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閥門知識 > 南安市東田鎮閥門廠

南安市東田鎮閥門廠

發布時間:2022-12-17 22:35:50

1. 請問浙江省桐鄉市的郵政編號是多少

浙江省桐鄉市的郵政編碼:314500

31450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內鎮

314502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濮院鎮容

314503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屠甸鎮

31451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崇福鎮

314512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

314513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洲泉鎮

314515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高橋鎮

314504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龍翔街道

314506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鳳鳴街道

314506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高橋鎮南日集鎮

314513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洲泉鎮永秀集鎮

314503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梧桐街道梧桐村

31450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北大街

31450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桐鄉市烏鎮鎮107工地

31450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南大街

314513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洲泉鎮金雞路

31450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隆源路

314502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濮院鎮第二羊毛衫交易區

314501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東大街

2. 南安市水頭鎮這幾年的變化

1、地理環境
南安市位於福建東南沿海閩南"金三角"中心區域,地處晉江中游,東經118°8′30〃~118°36′20〃,北緯24°34′~25°19′。東接鯉城區、豐澤區、洛江區,東南與晉江市毗鄰;南與廈門翔安區的大、小嶝島及金門縣隔海相望;西南與同安區交界;西通安溪縣;北連永春縣,東北與仙游縣接壤。全市陸域周長313公里,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82公里,陸地面積203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1、6平方公里,海岸線長32.8公里。
南安全境山巒起伏,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程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翔雲的雲頂山、東田的芹山、向陽的五台山、蓬華的天柱山。丘陵山地、水域、平原分別佔全市總面積的73%、6.3%和20.7%,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主要河道為東溪和西溪,系晉江上游支流,兩溪在豐州的雙溪口匯合為晉江,經泉州灣入海。滔滔兩溪水,潤澤著肥沃的土地,積淀了豐富的資源,孕育了豐饒的物產。
南安地處亞熱帶,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20.8℃,降雨量介於1000-2000毫米之間。"四序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是南安氣候特點的形象概括。

2、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南安土地總面積3052869.9畝,現有耕地517410、1畝,園地311098、8畝,林地1325182.7畝,草地198.1畝,其它農用地122034畝,建設用地448482.9畝,未利用地328463.3畝。
2、森林資源
南安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全市林業用地面積170.8萬畝,林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51.6%,現有森林多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主要的用材樹種有馬尾松、濕地松、杉木、木荷、相思、桉樹等,還有南方紅豆杉、樟樹、福建柏、油杉、米櫧、閩粵栲、格氏栲等珍稀樹種。全市現已建設巨尾桉等速生豐產林基地4萬畝,花卉基地面積1萬畝,省級森林公園3個,縣級森林公園2個。
3、水資源
南安多年來平均水資源量為17.366億立方米,入境客水41.40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1.035億立方米。人均年佔有水資源量1173立方米,佔全省人均水資源量的39%。晉江水系在本境內的河流有東、西溪中下游段及晉江部份幹流,有5條小流域被水利部、財政部聯合命名為"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小流域"。2001年10月南安通過省初級水利化試點縣(市)建設的驗收,全市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機電灌站、江海防堤、攔河閘壩、水電站、鄉鎮供水以及節水灌溉等各種水利水電工程1.4萬多處,現有小(二)型以上水庫149座,占泉州市的67.6%,城區防洪堤總長25.26公里,防洪標准達20年--30年一遇(遠期50年一遇);鄉鎮供水工程26處,日供水能力19萬噸。南安有豐富的地熱資源,其中最具開發價值的是碼頭新湯的溫泉,可供開發為療養、游覽勝地。
4、水產資源
南安海岸線長32.8公里,10米等深線以內淺海面積5.6萬畝,灘塗面積3.6萬畝;大小溪流河道400千米,溪灘4.5萬畝,可供養殖的水庫、山圍塘、池塘、井潭52729畝;可養魚的稻田214425畝,可供熱帶魚類越冬保種的溫泉3處。水產資源較豐富,魚、蝦、貝、藻種類繁多,是我省壇紫菜主產區之一。

