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閥門知識 > 世界油庫的閥門叫什麼

世界油庫的閥門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2-16 08:08:24

1. 被稱為「世界油閘「和「十字路口「的地理事物,組合正確的是: A馬六甲海峽--中東 B蘇伊士運河-

C霍爾木茲海峽,它是海灣地區石油輸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馬六甲海峽全長l56公里,南窄北寬,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海上交通要道,位於東南亞,素有「遠東十字路口」之稱。

2. 全球著名的海峽運河是什麼(8個)

世界重要海峽及運河

1、馬六甲海峽

在馬來半島與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之間,有一條細長的水道,呈東南—西北走向。它的西北端通安達曼海,東南端連接南海,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咽喉要道,是溝通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海峽全長約l080公里,西北部最寬達370公里,東南部最窄處只有37公里。馬六甲海峽,因沿岸的馬六甲古城而得名。

2、霍爾木茲海峽

(波斯灣 印度洋西北部邊緣海,又名阿拉伯灣,通稱海灣。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河口,東南至霍爾木茲海峽,長約990公里,寬56~338公里。面積24萬平方公里。水深:伊朗一側大部深於80米,阿拉伯半島一側一般淺於35米,灣口處最深達110米。灣內有眾多島嶼,大都為珊瑚島。灣底與沿岸為世界上石油蘊藏最多的地區之一。淡水絕大部分來自西北面的阿拉伯河與卡侖河。因蒸發量超過注入量,故西北部鹽度(38-41‰)仍比東南海口(37-38‰)高。西北部水溫 16-32℃,東南部24-32℃。自古為海上交通要道。沿海居民從事航海、商業、漁業與采珍珠業者較多。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阿拉伯半島和伊朗的石油主要經波斯灣外運,海灣地區為世界最大石油產地和供應地,已探明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年產量佔全世界總產量的三分之一。所產石油,經霍爾木茲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素有「石油寶庫」之稱。)

"世界油庫的閥門"。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源出波斯語,意即"光明之神")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里,最狹處只有48.3公里;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西接波斯灣,東連阿曼灣,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霍爾木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所以霍爾木茲海峽被人們稱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庫的閥門"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

3、直布羅陀海峽

"西方海上的生命線"。直布羅陀海峽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與非洲大陸西北角之間,北岸為西班牙的直布羅陀(現被英國佔領),南岸為摩洛哥,直布羅陀海峽全長約90公里。兩岸山勢雄偉,景色優美。海峽西寬東窄,最窄處的西班牙的馬羅基羅和摩洛哥的西雷斯角之間僅13公里,海峽東端介於直布羅陀市和阿爾霍山之間;中段介於馬基羅和錫雷斯之間,寬22公里;其西面入峽處最寬,介於特拉法爾加角和斯帕特爾之間,寬43公里。東深西淺,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約375米。直布羅陀海峽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水道,西歐、北歐各國進口的原油、原料及出口的工業品絕大部分要通過這里。因此,人們將其稱作"西方海上的生命線"。

4、土耳其海峽

因其位於土耳其境內,故稱為土耳其海峽;又因其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峽,故又稱為黑海海峽。土耳其海峽位於土耳其的亞洲部分與歐洲部分的領士之間,故又是亞歐兩大洲的分界。海峽呈東北—西南走向,包括黑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馬爾馬拉海(土耳其內海)以及位於愛琴海與馬爾馬拉海之間的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

5、白令海峽

位於亞洲東北部楚科奇半島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半島之間(白令海峽是位於亞洲最東點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點的威爾士王子角之間的海峽),是溝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水上通道,也是北美洲和亞洲大陸間的最短海上通道。北連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南接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白令海峽長約60千米,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海峽水道中心線既是俄羅斯和美國的國界線,又是亞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線,還是國際日期變更線。

6、曼德海峽

"世界戰略的心臟"。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相連,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是紅海的南大門。海峽長50千米,寬26~32千米,水深30~323米,呈西北一東南走向。曼德海峽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被西方人稱之為"世界戰略的心臟"。

