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適用於不允許有水漬損失或誤動作及寒冷環境的建築。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包括火災探測系統和帶預作用閥的閉式噴水滅火系統。該系統在預作用閥之後的管道內充以壓縮空氣或氮氣,其壓力不宜大於29kPa,充氣時宜先注入少量的清水封閉閥門;火災時由火災探測系統兩路不同探測信號自動開啟預作用閥使管道充水。同時,打開報警區域的排氣閥。水泵啟動宜在2min內充滿管道,轉為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以後的工作情況和濕式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工作原理一樣。
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基本組成包括:水源、加壓設施、穩壓設施、壓力氣源、報警裝置、管網及閉式噴頭等部分。預作用自動噴水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5-6所示,系統示意如圖5-7所示。
圖5-7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示意圖
1—預作用閥;2—水流指示器;3—壓力開關;4—水泵接合器;5—信號閥;6—泄壓閥;
7—電氣自控箱;8—減壓孔板;9—閉式噴頭;10—水力警鈴;11—火災報警控制屏;
12—閘閥;13—消防水泵;14—按鈕;15—壓力表;16—安全閥;17—空壓機;
18—單向閥;19—消防水池;20—高位水箱;21—排水漏斗;22—消防水泵試水閥;
23—末端試水裝置和自動排氣裝置;24—電磁閥;25—感煙探測器;26—感溫探測器
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特點是:
1)將濕式噴水滅火系統與電子報警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緊密地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了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2)與濕式系統比較,由於預作用系統有早期報警裝置,能在火災發生之前及時報警,就可以立即組織滅火,而濕式系統必須在噴水報警後才知道有火警。
3)充氣的預作用系統可以配合自動監測裝置發現系統中是否有滲漏現象,以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4)預作用系統也適用於乾式系統適用的場所,而且克服了乾式系統動作滯後的缺點。
⑵ 消防噴淋預作用系統採用什麼噴淋頭
6.2.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設報警閥組。保護室內鋼屋架等建築構件的閉式系統,應設獨立的報警閥組。水幕系統應設獨立的報警閥組或感溫雨淋閥。
6.2.2
串聯接入濕式系統配水幹管的其他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應分別設置獨立的報警閥組,其控制的噴頭數計入濕式閥組控制的噴頭總數。
6.2.3
一個報警閥組控制的噴頭數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濕式系統、預作用系統不宜超過800隻;乾式系統不宜超過500隻。
2
當配水支管同時安裝保護吊頂下方和上方空間的噴頭時,應只將數量較多一側的噴頭計入報警閥組控制的噴頭總數。
6.2.4
每個報警閥組供水的最高與最低位置噴頭,其高程差不宜大於50m。
6.2.5
雨淋閥組的電磁閥,其入口應設過濾器。並聯設置雨淋閥組的雨淋系統,其雨淋閥控制腔的入口應設止回閥。
6.2.6
報警閥組宜設在安全及易於操作的地點,報警閥距地面的高度宜為1.2m。安裝報警閥的部位應設有排水設施。6.2.7
連接報警閥進出口的控制閥應採用信號閥。當不採用信號閥時,控制閥應設鎖定閥位的鎖具。6.2.8
水力警鈴的工作壓力不應小於0.05MPa,並應符合下列規定:1
應設在有人值班的地點附近;
2
與報警閥連接的管道,其管徑應為20mm,總長不宜大於20m。
⑶ 為何採用預作用噴淋系統乾式噴淋是否就是預作用噴淋
1、原因:預作用系統是將火災自動探測報警技術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有機地結合起來,對保護對象起了雙重保護作用。
2、乾式噴淋不是預作用噴淋。預作用系統平時呈乾式,在火災發生時能實現對火災的初期報警,並立刻使管網充水將系統轉變為濕式。
預作用系統由閉式噴頭、管道系統、雨淋閥、濕式閥、火災探測器、報警控制裝置、充氣設備、控制組件和供水設施部件組成。
(3)預作用裝置噴淋擴展閱讀
1、乾式系統或干管系統管路和噴頭內平時沒有水,只處於充氣狀態。乾式噴水滅火系統的主要特點是在報警閥後管路內無水,不怕凍結,不怕環境溫度高。因此,該系統適用於環境溫度低於4℃和高於70℃的建築物和場所。
2、非工作狀態下,預作用系統在雨淋閥之後的管道內,有不充氣和充滿低壓氣體兩種情況,火災發生時,安裝在保護區的感溫、感煙火災探測器首先發出火警信號,控制器在將報警信號作聲光顯示的同時開啟雨淋閥,使水進入管路,並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充水過程,使系統轉變成濕式系統,以後的動作與濕式系統相同。
