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舉例說明液壓傳動與機械傳動的優缺點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液壓傳動之所以能得到廣泛的應用,是由於它具有以下的主要優點:
(1)由於液壓傳動是油管連接,所以藉助油管的連接可以方便靈活地布置傳動機構,這是比機械傳動優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採用液壓傳動來驅動,以克服長驅動軸效率低的缺點。由於液壓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極易布置,在挖掘機等重型工程機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機械傳動,不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觀大方。
(2)液壓傳動裝置的重量輕、結構緊湊、慣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壓馬達的體積為電動機的12%~13%。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單位功率的重量指標,目前是發電機和電動機的十分之一,液壓泵和液壓馬達可小至0.0025N/W(牛/瓦),發電機和電動機則約為0.03N/W。
(3)可在大范圍內實現無級調速。藉助閥或變數泵、變數馬達,可以實現無級調速,調速范圍可達1∶2000,並可在液壓裝置運行的過程中進行調速。
(4)傳遞運動均勻平穩,負載變化時速度較穩定。正因為此特點,金屬切削機床中的磨床傳動現在幾乎都採用液壓傳動。
(5)液壓裝置易於實現過載保護——藉助於設置溢流閥等,同時液壓件能自行潤滑,因此使用壽命長。
(6)液壓傳動容易實現自動化——藉助於各種控制閥,特別是採用液壓控制和電氣控制結合使用時,能很容易地實現復雜的自動工作循環,而且可以實現遙控。
(7)液壓元件已實現了標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和推廣使用。
液壓傳動的缺點是:
(1)液壓系統中的漏油等因素,影響運動的平穩性和正確性,使得液壓傳動不能保證嚴格的傳動比。
(2)液壓傳動對油溫的變化比較敏感,溫度變化時,液體粘性變化,引起運動特性的變化,使得工作的穩定性受到影響,所以它不宜在溫度變化很大的環境條件下工作。
(3)為了減少泄漏,以及為了滿足某些性能上的要求,液壓元件的配合件製造精度要求較高,加工工藝較復雜。
(4)液壓傳動要求有單獨的能源,不像電源那樣使用方便。
(5)液壓系統發生故障不易檢查和排除。
總之,液壓傳動的優點是主要的,隨著設計製造和使用水平的不斷提高,有些缺點正在逐步加以克服。液壓傳動有著廣泛的發展前景。
『貳』 注塑機安全保護裝置有幾種
3類安全裝置:
1. 機械保護:當注塑機異常動作時,可通過機械裝置及時有效的阻擋來進行安全保護。在正常情況下,前安全門關上,機械鎖擋板被安全門壓住,離開阻擋位置,從而機器得以有效鎖模。出現異常時,當前安全門未能有效關上時,機械鎖擋板將處於阻擋位置,以阻擋異常鎖模動作的進行。
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隱患:擋塊卡住,沒有進入阻擋;擋塊丟失;擋桿為半牙型(如圖1所示)時,當擋桿異常旋動後,有效阻擋面積將變小而導致保護失效;擋板為全牙型擋桿時,開模到位後,擋塊落在擋桿牙頂上或無牙部位而導致保護失效;擋桿採用無牙光桿(早期注塑機大多採用這種方式)時,開模到位後,擋板落在光桿上或擋桿與擋板位置相隔太遠,導致保護失效(每次換模後,需要調節擋桿的有效長度,才能確保擋板與擋桿形成有效阻擋,因此費時費力、實用性差)。以上這些隱患均可導致機械鎖在使用中往往處於失效狀態。
2. 液壓保護:在液壓油路中增加一個液壓油閥,可起到開關作用。當原液壓油閥未能有效打開時,液壓迴路會發生中斷,而增加的液壓開關閥能降低鎖模動作油路異常導通(油閥卡住、油閥內泄)的概率,從而提升了保護系數。
在實際控制中,液壓保護有機械液壓聯動保護和電氣液壓聯動保護兩種模式。
機械液壓聯動保護:當安全門關閉時,通過安全門機械力直接作用或者通過傳動桿施加機械力給液壓開關閥,通斷液壓迴路。電氣液壓聯動保護:當鎖模條件滿足後,首先電腦輸出鎖模液壓開關閥信號,此信號與前安全門專門設置的行程開關的觸點(安全門關,觸點接通)串聯,輸出到液壓開關閥,然後液壓開關閥動作,觸發閥芯位移檢測開關,輸出一個開關電信號給電腦。電腦在設定時間內檢測到此信號,才會輸出鎖模信號,從而提升了電氣液壓保護的保障系數。