7、蘇伊士運河

著名的國際通航運河。位於埃及境內,是連通歐亞非三大洲的重要國際海運航道,連接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與印度洋聯結起來,大大縮短了東西方航程。全長約163公里。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通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實現運輸。它是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之一。它是一條在國際航運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際海運航道,每年承擔著全世界14%的海運貿易。蘇伊士運河從1859年開鑿到1869年竣工。運河開通後,英法兩國就壟斷蘇伊士運河公司96%的股份,每年獲得巨額利潤。

8、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是隔離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海峽。其最狹窄的地域為多佛爾海峽,多佛爾隔海與法國加萊相望。

在英國和法國之間,「拉芒什海峽」屬於「英吉利海峽」的一部分。長560km,平均寬為180km。西通大西洋,東北經多佛爾海峽連北海,是國際航運要道。潮差較大,有豐富的潮汐動力資源,也是重要的漁場,歷史上曾在此發生多次軍事沖突和海戰。英吉利海峽是大西洋的一部分,位於英格蘭與法國之間,西南最寬達240公里﹔東北最窄處直線距離33.8公里,即從英國的多佛爾到達法國的加來,多佛爾到加來這部分海峽是英國海峽協會認可的橫渡區域。多佛爾到加來的距離雖然不到渤海海峽的1/3,然而,其難度並不是單純以距離衡量的。英吉利海峽的平均水溫13.6攝氏度。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峽,戰略地位重要。國際航運量很大,目前每年通過該海峽的船舶達12萬艘之多,居世界各海峽之冠。歷史上由於它對西、北歐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曾起過巨大的作用,人們把這兩個海峽的水道稱為「銀色的航道」。

9、朝鮮海峽

溝通日本海和東海、黃海的重要航道。位於北太平洋西緣,朝鮮半島東南與日本-九州島、本州島之間。從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0千米,寬約180千米。峽底地形緩傾,水深大多為50~150米,最大水深228米。海峽中對馬島把水域分為東西兩大水道,西水道即狹義的朝鮮海峽,寬約67千米,平均水深95米。東水道寬約98千米,平均水深約50米。海峽兩端開敞,航路通暢。兩岸為沉降型海岸,岸線曲折、島嶼林立、多良港海灣。朝鮮海峽有對馬暖流從西南向東北通過流入日本海,也是東海海水輸入日本海的唯一通道。海峽地區屬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盛行乾冷的西北和西風,風力大、海浪高,氣溫較低,降水稀少,成為乾季;夏季多西南和南風,不僅帶來豐富的降雨(年雨量1400~2200毫米,集中在6~9月),而且利於海霧生成(3~7月是霧季,5~7月霧最多)。海峽表面水溫冬季10~15℃,夏季23~28℃。鹽度冬季34.0~34.6,夏季31.5~32.5。漁產豐富,釜山、長崎、福岡為漁港。其交通、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10、德雷克海峽

德雷克海峽以1578年首先到此的英國人名字命名,位於南美南端與南設得蘭群島之間,長300公里,寬900~950公里,平均水深3400米,最深4750米。海峽兩側氣壓差12毫巴,促使南極大陸的乾冷空氣與美洲大陸相對濕暖的氣流南北交換。南極輻合帶在南緯60°附近通過海峽中部,東風環流和西風環流在此匯合。表層水溫冬季為0.5~3.0°C,浮冰可漂浮至南美南端;夏季為3.0~5.5°C,無浮冰。表層水富含磷酸鹽、硝酸鹽和硅酸鹽,自北向南遞增。這里是世界上已知的營養鹽豐富,有利於生物生長的海區之一。

