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是探究質量守恆的實驗裝置,雅思、敏潔兩位同學在底部鋪有細沙的錐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頭大的白磷,
(1)錐形瓶底部放一些細沙的目的是:防止燃燒時放出的大量的熱使錐形瓶破裂;故答案為:防止燃燒時放出的大量的熱使錐形瓶破裂;
(2)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用觀察法配平即可;故答案為:4P+5O2
點燃 | .
⑵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圖。 圖1 &nbs...
(1)充分與氧氣反應 反應表達式略 化合反應 (2)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1/5 、 難溶於水、 化學性質穩定(不燃燒、不助燃) (3)否 、燃燒後產生氣體,壓強沒有明顯變化 節能、環保、實驗數據准確等(合理即可)
⑶ 在「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實驗中,林怡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點燃燃燒匙內
(1)紅磷燃燒的現象是:發黃光、放熱、產生大量的白煙.故答案為:發黃光、放熱、產生大量的白煙. (2)紅磷燃燒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使得瓶內壓強減少,水被倒吸,從而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答案為:水倒流入集氣瓶內,且約占集氣瓶中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五分之一; (3)紅磷沒有充分燃燒,反應後剩餘,可以判斷氮氣不能支持燃燒,且不和磷反應.故答案為:氮氣不能支持燃燒,且不和磷反應; (4)要考慮葯品的量可能不足造成沒有將氧氣完全消耗,同時要考慮裝置在葯品的量足夠的情況下因為氣密性不好,導致液體不能等體積進入而引起結果偏低.故答案為:紅磷的量不足;裝置氣密性不好; (5)改進後裝置的有點有:氣密性好,可減小誤差,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故答案為:氣密性好,可減小誤差,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⑷ 如圖所示,A是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裝置.實驗課上,小勇設計了如圖B所示的改進裝置,其優點是:____
實驗A是點燃紅磷後要迅速塞好瓶塞,易出現誤差,一定會出現紅磷在瓶外燃燒的內過程.實驗B避免了實驗A中出容現的問題,操作簡單,實驗准確性強,也不會出現紅磷在瓶外燃燒的過程,不會污染空氣等;在試管內白磷燃燒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應的方程式是:4P+5O2 點燃 | .
⑸ 為什麼電解水試驗裝置改進後的優點是便於檢驗產生的氣體
圖B改進後更加利於氣體引導儲存 ,加閥門和小氣室,提高了實驗速度,和穩定性這個意義上更加有利於檢驗產生的氣體
⑹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試驗的改進裝置有什麼優點
確定氧氣含量的裝置:紅磷,廣口瓶,燃燒匙,導氣管,燒杯,止水夾。 收集氧氣裝置:固加熱型:高錳酸鉀,試管,酒精燈,鐵架台,棉花團,水槽,導氣管,集氣瓶 固液不加熱型:鐵架台,錐形瓶,二氧化錳,雙氧水,分液漏斗,導氣管,水槽,集氣瓶
⑺ 圖1是教科書上探究分子性質實驗的裝置圖,圖2是我縣化學老師針對圖1實驗的創新裝置.圖2的創新實驗操作步
(1)濃氨水具有揮發性,揮發性氨氣遇到的酚酞試液變紅.實驗過程中可觀察到A、B裝置版內被酚酞溶液濕潤權的紗布都能變紅,實驗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2)對比創新改進前的實驗,改進後實驗的優點是能夠防止氨氣擴散到空氣中,污染大氣;能夠得出在不同溫度下分子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差異.B裝置內被酚酞溶液濕潤的紗布變紅所需時間要比A裝置內被酚酞溶液濕潤的紗布變紅所需時間短,從而可證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3)圖2的創新實驗相對圖1來說,除(2)中所述的優點之外,還具有「①用密閉的U型管來代替半封閉的燒杯來做實驗,減少了因氨氣揮發而對空氣的污染,綠色環保. ②實驗中所需的葯品量較少,節約葯品.」的優點,但無法實現「③能得出分子具有的所有性質.」故選:B; 故答案為:(1)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2)運動越快;(3)B.
⑻ 如圖1是「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裝置.(1)預先在集氣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2)從實驗現
(1)用抄紅磷在集氣瓶燃燒測定空氣成分的實驗中,集氣瓶中預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為了吸收五氧化二磷,並降低反應溫度. 故答案為:吸收五氧化二磷,並降低反應溫度; (2)紅磷燃燒消耗了空氣中的氧氣,使得瓶內壓強減少,水被倒吸,從而得出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紅磷沒有充分燃燒,反應後剩餘,可以判斷氮氣不燃燒、不支持燃燒,難溶於水. 故答案為:五分之一;難溶於水,不燃燒、不支持燃燒; (3)裝置漏氣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紅磷不足氧氣未被全部消耗,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未等冷卻就打開止水夾,也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故答案為:紅磷不夠; (4)改進後裝置的優點是:氣密性好,可減小誤差,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氣密性好.
⑼ 已知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一所示:
(1)磷與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點燃五氧化二磷;該實驗要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因此要將瓶內空氣中的氧氣完全反應掉,因此紅磷要稍過量. (2)待燃燒停止,白煙消失並冷卻後,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燒杯中的水進入集氣瓶,而且進入到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 體積的 五分之一. (3)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15,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裝置漏氣或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未完全冷卻就打開止水夾. (4)由此你還可以得到氮氣的一些性質:物理性質 無色(或無味、不易溶於水);化學性質 不能燃燒,不能助燃或化學性質穩定. (5)用木炭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實驗失敗的原因是木炭燃燒雖消耗了氧氣,但產生了新的二氧化碳氣體,致使集氣瓶內氣體壓強沒有明顯變化. (6)已知鎂+氧氣→點燃氧化鎂(固體),鎂+氮氣→點燃氮化鎂(固體).根據上述反應,鎂條燃燒不但消耗氧氣也消耗氮氣,這樣會使氣體減少的總量要大於容器體積的五分之一,而使結果偏大,故不能用鎂進行實驗; (7)對實驗進行反思後,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二所示),改進後的優點是裝置始終密閉,空氣沒有逸出,使得實驗結果更加准確. 故答案為:(1)紅磷十氧氣 點燃 |
⑽ 改造的裝置與教材的裝置相比,優點是
(1)磷燃燒生成的大量白煙對人體健康有害,改進後的裝置比圖回1的裝置的優點為:能防答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圖1實驗中燒杯中熱水能提供熱量,且能使水中的白磷與空氣隔絕. (3)試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與氧氣接觸,能驗證燃燒需要與氧氣接觸. (4)燃燒需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溫度要達到著火點,要使圖2試管中的紅磷燃燒,可採用取出試管,擦乾外壁,在酒精燈上加熱的方法. 故答案為:(1)防止白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體健康; (2)隔絕空氣、提供熱量; (3)試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4)取出試管,擦乾外壁,在酒精燈上加熱.
與你認為實驗裝置改進後的優點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濟寧市閥門廠
發布:2025-09-20 02:54:30
瀏覽:704
自動破玻裝置
發布:2025-09-20 01:23:13
瀏覽:792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