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以下隱患:機械液壓聯動保護裝置的傳動桿松動、卡住或者液壓開關閥卡住導致異常導通,從而保護失效;電氣液壓聯動保護裝置的液壓開關閥卡住,開關閥位移檢查開關異常或外部線路短路導致開關閥異常,從而保護失效。
電氣液壓聯動保護裝置通過電氣信號對液壓開關閥進行控制,在液壓方面的可靠性不如通過機械力直接對開關閥進行通斷控制,但它提高了電氣控制的保障性。
3. 電氣保護:未達到鎖模電氣條件時,注塑機電氣控制系統不會輸出鎖模信號。具體是指當前後安全門關閉,注塑機鎖模前一動作有效復位後,啟動鎖模,注塑機電氣控制系統輸出鎖模及動作信號。如果安全門關的有效信號中斷,控制系統無鎖模輸出。
『叄』 液壓叉車原理及圖
踩下制動踏板時,自製動總泵壓出的制動液先進入輔助泵,液壓油由此一專部分傳入前後制動屬分泵,另一部分作用於控制閥,使真空加力氣室對輔助泵活塞加力,使得輔助泵和車輪制動液壓力變得遠高於總泵,因而增大了電動堆高車的制動力。
當發動機進氣管的真空度高於真空筒時,真空單向閥打開;而當發動機停止運轉時,真空單向閥即行關閉。這樣,可保證真空筒及真空加力氣室具有較高的真空度。
(3)液壓機械聯動裝置擴展閱讀
手動液壓叉車也被稱為是一手動堆高車種高起升裝卸和短距離運輸兩用車,由於不產生火花和電磁場。特別適用於汽車裝卸及車間、倉庫、碼頭、車站、貨場等地的易燃、易爆和禁火物品的裝卸運輸。該產品具有升降平衡、轉動靈活、操作方便等特點。
電動叉車真空液壓制動系統是在簡單液壓制動系統的基礎上,加設一套以發動機工作時在進氣管中造成的真空度為動力源的真空加力裝置。
它分為真空增壓式和真空助力式兩種,一般用於起重量較大的全電動堆高車上。真空增壓式制動系統比簡單液壓制動系統多了一個真空增壓器來增強叉車的動力系統。
『肆』 液壓傳動和機械傳動有什麼區別、以及優點和缺點
一)液壓傳動的工作原理:
液壓傳動時候依靠液體介質的靜壓力來傳遞能量的液體傳動。它依靠密閉容積的變化傳遞運動,依靠液體內部的壓力(由外界負載所引起)傳遞運動。液壓裝置本質上是一種能量轉換裝置,它先將機械能轉換還成為便於傳輸的液壓能,隨後又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做功。對教材中的例子要理解。
(二)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液壓傳動系統有以下四個主要部分組成:
動力部分,執行部分,控制部分,輔助部分
1. 動力部分:把機械能換成油液壓力能,常見的是液壓泵。
2. 執行部分:把液體的壓力能轉換成機械能輸出的裝置,如作直線運動的液壓缸或作回轉運動的馬達。
3. 控制部分:對系統中流體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進行控制或調節的裝置,如溢流閥、流量控制閥、換向閥等。
4. 輔助部分;保證液壓傳動系統正常工作所需的上述三種以外的裝置,如油箱、過濾器、油管和管接頭等。
要掌握以下內容,這些內容是客觀題的考點:
只要控制油液的壓力、流量和流動方向,便可控制液壓設備動作所要求的推力(轉矩)、速度(轉速)和方向。
液壓缸的工作壓力取決於負載。
溢流閥可以控制油泵打出油液的壓力,溢流閥同時還起著把油泵輸出的多餘油液排回油箱的作用。
(三)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優點:
1. 在輸出同等功率的條件下體積和重量可減小很多,布局安裝有很大的靈活性,能構成用其它方法難以組成的復雜系統。
2. 傳遞運動均勻平穩,易於實現快速啟動、制動和頻繁的換向,可以在運行中實現大范圍的無級變速。
3. 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於實現自動控制、過載保護。
液壓元件易於實現系列化、標准化、通用化。
缺點:
1. 不能嚴格保證定比傳動。
2. 對溫度比較敏感,在高溫和低溫條件下採用液壓傳動有一定的困難。
3. 液壓元件製造精度高,不易診斷。
