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無功補償電容有哪些規格
並聯補償的電壓等級有11KV、12KV、12/√3KV、、11/√3KV、內21KV(很少容)容量有100、134、150、167、200、234、250、267、300、334、350、367、400、434、450、467、500、534、550、567、600也就這么多了。串聯濾波的電壓和容量就隨便搭配了。
② 關於電容器的國家標准都有那些
GB 6916 濕熱帶電力電容器
GB 50227 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
GB 6915 高原電力電容器
GB/T 20993 高壓直流回輸電系統用直流濾波電容器
GB 3983.2 高電答壓並聯電容器
③ 並聯電容器的並聯電容器的種類
常用的並聯電容器按其結構不同,可分為單台鐵殼式、箱式、集合式、半封閉式、乾式和充氣式等多類品種。 這類電容器量大面廣,單台容量一般是50、100、200、334kvar等多種,現在還有更大容量(例如500kvar及以上容量)的產品問世,一般100kvar以上容量的產品帶有內熔絲。這種產品一旦損壞,用戶可以很快用備品自行更換,及時讓裝置恢復運行,因此採用此類產品時投運率高。加之可以配置外熔斷器,保護相對比較完善。目前220kV、特別是33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大多採用單台鐵殼式並聯電容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提高電容器的防銹防腐能力,要求用不銹鋼板代替普通鋼板生產電容器。即使如此,也有的還要在其表面噴塗防紫外線漆;這樣的防護層即可防銹防腐蝕,又可大大減少紫外線輻射對電容器溫升的負面效應,從而延長電容器的使用壽命。
這種款式的電容器中,我國二三十年間一直以內熔絲電容器為主,即電容器內部每個元件上都配裝一根小熔絲。近幾年來出現了無熔絲電容器,是一種既無內熔絲、也無外熔絲的電容器。20世紀70年代以前,國內生產的全紙電容器與早期的紙膜復合電容器,白於當時內熔絲還處在研究階段,不可能採用到產品中去,保護電容器的專用外熔斷器也是從1980年起才開始研製。電容器出現內部元件擊穿後,全依靠電磁式繼電器來保護,所以當時的電容器都是完全的無熔絲電容器。隨後內外熔絲的相繼應用,使我國的無熔絲電容器消失了約30年。此間雖然也一直存在無內熔絲電容器,但要配置外熔絲後才允許使用。
無熔絲全膜電容器有與前不同的新含義,越過了晶體管繼電器、集成電路繼電器階段,直接進入了微機保護時代。我國無熔絲電容器內部元件的連接方式,有以下三種:
(1)傳統的佔主導地位的元件先並聯後串聯的方式。內部並聯元件數量比較少,不宜配置內熔絲的小容量電容器(例如lO0kvar以下),一直沿用這種接線方式。
(2)內部元件先串聯後並聯的方式,即最近又被重新倡導的一種接線方式。
(3)內部元件既有串聯成分,也有並聯成分,但與上述兩種接線方式不同,串中有並,並中有串,屬於混合連接方式。這樣的接法沒有統一的格式,需要根據設計時對單台容量大小與保護上的要求而定。
這類電容器不宜用於lOkV級電容器成套裝置。先串後並的元件接線方式雖然在三者中相對來說好一些,其單台容量也不宜做得大於lOOkvar。無熔絲電容器的優點是結構簡單,損耗與製造成本較低。 這款電容器按其結構分,有半密封和全密封兩大類。儲油櫃加乾燥過濾器的,入口處無論有無油封,屬於前者;無儲油櫃而在箱體內部用其他方式來補償油位冷熱變化的,屬於後者。目前研發的一種電動調容產品,運行實踐表明不太可靠,它的活動觸點在油裡面,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現接觸不良,可能產生局部過熱,加上在兩個端子間轉接瞬間會產生相位問題,可能引發麻煩,因此可採用斷電後用開關手動調容的方法。
該電容優點突出,缺點也突出。其主要優點是安裝方便、維護工作量小、節省占她面積。而其缺點主要是給用戶帶來不便,它的維護工作量雖小,但對它的觀察很不直觀,不能放鬆對其容量變化的關注;特別是在有諧波的場所,對其容量的變化必須時刻注意。隨著運行時間的推移,內熔絲可能會逐步動作,從而引發三相電容量失衡,這一故障很難在現場修復,返廠修理又費時間,影響電容器的投運率。再者因此引起的並補裝置串聯電抗百分率的變化,大到一定程度時會遠離預定目標,甚至帶來麻煩。特別是選取4. 5%電抗百分率的並聯補償裝置,應事先做好預案,一旦這個百分率出現下滑向4%靠近時,要有可靠的應對措施。更值得注意的是,電容器高壓出線套管下端(在油中)對地閃絡或擊穿時,對地保護有「死區」。《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 50227 --1995)及相關國家行業標准均對此沒有針對性措施;一旦發生這類事故,只能待其發展到元件損壞而出現不平衡電壓或電流後,才能迫使後備繼電保護動作。運行實踐表明已有這類事故發生,而且都是惡性事故。因此在投運該類產品時,應考慮對此問題加以防範。其實這類事故的起因是對地絕緣失效,在保護上存在盲區造成的。後備保護動作是事故已經擴大,導致集合式電容器嚴重損壞,產生了不平衡電壓或電流後的補救揩施,現有保護不能對這類惡性事故起到預防作用。
近年來並聯補償裝置實際運行的統計數據表明,集合式電容器的年損壞率大約是單台鐵殼式電容器的4倍,有些地區還要高一些;加上現場無法維修等因素,近年來這類產品的市場份額呈現出明顯的下降趨勢。 這款電容器目前實際上是油氣並存,即將集合式產品箱體內的油換成氣體,內部的單台鐵殼產品仍然是油浸的。由於氣體導熱性能不及液體,所以這類產品在這一方面要有特別措施,以便散熱可靠。熱管技術是其中常用的一種。但是,這類產品的實際表現不盡如人意;其原因之一是氣體的泄漏無法及時自動報警,同時還要給斷路器發出跳閘信號,以便適時切除電容器,防止氣體泄漏導致絕緣水平下降引起惡性事故。
④ 在建築施工中電氣工程師需要看那些規范
送你一分目錄:
建築電氣常用規范目錄
2011.2.15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GB 50300-2001
2、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303-2002
3、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化 GB 50310-2002
