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龍泉安仁閥門廠排出有毒氣體 對周圍百姓造成嚴重影響
龍泉安仁閥門廠排出有毒氣體,對周圍百姓造成嚴重影響,一定要舉報,有毒氣體可以讓生命受到嚴重威脅,對老人小孩很危險
2. 空調配件閥門清洗車間工作有毒嗎
沒有毒。
空調閥門基本都是銅製品或是鋁製品,在清洗車間工作不會造成人體中毒的事件,但是在這種工作環境工作的人員需要佩戴口罩,以避免有水蒸氣進入空調內部,產生一些有損人體健康的氣體。
雖然說不會使人快速中毒,但是人體長期呼吸這種不健康的氣體,也是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所以說,不是大問題,但是在工作期間必須佩戴口罩。
3. 我過幾天去化工廠!管理閥門的!化工廠可是有味!會不會去了很容易得病!我個人體質一般!挺瘦的。
在化工廠工作對身體有影響是肯定的,個人體質不同對有毒有害物質的反應也不同,但還是建議你不要從事這類工作。
4. 閥門廠的制蠟車間的氣味有毒嗎
沒有。
但是有臘高溫熔化的味道,採取好勞保措施還是比較好的。針對具體的崗位職業病傷害採取具體的勞動防護措施。
5. 閥門廠的脫氧劑畑霧有毒嗎
感覺好像是有毒的吧,一般裡面會摻雜一些東西。
6. 閥門廠有沒有放射性物質
有些廠應該有的。有一種探傷儀是有放射源的,不過這種東西管理都非常嚴格。
7. 從事閥門工作對身體有什麼危害
不知你說的是閥門製造,還是閥門使用。閥門製造屬於機械製造行業,對身體沒有危害,如果是從事閥門使用的石油、化工行業,個別單位因可能接觸到有毒有害介質,可能會造成傷害。
8. 四川發生疑似有害氣體中毒致5死,這些有毒氣體是如何泄露出來的
具體情況還不知道,不過我估計不是人員馬虎大意就是儲存有害氣體的容器或者管道出現了問題,如果什麼問題都沒有,有害氣體怎麼可能泄漏出來,造成人員傷亡。你們想啊,如果不是有關人員在工作時馬虎大意或者粗心導致閥門沒有關好或者其他情況,從而導致毒氣泄漏,要麼就是儲存容器年久失修,或者出現破損,從而導致泄漏,導致出現傷亡。不過對於這些的逝去我表示感到惋惜,希望國家監管部門一定要嚴格檢查那些生產時會出現有害氣體的廠子,不要再發生這種事了。

如果他們在多注意一些,是不是他們可能就不會出事,所以說,安全無小事,千萬要注意安全。
9. 工業中的有毒有害氣體
1. 硫化氫
1.1 物化性質
(1) 分子式:H2S
(2) 分子量:34.06
(3) 外觀與性狀:無色、有惡臭的氣體
(4) 相對密度:1.13(空氣=1)
(5) 熔點:-85.5℃
(6) 沸點:-60.4℃
(7) 溶解性:溶於水,溶於乙醇
(8) 爆炸極限4.0~46.0%
1.2 危害:
(1) 侵入途徑:吸入、經皮膚吸收
(2) 健康危害:硫化氫是強烈的神經毒物,對粘膜有強烈刺激作用。短期內吸入高濃度硫化氫後出現流淚、眼痛、流涕、咽喉部灼熱感、咳嗽、胸悶、頭痛、乏力、意識模糊等。部分患者會有心肌損害。重者可出現腦水腫、肺水腫。極高濃度(1000mg/m3以上)時可在數秒鍾內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驟停,發生閃電型死亡。
1.3 防護措施:
(1) 工程式控制制:嚴加密閉,提供充分的排風和全面排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備。
(2)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必須戴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正壓式自給式呼吸器。
(3) 眼睛防護:戴化學防護眼睛。
(4) 防護服:穿防靜電服。
(5)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6)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後,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1.4 急救方式:
(1)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肥皂水徹底沖洗、就醫。
(2) 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15分鍾、就醫。
(3)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保暖並休息。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吸氧、就醫。
1.5 泄漏處理:
疏散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隔離直至氣體散盡,切斷火源。應急處理人員戴正壓自給式呼吸器,穿一般防護服。切斷氣源,噴水稀釋、溶解,抽排(室內)或強力通風(室外)。如有可能,將殘余或漏出氣體用排風機送至水洗塔或與塔相連的通風櫥內。或是通過三氯化鐵水溶液,裝止回裝置以防溶液迴流。
2. 一氧化碳
2.1 理化特性
(1) 分子式:CO
(2) 分子量:28.01
(3) 外觀與性狀:無色、無味的氣體
(4) 相對密度:0.967(空氣=1)
(5) 熔點:-199.1℃
(6) 沸點:-191.4℃
(7) 溶解性: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但易被氨水吸收
(8) 爆炸極限:12.5~74.2%
2.2 危害
(1) 侵入途徑:吸入
(2)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進入人體之後會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由於CO與血紅蛋白結合能力遠強於氧氣與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進而使能與氧氣結合的血紅蛋白數量急劇減少,從而引起機體組織出現缺氧,導致人體窒息死亡