⑷ 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的組成是什麼,工作原理是什麼
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的組成是: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水泵接合器、高位水箱、預作用報警閥內組、空氣壓縮容機、供水管網、水流指示器、信號閥、噴淋頭、末端試水裝置和電磁閥、快速排氣閥等,與火災報警系統配合使用。
工作原理為:平時供水側注滿水,管網側無水,空氣壓縮機自動向管網內充氣,以檢測管網密閉性;當火災發生,探頭報警後,聯動預作用閥組的電磁閥,預作用閥組開啟,向管網內注水,准備噴水,同時開啟排氣電磁閥,排除管網內空氣,噴頭破裂後,開始灑水滅火。
⑸ 預作用消防噴淋系統應用於什麼場所
預作用噴水滅火系統適用於冬季結冰和不能採暖的建築物內,以及凡不允許有誤噴而造成水漬損失的建築物(如高級旅館、醫院、重要辦公樓、大型商場等)和構築物等。
非工作狀態下,系統在雨淋閥之後的管道內,有不充氣和充滿低壓氣體兩種情況,火災發生時,安裝在保護區的感溫、感煙火災探測器首先發出火警信號。
控制器在將報警信號作聲光顯示的同時開啟雨淋閥,使水進入管路,並在很短時間內完成充水過程,使系統轉變成濕式系統,以後的動作與濕式系統相同。
(5)預作用裝置噴淋擴展閱讀
預作用消防噴淋系統的特點:
1、與濕式系統比較,這種系統在預作用閥以後的管網中平時不充水,而充低壓空氣或氮氣,或是干管。只有在發生火災時,火災探測系統自動打開預作用閥,使管道充水變成濕式系統。
2、這種系統具有乾式噴水滅火系統必須平時管道無水的優點,適合於冬季結冰和不能採暖建築物內。同時它又沒有乾式噴水滅火必須待噴頭動作後,完成排氣才能噴水滅火,從而延遲噴頭噴水時間的缺點。
3、本系統與雨淋系統比較,雖然都有早期報警裝置,但雨淋系統安裝的是開式噴頭,而且雨淋閥後的管道平時通常為空管,而充氣的預作用系統可以配合自動監測裝置發現系統中是否有滲漏現象,以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⑹ 如何控制預作用噴淋系統充水時間
1、採用閉式噴頭。2、預作用系統平時不充水,當探頭報警後,系統管道才開啟充水,到了規定溫度,噴頭玻璃球破裂噴水。3、預作用系統預作用閥是由雨淋閥和濕式報警閥上下串接而成,雨淋閥位於供水側,濕式報警閥位於系統側而成為預作用閥組。系統由預作用閥水力警鈴、壓力開關、空壓機、空氣維護裝置、信號碟閥等組成,安裝閉式灑水噴頭,並以常用的探測系統作為報警和啟動的裝置。其動作原理:一旦發生火災,安裝在保護區感溫感煙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報等信號。火災報警控制器或消防控制中心,接到報警信號後發出指令打開雨淋閥上電磁閥,使雨淋閥開啟,壓力水流進系統側管網,變成濕式噴水系統,同時水力警鈴發出報苦,壓力開關動作反饋給控制中心顯示管路已充水,並啟動消防泵。此時管道上安裝閉式灑水噴頭尚未釋放,不會噴水。人尚可主動地經主管人員採取適當行動將火撲滅,避免噴頭動作水漬造成的損失。如果火災控制不住繼續發展,致使閉式噴頭玻璃球動作噴水,水泵自動啟動。
⑺ 預作用噴淋系統
預作用噴淋系統,是綜合乾式噴淋系統和濕式噴淋系統,而發展起版來的。
預作用噴淋系權統平與乾式系統一樣,管道里沒水,克服了濕式系統容易有水漬、漏水等影響裝飾,適合於忌水場所。
同時預作用系統,是通過自動報警系統的信號來開啟報警閥,然後管道內充水,當噴淋頭爆裂時,能直接噴出水滅火,這克服了乾式系統滅火不及時的缺點。
⑻ 預作用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特點是什麼
與濕式系統比較,這種系統在預作用閥以後的管網中平時不充水,而充低壓空氣或氮氣,或是干管。只有在發生火災時,火災探測系統自動打開預作用閥,使管道充水變成濕式系統。管網平時無水,可避免因系統破損而造成的水漬損失。另外這種系統有早期報警裝置,能在噴頭動作之前及時報警,以便及早組織撲救,相比之下,濕式系統必需在噴水後才報警。這種系統具有乾式噴水滅火系統必須平時管道無水的優點,適合於冬季結冰和不能採暖建築物內。同時它又沒有乾式噴水滅火必須待噴頭動作後,完成排氣才能噴水滅火,從而延遲噴頭噴水時間的缺點。本系統與雨淋系統比較,雖然都有早期報警裝置,但雨淋系統安裝的是開式噴頭,而且雨淋閥後的管道平時通常為空管,而充氣的預作用系統可以配合自動監測裝置發現系統中是否有滲漏現象,以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本系統適用於高級賓館、重要辦公樓、大型商場等不允許因誤噴而造成水漬損失的建築物內,也適用於乾式系統適用的場所。
⑼ 預作用噴淋系統的末端試水裝置
末端試水裝置是設置在有聯動要求的濕式、干—濕式及預作用系統上,用以檢驗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動檢驗裝置,尤其在濕式系統中,能通過試水觀察壓力表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通過壓力表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於目前國內暫時無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可供選購,設計規范和施工及驗收規范又沒有很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往往根據GB50261—96.