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液壓制動裝置由哪些部件組成是怎樣工作的
液壓制動系統的結構
剎車分泵是制動系統不可缺少的零件,它主要的作用是頂動剎車片,剎車片摩擦剎車鼓,使車速降低和靜止。
踩下剎車後總泵產生推力將液壓油壓到分泵,分泵內部的活塞受到液壓力開始移動將剎車片推動。
鼓式制動器
鼓式制動器主要包括制動輪缸、制動蹄、制動鼓、摩擦片、回位彈簧等部分。主要是通過液壓裝置使摩擦片與隨車輪轉動的制動鼓內側面發生摩擦,從而起到制動的效果。
盤式制動器
盤式制動器也叫碟式制動器,主要由制動盤、制動鉗、摩擦片、分泵、油管等部分構成。盤式制動器通過液壓系統把壓力施加到制動鉗上,使制動摩擦片與隨車輪轉動的制動盤發生摩擦,從而達到制動的目的。
與封閉式的鼓式制動器不同的是,盤式制動器是敞開式的。制動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可以很快散去,擁有很好的制動效能,現在已廣泛應用於轎車上。
ABS油泵
現在的轎車上,ABS已經是標配。ABS油泵是它的核心部件,主要由電磁閥、控制活塞、液壓泵和儲能器等組成,是在原液壓制動系統中增設一套液壓控制裝置,控制制動管路中容積的增減,以控制制動壓力的變化。
制動力如何產生的
關於制動力的理論非常深奧,大家只要知道以下幾點就好了:
1制動力來自路面對車輪的一個反作用力,當然這個反作用力的誘導即是制動片與旋轉的制動盤或制動鼓接觸磨擦產生的磨擦力矩;
2制動力不僅取決於摩擦力矩,還取決於輪胎與路面間的附著力(它等於輪胎上的垂直負荷與輪胎和路面間的附著系數的乘積),即制動力最大隻能等於附著力。而磨擦力 的大小決定於輪缸的張力,摩擦系數和制動鼓及制動蹄的尺寸。
3當制動力等於附著力時,車輪將被抱死在路面上拖滑。拖滑使胎面局部嚴重磨損,在路面 上留下一條黑色的拖印。同時,使胎面產生局部高溫,胎面局部稀化,好象輪胎與路面間被一層潤滑劑隔開,使附著系數下降。因此最大制動力和最短的制動距離, 是在車輪將要抱死而未完全抱死時出現的。
2. 液壓制動裝置的工作原理是什麼作用是什麼
制動裝置(制動裝備)是汽車裝設的全部制動和減速系統的總稱,其功能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減低速度或停止行駛,或使已停駛的汽車保持不動,由於制動裝置的結構和性能直接關繫到車輛、人員的安全,因而被認為是汽車的重要安全件,受到普遍的重視。
汽車以一定的車速行駛時具有一定的動能。隨著汽車行駛速度的不斷提高,要使行駛中的汽車減速或停車,就必須強制地對汽車施加一個與汽車行駛方向相反的力,這個力叫做制動力。制動裝置(汽車制動系統)就是產生制動力的裝置。
駕駛員能夠根據道路和交通等情況對制動力進行控制,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使汽車減速或停車,這一功能是制動系統的主要功能。下坡行駛時,為了使汽車維持穩定的車速,也需要制動系統起作用,這是制動系統的又一功能。另外,當汽車停下來後,需要可靠的停車(包括在坡道上停車)。使汽車原地可靠停車也是制動系統的功能之一。
3. 找一種能夠自調平衡的裝置,機械類的或者別的什麼的。具體如下。
當1軸回轉運動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與摩天輪一樣3板採取重力平衡方式,達到相對平衡。除此之外,機械方式還不能實現,因為你知道,除了四連桿機構還有其他方式嗎?