4、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 50339-2003
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66-2007
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 50116-98
7、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 GB 50174-93
8、智能建築設計標准 GB/T 50314-2006
9、建築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 50343-2004
10、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 GB 50053-94
11、水噴霧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219-95
12、潔凈廠房設計規范 GB 50073-2001
13、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
14、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 50058-92
15、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 GB 50055-93
16、安全生產工作規定(國家電網公司2003年十月八日發布)
17、低壓配電設計規范 GB 50054-95
18、綜合布線系統工程施工及驗收技術規程(雲南省工程建設地方標准) DBJ 53-15-2004
19、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52-2009
2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2000年版) GB 50057-94
2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 JGJ 46-2005
2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范 GB 50194-93
23、建築施工安全檢查標准 JGJ 59-99
24、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 JGJ 16-2008
25、電梯製造與安裝安全規范 GB 7588-2003
26、建築物消防設施安裝質量檢驗規程(雲南省地方標准) DB53/067-1998
27、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GB 50084-2001
28、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施工驗收規范 GB 50116-2005
29、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 DL/T621-1997
30、帶電設備紅外診斷技術應用導則 DL/T664-1999
31、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16-2006
32、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2005年版) GB 50045-95
3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化 GB 50169-2006
34、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准 GB 50150-2006
35、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5-2007
36、全國民用建築工程設計技術措施—電氣(2009)<建設部發布>
37、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411-2007
38、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11-2007
39、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GB 50312-2007
40、安全防範系統驗收規則 GA 308—2001
41、體育場館照明設計及檢測標准 JGJ 153-2007
42、民用建築能耗數據採集標准 JGJ/T 154-2007
43、城市電力規劃規范 GB 50293-1999
44、涉密信息設備使用現場的電磁泄漏發射保護要求 BMB5
45、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保密技術要求 BMZ1
46、涉及國家秘密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密評測指南 BMZ3
47、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准 CJJ 45-2006
48、建築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00年1月30日國務院第279號令發布)
49、建設電子文件與電子文檔管理規范 CJJ/T 117-2007
50、電子信息系統機房設計規范 GB 50174-2008
51、電子信息系統機房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462-2008
52、微電子生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467-2008
53、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4-2007
