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廁所超過15分鍾,公廁會自動報警,該公廁為何要設計這種設備
為了幫助那些老年人,老年人行動不便,蹲久了可能會頭暈眼花,為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這一套設備還是很實用的。
❷ 求一個故事的意義
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戰國中的百家中的儒家和道家。其中,儒家講究積極出仕的態度,既學而優則仕。追求人對於時會的貢獻,而道家則相反,是追求無為的境界。不去講求世俗的事,當然也就不會在意功名和事物的效率。
做任何事情都有目的,研究無目的的事情是超出研究人類活動的范疇的。上面你講述的故事如果從其目的上看,就很清楚了。再結合儒家和道家的區別,就更加顯而易見了。
孔子為自己的事業要講求做事的效率,重視機械的運用。而道家的人則追求人性中自然的一面。去追求純粹的自由,沒有其他事物對自己的束縛。譬如,如果運用機械裝置打水雖然快而省力,但久而久之就會產生依賴,並且失去鍛煉手臂的機會。
至於最後一段,本人認為並不是故事本身的寓意。最後一段是作者站在道家的角度而從中自己體會到的哲理。
頭腦不一定就是狡猾的。作者這么說是因為頭腦相對於手來說很復雜,並且容易產生壞的想法。
手也不是就象徵著謙卑、單純、自然。那要看使用它的人,畢竟手是通過頭腦控制的。
事實上,本人不是很贊成現在有些人對事物狹隘的理解。就像尼采這樣的哲學家現在在我看來,一點意義也沒有。因為其理論都是來自於小范圍,並且沒有得以擴展,所以那些人的理論在經歷過類似事情的人看來就是合情合理(而且也只是一部分事物),而在一些沒有類似經歷的人看來就覺得很深奧。
❸ 老年人的產品有哪些生活用品類的現有產品有哪些
目前我國老年用品和服務的市場需求為每年6000億元,但目前每年為老年人提供的產品有服務則不足1000億元,供需之間的巨大差距讓老齡產業「商機無限」。 按照國際上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0%、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准,我國1999年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4億,占總人口的11%。 與此同時,我國老年人的消費能力相當可觀。據調查,目前我國城市60歲至65歲的老年人口中約45%的人還在就業;而城市老人中有42.8%的人擁有存款,另外僅退休金一項到2010年就將增加到8383億元,老年消費市場應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巨大市場。 目前我國的老年用品和服務產業才剛剛起步,涉及養老機構、醫療保健產品、旅遊、房地產等領域,在各方面的專項產品及服務都還亟待開發。 老年產品分類 : 一、健身產品據調查我國老年人以散步方式鍛煉身體者佔59.1%,遠遠多於其他體育活動,所以老人健身產品的重點應放在局部性健身產品和小型健身產品上。如:健身自行車、健身球、彈簧拉力器、各種球類用品等。全身性的健身器械應以戶外健身設施為主。 二、消閑產品老人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娛樂活動,老人除了傳統的娛樂項目外,應多開發適合老人消閑的新項目,如:益智玩具,很多研究都表明,老人用腦能減緩腦衰老,還能保持思維的活力,如圍棋、象棋、九連環、拼圖、小悶盒這樣的益智玩具,可以增加老人的興趣和思維的靈活性。另外做家務、烹調食品、下棋、釣魚、養花、養鳥、旅遊等消閑活動也是老人喜愛的。與其相關的產品,如方便攜帶、容易組裝的釣魚器具、方便型烹飪用具、旅遊用小產品、通信產品也是老人消費的熱點。積極的消閑活動能幫助或誘導老年人建立良好的個人生活方式,並使之保持愉悅的心理狀態及較為廣泛的人際關系,因而減少了患病的機會。 三、老年人生活輔助用品老年人的生理特點決定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關懷懷,更具人性化的設計。這包括文化用品、洗浴用品、寢室用品、各種家電、交通工具等。都應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要進行重新設計。老年人骨骼密度下降,活動不靈便,容易摔跤,老年人的鞋就要增加摩擦力,選用特殊的防滑材料製作,特別是在家裡經常穿的拖鞋,因為家裡的地板和瓷磚都很光滑,容易沾到水。對高齡老年人來說上廁所是件大事,現在的便器都是按照常規標准做的,不適用於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老年人應使用坐式的便器,加上扶手,可升降並安裝上呼叫設備,從國外的實踐證明,改建後的廁所使老年人在廁所中發生死亡的情況明顯減少。