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實驗室製取氫氣為例,設計啟普發生器的簡易裝置(用文字敘述)
第一個圖是啟普發生器。
第二個:取一試管,在試管中下部放一個多孔隔板,用雙孔回塞子塞緊試管口答,插上長頸漏斗和導管(帶夾子)。鋅粒放在多孔隔板上,從長頸漏斗加註稀硫酸。當需要停止反應時,加緊夾子,產生的H2使稀硫酸壓回長頸漏斗,反應停止。
第三個:取一燒杯用於盛放稀硫酸;取一乾燥球,乾燥球內盛放鋅粒,乾燥球粗口一端用單孔塞子塞緊並插入帶夾子的導管。當需要停止反應時,取出乾燥球即可。
B. 製取氫氣的裝置
制氫氣可以用啟普發生器。
但是還可以用其他的發生器。
可以用錐形瓶,長頸漏斗(或者分液漏斗),橡皮塞等。
可以用試管,長頸漏斗,有孔塑料板,等。鋅粒放在塑料板上,長頸漏鬥口放在塑料板之下,這樣和啟普發生器的原理基本相同。
C. 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
實驗室製取氫氣用的是鋅和稀硫酸。發生裝置的名稱是固液不加熱裝置,收集方法是排水法或者向下排空氣法。用到的儀器有試管,橡膠塞,導管
D.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
A
①食鹽水 ②硫酸鈉溶液 ③氯化鋇溶液
這些都不與酸反應(除③氯化鋇溶液外)
碳酸鈉溶液會與酸反應,生成CO2
與H2有雜志
E.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與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相同嗎
實驗室製取氫氣採用的固液反應法,常溫不需要加熱;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採用的是固液反應法,常溫不需要加熱,選用的固體試劑是大理石或石灰石,液體試劑是稀鹽酸;
因此,實驗室製取氫氣和二氧化碳氣體的發生裝置是相同的,具體如下:
F. 實驗室如何製取氫氣(步驟。過程。原理。。。。)快快。。。。
實驗室常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
1、反應原理:利用金屬活動性比氫強的金專屬單質與酸反屬應,置換出氫元素。
用鋅與稀硫酸反應:
(6)實驗室制h2的發生裝置擴展閱讀
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不適宜用稀鹽酸代替稀硫酸,因為該反應放熱,鹽酸會揮發出氯化氫氣體,使製得的氣體含有氯化氫雜質。
2、不能使用硝酸或濃硫酸,因為這兩種酸具有強氧化性,反應將會生成二氧化氮或二氧化硫。
3、製取之前需要檢測裝置的氣密性。
G. 實驗室製取H2、O2(三種方法),CO2的方法
好,我來總結一下試試。
【實驗室制氫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比如說一個錐形瓶,加一個雙孔膠塞,一邊是長頸漏斗(長頸漏斗下端要在液面以下),一邊接收集裝置。
收集裝置: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鋅粒(不使用純鋅,而是用粗鋅,或在溶液中加幾滴硫酸銅溶液,利用原電池和超電勢的因素提高反應速率)、稀硫酸
3.驗純: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用拇指堵住倒置的試管,靠近酒精燈火焰,松開拇指。若聽到輕微的爆鳴聲,證明氫氣已收集滿。(若使用排水法收集氫氣,沒有必要驗純)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水蒸氣。用濃硫酸洗氣即可除雜。
5.氫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小。
【實驗室制氧氣】
一、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加熱)」型。一個略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距試管口1/3處加一個鐵夾固定住,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有葯品的部位。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試管口處要加棉花。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高錳酸鉀固體
3.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時,需要進行驗滿操作:將帶火星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證明氧氣已收集滿。
氧氣的檢驗: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瓶中,若木條復燃,證明集氣瓶中為氧氣。
4.除雜:這種方法之下很少考慮除雜的事。
5.氧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二、加熱氯酸鉀、二氧化錳混合物製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加熱)」型。一個略向下傾斜的大試管,距試管口1/3處加一個鐵夾固定住,酒精燈外焰加熱試管底有葯品的部位。導管不能伸入試管太長。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氯酸鉀、二氧化錳
3.驗滿、檢驗見「一」。
4.除雜:這種方法之下很少考慮除雜的事。
5.氧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三、過氧化氫分解製取氧氣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或排水法收集裝置。
2.葯品: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
3.驗滿、檢驗見「一」。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水蒸氣。用濃硫酸洗氣即可除雜。
5.氧氣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不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
1.裝置。
發生裝置:「固+液→」型。
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
2.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不能使用純凈的碳酸鈣粉末,否則反應速率太快難以控制不易收集氣體)、稀鹽酸(不能用稀硫酸,生成微溶的硫酸鈣,會附著在石灰石或大理石的表面,阻礙反映的進一步進行)
3.收集時需要驗滿:將燃著的木條接近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證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二氧化碳的檢驗:迅速向集氣瓶中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盪,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集氣瓶中為二氧化碳。
4.除雜:可能的雜質是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先用水洗氣(氯化氫極易溶於水),再用濃硫酸洗氣即可依次除去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順序不能錯)。
5.二氧化碳在實驗室製取方法中體現出來的性質: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
H. 實驗室製取氫氣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發生裝置抄和收集裝置襲: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具體如下圖所示:
1、反應原理:Zn+H₂SO4=ZnSO₄+H₂↑
2、反應物的選擇:選用鋅粒和稀硫酸。
3、不使用稀鹽酸,因為:鹽酸易揮發,使製得的氫氣中含有氯化氫氣體。
4、不用鎂是因為反應速度太快,不用鐵是因為反應速度太慢。
5、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發生裝置同分解過氧化氫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收集裝置可選擇排水法收集氣體的裝置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氣體的裝置。
化學中常用的裝置:
1、固固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2、固固不加熱型裝置;用於兩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3、固液加熱型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需要加熱。
4、固液不加熱裝置;用於一種或多種固體化學試劑和另一種或多種液體化學試劑和反應,並且不需要加熱。
I. 實驗室製取氫氣時,通過控制液體流速,從而得到平穩氣流,選擇的發生裝置是
據題意可抄知,製取氫襲氣要用金屬鋅和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二氧化碳的製取要用石灰石與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二者都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的反應,可選用同一發生裝置.氫氣的密度小於空氣的密度,又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集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二氧化碳、排水集氣法、向下排空氣法.
J. 實驗室制備氫氣的方法及裝置圖
原理Zn+H2SO4=ZnSO4+H2裝置從左至右來,從上到自下為,長頸漏斗,燒瓶,導管,水槽,集氣瓶注意事項是點燃氫氣或加熱氫氣之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否則有爆炸的危險.因為在氫氣和空氣的混合物中,當含氫的體積在4%~74.2%的范圍遇到火就會立即爆炸.而純凈的氫氣則能在空氣中安靜燃燒.連續檢驗氫氣時,不要用同一個試管,需要更換一隻試管(為什麼
)重新檢驗.
使用啟普發生器時,要遠離火源,防止氫氣不純而引起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