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分)
1、4NH
3 + 5O
2 
Cr
2 O
3 + N
2 ↑ + 4H
2 O(2分)
6、蒸餾(1分)盛於棕色瓶,密封放於陰暗處(2分)
Ⅶ 如何製取硝酸
實驗室制硝酸:濃硫酸和NaNO3固體混合微熱
NaNO3+H2SO4(濃)=加熱=NaHSO4+HNO3↑
反應原理是高沸點酸(濃硫酸)制低沸點酸(硝酸),條件是微熱,不能加強熱(強熱時硝酸易分解)。
工業制硝酸:氫氣與氮氣合成氨氣,催化氧化氨氣得NO,再氧化NO得NO2,最後用水吸收NO2得硝酸
Ⅷ 實驗室配製濃硫酸和濃硝酸操作
①配製一定比例的濃硫酸和濃硝酸的混合酸加入反應器中,注意:二者酸混合時要先加濃硝酸後加濃硫酸,相當於濃硫酸的稀釋;
②向室溫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盪,混合均勻,不能先加苯,因為苯具有揮發性;
③在50℃~60℃下發生反應,溫度小於100℃,需要50℃~60℃水浴加熱;
④除去混合酸後,粗產品依次用蒸餾水和5%的NaOH溶液洗滌,最後用蒸餾水洗滌,用NaOH洗去未反應的酸,最後用蒸餾水除去氫氧化鈉;
⑤將用無水氯化鈣乾燥後的粗硝基苯進行蒸餾,得到純硝基苯,無水氯化鈣具有吸水性且和硝基苯不反應.
(1)配製一定比例濃硝酸和濃硫酸混合酸時,相當於濃硫酸的稀釋,其操作方法為:將濃硫酸沿內壁緩緩注入盛有濃硝酸的燒杯中,並不斷攪拌,冷卻,故答案為:將濃硫酸沿內壁緩緩注入盛有濃硝酸的燒杯中,並不斷攪拌,冷卻;
(2)在50℃~60℃下發生反應,溫度小於100℃,需要50℃~60℃水浴加熱,故答案為:50℃~60℃水浴加熱;
(3)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採用分液方法分離,使用的儀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4)氫氧化鈉溶液具有鹼性,能中和未反應的酸,所以氫氧化鈉的作用是洗去粗產品中的酸性雜質,
故答案為:洗去粗產品中的酸性雜質;
(5)水浴加熱時溫度計應該測量水浴溫度,故選C.
Ⅸ 實驗室中怎樣製取硝酸
[原理]
NaNO3+H2SO4(濃)=加熱=NaHSO4+HNO3↑
[用品]
曲頸甑、圓底燒瓶、水槽、酒精燈、鐵架台、石回棉網
固體硝答酸鈉、濃硫酸
[操作]
在曲頸甑內裝入20g硝酸鈉和
20mL濃硫酸,先用小火加熱,然後再逐漸升高溫度,即可看見接受器的圓底燒瓶中,有硝酸蒸氣冷凝而成的液體。由於加熱,少量的硝酸會發生分解,有NO2生成,製得的硝酸略呈淡黃色。(由於硝酸的強氧化性,故整個裝置中無橡皮管)
此反應溫度不能太高,否則生成的硝酸也會分解只能得到酸式鹽.
Ⅹ 工業制硝酸用到的發生裝置有
好像沒有,但制硫酸有
氨氧化法制硝酸[工業製法]:
工業製法原料:NH3 ,水,空氣.
設備:氧化爐,吸收塔.硝酸的工業製法歷史上曾用智利硝石與濃硫酸共熱製取。現改用氨氧化法製取,其法以氨和空氣為原料,用Pt—Rh合金網為催化劑在氧化爐中於 800℃進行氧化反應,生成的NO在冷卻時與O2生NO2,NO2在吸收塔內用水吸收在過量空氣中O2的作用下轉化為硝酸,最高濃度可達50%。制濃硝酸則把50%HNO3與Mg[NO3]2或濃H2SO4蒸餾而得。
主要反應為:4NH3 + 5O2 =催化劑+強熱= 4NO + 6H2O [氧化爐中];2NO + O2 = 2NO2 [冷卻器中];
3NO2 + H2O = 2HNO3 + NO [吸收塔];
4NO2 + O2 + 2H2O == 4HNO3 [吸收塔]。
從塔底流出的硝酸含量僅達50%, 不能直接用於軍工,染料等工業, 必須將其製成98%以上的濃硝酸.
濃縮的方法主要是將稀硝酸與濃硫酸或硝酸鎂混合後, 在較低溫度下蒸餾而得到濃硝酸, 濃硫酸或硝酸鎂在處理後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