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動准同期裝置的控制單元有哪些
頻差控制單元,壓差控制單元,合閘信號控制單元。
自動准同期是利用頻差檢查、內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容間的原理,通過時間程序與邏輯電路 ,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進行綜合而成的,它能圓滿地完成准同期並列的基本要求。簡稱ASS。
自動准同期裝置是專用的自動裝置。自動監視電壓差、頻率差,分析計算出合適的同期時刻並提前一個導前時間發出合閘命令確保在理想的角度完成同期並網,使斷路器在相角差為0°的合閘,現在的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已經能做到在啟動同期後首次同相點完成並網。
裝置設有自動調節壓和調頻率單元,在電壓差和頻率差不滿足條件時發出控制脈沖。若頻率差不滿足要求,自動調節原動力的轉速,增加或減小頻率,促成同期來臨;若電壓差不滿足要求時,自動調節發電機的電壓使電壓接近系統的電壓。
2. 電力系統中有哪些常用的自動裝置
電力系抄統常見的自動裝置有:
1,發電機自動勵磁----自動調節勵磁。
2,電源備自投(bzt)----備用電源自動投入。
3,自動重合閘----自動判斷故障性質,自動合閘。
4,自動准同期----自動調節,實現准同期並列。
5,還有自動抄表,自動報警,自動切換,自動開啟,自動點火,自動保護,自動滅火,等等。
3.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的一般具有哪些功能
微機自動准同期裝置用於發電機的並網。
當使用自動准同期時,准同期裝置會自動調節待並網發電機的電壓、頻率和相位與電網相同,當調整到具備並網條件時,自動合上發電機的同期合閘開關,完成發電機的自動並網。
4. 誰知道:「電力系統」或「電氣工程」「電力電子」等的專業術語以及簡稱 越多越好,越全越好!謝謝各位
AGC 自動發電控制AMR 自動抄表ASS 自動准同期裝置ATS 廠用電源快速切換裝置AVR 自動電壓調節器BCS 燃燒器控制系統BMS 燃燒器管理系統CCS 協調控制系統CIS 用戶信息系統CRMS 控制室管理系統CRT 陰極射線管DA 配電自動化DAS 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DCS 分散控制系統DDC 直接數字控制(系統)DEH 數字電液(調節系統)DMS 配電管理系統DPU 分布式處理單元DSM 需求側管理EMS 能量管理系統ETS 汽輪機緊急跳閘系統EWS 工程師工作站FA 饋線自動化FCS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FSS 燃料安全系統FSSS 爐膛安全監控系統FTU 饋線遠方終端GIS 氣體絕緣開關設備GPS 全球定位系統HCS 分級控制系統LCD 液晶顯示屏LCP 就地控制櫃MCC (電動機)馬達控制中心MCS 模擬量控制系統MEH 給水泵汽輪機電波控制系統MIS 管理信息系統NCS 網路監控系統OIS 操作員介面站OMS 停電管理系統PAS 電力應用軟體PID 比例積分微分PIO 過程輸入輸出(通道)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SS 電力系統穩定器RTU 站內遠方終端SA 變電站自動化SCADA 數據採集與監控系統SCC 監督控制系統SCS 順序(程序)控制系統SIS 監控信息系統TDCS(TDC) 集散控制系統TSI 汽輪機監測儀表UPS 不間斷供電WMS 工作管理系統
5. 自動控制 PID
在現在的在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中,最為常見的是由PID控制變頻器,來控制電動機頻率的改變從而實現速度控制。但企業在生產中,往往需要有精密穩定的壓力、溫度、流量、液位或轉速,以此作為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這就要用到變頻器的 PID 控制功能,從而實現對被控量的時時控制,以此來實現更為准確自動控制。以下簡單介紹PID控制應用方法。
一、PID的工作原理
由於來自外界的各種擾動不斷產生,要想達到現場控制參數值保持穩定,控製作用就必須不斷地進行。若擾動出現使得現場控制參數值發生變化,現場檢測元件就會將這種變化記錄並傳送給PID控制器,改變過程變數值(以下簡稱PV值),經變送器送至PID控制器的輸入端,並與其給定值(以下簡稱SP值)進行比較得到偏差值(以下簡稱e值),調節器按此偏差並以我們預先設定的整定參數控制規律(將在第三節PID演算法中詳細推導與分析)發出控制信號,去改變調節器的開度,使調節器的開度增加或減少,從而使現場控制參數值發生改變,並趨向於給定值(SP值),以達到控制目的。
