷(節氣門開度)、溫度、進氣流量、排氣流量,溫度控制電磁閥適時地打開,進氣管真空度經電磁閥進入EGR閥真空膜室,膜片拉桿將EGR閥門打開,排氣中的少部分廢氣經EGR閥進入進氣系統,與混合氣混合後進入氣缸參與燃燒。少部分廢氣進入氣缸參與混合氣的燃燒,降低了燃燒時氣缸中的溫度,因NOX是在高溫條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再次生成,從而降低了廢氣中的NOX的含量。但是,過度的廢氣參與再循環,將會影響混合氣的著火、性能,從而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特別是在發動機怠速、低速、小負荷及冷機時,再循環的廢氣會明顯地影響發動機性能。所以,當發動機在怠速、低速、小負荷 及冷機時,ECU控制廢氣不參與再循環,避免發動機性能受到影響;當發動機超過一定的轉速、負荷及達到一定的溫度時,ECU控制少部分廢氣參與再循環,而且,參與再循環的廢氣量根據發動機轉速、負荷、溫度及廢氣溫度的不同而不同,以達到廢氣中的NOX最低。 ERG工作原理及運用 發動機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隨著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日趨增加,降低發動機有害排放物這一目標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世界石油製品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柴油車的經濟性日漸突出,這使得柴油機在車用動力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所以開展柴油機有害排放物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從事柴油機設計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在這里簡述降低有害排放物的控制技術中的一種-----廢氣再循環系統。 廢氣再循環系統(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簡稱EGR,是將柴油機產生的廢氣的一小部分再送回氣缸。再循環廢氣由於具有惰性將會延緩燃燒過程,也就是說燃燒速度將會放慢從而導致燃燒室中的壓力形成過程放慢,這就是氮氧化合物會減少的主要原因。另外,提高廢氣再循環率會使總的廢氣流量(mass flow) 減少,因此廢氣排放中總的污染物輸出量將會相對減少。EGR系統的任務就是使廢氣的再循環量在每一個工作點都達到最佳狀況,從而使燃燒過程始終處於最理想的情況,最終保證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由於廢氣再循環量的改變會對不同的污染成份可能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因此所謂的最佳狀況往往是一種折衷的,使相關污染物總的排放達到最佳的方案。比方說,盡管提高廢氣再循環率對減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有積極的影響, 但同時這也會對顆粒物和其他污染成份的增加產生消極的影響。 增壓中冷柴油機實現廢氣再循環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渦輪前的排氣引入中冷器之後,稱為高壓廢氣反向。採用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可以擴大廢氣再循環有效工作范圍,降低氮氧化物(NOX)和微粒(PT),燃油耗也不升高,這可能是將高壓廢氣再循環系統用於增壓中冷柴油機的最好方法。另一種是將渦輪後的排氣引入壓氣機之前,稱為低壓廢氣再循環系統,它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而廢氣循環工作范圍較大,與柴油機匹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 現在我們運用得最多的是低壓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系統的主要元件是數控式EGR閥。