第5、4、8條「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區管網末端」和本條款條文說明「末端試水裝置一般由連接管、壓力表、控制閥及排水管組成,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遠傳壓力、流量測試裝置和電磁閥組成,總的安裝要求是操作簡便,檢測結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試水裝置設計成如圖-1,而施工人員往往把排水管隨意就近接入廢水管或雨水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壓力表不應裝在閥門前面。雖然在未開啟試水裝置前可直現地看到管網中的水壓力(靜壓)和確認管網中有水,但如果在報警閥與水流指示器之間設置了控制閥且控制閥未採用信號閥或被施工人員誤裝成普通控制閥的情況下,由於樓層面積較大,在分區管網的系統調試中只試驗了最不利點管網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聯動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區控制閥未打開,誤以為整個系統正常,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得到噴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滅火。
其二,試驗流量不準確。開啟方試水裝置進行系統試驗時,不能模擬最不利點噴頭的實際流量,造成試驗時系統有效,但實際使用時,可能由於最不利點處的噴頭開放後,實際流量達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而不報警。
因為流量特性系數K=80的標准噴頭在0.1Mpa工作壓力下流量為80L/min,規范允許在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可以為0.05Mpa,根據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統,標准噴頭K=80
P—噴頭處的水壓(Mpa)
q—噴頭的噴水量
最不利點噴頭的噴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說最不利的樓層或管網分區的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為57L/min,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但是為了安全和可靠,許多生產廠家把自己生產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指標定得比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A32-92)標准規定水流指示器的靈敏度應滿足當q≤15L/min時,不應報警;15L/min<q<37.5lmin時應該報警;q=37.l min時必須報警。報警的最大流量不應大於37.5l="" min。而規范又規定濕式報警閥當系統側流量q≤15l="" min時不報警,由副閥向系統側補充壓力;當15l="" min<q≤60l="" min時,主閥板是處於開啟或者似開非開失去密封的狀態;信號管內已有水流通過,並進入延時器,只是延時器在90s內不報警而已;只有當系統側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時,壓力開關和水力報警才在5~90s內報警。
所以如圖-1的設置,打開閥門試水時,流量很容易就大於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或大於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但由於流量沒有一個確定值,並不能說明當最不利點處口噴頭開放時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裝不合理。試水裝置的排水管不應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應該設有間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時能直觀地反映出水量。
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末端試水裝置應設置在系統中水力條件最為不利的噴頭末端,它應由控制閥、壓力表、試水口及排水裝置組成(見圖-2),試水口的K值應與該區域中最小噴頭的K值相同,為了模擬一隻噴頭的開放,建議採用閉式噴頭截去2個軛臂和濺水盤的方式來替代試水口。控制閥宜採用截止閥,具有調節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損傷。壓力表應設在控制閥的下游,盡量靠近試水口,以便真實反映試水口噴水時的噴水壓力,准確地計算出試水口的流量。試水口的出口不應連接排水管,必須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間接地排入排水管裝置或排水明溝。
只有這樣,才能使末端試水裝置能模似一隻噴頭的流量放水,檢驗系統能否在最不利點處開放一隻噴頭時,使系統中的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都能正常動作,噴淋泵能及時啟動,同時也表明了系統中任何一個噴頭開放,系統都能可靠地聯動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