11、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克拉倫斯島、聖伊內斯島之間。由地殼斷裂下陷而成,長約563km,寬3.3~32km,海峽內寒冷多霧,並多大風暴,是世界上風浪最猛烈的水域之一。巴拿馬運河通航前,是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航道,1520年為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首先通過,因此而得名。東連:大西洋,西通太平洋,東西長580千米,南北寬3.3~33千米。海峽被中部的弗羅厄得角分成東西兩段。西段海峽曲折狹窄,入口處寬度 48千米,最窄處僅 3.3 千米,水深較深,最深處達1170米。兩側岩岸陡峭、高聳入雲,每到冬季,巨大冰川懸掛在岩壁上,景象十分壯觀,每逢崩落的冰塊掉入海中,會發出雷鳴般巨響並威脅船隻航行。東段開闊水淺,主航道最淺處只有20米,兩岸是綠草如茵的草原景觀,海峽處於南緯50多度的西風帶,強勁而飽含水汽的西風不僅給海峽地區帶來低溫、多雨和濃霧,而且造成大風、急浪,是世界聞名的猛烈風浪海峽,不利於航運發展,但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是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間的重要航道。

12、巴拿馬運河

位於美洲巴拿馬共和國的中部,橫穿巴拿馬地峽,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國際運河和海上交通捷徑,它比繞行南美洲縮短了一萬多公里的航程,對美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被美國視為"地峽生命線"。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千米,水深13米~15米不等,河寬150米至304米。整個運河的水位高出兩大洋26米,設有6座船閘。船舶通過運河一般需要9個小時,可以通航76000噸級的輪船。

3. 霍爾木茲海峽和英吉利海峽分別說明它們在交通上有什麼作用

霍爾木茲海峽有「世界油庫的閥門之稱」,是波斯灣沿岸石油外運的必經通道.
英吉利海峽:溝通大西洋和北海,是英國與歐洲大陸國家聯系的重要通道,是北大西洋航線重要的組成部分 .

4. 請查找世界地圖除馬陸甲海峽外你還能找出哪些具有交通一的海峽

1、望加錫海峽: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重要通道.望加錫海峽位於印度尼西亞群島中加曼丹島與蘇拉威西島之間,連接蘇拉威西島和爪哇海的水道,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通道.
2、巽他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水道.巽他海峽位於印尼蘇門答臘島和爪哇島之間,是溝通爪哇海與印度洋的通道,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經爪哇海至東非和繞道好望角去西非、歐洲的海上要沖.
3、朝鮮海峽:日本海進出東海和太平洋的咽喉.朝鮮海峽是對馬海峽和朝鮮海峽的統稱.其中對馬海峽位於日本對馬島和壹岐島之間,從海峽向西南可直達中國東海,向西通過朝鮮海峽與中國黃海相連,向東通過關門海峽、瀨戶內海可達太平洋,向北通過日本海出韃靼海峽到鄂霍次克海.
4、蘇伊士運河:亞洲、非洲、歐洲通往印度洋的捷徑.蘇伊士運河位於紅海北端、埃及東北部,是溝通地中海與紅海的著名國際通航運河.它處在亞洲、非洲的分界線上,是亞洲、非洲、歐洲通往印度洋和北大西洋的海上捷徑,比繞道非洲大陸西南端好望角縮短航程2970-4320海里,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與經濟意義.
5、曼德海峽:"世界戰略的心臟".曼德海峽和亞丁灣相連,位於阿拉伯半島西南端和非洲大陸之間,是紅海的南大門.曼德海峽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被西方人稱之為"世界戰略的心臟".
6、波斯灣:世界石油的寶庫.波斯灣也被稱之為海灣,位於印度洋西北部邊緣海,阿拉伯半島和伊朗高原之間,西北起阿拉伯河口,東南至著名的霍爾木茲海峽,為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地和供應地,有"世界石油寶庫"之稱,美國有相當一部分石油來自這一石油產地.
7、霍爾木茲海峽:"世界油庫的閥門".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源出波斯語,意即"光明之神")西接波斯灣,東連阿曼灣.霍爾木茲海峽的地理位置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為波斯灣地區盛產石油,而這些石油又必須通過霍爾木茲海峽進入印度洋,運往遠東、歐洲、美洲等地.據統計,平均每8分鍾左右就有一艘巨型油輪從霍爾木茲海峽通過.所以霍爾木茲海峽被人們稱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庫的閥門".
8、直布羅陀海峽:"西方的生命線".直布羅陀海峽位於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與非洲大陸西北角之間,北岸為西班牙,南岸為摩洛哥,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唯一水道,是西歐、北歐各國進口的原油、原料以及出口的工業品絕大部分要通過這里.因此,人們將其稱作"西方海上的生命線".
19、斯卡格拉克海峽:波羅的海進入大西洋的要道.斯卡格拉克海峽位於瑞典、丹麥之間,西通北海,東經卡特加特海峽是波羅的海諸國進入大西洋的要道.
110、卡特加特海峽:波羅的海通往太平洋的要道.卡特加特海峽位於丹麥的德蘭半島和瑞典之間.該海峽西經卡格拉克海峽通北海,南與厄勒海峽相連,是波羅的海諸國通向太平洋的海上重要通道.
11、格陵蘭-冰島-聯合王國海峽:俄羅斯北方艦隊南下太平洋的必經之路.格陵蘭-冰島--聯合王國海峽是指格陵蘭和冰島之間的丹麥海峽和冰島與不列顛群島之間的廣闊水域.該海峽北通北冰洋,南連太平洋.俄羅斯北方艦隊南下太平洋必須經過該海峽.
12、巴拿馬運河: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上交通捷徑.巴拿馬運河位於巴拿馬共和國中部的蜂腰地帶,橫穿巴拿馬.是溝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國際運河和海上交通捷徑,它比繞行南美洲縮短了一萬多公里的航程,對美國具有重要的經濟和戰略意義,被美國視為"地峽生命線".
13、佛羅里達海峽:連接墨西哥灣與太平洋的重要通道.佛羅里達海峽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半島和古巴及巴哈馬群島之間、是墨西哥灣與太平洋連接的重要水道.
14、阿拉斯加灣:美國戰時必須控制的海上航道.阿拉斯加灣是世界9大著名海灣之一,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南端、介於阿拉斯加半島與亞歷山大群島之間,為北太平洋自然條件較好的海灣之一,其沿岸分布著安克雷奇、西厄德、瓦爾德茲和科爾多瓦等良港,是美國宣布戰時必須要控制的海上航道咽喉的第一個.

