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燃氣調壓閥工作原理
燃氣調壓閥基本可以說是減壓閥,減壓閥的工作原理如下:
高壓介質通過內一個容小孔充到一個相對較大的腔里實現減壓,實際上是靠截流減壓,膜片或活塞的兩面一面是出口腔,一面是人為給的壓力,並且控制小孔大小的閥桿和膜片(活塞)相連,這樣只要給一個固定的壓力,那麼出口腔的壓力就會一直等於這個壓力,這個認為給定的壓力可以有彈簧或氣源或液壓源來提供。
燃氣調壓閥是直桿式和杠桿式壓差反饋控制調壓的。氣瓶里的燃氣是液態的,壓力太高,必須減壓才適合通往爐具燃燒。
燃氣調壓閥壞了必須換新的。
後果1,不出氣;後果2,不減壓。不減壓,容易造成膠管脫落,泄漏燃氣,後果不堪設想。
❷ 我想了解一下TRT系統的知識,具體的工作流程及所用到各個閥門的情況,各個閥門使用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TRT——(Blast Furnace Top Gas Recovery Turbine Unit,以下簡稱TRT) 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即TRT)是利用高爐冶煉的副產品——高爐爐頂煤氣具有的壓力能及熱能,使煤氣通過透平膨脹機做功,將其轉化為機械能,再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TRT的優點
1. 能量回收,原本的高爐煤氣通過洗滌和除塵,再經過減壓閥組,將170KPa左右的壓力減弱到合適水平送至用戶,這個過程使高爐煤氣余壓白白消耗掉了。通過TRT機組,可以將煤氣余壓轉換成電能,然後再送至最終用戶,把原本沒有用的余壓轉換成了電能,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2. 更好的控制頂壓,一般來說,通過TRT機組的靜葉來調整高爐頂壓,比減壓閥組控製得更好,這樣可以帶來更穩定的高爐頂壓,而穩定的頂壓可以使高爐更加易於控制,對產量有著積極的作用(如:陝鼓的「3H技術」)。 3. 降低噪音,由於減壓閥組全部關閉,煤氣由透平通過,噪音和振動以作功的形式轉化為電能,因此可以有效的減低減壓閥組的噪音。 TRT工藝流程 高爐產生的煤氣,經重力除塵器,兩級文氏管,進入TRT裝置。經入口電動碟閥,入口插板閥,調速閥,快切閥,經透平機膨脹作功,帶動發電機發電,自透平機出來的煤氣,進入低壓管網,與煤氣系統中減壓閥組並聯。 發電機出線斷路器,接於10KV系統母線上,經當地變電所與電網相連,當TRT運行時,發電機向電網送電,當高爐短期休風時,發電機不解列作電動運行。 TRT裝置由透平主機,大型閥門系統,潤滑油系統,液壓伺服系統,給排水系統,氮氣密封系統,高,低發配電系統,自動控制系統八大系統部分組成。 1,高爐煤氣透平機 特點;高爐煤氣透平主機,通過的煤氣和壓力均不高,但流量頗大,雖然多 次除塵,仍含有不少爐灰粒子,並且水蒸汽呈飽和狀態。據此透平設計不能完全銜用燃氣輪機方法,而是採用大通流面積,底圓周速度,平直粗壯葉型等新設計方法而特殊設計。 結構:由定子、轉子、靜葉可調、軸承、底座等組成。 