54、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 GB 50189-2005
55、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2008年版)
56、礦山電力設計規范 GB 50070-2009
57、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JJ89-2001
58、電力系統設計技術規程 DL/T 5429-2009
69、建築照明設計設計標准 GB 50034-2004
60、建築施工組織設計規范 GB 50502-2009
61、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 GB/T 50062-2008
62、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 GB/T 50063-2008
63、電氣裝置安裝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73-92
64、城市夜景照明設計規范 JGJ/T 163-2008
65、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 GB/T 50328-2001
66、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 GB 50061-2010
67、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 CB 50227-2008
68、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CB 50233-2005
69、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 CB 50059-92
70、3~110kV高壓配電裝置設計規范 CB 50060-2008
71、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工程技術規范 JGJ 176-2009
72、建築施工塔式起重機安裝、使用、拆卸安全技術規程 JGJ 196-2010
73、居民建築節能檢測標准 JGJ 132-2009
74、電熱設備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CB 50056-93
75、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4-2007
76、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5-2007
77、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6-2007
78、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注:2009年4月再版時改章節排版32開 DL 408-91
79、電業安全工作規程(電力線路部分)註:2009年4月再版時改章節排版3 DL 409-91
80、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 GB 50371-2006
81、劇場、電影院和多用途廳堂建築聲學設計規范 GB/T 50356-2005
82、廳堂音質模型試驗規范 GB/T 50412-2007
83、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 GB/T 21431-2008
84、廳堂混響時間測量規范 GBJ 76-84
85、建築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JGJ 185-2009
86、安全防範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48-2004
87、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 GB 12158-2006
88、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 GB 14050-2008
89、導體的顏色或數字標識 GB 7947-1997
90、國家電氣設備安全技術規范 GB 19517-2009
91、游泳池和類似場所用燈具安全要求 GB 700001.8-1997
92、用電安全導則 GB/T 13869-2008
93、阻燃和耐火電纜通則 GB/T 19666-2005
94、低壓成套無功功率補償裝置 GB/T 15576-2008
95、演出場館設備技術術語 舞台機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准) WH/T 35-2009
100、舞台機械 操作與維修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准) WH/T 37-2009
101、舞台機械 台上設備安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准) WH/T 28-2007
102、舞台機械 台下設備安全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准) WH/T 36-2009
103、舞台機械 驗收檢測程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行業標准) WH/T 27-2007
104、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 GB 50217-2007
105、1kV及以下配線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 GB 50575-2010
106、電梯安裝驗收規范 GB 10060-1993