5、礦產資源

南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花岡岩、輝綠岩、陶瓷土、高嶺土、鋁土、絹雲母、紫砂土、泥煤、鎢、錳、鐵、鉛、鐧、鉬、水晶、鋅、磷等28種。第一大非金屬礦藏花崗岩,儲量約30億立方米,年開采量約1000萬立方米。其中產於豐州的"礱石"飲譽中外,可廣泛應用於化工工業及雕刻,同時是優質建築材料,可做高級裝飾面板、異型線條、弧板等產品,已成為大型的城標雕塑、龍柱、羅馬柱及知名建築首選石材。北京毛主席紀念堂、廈門港海中覆鼎山上鄭成功塑像、北京人民大會堂、南京中山陵等重要建築都採用它。除花崗岩外,第二大非金屬礦藏高嶺土,總儲量約8700萬噸,目前年開采量約50萬噸。 3、歷史沿革、

南安置縣甚早,歷史上曾是福建南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在境內現今的豐州建置東安縣,西晉改為晉安縣,南朝梁改為梁安縣。南朝梁天監年間(502-519),置南安郡,為全省三郡之一,轄興、泉、漳三地。隋開皇九年(589)改郡為縣。唐武德五年(622),在南安縣,置豐州,州治設在今豐州鎮。貞觀九年(635),並豐州入泉州(今福州)。唐嗣聖初(684),分出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南安縣城為武榮州治。故南安又別稱武榮。1937年初縣治遷往溪美鎮。從此溪美成為南安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新中國成立後,南安仍沿用縣制,至1993年5月撤縣建市。

4、傑出人物

南安人傑地靈,歷代英才輩出。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先後涌現出"開八閩文化之先"的唐代詩人歐陽詹,宋代政治變革家呂惠卿,傑出政治家科學家蘇頌,明代抗倭名將傅應嘉,偉大的思想家李贄,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台灣醫祖沈全期,明清兩朝重臣洪承疇,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葉飛,以及愛國愛鄉的著名僑領李光前、共和國功臣李引桐等。他們在不同的時期為國家為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還有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桂林、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龍土、全軍一等功獲得者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工程學院院長庄釗文等數千名專家、學者、教授,他們在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各行各業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5、行政區劃

1993年5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批准,南安撤縣設市,以原南安縣行政區域為南安市的行政區域。經數次調整,至2005年底,全市轄有溪美、柳城、美林3個街道,省新、東田、侖蒼、英都、翔雲、金淘、蓬華、詩山、碼頭、九都、羅東、樂峰、梅山、洪瀨、洪梅、康美、豐州、霞美、官橋、水頭、石井21個鎮,眉山、向陽2個鄉,雪峰1個經濟開發區,32個居委會,384個村委會。

6、人口民族

截至2004年底,南安市總人口為1481860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8.26人。南安境內以漢族為主,歷史上曾有畲族、回族、壯族、滿族、蒙古族、苗族、水族、布衣族等25個少數民族,多已漢化。目前,少數民族人口數較多的有:畲族,主要分布在碼頭的雷姓、省新、詩山等鄉鎮的藍姓、石井的鍾姓;滿族,主要為霞美的粘姓;回族,主要為官橋的丁姓和郭姓。