為老年人使用的便器不應只在醫療器材門市銷售,不能在老人發病或癱瘓以後才安裝,這只是亡羊補牢,它應該成為老人普遍使用的便器,不但可以預防腦溢血等疾病的發生,還可使上廁所成為一件輕松愉快的事情。老年人生活輔助用品是我們設計的重點內容,如:給老人使用的助聽器、給手顫老人扣紐子的套扣夾、方便老人使用的粗桿筆、加木柄的餐刀、方便讀數的溫度計、輔助步行工具、舒緩疲勞的揉捏椅,適合老人操作的電腦和行動電話、帶有防滑和按摩功能的浴盆、易於清洗和穿脫的衣服,這些產品都是設計師根據老人的具體需求設計的。對生活輔助產品的需求是老年人群普遍存在的一種需要。護理用品和醫療器械是針對高齡和疾病纏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設計的產品。如:輪椅、理療儀、老年人用的紙尿褲、氣血循環機等。人口老齡化引起家庭規模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隨著人口老齡化,人口必然向高齡化發展,帶病殘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比重日益增加,藉助護理和醫療產品可以使老人部分實現生活自理。老年產品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一、 功能合理,有針對性由於老年人生理機能的逐漸衰退,他們在使用現有的常規產品時存在著一定的障礙,所以,我們要了解老年人有那些特別的需求,有針對性地解決現有產品存在的問題。為老年人的需要而設計,產品定位要准確,功能不要過於復雜。在滿足功能的同時,還要符合老年人的行為需求、心理需求、審美需求,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老年用產品。二、簡潔性原則 老年人的生活用品要避免出現尖銳角、突出物,功能和形態要恰如其分地融合在一起,盡量減少裝飾性的形態,重視產品外觀的簡潔和完整,避免機械性的冰冷,老年人比較保守接受新事物比較慢,產品造型應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突出穩健、大方、親切的感覺。色彩上對比不宜過強,宜採用較明快的中間色調,局部配件可採用較純的色彩,具點綴裝飾性。三、易學易用的原則也有人主張「零」學習原則,所謂「零」學習,並不是不要學習,而是指對產品的使用不需經過專門訓練,參照產品說明書,做到一看就會,或者稍加適應和指點就會用。有的產品操作界面使用外文標注,這本身就給老人製造了障礙,何談使用方便呢。就拿電腦來說首先是恐懼心理,很多老年人總覺得電腦太先進了,根本無法學會;盡管一些老年人渴望接受電腦教育,但缺乏適合老年人生理特徵的電腦產品和有效的電腦學習途徑。老年人使用的產品,方便使用這一點很重要,如果產品的使用晦澀難懂,會讓許多老人產生畏難感,或者經過了學習還不能很好掌握的話,會使老人產生不良情緒,使產品的功能達不到最佳效果。四、安全性與可靠性針對老年人使用的產品要杜絕安全隱患問題,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和自保功能。產品在規定的時間和壽命周期內有效地保證規定功能的運行,這是基本的要求。住宅、設施內的供水設備、電器設備、煤氣設備不僅要容易操作,還要安全可靠。例如:樓房都使用煤氣做飯,煤氣總管道、煤氣灶上通常各有一個開關閥,正規的操作應是先關閉煤氣總管道再關閉煤氣灶,可是老人有時忙起來只關其中的一個閥,或是關閉煤氣的操作不正規,這樣的例子在身邊屢屢發生,這就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我們在設計煤氣灶時就應多為老人考慮這個問題,可在老人用的煤氣灶上安裝一個提示器,在違規操作或忘關煤氣閥的情況下起到提示作用。由於老年人屬於弱勢群體,根據產品的使用頻率和使用強度,在產品結構設計時,應增加產品結構和材料的強度。界面操作簡單化或自能化,讓老人能夠充分地信任和使用。五、質量與定價相符,創老年名牌產品老年產品的品種式樣都很少,產品科技含量低 ,不論從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上都讓老年消費者不放心。就拿老年人的健身器械為例,至今沒有叫得響的名牌,很多產品都是由一些小廠家生產的,經常是毛病百出,而且維修也成問題。一方面是廠家覺得「老年市場」不景氣,而消費者卻覺得現在市場上的老年人用品價格高得太離譜了。一位先生在母親過生日時想買一個老人積木送給母親,讓老人排解寂寞,他到了幾家購物中心去看,一件塑料積木價格差不多在三百多元,再看老年人健身器材,結構簡單的沒有一件是低於五六百的,結構稍微復雜的售價就要近千元,就連一個給老人活動手腕的活動器也要一百多元。價格貴還不是主要原因,很多消費者反映老年用品的質量太差。很多廠家過於重視產品的功能而忽略了產品的質量,很難做到物有所值。 