機械傳動有多種形式,主要可分為兩類:①靠機件間的摩擦力傳遞動力和運動的摩擦傳動,包括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輪傳動等。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大都能適應軸間距較大的傳動場合,過載打滑還能起到緩沖和保護傳動裝置的作用,但這種傳動一般不能用於大功率的場合,也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②靠主動件與從動件嚙合或藉助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嚙合傳動,包括齒輪傳動、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等。嚙合傳動能夠用於大功率的場合,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 機械傳動按傳力方式分,可分為 : 1 摩擦傳動。 2 鏈條傳動。 3 齒輪傳動。 4 皮帶傳動。 5 渦輪渦桿傳動。 6 棘輪傳動。 7 曲軸連桿傳動 8 氣動傳動。 9 液壓傳動(液壓刨) 10 萬向節傳動 11 鋼絲索傳動(電梯中應用最廣) 12 聯軸器傳動 13 花鍵傳動。 1、帶傳動的特點 由於帶富有彈性,並靠摩擦力進行傳動,因此它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雜訊小,能緩沖吸振,過載時帶會在帶輪上打滑,對其他零件起過載保護作用,適用於中心距較大的傳動等優點。 但帶傳動也有不少缺點,主要有:不能保證准確的傳動比,傳動效率低(約為0.90~0.94),帶的使用壽命短,不宜在高溫、易燃以及有油和水的場合使用。 2,齒輪傳動的基本特點 1、齒輪傳遞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很大,功率可從很小到數十萬千瓦,圓周速度可從很小到每秒一百多米以上。齒輪尺寸可從小於1mm到大於10m。 2、齒輪傳動屬於嚙合傳動,齒輪齒廓為特定曲線,瞬時傳動比恆定,且傳動平穩、可靠。 3、齒輪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4、齒輪種類繁多,可以滿足各種傳動形式的需要。 5、齒輪的製造和安裝的精度要求較高。4. 鏈傳動的特點 1)能保證較精確的傳動比(和皮帶傳動相比較) 2)可以在兩軸中心距較遠的情況下傳遞動力(與齒輪傳動相比) 3)只能用於平行軸間傳動 4)鏈條磨損後,鏈節變長,容易產生脫鏈現象。5. 蝸桿傳動的特點 單級傳動就能獲得很大的傳動比,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雜訊,但傳動效率低。6. 螺旋傳動的特點:傳動精度高、工作平穩無噪音,易於自鎖,能傳遞較大的動力等特點。
『伍』 液壓傳動與機械傳動相比具有哪些優點
液壓傳動與機械傳動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1)液壓傳動能在運行中實行無級調速專,調速方便且調速范圍比較大屬,可達100:1~2000:1。
2)在同等功率的情況下,液壓傳動裝置的體積小,重量輕,慣性小,結構緊湊(如液壓馬達的重量只有同功率電機重量的10~20%),而且能傳遞較大的力或扭矩。
3)液壓傳動工作比較平穩,反應快,沖擊小,能高速啟動,制動和換向。液壓傳動裝
置的換向頻率,回轉運動每分可達500次,往復直線運動可達400~1000次。
4)液壓傳動裝置的控制、調節比較簡單,操縱比較方便、省力、易於實現自動化與電氣控制配合使用能實現復雜的順序動作和遠程式控制制。
5)液壓傳動裝置易於實現過載保護,系統超負載,油液經溢流閥回油箱。由於採用油液作工作介質,能自行潤滑,所以壽命長。
6)液壓傳動易於實現系列化、標准化、通用化,易於設計,製造和推廣使用。
7)液壓傳動易於實現回轉、直線運動,且元件排列布置靈活。
8)液壓傳動中,由於功率損失所產生的熱量可由流動著的油帶走,所以可避免在系統某些局部位置產生過度溫升。
『陸』 車上的eps是什麼意思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lectric Power Steering,縮寫EPS)是一種直接依靠電機提供輔助扭矩的動力轉向系統。
使用電動機而不是液壓系統,以協助駕駛員一個的車輛。感測器檢測轉向柱的位置和扭矩,計算機模塊通過電機施加輔助扭矩,電機連接到轉向器或轉向柱。這允許根據駕駛條件應用不同量的輔助。因此,工程師可以針對可變速率和可變阻尼懸架系統定製轉向裝置響應,優化每輛車的行駛、操控和轉向。