107、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旋轉電機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70-2006
108、電氣裝置安裝工程蓄電池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72-92
109、煤礦井下供配電設計規范 GB 50417-2007
110、輸電線路以無線電台影響防護設計規范 DL/T 5040-2006
111、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驗收規范 GB 50312-2007
112、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68-2006
113、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50200-94
114、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263-2007
11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 GB 50289-98
116、電氣絕緣的耐熱性評定和分級 GB 11021-1989
117、標准電壓 GB 156-2007
118、電氣安全名詞術語 GB 4776-1984
119、導(防)靜電地面設計規范 GB 50515-2010
120、室外作業場地照明設計標准 GB 50582-2010
121、電氣裝置安裝工程盤、櫃及二次迴路接線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71-92
122、體育建築智能化系統工程技術規程 GB JGJ/T 179-2009
123、城市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技術規范 GB 50440-2007
124、工業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統一標准 GB 50252-94
125、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 GB 50289-98
126、電能質量 供電電壓允許偏差 GB/T 12325-2008
12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 GB 4208-2008
128、剩餘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安裝和運行 GB 13955-2005
129、安全電壓 GB 3805-1983
130、用電安全導則 GBT 13869-2008
⑤ 在供配電設計中,算出需要進行無功補償的量之後怎樣選擇並聯電容器的型號和組合方式。
摘要 電網諧波中以3次為主根據《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當電網諧波以3次及以上為主時,一般為12%;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4.5%~6%與12%兩種電抗器:(1)3次諧波含量較小,可選擇0.5%~1%的串聯電抗器,但應驗算電容器投入後3次諧波放大量是否超過或接近限值,並有一定裕度。(2)3次諧波含量較大,已經超過或接近限值,可以選用12%或4.5%~6%串聯電抗器混合裝設。2,電網諧波中以3、5次為主(1)3次諧波含量較小,5次諧波含量較大,選擇4.5%~6%的串聯電抗器,盡量不使用0.1%~1%的串聯電抗器;(2)3次諧波含量略大,5次諧波含量較小,選擇0.1%~1%的串聯電抗器,但應驗算電容器投入後3次諧波放大是否超過或接近限值,並有一定裕度。3,電網諧波以5次及以上為主(1)5次諧波含量較小,應選擇4.5%~6%的串聯電抗器;(2)5次諧波含量較大,應選擇4.5%的串聯電抗器。對於採用0.1%~1%的串兩電抗器,要防止對5次
⑥ 35Kv變電站無功補償原則
一、無功補償的必要性及補償基本原則
電力系統中功率由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兩部分組成, 發電機是唯一能夠提供有功功率的電氣設備,故有功功率只能由發電廠中的發電機經過電網提供給用電設備,但能夠提供無功功率的電氣設備較多,除了發電廠中的發電機外,還有固定電容器、同步調相機、靜止無功補償裝置SVG等,這些設備可以靈活的應用在各級變電站、配電室中,即無功功率可以分層分區的就地補償,但若配電室中不裝設無功補償裝置,則用電設備所需要的無功功率只能全部由電網提供,此情況下會存在以下問題:1、增加上一級變電站的無功補償容量,2、輸電線路傳送大量無功功率,增加線路損耗及電壓損失; 3、本變電站電氣設備額定電流增大,增加設備投資;4、新建變電站需要增大變壓器容量以滿足無功傳送需求,已建成變電站變壓器容量得不到充分利用,增加變壓器過載的概率;5、功率因數達不到國家電網公司要求(35~220kV變電站在主變最大負荷時一次側功率因數不應低於0.95),用戶被罰款。
基於以上分析可見無功補償的重要性,無功補償裝置應在各級電網中分層分區就地補償,以減少無功電流在電網中的傳輸,提高輸電線路的帶負荷能力和變壓器等設備的利用率。
二、並聯補償裝置的類型、功能及優缺點分析
中低壓電網大多採用並聯補償裝置進行無功功率的補償,並聯補償裝置主要分為兩大類,並聯電容補償裝置和靜補裝置。
並聯電容補償裝置
電容器由於其具有單位投資少,電能損耗小,維護簡單,搬遷方便等優點,且隨著近年來我國電容器製造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容器的可靠性達到了較高的標准,故在電力系統中電容器作為無功補償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聯電容補償裝置分為斷路器投切的並聯電容器裝置和可控硅投切的並聯電容器裝置,裝置的功能為向電網提供可階梯調節的容性無功,以補償多餘的感性無功,減少電網損耗和提高電網電壓,
優點:利用真空斷路器或者接觸器分組自動投切並聯電容器,操作簡單,維護方便。
缺點:涌流大,降低開關的使用壽命,不能隨著負載的變化而實現快速而精準的調節,在保證母線功率因數的同時容易造成向系統倒送無功,抬高母線電壓,危害用電設備及系統的穩定性。