2.3 防護措施
(1) 呼吸系統防護:空氣中濃度超標時,佩帶自吸過渡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帶空氣呼吸器、一氧化碳過濾式自救器。
(2)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別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安全防護眼睛。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3)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4) 其它:工作現場嚴禁吸煙。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驗。避免高濃度吸入。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2.4 急救措施
(1)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術。就醫。
(2)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立即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正在燃燒的氣體。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2.5 泄漏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立即隔離150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消防防護服。盡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也可以用管路導至爐中、凹地焚之。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3. 氨氣
3.1 理化特性:
(1) 分子式:NH3
(2) 分子量:17.031
(3) 外觀與性狀:無色、有刺激性惡臭的氣味
(4) 相對密度:0.6(空氣=1)
(5) 熔點:-77.7℃
(6) 沸點:-33.5℃
(7) 溶解性:極易溶於水
(8) 爆炸極限:15~28%
3.2 危害
(1) 侵入途徑:吸入、經皮膚吸收
(2) 氨被吸入肺後容易通過肺泡進入血液,短期內吸入大量氨氣後可出現流淚、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痰帶血絲、胸悶、呼吸困難,可伴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乏力等,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同時可能發生呼吸道刺激症狀。氨還是一種鹼性物質,它對接觸的皮膚組織都有腐蝕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膚組織中的水分,使組織蛋白變性,並使組織脂肪皂化,破壞細胞膜結構。濃度過高時除腐蝕作用外,還可通過三叉神經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臟停搏和呼吸停止
(3) 中毒表現
① 輕度吸入氨中毒表現有鼻炎、咽炎、喉痛、發音嘶啞。氨進入氣管、支氣管會引起咳嗽、咯痰、痰內有血。嚴重時可咯血及肺水腫,呼吸困難、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雙肺布滿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悶和胸骨後疼痛等。
②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發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閥門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傷。其症狀根據氨的濃度、吸入時間以及個人感受性等而輕重不同。
③ 急性輕度中毒:咽干、咽痛、聲音嘶啞、咳嗽、咳痰,胸悶及輕度頭痛,頭暈、乏力,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周圍炎。
④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狀加重,呼吸困難,有時痰中帶血絲,輕度發紺,眼結膜充血明顯,喉水腫,肺部有干濕性噦音。
⑤ 急性重度中毒:劇咳,咯大量粉紅色泡沫樣痰,氣急、心悸、呼吸困難,喉水腫進一步加重,明顯發紺,或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較重的氣胸和縱隔氣腫等。
⑥ 嚴重吸入中毒:可出現喉頭水腫、聲門狹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脫落,可造成氣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濃度的氨可直接影響肺毛細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腫,可誘發驚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識障礙。個別病人吸入極濃的氨氣可發生呼吸心跳停止。
(4) 皮膚和眼睛接觸的危害表現
① 低濃度的氨對眼和潮濕的皮膚能迅速產生刺激作用。潮濕的皮膚或眼睛接觸高濃度的氨氣能引起嚴重的化學燒傷。急性輕度中毒:流淚、畏光、視物模糊、眼結膜充血。
② 皮膚接觸可引起嚴重疼痛和燒傷,並能發生咖啡樣著色。被腐蝕部位呈膠狀並發軟,可發生深度組織破壞。