在菲亞特集團汽車上,可以使用名為「CITY」的按鈕在兩條不同的輔助曲線之間切換輔助量,而大多數其他 EPS 系統具有可變輔助。這些在車輛減速時提供更多幫助,而在更快速度時提供更少幫助。
EPS 中保留了方向盤和轉向齒輪之間的機械聯動裝置。萬一發生部件故障或電源故障導致無法提供援助時,機械聯動裝置作為後備。如果 EPS 出現故障,駕駛員會遇到需要大力轉向的情況。這種繁重的工作類似於不工作的液壓轉向輔助系統。
根據駕駛情況、駕駛技能和駕駛員的力量,轉向輔助丟失可能會或可能不會導致碰撞。輔助轉向裝置與全手動轉向裝置中轉向比的選擇使動力轉向無效時轉向的困難更加復雜。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協助汽車製造商召回容易出現故障的 EPS 系統。
電動系統在燃油效率方面具有優勢,因為沒有皮帶驅動的液壓泵,無論是否需要輔助,都不斷運行,這是引入它們的一個主要原因。另一個主要優點是消除了皮帶驅動發動機附件,以及安裝在發動機上的液壓泵和安裝在底盤上的轉向裝置之間的幾個高壓液壓軟管。這極大地簡化了製造和維護。
通過結合電子穩定控制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可以立即改變扭矩輔助水平,以幫助駕駛員進行糾正操作。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出現在 1990 年的本田 NSX、MG F、1999 年的 FIAT Punto Mk2、1999 年的本田 S2000、2000 年的豐田普銳斯、2002 年的寶馬 Z4 和 2003 年的馬自達 RX-8。
第一個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於 1988 年出現在 Suzuki Cervo 上。該系統已被各種汽車製造商使用,最常用於小型汽車,以降低油耗和製造成本。
工作原理
EPS的基本原理是:轉矩感測器與轉向軸(小齒輪軸)連接在一起,當轉向軸轉動時,轉矩感測器開始工作,把輸入軸和輸出軸在扭桿作用下產生的相對轉動角位移變成電信號傳給ECU,ECU根據車速感測器和轉矩感測器的信號決定電動機的旋轉方向和助力電流的大小,從而完成實時控制助力轉向。
因此它可以很容易地實現在車速不同時提供電動機不同的助力效果,保證汽車在低速轉向行駛時輕便靈活,高速轉向行駛時穩定可靠。
電動助力轉向系統是在傳統機械轉向系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利用電動機產生的動力來幫助駕駛員進行轉向操作,系統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信號感測裝置(包括扭矩感測器、轉角感測器和車速感測器),轉向助力機構(電機、離合器、減速傳動機構)及電子控制裝置。
電動機僅在需要助力時工作,駕駛員在操縱轉向盤時,扭矩轉角感測器根據輸入扭矩和轉向角的大小產生相應的電壓信號,車速感測器檢測到車速信號,控制單元根據電壓和車速的信號,給出指令控制電動機運轉,從而產生所需要的轉向助力。
『柒』 液壓挖掘機的六大系統
單斗液壓挖掘機在建築、交通運輸、水利施工、露天采礦及現代化軍事工程中都有十分廣泛的應用,是各種土石方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機械設備。
流體傳動形式
流體傳動包括以下三種形式:
1、液壓傳動—藉助於液體的壓力能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形式;
2、液力傳動—藉助於液體的動能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 傳動形式;(如液力變矩器)
3、氣壓傳動—藉助於氣體的壓力能來傳遞動力和運動的傳動形式。
傳動技術優點
液壓傳動是以液壓油為工作介質進行能量傳遞和控制的一種傳動形式,通過各種液壓元件組成不同功能的基本迴路,再由這些基本迴路組成能夠滿足各種要求的液壓系統。
液壓傳動與機械傳動和電力拖動系統比,其主要優點有:
1、元件布局安裝有很大的靈活性,能構成復雜系統;
2、可實現大范圍無級調速,范圍可達2000:1;
3、傳遞運動平穩,易於實現快速啟動、制動和頻繁換向;
4、操作控制方便、省力,易於實現自動控制和過載保護;
5、能自行潤滑,元件壽命長等。
液壓傳動的缺點
液壓傳動的主要缺點有:
1、以液體為介質,易泄露和可壓縮,不能保證定比傳動;
2、傳動中有機械損失、壓力損失、泄露損失,效率偏低;
