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源熱泵各部分組成
地源熱泵系統一般由地源熱泵機組、空調末端、地板採暖盤管、熱水箱、地下換熱器、水泵及相應的管道閥門等部分組成。而地源熱泵機組一般由壓縮機、熱源側換熱器、使用側換熱器、熱回收換熱器、節流裝置、低壓儲液罐、電控組件等部分組成。
㈡ 地源熱泵外部八個閥門的轉換
地源熱泵系統採用的是外部換向,有八個轉換閥門,是在冬、夏製冷、採暖切換時使用。
㈢ 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與家用什麼相同
電冰箱。工作時氣態製冷劑通過壓縮機被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體後,進入冷凝器,冷凝器相當於一個換熱設備,將高溫高壓的氣態製冷劑換熱成低溫高壓的液態製冷劑。
液態製冷劑再通過膨脹閥,所謂膨脹閥就是一個節流裝置,因流出膨脹閥的製冷劑受到遏制,因此出來後製冷劑壓力降低,溫度繼續下降,(冰箱的膨脹閥一般用毛細管代替,因從大管突然到小管,同樣可以起到節流的效果)成為氣液兩相,再進入蒸發器,此時的製冷劑再蒸發器中進行換熱氣化,成為高溫低壓的氣態製冷劑回到壓縮機繼續循環。

地源熱泵環境效益顯著
地源熱泵的污染物排放,與空氣源熱泵相比,相當於減少40%以上,與電供暖相比,相當於減少70%以上,如果結合其它節能措施節能減排會更明顯。
雖然也採用製冷劑,但比常規空調裝置減少25%的充灌量;屬自含式系統,即該裝置能在工廠車間內事先整裝密封好,因此,製冷劑泄漏機率大為減少。該裝置的運行沒有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區內,沒有燃燒,沒有排煙,也沒有廢棄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廢物的場地,且不用遠距離輸送熱量。
㈣ 地源熱泵系統使用注意事項
冬夏季之交時,地源熱泵是運行的工況改變,在使用之前應檢查循環管道,確保全部相應的應關閉的閥門關閉,應開啟的閥門開啟。
2、開啟地源熱泵時要檢查主控器,確保在正確的運行模式上。
3、家用地源熱泵開機前要確保電源連接已超過1個小時,各水泵及末端系統均已通電。
祝融環境集成的地源熱泵系統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聽過仔細閱讀用戶手冊了解正確的使用注意事項;。不知道是否能夠幫助到您,有幫助的話,請採納,謝謝
㈤ 地源熱泵機組系統怎麼轉換四通閥
我們公司的四通閥門上都掛了一個牌子 寫上 冬開夏關,冬關夏開,一目瞭然不用想直接操作就OK了
㈥ 地源熱泵及其應用
張新世
(中原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論文摘要:本文介紹了地源熱泵的概念及工作原理,隨後詳細地論述了地源熱泵的特點,和地源熱泵在我國發展的限制條件,並介紹了地源熱泵在國內使用情況及發展前景,最後鮮明地指出地源熱泵技術是目前對人類最友好最有效的供熱供冷技術。
1 地源熱泵的概念和工作原理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包括地下水、土壤和地表水)即可供熱又可供冷的高效節能空調系統。利用逆卡諾循環,通過輸入少量高品位的電能,實現低品位熱能向高品位熱能轉移。熱泵一般有蒸發器、冷凝器、壓縮機和膨脹閥四部分組成。
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是:在夏季,熱泵機組將建築物中的熱量取出,轉移釋放到地層中;在冬季,則從地層中提取熱量,向建築物供熱。通常地源熱泵消耗1kW的能量,用戶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熱量或冷量。