二、PID被控參數的選定
選擇被控參數是控制方案設計中的重要一環,對於穩定生產、提高產品的產量、質量等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若被控參數選擇不當,則無論組成什麼樣的控制系統,選用多麼先進的過程檢測控制設備,均不會達到預期的控制效果。
因為影響控制參數值變化的擾動很多,並非所有擾動都必須加以控制,所以正確選定被控參數,顯得尤為重要。選擇被控參數要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深入分析生產工藝過程,找出對產品的產量、質量、安全生產等具有決定性作用,能較好反映工藝生產狀態變化的參數,而這些參數又是人工控制難以滿足要求。
在實際應用中,PID參數的選擇並不是唯一的,更不是隨意的,要通過對過程特性進行深入分析,才能做出的正確選擇。
下面是選取被控參數的一般原則:
1、選擇對產品的產量、質量、安全生產等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可直接測量的工藝參數作為被控參數。
2、當不能用直接參數作為被控參數時,應該選擇一個與直接參數有線性單值函數對應關系的間接參數作為被控參數。
3、被控參數必須具有足夠高的靈敏度。
4、被控參數的選取,必須考慮工藝過程的合理性和所用儀表的性能。
6. 自動准同期裝置有幾部分組成
自動准同期裝置一般由電源部分,合閘部分,均頻部分和均壓部分組成,。
7. 在自動准同期並列裝置中,測量相位差,頻率差的方法有哪些
採用雙蹤示波器,來將兩個被測信號分源別輸入兩個y測量埠,選擇相同的衰減值,選擇其中一個為掃描觸發,調整觸發使掃描顯示穩定,調整時基旋鈕使被測信號在顯示屏幕上穩定顯示一個半周期的穩定顯示,這時就可以看到兩個被測信號的相位差,幅值和頻率。
8. 什麼是pid校正
PID校正裝置(又稱PID控制器或PID調節器)是一種有源校正裝置,它是最早發展起來的控制策略之一,在工業過程式控制制中有著最廣泛的應用,其實現方式有電氣式、氣動式和液力式。與無源校正裝置相比,它具有結構簡單、參數易於整定、應用面廣等特點,設計的控制對象可以有精確模型,並可以是黑箱或灰箱系統。總體而言,它主要有如下優點: (1)原理簡單,應用方便,參數整定靈活。 (2)適用性強。可以廣泛應用於電力、機械、化工、熱工、冶金、輕工、建材、石油等行業。 (3)魯棒性強。即其控制的質量對受控對象的變化不太敏感,這是它獲廣泛應用的最重要的一原因。因為在實際的受控對象,例如由於受外界的擾動時,尤其是外界負荷發生變化時,受控對象特性會發生很大變化,為得到良好的控製品質,必須經常改變控制器的參數,這在實際操作上是非常麻煩的;又如,由於環境的變化或設備的老化,受控對象模型的結構或參數均會發生一些不可知的變化,為保證控制質量,就應對控制器進行重新設計,這在有些過程中是不允許的。因此,如果控制器魯棒性強,則就無須經常改變控制器的參數或結構。 目前,基於PID控制而發展起來的各類控制策略不下幾十種,如經典的Ziegler-Nichols演算法和它的精調演算法、預測PID演算法、最優PID演算法、控制PID演算法、增益裕量/相位裕量PID設計、極點配置PID演算法、魯棒PID等。
9. 同期裝置的同期裝置的分類
准同期並列操作就是將待並發電機升至額定轉速和額定電壓後,滿足以下四項准同期條件時,操作同期點斷路器合閘,使發電機並網。
a.發電機電壓相序與系統電壓相序相同;
b.發電機電壓與並列點系統電壓相等;
c.發電機的頻率與系統的頻率基本相等;
d.合閘瞬間發電機電壓相位與系統電壓相位相同。 從實現方式上,准同期並列操作分為手動准同期和自動准同期:
a.操作人員觀察同期表,根據經驗發合閘命令。一般手動准同期作為自動准同期的備用方式。
b.自動准同期:當現地控制單元發出合閘命令時,自動准同期裝置自動尋找最佳合閘時間,發出合閘令;同時,在不滿足同期合閘時,給勵磁、調速器發出調整命令,加快合閘時間。 自同期並列操作,就是將發電機升速至額定轉速後,在未加勵磁的情況下合閘,將發電機並入系統,隨即供給勵磁電流,由系統將發電機拉入同步。
自同期法的優點:合閘迅速,自同期一般只需要幾分鍾就能完成,在系統急需增加功率的事故情況下,對系統穩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操作簡便,易於實現操作自動化。因為在發電機未加勵磁電流時合閘並網,不存在准同期條件的限制,不存在准同期法可能出現的問題;在系統電壓和頻率因故降低至不能使用准同期法並列操作時,自同期方法將發電機投入系統提供了可能性。
自同期法的缺點:未加勵磁的發電機合閘並入系統瞬間,相當一個大容量的電感線圈接入系統,必然會產生沖擊電流,導致局部系統電壓瞬間下降。一般自同期法使用於水輪發電機及發電機—變壓器組接線方式的汽輪發電機。在採用自同期法實施並列前,應經計算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