部件功能: 軸承:支撐軸承 四油葉滑動軸承 制供油潤滑 推力軸承 金斯貝雷式 強制供油潤滑 調節:二級全靜葉可調 伺服調節 密封:充氣氮氣密封 根據頂壓波動自動連續調節 清洗:低壓噴霧水 間斷或連續噴水 定子:由靜葉可調 擴壓器 盤車裝置等機構組成 轉子:由主軸 二級動葉珊 危急保安器 盤車裝置等組成 方向:從進口方向看,轉子旋轉方向為順時針 盤車:電動盤車超6r/min時自動脫開 超速保護:超10%轉速 電氣系統:先迅速打開調壓閥組快開閥,同時關快速切斷閥、調速閥及靜葉。 機械繫統:危急保安器油門動作,關閉快速切斷閥。 2.大型閥門系統 2.1 入口電動二次偏心閥 D947H-3 公稱通經 DN1800mm 公稱壓力 PN0.3MPa 介質溫度 ≤250℃ 適用介質 高爐煤氣 流程圖
結構原理 結構:主要由閥門、電動機、一級電動裝置、二級傳動裝置和控制器等部分組成。 原理:本閥動作時通過控制器或點動按紐啟動發電機,驅動一、二級傳動裝置並帶動閥桿轉動,使蝶閥實現0~90℃范圍內的旋轉,從而完成閥門的起閉或在某一角度上停止,從而達到隔斷管道內介質或調節截止流量的目的,由於閥體採用了彈性閥座及偏心密封結構,使得閥門在關閉狀態越關越緊,保證了閥座雖有少量磨損而仍能可靠密封條件。 2.2 入口液壓插板閥 YZG749AX—2c 公稱通徑:DN 1800mm 公稱壓力 PN 0.2MPa(G) 適用介質 高爐煤氣 介質溫度 250℃ 驅動方式 全液壓 結構原理: 閥門由主閥體和左`右側閥體形成骨架,在主閥體內設有閥板及閥板執行機構(包括閥板夾緊、松開機構和閥板運行機構)。 在主閥體頂部設有放散管及取樣管,底部設有N2管,排水管及清灰孔,左右側與左右側閥體用螺栓固定在設定位置上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由球塞馬達、彈簧返回缸、離合器用油缸、齒輪油泵、控制調節裝置、單向閥、順序閥、溢流閥。三位四通閥、油箱、冷卻器、濾油器、電加熱器、壓力表等組成。 出口電動二次偏心閥 YZG749AX—0.3 公稱通經 DN2400mm 公稱壓力 PN0.03MPa 介質溫度 ≤250℃ 適用介質 高爐煤氣 驅動方式:全液壓 閥門結構及原理同入口插板閥油站,閥門液控裝置各自自成系統,獨立操縱。 2.5快速切斷閥 KD743—2 公稱通經 DN(mm)1800 公稱壓力 PN(bar)2 泄漏量:(Nm/h)5000 阻損: 快關時間: 適用溫度: 適用介質:含塵煙氣、空氣、煤氣。 結構及原理 結構:快速切斷閥主要由閥門、傳動裝置『液控箱、電控箱組成。閥門採用雙偏心碟閥型式,閥座堆焊有不銹鋼。耐腐,耐磨,提高了密封付的壽命,液控箱用高壓膠管與傳動裝置連接, 控制油使油缸活塞動作達到閥門開啟和關閉,液壓元件安裝在液控箱內。 電控部分設就地手操和控制室遠控分別在兩地獨立地實現慢開、慢關、快關、游動功能操作。 原理:採用彈簧液壓衡型、雙偏心碟閥、工作狀態液壓油壓緊彈簧,閥門打開,在TRT裝置異常時(動作信號一路來自系統控制信號,一路來自透平機危機保安器的液壓信號)電磁閥動作,快速泄油彈簧松開,閥門緊急關門,切斷時間0.5~1sec可調。 3.潤滑油系統 3.1系統的作用 大型透平機,壓縮機都是靠軸承支撐進行旋轉工作的,要保證機的組安全可靠的運,其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給個各軸承潤滑點及時提供一定量的稀油循環潤滑,以滿足機組在正常工況下及事故狀態下潤滑油供給,這種系統就是潤滑油系統。 3.2系統的構成 系統由潤滑油站、高位油箱、油泵、閥門及檢側儀表等組成。 潤滑油站,是把一定壓力、一定流量 的潤滑油,經過油箱冷卻器散熱、濾油器過濾干凈後的潤滑油送到軸承各潤滑油點潤滑。 