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儲油罐內儲存的是航空煤油,能不能用壓縮空氣打入儲氣罐將煤油壓出的方式供油為啥
儲油罐為常壓容器,在試壓時,採用的最大氣壓為0.115MPa,你試著用0.3MPa的氣體打下,試試會不會爆掉?
如果底油無法清除,用打壓的方式也無法清除,0.3MPa的壓力是沒辦法讓油污從管道中排出的。
2. 航油管道屬於什麼工程
管道運輸工程。航油管道是用於將航空煤油輸送到到如機場、儲油庫等各個區域的管道,根據我國政府的公告可知,截止2022年10月18日,安裝該管道屬於管道運輸工程,因此該管道是管道運輸工程。
3. 航空煤油用什麼材質管道運輸
油氣儲運管道和大型儲罐用板材、鋼材、不銹鋼管材,應該有幾種鋼,無風焊接,然後吐噴防腐蝕材料,陰極保護
4. 什麼是DBB球閥
DBB球閥就是雙關雙斷及泄放功能閥門。雙關雙斷及泄放功能閥門,適用於航空煤油、輕質油、天然氣、液化氣、管道煤氣、化工介質等管道上,作為截斷介質的理想裝置。
雙關雙斷及泄放功能閥門的工作原理關鍵是安裝在旋塞上的兩片密封滑片的動作。
閥門具有自動泄放裝置(備選),在閥門完全關閉後,防止閥腔異常升壓並檢驗閥門的效果。閥門開關指示器與開關位置同步,可以准確顯示閥門的開關狀態。

DBB球閥的特點:
1、閥門在開關過程中,閥體密封面與滑片密封面沒有任何接觸,因此,密封面無摩擦、磨損、閥門的使用壽命長,開關力矩小。
2、閥門在維修時,不需將閥門從管線上拆下,只需將閥門底蓋拆開,調換一對滑片即可,維修十分方便。
3、閥體及旋塞為縮徑,可以減輕成本。
4、閥體內腔鍍有硬鉻,密封區域堅硬光滑。
5. 石油管道
輸油管道(也稱管線、管路)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組成,並按照工藝流程的需要,配備相應的油泵機組,設計安裝成一個完整的管道系統,用以完成油料接卸及輸轉任務。
輸油管道系統,即用於運送石油及石油產品的管道系統,主要由輸油管線、輸油站及其他輔助相關設備組成,是石油儲運行業的主要設備之一,也是原油和石油產品最主要的輸送設備,與同屬於陸上運輸方式的鐵路和公路輸油相比,管道輸油具有運量大、密閉性好、成本低和安全系數高等特點。
輸油管道的管材一般為鋼管,使用焊接和法蘭等連接裝置連接成長距離管道,並使用閥門進行開閉控制和流量調節。輸油管道主要有等溫輸送、加熱輸送和順序輸送等輸送工藝。管道的腐蝕和如何防腐是管道養護的重要環節之一。目前輸油管道已經成為石油的主要輸送工具之一,且在未來依舊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6. 航空煤油俗稱叫什麼啊都有什麼用途啊
航空煤油是石油產品之一。英文名稱jet
fuel
no.3,別名航空煤油。主要由不同餾分的烴類化合物組成。航空煤油主要用作航空渦輪發動機的燃料。汽油不安全,容易揮發,太容易燃燒,但是活塞發動機還在用。柴油黏度太大,在渦輪發動機里不適合,因為是要靠很細小的噴嘴把燃料噴成霧狀的。
現行最常用的航空煤油,是以煤油為基礎的jet
a-1,並根據國際標准規格生產。在美國,另有一種型號的jet
a-1煤油,稱為jet
a。
jet
a-1基礎數據:
閃點:
38℃
自燃溫度:
超過
425℃
凝固點:
-47℃(-40℃for
jet
a)
露天燃燒溫度:
260-315
℃
最大燃燒溫度:
980
℃
航空煤油是噴氣發動機飛機專用的航空燃油。
jet
a航空煤油自一九五零年代就成為美國的標准航空煤油類型。目前,只有美國才有供應jet
a航空煤油。jet
a與jet
a-1相似,但凝固點為-40
°c,比jet
a-1的-47
°c略高。與jet
a-1一樣,jet
a的閃點也在最少38°c,而自燃溫度則為超過425°c。jet
a的標准燃油編碼為1863,在運油車與儲存設施也會註明。jet
a專用的運油車、油庫與管道,均會以黑底貼紙寫上白色「jet
a」字樣,以及下面的另一條黑線作為識別。由於水比jet
a燃油重,水會在油箱的下面沉積,故此,儲存jet
a的油箱,需要定期排空,以檢查燃油是否混了水分。水份子可能會懸浮在jet
a燃油之中,這可以透過「明凈測試」檢出。若燃油呈混濁狀態,即表示含水量超出30ppm(百萬分之三十)的可接受水平。
7. 煤氣的閥門使用和說明!~~