據業內人士分析,現在市場上的老年產品利潤偏高,同其他類產品相比約高60%左右,主要原因是老年市場剛剛啟動,還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捷足先登的廠家賺錢心切而輕視了產品質量,品質和實用性才是廠家應考慮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國南,北,東,西地域、城鄉差異還較大,如何做好老年市場的產品研發與銷售工作,也有較大的區別。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的目標是一致的,老年產品的改進和研發要符合如今的社會與市場發展現狀,以上是筆者提出的一些構想,要想實現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和努力
❹ 機器人有什麼用途
一、醫療行業
在醫療行業中,許多疾病都不能只靠口服外敷葯物治療,只有將葯物直接作用於病灶上或是切除病灶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現代醫療手段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手術,然而人體生理組織有許多極為復雜精細而又特別脆弱的地方;
人的手動操作精度不足以安全的處理這些部位的病變,但是這些部位的疾病都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不加以干預,後果是非常致命的。
隨著科技的進展,這些問題逐漸得到解決,微型機器人的問世為這一問題提供了解決的方法,微型機器人由高密度納米集成電路晶元為主體,擁有不亞於大型機器人的運算能力和工作能力且可以遠程操控,其微小的體積可以進入人的血管,並在不對人體造成損傷的情況下進行治療和清理病灶。
還可以實時的向外界反饋人體內部的情況,方便醫生及時做出判斷和制定醫療計劃。
有些疾病的檢查和治療手段會給患者造成大量的痛苦,比如胃鏡,利用微型機器人就可以在避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完成身體內部的健康檢查。目前制約微型機器人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於成本非常昂貴,稀有金屬的替代品的尋找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二、軍事行業
將機器人最早應用於軍事行業始於二戰時期的美國,為了減少人員的傷亡,作戰任務執行前都會先派出偵查無人機到前方打探敵情。在兩軍作戰的時候,能夠先一步了解敵人的動向要比單純增加兵力有用得多。
隨著科技的進步,戰爭機器人在軍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從最初的偵查探測逐漸拓展到戰斗和拆除行動。
利用無人機制敵於千里之外成為軍事戰略的首選,拆彈機器人可以精確的拆彈排彈,避免了拆彈兵在戰斗中的傷亡。擁有完備的軍事機器人系統逐漸成為一個現代強國必不可少的發展部分。
三、教育行業
教育機器人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多年來,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發展研究方向都是如何應用於生活中代替人們完成體力或是危險工作,而教育機器人則是以機器人為媒介,對人進行教育或是對機器人進行編程完成學習目標。
教育機器人作為一個新興產業,發展非常迅速,其主要形式為一些機器人啟蒙教育工作室,對兒童到青年不同的人群進行機器人組裝調試編程式控制制等方面的教學。
大型的教育機器人公司也會承辦一些從小學到大學組的機器人競賽,通常包含窄足、交叉足場地競步,體操表演比賽。對於機器人的推廣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四、生產生活
工廠製造業的發展歷程十分久遠,最初的工廠都是以手工業為主,後來逐漸發展成手工與機床結合的生產方式。現代社會的供給需求對生產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工廠對於人力成本方面的問題也一直難以攻克,尤其對於工作人員的管理和安全保障是最為難辦的問題。
對於一些會產生有毒有害氣體粉塵或是有些爆炸和觸電風險的工作場合,機械臂憑借著良好的仿生學結構可以代替人手完成幾乎全部的動作。為了適應大規模的批量生產,零散的機械臂逐漸發展組合成完整的生產流水線,工人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和分揀包裝,其餘的工作全部都由生產流水線自動完成。