高位油箱,是在停電、緊急事故狀態下、停車時,靠自然位差維持機化組惰走油流時間潤滑油的供給。 檢測儀表,分就地儀表及遠傳儀表。就地表在現場設控制盤,顯示各測點的壓力、溫度值。遠傳表,在重要的測點處安裝變送器,把測量信號值送到主控室記錄、顯示、報警連鎖滿足透平機組正常運行時的控制需要。 3.3系統的控制原理 當機組在正常運行中,操作員只需觀控制盤上各測點的溫度、壓力顯示數值,就可掌握油系統的運行情況。 當油泵閥門元件有小故障時,或油臟慮油器壓差超限時,潤滑油供給的壓力逐漸將降低,當最遠點的壓力降低時78.4KPa時,主控室表盤上光字牌燈亮,蜂鳴器響,不管操作員是否觀察到,此時已提醒他開始檢查並處理,同時另一台油泵自動投入供油。當短時期故障排除,輔泵可自動或手動停,若短時期故障無法排除,即系統將轉入重故障的處理方式。 當報警、輔泵投入後,操作員不能及時排除設備問題,但油壓仍降繼續下降,壓力達到49KPa時自動報警、停機,來保證機組的安全,避免重故障的發生。 當設備停電或油泵發生重故障不能供油時,機組的停機,靠高位油箱自然位差維護機組的供油,即旋轉慣性所需的油流潤滑。 4. 電液伺服控制系統 4.1 系統的作用 電液伺服控制系統,在TRT裝置中,屬於八大系統之一的分系統。根據主控室的指令,來實現TRT的開,停,轉速控制,功率控制,爐頂壓力以及過程檢測等系統控制,要實現以上系統的功能控制,最終將要反映在控制透平機的轉速上,就要控制透平靜葉的開度,而控制靜葉開度的手段就是電液位置伺服系統。控制系統的精度,誤差,直接影響TRT系統各階段過程的控制。由此可見,該系統在TRT中的地位,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4.2系統的構成 系統由液控單元、伺服油缸、動力油站三大部分組成。 液控單元包括調速閥控制單元和透平靜葉控制兩單元,每一單元均由電液伺服閥、電動用電磁閥、快關用電磁閥、油路塊及底座等組成。 伺服油缸為雙活塞桿結構,摩擦力很小,密封性能好。 動力油站由油箱、變數油泵、濾油器、冷卻器、管道閥門、檢測器表等組成。 4.3系統原理 經過方案設計,確定由機、電、液共同構成電液伺服控制系統,其控制方框見圖 油源 液壓鎖 伺服控制器 伺服閥 油缸 曲柄機構 閥板 位置感測器 由自控系統發出的指令信號,在伺服控制器中與油缸的實際位置信號相比較,成為誤差信號放大後,送入電液伺服閥,伺服閥按一定的比例將電信號轉變成液壓油流量推動油缸運動,由位置感測器發出的反饋信號不斷改變,直至與指令信號相等時,油缸停止運動,即停在指定的位置上,是透平靜葉穩定在此開度上。 油缸的直線運動,通過一套曲柄轉變成閥板的旋轉運動,改變閥板或靜葉的工作角度。 通過以上的分析說明,隨著系統信號的不斷變化,透平靜葉的開度也將不斷改變,並通過靜葉開度的變化,達到控制轉數、控制煤氣流量、控制透平出力的目的。 5.給排水系統 給排水系統由排水密封罐、排水器、閥門及各油站水冷卻器組成。(乾式TRT也需保留濕法的給排水系統設備) 排水密封罐和排水器均勻鋼板焊接而成,其它油、水冷卻器為外購選配。 系統原理 為了防止透平積灰、堵塞,設有軟水噴霧設施。噴水點在調速閥體前及透平主機一級靜葉前。根據透平入口煤氣含塵量的高低及透平積灰情況,可選擇連續噴水還是間斷噴水。 在緊急快切閥前及調速閥體設有定期沖洗噴嘴。 為了將透平主機前、後管道及主機內的機械水、冷凝水安全排放,設有一個排水密封罐和三級排水器(有效水封4800mmH2O)。各不同壓力點的排水通過排水管上和節流孔板流入排水密封罐(隨排水漏泄的煤氣經密封罐頂的氣相管返回透平出口管)。