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熱熔法制備阿司匹林應注意什麼問題
阿司匹林在加熱時會被熱分解。阿司匹林會分解為乙酸和水楊酸,會失去葯用療效或療效減弱。
所以必須把溶化的基質放於室溫冷卻,但需在還沒結成固體的時候加進阿司匹林,這樣可以避免熱解的發生。
B. 欲制備阿司匹林(乙醯水楊酸)片1000片試分析該片劑處方、制備工藝流程及注意事項
金屬對阿司匹林有加速降解的作用。制粒時宜用尼龍篩網,盡量不要使用金屬;在處方設計時,避開硬脂酸鎂等含金屬離子的潤滑劑的使用,選用滑石粉作為潤滑劑和助流劑較好。
C. 阿司匹林含量測定時應注意哪些問題才可以獲得准確的結果
注意事項
1、用中性乙醇溶解
2、用酚酞為指示劑
3、終點為粉色
4、應不斷振搖,稍塊滴定
阿司匹林片為常用的解熱、鎮痛葯,收載於(中國葯典2000年版)二部。原含量測定方法為酸、鹼中和滴定法。目前市場上流通的解熱、鎮痛葯物中,含阿司匹林或以阿司匹林為主葯的較多。除了中國葯典的原含量測定方法以外,針對各個劑型有多種含量測定的方法。
如採用高效液相法測定其含量,可消除其他含有酸、鹼的物質對其測定的干擾,可更有效的控制制劑的質量。方法操作簡便,專一性強,結果准確。
(3)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裝置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阿司匹林(Aspirin,乙醯水楊酸)含量測定方法
游離水楊酸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Ⅴ D)測定。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硅烷鍵合硅膠為填充劑;以乙腈-四氫呋喃-冰醋酸-水(20:5:5:7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303nm。理論板數按水楊酸峰計算不低於5000,阿司匹林主峰與水楊酸主峰分離度應符合要求。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該品約100mg,精密稱定,置1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適量,振搖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臨用前新配)。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取水楊酸對照品約10m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1%冰醋酸甲醇溶液適量使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測定法立即精密量取供試品溶液、對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別注入液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供試品溶液色譜圖中如顯水楊酸色譜峰,按外標法以峰面積計算供試品中水楊酸含量,含水楊酸不得過0.1%。
D. 阿司匹林的制備
制備乙醯水楊酸一般以水楊酸(鄰羥基苯甲酸)和乙酸酐為原料,通過酯化反應進行。加入2.0g(0.014mol)乾燥水楊酸和5ml乙酐理論產量2.52g。
1、實驗儀器及葯品:
儀器:單口燒瓶、球形冷凝管、量筒、溫度計、燒杯、玻璃棒、 吸濾瓶、布氏漏斗、水浴鍋、電熱套。
葯品:水楊酸、乙酸酐、濃硫酸(98%)、鹽酸溶液(1:2)、飽和碳酸鈉溶液、1% FeCl3溶液。
2、實驗原理:
制備乙醯水楊酸的方法是將水楊酸與乙酸酐作用,通過乙醯化反應,使水楊酸分子中酚羥基上的氫原子被乙醯基取代,生成乙醯水楊酸,為了加速反應的進行,通常加入少量濃硫酸作催化劑。濃硫酸的作用是破壞水楊酸分子中羥基與羥基間形成的氫鍵,從而使醯化反應較易完成。
主反應:
4計算:
N=m/M m(水楊酸)=2g M(水楊酸)=138
N(水楊酸)=2/138=0.014mol
N(阿司匹林)=N(水楊酸)=0.014mol
m(阿司匹林)=0.014*180=2.52g
(4)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裝置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實驗成功的關鍵:
1控制溫度(80-85℃持續加熱20min)、2反應物的用量(乙酸酐要過量)、3質子酸的作用(加濃硫酸)
實驗操作注意事項:
① 硫酸在加入的時候一定要緩慢,等待其反應之後再繼續加入,不然溶液會被碳化在加熱的時候有顏色