3、對油溫敏感,不宜在低、高溫下使用;
4、對液壓油的污染很敏感;
5、元件製造精度高,造價高;
6、裝置出現故障時不易診斷等。
傳動應用發展
相對於機械傳動,液壓傳動是一門新的技術。液壓傳動起源於1654年帕斯卡提出的靜壓傳動原理,1795年英國第一台水壓機問世。液壓傳動的推廣應用得益於19世紀蓬勃發展的石油工業。二戰期間,軍工上的需要進一步推動了液壓傳動的發展。戰後,液壓傳動迅速轉入民用。20世紀60年代以後,液壓傳動向更廣闊的領域滲透。如今,採用液壓傳動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如發達國家生產的95%的工程機械、90%的數控加工中心、95%以上的自動線都採用了液壓傳動。
基本原理及現象
帕斯卡原理
帕斯卡原理是一個靜力學原理,
對於「理想液體」有:
1、處於密閉容器內的「理想液體」對施加於它表面的壓力向各個方向等值傳遞;
2、速度的傳遞按「容積變化相等」的原則;
3、液體的壓力由外載荷建立。
4、能量守恆。
管道流動
由於流動液體具有粘性,以及液體在管道中流動時突然轉彎和通過閥口產生相互撞擊和出現漩渦等,液體在管道中流動時必然會產生阻力。為了克服阻力,液體流動時需要損耗一部分能量。這種能量損失包括沿程壓力損失和局部壓力損失,液體在管道中流動時的壓力損失和液體的流動狀態有關。由上述分析可知,油液在管道中流動時,其壓力會有所減小。
液壓沖擊
在液壓系統中,因某些原因液體壓力在瞬間會突然升高,產生很高的壓力峰值,這種現象稱為液壓沖擊。液壓沖擊不僅會引起振和雜訊,而且會破壞密封裝置、管道和液壓元件;有時還會使某些液壓元件產生誤動作,造成設備事故。
液壓沖擊按產生原因可以分為:
1、液流的慣性導致的液壓沖擊—液流通道迅速關閉或液流迅速換向使液流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發生突然變化。
2、工作部件的慣性導致的液壓沖擊—運動的工作部件突然制動或換向。
減小液壓沖擊措施
減小液壓沖擊的措施有:
1、延長閥門關閉和運動部件制動換向的時間;
2、限制管道流速及運動部件的速度(一般工作、回油、吸油管路分別不超過8、4、1.2m/s);
3、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適當增加管徑,縮短管道長度;
4、用橡膠軟管或在沖擊源處設置蓄能器,以吸收沖擊能量。
5、在容易出現沖擊的地方,安裝限制壓力升高的安全閥。
氣穴現象
在液壓系統中,如果如果某點壓力低於液壓油所在溫度下的空氣分離壓時,原先溶解在液體中的空氣就分離出來,使液體中迅速出現大量氣泡,這種現象叫做氣穴現象。一般通流截面較小會使流速很高,根據伯努利方程可知此時油壓會很低,以致產生氣穴現象。在液壓泵吸油過程中,吸油口的絕對壓力會低於大氣壓,如果泵安裝過高,在加上過濾器和管道阻力,亦會產生氣穴現象。
氣穴現象的危害
當液壓系統出現氣穴現象時,帶來的危害有:
1、將造成流量和壓力的不穩定;
2、引起局部高溫和很高的沖擊壓力,導致雜訊和振動;
3、降低液壓系統的容積效率;
4、造成液壓元件的氣蝕,縮短元件使用壽命等。
減少氣穴現象的措施有:
1、及時向液壓油箱加油,使油麵保持在規定的平面上;
2、低壓區密封可靠;
3、向油箱加油時,應擰松放氣螺塞放氣;
4、及時清洗更換濾油網。 由柴油機的外型特性曲線可知,柴油機是近似的恆扭矩調節,其輸出功率的變化表現為轉速的變化,但輸出扭矩基本不變化。油門開度增加(或減小),柴油機輸出功率就增加(或減小),由於輸出扭矩基本不變,所以柴油機轉速也增加(或減小),即不同的油門開度對應著不同的柴油機轉速。由此可見,對柴油機控制的目的是,通過對油門開度的控制來實現柴油機轉速的調節。
應用在液壓挖掘機柴油機上的控制裝置有電子功率優化系統、自動怠速裝置、電子調速器、電子油門控制系統等。 a.先導型控制系統 換向控制閥的控制形式有直動型(用手柄直接操縱換向閥主閥芯)和先導型兩種。後者是用先導閥控制先導油液,再用先導油液控制換向閥的主閥芯,它又分為機液先導型和電液先導型兩類。
b.負荷感測控制系統 閥控系統實質上是節流式系統。在液壓挖掘機上,常用的是一般的三位六通多路閥,其滑閥的微調性能和復合操作性能差。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液壓挖掘機上開始採用負荷感測控制系統,其控制閃不論是中位開式方式還是中位閉式方式,都附帶有壓力補償閥。採用電子控制壓力補償的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與傳統的液壓系統比較,負荷感測控制系統的主要優點是:
(1)節省能源消耗。普通三位六通換向閥無論採用定量泵還是變數泵,總要有一部分油液經溢流閥溢掉,浪費了能量。而使用負荷感測變數系統,泵的流量全部用於負載上,泵的壓力僅比負荷壓力大1-3MPa。
(2)流量控制精度高,不受負荷壓力變化的影響。
(3)幾個執行元件可以同步運動或以某種速比運動,且互不幹擾。普通三位六通閥系統用的是並聯油路,當幾個執行元件同時動作時,泵輸出的油液首先流向壓力低的執行元件,不能同步。
負荷感測控制系統包括負荷感測控制閥和負荷感測控制泵(或定量泵)。
3)完全負荷感測控制系統 完全負荷感測控制系統由負荷感測控制閥和負荷感測控制變數泵組成。
上述的負荷感測控制閥只解決了滑閥的微調性能和復合操作性能,而沒有解決節省能源問題。定量泵和負荷感測控制閥的系統也沒有節省能源消耗,因為泵所輸出的流量超過執行元件(液壓缸和液壓馬達)所需要的流量時,多餘的油液經壓力補償閥流回油箱(為保持壓差恆定)變為熱能。只有完全負荷感測控制系統才能解決節省能源問題。
4)帶次級壓力補償閥的負荷感測系統
德國力士樂公司等(包括Atlas公司、Eder公司)在其生產的液壓挖掘機上設置了負荷感測分流器LUOV(Last Unabhangige Durchfluss Vereilung)系統,其主要作用是:當多個執行元件同時工作、所需的流量大於液壓泵的流量時,產生供油不足的現象,這不能使正在工作台的執行元件與負載壓力無關的控製得到保證。LUDV系統能保證在供油不足時所有執行元件的工作速度按正比例下降,以獲得與負載壓力無關的控制。 a.行走自動二速系統 行走自動二速系統只有在行走速度轉換開關處於二速位置時才具有此功能。此時,其信號使行走二速電磁閥換向;與此同時,通過二速用伺機服缸使行走馬達處於二速位置,挖掘機可高速行走。
另外,控制選擇閥還受行走壓力的作用,在上坡等負載大的時候,控制選擇閥向一速的一側換向;二速用伺服的控制油壓卸荷,使行走馬達自動向一速位置轉換,驅動力增大。
挖掘機在平地上行走及下坡行走等工況時,行走阻力變小,控制選擇閥再換向,對二速用伺服缸作用,行走馬達自動地又回到二速位置上,使控制機高速行走。
b.轉台回轉搖晃防止機構 轉台回轉搖晃防止機構是挖掘機轉台回轉停止後消除其搖晃的機構,其工作原理是:
回轉馬過停止運轉的過程中,反轉防止閥兩側受卸荷壓力作用,彈簧壓縮。由於左、右壓力相等,反轉防止閥不能換向。
回轉馬達停止運轉後B口側壓力比A口側高,對回轉馬達產生反力作用,回轉馬達搖晃,此時A口側壓力比B口側的高,對反轉防止閥產生壓力。由於閥中有節流孔,產生時間滯後,滑閥向右移動,從而使A口與B口聯通、壓力相等。因此,轉台回轉搖晃僅一次而已。
c.工作裝置控制系統 液壓挖掘機的液壓系統中有六個執行元件——左、右行走馬達,轉達台回轉馬達,動臂液壓缸,斗桿液壓缸,鏟斗液壓缸。為了提高挖掘機的生產率和節省能源消耗,在挖掘機的挖掘裝載過程中,需要回轉馬達和三種液壓缸協調動作,即工作裝置控制系統應具備如下三項功能:
(1)控制機控制功能。鏟斗沿水平面或與水平面成一定角度的直線運動,圓弧運動;任意軌跡運動。
(2)裝載挖掘功能。完成滿斗提升、回轉和卸載。在這一過程中要求鏟斗相對於地平面保持開始提升時的角度,以防止鏟斗內物料在提升過程中撒落。
(3)復位控制功能。卸載後通過動臂、斗桿、鏟斗和回轉等四個動作的聯動,使鏟斗恢復到開始挖掘的位置。 a.液壓油溫度控制系統 液壓系統功率損失大部分轉變為熱量,引起油溫升高。其結果不僅使液壓系統效率下降,也加速油質惡化。據資料介紹,液壓油溫度超過55度每升高9度,油液的使用壽命將縮短一半。因此,應盡量避免液壓油溫度過高。
油溫控制裝置與節能控制裝置組合後處於報警狀態,該裝置工作時先將熱熔式超溫保護器設定在系統的合理溫度范圍之內,然後閉合磁鋼式限溫開關,在自鎖功能的控制下使溫度控制開關斷開。當油液溫度升高到熱熔工超溫保護器的調定溫度時,磁鋼式限溫開關自動斷開,而溫度控制開關吸合。與此同時,溫度控制指示燈發亮,給以預警指示。該指示信號又通過電子節能控制模塊的作業模式選擇開關和油門電子控制器,對柴油機的油門開度進行控制,使用柴油機轉速降低,從而減少液壓泵的流量,控制液壓系統的熱量產生,避免油液溫度持續上升。