③ 高濃度蒸氣對眼睛有強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燒傷,導致明顯的炎症並可能發生水腫、上皮組織破壞、角膜混濁和虹膜發炎。輕度病例一般會緩解,嚴重病例可能會長期持續,並發生持續性水腫、疤痕、永久性混濁、眼睛膨出、白內障、眼瞼和眼球粘連及失明等並發症。多次或持續接觸氨會導致結膜炎。
3.3 急救方式
(1) 食入:誤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釋的醋或檸檬汁,就醫。
(2)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鍾。或用3%硼酸溶液沖洗。立即就醫。
(3) 皮膚接觸: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沖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鍾。若有灼傷,就醫治療。若皮膚局部出現紅腫、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沖洗。
(4)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呼吸困難時給輸氧。呼吸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若鼻粘膜受到強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黃素溶液,重者應吸入糜蛋白酶。
(5) 當發現有氨水吸入中毒者,應讓他迅速離開現場,並脫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褲,盡快去醫院,以免發生意外。
3.4 泄露處置
氨對人體生理的影響氨無色具有強烈的刺激臭味,對人體有較大的毒性。氨氣慢性中毒會引起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呼吸系統病,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憋氣等。
(1) 少量泄漏。
撤退區域內所有人員。防止吸入蒸氣,防止接觸液體或氣體。處置人員應使用呼吸器。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局限空間,並加強通風。只能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泄漏的容器應轉移到安全地帶,並且僅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才能打開閥門泄壓。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應放在貼有相應標簽的密閉容器中,以便廢棄處理。
(2) 大量泄漏。
疏散場所內所有未防護人員,並向上風向轉移。泄漏處置人員應穿上全封閉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氣呼吸器,在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後,用噴霧水流對泄漏區域進行稀釋。通過水槍的稀釋,使現場的氨氣漸漸散去,利用無火花工具對泄漏點進行封堵。
向當地政府和「119」及當地環保部門、公安交警部門報警,報警內容應包括事故單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化學品名稱和泄漏量、危險程度;有無人員傷亡以及報警人姓名、電話。
禁止接觸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進入陰溝和排水道,增強通風。場所內禁止吸煙和明火。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要堵漏或翻轉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噴霧狀水,以抑制蒸氣或改變蒸氣雲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進入水體、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閉性空間。禁止進入氨氣可能匯集的受限空間。清洗以後,在儲存和再使用前要將所有的保護性服裝和設備洗消。
4. 氮氣
4.1 理化特性:
(1) 分子式:N2
(2) 相對分子量:28.01
(3) 相對密度:0.97(空氣=1)
(4) 外觀與性狀:無色、無味氣體
(5) 熔點:—209.8℃
(6) 沸點:—195.6℃
(7) 溶解性:微溶於水、乙醇。
4.2 危害
空氣中氮氣含量過高,使吸入氣氧分壓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氣濃度不太高時,患者最初感胸悶、氣短、疲軟無力;繼而有煩躁不安、極度興奮、亂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態不穩,稱之為「氮酩酊」,可進入昏睡或昏迷狀態。吸入高濃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潛水員深替時,可發生氮的麻醉作用;若從高壓環境下過快轉入常壓環境,體內會形成氮氣氣泡,壓迫神經、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發生「減壓病」。
4.3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10. 如果廠區發生有毒有害氣體泄漏你該如何處置
1你是老百姓就跑啊,
2你是領導就當英雄,或者是烈士吧
3你是安全員就先戴好防毒面具和穿好防毒服裝進行戰斗
(1)首先找到有毒有害氣體的源頭,關斷閥門或截斷泄露點
(2)切斷電源,防止著火或者爆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