數控式EGR閥安裝在右排氣歧管上,作用是獨立地對再循環到發動機的廢氣量進行准確的控制,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EGR閥通過3個孔徑遞增的計量孔控制從排氣歧管流回進氣歧管的廢氣量,以產生7種不同流量的組合。每個計量孔都由1個電磁閥和針閥組成,當電磁閥通電時,電樞便被磁鐵吸向上方,使計量孔開啟。旋轉式針閥的特性保證了當EGR閥關閉時,具有良好密封性。EGR閥通常在下列條件下開啟: 1.發動機暖機運轉。 2.轉速超過怠速。 目前採用的廢氣再循環系統還有一種類型,日野汽車公司開發的脈沖式廢氣再循環系統在柴油機進氣過程中,排氣門稍有提升,使部分高壓廢氣迴流到汽缸內。排氣門的這個作用是通過修改排氣門凸輪的形狀和將廢氣再循環系統微升來實現的。在脈沖式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廢氣被重新送回氣缸內,因此廢氣的壓力應高到足以使氣流反向。要達到這樣高的壓力只有通過優化氣門微升和定時,從而利用廢氣的壓力波才能實現,在該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廢氣壓力「脈沖」被有效利用。 廢氣再循環(EGR)感測器 EGR感測器的用途是使車輛符合世界各國的廢氣排放標准。EGR感測器向引擎電子控制系統反饋廢氣流量信息。除去上述用途,EGR感測器的結構使得它還適用於踏板位置檢測和採暖通風與空調系統中。 1.作用: 廢氣再循環(EGR)系統用於降低廢氣中的氧化氮(NOX)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才會發生化學反應,發動機燃燒室內的溫度和壓力滿足了上述條件,在強制加速期間更是如此。 當發動機在負荷下運轉時,EGR閥開啟,使少量的廢氣進入進氣歧管,與可燃混合氣一起進入燃燒室。怠速時EGR閥關閉,幾乎沒有廢氣循環至發動機。汽車廢氣是一種不可燃氣體(不含燃料和氧化劑),在燃燒室內不參與燃燒。 它通過吸收燃燒產生的部分熱量來降低燃燒溫度和壓力,以減少氧化氮的生成量。進入燃燒室的廢氣量隨著發動機轉速和負荷的增加而增加。 2.工作原理: EGR系統的主要元件是數控式EGR閥,數控式EGR閥安裝在右排氣歧管上,其作用是獨立地對再循環到發動機的廢氣量進行准確的控制,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 EGR閥通過3個孔徑遞增的計量孔控制從排氣歧管流回進氣歧管的廢氣量,以產生多種不同流量的組合。每個計量孔都由1個電磁閥和針閥組成,當電磁閥通電時,電樞便被磁鐵吸向上方,使計量孔開啟----閥門開啟。旋轉式針閥的特性保證了當EGR閥關閉時,具有良好密封性。 EGR閥通常在下列條件下開啟:1.發動機暖機運轉。2.轉速超過怠速。ECM根據發動機冷卻水溫感測器、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和空氣流量感測器來控制EGR系統。 「最貴的東西不一定是最賺錢的,最賺錢的東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很容易就能在汽車行業內找到這一句話的例證,大家都說日系車廠精明,是因為他們都把最好的東西用在刀刃上。要論到最頂尖的發動機技術、最強勁的動力輸出,在超級跑車的圈子裡面似乎不多見日系車的身影。但要論到年產量的大小,似乎排在前幾名都是我們熟識的日系廠商標。他們把最好的資源都投入到研發更能兼顧動力和油耗的機型,以更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來爭奪市場。日系品牌眾多發動機在國內有著相當可觀的保有量,而要數最經典的4款莫過於本田i-VTEC系列、豐田VVT-i系列、日產VQ系列和三菱的4G系列發動機。下文我們先對本田的i-VTEC系列發動機作深入研究。 i-VTEC技術不單只是本田的看家本領,更是各大廠家大同小異的「CVVT」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鼻祖。自新一代飛度1.3L車型棄用i-DSI引擎轉投i-VTEC陣型後,本田正式對其在國內的所有車型普及i-VTEC發動機。小至1.3L的低排量,大到2.4L排量,無論是兩廂小車還是MPV或者SUV,只要掛的是本田商標,打開引擎蓋便能看到那銀色的一串英文字母。到底這簡單的5個英文字母背後到底包含了什麼獨到技術呢? 