在物理化學實驗中,經常要用到氧氣、氮氣、氫氣、氬氣等氣體。這些氣體一般都是貯存在專用的高壓氣體鋼瓶中。使用時通過減壓閥使氣體壓力降至實驗所需范圍,再經過其它控制閥門細調,使氣體輸入使用系統。最常用的減壓閥為氧氣減壓閥,簡稱氧氣表。
1.氧氣減壓閥的工作原理
氧氣減壓閥的外觀及工作原理見圖Ⅱ-2-7和圖II-2-8。
氧氣減壓閥的高壓腔與鋼瓶連接,低壓腔為氣體出口,並通往使用系統。高壓表的示值為鋼瓶內貯存氣體的壓力。低壓表的出口壓力可由調節螺桿控制。
使用時先打開鋼瓶總開關,然後順時針轉動低壓表壓力調節螺桿,使其壓縮主彈簧並傳動薄膜、彈簧墊塊和頂桿而將活門打開。這樣進口的高壓氣體由高壓室經節流減壓後進入低壓室,並經出口通往工作系統。轉動調節螺桿,改變活門開啟的高度,從而調節高壓氣體的通過量並達到所需的壓力值。
減壓閥都裝有安全閥。它是保護減壓閥並使之安全使用的裝置,也是減壓閥出現故障的信號裝置。如果由於活門墊、活門損壞或由於其它原因,導致出口壓力自行上升並超過一定許可值時,安全閥會自動打開排氣。
2.氧氣減壓閥的使用方法
(1)按使用要求的不同,氧氣減壓閥有許多規格。最高進口壓力大多為 ,最低進口壓力不小於出口壓力的2.5倍。出口壓力規格較多,一般為 ,最高出口壓力為。
(2)安裝減壓閥時應確定其連接規格是否與鋼瓶和使用系統的接頭相一致。減壓閥與鋼瓶採用半球面連接,靠旋緊螺母使二者完全吻合。因此,在使用時應保持兩個半球面的光潔,以確保良好的氣密效果。安裝前可用高壓氣體吹除灰塵。必要時也可用聚四氟乙烯等材料作墊圈。
(3)氧氣減壓閥應嚴禁接觸油脂,以免發生火警事故。
(4)停止工作時,應將減壓閥中余氣放凈,然後擰松調節螺桿以免彈性元件長久受壓變形。
(5)減壓閥應避免撞擊振動,不可與腐蝕性物質相接觸。
3.其它氣體減壓閥
有些氣體,例如氮氣、空氣、氬氣等永久性氣體,可以採用氧氣減壓閥。但還有一些氣體,如氨等腐蝕性氣體,則需要專用減壓閥。市面上常見的有氮氣、空氣、氫氣、氨、乙炔、丙烷、水蒸氣等專用減壓閥。
這些減壓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與氧氣減壓閥基本相同。但是,還應該指出:專用減壓閥一般不用於其它氣體。為了防止誤用,有些專用減壓閥與鋼瓶之間採用特殊連介面。例如氫氣和丙烷均採用左牙螺紋,也稱反向螺紋,安裝時應特別注意。
圖Ⅱ-2-7 安裝在氣體鋼瓶上的氧氣減壓閥示意圖 圖II-2-8 氧氣減壓閥工作原理示意圖
1. 鋼瓶;2.鋼瓶開關;3.鋼瓶與減壓表連接螺母 1.彈簧墊塊;2.傳動薄膜;
4.高壓表;5.低壓表;6.低壓表壓力調節螺桿; 3.安全閥 5.高壓表;
7.出口;8.安全閥 4.進口(接氣體鋼瓶);
6.低壓表;7.壓縮彈簧;
8.出口(接使用系統); 9.高壓氣室;
10.活門;12.頂桿11.低壓氣室;13.主彈簧
14.低壓表壓力調節螺桿。
8. 電液伺服閥的國內外的現狀
目前,國內生產伺服閥的廠家主要有:航空工業總公司第六O九研究所、航空工業總公司第六一八研究所、北京機床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上海航天控制工程研究所、九江中船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四四一廠)及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國外生產伺服閥的廠家主要有:美國 Moog公司、英國Dowty公司、美國Team公司、俄羅斯的「祖國」設計局、沃斯霍得工廠等,此外美國Park公司、EatonVickers公司、德國Bosch公司、Rexroth公司等亦有自己的伺服閥產品。
電液伺服閥一般按力矩馬達型式分為動圈式和永磁式兩種。傳統的伺服閥大部分採用永磁式力矩馬達,此類伺服閥還可分為噴嘴擋板式和射流式兩大類。目前國內生產伺服閥的廠家大部分以噴嘴擋板式為主。生產射流管式伺服閥形成規模及系列的只有九江中船儀表有限責任公司(四四一廠)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O四研究所。國外情況亦類似,原專業生產射流管式伺服閥的廠家美國Abex公司也已被Park公司所吞並。然而,由於射流管式伺服閥具有抗污染性能好、高可靠性、高解析度等特點。有些生產廠家也在研製或已推出自己的射流管式產品,如航空工業總公司第六O九研究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第十八研究所、美國Moog公司及俄羅斯的有關廠家等。美國Moog公司還在2006年7月召開了產品推廣會,推出了射流管式的D660系列產品,並認為該產品代表了今後伺服閥的發展趨勢。
