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冷庫總調節站的結構和調節方式是怎樣的
總調節站又分為膨脹供液的總站、重力供液或氨泵供液的總調節站以及帶過橋閥的總調節站三種。
(1)膨脹供液總調節站 該調節站除從儲液桶、排液桶和加氨管來的氨液接頭外,調節站上還設置了節流閥壓力表和截止閥,節流閥的數量與受控蒸發器的數量相等。同時,在每個節流閥後再增加截止閥,以便於維修和更換節流閥。
(2)重力供液或氨泵供液的總調節站 因為重力供液和氨泵供液方式,都是在氨液分離器旁或低壓循環桶上裝有節流閥,因此,在總調節站上只有集管和壓力表,不裝節流閥,由於閥門的調節頻率較低,總調節站結構較簡單,一般小型冷庫和設備較少的冷庫均採用這種方式。
(3)帶過橋閥的總調節站 即按液體製冷劑溫度的高低,分成高溫總調節站和低溫總調節站,兩個站並列設置在一起,中間裝設一隻過橋閥來溝通。按生產操作情況進行相互調節。此種調節方式適應設備較多的中央空調製冷系統。
② 有冷庫師傅說,冷庫運行時。供液閥,開半圈至一圈 ,有這個需要嗎,我迷惑。請教
冷庫製冷系統有三種供液方式。
1、第一種,冷庫安裝液泵供液
液泵再循環冷庫安裝系統在氨製冷系統中應用十分廣泛;上世記七十年代上海外貿冷凍五廠萬噸冷庫是R22液泵再循環製冷系統,一些船用製冷系統也採用了R22液泵供液。冷庫安裝液泵再循環冷庫安裝系統雖然能提高蒸發器的傳熱系數從而提高製冷量但同時也消耗了電力,如果沒有合理的配置和恰當的自控運行程序,很難做到節能運行。當前不少液泵再循環系統供液量過大但卻不能保證每路通子的最小流量、揚程太高但卻還很難保證多層冷庫的均勻供液,流量基本無法根據製冷負荷的變化而變化,很難做到節能運行。對於液泵再循環系統,除了配置必需合理,還應加強自動控制運行程序的研究,例如分層供液和變流量控制等,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節能的目的。
2、第二種,冷庫安裝直接膨脹供液
直接膨脹供液是大多數鹵代烴(包括氟利昂)系統和亇別氨系統採用的供液方法。冷庫安裝這種供液方法以往基本採用熱力膨脹閥供液,由於選型、調節以及產品本身的問題,無法實現節能的目的。電子膨脹閥的出現結合多點溫度參數的庫溫調節,可以較好地實現節能運行,一般可節能10%。鹵代烴製冷系統的熱力膨脹閥產品已相當成熟而且還有專用的PLC庫溫控制器,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冷庫製冷系統中尚未普遍採用,有待加力推廣。氨製冷系統蒸發器運行的過熱度不大,控制難度相對較大,目前尚無成熟的氨用電子膨脹閥產品。
3、第三種,冷庫安裝重力供液
重力供液系統在老的氨製冷系統中應用很廣泛,後來逐慚被氨泵供液系統取代。冷庫安裝重力供液系統雖然操作麻煩但是不需要消耗電力輸送,只要配以合適的自動控制,無疑是一種節能的運行。廈門商業冷凍廠的流態化凍結裝置採用了R22重力供液系統,上海廿一世記冷庫採用氨製冷重力供液系統並實現了自動控制。
③ 冷庫膨脹閥怎麼調節,,,要詳細一些,,謝謝
散型齒輪式是用一個小齒輪帶動一個大齒輪,調節的圈數比較多,通常可以回調2~4圈(一答般外調節桿轉動4圈內散型齒輪才轉一圈)。壓桿式可調圈數比較少,每次按1/2,1/3,1/4圈試著調整。
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低,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低。但由於進入蒸發器流量的減少,壓力的降低,造成蒸發速度減慢,單位容積(時間)製冷量下降,製冷效率降低。