然後污水經三級排水器外排。排水密封罐底部設有定期沖洗噴嘴,起攪拌、防止積灰作用,也可以通過這些噴嘴補充水量。 供水:透平噴霧水——工業新水 快切閥、調速閥、油冷卻器——高爐凈環水 6.氮氣密封系統 透平工作、工質為高爐煤氣、屬於可燃有毒氣體,絕對不能讓其外泄,其密封介質為氮氣。 由兩個支路組成 透平機軸端密封(低壓密封支路) 氣源氮氣壓力一般為0.3~0.4MPa,然後經氣動薄膜調節閥調節後至密封處的氮氣壓力高於被密封的煤氣壓力0.02~0.03MPa 左右,以保證煤氣不外泄。氮氣耗量以較低為宜。無備用氣源,原則上無氮氣時停機。 高壓密封支路 供緊急快切閥軸封、調速閥軸封用氮氣。 7.高低壓發配電系統 高爐煤氣余壓透平發電裝置,是利用高爐煤氣壓力能,通過透平膨脹作功驅動發電機的回收裝置,是高爐系統的一項附屬設備。由余壓發電的特點決定了發電機的出力不能根據負荷的需要調節,而只能根據高爐工況變化進行調節,在保證高爐爐頂壓力穩定的前提下,盡可能多發電,u出力隨著高爐爐頂壓力波動而變化。 7.1 系統的構成 同步發電機:發電機選用北京這重型發電廠無刷勵磁通步發電機。由於使用現場多灰塵,發電機採用封閉自循環同風、水冷卻通風的方案。發電機採用帶永勵磁方式,能滿足自動和手動勵磁調節及滅磁、強礪磁的要求狀態下運行5分鍾,以便卸掉負荷,並且能從發電機運行狀態過渡到電動運行狀態,同時也能滿足在運行中由同步電動機狀態恢復到發電機狀態,礪磁裝置也同樣具有自動適應的能力,而發電機在電機運行狀態下輸出的無功功率可以根據電網的需要進行調節。 7.2 高低配電系統:由4台手車式高壓櫃組成。並網設置有手動准同期並網、自動准同期並網;保護功能設置有:縱聯差動保護、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失磁、低周波、逆功率等項保護功能。 7.3 低壓電控系統 液壓油站電氣控制: 兩台油泵互為備用,當系統壓力低於11MPa時(110kgf/c㎡)備用油泵自動投入,故障排除後手動停止。油溫低於20℃,油泵不能自啟動。此時必須加溫,待溫度上升至25℃時,加熱器自動斷開,方可啟動油泵。 潤滑油站電氣控制: 加熱器控制。手動操作加溫,溫度到25℃時,自動斷開,加熱器停止工作。 兩台油泵互為備用:當潤滑油管、最遠處油壓低於約0。08MPA(0。8KGF/CM2)時,輔助油泵自動投入,系統油壓高於約0。2MPA(2KGF/CM2)時,手動停止。 閥門聯鎖 噴霧水電動球閥的啟閉操作可在控制室及現場兩地操作。運行方式可連續噴水或間斷噴水,通過時間繼電器,整定延時,定時對噴霧水電動球閥開啟和關閉,達到間斷噴水,當密封罐水位超限,聯鎖動作,關閉該閥門。 沖洗水電動球閥,開啟與關閉可在控制室及現場操作箱進行。同時當密封罐水位超限,聯鎖動作,關閉該閥門。 排水電動球閥,開啟與關閉可以控制及現場操作箱進行。同時於緊急快切閥啟、閉互鎖,當緊急快切閥全關時,經整定延時約120秒後,排水閥自動全開。當緊急快切閥全開時,自動系統觸點閉合,排水閥自動關閉。 泄壓旁通,啟閉可在控制室及現場兩地手動操作,同時與入口液壓插板閥互鎖。當液壓插板閥全開時,泄壓旁通閥關閉。當液壓插板閥全關時,泄壓旁通閥自動開啟。 電動盤車可在現場就地手操,啟動盤車電機。起動時,掛上盤車裝置,當超6R/MIN時,行程開關動作,自動停電機。 8.自動控制系統 本系統儀表,主要採用日本橫河株式會社UXL中小型集散型控制系統,美國HONEY WELLG公司TDC3000集散控制系統。 