4. 液壓制動裝置是怎樣工作的
液壓制動裝置工作原理如下
黨液壓制動裝置得電之後,液壓缸升起推動傳動機構打開抱閘當在斷電的情況下,液壓缸自動關閉,抱閘也自動抱住,起到一個及時剎車的作用
5. 簡述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電動機帶動液壓泵從油箱吸油,液壓泵把電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液體的壓力能。液壓介質通過管道經節流閥和換向和閥進入液壓缸左腔,推動活塞帶動工作台右移,液壓缸右腔排出的液壓介質經換向閥流回油箱。
換向閥換向之後液壓介質進入液壓缸右腔,使活塞左移,推動工作台反向移動。改變節流閥的開口可調節液壓缸的運動速度。液壓系統的壓力可通過溢流閥調節。在繪制液壓系統圖時,為了簡化起見都採用規定的符號代表液壓元件,這種符號稱為職能符號。
任何一個液壓傳動系統都是由幾個基本迴路組成的,每一基本迴路都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幾個基本迴路組合在一起,可按一定要求對執行元件的運動方向、工作壓力和運動速度進行控制。根據控制功能不同,基本迴路分為壓力控制迴路、速度控制迴路和方向控制迴路。
應用:
液壓傳動主要應用如下:
(1)一般工業用液壓系統塑料加工機械(注塑機)、壓力機械(鍛壓機)、重型機械(廢鋼壓塊機)、機床(全自動六角車床、平面磨床)等;
(2)行走機械用液壓系統工程機械(挖掘機)、起重機械(汽車吊)、建築機械(打樁機)、農業機械(聯合收割機)、汽車(轉向器、減振器)等;
(3)鋼鐵工業用液壓系統 冶金機械(軋鋼機)、提升裝置(升降機)、軋輥調整裝置等;
(4)土木工程用液壓系統 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浪潮防護擋板)、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和礦山機械(鑿岩機)等;
(5)發電廠用液壓系統渦輪機(調速裝置)等;
(6)特殊技術用液壓系統 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及方向舵控制裝置、升降旋轉舞台等;
(7)船舶用液壓系統 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
(8)軍事工業用液壓系統火炮操縱裝置、艦船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等。
6. 液壓制動裝置有哪些部件組成是怎樣工作的
液壓制動系統的組成:1、全液壓制動系統由:充液閥、蓄能器、腳踏閥、鉗盤制動器(或其他形式的制動器),以及制動尾燈開關,壓力開關等組成;2、工作原理是壓力油經由充液閥向蓄能器供油後,一路進入腳踏閥,腳踏閥實際上為一個腳踩的比例換向閥,然後進入輪胎旁的制動器。當制動力不夠時可由蓄能器短時供油;3、還有一種是氣推液形式的剎車。由發動機上的真空助力泵產生壓力氣體,推動剎車油缸,剎車油壺的右進入剎車油缸,起到增力的目的,然後進入制動器中。目前大多數制動器為碟剎,而不是鼓剎。液壓制動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動總泵、制動液、分泵和連接油管內充滿制動液(也稱為剎車油),他們組成一個封閉的壓力傳遞系統。
當踩下制動踏板 時,推動總泵的活塞向前移,總泵內制動液的壓力升高,通過油管進入各車輪的分泵,推動分泵的活塞外漲,實現腳踩制動的力向車輪制動器的傳遞,推動車輪制動 器實施制動。
當松開制動踏板時,總泵活塞在油壓和回位彈簧作用下回位,分泵活塞和車輪制動動器回位,解除對車輪的制動。制動踏板是司機最常接觸的一個部件,它把駕駛員踩踏板的力轉化為推動制動總泵活塞的力。制動踏板的行程調整是制動系統調整的重要內容。
制動踏板行程的三個主要評價指標: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常規制動的踏板行程及緊急制動的踏板行程。制動踏板行程過長,駕駛員會明顯感覺制動性能差,對整車制動能力沒有信心,同時會增加駕駛員的疲勞感且不符合人機工程的設計要求;制動踏板行程過短,整車制動粗暴,制動時乘客的前傾感嚴重,舒適感下降。
7. 液壓系統的輔助裝置有哪些
液壓系統的輔助裝置有以下這些。
1.液壓系統中各溢流閥:可抑制迴路中的異常高壓,以防止液壓油泵及馬達的損壞,並防止處於過載狀態。
2.吊臂變幅安全裝置:當不測事故發生,吊臂變幅油缸迴路中的高壓軟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斷時,液壓迴路中的平衡閥就起作用,鎖閉來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臂不致下跌,從而確保作業的安全性。
3.吊臂伸縮安全裝置:當不測事故發生,吊臂伸縮油缸迴路中的高壓軟管或油管爆裂或切斷時,液壓迴路中的平衡閥就起作用,鎖閉來自油缸下腔的工作油,使吊會自己縮回,從而確保作業的安全性。
4.高度限位裝置:吊鉤起升到規定的高度後,碰觸限位重錘,打開行程開關,「過繞」指標燈即亮,同時切斷吊鉤起升、吊臂伸出、吊臂伏到等動作的操作而確保安全
。這時只要操縱吊鉤下降,吊臂縮回或吊臂仰起(即向安全方操作)等手柄時,使限位重錘解除約束,操作即恢復正常。在特殊的場合,如仍需要作微量的過繞操作,可按下儀表盒上的釋放按鈕,此時限位的作用便解除,但此時的操作必須十分謹慎小心,以防發生事故。
5.支腿鎖定裝置:當不測事故發生,通往支腿垂直油缸的高壓軟管或油管破裂或切割時,液壓系統中的雙向液壓鎖能封鎖支腿封鎖油缸兩腔的壓力油,使支腿不縮或甩出,從而確保起重作業的安全性。
6.起重量指示器:起重量指示器設置在基本臂的合側方(即操縱室的右側面),操作者坐在操縱室內便能清楚地觀察到,能准確地指示出吊臂的仰角及對應工況下起重機允許的額定起重量。
7.起重特性表:設置在操縱室內前側下牆板上,該表列出了各種臂長和各種工作幅度下的額定起重量和起重高度,以便操作時查閱。起重作業時,切不可超過表中規定的數值。
8. 液壓制動裝置的組成
液壓制動裝置主要由液壓制動總泵、制動液油壺、制動管路、制動輪缸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