2 地源熱泵的特點
我們知道在地球表面以下一定深度的地溫全年相對恆定,地源熱泵利用淺層地熱作為冷熱源,這樣就排除了環境因素的影響,與其它供熱供冷系統相比,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2.1 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地源熱泵在夏季吸收建築物散發的熱量並在淺層地下保存起來,一部分熱量在冬季供建築物的採暖,另一部分熱量則直接散發到空氣中。就全年來說,建築物利用淺層地熱的熱量或冷量大體是相等的。所以說,地源熱泵利用的是可再生能源。
2.2 高效節能
由於地源熱泵的熱源溫度全年一般為10~22℃,冬季供熱時,水體溫度比環境溫度高,所以熱泵循環的蒸發溫度提高,能效比也提高。夏季製冷時,水體溫度比環境溫度低,冷卻效果提高,機組效率也提高。水源熱泵的製冷制熱系數可達4.0以上,與傳統的空氣源熱泵相比,高出40%左右,其運行費用僅為普通中央空調的50%~60%,與電熱鍋爐和電熱膜供熱相比,節約70%左右的電能。
2.3 環保效益顯著
水源熱泵運行時,需要的僅僅是水源水的熱量或冷量,水質不發生任何變化,也不產生任何污染,不耗水、排煙,不產生灰塵,僅僅消耗少量的電能。
從耗電方面來說,節能就是環保。使用水源熱泵導致的污染物排放,比空氣源熱泵減少40%,比電鍋爐減少70%。雖然地源熱泵也使用製冷劑,但比常規空調減少25%的沖灌量。地源熱泵在工廠內整裝密封完好,不會像分體空調那樣安裝時易產生泄漏。
2.4 一機多用
一套地源熱泵就可以實現供熱、供冷和生活熱水供應。即用一套設備可以代替原來的鍋爐加空調兩套系統,所以一次性投資僅是傳統供熱製冷的50%~70%。特別是在夏季供冷時,可以利用熱泵產生的費熱,免費為用戶提供生活熱水。所以,地源熱泵特別適用同時有供熱供冷和生活熱水供應的建築。
2.5 節省土地資源
水源熱泵除主機和循環水泵外,沒有其它安裝設備。與鍋爐房相比,省去了水處理間、風機間、煙囪、煤場和渣土場,節約了土地資源。
2.6 運行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
由於地源熱泵的水體溫度穩定,與空氣源熱泵相比,免除了結霜和除霜的影響。熱泵的運轉部件少,基本上不需要維修,運行穩定可靠,使用壽命可達20年左右。
2.7 自動化程度高
地源熱泵一般是全電腦控制,可根據外部負荷的變化,調整壓縮機的工作數量,並設有壓縮機超溫保護、斷水保護等多種保護措施,可實現無人值守。
3 地源熱泵供熱系統的組成
地源熱泵工程一般有地源水系統,熱泵機房和末端風機盤管散熱系統三部分組成。根據地源換熱系統的形式又分為開式環路系統和閉式環路系統。
開式環路系統是將水從水井(包括湖泊和河流)中抽出,送入熱交換機組進行熱交換,提取熱量或冷量後的水再回灌到水井中。開式環路系統用水一般只進行簡單的水處理,會引起換熱器表面結垢。開式系統是目前地源熱泵應用的主要形式。
閉式環路系統又分為立埋式環路系統和平埋式環路系統。它是通過埋在地下的聚乙烯管環路與土壤進行熱交換。通常適合安裝在別墅等場地較大的建築物。
4 地源熱泵的限制條件
地源熱泵被專家們稱之為目前可用的對人類最友好最有效的供熱供冷形式,近幾年在研究和應用上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由於受到以下客觀條件的限制,這項技術的應用尚不普遍。
4.1 宣傳認識不足
地源熱泵技術雖然受到熱暖專家的推崇,但是要獲得在工程中的普遍應用,需要各階層領導特別是工程主管領導的認可。由於這項技術是近幾年隨著我國能源戰略的調整才發展起來的,甚至部分熱暖技術人員,也存在認識不足的現象。所以,要獲得社會的認同還需要加大宣傳力度。
4.2 政策力度不夠