7、著名僑鄉

南安是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的南安籍華僑華人150萬人、港澳同胞20萬人、台灣同胞達150萬人。華人華僑遍布於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西歐等36個國家和地區。
早在漢魏時期,就有南安人遠涉重洋,外出謀生。他們以勤勞的雙手和聰明才智,為僑居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祖籍碼頭劉林、被譽為"菲律賓爭取自由斗爭的真正英雄"的劉亨賻;祖籍省新後埔、新加坡著名建築家林路;祖籍梅山競豐、被新馬社會譽為"橡膠大王""華人中的第一人"的李光前;祖籍樂峰爐內、詩書雙絕被新加坡政府宣布為"國寶"的潘受等等。
廣大的華僑華人在外建功立業,同時也心系桑梓,他們或捐資捐物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或投資興辦企業,參與家鄉的現代化建設。據統計,自1994年以來,僑親每年捐贈家鄉公益事業的資金均在一億元人民幣以上,2005年捐資額為1.0598億元,自建國以來累計捐資已達17億元,其中捐資100萬元以上的有200多人和20多個社團,捐資1000萬元以上的有34人,捐資上億元的有5人。獲省政府金牌表彰的有500多人次,銀牌表彰的150多人次,銅牌表彰的300多人次,受省政府立碑表彰的有34人,受泉州市政府立碑表彰的有10人。僑親在家鄉興辦的企業有1000多家,成為南安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基礎設施
1、交通航運

南安交通四通八達,初步形成"以市區為中心,高速公路、鐵路為依託,國省道為樞紐,縣道為輻射,鄉村公路為連接,港口碼頭為延伸"的交通運輸一體化網路服務保障體系。福廈高速公路、國道324線、省道307、308、201、206線穿越境內;全
市公路通車里程2619.6公里,瀋海高速公路12.9公里、國道324主幹線25.94公里、省級干線4條120.46公里、縣級干線15條341.69公里、鄉村道路2111.47公里、橋梁484座16846.3米。公路密度為128公里/百平方公里、17.6公里/萬人口,高於全國、全省、泉州市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連接漳平-泉州-肖厝的"漳泉肖鐵路"在南安境內長33.73公里,設有石礱、美林、侖蒼三個停靠站。
近年來,南安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十五"交通建設完成投資11.6億元,完成新改建國道2.2公里、省道45.1公里、農村公路840公里,新建隧道1座1713米、大橋5座1134延米、港口碼頭4座9個泊位。2005年完成交通基建投資2.23億元(其中重點交通項目1.3億元、農村公路8500萬元、港航設施800萬元),農村公路等級明顯提高,實現了85%的鄉鎮(23個)通二級以上公路,通行政村公路全部實現路面硬化。
道路運輸行業迅速發展。全市現有客運企業8家,客運車輛351輛,兼營客運出租汽車企業2家,計程車54輛。開通道路客運班線70條,日發班次1520次,實現全部鄉鎮和80%行政村通客運班車。2005年,完成道路運輸客運量115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8239萬人公里、貨運量1550萬噸、貨運周轉量156475萬噸公里。
水上運輸和港口經濟凸顯優勢。石井港區屬二類口岸,被列為對台通航口岸,現有雜貨碼頭6個(5000噸級1個、3000噸級1個、2000噸級1個、漁業碼頭1個、淗江1000噸陸島交通碼頭1個,客運泊位1個),石油專用碼頭1000~5000噸級7個,在建石井五千噸級滾裝碼頭1個。2005年完成港口吞吐量210萬噸,海峽兩岸直航營運191航次、貨運量32萬噸。水運企業7家,船舶91艘載重量24萬噸。2005年完成水路運輸貨運量456.2萬噸、貨物周轉量76.3億噸公里。
正在建設的泉三高速公路在南安境內路段全長48.29公里,設霞美、省新、碼頭三個出入口。

2、電力能源

南安市幾年來不斷加大電力設施技改建設力度,電網布局趨於合理,供電可靠,2005年用電總量27、35億千瓦時。全市有水電站114座,裝機容量4.1257萬千瓦;火電站1座,裝機容量5000千瓦。有供電所24個,變電站22座,其中110KV變電站11座,主變23台,主變總容量795.5MVA;35KV變電站11座,主變17台,主變容量116、35MVA;10KV配電變壓器8492台,總容量1551MVA;110KV送電線路18條,總長度208.078公里;35KV送電線路19條,總長度192、375公里;10KV配電線路229條,總長度2692.26公里。