透平軸運動的測控儀表採用BENTLY公司的3300儀表。 電液伺服控制器,選用航天部609所研製的產品。 系統組成 由反饋控制系統、轉數調節系統、功率調節系統、高爐頂壓復合調節系統、超馳控制系統、電液位置伺服控制系統、氮氣密封壓差調節系統、順序邏輯控制系統等組成。 由以上系統對TRT機組進行啟動運行,過程檢測控制。在保證高爐正常生產、頂壓波動不超限的前提下,順利完成TRT裝置的啟動、升速、並網、升功率、頂壓調節、正常停機、緊急停機、電動運行、正常運行等項操作及控制。 TRT工作原理 TRT是利用高爐煤氣所具有的壓力能、熱能,通過透平膨脹做功,驅動發電機發電,來進行能量回收的一種節能裝置。 TRT與減壓閥組的關系 減壓閥組是高爐頂壓控制的重要手段,根據高爐爐容大小的不同,減壓閥組中閥門的口徑和數量亦有區別,但其作用是相同的。減壓閥組一般由一台自動閥、兩台或三台手動閥等組成。 TRT裝置與高爐減壓閥組在煤氣管網配置中既有串聯也有並聯的。 TRT串聯在減壓閥組之後,正常運行時,減壓閥組全開。 優點:適合泄漏量大,不易改造的減壓閥組。 缺點:整個系統的安全性較並聯來說較差。 將TRT與減壓閥組進行並聯,正常運行時,減壓閥組全關。 並聯運行對減壓閥組進行改造 為配合TRT工程,對減壓閥組進行如下改造: 設置一台自動閥,接受來自頂壓調節器的控制信號,自動調整爐頂壓力。 設置一台量程閥,根據自動閥閥位進行自動調整,保證自動閥在線性區工作。 設置兩台快開閥,一用一備,當TRT發生故障緊急停機時,該閥能夠自動開啟,保證爐頂壓力的波動范圍在允許值之內。 減壓閥組一般歸煉鐵使用,TRT一般劃歸動力廠,為簡化兩所屬單位之間的關系,可不對減壓閥組進行改造,採用透平機並聯旁通快開閥的方案。我廠TRT機組即採用此方式。 TRT對高爐的頂壓控制 減壓閥組是高爐頂壓控制的重要手段,根據高爐爐容大小的不同,減壓閥組中閥門的口徑和數量亦有區別,但其作用是相同的。5#高爐配套TRT裝置與高爐減壓閥組屬於並聯配置,在正常運行時,減壓閥組全關。 高爐爐頂壓力的控制 高爐爐頂壓力的調節系統主要由頂壓調節系統和前饋控制組成。 TRT正常運行時的頂壓調節原理: TRT對高爐頂壓的調節以TRT側的高爐頂壓設定值為目標值,採用PID調節控制TRT靜葉開度,達到控制高爐爐頂壓力穩定的目的。靜葉比高爐減壓閥組調節目標值低3kPa左右,以保證靜葉調節的優先性。TRT運行時,靜葉在自動狀態,高爐減壓閥組自動閥同樣保持自動狀態,減壓閥組各閥門全部關閉。正常運行時,機組兩旁通快開閥全部關閉,一在自動位置(調節目標值比靜葉高3kPa,以保證靜葉調節的優先性),一在手動位置,一旦靜葉調節出現問題,頂壓波動超出正常范圍,在自動位置的旁通快開閥會自動參與頂壓調節。 高爐頂壓的前饋控制:對通過TRT的高爐煤氣流量進行測量和溫壓補償校正,以此信號控制旁通快開閥的開度。在機組正常運行時,旁通快開閥全關;當機組發生重故障時,兩旁通快開閥快速打開相應開度(本機組兩旁通快開閥無論在手動位置還是在自動位置,有重故障時均能快速打開),在靜葉及快切閥快速關閉對高爐產生作用之前,快速打開,使高爐煤氣形成暢通,消除這一不安全因素。 重故障跳機後對頂壓的控制:當TRT機組發生重故障時,由兩旁通快開閥進行頂壓控制。兩旁通快開閥同時打開同樣開度,兩閥門同步對頂壓進行自動調節。在高爐接到TRT跳機信號後,TRT運行人員可將旁通快開閥轉為手動,並逐步關閉旁通快開閥,將頂壓控制全部交給高爐控制室。
TRT按除塵工藝情況分類
根據除塵工藝的不同,有濕式除塵和乾式除塵,TRT也分為兩類:濕式TRT和乾式TRT.