溫度預警解除後通過磁鋼式限溫開關的吸合,消除油液升溫對電子節能控制模塊的影響,從而使挖掘機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b.液壓挖掘機工況監測與故障查找系統 液壓挖掘機工況監測與故障查找系統在改進維修方式,保證安全運行和消除事故隱患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該系統目前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診斷計算機——插入機上系統的手持式終端形式,如日本的日立建機公司的Dr.EX故障診斷系統;另一種是隨機安裝的系統,如德國O&K公司的工況控制系統(BCS),它率先運用衛星通訊技術,將各台作業中的挖掘機技術狀況和故障住處由機載發射機發射到同步衛星上,再由衛星上的轉發器發回維修管理中心,管理中心的計算機屏幕上實時顯示各台挖掘機的運轉情況。
c.自動液壓挖掘機控制系統 利用激光發射器的自動挖掘控制系統,其基本原理是在施工現場設置一個回轉式激光發射器,它可以控制數台挖掘機在同一要求的基準面上作業。在挖掘機上裝有激光接收器,其上有三隻光靶——上、下光靶和基準光靶。當激光發射器發出的激光束恰好擊中基準光靶時,挖掘機的工作裝置保持在要求的理想工作面上作業。若外界因素變化使挖掘機的工作裝置偏離了要求的理想工作面,則激光束或射在上光靶或射在下光靶,說明工作裝置已產生了偏離現象。這時上光靶或下光靶會把光信號轉化為電子指令信號驅使設在挖掘機上的分流閥動作,從而達到控制液壓油的流向,使挖掘機的工作裝置再次回到要求的理想工作面上作業。利用激光發射器的自動挖掘控制系統可大大減輕駕駛員的勞動強度,並獲得較好的挖掘作業質量。
d.遙控挖掘機 遙控挖掘機是指通過有線或無線電路裝置進行操縱的挖掘機。一般有線遙控距離為150-300m,無線遙控距離為1500-2000m。
在遠距離操縱裝置內,操縱手柄的位移量轉換為電壓,再由A/D轉換器轉換成數字值,各操縱手柄的並聯信號轉換為串聯信號,用無線電機進行發射處理,其信號被發射到挖掘機上。挖掘機接收的信號與發射時的動作相反,轉換成電流值,通過電磁比例減壓閥,使執行元件(液壓缸或液壓馬達)動作。其他動作也是靠接收無線信號後通過電磁閥來使執行元件動作的。
e.液壓挖掘機綜合控制系統
液壓挖掘機控制系統的主要特點有:
(1)採用了電子控制壓力補償的負荷感測受液壓系統。它由負荷感測控制閥和負荷感測控制變數泵組成,液壓泵的輸出流量始終等於執行元件(液壓缸、液壓馬達)所需要的流量。
(2)採用了電子控制動力調節系統。這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對發動機和液壓泵進行功率設定,確定發動機油門開度和液壓泵的排量。這樣,可根據挖掘機不同的作業工況,採用不同的發動機特性和液壓泵特性,其特性曲線都是由計算機軟體來決定的。
(3)採用了人工與電子聯合控制的操縱系統。因挖掘機的作業現場情況多變,操作復雜,尚不能離不開人工操縱,但電子控制起到了重要的輔助調節作用。例如,在挖掘機整個作業過程中駕駛員可以只操縱一個手柄,其餘動作都是自動化的聯鎖運動。但採用手動優先原則,手動操縱時自動控制系統暫停運作。
(4)採用了手持式終端故障診系統,可以使挖掘機出現的故障及時發現和處理。
『捌』 液壓機械的驅動系統
液壓機的驅動系統主要有泵直接驅動和泵-蓄能器驅動兩種型式。泵直接驅動 這種驅動 系統的泵向液壓缸提供高壓工作液體,配流閥用來改變供液方向,溢流閥用來調節系統的限定壓強,同時起安全溢流作用。這種驅動系統環節少,結構簡單,壓強能按所需的工作力自動增減,減少了電能消耗,但須由液壓機的最大工作力和最高工作速度來決定泵及其驅動電機的容量。這種型式的驅動系統多用於中小型液壓機,也有用泵直接驅動的大型(如120000千牛)自由鍛造水壓機。泵-蓄能器驅動 在這種驅動系統中有一個或一組蓄能器。當泵所供給的高壓工作液有餘量時,由蓄能器儲存;而當供給量不足於需要時,便由蓄能器補充供給。採用這種系統可以按高壓工作液的平均用量選用泵和電動機的容量,但因為工作液的壓強是恆定的,電能消耗量較大,並且系統的環節多,結構比較復雜。這種驅動系統多用於大型液壓機,或者用一套驅動系統驅動數台液壓機。 按作用力的方向區分,液壓機有立式和卧式兩種。多數液壓機為立式,擠壓用液壓機
雙柱液壓機本系列產品適用於各類零部件的壓裝、調彎整形、壓印壓痕、翻邊、沖孔及小零件的淺拉伸;金屬粉末製品的成型等加工工藝。採用電動控制,設有點動及半自動循環,可保壓延時,並具有良好的滑塊導向性,操作方便、易於維修、經濟耐用。根據用戶的需要可增設熱工儀表、頂出缸、行程數顯、計數等功能。 主要功能(需選購部分工裝)防頂缸電子裝置壓裝大型變速器齒輪及軸校正前橋校正變形工件拆裝圓柱錐形軸承吏換汽車離合器膜簧壓裝軸承軲軸承外環更換反作用桿橡膠總成拆裝各種緊配合零部件換離合器片止動銷緩沖簧鉚、切、投後橋盆齒鉚釘壓裝活塞銷、轉向節銷及各種銷套主要部件採用45號整體鑄鋼並調質處理工作台採用活動式心盤結構