3、電信郵政

近年來,郵政電信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全市電信程式控制交換系統總容量達60多萬門,電話用戶總數達50多萬戶,行政村通話面達100%,電信業務收入及業務規模均居全省各縣市第二位。建成本地SDH數字傳輸網中五個環網,形成了大通道、自愈能力和安全穩定性強的中繼傳輸網路;擁有現代化的分組交換網、數字數據網、計算機寬頻互聯網和彩色會議電話網;寬頻基礎網路建設不斷完善,高速通信網覆蓋全市各鄉鎮,網路通信服務水平已達世界先進水平。移動通信業務開通了語音通信、短消息、移動數據/傳真、移動IP電話、信息點播等40多種服務項目,全市384個行政村通數字行動電話,信號覆蓋率達到99、9%以上,手機用戶超過45萬個。
在郵政建設方面,能抓住市場發展規律,提高技術含量,郵政業務包括信函、報刊發行、郵政儲蓄、匯兌和集郵等五大類業務,還辦理區域快遞、廣告信函、代辦保險、代收水電費、代理電信、物流等一系列新型業務。郵政服務網路完善,全市郵件投遞線路302條,總里程20000多公里。實行全省報刊訂閱微機聯網,推廣使用郵政綜合營業微機系統。2005年完成郵政業務總收入5715萬元,郵政儲蓄期末余額達到12、6億元。
4、城市建設
南安1993年撤縣建市以來,城市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街道寬敞整潔,高樓鱗次櫛比,景觀別致典雅。南安城市建成區域面積已從1993年的4.8平方公里,擴大到現在的15.8平方公里。市容市貌明顯改觀,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城市市政設施日趨完備,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市區現有道路總面積134萬平方米,人均8、98平方米;排水排污管道69.5公里,橋梁16座,路燈8350盞(總功率約70萬千瓦);垃圾中轉站6座,填埋場正在建設中;建成首期工程日產5萬噸的美林自來水廠,現市區日供水能力達7.8萬噸,服務區域25平方公里,用水人口11萬人;市區現有公交線路9條,中巴57部。入夜華燈齊放,霓虹閃爍,交相輝映,流光溢彩。
新城建設加快進行。城市出入口宛如花園,綠樹成行,綠草如茵;星級酒店、賓館、商場、寫字樓等高層建築拔地而起,已建成華僑大酒店、南安大酒店、成功大廈、電信大廈、鄭成功塑像、鍾樓等一批城市標志性建築物;新建成河濱公園、市區中心花園、南山公園,並整治柳湖公園。現市區綠化覆蓋率達38.4%,人均公共綠地8.05平方米。建成了多功能體育館、青少年宮、兒童樂園、溪美大橋、美林大橋、市區防洪堤等一批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設施,城市綜合功能不斷完善。舊城改造步伐加快,新建了長安小區、普蓮小區、建宏花園、新華花苑等一批新興住宅小區。
城鎮規劃建設齊頭並進,不斷推進城鄉一體化。水頭、梅山兩鎮分別被評為全國、全省城鎮建設示範鎮,英都溪溢小區、水頭福興小區被評為"福建省首批優秀小區",水頭東南小區被評為"福建省第二批優秀小區",侖蒼"中國水暖城"一期小區被評為"福建省第七批優秀小區"。

5、環境保護

南安市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積極開展區域性、流域性、行業性污染綜合整治,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城市環境質量逐年提高,轄區環境質量進一步得到改善。被評為省"一控雙達標"先進集體和泉州市"零點計劃"行動先進單位。2003年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結果列全省12個縣級市中第五名。
南安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於國家二級標准,地表水、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98%,東西溪水質保持在Ⅲ類,達到功能區要求。區域、交通環境雜訊平均值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轄區總體環境質量良好。
南安堅持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的方針,開展生態環境調查和功能區規劃,嚴格執行"四山兩江"的保護規定,開展水土保持和封山育林工作。加強城市綠化,提高綠化水平,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1、6%,人均公共綠化面積6、02m2。
積極開展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活動,南安一中獲得國家級"綠色學校"稱號。全市目前有省級"綠色學校"3所,泉州級"綠色學校"37所、縣(市)級"綠色學校"79所,2個社區評為泉州市級"綠色社區"。
經濟發展
1、經濟增長