隨著技術的成熟,機器人和人們的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智能家居成為當下非常熱門的話題,掃地機器人算是智能家居推廣的先行者,將機器人技術引入住宅可以使生活更加安全舒心,尤其家裡有老人和兒童,智能的家居和家政機器人可以起到自動操作調整模式並保障安全的作用。
未來發展及趨勢
已經出現了各種技術來發展機器人和機器人科學。一種方法是進化機器人,其中提交了許多不同的機器人進行測試。那些表現最好的被用作模型來創建隨後的「一代」機器人。
另一種方法是發展機器人學,它跟蹤單個機器人在解決問題和其他功能方面的變化和發展。另一種新型機器人最近剛剛推出,它既可用作智能手機又可用作機器人,名為 RoboHon。
隨著機器人變得越來越先進,最終可能會有一個主要為機器人設計的標准計算機操作系統。機器人操作系統是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等正在開發的一套開源程序。
ROS 提供了對機器人導航和四肢進行編程的方法,而不管所涉及的具體硬體如何。它還為圖像識別等項目提供高級命令甚至開門。
當 ROS 在機器人的計算機上啟動時,它會獲取機器人四肢長度和運動等屬性的數據。它會將這些數據傳遞給更高級別的演算法。微軟還在其 Robotics Developer Studio 開發「Windows for robots」系統,該系統自 2007 年開始可用。
日本希望到 2025 年實現服務機器人的全面商業化。日本的許多技術研究都是由日本政府機構,特別是貿易部領導的。
機器人技術的許多未來應用對人們來說似乎是顯而易見的,盡管它們遠遠超出了預測時可用的機器人的能力。
2008 年,卡特彼勒公司開發了一種無需人工操作即可自行駕駛的自卸卡車。許多分析人士認為,自動駕駛卡車最終可能會徹底改變物流。到 2014 年,卡特彼勒擁有一輛自動駕駛自卸卡車,預計將極大地改變采礦過程。
2015 年,這些卡特彼勒卡車被澳大利亞力拓礦業公司積極用於澳大利亞的采礦作業。一些分析家認為,在未來幾十年內,大多數卡車將實現自動駕駛。
名為 Marge 的識字或「閱讀機器人」具有來自軟體的智能。她可以閱讀報紙,查找並糾正拼寫錯誤的單詞,了解巴克萊等銀行,並了解一些餐廳比其他餐廳更適合用餐。
Baxter是 2012 年推出的一款通過引導學習的新型機器人。工人可以通過以所需的動作移動手並讓 Baxter 記住它們來教 Baxter 如何執行任務。Baxter 的手臂上有額外的轉盤、按鈕和控制項,以獲得更高的精度和功能。
任何普通工人都可以對 Baxter 進行編程,而且只需幾分鍾的時間,這與需要使用大量程序和編碼的普通工業機器人不同。
這意味著百特無需編程即可操作。不需要軟體工程師。這也意味著可以教會 Baxter 執行多項更復雜的任務。Sawyer 於 2015 年添加,用於更小、更精確的任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機器人
❺ 上海公廁15分鍾不出來,就會自動報警,你覺得這設計合理嗎
在上海閔行區文化公園裡面存在著一所擁有自動和手動報警的公廁,這所廁所裡面有一個特點,就是上廁所的人如果在廁所裡面超過15分鍾就會自動報警,然後就會引來清潔員處理問題,其實這種設計有利有弊。但總體來說的話還是比較有利的。
上海公園裡面的這種廁所非常的合理,特別是對於一些經常到公園裡面去運動的老人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在運動中的老人有時候會去上廁所,如果這時候15分鍾不出來的話會自動報警,保潔員就會馬上趕到現場處理問題,這對於一些比較危險的人來說,就可以避免一些非常嚴重的事情出現,而且這個15分鍾對於年輕人來說上廁所完全是足夠的。
❻ 機器人產生的背景什麼為什麼要發展機器人
首先我介紹一下機器人產生的背景,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它應該說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共同的一個綜合性的結果,也同時,為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個重大影響的一門科學技術,它的發展歸功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加強了經濟的投入,就加強了本國的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它也是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那麼人類的發展隨著人們這種社會發展的情況,人們越來越不斷探討自然過程中,在改造自然過程中,認識自然過程中,實現人們對不可達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這也是人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客觀需要。