❸ 急求液壓閥塊的原理及原理圖
原理:
液壓閥是液壓系統中的控制元件,用來控制液壓系統中流體的壓力、流量及流動方向,從而使之滿足各類執行元件不同動作的要求。
在工作原理上,液壓閥是利用閥芯在閥體內的相對運動來控制閥口的通斷及開口的大小,以實現壓力、流量和方向控制。液壓閥工作時,所有閥的閥口大小、閥進、出油口間的壓差以及通過閥的流量之間的關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q=KA·Δp m),只是各種閥控制的參數各不相同而已。
原理圖:

❹ 液壓平衡閥的原理圖

1.在結復構上,所有的閥都有閥體、制閥芯(轉閥或滑閥)和驅使閥芯動作的元、部件(如彈簧、電磁鐵)組成
2.在工作原理上,所有閥的開口大小,閥進、出口間壓差以及流過閥的流量之間的關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僅是各種閥控制的參數各不相同而已。
補充:
液壓平衡閥是用來控制液壓系統中油液的流動方向或調節其壓力和流量的,因此它可分為方向平衡閥、壓力平衡閥和流量平衡閥三大類。一個形狀相同的閥,可以因為作用機制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壓力平衡閥和流量平衡閥利用通流截面的節流作用控制著系統的壓力和流量,而方向平衡閥則利用通流通道的更換控制著油液的流動方向。這就是說,盡管液壓平衡閥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同的類型,它們之間還是保持著一些基本共同之點的。
❺ 液壓站原理圖詳解
液壓站原理圖詳解:
(1)首先,你擁有一隻含有液壓油的油箱,液壓油提供給泵使用。
(2)下一步,形成油的流動必須有泵,但是泵不能從油箱吸油。重力使油進入泵。
(3)液壓油泵每次轉動時,它將油推出。必須記住的重要一點是泵僅僅移動容量。容量決定液壓動作的速度。負載形成壓力,泵不產生壓力。
(4)液壓油泵與控制閥間管道相連接。泵出的油流至閥。閥的任務是使油流向油缸或油箱。
(5)系統的下一步是液壓油缸,油缸作實際工作。控制閥有兩根油管連接油缸。
(6)液壓泵出的油通過控制閥流向活塞底部大腔。負載產生流動阻力,並形生壓力。
(7)液壓系統似乎很完整,事實上還不夠完整。它還需要一種十分重要的零件。我們必須考慮在突然超載或其它故障的情況下,如何保護所有部件免受損壞。即使系統發生故障,泵仍繼續轉動並向系統供油。如果泵出的油無處可去,壓力便會累積,直至一些零件受損。我們裝入一個溢流閥,防止產生損壞。通常,它是關閉的,但是壓力達到設定量時,閥門便會打開並允許油流回油箱。
(8)油箱、泵、控制閥、油缸、連接管路和溢流閥組成了基本液壓系統。所有這些零部件都是必需的。
❻ 液壓電磁閥的原理圖
1.工作原理圖4-3a顯示了滑閥換向閥的工作原理圖。當閥芯向右移動一段時間後,液壓泵輸入的壓力油從閥門的p口通過a口流入液壓缸的右腔,液壓缸右腔中的油通過b口返回油箱,液壓缸的活塞向右移動。反之,如果閥芯向右移動一定的間隔,液流反向,活塞向左移動。圖4-3b是圖形符號。
2.換向閥結構1)手動換向閥利用手動杠桿改變閥芯位置。有兩種:彈簧主動復位(a)和彈簧鋼球定位(b)。2)柔性換向閥柔性換向閥又稱行程閥,是控制機械運動部件停止的重要部件,也有助於安裝在工作台上的擋鐵或凹輪迫使閥芯運動,從而掌握液體流動的方向。3)電磁換向閥利用電磁鐵開關,間接推回閥芯控制流向。它不是電氣系統和液壓系統之間切換的元件。圖4-9a為更換二位三通交換電磁閥的結構。在圖中所示的位置,油口P和A連接,油口B關閉;當電磁體通電時,拉桿1向左拉動閥芯2。此時,油芯P與A斷開,與b連通,電磁鐵斷電釋放,彈簧3推動閥芯復位。圖4-9b替換了它的圖形符號。4)液壓換向閥應利用保持油路中的壓力油來改變閥芯位置的換向閥。閥芯兩端薄密封腔外的油壓力差不會使閥芯向後移動。如圖,壓力油從K2進入滑閥左腔時,K1開啟回油,閥芯向右移動,使P和B連通,A和T連通;當K1交通壓力油和K2交通回油時,閥芯向左移動,使P和A連通,B和T連通;當K1和K2進行回油時,閥芯返回兩端。5)電液換向閥由電磁閥和液壓滑閥組成。電磁閥用於下落後引導興趣,可以改變持液方向,從而改變液壓滑閥閥芯的位置。用於大西液壓設備外。