5. 石油開採的輸油泵和閥門的作用是什麼

泵是用來提升流體壓力並輸送流體的通用水力機械。油庫主要用泵來收發和輸轉油品。在長距離管道輸送中,泵是輸油的心臟設備。含油污水處理系統、給水系統和消防系統也離不開泵。

泵按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可分為兩大類。葉片式泵主要包括各種離心泵,是靠葉輪的葉片高速運轉把能量連續傳遞給流體,提高輸送壓力以實現輸送的。其體積小、結構簡單、易於製造、流量穩定、運轉方便。容積式泵是利用泵工作腔容積的周期性變化把能量傳遞給流體的,常用的有往復泵、齒輪泵和螺桿泵等。

一、離心泵1.離心泵的工作原理雨天,如果我們急速旋轉傘柄,傘上的雨點會沿著傘的邊緣飛濺出去,如圖8-15所示。傘越大或旋轉得越快,雨點就飛濺得越遠。離心泵的工作原理與此類似,其工作過程就是能量的轉化過程。泵軸將動能傳遞給葉輪,驅使液體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泵內流體沿葉輪流道向葉輪出口甩出。甩出的高速流體在蝸殼流道內減速、壓力升高並從出口排出。產生的壓力能將液體送至高處,就產生了揚程。同時,被甩出去的液體原來占據的空間變成了局部真空,葉輪入口處壓力降低,在壓差作用下不斷將液體吸進葉輪入口。

圖8-15離心泵的工作原理

離心泵是靠離心力工作的,泵內不能有氣體。因氣體密度小,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小,葉輪入口不能形成真空,就無法將液體吸入泵內。故離心泵啟動前必須使泵內和吸入管段充滿液體,即需要灌泵。

離心泵主要由葉輪、吸入室、蝸殼和泵軸等構成,如圖8-16所示。吸入室位於葉輪進口前,其作用是把液體吸入葉輪。根據形狀,吸入室可分為錐形管吸入室、圓環形吸入室和螺旋形吸入室。葉輪是離心泵的重要部件,用於傳遞能量,有開式、半開式及閉式三類,油庫常用閉式葉輪離心泵。蝸殼又叫壓出室,位於葉輪出口之後,作用是匯集葉輪甩出的流體,並將流體送入壓出管道或下級葉輪。