② 反應溫度在80℃左右,太低不反應,太高乙醯水楊酸發生一系列副反應。
③ 反應結束第一次加水時要少量多次加入,醋酸酐分解放熱,蒸汽溢出,防止溶液濺出。
④ 加入飽和碳酸鈉時要一邊加一邊攪拌,會產生大量氣泡,少量多次加完。
⑤ 加鹽酸酸化時,也要少量多次加完,如果沒有固體析出,可測一下PH,最佳為2-2.4。
參考文獻:網路-阿司匹林
E. 阿司匹林的制備步驟
苯酚和二氧化碳在鹼性條件下加成生成水楊酸鈉(Kolbe-Schmittreaction見圖),該鈉鹽經硫酸處理得到水楊酸,再與乙酸酐反應酯化得到阿司匹林(水楊酸乙酸酯)。
註:可惜圖片只能插一張。
F. 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
阿司匹林的制備
實驗原理
水楊酸 乙酸酐 乙醯水楊酸 乙酸
(阿司匹林)
水楊酸在酸性條件下受熱,還可發生縮合反應,生成少量聚合物。
實驗用品
儀器:三頸瓶(100mL) 、球形冷凝管 、 減壓過濾裝置、電爐與調壓器、表面皿、水浴鍋、溫度計(100℃)
葯品:水楊酸(C.P.)、乙酸酐(C.P.) 、濃硫酸 、鹽酸溶液(1∶2)、 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實驗裝置圖
圖4-3-2減壓過濾裝置
實驗步驟
(1) 醯化
實驗裝置:普通迴流裝置
加料量:
水楊酸: 4g
乙酸酐(新蒸餾): 10mL
濃硫酸: 7滴
反應溫度 :75~80℃
水浴溫度 :80~85℃
反應時間 :20min
(2) 結晶、抽濾
實驗裝置: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蒸 餾 水:100mL
冰-水浴冷卻
放置20min
(3) 初步提純
實驗裝置; 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飽和碳酸鈉溶液:50mL
鹽酸溶液:30mL
結晶析出:冰-水浴冷卻
(4) 重結晶
實驗裝置; 普通迴流裝置
減壓過濾裝置
試劑用量: 95%乙醇
適量水
(5) 稱量、計算收率
注意事項
(1)乙酸酐有毒並有較強烈的刺激性,取用時應注意不要與皮膚直接接觸,防止吸入大量蒸氣。加料時最好於通風櫥內操作,物料加入燒瓶後,應盡快安裝冷凝管,冷凝管內事先接通冷卻水。
(2)反應溫度不宜過高,否則將會增加副產物的生成。
(3)由於阿司匹林微溶於水,所以洗滌結晶時,用水量要少些,溫度要低些,以減少產品損失。
(4)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應避免觸及皮膚或衣物。
阿司匹林化學名稱為乙醯水楊酸,是白色晶體,熔點135℃,微溶於水(37℃時,1g/100gH20)。
早在18世紀時,人們就已從柳樹中提取了水楊酸,並發現它具有解熱、鎮痛和消炎作用,但其刺激口腔及胃腸道黏膜。水楊酸可與乙酸
酐反應生成乙醯水楊酸,即阿司匹林,它具有與水楊酸同樣的葯效。近年來,科學家還新發現了阿司匹林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因而得到高度重視。
本實驗以濃硫酸為催劑,使水楊酸與乙酸酐在75℃左右發生醯化反應,製取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可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水溶性的鈉鹽,而作為雜質的副產物則不能與鹼作用,可在用碳酸氫鈉溶液進行純化時將其分離除去。
於乾燥的圓底燒瓶中加入4g水楊酸和10mL新蒸餾的乙酸酐,在振搖下緩慢滴加7 滴濃硫酸,參照圖4-3-1安裝普通迴流裝置。通水後,振搖反應液使水楊酸溶解。然後用水浴加熱,控制水浴溫度在80~85℃之間,反應20min。
撤去水浴,趁熱於球形冷凝管上口加入2mL蒸餾水,以分解過量的乙酸酐。
稍冷後,拆下冷凝裝置。在攪拌下將反應液倒入盛有100mL冷水的燒杯中,並用冰-水浴冷卻,放置20min。待結晶析出完全後,減壓過濾。
將粗產品放入100mL燒杯中,加入50mL飽和碳酸鈉溶液並不斷攪拌,直至無二氧化碳氣泡產生為止。減壓過濾,除去不溶性雜質。濾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在攪拌下加入30mL鹽酸溶液,阿司匹林即呈結晶析出。將燒杯置於冰-水浴中充分冷卻後,減壓過濾。用少量冷水洗滌濾餅兩次,壓緊抽干,稱量粗產品
將粗產品放入100mL錐形瓶中,加入95%乙醇和適量水(每克粗產品約需3mL95%乙醇和5mL水),安裝球形冷凝管,於水浴中溫熱並不斷振搖,直至固體完全溶解。拆下冷凝管,取出錐形瓶,向其中緩慢滴加水至剛剛出現混濁,靜止冷卻。結晶析出完全後抽濾。
將結晶小心轉移至潔凈的表面皿上,晾乾後稱量,並計算收率。