『玖』 挖掘機有哪些液壓系統
液壓挖掘機的液壓系統都是由一些基本迴路和輔助迴路組成,它們包括限壓迴路、卸荷迴路、緩沖迴路、節流調速和節流限速迴路、行走限速迴路、支腿順序迴路、支腿鎖止迴路和先導閥操縱迴路等,由它們構成具有各種功能的液壓系統。
一.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的基本類型
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大致上有定量系統、變數系統和定量、變數復合系統等三種類型。
1.定量系統]
在液壓挖掘機採用的定量系統中,其流量不變,即流量不隨外載荷而變化,通常依*節流來調節速度。根據定量系統中油泵和迴路的數量及組合形式,分為單泵單迴路定量系統、雙泵單迴路定量系統、雙泵雙迴路定量系統及多泵多迴路定量系統等。
2.變數系統
在液壓挖掘機採用的變數系統中,是通過容積變數來實現無級調速的,其調速方式有三種:變數泵-定量馬達調速、定量泵-變數馬達調速和變數泵-變數馬達調速。
單斗液壓挖掘機的變數系統多採用變數泵-定量馬達的組合方式實現無極變數,且都是雙泵雙迴路。根據兩個迴路的變數有無關連,分為功率變數系統和全功率變數系統兩種。其中的分功率變數系統的每個油泵各有一個功率調節機構,油泵的流量變化只受自身所在迴路壓力變化的影響,與另一迴路的壓力變化無關,即兩個迴路的油泵各自獨立地進行恆功率調節變數,兩個油泵各自擁有一半發動機輸出功率;全功率變數系統中的兩個油泵由一個總功率調節機構進行平衡調節,使兩個油泵的擺角始終相同。同步變數、流量相等。決定流量變化的是系統的總壓力,兩個油泵的功率在變數范圍內是不相同的。其調節機構有機械聯動式和液壓聯動式兩種形式。
二.YW-100型單斗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
國產YW-100型履帶式單斗液壓挖掘機的工作裝置、行走機構、回轉裝置等均採用液壓驅動,其液壓系統如圖1所示。
該挖掘機液壓系統採用雙泵雙向迴路定量系統,由兩個獨立的迴路組成。所用的油泵1為雙聯泵,分為A、B兩泵。八聯多路換向閥分為兩組,每組中的四聯換向閥組為串聯油路。油泵A輸的壓力進入第一組多路換向閥,驅動回轉馬達、鏟斗油缸、輔助油缸,並經中央回轉接頭驅動右行走馬達7。該組執行元件不工作時油泵A輸出的壓力油經第一組多路換向閥中的合流閥進入第二組多路換向閥,以加快動臂或斗桿的工作速度。油泵B輸出的壓力油進入第二組多路換向閥,驅動動臂油缸、斗桿油缸,並經中央回轉接頭驅動左行走馬達8和推土板油缸6。
該液壓系統中兩組多種換向閥均採用串聯油路,其回油路並聯,油液通過第二組多路換向閥中的限速閥5流向油箱。限速閥的液控口作用著由梭閥提供的A、B兩油泵的最大壓力,當挖掘機下坡行走出現超速情況時,油泵出口壓力降低,限速閥自動對回油進行節流,防止溜坡現象,保證挖掘機行駛安全。
在左、右行走馬達內部除設有補油閥外,還設有雙速電磁閥9,當雙速電磁閥在圖示位置時馬達內部的兩排柱塞構成串聯油路,此時為高速;當雙速電磁閥通電後,馬達內部的兩排柱塞呈並聯狀態,馬達排量大、轉速降低,使挖掘機的驅動力增大。
為了防止動臂、斗桿、鏟斗等因自重而超速降落,其迴路中均設有單向節流閥。另外,兩組多路換向閥的進油路中設有安全閥,以限制系統的最大壓力,在各執行元件的分支油路中均設有過載閥,吸收工作裝置的沖擊;油路中還設有單向閥,以防止油液的倒流、阻斷執行元件的沖擊振動向油泵的傳遞。
WY-100型單斗液壓挖掘機除了主油路外,還有如下低壓油路:
1.排灌油路。將背壓油路中的低壓油,經節流降壓後供給液壓馬達殼體內部,使其保持一定的循環油量,及時沖洗磨損產物。同時回油溫度較高,可對液壓馬達進行預熱,避免環境溫度較低時工作液體對液壓馬達形成「熱沖擊」。
2.泄油迴路。將多路換向閥和液壓馬達的泄漏油液用油管集中起來,通過五通接頭和濾油器流回油箱。該迴路無背壓以減少外漏。液壓系統出現故障時可通過檢查泄漏油路濾油器,判定是否屬於液壓馬達磨損引起的故障。
3.補油油路。該液壓系統中的回油經背壓閥流回油箱,並產生0.8~1.0MPa的補油壓力,形成背壓油路,以便在液壓馬達制動或出現超速時,背壓油路中的油液經補油閥向液壓馬達補油,以防止液壓馬達內部的柱塞滾輪脫離導軌表面。
該液壓系統採用定量泵,效率較低、發熱量大,為了防止液壓系統過大的溫升,在回油路中設置強制風冷式散熱器,將油溫控制在8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