圖8-18往復泵工作原理簡圖

1—泵缸;2—活塞;3—活塞桿;4—泵缸蓋;5—進液閥;6—出液閥;7—進口管;8—排出管;9—進液罐活塞往復一次稱為一個行程,左死點與右死點之間的活塞運行距離稱為沖程。單作用往復泵每個行程只吸入和排出一次液體。雙缸或三缸往復泵可充分利用活塞兩端的空間。活塞每往復一次便可吸入和排出液體兩次或三次,在吸入期間流量不會間斷。

油庫中常採用雙缸電動活塞往復泵輸送潤滑油。小型往復泵可為離心泵引油灌泵,還用於抽吸車底油。

三、閥門用來開啟、關閉或控制管道內介質流動的機械裝置稱為閥門。常用閥門有閘閥、截止閥、旋塞閥、球閥、止回閥、安全閥、蝶閥、防爆型電磁閥和疏水閥等。

1.閘閥閘閥是在閥桿的帶動下,閘板沿閥座密封面作相對運動而達到開閉的目的。閘閥用於接通或截斷管路中的介質。主要作切斷用,不作節流用,所以必須全開或全關。閘閥由閥體、閥蓋、閘板、閥桿和手輪等零件組成。

閘板是閘閥的關鍵部件。平行式閘板的兩密封面都與閥桿的軸線平行,與通道中心線垂直,易製造、好修理、不易變形。楔式閘閥的密封面與閥桿的軸線對稱成一定角度,兩密封面成楔形。

閘閥的密封性能比截止閥好,且流動阻力小,開閉較省力。閘閥全開時密封面受介質沖蝕小,具有雙流向、結構長度較小、適用范圍廣等特點。閘閥的缺點是外形尺寸高,開啟需要一定的空間,開閉時間長,開閉時密封面容易沖蝕和擦傷。閘閥用量在各類閥門中約占絕大多數。

2.截止閥截止閥的閥瓣在閥桿帶動下升降而啟閉閥門。截止閥主要由閥體、閥蓋、閥瓣、閥桿和手輪等組成。閥體有直通式、直流式及角式。截止閥使用極為普遍,用量較大,常用於蒸汽管、水管及小口徑輸油管上。全開或全閉,一般不做調節或節流用。由於流動阻力大,截止閥不適用於帶顆粒和粘度較大的介質。

截止閥的特點有:(1)開閉時,閥瓣行程小、關閉時間短;(2)高度小、結構長度大、結構簡單,製造和維修方便,成本低;(3)密封性能好,使用壽命長;(4)介質只能單方向流動。

3.旋塞閥旋塞閥也叫考克,其塞子繞軸線旋轉從而達到開閉通道的目的。主要由閥體、塞子、填料、壓蓋和閥桿組成。旋塞閥按結構形式分為緊定式、自封式、填料式和油封式;按通道形式可分為直通式、三通式和四通式。旋塞閥結構簡單、尺寸小、啟閉迅速、操作方便、流動阻力小,可作分配換向用,但密封面易磨損、開關力較大,易卡死。油庫中一般用在收發油比較頻繁的場合。旋塞閥不適合輸送高溫、高壓介質,不宜作調節流量用。

4.球閥球閥來自於旋塞閥,具有旋塞閥的優點,比旋塞閥體積小、密封性能好、開閉更輕便、維修更方便。球閥的閥芯是一個中間開孔的球體,繞垂直於通道的軸線旋轉而控制閥門的開啟和關閉。球閥主要由閥體、球體、密封圈、閥桿和驅動裝置組成。球閥發展很快,新結構不斷出現。

5.止回閥止回閥又稱單向閥,主要由閥體、閥蓋和閥瓣組成。其閥瓣能靠自身重力自動關閉,防止介質倒流。升降式止回閥密封性能好,適用於小管道;旋啟式止回閥流動阻力小,適用於大管道。油庫止回閥一般安裝在離心泵出口的第一個閥位上。