那麼什麼是機器人呢?人們一般的理解來看,機器人是具有一些類似人的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或者叫自動化裝置,它仍然是個機器,它有三個特點,一個是有類人的功能,比如說作業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還能完成各種動作,它還有一個特點是根據人的編程能自動的工作,這里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編程,改變它的工作、動作、工作的對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機器或機械電子裝置。但從完整的更為深遠的機器人定義來看,應該更強調機器人智能,所以人們又提出來機器人的定義是能夠感知環境,能夠有學習、情感和對外界一種邏輯判斷思維的這種機器。那麼這給機器人提出來更高層次的要求,展望21世紀,機器人將是一個與20世紀計算機的普及一樣,會深入地應用到各個領域,在21世紀的前20年是機器人從製造業走向非製造業的發展一個重要時期,也是智能機器人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
剛才我們用了短暫的時間,講了機器人的發展以及我們對機器人的看法,進行了簡單地介紹,相信大家在今後的學習中,能夠加入到我們研究機器人這個行列中。
全文
首先我介紹一下機器人產生的背景,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它應該說是一個科學技術發展共同的一個綜合性的結果,同時,為社會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個重大影響的一門科學技術,它的發展歸功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加強了經濟的投入,就加強了本國的經濟的發展。比如說日本,戰後以後開始進行汽車的工業,那麼這時候由於它人力的缺乏,它迫切需要一種機器人來進行大批量的製造,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人的勞動強度,這是從社會發展需求本身的一個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是生產力發展的需求的必然結果,也是人類自身發展的必然結果,那麼人類的發展隨著人們逐漸的這種社會發展的情況,人們越來越不斷探討自然過程中,在改造自然過程中,認識自然過程中,來需求能夠解放人的一種奴隸。那麼這種奴隸就是代替人們去能夠從事復雜和繁重的體力勞動,實現人們對不可達世界的認識和改造,這也是人們在科技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客觀需要。但另一方面,盡管人們有各種各樣的好的想法,但是它也歸功於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製造技術等相關技術的發展而產生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保證。
那麼下面我談一下就人們很關心的問題,為什麼要發展機器人?那麼簡單說,機器人有三個方面是我們必要去發展的理由:一個是機器人幹人不願意乾的事,把人從有毒的、有害的、高溫的或危險的,這樣的環境中解放出來,同時機器人可以干不好乾的活,比方說在汽車生產線上我們看到工人天天拿著一百多公斤的焊鉗,一天焊幾千個點,就重復性的勞動,一方面他很累,但是產品的質量仍然很低;另一方面機器人幹人幹不了的活,這也是非常重要的機器人發展的一個理由,比方說人們對太空的認識,人上不去的時候,叫機器人上天,上月球,以及到海洋,進入到人體的小機器人,以及在微觀環境下,對原子分子進行搬遷的機器人,都是人們不可達的工作。上述方面的三個問題,也就是說機器人發展的三個理由。
那麼什麼是機器人呢?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但人們一般的理解,機器人是具有一些類似人的功能的機械電子裝置或者叫自動化裝置,它仍然是個機器。它有三個特點:一個是有類人的功能,比如說作業功能;感知功能;行走功能;還能完成各種動作,它還有一個特點是根據人的編程能自動的工作,這里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它可以編程,改變它的工作、動作、工作的對象和工作的一些要求。它是人造的機器或機械電子裝置,所以這個機器人仍然是個機器。