工作原理 在中低轉速時,發動機需要的混合氣量並不高,以保持轉速的穩定以及減少燃油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但到達高轉速時便需要更大的進氣量來滿足高動力輸出的需求,而發動機進氣門的相位(開閉的時機)和升程(開度的大小)便是決定汽缸進氣量的最直接因素。普通的發動機在製造出來後,配氣相位和氣門升程就固定不變了,無法適應不同轉速下發動機對進排氣的需求。因此,人們希望能夠有這樣一種發動機,其凸輪型線(凸輪的輪廓曲線)能夠適應任何轉速,不論在高速還是低速都能得到最佳的配氣相位。於是,可變配氣相位控制機構應運而生。本田公司在1989年推出了自行研製的「可變氣門正時和氣門升程電子控制系統」,英文全「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縮寫就是「VTEC」,是世界上第一個能同時控制氣門開閉時間及升程等兩種不同情況的氣門控制系統。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與很多普通發動機一樣,VTEC發動機每缸有4氣門(2進2排)、凸輪軸和搖臂等,但與普通發動機不同的是凸輪與搖臂的數目及控制方法。中、低轉速用小角度凸輪,在中低轉速下兩氣門的配氣相位和升程不同,此時一個氣門升程很小,幾乎不參與進氣過程,進氣通道基本上相當於單進氣門發動機。而在高轉速時,通過VTEC電磁閥控制液壓油的走向,使得兩進氣搖臂連成一體並由開啟時間最長、升程最大的進氣凸輪來驅動氣門,此時兩進氣門按照大凸輪的輪廓同步進行。與低速運行相比,大大增加了進氣流通面積和開啟持續時間,從而提高了發動機高速時的動力性。這兩種完全不同性能表現的輸出曲線,本田的工程師使它們在同一個發動機上實現了。 i-VTEC=VTEC+VTC 但是VTEC系統對於配氣相位的改變仍然是階段性的,也就是說其改變配氣相位只是在某一轉速下的跳躍,而不是在一段轉速范圍內連續可變。為了改善VTEC系統的性能,本田不斷進行創新,推出了i-VTEC系統。增加了一個稱為VTC(Variable timing control「可變正時控制」)的裝置——一組進氣門凸輪軸正時可變控制機構,即i-VTEC=VTEC+VTC。此時,進氣閥門的正時與開啟的重疊時間是可變的,由VTC控制,VTC機構的導入使發動機在大范圍轉速內都能有合適的配氣相位,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發動機的性能。 不過值得車友們注意的是,雖然發動機上同樣打著光亮的i-VTEC標志,但東風本田思域的R18A1發動機的i-VTEC卻有著另一層深意。上文的i-VTEC機構的作動目的在提高馬力輸出,但這顆R18A1引擎i-VTEC機構的作用是省油。 上文VTEC切換至高角度凸輪的時機,是在引擎達到4800轉以上、水溫高於60度,並在進氣歧管內的負壓指數符合原廠設定值後,便會開啟VTEC電磁閥,將油壓導入搖臂內以推動自由活塞,使高角度凸輪開始介入,延長進氣門關閉時間,提高引擎於高轉速時的進氣量。 思域的R18A1發動機 在R18A1引擎上的VTEC作動時機,是設定在1000~3500rpm之間的任一轉速域內,皆有介入的可能性,且超過此范圍外不論轉速多高VTEC機構皆不會再作動,如此聽來是不是與我們上文所述的VTEC作動時機大不相同呢?且為何提早切換至高角度凸輪,可獲得節省油耗的目的呢?關鍵在於進氣阻力的控制。 一般汽油引擎在高速巡航低負載時,因速度不需再提高,駕駛者只會輕踩油門以保持同樣速度,節氣門開啟角度相對縮小(也就是說高速巡航是節氣門的開度很小),減緩新鮮空氣吸入量,但此時引擎內的吸氣阻力,卻會因節氣門開度小而增加,並提高活塞於進氣行程時的向下阻力,相對消耗部分活塞爆炸時的推力,進而降低引擎輸出功率,就像吸管變小,需用更多的吸力飲料才能吸到嘴裡的道理是相同的。此時如果能將節氣門開度變大,就能減緩活塞吸氣阻力進而提高效率,使引擎輸出功率全部用在傳動系統上,而不會在運轉時便已消耗掉一部分,進而提升高速巡航時的燃費經濟性。 R18A1發動機的i-VTEC系統就是針對該種情況,在車輛低轉速高車速巡航的時候讓高角度凸輪軸介入,通過加大氣門開度來減少進氣阻力。文章開頭提到的i-VTEC系統能夠在引擎高轉速時提供爆發的動力,而這款R18A1發動機的i-VTEC系統則反其道而行在低轉速時介入達到節油的效果。 除了巧妙地「反其道而行」外,思域身上的R18A1引擎上還有著多種針對油耗的技術,如活塞機油冷卻噴嘴與可變長度進氣歧管等,這里便不作詳述了。 