6.安全閥對管道或設備起保護作用的閥門叫做安全閥。由閥體、閥蓋、閥座、閥瓣、閥桿、彈簧和扳手等組成。介質壓力超過規定值時閥瓣自動開啟,排放到低於規定值時又自動關閉。安全閥按結構特點可分為封閉式和非封閉式;按閥瓣開啟高度可分為微啟式和全啟式。安全閥主要用於鍋爐、壓縮機、高壓容器及管路等因介質壓力過高而可能引起爆炸的設施。

7.防爆型電磁閥防爆型電磁閥是採用電力操縱的一種直通閥門。主要由主閥、電磁控制器和閥位器組成。主閥利用介質的壓力和彈簧的彈力開閉。電磁控制器包括兩個常開和常閉電磁閥及兩個調節閥,用來控制主閥活塞腔內的壓力和主閥的開閉速度。閥位器用來控制主閥的開啟度。由於電磁閥的電氣部分與閥腔內介質嚴格隔離,可保證電磁閥在爆炸性場所安全使用。防爆型電磁閥多用於原油和其他無腐蝕性液體發放的出口管道上,與計算機、數控儀表等電器控制設備配合,能夠實現自動控制,是目前油庫應用較廣的發油管道自動控制閥。

8.節流閥和減壓閥節流閥通過改變流道截面積來調節介質的流量和壓力,有針形閥、截止型節流閥和旋塞型節流閥等。減壓閥通過節流使閥後壓力降低到某一確定范圍,並且在閥前壓力不斷變化時仍能保持閥後壓力穩定在該范圍內。兩者都利用節流效應降壓,但節流閥的出口壓力隨進口壓力變化;減壓閥卻能保持閥後壓力穩定。

9.疏水閥疏水閥又稱疏水器或阻汽排水閥,能自動排泄凝結水並阻止蒸汽泄漏、提高蒸汽熱效率、防止水擊現象產生。

6. 油庫閥門是指什麼海峽 有此美稱的原因是什麼

霍爾木茲海峽

7. 世界著名海峽

海峽是由海水通過地峽的裂縫經長期侵蝕,或海水淹沒下沉的陸地低凹處而形成的。由於其地理位置特別重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人們常把它稱之為「海上走廊」、「黃金水道」。海峽通常位於兩個大陸或大陸與鄰近的沿岸島嶼以及島嶼與島嶼之間。全世界有上千個海峽,下面盤點12個著名海峽。

一、馬六甲海峽

人稱東南亞的「十字路口」的馬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連接南海與印度洋,是東亞、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與南亞、西亞、非洲、歐洲國家之間的聯系通道,是位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海峽。

馬六甲海峽無論在經濟或軍事上而言,都是很重要的國際水道。它是溝通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上交通紐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有"東方的直布羅陀"之稱,重要性可與蘇伊士運河或巴拿馬運河相比。 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水道馬六甲海峽是印度洋與太平洋之間的重要通道,連接了世界上人口甚多的三個大國:中國、印度與印度尼西亞。另外也是西亞石油到東亞的重要通道,經濟大國日本常稱馬六甲海峽是其「生命線」。 也是美海軍太平洋艦隊艦只往返於海灣、夏威夷和美國西海岸最近航線的必經之路。

二、霍爾木茲海峽

從霍爾木茲海峽開出的油輪,源源不斷地將石油運往歐美各國,被人們稱為「西方世界的生命線」。

霍爾木茲海峽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連接波斯灣與阿拉伯海,是波斯灣石油出口的重要通道,為世界著名的石油海峽。位於亞洲西南部,介於伊朗與阿拉伯半島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海灣(伊朗人稱之為波斯灣,阿拉伯人稱之為阿拉伯灣),呈人字形。由於它是海灣與印度洋之間的必經之地,霍爾木茲海峽素有「海灣咽喉」之稱,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和航運地位。海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一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合計承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60%的供應量,西方國家把霍爾木茲海峽視為「生命線」。據統計,平均每8分鍾左右就有一艘巨型油輪從霍爾木茲海峽通過。所以霍爾木茲海峽被人們稱為"海上石油通道的咽喉","世界油庫的閥門"。

