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入氮氣的目的是什麼
1、由於氮的化學惰性,常用作保護氣體,如:瓜果,食品,燈泡填充氣。以防止某些物體暴露於空氣時被氧所氧化,用氮氣填充糧倉,可使糧食不霉爛、不發芽,長期保存。
2、液氮還可用作深度冷凍劑。作為冷凍劑在醫院做除斑,包,豆等的手術時常常也使用,即將斑,包,豆等凍掉,但是容易出現疤痕,並不建議使用。
3、高純氮氣用作色譜儀等儀器的載氣。用作銅管的光亮退火保護氣體。跟高純氦氣、高純二氧化碳一起用作激光切割機的激光氣體。
4、氮氣也作為食品保鮮保護氣體的用途。在化工行業,氮氣主要用作保護氣體、置換氣體、洗滌氣體、安全保障氣體。用作鋁製品、鋁型材加工,鋁薄軋制等保護氣體。用作迴流焊和波峰焊配套的保護氣體,提高焊接質量。
5、用作浮法玻璃生產過程中的保護氣體,防錫槽氧化。
(1)實驗裝置中通入氣體的作用擴展閱讀:
氮氣分子中對成鍵有貢獻的是三對電子,即形成兩個π鍵和一個σ鍵。 對成鍵有貢獻,成鍵與反鍵能量近似抵消,它們相當於孤電子對。
由於N2分子中存在叄鍵N≡N,所以N2分子具有很大的穩定性,將它分解為原子需要吸收941.69kJ/mol的能量。N2分子是已知的雙原子分子中最穩定的,氮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28。氮氣通常不易燃燒且不支持燃燒。化學式為N2。
B. 高中化學實驗中 通入氣體的目的是什麼請各位學霸和老師幫我總結一下
每個氣體都有自己的性質
N2 不能燃燒,通入乾燥的n2,一般是吧排盡裝置中的o2,有時候測量co2的時候也可以通入n2,排盡裝置中的co2,在生成的co2就是反應得到的,都有可能要舉一反三,還有就是N2無污染,簡單易得的性質也可以寫。
co,主要看c碳元素,他的特點事不支持燃燒,也有可能排盡o2 例如co+cuo=co2+cu
不排除o2的話 2 co+o2=2co2 測量co2的質量就會變測出來的數據都不準確。當然也有用其他的方式排co2,這里只是舉例子
o2,道理都一樣的,反應物中一般會有o2,排盡雜質氣體
說下NH3,NH3溶於水有鹼性,可以中合酸性溶液,如果不影響其他反應。可以考慮的
C. 在實驗前往裝置中通入類似氮氣的氣體的作用是什麼
隔離空氣/溶解氧保護氣體,防止氧化/反應性原料(如工業合成氨)氧化
D. 高中化學實驗中 持續通入氣體的目的是什麼請詳細解釋一下如氮氣,二氧化碳,氧氣等等
持續通入氣體可以促使反應進行;稀釋反應中參與的氣體,防倒吸等等。
E. 在實驗中通入氬氣的作用是什麼
在實驗中通入氬氣的作用是使鋼水循環流動,各成分均勻混合。
N2不能燃燒,通入乾燥的n2,一般是吧排盡裝置中的o2,有時候測量co2的時候也可以通入n2,排盡裝置中的co2,在生成的co2就是反應得到的,都有可能要舉一反三,還有就是N2無污染,簡單易得的性質也可以寫。
化學性質
化學元素周期表零族(類)主族元素,符號Ar或A,原子序數18。化學性質極不活躍,一般不生成化合物,但可與水、氫醌等形成籠狀化合物。氬的化學性質極其穩定,一般不與其它元素化合。
至今僅在極端條件下製得唯一的氬化合物氟氬化氫(HArF)。這個氟、氫和氬的化合物在-265℃才能保持穩定。此外,氬還可以作為客體分子,與水形成包合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氬氣
F. 高中化學持續通氣目的有哪些
嗯,我是這樣總結的
第一種是排凈裝置內的空氣,防止裝置內的空氣中的某種氣體和實驗中的某種種物質反應,或者是對反應造成干擾(也就是說,不僅僅可能是為了排氧氣,也可能是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啊,水蒸氣啊,等等的,共同干擾易送全部總結為空氣的干擾).
第二種是,看清他問的問題,由於問的是持續通氣的目的是什麼?那首先講了一個通氣的目的是什麼?那就要講持續這兩個字代表的意義了.
所謂持續,那就是連續不斷的通入,所以你可能連續不斷通的氣體也對該實驗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說你通入氫氣,那你連續不斷的同時,為了防止氫氣不純而導致試管炸裂.
所以說是氣體有兩方面,一個是通路的氣體,一個是排走的氣體.
如果回答的好,請採納,謝謝
G. 高中化學通入空氣的作用
1.通入空氣使反應裝置產生的氣體全部參與反應或被吸收。
2.為反應提供原料,如氧氣、氮氣內。
但這容兩種都需要進行凈化,例如除去二氧化碳和灰塵。通入空氣也有其他用途,但高中就不常研究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處理。望採納。
H. 化學實驗中 鼓入空氣的目的是什麼
有兩種:
1:反來應前,把空氣通入源除雜和除水的裝置中,除去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使整套裝置充滿除去雜質和水的空氣,做保護氣,以致雜質和水不會影響實驗。
2:反應後,整個裝置中還充滿了反應生成的氣體,通入空氣,把生成的氣體趕出來,促進生成氣體的完全吸收。
I. 化學 請問在實驗題中,實驗前╱中╱後 通入氮氣的作用分別是
實驗前一般用來排除空氣,尤其是氧氣
實驗中一般用來做載流氣體,推動容器內氣體流動
實驗後一般用來將容器內剩餘氣體(有毒的)排盡或者防氧化
J. 加熱時先通入氮氣目的是
加熱時先通入氮氣目的是為了把容器內的空氣(尤其是氧氣)排出容器。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
除了稀有氣體、活性小的金屬元素如金、鉑、銀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這些反應稱為氧化反應,而經過反應產生的化合物(有兩種元素構成,且一種元素為氧元素)稱為氧化物。
實驗中通入氮氣一般用來做載流氣體,推動容器內氣體流動,實驗後通入氮氣一般用來將容器內剩餘氣體(有毒的)排盡或者防氧化。
(10)實驗裝置中通入氣體的作用擴展閱讀
一般而言,非金屬氧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而鹼金屬或鹼土金屬氧化物則為鹼性。此外,幾乎所有的有機化合物,可在氧中劇烈燃生成二氧化碳與水。
化學上曾將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化學反應定義為氧化反應,氧化還原反應指發生電子轉移或偏移的反應。氧氣具有助燃性,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