當前國內在研究、生產及使用伺服閥方面雖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然而生產的產品主要用於航空、航天、艦船等軍品領域,在民品市場佔有率不大。同時由於各生產單位各自為戰、缺少合作、力量分散,很不利於伺服閥的進一步發展,也無法形成強大的競爭力與國外產品進行競爭。現國外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最大的為Moog公司,它的產品占據了國內絕大部分的民品市場。 當前電液伺服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結構及加工工藝的改進、材料的更替及測試方法的改變。
1)在結構改進上,目前主要是利用冗餘技術對伺服閥的結構進行改造。由於伺服閥是伺服系統的核心元件,伺服閥性能的優劣直接代表著伺服系統的水平。另外,從可靠性角度分析,伺服閥的可靠性是伺服系統中最重要的一環。由於伺服閥被污染是導致伺服閥失效的最主要原因。對此,國外的許多廠家對伺服閥結構作了改進,先後發展出了抗污染性較好的射流管式、偏導射流式伺服閥。而且,俄羅斯還在其研製的射流管式伺服閥閥芯兩端設計了雙冗餘位置感測器,用來檢測閥芯位置。一旦出現故障信號可立即切換備用伺服閥,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此種兩余度技術已廣泛的應用於航空行業。而且,美國的Moog公司和俄羅斯的沃斯霍得工廠均已研製出四餘度的伺服機構用於航天行業。我國的航天系統有關單位早在90年代就已進行三餘度等多餘度伺服機構的研製,將伺服閥的力矩馬達、反饋元件、滑閥副做成多套,發生故障可隨時切換,保證系統的正常工作。此外多線圈結構、或在結構上帶零位保護裝置、外接式濾器等型式的伺服閥亦已在冶金、電力、塑料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2)在加工工藝的改進方面,採用新型的加工設備和工藝來提高伺服閥的加工精度及能力。如在閥芯閥套配磨方法上,上海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均研製出了智能化、全自動的配磨系統。特別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配磨系統改變了傳統的氣動配磨的模式,採用液壓油作為測量介質,更直接地反應了所測滑閥副的實際情況,提高了測量結果的准確性與精度。在力矩馬達的焊接方面中船重工第704研究所與德國知名廠家合作,採用了世界最先進的焊接工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哈爾濱工業大學還研製出智能化的伺服閥力矩馬達彈性元件測量裝置。解決了原有手動測量法中存在的測量精度低、操作復雜、效率低等問題。對彈性元件能高效完成剛度測量、得到完整的測量曲線,且不重復性測量誤差不大於1%。
3)在材料的更替上方面。除了對某些零件採用了強度、彈性、硬度等機械性能更優越的材料外。還對特別用途的伺服閥採用了特殊的材料。如德國有關公司用紅寶石材料製作噴嘴檔板,防止因氣饋造成檔板和噴嘴的損傷,而降低動靜態性能,使工作壽命縮短。機械反饋桿頭部的小球也用紅寶石製作,防止小球和閥芯小槽之間的磨損,使閥失控,並產生尖叫。航空六O九所、中船重工第七O四研究所等單位均採用新材料研製了能以航空煤油、柴油為介質的耐腐蝕伺服閥。此外對密封圈的材料也進行了更替,使伺服閥耐高壓、耐腐蝕的性能得到提高。
4)在測試方法改進方面,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高速發展生產單位均採用計算機技術對伺服閥的靜、動態性能進行測試與計算。某些單位還對如何提高測量精度,降低測量儀器本身的振動、熱雜訊和外界的高頻干擾對測量結果的影響,作了深入的研究。如採用測頻/測周法、尋優信號測試法、小波消噪法、正弦輸入法及數字濾波等新技術對伺服閥測試設備及方法進行了研製和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