國民經濟繼續保持適度超前的快速增長態勢,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215.55億元,比上年增長10.4%,低於全省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41億元,下降2%;第二產業增加值130.36億元,增
長10、9%;第三產業增加值70、77億元,增長11、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5624元,比上年增長16.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財政總收入16億元,同比增長1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7%,財政支出9、23億元,增長13、4%,稅收收入15.73億元,增長13、2%。市場商品供應充裕,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83億元,增長13%,實際增長11、4%,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增長0、9%。
2、農業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南安農業生產組織實施"糧食自給工程"、"菜藍子工程"、"水果富民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工程"等項目,培植壯大糧食、水果、畜牧、水產、食用菌、花卉、蔬菜、茶葉八大農業支柱產業。通過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施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建設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和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開展南台農業合作與交流,努力實現農業"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目標,確保農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2005年,全市農業總產值23.0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904元,農林牧漁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43.95%、1.38%、45.96%和5.61%。
截止2005年,南安現有耕地面積52.1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2.2萬畝,建立糧食生產基地7個,引進推廣糧油優良品種30個,推廣應用新技術10項,糧食總產量達22.06萬噸;可供養殖的淡水面積5.3萬畝,海域4.2萬畝,庭院式名優水產品養殖和甲魚工廠化養殖別具特色,建有水產專業養殖場68個,海洋捕撈漁船4對,引進推廣水產養殖新品種7個,新技術4項,水產品產量5.7萬噸,是福建省壇紫菜主產區之一,牡蠣干質量名列全省前茅;水果種植面積30.5萬畝,有千畝水果生產基地12個,種植名特優新品種12個,應用新技術6項,水果產量7.5萬噸(其中龍眼產量1.6萬噸),是全國最大的龍眼生產縣(市)之一,享有"中國龍眼之鄉"美譽;有專業畜禽養殖場250多家,引進特種養殖5個,推廣新技術6項,肉蛋奶產量7.9萬噸;同時還有500畝以上茶葉生產基地5個,千畝蔬菜基地4個,100萬袋以上的食用菌生產基地5個,花卉專業場166家,霞美鎮"泉州花卉城"是福建省四大花卉基地之一。
近年來,南安市圍繞壯大龍頭企業推進創建產品品牌這一思路,積極組織開展農產品標准化、無公害基地生產,推進"七個二、六個一"基地建設,促進南安農業上水平,出品牌。現已有省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南安市農業產業化投資經營有限公司、閩台農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官橋糧食城有限公司。全市申報並獲批準的有機食品認證1家(三竹茶葉種植公司),綠色食品認證11個("綠喜"牌桂圓干、"康爾美"桂圓干、"臨笑峰"烏龍茶、"九日山"牌石亭綠茶、"都山"牌姬松茸、"金潤大米"、"迪香大米"、"山寶黑楊梅"、"日泰烏龍茶"、"正新山"牌蘆柑、"PENHLLA"牌烏龍茶),無公害食品認證26個,HACCPL認證3個。