結語: 歸根到底,本田的i-VTEC技術就是讓本來「一成不變」的進排氣門改為能夠根據發動機及車輛工況來調節,這種改變的好處是可想而知的,就像變速箱由只有一個擋位升級到有多個擋位一樣。 但是i-VTEC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例如發動機噪音在氣門全開時噪音過大,雖然有人認為這種明顯的「VTEC」聲非常吸引,但是畢竟也會對行駛舒適性造成一定影響。特別是長期運轉在高角度凸輪軸的狀態下油耗會明顯的增高,例如國內沒有引進的高性能版的K20A發動機,雖然排量僅僅是2.0升,但其在進排氣兩側均有i-VTEC控制的多角度凸輪軸可變換,導致在全速發力時的油耗已經接近2.5~3.0排量的發動機。此外,i-VTEC系統需要復雜的ECU控制單元來配合,而且對運作部件的加工質量要求高,所以需要廠家在質量保證方面下更多的功夫。 在這一個思路下,很多汽車廠家都研發出類似的可變氣門技術,來應對油耗和動力這一對矛盾,我們下一期的主角豐田VVT-i技術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敬請關注。 http://www.autohome.com.cn/dic/word-143.html
8. 汽車上的egr閥是什麼
EGR EGR是英文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三個字的縮寫,意思是廢氣再循環系統。它是針對引擎排氣中有害氣體之一的氮氧化合物NOx所設置的排氣凈化裝置。 氮氧化物排到大氣中,碰到強烈的紫外線時,會生成光化學煙霧。這種光化學煙霧,會造成眼睛疼痛,嚴重的話還會呼吸困難。長期呼吸被氮氧化物和黑煙等污染的空氣,也容易帶來呼吸器官的疾病和癌症。 在化學上,氮是所謂的惰性氣體,不容易起氧化作用,但溫度高到一個程度,還是會形成氮氧化物的。因此若要降低引擎排氣中的氮氧化物含量,就必須設法降低引擎的燃燒溫度。目前車輛使用的方法就是在進氣管中導入一些已經燃燒過的廢氣,與新鮮空氣混合,使之再次燃燒,作用為降低混合氣的含氧濃度、吸收燃燒釋放出的熱量,使燃燒速度減慢、燃燒溫度降低,便減少了NOx的生成數量,現代引擎不論是汽油或柴油的都有EGR廢氣再循環系統,並且都用計算機來控管廢氣的進氣量,以期許在環保和動力上取得最大的利益和平衡。 發動機控制電腦即ECU根據發動機的轉速、負荷(節氣門開度)、溫度、進氣流量、排氣流量,溫度控制電磁閥適時地打開,進氣管真空度經電磁閥進入EGR閥真空膜室,膜片拉桿將EGR閥門打開,排氣中的少部分廢氣經EGR閥進入進氣系統,與混合氣混合後進入氣缸參與燃燒。少部分廢氣進入氣缸參與混合氣的燃燒,降低了燃燒時氣缸中的溫度,因NOX是在高溫條件下生成的,故抑制了NOX的再次生成,從而降低了廢氣中的NOX的含量。但是,過度的廢氣參與再循環,將會影響混合氣的著火、性能,從而影響發動機的動力性,特別是在發動機怠速、低速、小負荷及冷機時,再循環的廢氣會明顯地影響發動機性能。所以,當發動機在怠速、低速、小負荷 及冷機時,ECU控制廢氣不參與再循環,避免發動機性能受到影響;當發動機超過一定的轉速、負荷及達到一定的溫度時,ECU控制少部分廢氣參與再循環,而且,參與再循環的廢氣量根據發動機轉速、負荷、溫度及廢氣溫度的不同而不同,以達到廢氣中的NOX最低。 ERG工作原理及運用 發動機的有害排放物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一個主要來源,隨著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日趨增加,降低發動機有害排放物這一目標成為當今世界上發動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隨著世界石油製品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國際油價居高不下,柴油車的經濟性日漸突出,這使得柴油機在車用動力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所以開展柴油機有害排放物控制方法的研究,是從事柴油機設計者的首要任務。本文在這里簡述降低有害排放物的控制技術中的一種-----廢氣再循環系統。 廢氣再循環系統(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簡稱EGR,是將柴油機產生的廢氣的一小部分再送回氣缸。