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
在低壓電網中安裝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簡稱為RCD)是防止人身觸電、電氣火災及電氣設備損壞的一種有效的防護措施。國際電工委員會通過制訂相應的電氣安裝規程和用電規程在低壓電網中大力推廣使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
二、工作原理:
低壓配電線路中各相(含中性線)電流矢量和不為零而產生的電流稱為剩餘電流。通常所說的接地故障電流即漏電電流就是一種常見的剩餘電流。剩餘電流保護是利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來防止電氣事故的一種安全技術措施。
三、剩餘電流保護裝置的作用
1、用於防止由剩餘電流引起的單相電擊事故。
2、用於防止由剩餘電流引起的火災和設備燒毀事故。
3、用於檢測和切斷各種一相接地故障。
4、有的剩餘電流保護裝置還可用於過載、過壓、欠壓和缺相保護。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結構主要由三個基本部分構成,即檢測元件、中間環節(包括放大元件和比較元件)和執行機構。
(1)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擴展閱讀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使用中的注意事項
1、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既能起保護人身安全的作用,還能監督低壓系統或設備的對地絕緣狀況。但不要以為安裝了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後,就可以萬無一失而麻痹大意,應仍以預防為主(因它僅是基本保護措施中的一種附加保護)。
只有認真做好安全用電的管理、宣傳和教育工作,落實好有關各項安全技術措施,才是實現安全用電的根本保證。
2、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是在人體發生單相觸電事故時,才能起到保護作用的。如果人體對地處於絕緣狀態,一旦是觸及了兩根相線或一根相線與一根中性線時,保護器就並不會動作,即此時它起不到保護作用。
3、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安裝點以後的線路應是對地絕緣的。若對地絕緣降低,漏電電流超過某一定值(通常為15mA左右)時,保護器便會動作並切斷電源。所以要求線路的對地絕緣必須良好,否則將會經常發生誤動作,影響正常用電。
4、低壓電網實行分級保護時,上級保護應選用延時型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其分斷時間應比下級保護器的動作時間增加0.1~0.2s以上。
5、安裝在總保護和末級保護之間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其額定剩餘動作電流值,應介於上、下級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的額定剩餘動作電流值之間,且其級差通常應達1.2~2.5倍。
6、總保護的額定剩餘動作電流最大值分別不應超過75—100mA(非陰雨季節)及200—300mA(陰雨季節);家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應實現直接接觸保護,其動作電流值不應大於30mA;移動式電力設備及臨時用電設備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動作電流值為30mA。
7、低壓電網總保護採用電流型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時,變壓器中性點應直接接地;電網的中性線不得有重復接地,並應保持與相線一樣的良好絕緣;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安裝點後的中性線與相線,均不得與其他迴路共用。
8、照明以及其他單相用電負荷要均勻分配到三相電源線上,偏差大時要進行調整,力求使各相漏電電流大致相等;當低壓線路為地理線時,三相的長度宜相近。
② 剩餘電流保護器和漏電保護器有什麼區別
剩餘電流保護器和漏電保護器沒有區別。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是在規定條件下,當剩餘電流達到或超過給定值時,能自動斷開電路的機械開關電器或組合電器。又叫漏電保護器。
主要是用來在設備發生漏電故障時以及對有致命危險的人身觸電保護,具有過載和短路保護功能,可用來保護線路或電動機的過載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況下作為線路的不頻繁轉換啟動之用。
(2)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主要作用是擴展閱讀:
漏電保護器(剩餘電流保護器)的結構:
1、檢測元件:檢測元件可以說是一個零序電流互感器。被保護的相線、中性線穿過環形鐵心,構成了互感器的一次線圈N1,纏繞在環形鐵芯上的繞組構成了互感器的二次線圈N2,如果沒有漏電發生,這時流過相線、中性線的電流向量和等於零。
2、中間環節:中間環節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較器、脫扣器,當中間環節為電子式時,中間環節還要輔助電源來提供電子電路工作所需的電源。中間環節的作用就是對來自零序互感器的漏電信號進行放大和處理,並輸出到執行機構。
3、執行機構:該結構用於接收中間環節的指令信號,實施動作,自動切斷故障處的電源。
4、試驗裝置:由於漏電保護器是一個保護裝置,因此應定期檢查其是否完好、可靠。試驗裝置就是通過試驗按鈕和限流電阻的串聯,模擬漏電路徑,以檢查裝置能否正常動作。
③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使用主要是防止什麼
用於直接接觸電擊保護
直接接觸:就是人或家畜與帶電部分的接觸。
一、直接接觸的防護;
任何電氣設備或裝置都必須採用一種可靠的基本保護措施,用來防止人體不管是偶然觸及或者是過分接近帶電導致觸電事故發生,基本保護安全技術措施包括以下幾種:
1、絕緣保護:就是用絕緣材料完全把帶電導體包起來或封閉起來,保護人體不致於觸及這些帶電導體,所以,我們在平時工作中,要經常性檢查電氣設備和絕緣導線的絕緣保護是否完好,要及時更換絕緣損壞的設備或恢復絕緣,防止觸電事故發生。
2、護罩及柵欄防護:就是採用護罩、護蓋、箱、柵欄等進行隔離,防止與帶電體相接觸。
3、間距防護:就是保證人體和帶電體有一定的距離,防止人體無意接觸或過分接近帶電體。例如在用電規程中所規定的電力線路對地面、水面、建築物等必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4、採用安全電壓供電:我國《安全特低電壓》規定,採用24V以上的額定工作電壓時,必須採取其他防止直接接觸帶電體的防護措施。
5、電氣連鎖:將電氣設備安裝在有電氣連鎖的特定場所,保證人體在通電條件下不能接近帶電導體。例如在通往禁區的門窗上裝設安全開關,保證人員進入禁區時處於停電狀態。
二、直接接觸的有效後備保護: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在基本保護措施失效時,可作為直接接觸擊保護的補充保護或後備保護措施。但安裝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後,仍應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並應同時採取其他各項防止電擊事故和電氣設備損壞事故的技術措施。 在低壓觸電事故中,電擊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室纖維性顫動,較少的死亡原因是觸電窒息或心臟停跳。人體通過電流時間越長,越容易引起心室纖顫,觸電致死的危險性就越大,引起心室纖顫的工頻電流與持續時間的關系,用國際公認的柯賓曲線表示:即I t=30mA·s。人們多以此曲線定為人體觸電時的安全界限。 因此,國家標准GB13955-2005中強調「用於直接接觸電擊事故防護時,應選用一般型的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其額定剩餘電流動作值不超過30mA,分斷時間≤0.1 s。」
二、間接接觸電擊保護
間接接觸:就是人或家畜與故障情況下變為帶電的外露導電部分的接觸。 間接接觸電擊保護最有效的措施是自動切斷電源,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具有這個功能。這種保護是在故障條件下的持續接觸電壓限制在較為安全的范圍內的保護。
凡是採用自動切斷電源防護的電氣裝置,其外露可接近導體必須通過保護導體接到接地裝置的接地極上,當電氣設備上出現故障電流,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在人體還未觸及帶電的金屬外殼前,已將電氣裝置的故障排除,防止人體觸電及危險的接觸電壓。 如果出現故障時,正好有人觸及因故障損壞而帶電的電氣設備外殼,則被電擊者與故障迴路相並聯,
④ 剩餘電流保護裝置的工作原理及適用范圍
當三相電路中沒有來發生人身電源擊事故、設備漏電、接地故障或三相對地泄漏電流平衡時,通過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零序電流互感器電流的矢量和為零,即剩餘電流值為零,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正常運行。