三、土耳其海峽

土耳其海峽連接黑海與愛琴海、地中海,是亞洲、歐洲的分界線,也是連接黑海與地中海的唯一通道,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又叫伊斯坦布爾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又叫恰納卡萊海峽)以及馬爾馬拉海,古往今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冷戰時期,美蘇均將黑海海峽確立為全球最重要的海上咽喉之一。冷戰後,北約仍視黑海海峽為歐亞大陸的戰略要點之一。

四、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伊比利亞半島與非洲大陸之間,是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公里(36哩);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公里。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米海峽風向多為東風或西風。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路。因此,人們將其稱作"西方海上的生命線"。

五、英吉利海峽

英吉利海峽大不列顛島與歐洲大陸之間,連接北海與大西洋比斯開灣,是西歐與北歐各國重要的海上通道,也是世界貨運最繁忙、通過船隻最多的海峽英吉利海峽,又稱拉芒什海峽,是隔離英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海峽。其最狹窄的水域為多佛爾海峽,多佛爾隔海與法國加萊相望。歷史上曾在此發生多次軍事沖突和海戰。

六、麥哲倫海峽

麥哲倫海峽位於南美大陸與火地島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是世界重要的國際航線。因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首先由此通過進入太平洋,故名。峽灣曲折,長563千米,最窄處寬僅3千多米。是溝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通道。風大流急,航行困難。南美洲大陸南端和火地島之間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峽。

七、莫三比克海峽

莫三比克海峽非洲大陸東南部與馬達加斯加島之間,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道,是世界最長的海峽。海峽是從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灣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過這里運往歐洲、北美,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別是蘇伊士運河開鑿之前,它更是歐洲大陸經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東方去的必經之路。早在10 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經過莫三比克海峽。13世紀,海峽地區曾經建立過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馬卡蘭加帝國。明初鄭和下西洋也曾到過莫三比克海峽。

八、白令海峽

白令海峽則身兼多職,它是連接太平洋和北冰洋的水上通道,也是兩大洲(亞洲和北美洲)、兩個國家(俄羅斯和美國)、兩個半島(阿拉斯加半島和楚克奇半島)的分界線。國際日期變更線也從白令海峽的中央通過。

白令海峽楚科奇半島與阿拉斯加半島之間,海峽的狹窄和水淺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間深層水的交換。

九、朝鮮海峽

朝鮮海峽連接日本海與東海,是日本海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通道。

十、德雷克海峽

頭戴兩項「世界之最」桂冠的是位於南美大陸和南極洲之間的德雷克海峽。它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峽,最深處達5 248米。同時它又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峽,南北寬達9 704米,成為世界各地通向南極的重要通道。

它位於南美洲與南極半島之間,連接大西洋與南太平洋,是南美洲與南極洲的界線,各國科考隊赴南極考察必經之路。

十一、曼德海峽

阿拉伯和非洲之間的海峽。連接紅海和亞丁灣、印度洋。寬32公里(20哩)。丕林(Perim)島將海峽分為兩部分。西水道寬26公里(16哩),水深311公尺(1,020呎);東水道寬3.2公里(2哩),深約29公尺(96呎)。蘇伊士運河建成後,該海峽成為地中海和東方之間的重要通道,戰略和經濟重要性大增。曼德海峽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被西方人稱之為"世界戰略的心臟"。

十二、台灣海峽

中國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屬於東海,寬約150千米,最狹處為135千米。因它瀕臨我國第一大島台灣,人們稱它為台灣海峽。台灣海峽,縱貫我國東南沿海,由南海北上,或由渤海、黃海、東海南下,必須經過這里,俗稱為我國的「海上走廊」。為東海、南海間航運要道。寒暖洋流交匯,漁產豐富。該海峽為東海與南海間航運要沖,亦為歐亞等國際航線之必經孔道,戰略地位重要。

閱讀全文

與世界油庫的閥門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