3、工業經濟

改革開放特別是1993年撤縣建市以來,南安工業經濟取得了輝煌成就。2005年工業產值達394億元,比1993年增加330、14億元,年均增幅16、5%。2005年全市國民經濟三產比例為6.7:60.5:32.8,工業企業1、3萬家,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56、8%,上繳稅金9.3億元,佔全市工商稅收的78%,佔全市財政總收入的82.5 %。工業已成為南安經濟發展的主力,為南安經濟綜合實力居於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第32位、躋身全國最發達100個縣市行列作出重要貢獻。
經過幾年的發展,到2005年全市規模以上的企業593家,逐步形成濱海綜合產業基地、扶茂中國流行面料產業基地、泉州汽配與工程機械產業基地、侖蒼英都水暖閥門產業基地、成功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官橋水頭糧油食品深加工產業基地、南安鞋業產業基地、官橋建築陶瓷產業基地、官橋水頭家居產業基地以及詩山傘業基地。石材產業集群、水暖產業集群、建陶產業集群被列入省級32個重點產業集群發展規劃。南安市榮獲"中國建材之鄉"稱號,水頭鎮獲"中國石材城"、英都鎮獲"中國水暖閥門製造基地鎮"、詩山鎮獲"中國雨傘城"、省新鎮獲"中國日用品生產基地鎮"、侖蒼鎮獲"中國水暖城"稱號。

4、第三產業

南安加快發展以旅遊、信息和金融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結構由2004年的7.4:59.9:32、7調整為2005年的6.7:60.5:32.8。交通運輸服務、郵電服務、旅遊服務、房產服務等服務業無論在規模還是在層次上都有明顯的擴大和提高。旅遊業全年累計接待人數171、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9、7億元。
金融保險業已形成了以國家專業銀行為主體、以地方銀行、城鄉信用社等為補充的金融市場體系。除了傳統的信貸業務外,金融債券、股票基金交易、外匯業務、保險業務等都得到發展。保險系統已形成多元化發展格局,既有國有專業化的如人壽、財產保險,又有股份制綜合性的保險公司在南安開辦保險業務。2005年實現保費收入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2.3%。保險服務功能的有效發揮,為穩定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應有的作用。2005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達190.0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達150.04億元,增長12、9%,各項貸款余額達106.85億元,增長10.3%。

3. 倫倉是哪個省的

樓主發錯了吧,應該是侖蒼,是福建南安的
侖蒼鎮面積44.6平方公里,人口4.5萬人,位於建材之鄉南安市的西郊,東鄰溪美辦事處和美林辦事處,西連安溪縣,南接東田鎮、英都鎮,北靠眉山鄉。

侖蒼鎮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北部有峰山、深坑寨,南部有大墓尖、龍湖山、妙峰山,海拔均在570米以下。
該鎮鎮的4萬多人口中有近2萬人活躍在全國各地搞水暖供銷,全國70%以上的水暖閥門產品都由侖蒼人負責銷售。現在侖蒼鎮的水暖業形成了鑄造、拋光、電鍍、裝配、開發等「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

4. 四年級我的家鄉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我的家鄉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我的家鄉作文 篇1

英都鎮北部與安溪縣交英都鎮位於東經118度20,北緯24度58,地處南安西部。界,西南部與廈門的同安毗鄰。東南部和西部,分別與本市的東田鎮和翔雲鎮接壤。總面積分81.2平方公里。平均溫度數20.4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四面群山透迤,中間曲水環瀠,土壤肥沃。歷史上向以物產富庶而聞名泉郡,譽稱「金英」。總人口57587人,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6萬多人,是中國水暖(閥門)基地鎮、福建省百強鄉鎮、知名鄉鎮和衛生鄉鎮,又是清朝開國重臣洪承疇的故鄉。

英都鎮基礎設施完善,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擁有一座日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一座3.5萬伏的變電站和裝機容量125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一個容量10000門的程式控制電話模塊局、一個能傳送100套電視節目和10套調頻廣播節目的有線電視中心。南安三中是省一級達標中學,英都中心衛生院是泉州市第一家一級甲等達標醫院。

水暖閥門業是英都的支柱產業。全鎮現有集團公司3家,有限責任公司30多家,股份合作制企業10多家,企業固定資產總額已逾8億元。擁有4個設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工業區,一支1萬多人的水暖閥門供銷大