2、靜補裝置
靜止無功補償器是一種靜止型的動態無功補償設備,其靜止是相對調相機等旋轉設備而言的,分為SVC和SVG兩大類,SVC是在機械投切電容器和電抗器設備的基礎上,採用大量的晶閘管(可控硅)替代機械式開關設備而發展起來的,是靈活交流輸電技術的第一代產品,這種容量依據無功負荷和電壓的變化,快速做出反應,迅速而連續地改變無功功率的大小和方向(容性和感性),其響應時間一般不大於20ms,從而能有效抑制沖擊負荷(主要是無功負荷)引起的電壓波動,有利於系統電壓穩定水平,SVC主要由三種組合方式
1)飽和電抗器(SR)+固定電容器(FC),
此組合方式為較早形式的動態無功補償裝置,SR+FC型SVC無功補償裝置主要由一台飽和電抗器和一組電容器組成,由於飽和電抗器本身損耗和噪音很大,且不能分相調節補償負荷的不平衡,故現較少使用。
2) 晶閘管控制電抗器(TCR)+晶閘管控制電容器(TSC)
基本工作原理為調節器首先根據電力系統的電壓和電流計算出系統需要的補償值,根據TSC的分組情況確定電容器需要投入的組數,一般為過補償,然後通過TCR發出感性無功抵消過補償的容性無功,以達到補償效果。TSC分組數目通常根據補償目標、總容量和選用的晶閘管閥參數確定,每組電容器支路均由獨立的晶閘管閥控制,在此系統中TCR支路一般僅有一個,此系統具有無功輸出能在容性和感性范圍內調節,在零無功輸出時損耗可以忽略不計,在電力系統大擾動期間或者擾動過後,因其電容器和電抗器可分別切除或投入,可使瞬變過電壓限制到最低。
3)晶閘管控制電抗器(TCR)+機械斷路器控制電容器(MSC)
此類型裝置主要包括晶閘管相控電抗器和固定電容器兩部分,通過改變晶閘管的觸發延遲角,電抗器中的電流發生變化相當於改變電抗器的感抗,固定電容器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基波容性功率,同時串聯一定比例的電抗器兼做濾波用,此種組合方式具有響應速度快的優點,缺點是TCR本身會產生諧波,TCR與FC一起使用時,設備處於零無功輸出的情況下,FC的容性無功電流和TCR的感性無功電流大小相等,這是產生的損耗較大,若設備長期處於此種工況,產生的經濟損失較大。
靜止無功發生器(SVG)
SVG是近年來出線的一種新型動態無功補償裝置,是靈活交流輸電技術的第二代產品。裝置採用大功率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IGBT)組成的三相逆變器,核心部件是自換相電壓源型變流器。它的直流儲能元件一般採用直流電容器,交流側通過電抗器或耦合變壓器以並聯方式接入系統,實際上這是一個接入電力系統的對電壓幅值和相角可控的無功功率電源,SVG可以根據負載特點和工況,自動調節其輸出的無功功率的大小和性質(容性或者感性)。SVG是目前最為先進的無功補償技術,它不再採用大容量的電容、電感器件,而是通過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的高頻開關實現無功能量的變換。從技術上講,SVG較傳統的無功補償裝置有如下優勢:
響應時間更快,SVG響應時間:<5ms。傳統動補裝置響應時間:≥10ms。
SVG可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從額定容性無功功率到額定感性無功功率的相互轉換,這種無可比擬的響應速度完全可以勝任對沖擊性負荷的補償。
(2)抑制電壓閃變能力更強
(3)運行范圍更寬,SVG能夠在額定感性到額定容性的范圍內工作,所以比其他類型動補的運行范圍寬很多。更重要的是,在系統電壓變低時,SVG還能夠輸出與額定工況相近的無功電流。而其他類型動補均靠電容器提供容性無功,其輸出的無功電流與電網電壓成正比,電網電壓越低,其輸出的無功電流也越低,所以對電網的補償能力也相應變弱。這是其他類型動補技術上的本質缺點。
(4)有源濾波功能,不僅自身產生的諧波含量極低,還能夠對負載的諧波和無功進行補償,實現有源濾波的功能,真正做到多功能化。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5)佔地面積較小,由於無需大容量的電容器和電抗器做儲能元件,SVG的佔地面積通常只有相同容量其他類型動補的50%,甚至更小。所以,在一些廠礦改造中SVG具有很大的優勢。
三、高壓並聯電容器裝置的組成及作用
電容器目前作為電力系統中主要的無功電源提供設備,其裝置主要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高壓並聯電容器組,高壓並聯電容器組是裝置實現補償功能的主體設備,由高壓並聯電容器單元經合適的並、串聯連接而成。根據《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50227-2008,每個串聯段的總容量不應超過3900kVar,補償裝置的總容量原則為35-110kV變電站中,在最大負荷時一次側功率因數不應低於0.95,在低谷負荷時功率因數不應高於0.95,根據調查35-110kV變電站的無功補償裝置總容量一般為變壓器容量的10%-25%,且分組容量需要考慮電容器投切時不能引起母線電壓升高超過額定電壓的1.1倍。
2、開關設備,開關設備主要實現電容器組正常時的投入與退出及短路時候的開斷,現階段主要以高壓斷路器為主要開關設備,由於在關合電容器時會產生涌流及過電壓,所以斷路器的開斷能力和絕緣需比普通斷路器加強。
3、測量和保護用電流互感器,在此主要指的是高壓電流互感器,用於電流的測量和保護。
4、限制涌流設備,主要指串聯電抗器,串聯電抗器在高壓並聯電容器組上的應用為了限制電容器合閘過程中的涌流、操作過電壓及電網諧波對電容器的影響,大容量電容器一般應區分具體情況,加裝串聯電抗器。其作用為:①降低電容器組合閘涌流倍數及涌流頻率;②減少電網中高次諧波引起的電容器過負荷;③減少電容器組用斷路器在兩相重燃時的涌流以利滅弧;④抑制一組電容器故障時,其他電容器組對其短路電流的影響;⑤抑制電容器迴路中產生的高次諧波及諧波過電壓。
5、放電裝置,一般為放電線圈,電容器從電源斷開時,兩極處於儲能狀態,如果電容器整組從電源斷開,儲存電荷的能量非常大,必然在電容器兩極之間持續保持著一定數值的殘余電壓,其初始值,即是電源電壓的有效值,此時電容器組在帶電荷的情況下,一旦再次投入,將產生強烈沖擊性的合閘涌流,並伴有大幅值的過電壓出現,工作人員一旦不慎觸及就有可能遭到電擊傷、電灼傷的嚴重傷害。為此,電容器組必須加裝放電裝置。