但是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有關機器人定義,一般來說我們認為機器人是計算機控制的可以編程的目前能夠完成某種工作或可以移動的自動化機械,這是美國工程師協會定的一個定義,但日本和其他國家也對機器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從完整的更為深遠的機器人定義來看,應該更強調機器人智能,所以人們又提出來機器人的定義是能夠感知環境,能夠有學習、情感和對外界一種邏輯判斷思維的這種機器。那麼這給機器人提出來更高層次的要求,那麼比方說機器人在這里邊可以代替人進行焊接,焊接的環境是非常復雜的,可以搬運,它在生產線中搬運玻璃和各種各樣的一些零件的搬運的工作,還可以在生產線中碼垛等等,這都是把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的一個例子。
那麼機器人怎麼產生的呢?這是在1920年,有一個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個作家叫卡佩克,他寫了一本科幻小說,叫《羅薩姆的機器人萬能公司》。這本小說中他構思了一個和幻想了一個機器人,它的名字叫羅伯特,也就是我們英文中的Robot,它可以不吃飯,它能夠不知疲勞的,不知疲倦地進行工作。在1920年前後,大家也知道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是各國工業發展比較迅速的時期,我們看到電影《摩登時代》,卓別林主演的人變成了機器人,在生產線中天天的進行勞動。人們在這種煩躁的體力勞動中就幻想有一種能代替人完成這樣工作的想像、一種需要,這個小說在1924年和1927年的時候被紛紛傳到了日本、法國和歐洲國家,還變成了一種當時的木偶劇和一些話劇,所以這樣的一個機器人的名詞就向全世界鋪展開來,當時人們還認為是一個科幻小說,還沒有把它跟我們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產結合起來。
但通過這樣一個小說,一個羅伯特這樣一個名詞,它體現了人類長期的一種願望,這種願望就是創造出一種機器,能夠代替人進行各種工作。這種想法是機器人產生的一種客觀的要求,那麼真正機器人的發展是在1947年,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在研究核燃料的時候,大家知道核燃料,它有X射線對人體是有傷害的,必須有一台機器來完成像搬運和核燃料的處理這樣的工作。在1947年產生了世界上第一台主從遙控的機器人,那麼1947年以後大家知道,是計算機電子技術發展比較迅速的時期,因此各國已經開始利用當時的一些現代的技術,進行了機器人研究。那麼在1962年美國研製成功PUMA通用示教再現型機器人,那麼這就標志著機器人走向成熟,應該說第一台可用的機器人在1947年產生,真正意義的機器人在1962年產生。那麼相繼不久,在英國等國家,也相繼研究出一些機器人,那麼到了20世紀60年代末,日本人將它的國民經濟的汽車工業與機器人進行結合,它購買了美國的專利,在日本進行了再次開發和生產機器人。到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日本已經將這種示教再現型的機器人進行了工業化,出現了很多公司,現在的像ABB,MOTOMAN,還有安川公司,還有很多機器人公司像OTC等等公司。它們都是已經將機器人進行了工業化,進行了批量生產,而且成功的用於了汽車工業,使機器人正式的走向應用。
在20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工業機器人變成產品以後,得到全世界的普遍應用以後,那麼很多研究機構開始研究第二代具有感知功能的機器人,出現了瑞典的ABB公司,德國的KUKA機器人公司,日本幾家公司和日本的FUNAC公司,都在工業機器人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為,同時我們也看到機器人的應用在不斷拓寬,它已經從工業上的一些應用,擴展到了服務行業,擴展了它的作業空間,向海洋空間和服務醫療等等行業的使用。所以從這張圖可以看出機器人發展的幾個過程。
那麼總結一下,我們認為,機器人有三個發展階段,那麼也就是說,我們習慣於把機器人分成三類,一種是第一代機器人,那麼也叫示教再現型機器人,它是通過一個計算機,來控制一個多自由度的一個機械,通過示教存儲程序和信息,工作時把信息讀取出來,然後發出指令,這樣的話機器人可以重復的根據人當時示教的結果,再現出這種動作,比方說汽車的點焊機器人,它只要把這個點焊的過程示教完以後,它總是重復這樣一種工作,它對於外界的環境沒有感知,這個力操作力的大小,這個工件存在不存在,焊的好與壞,它並不知道,那麼實際上這種從第一代機器人,也就存在它這種缺陷,因此,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們開始研究第二代機器人,叫帶感覺的機器人,這種帶感覺的機器人是類似人在某種功能的感覺,比如說力覺、觸覺、滑覺、視覺、聽覺和人進行相類比,有了各種各樣的感覺,比方說在機器人抓一個物體的時候,它實際上力的大小能感覺出來,它能夠通過視覺,能夠去感受和識別它的形狀、大小、顏色。抓一個雞蛋,它能通過一個觸覺,知道它的力的大小和滑動的情況。