我國《節約能源法》中,對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技術鼓勵和發展,而對綜合能源利用率是其2倍的地源熱泵技術,至今還沒有鼓勵發展的明確條文。
4.3 水源條件的限制
對於開式環路地源熱泵系統是否有充足的水源,以及當地的地質土壤條件是否能保證尾水的回灌順利實現是地源熱泵應用的前提條件。一般來說,用於小區供暖時,建築容積率要≤1。對於閉式系統,受當地地質條件是否適合埋管和是否有足夠的場地埋管等環境條件的限制。
4.4 埋管系統換熱計算理論不成熟
對於地源熱泵機組和末端風機盤管散熱系統目前技術已相當成熟。對開式系統,當地水利部門對水源情況也相當了解;而對埋管系統,目前土壤埋管換熱計算理論還不成熟,設計落後於工程應用,這就使工程質量難以保證,並使該項技術的廣泛應用受到限制。
4.5 受當地水利部門政策的限制
我國南方水源充足,而北方大部分地區水源缺乏,為保護有限的水資源,每個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當地的水資源使用法規。雖然地源熱泵系統並不消耗水也不污染地下水,但需要大量的水作熱載體。有些地方部門對取水和回灌水進行雙重收費,使地源熱泵的節能效果不能夠充分體現,這就限制了該項技術在這些地區的發展。
5 地源熱泵的應用
5.1 國外應用情況
地源熱泵在日、韓、美和中、北歐應用較為普遍。據1999年的統計,在住宅供熱裝置中,地源熱泵所佔比例,瑞士96%,奧地利38%,丹麥27%。美國1998年地源熱泵系統在新建築中佔30%,且以10%的速度穩步增長。其中最著名的地源熱泵工程有肯塔基州劉易斯威爾的濱水區辦公大樓,服務面積15.8×104m2,每月節省運行費用25000 美元。隨著該項技術的應用發展,其組織的研究也迅速發展。據有關資料介紹,日本國研究出的高溫水地源熱泵,出水溫度達到80~150℃,且其制熱系數COP高達8.0。
5.2 國內應用情況
天津大學熱能研究所的呂燦仁教授在1954年就開展了我國熱泵的最早研究,1965年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台水冷式熱泵機組。目前多家大學和研究機構都在對水源熱泵進行研究。
國內較早生產水源熱泵的廠家有清華同方人工環境設備公司和山東海洋富爾達,產品都已系列化。目前熱泵機組出水溫度已達65℃,製冷系數COP可達6.7。目前國內較典型的用戶有沈陽東北電力住宅小區,服務面積8×104m2;北京友誼醫院服務面積7.1×104m2,全年節約採暖和供冷運行費用約9元/m2。
中原油田鑽井三公司辦公樓水源熱泵示範工程是我局第一個地源熱泵系統。選用鑽井綜合工程處與清華大學聯合研製生產的ZYRB240 型熱泵機組2台,服務面積6000m2。該項工程的成功實施必將為地源熱泵在中原油田的推廣應用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6 地源熱泵的發展前景
6.1 符合政府有關部門的要求
地源熱泵高效節能,環保效益好,符合我國的能源政策和環境保護政策,熱泵技術的綜合能源利用率約為120%~180%。所以國家把熱、電、冷聯產技術作為鼓勵發展的通用節能技術促進了地源熱泵技術的發展。
6.2 符合業主的利益
由於地源熱泵即可供熱,又可供冷。一套系統可以代替原來的兩套系統,投資少。且地源熱泵佔地少,運行成本低,管理方便,這些都符合業主的根本利益。
6.3 符合用戶的利益
地源熱泵供熱費用燃煤集中鍋爐房供熱費用的一半,夏季供冷費用約為冷水機組的60%,這就減少了用戶供熱供冷費用的支出,符合用戶的切身利益。
6.4 適用地區范圍廣
冷水機組只能用於夏季供冷,風冷機組只適用於長江流域的供熱供冷,而地源熱泵除即無可利用地下水又不能埋管的極少數地區外,適用於其它絕大多數地區。
6.5 應用范圍不斷擴展