當三相電路中發生人身電擊事故、設備漏電、接地故障或三相對地泄漏電流不平衡時,通過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的電流矢量和不為零,即剩餘電流值不為零。檢測環節就採集到該剩餘電流信號;信號處理環節對檢測環節送來的信號進行放大、變換、處理後,與設定的額定剩餘電流動作值進行比較,並把比較結果形成通斷指令;執行機構根據指令控制被保護線路中開關的脫扣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就動作跳閘,切斷被保護線路的電源,達到保護目的。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是在規定條件下,當被保護電路中剩餘電流超過設定值時,能自動斷開電路或發出報警信號的繼電保護裝置。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在直接接觸防護中作為防止電擊危險的基本保護措施的附加保護;在間接接觸防護中作為防止因接地故障使電氣設備外露導電部分帶有危險電壓而引發電擊危害或電氣火災危險的有限保護。
⑤ 漏電保護與剩餘電流保護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漏電保護:是電網的漏電流超過某一設定值時,能自動切斷電源或發出 報警信號的一種安全保護措施。
2、剩餘電流保護:是防止人身觸電、電氣火災及電氣設備損壞的一種有效的防護措施。
二、基本原理不同
1、漏電保護:用於井下電網的漏電保護原理,主要有以下幾種:附加直流電源原理、零序電壓原理、零序 電流原理、零序電流方向原理(也叫零序功率方向原 理)、諧波電流方向原理和附加中頻電源原理。
2、剩餘電流保護:其鐵芯包繞了一電氣迴路的全部載流導體,在磁芯內產生的磁通在一瞬間都與這些導體電流的算術和有關;在一方向流過的電流假設為正(I1),則在相反方向流過的電流就為負(I2)。
在無故障的正常迴路中I1 + I2=0,在磁芯內沒有磁通,線圈內的電動勢為零。接地故障電流Id穿過磁芯流向故障點,但卻經大地或經TN系統的保護線返回電源。穿過磁芯的諸導體的電流因此不再平衡,電流差在磁芯內產生了磁通。
三、特點不同
1、漏電保護:發生漏電故障,如不及時保護,特別在煤礦井下有著嚴重的後果;可能導致人身生命的危險;可能引起瓦斯、煤塵的爆炸;它可能提前點燃雷管;對於中性點接地系統以及系統有著較大分布電容的中性點不接地系統都有可能使電動機一相繞組燒毀。
2、剩餘電流保護: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是在人體發生單相觸電事故時,才能起到保護作用的。如果人體對地處於絕緣狀態,一旦是觸及了兩根相線或一根相線與一根中性線時,保護器就並不會動作,即此時它起不到保護作用。
⑥ 剩餘電流互感器是干什麼用的
【剩餘電流互感器的作用】保護動作整定電流可以從mA級到A級,有相當高的動作靈敏性,因此剩餘電流保護裝置對於TT、IT、TN﹣S TN﹣C-S系統接地系統均可適用。安裝時A、B、C三相導線與N線一起穿過一個剩餘C.T。例如:AKH-0.66L型剩餘電流互感器,專用於剩餘電流的採集,與電氣火災監控裝置、電動機保護裝置配套使用。該產品二次可有兩路輸出,選擇一路輸出0-20mA或0-2mA,一路輸出0~1V。
【剩餘電流互感器】是用作變換剩餘電流的一個或三個連接成一組的電流互感器。
⑦ 為什麼室外場所的用電設備要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
我認為,室外線路容易遭受雨雷天氣的影響,發生漏電危險。因此室外用電設備帶剩餘電流動作保護。
⑧ 漏電保護開關已經全面普及,它的作用與原理是什麼
在規定條件下,當被保護供電線路中的剩餘電流超過設定值時,能自動斷開電路或發出報警信號的繼電保護裝置。「裝置」的范圍是指具有剩餘電流保護功能的一系列設備。包括三相交流迴路的三相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和普通家庭的單相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
漏電保護開關又稱「漏電斷路器」,由小型斷路器和漏電跳閘裝置組成。除了小型斷路器的短路保護和過載保護外,還具有漏電保護功能。廣泛應用於家庭線路和各種電氣設備的漏電保護。
為保護觸電和設備漏電的安全,必須安裝漏電保護開關。開關配有零序電流互感器,電路平衡(正常)時無信號輸出。當天平斷開(漏電或觸電)時,零序電流互感器將輸出不平衡信號,驅動放大電路完成機械跳閘。斷開電源,以保護人員或設備的安全!跳閘時間和泄漏電流應根據技術指標設置,不得隨意調整!你要做的是在一定時間內按下測試按鈕。檢查工作是否正常,是否起到保護作用。
當人體直接或間接接觸帶電體時,就會有電流通過人體,俗稱觸電。當電流通過人體時,會產生各種影響。了解電流對人體的作用,對於正確分析觸電事故,制定安全電流和安全電壓標准,制定預防觸電事故的技術措施,正確使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具有重要意義。
⑨ 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用於什麼系統
在低壓電網中安裝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以下稱為剩餘電流保護器)是防止人身觸電、電氣火災及電氣設備損壞的一種有效的防護措施。世界各國和國際電工委員會通過制訂相應的電氣安裝規程和用電規程在低壓電網中大力推廣使用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