6、過電壓裝置,主要指氧化鋅避雷器,在高壓並聯電容器組中為了限制電容器切斷瞬時產生危險的過電壓,首先應考慮選擇適合電容器頻繁操作並無重燃的斷路器作為開關設備。但如前述可知,理想的斷路器很難找到。比如適宜於頻繁投切的真空斷路器,仍存在著電弧重燃問題,一旦電弧重燃,將產生很高的過電壓,後果往往是電容器的絕緣強度遭到嚴重的沖擊乃至損壞。因此,在採用真空斷路器作為頻繁投切電容器組的開關設備時,必須加裝氧化鋅避雷器作為過電壓的保護措施。
7、熔斷器,目前,國內外廣泛採用電容器單台熔絲,即對每台電容器均裝有單獨的熔斷器,用以防止電容器內部擊穿、短路可能引起的油箱爆炸事故,同時也使鄰近電容器免受波及。單台電容器發生故障時,熔絲的快速熔斷,可避免總開關的無選擇性跳閘,保證電容器組運行的可靠性、無功功率輸出的連續性和系統運行電壓的穩定性。熔絲保護結構簡單、安全便捷、故障反應迅速、標志明顯、易發現故障准確位置,因此得到廣泛應用。
8、檢修用接地設備,這里主要指電容器組的電源側的接地開關,對於中等以上容量的高壓電容器裝置,均要求裝設接地開關,以方便檢修。小容量的電容器組可以在檢修時掛接地線。
⑦ 一般廠房電氣設計需要什麼規范啊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GB 50300-2001
2、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 50303-2002
3、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化 GB 50310-2002
4、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GB 50339-2003
5、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 GB 50166-2007
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 GB 50116-98
拓展資料:
建築電氣設計中,廠房電氣設計應注意以下問題:
配電間:門需乙級防火門(雙向,彈簧鎖),敷設盡量以電纜溝為主,變壓器可考慮採用干變(或箱變)低壓銅排側出線,如盤櫃較多需雙排布置需考慮足夠間隔(面對面:2手車+900)
室內電纜敷設:按固定設備的布置情況可考慮延廠房四周設一圈橋架或電纜溝,至設備處採用埋管敷設,重載設備(輸送機,水泵,行車等)選用元件及電纜需大一號考慮。
照明:廠房照明以80W防水防塵壁掛等為主(一柱一個),頂棚大燈可考慮400W汞燈,電線以BV-05 2.5/4為主,重要設備可立桿單獨照明。
⑧ 注冊電氣工程師專業考試需要帶哪些規范
一.規程規范:
1.《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6;
2.《10KV及以下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3;
3.《35-110KV變電所設計規范》GB50059;
4.《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
5.《並聯電容器裝置設計規范》GB50667;
6.《3KV-110KV高壓配電裝置》GB50060;
7.《通用用電設備配電設計規范》GB50055;
8.《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絕緣配合》GB311.1;
9.《建築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
10.《電力裝置的電測量儀表裝置設計規范》GBJ63;
11.《電力裝置的繼電保護和自動裝置設計規范》GB50066;
12.《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范》GB50617;
13.《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DL/T660;
14.《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DL/T661;
15.《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606;
16.《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
17.《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GB50669;
18.《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16;
19.《嚴酷條件下戶外場所電氣設施》GB9089.1.6;
20.《系統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術要求》GB14050;
21.《漏電保護安裝和運行》GB13955;
22.《民用建築電氣設計規范》JGJ/T16;
23.《電子計算機房》GB50174;
24.《城市電力規劃規范》GB50693;
25.《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GB/T13870.1 (第一部分:常用部分) ;
26.《電流通過人體的效應》GB/T13870.6 (第二部分:特殊情況) ;
27.《電工電子設備防觸電保護分類》GB/T16501;
28.《電工和電子設備按防電擊保護的分類》GB16501.6 (第二部分:對電擊防護要求的導則);29.《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1(第1部分: 范圍、目的和基本原則);
30.《建築物電氣裝置電擊防護》GB14861.1;
31.《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6 (第4部分 安全防護 第46章:熱效應保護);
32.《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5(第4部分:安全防護 第43章:過電流保護);