G. 關於阿司匹林制備的一些問題
阿司匹林是以水楊酸為原料,在濃H2SO4的催化下經醋酐乙醯化製得。原料水楊酸中可能帶入tuo羧產物苯酚及水楊酸苯酯;在生產過程中也會產生醋酸苯酯、水楊酸苯酯和乙醯水楊酸苯酯等雜質,以這些雜質的酸度不能溶於碳酸鈉試液中,因此yaodian通過檢查碳酸鈉溶液中澄清度來控制其xian量。本品在制備過程中或貯存中水解產生的特殊雜質水楊酸,對人體的毒副作用較大,且易在空氣中發生自動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系列有色的醌類化合物。鹼、光線、溫度及微量銅、鐵等離子可促進此反應的發生。阿司匹林水溶液最穩定的pH是2.5,某些片劑潤滑劑如硬脂酸鎂(鈣)能與本品形成阿司匹林鹽,同時由於pH的升高加速了本品的水解。故不宜用硬脂酸鹽作本品的賦形劑。阿司匹林為弱酸性葯物,因此在酸性條件下不易jie離。很無語有些字不讓體現
H. 為什麼制備阿司匹林用到的儀器必須乾燥
1、實驗室製法中用到乙酸酐,乙酸酐遇水水解,水解以後的產物是乙酸,乙酸的乙醯化能力比乙酸酐弱很多,使得反應不能正常進行。
2、乙醯水楊酸中含有酯的基本結構,酯與水會發生反應,因此乙醯水楊酸遇水容易水解,乾燥儀器可以防止其水解。
阿司匹林的制備方法如下:
阿司匹林經水楊酸乙醯化而得:在反應罐中加乙酐(加料量為水楊酸總量的0.7889倍),再加入三分之二量的水楊酸,攪拌升溫,在81~82℃反應40~60min。
降溫至81~82℃保溫反應2h。檢查游離水楊酸合格後,降溫至13℃,析出結晶,甩濾,水洗甩干,於65~70℃氣流乾燥,得乙醯水楊酸。
(8)阿司匹林的制備實驗裝置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阿司匹林是水楊酸的衍生物,無臭或微帶醋酸臭,微溶於水,易溶於乙醇,可溶於乙醚、氯仿,水溶液呈酸性。阿司匹林治療監測的主要實驗室方法有:血小板聚集檢測、血小板指數、尿液11-脫氫-TXB2檢測、流式細胞術等。
到2015年為止, 阿司匹林已應用百年,成為醫葯史上三大經典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解熱、鎮痛和抗炎葯,也是作為比較和評價其他葯物的標准制劑。
I. 阿司匹林 製作流程
水楊酸是個雙官能團化合物,它既是酚又是羧酸。因此它能進行機種不同的酯化反應;它既是醇的反應夥伴,也是酸的反應夥伴。在乙酸酐存在下,形成乙醯水楊酸(阿司匹靈),而在過量甲醇存在下,產品則是水楊酸甲楷(冬青油)。我們在本實驗中將用前一種反應制備阿司匹靈。(冬青油的合成述於另一實驗中。)
實驗目的
1.了解醯化反應及乙醯化物的制備方法。
2.掌握減壓過濾、重結晶等基本操作。
實驗原理
阿司匹林(學名乙醯水楊酸)為白色針狀或片狀晶體,能溶解於溫水之中,口服後在腸內開始分解為水楊酸、有退熱止痛作用。
通常由水楊酸和醋酐在濃硫酸①催化下醯化製取乙醯水楊酸。
水楊酸具有酚羥基,能與三氯化鐵試劑呈現顏色反應,此性質可作為阿司匹林的純度檢驗。
器材與葯品
1.器材 錐形瓶(100mL,乾燥),量筒(10mL,100mL,乾燥),100℃溫度計,短頸漏斗,減壓過濾裝置,大燒杯,鐵台,鐵圈,電爐,試管。
2.葯品 濃硫酸,95%乙醇,固體水楊酸,醋酐,三氯化鐵溶液。
實驗方法
一、乙醯水楊酸制備
在125mL錐形瓶里加入2.0g水楊酸②和4.0mL醋酐③,搖勻。向混合物中加入3滴濃硫酸攪勻。反應開始時會放熱。若燒瓶不變熱,再向混合物中加1滴濃硫酸。當感覺到熱效應時,將反應混合物放到50℃的水浴中加熱5~10min,使其反應完全。冷卻錐形瓶並加入40mL水。攪拌混合物至有固體生成並很好地分散在整個液體中,抽濾(見圖2-17),並用少量冷水沖洗,抽幹得粗乙醯水楊酸。
二、粗品的重結晶(原理見第二章「六、結晶、重結晶和升華」)
將粗製乙醯水楊酸放入錐形瓶中,再加入3~4mL 95%乙醇於水浴上加熱片刻④,若仍未溶解完全,可再補加適量乙醇使其溶解⑤,趁熱過濾,在濾液中加入2.5倍(約8~10mL的熱水),冷卻後析出白色結晶。減壓過濾,抽干。稱重,計算產率,進行如下實驗以檢驗產品純度。
在一支試管中放入少許乙醯水楊酸,加水溶解,滴入1滴三氯化鐵溶液。結果如何?
用水楊酸重做此實驗,結果如何?
附註
①水楊酸形成分子內氫鍵,阻礙酚羥基醯化作用。
水楊酸與酸酐直接作用須加熱至150~160℃才能生成乙醯水楊酸,如果加入濃硫酸(或磷酸),氫鍵被破壞,醯化作用可在較低溫度下進行,同時副產物大大減少。
②水楊酸應當是完全乾燥的,可在烘箱中105℃下乾燥1小時。
③醋酸酐應重新蒸餾,收集139~140℃餾分。
④重結晶時不宜長時間加熱,因為在此條件下乙醯水楊酸容易水解。
⑤加入乙醇的量應恰好使沉澱溶解。若乙醇過量則很難析出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