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高,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高。進入蒸發器的流量和壓力都加大,由於液體蒸發過剩,過潮氣體(甚至液體)被壓縮機吸入,引起壓縮機的濕沖程(液擊),使壓縮機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一系列工況惡劣,甚至損壞壓縮機。
(3)冷庫儲液罐閥門怎麼調擴展閱讀:
冷庫膨脹閥使用注意事項:
膨脹閥安裝位置必須靠近蒸發器的地方,閥體應垂直安裝,不能傾斜或顛倒安裝。
安裝時應注意使感溫包內的液體始終保持在感溫包內,因此感溫包應比閥體裝得低一些。
感溫包盡可能安裝在蒸發器的出口水平回氣管上,一般應遠離壓縮機吸氣口1.5M以上。
感溫包不能安裝在有積液的回管上。
若蒸發器出口帶有氣液交換器時,一般將感溫包裝在蒸發器的出口處,即熱交換器之前。
④ 閥門怎麼調
兩個氣閥的原理是控制進風量大小,幫助調節火力燃燒。如果關閉兩個氣閥,沒有空氣進入助燃,火焰會熄滅或燃燒不充分浪費氣源。
如果氣閥調成最大進風量大會造成不好點火和氣源浪費。如一個關閉一個開啟,因灶頭有兩個出火圈,關閉和開啟一個會出現同上一個燃燒的情況。
通過向設在灶體及上蓋之間的間隙供應自然空氣的方法,來補充燃燒時空氣的不足,進而促進燃燒,減少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生成。
通過電機吹送空氣的鼓風機與第一空氣箱是由輸入管相連接;在灶體的上方蓋著上蓋,中間是火焰噴射區域,火焰經過火焰噴射區域向上噴出;在灶體的上方,順著圓周設有至少三個以上的凸座;在凸座上放置上蓋;再通過上蓋與凸座之間生成的間隙供應自然空氣。
⑤ 冷庫膨脹閥的調節方法
熱力冷庫膨脹閥是復製冷系統中的制一個重要部件,一般安裝於儲液筒和蒸發器之間。冷庫膨脹閥使中溫高壓的液體製冷劑通過其節流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汽,然後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達到製冷效果,冷庫膨脹閥通過蒸發器末端的過熱度變化來控制閥門流量,防止出現蒸發器面積利用不足和敲缸現象。
⑥ 冷庫膨脹閥該怎麼調節算是正常了
壓力要看加R22,原則上調到回汽管有少量掛霜為止。
在判斷蒸發壓力的高低時,不能過於急躁,只有當設備運行一段時間(至少一小時以上)其蒸發壓力不再有大的變化,並且冷凍和冷藏室內的熱負荷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溫度和壓力。
膨脹閥是冷庫設備中一個重要的部件,一般安裝於儲液筒和蒸發器之間。膨脹閥使中溫高壓的液體製冷劑通過其節流成為低溫低壓的濕蒸汽,然後製冷劑在蒸發器中吸收熱量達到製冷效果,膨脹閥通過蒸發器末端的過熱度變化來控制閥門流量,防止出現蒸發器面積利用不足和敲缸現象。
(6)冷庫儲液罐閥門怎麼調擴展閱讀:
若膨脹閥流量過小可將其手動開大些,若調大後吸氣壓力不上升就說明可能是膨脹閥前端的濾網阻塞,按規定進行清洗後即可排除。
冷庫膨脹閥一般調節原則:
1、調節時千萬不可採取大起大落。
2、散型齒輪式是用一個小齒輪帶動一個大齒輪,調節的圈數比較多,一般可以調2~4圈(一般外調節桿轉動4圈內散型齒輪才轉一圈)。
3、壓桿式可調圈數比較少,每次按1/2、1/3、1/4圈試著調整。
4、每調動膨脹閥一次,一般需15-30分鍾的時間。
⑦ 冷庫怎麼調,調到多少正常
保鮮是零下2到4度、冷凍的話、6度以下、我廚房就這樣、
⑧ 冷庫的膨脹閥怎麼調節
膨脹閥的正確調整方法
(1) 在調整熱力膨脹閥之前,必須確認冷庫製冷異常是由於熱力膨脹閥偏離最佳工作點引起的,而不是因為氟利昂少、乾燥過濾器堵塞、濾網、風機、皮帶等其他原因所 引起的.同時,必須保證感溫包采樣信號的正確性,感溫安裝位置必須正確,絕對不可安裝在管道的正下方,以防管子底部積油等因素影響感溫包正確感溫.