地源熱泵不僅在建築採暖和供冷方面得到迅速發展,目前在化工、食品、造紙、農業、冶金、木材乾燥、制葯等行業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據預測2000年這些行業應用地源熱泵1200多台,且發展勢頭強勁。
綜上所述,地源熱泵技術以其獨有的優點,近幾年在國內得到迅速發展。隨著我國能源結構政策的調整,我國以燃煤鍋爐採暖和空氣源熱泵供冷的傳統形式會被更加高效的地源熱泵所取代。隨著地源熱泵技術的研究和發展,它比將成為21世紀最普遍最有效的供熱供冷技術。
參考文獻
[1]劉興中.水源熱泵系統介紹.2001
[2]吳展豪.地源熱泵空調系統.2001
註:本文引至全國油區城鎮地熱開發利用經驗交流會論文集,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
㈦ 地源熱泵的工作原理
地源熱泵系統包括三種不同的系統:以利用土壤作為冷熱源的土壤源熱泵;以利用地下水為冷熱源的地下水熱泵系統;以利用地表水為冷熱源的地表水熱泵系統。
地源熱泵工作原理:是利用水源熱泵的一種形式,它是利用水與地能(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進行冷熱交換來作為水源熱泵的冷熱源,冬季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供給室內採暖,此時地能為「熱源」;夏季把室內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中,此時地能為「冷源」。
㈧ 地源熱泵系統圖中的 轉換閥 的作用是什麼
地源熱泵系統採用的是外部換向,有八個轉換閥門,是在冬、夏製冷、採暖切換時使用。
㈨ 什麼是地源熱泵,工作原理是什麼
地源熱泵主要分為三種形式:地下水系統、地表水系統和地埋管系統。與前兩種地源熱泵系統相比,地埋管系統俗稱為地源熱泵,該系統以地表淺層的土壤作為熱源,通過由地下埋管組成的地熱換熱器與水循環系統換熱,這也是迄今為止應用最為廣泛的地源熱泵系統。
土壤源熱泵空調技術是利用大地深處冬暖夏涼,溫度相對穩定的特點,通過地下埋管封閉循環水進行熱量交換,依靠消耗少量的電力驅動熱泵機組完成製冷或供熱循環,從而空調房間和土壤、地表水等的換熱,以實現製冷和供暖或制備熱水的要求。
地源熱泵工作原理
地源熱泵可以做到集採暖、空調製冷和生活熱水於一身,一套地源熱泵可以替換原有的供熱鍋爐、製冷空調和生活熱水加熱的三套裝置或系統,從而也增加的經濟性。
地源熱泵夏季提供空調製冷、生活熱水
夏季:地源熱泵空調機組圖是把熱交換器埋於地下,通過水在由高強度塑料管( PE 管)組成的封閉環路中循環流動,從而實現與大地土壤進行冷熱交換的目的,實現室內風機盤管製冷,同時機組產生的廢熱一方面用來免費製取生活熱水,另一方面將熱量轉移到地下,對房間進行降溫,同時儲存熱量,以備冬用。
地源熱泵過渡季節提供生活熱水
過渡季節:地源熱泵機組運行時,冬季通過土壤換熱器,從地下垂直埋管環路中吸收低品位熱能,再藉助壓縮機系統將低品位的能量提升為高品位的能量,產生45-50℃ 持續不斷的生活熱水。
地源熱泵冬季提供地板採暖、生活熱水
冬季:地埋熱泵系統通過埋在地下的封閉管道,將土壤中的熱量轉移到房間,並以較高的溫度通過室內採暖空調末端釋放到室內,可以利用地暖、風機盤管等設施用於採暖,並且可以提供生活熱水;同時儲存冷量,以備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免費能量存貯源泉,這樣就實現了能量的季節轉換。
簡單來說,地源熱泵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中央空調系統。與傳統製冷設備相比,地源熱泵制熱能耗量減少50-70%,製冷能耗量減少40-60%,而且使用壽命長達50年,能為用戶節省大量的運行費用和維護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