❼ 液壓電磁閥的原理圖
液壓電磁閥的原理圖如下:

(7)煤氣閥門液壓站控制原理圖擴展閱讀
液壓電磁閥中控制壓力的稱為壓力控制閥,控制流量的稱為流量控制閥,控制通﹑斷和流向的稱為方向控制閥。
壓力控制閥按用途分為溢流閥﹑減壓閥和順序閥。
(1)溢流閥:能控制液壓系統在達到調定壓力時保持恆定狀態。用於過載保護的溢流閥稱為安全閥。當系統發生故障,壓力升高到可能造成破壞的限定值時,閥口會打開而溢流,以保證系統的安全。
(2)減壓閥:能控制分支迴路得到比主迴路油壓低的穩定壓力。減壓閥按它所控制的壓力功能不同,又可分為定值減壓閥(輸出壓力為恆定值)﹑定差減壓閥(輸入與輸出壓力差為定值)和定比減壓閥(輸入與輸出壓力間保持一定的比例)。
(3)順序閥:能使一個執行元件(如液壓缸﹑液壓馬達等)動作以後,再按順序使其他執行元件動作。油泵產生的壓力先推動液壓缸1運動,同時通過順序閥的進油口作用在面積A 上,當液壓缸1運動完全成後,壓力升高,作用在面積A 的向上推力大於彈簧的調定值後,閥芯上升使進油口與出油口相通,使液壓缸2運動。
❽ 壓力控制閥的工作原理
壓力控制閥是指用來對液壓系統中液流的壓力進行控制與調節的閥。此類閥是利用作用在閥芯上的液體壓力和彈簧力相平衡的原理來工作的。
在液壓傳動系統中,控制油液壓力高低的液壓閥稱為壓力控制閥,簡稱壓力閥。這類閥的共同點是利用作用在閥芯上的液壓力和彈簧力相平衡的原理工作。
壓力控制閥在系統中起調壓、定壓作用,它是利用控制油同彈簧相平衡的原理工作的,其工作狀態直接受控制壓力的影響,其狀態是變化的。搞清各類壓力閥的結構,便於掌握不同工況下閥的工作特性。
在具體的液壓系統中,根據工作需要,對壓力控制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有的需要限制液壓系統的最高壓力,如安全閥;有的需要穩定液壓系統中某處的壓力值(或者壓力差、壓力比等),如溢流閥、減壓閥等定壓閥;還有的利用液壓力作為信號控制其動作,如順序閥、壓力繼電器等。
壓力控制閥的原理:
壓力閥是靠彈簧力與液體壓力的平衡來控制閥體上油道的開閉,系統的最高壓力是由溢流閥調定的,系統的工作壓力由外載荷決定。壓力閥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從液壓泵來的油進入B腔後,由於兩邊面積相等,故對閥芯沒有軸向推力。彈簧推動閥芯把P口與T口隔斷,油液沒有泄漏,系統壓力升高,A腔內的壓力也隨之升高,向下壓縮彈簧的力不斷增大,直至超過彈簧的推力,使閥芯向下運動,如圖1(b)所示。由於P口與T口接通,壓力油經T口泄回油箱,系統壓力下降,A腔壓力也隨之降低,當油壓力低於彈簧力時,閥芯上移,又切斷P口與T口的聯系,油液不能泄漏,壓力又上升,閥芯這樣不停地交替動作,系統壓力就在動態中實現平衡,穩定在某一值,這就是壓力閥的工作原理。
❾ 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是指以液體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傳遞和控制的一種傳動方式。液力傳動系統主要是利用液體動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傳動方式,如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壓傳動是利用液體壓力能進行能量轉換的傳動方式。在機械上採用液壓傳動技術,可以簡化機器的結構,減輕機器質量,減少材料消耗,降低製造成本,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可靠性。