(2) 熱力膨脹閥調整時注意事項
熱力膨脹閥的調整工作,必須在製冷裝置正常運行狀態下進行.由於蒸發器表面無法放置測溫計,可以利用壓縮機的吸氣壓力作為蒸發器內的飽和壓力,查表得到近似 蒸發溫度.用測溫計測出回氣管的溫度,與蒸發溫度對比來校核過熱度.調整中,如果感到過熱度太小,則可把調節螺桿按順時針方向轉動(即增大彈簧力,減小熱 力膨脹閥開啟度),使流量減小;反之,若感到過熱度太大,即供液不足,則可把調節螺桿朝相反方向(逆時針)轉動,使流量增大.由於實際工作中的熱力膨脹閥 感溫系統存在著一定的熱惰性,形成信號傳遞滯後,運行基本穩定後方可進行下一次調整.因此整個調整過程必須耐心細致,調節螺桿轉動的圈數一次不宜過多過 快.
(3)熱力膨脹閥具體的調整步驟
1)停機.將數字溫度表的探頭插入到蒸發器回氣口處(對應感溫包位置)的保溫層內.將壓力表與壓縮機低壓閥的三通相連.
2)開機,讓壓縮機運行15 分鍾以上,進入穩定運行狀態,使壓力指示和溫度顯示達到穩定值.
3)讀出數字溫度表溫度T1 與壓力表測得壓力所對應的溫度T2,過熱度為兩讀數之差T1- T2.
注 意,必須同時讀出這兩個讀數.熱力膨脹閥過熱度應在5-8℃之間,如果不是,則進行適當的調整.調整步驟是:首先拆下熱力膨脹閥的防護蓋,然後轉動調整螺 桿2-4 圈,等系統運行穩定,重新讀數,計算過熱度,是否在正常范圍,不是的話,重復前面的操作,直至符合要求,調節過程必須小心仔細
⑨ 冷庫膨脹閥該怎麼調節算是正常了
膨脹閥的開啟度小,製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少,壓力也低;膨脹閥的開啟度大,製冷劑通過的流量就多,壓力也高。
根據製冷劑的熱力性質,壓力越低,相對應的溫度就越低;壓力越高,相對應的溫度也就越高。
按照這一定律,如果膨脹閥出口壓力過低,相應的蒸發壓力和溫度也過低。但由於進入蒸發器流量的減少,壓力的降低,造成蒸發速度減慢,單位容積(時間)製冷量下降,製冷效率降低。
調節壓力必須經過蒸發器與庫溫產生熱交換沸騰(蒸發)後再通過管路進入冷庫壓縮機吸氣腔反映到壓力表上的,需要一個時間過程。
每調動膨脹閥一次,一般需10~15分鍾的時間後才能將膨脹閥的調節壓力穩定在吸氣壓力表上,調節不能操之過急。壓縮機的吸氣壓力是膨脹閥調節壓力的主要依據參數。
⑩ 冷庫膨脹閥調節視頻 冷庫膨脹閥怎麼調大
1蒸發器出口設溫度計或利用吸氣壓力來校核過熱度; 2過熱度太小(供液量太大),調節桿按順時針方向轉動半圈或一圈(即增大彈簧力,減少閥開度),時製冷劑流量減少;調節桿螺紋一次轉動的圈數不宜過多(調節桿螺紋轉動一圈,過熱度大約改變1-2℃),經多次調整,直至滿足要求為止; 3經驗調節辦法:轉動調節桿螺紋改變閥的開度,使蒸發器回氣管外剛好能結霜或結露。對蒸發溫度低於0度的製冷裝置,若結霜後用手摸,有一種將手粘住的陰冷的感覺,此時開度適宜;對蒸發溫度在0度以上的,則可以視結露情況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