軍,年銷售總額在40億元以上。

英都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境內名勝古跡等人文景觀內涵豐富,各具特色,主要有:閩南古剎雲從古室、寶湖岩、古竹岩、獅子岩、溪益館(洪承疇讀書處)、洪承疇故居、洪氏家廟建築群等文物景點,每年吸引許多海內外遊客前來參觀游覽。英都居住著近6萬洪氏族人,另有3萬餘人旅居東南亞各國及港澳台等地區,是南安著名僑鄉之一。

四年級我的家鄉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榮昌,想知道我們榮昌嗎,讓我一一給你們介紹吧。

它位於重慶市西部,地處四川、重慶兩地接壤處,距重慶市區88、·5公里,距成都市區246公里。榮昌被稱為渝西一顆璀璨的明珠。

榮昌的美食有鹵白鵝、黃涼粉、鋪蓋面、羊肉湯、豬油泡粑、烤乳豬、清江豆豉魚等,傳統小吃獨樹一幟,風味獨特。其中黃涼粉、鹵白鵝、羊肉湯被授予「中國名菜」和「重慶名特小吃」等稱號,成為香飄巴渝,享譽神州的經典美食。

榮昌特色資源得天獨厚,夏布、茶葉、陶器、摺扇等傳統特色產品得到不斷發展,香脆竹、蘭草、魚苗等新的特色產品正在形成。

榮昌的夜景更是迷人。每當夜幕降臨的時侯,榮昌就變成了燈的海洋,光的.世界,各種各樣的霓紅燈跳躍著美妙的舞姿,向人們頻頻點頭,此時,你所有疲勞將消失得無影無蹤……

要是你到我們榮昌來,你一定會感覺到榮昌的美,那你們還猶豫什麼呢,快到我們榮昌來看看吧。

四年級我的家鄉作文 篇3

我的家鄉非常美麗,無論是春、夏、秋、冬,都是美不勝收的。

春天,萬物復甦,暖風習習。一陣風吹過,柳枝隨風飄揚,柳樹像在梳理自己的長發。不知什麼時候,小草偷偷的探出了"頭",水溝旁田間地頭處呈現出一片新綠,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一種耳目一心的感覺。

夏天,天氣十分炎熱,小草長的綠油油的,柳樹的枝條隨風飄揚,山上一片深綠色,大家都到河邊玩耍乘涼,河裡的水非常涼爽,大家在涼亭上休息,可真是一派別樣的風景呀!

秋天,天那麼高那麼藍,藍天上飄著白雲朵朵,天底下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麥田,綠油油的天地變的金燦燦的了。楊樹的葉子黃了,一片一片的落下來,像一群群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落在水溝里,像一葉小舟,飄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冬天,家鄉的雪和書上描寫的、電視機上面看到的一模一樣。你瞧,無數的雪娃娃下凡了!一朵朵,一片片,晶瑩如玉的小雪花從天而降,時而紛紛揚揚,時而飄飄灑灑。漫天飛舞的雪娃娃正在給松樹公公穿上白棉衣,掛上白鬍子。雪越來越多,把松樹公公的胳膊都壓彎了。河裡的冰也凍結實了,可以在上面玩兒冰刀、滑雪等游戲。空曠的麥田上鋪了一層白地毯。冬天的家鄉是最美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四季,我愛我的家鄉,更愛建設家鄉的勤勞的人們,是他們把家鄉描繪的這么美。

5. 福建艾靈衛浴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艾靈衛浴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9-1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東田鎮望珠工業園區。

福建艾靈衛浴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583MA2XNP9879,企業法人周紅濤,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艾靈衛浴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研發、生產、銷售:衛浴潔具、廚衛用品、衛生陶瓷、浴室櫃、廚房電器、塑料製品、凈水設備、五金掛件、軟管、消防器材、閥門、建築材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福建艾靈衛浴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南安市東田鎮閥門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