33.《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6 (第5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第56章:布線系統);
34.《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4 (第5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第53章: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35.《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3(第5部分:電氣設備的選擇和安裝 第54 章:接地配置和保護導體);
36.《建築物電氣裝置》GB16895.8(第7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 第706 節:狹窄的可導電場所);
37.《建築物電氣裝置》GB/T16895.9(第7部分:特殊裝置或場所的要求 第707節:數據處理設備用電氣裝置的接地要求);
38.《建築物電氣裝置的電壓區段》GB/T18379;
39.《安全用電導則》GB/T13869;40.《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規范》GB50160;
41.《防止靜電事故通用導則》GB16158;
42.《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准》GB50034;
43.《民用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J133;
44.《三相交流系統短路電流計算》GB/T15544;
45.《建築物電氣裝置》GB/T16895.10(第4部分:安全防護第45章:欠電壓保護);
46.《建築物電氣裝置》GB/T16895.11(第4部分:安全防護第44章:過電壓保護第446節:低壓電氣裝置對高壓接地系統接地故障的保護);
47.《建築物電氣裝置》GB/T16895.16(第4部分:安全防護第44章:過電壓保護第443節:大氣過電壓或操作過電壓的保護);
48.《城市道路照明設計標准》CJJ45;
49.《電能質量公用電網諧波》GB/T14549;
50.《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50045;
51.《智能建築設計標准》GB/T50314;
52.《建築與建築群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T50311;
5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
54.《電子計算機房設計規范》GB50174;
55.《人民防空地下室設計規范》GB50038;
56.《民用建築照明設計標准》GBJ133;
57.《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准》 GB50034;
58.《有線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600;
59.《中小學建築設計規范》GBJ99;
60.《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GB50198;
61.《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註:以上所有法律、規程、規范以最新(2012年1月1日前)版本為准。
二.設計手冊及一般參考書:
1.能源部西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部分),中國電力出版社,1989年12月;
2.能源部西北電力設計院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二次部分),水利電力出版社,1991年8月;
3.《電氣工程師手冊》第二版編輯委員會編《電氣工程師手冊》(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1月;
4.中國航空工業規劃設計研究院等編《工業和民用配電設計手冊》(第三版),中國(水利)電力出版社,1994年12月;
5.《鋼鐵企業電力設計手冊》編委會編《鋼鐵企業電力設計手冊》, 冶金工業出版社,1996年1月;
6.北京照明學會照明設計專業委員會編《照明設計手冊》, 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年9月;
7.機械電子工業部天津電氣傳動設計研究所編著《電氣傳動自動化技術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1992年9月;
⑨ 關於並聯電容器的問題
我在外地,沒有查看原文,但我想這二句話是連在一起的嗎,應該不是一個問題。
1、「電容器分組應根據加大單組容量,減少組數的原則確定」是基於第二路電容器組投入時,有追加涌流的關系,你看一下規范附件中應該有涌流的計算公式,組數越多,則追加涌流會一組比一組大,涌流的加大,就象「短路」一樣,造成低電壓,當低到一定程度,會使有低電壓保護的裝置動作跳閘,影響正常供電,因而才出現了加大單組容量,減少組數的原則。這種情況一般是指高壓電容器,在高壓,負荷一般比較平穩,功率因數變化不大。
2、「減少組數,增加補償路數」是基於細致補償,是根據負荷的大小及變化情況,及時增、減電容器數量,只有減少組數,才能作到細致補償。這種情況一般是指低壓電容器。
⑩ 在電容器無功補償裝置中怎麼根據電容器的容量選擇合適的電抗器
由CKSC-15/6-6% 可以看出系統額定電壓為6KV,電抗器容量為15KVA
300*1000=(6*6*1000000)/Xc
Xc=120歐姆 Ic=6000/120=50A
Xl=7.2歐姆
L=22.93mH
6%可以看出電抗器容量為300*6%=15KVA
不知道有用沒有,我是專業做電抗器的。[email protected]我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