液壓傳動系統在交通工具、建築機械及其他機械上,特別是汽車上(如自動變速器、液力轉向裝置、剎車系統等)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已成為汽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液壓傳動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主要依靠液壓泵的作用來運轉。藉助原動機的功能,使機械能向液體壓力能的方向轉變,並對能量進行高效傳遞。在系統內部管道、控制閥門的傳遞作用下,利用馬達、液壓缸等元器件,完成液體壓力能向機械能的轉變,帶動系統的回轉或往復性直線運作。在執行系統控制工作、對能量進行傳遞時,需要液壓傳動系統中液體介質來發揮作用,而系統特有的傳動途徑可確保其具有很強的功能性。
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個液壓千斤頂的工作原理來說明:
1—杠桿手柄
2—小油缸
3—小活塞
4,7—單向閥
5—吸油管
6,10—管道
8—大活塞
9—大油缸
11—截止閥
12—油箱
圖是液壓千斤頂的工作原理圖。大油缸9和大活塞8組成舉升液壓缸。杠桿手柄1、小油缸2、小活塞3、單向閥4和7組成手動液壓泵。如提起手柄使小活塞向上移動,小活塞下端油腔容積增大,形成局部真空,這時單向閥4打開,通過吸油管5從油箱12中吸油;用力壓下手柄,小活塞下移,小活塞下腔壓力高,單向閥4關閉,單向閥7打開,下腔的油液經管道6輸入舉升油缸9的下腔,迫使大活塞8向上移動,頂起重物。再次提起手柄吸油時,單向閥7自動關閉,使油液不能倒流,從而保證了重物不會自行下落。不斷地往復扳動手柄,就能不斷地把油液壓入舉升缸下腔,使重物逐漸地升起。如果打開截止閥11,舉升缸下腔的油液通過管道10、截止閥11流回油箱,重物就向下移動。這就是液壓千斤頂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是利用有壓力的油液作為傳遞動力的工作介質,而且傳動中必須經過兩次能量轉換 。
❿ 液壓控制閥的工作原理
液壓水位控制閥,活塞式液壓水位控制閥,是一種自動控制水箱、水塔液面高度的水力控制閥。當水面下降超過預設值時,浮球閥打開,活塞上腔室壓力降低,活塞上下形成壓差,在此壓差作用下閥瓣打開進行供水作業;當水位上升到預設高度時,浮球閥關閉,活塞上腔室壓力不斷增大致使閥瓣關閉停止供水。如此往復自動控制液面在設定高度,實現自動供水功能。該產品適用於工礦企業、民用建築中各種水箱(池)、水塔的自動供水系統。並可用作常壓鍋爐循環供水控制閥。
工作原理
當水池或水塔內水位下降,浮球閥開啟排水時,進水管內有壓水將閥內活塞托起,密封面打開,閥門即開啟供水,當水位上升到控制閥時,浮球閥關閉,活塞下移將密封面封閉,閥門即停止供水。
技術參數
使用介質:潔凈水
使用壓力:h142x-4t-a、h142x-4-a:0.05mpa~0.4mpa
h142x-10-a:0.05mpa~1mpa
介質溫度:≤60℃
性能特點
1、運用液壓原理控制,結構新穎合理。
2、工作平穩可靠。在規定的使用壓力范圍內,可保證無水錘沖擊。
3、重量輕,體積小。
4、安裝維修方便。
安裝形式及注意事項
將該閥垂直固定在進水管上,然後將控制管、截止閥和浮球閥連接旋緊在該閥上即可。該閥進水管和出水管連接法蘭h142x-4t-a為0.6mpa標准法蘭;h142x-10-a為1mpa標准法蘭。進水管直徑應大於或等於閥門公稱通徑,出水口應低於浮球閥。浮球閥安裝應距離水管一米以上;在水箱內出水管高於水位線處鑽一小孔,以防直空回水。使用時,截止閥應全開,如同一水池安裝二隻以上閥則應保持同一水平面。因主閥關閉要滯後浮球閥關閉約30~50秒,故水箱要有足夠的空餘容積,以防溢水。為防止雜質、砂粒進入閥內引起工作失靈,閥前應裝過濾器。如安裝在地下水池,則應在地下泵房安裝報警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