再循環廢氣由於具有惰性將會延緩燃燒過程,也就是說燃燒速度將會放慢從而導致燃燒室中的壓力形成過程放慢,這就是氮氧化合物會減少的主要原因。另外,提高廢氣再循環率會使總的廢氣流量(mass flow) 減少,因此廢氣排放中總的污染物輸出量將會相對減少。EGR系統的任務就是使廢氣的再循環量在每一個工作點都達到最佳狀況,從而使燃燒過程始終處於最理想的情況,最終保證排放物中的污染成份最低。由於廢氣再循環量的改變會對不同的污染成份可能產生截然相反的影響,因此所謂的最佳狀況往往是一種折衷的,使相關污染物總的排放達到最佳的方案。比方說,盡管提高廢氣再循環率對減少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有積極的影響, 但同時這也會對顆粒物和其他污染成份的增加產生消極的影響。 增壓中冷柴油機實現廢氣再循環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渦輪前的排氣引入中冷器之後,稱為高壓廢氣反向。採用可變截面渦輪增壓器,可以擴大廢氣再循環有效工作范圍,降低氮氧化物(NOX)和微粒(PT),燃油耗也不升高,這可能是將高壓廢氣再循環系統用於增壓中冷柴油機的最好方法。另一種是將渦輪後的排氣引入壓氣機之前,稱為低壓廢氣再循環系統,它可有效降低氮氧化物,而廢氣循環工作范圍較大,與柴油機匹配能有效地發揮其功能。 現在我們運用得最多的是低壓廢氣再循環系統,其系統的主要元件是數控式EGR閥。數控式EGR閥安裝在右排氣歧管上,作用是獨立地對再循環到發動機的廢氣量進行准確的控制,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EGR閥通過3個孔徑遞增的計量孔控制從排氣歧管流回進氣歧管的廢氣量,以產生7種不同流量的組合。每個計量孔都由1個電磁閥和針閥組成,當電磁閥通電時,電樞便被磁鐵吸向上方,使計量孔開啟。旋轉式針閥的特性保證了當EGR閥關閉時,具有良好密封性。EGR閥通常在下列條件下開啟: 1.發動機暖機運轉。 2.轉速超過怠速。 目前採用的廢氣再循環系統還有一種類型,日野汽車公司開發的脈沖式廢氣再循環系統在柴油機進氣過程中,排氣門稍有提升,使部分高壓廢氣迴流到汽缸內。排氣門的這個作用是通過修改排氣門凸輪的形狀和將廢氣再循環系統微升來實現的。在脈沖式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廢氣被重新送回氣缸內,因此廢氣的壓力應高到足以使氣流反向。要達到這樣高的壓力只有通過優化氣門微升和定時,從而利用廢氣的壓力波才能實現,在該廢氣再循環系統中,廢氣壓力「脈沖」被有效利用。 廢氣再循環(EGR)感測器 EGR感測器的用途是使車輛符合世界各國的廢氣排放標准。EGR感測器向引擎電子控制系統反饋廢氣流量信息。除去上述用途,EGR感測器的結構使得它還適用於踏板位置檢測和採暖通風與空調系統中。 1.作用: 廢氣再循環(EGR)系統用於降低廢氣中的氧化氮(NOX)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才會發生化學反應,發動機燃燒室內的溫度和壓力滿足了上述條件,在強制加速期間更是如此。 當發動機在負荷下運轉時,EGR閥開啟,使少量的廢氣進入進氣歧管,與可燃混合氣一起進入燃燒室。怠速時EGR閥關閉,幾乎沒有廢氣循環至發動機。汽車廢氣是一種不可燃氣體(不含燃料和氧化劑),在燃燒室內不參與燃燒。 它通過吸收燃燒產生的部分熱量來降低燃燒溫度和壓力,以減少氧化氮的生成量。進入燃燒室的廢氣量隨著發動機轉速和負荷的增加而增加。 2.工作原理: EGR系統的主要元件是數控式EGR閥,數控式EGR閥安裝在右排氣歧管上,其作用是獨立地對再循環到發動機的廢氣量進行准確的控制,而不管歧管真空度的大小。 EGR閥通過3個孔徑遞增的計量孔控制從排氣歧管流回進氣歧管的廢氣量,以產生多種不同流量的組合。每個計量孔都由1個電磁閥和針閥組成,當電磁閥通電時,電樞便被磁鐵吸向上方,使計量孔開啟----閥門開啟。旋轉式針閥的特性保證了當EGR閥關閉時,具有良好密封性。 EGR閥通常在下列條件下開啟:1.發動機暖機運轉。2.轉速超過怠速。ECM根據發動機冷卻水溫感測器、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和空氣流量感測器來控制EGR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