那麼第三代機器人,也是我們機器人學中一個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級的階段,叫智能機器人,那麼只要告訴它做什麼,不用告訴它怎麼去做,它就能完成運動,感知思維和人機通訊的這種功能和機能,那麼這個目前的發展還是相對的只是在局部有這種智能的概念和含義,但真正完整意義的這種智能機器人實際上並沒有存在,而只是隨著我們不斷的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的概念越來越豐富,它內涵越來越寬。
那麼從三代機器人發展過程中,從另一個方面,我們對機器人從應用的角度進行了分類,比如說工業機器人,它包括點焊、弧焊、噴漆、搬運、碼垛,在工業現場中工作的這種機器人,我們統稱為工業機器人,那麼從不同的應用中,到水下去作業的叫水下機器人,到空間作業的叫空間機器人,同時又存在農業、林業、牧業,對醫療機器人叫醫用機器人,還包括娛樂機器人,建築和居室上用的機器人,所以從應用分類,它包括從行業、應用角度,也可以進行這樣簡單的分類。
下面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國機器人發展的基本概況。剛才談到了日本在20世紀60年代和美國都在開始進行機器人的研究,由於我們國家存在很多其他的各種因素、問題。我們國家在機器人的研究,在20世紀70年代後期,當時我們在國家北京舉辦一個日本的工業自動化產品展覽會,在這個會上有兩個產品,一個是數控機床,一個是工業機器人,這個時候,我們國家的許多學者,看到了這樣一個方向,開始進行了機器人的研究,但是這時候研究,基本上還局限於理論的探討階段,那麼真正進行機器人研究的時候,是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將近這二十年的發展,發展最迅速的時候,是在1986年我們國家成立了863計劃是高技術發展計劃,就將機器人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發展的主題,國家投入將近幾個億的資金開始進行了機器人研究,使得我們國家在機器人這一領域得到很快地、迅速地發展。
目前主要單位像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原機械部的北京自動化所,像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還包括中科院北京自動化所等等的一些單位都做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果,而且目前這幾年來看,我們國家在高校里邊,有很多單位從事機器人研究,很多研究生和博士生都在從事機器人方面的研究,目前我們國家比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工業機器人,水下機器人,空間機器人,核工業的機器人,都在國際上應該處於領先水平,總體上我們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我們國家在機器人的產業化方面,目前還沒有固定的成熟的產品,但是在上述這些水下、空間、核工業,一些特殊機器人方面,我們取得了很多有特色的研究成就。
下邊我簡單介紹一下工業機器人的一些情況,到目前為止,工業機器人是最成熟,應用最廣泛的一類機器人,世界總量目前已經銷售110萬台,這是1999年的統計,但這110萬台在已經進行裝備使用的是75萬台,這個量也是不小的。總體情況看,日本在工業機器人這一塊,是首位的,成為機器人的王國,美國發展也很迅速,目前在新安裝的台數方面,已經超過了日本,中國剛開始進入產業化的階段,已經研製出多種工業機器人樣機,而有小批量在生產中使用,這也是整個在日本、美國以及我們國家在工業機器人情況的一些比較。
這是點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剛才講的,主要是針對汽車生產線,提高生產效率,提高汽車焊接的質量,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的一種機器人。它的特點是通過機器人對兩個鋼板進行點焊的時候,需要承載一個很大的焊鉗,一般在幾十公斤以上,那麼它的速度要求在每秒鍾一米五到兩米這樣的高速運動,所以它一般來說有五到六個自由度,負載三十到一百二十公斤,工作的空間很大,大概有兩米,這樣一個球形的工作空間,運動速度也很高,那麼自由度的概念,就是說,是相對獨立運動的部件的個數,就相當於我們人體,腰是一個回轉的自由度,我們大臂可以抬起來,小臂可以彎曲,那麼這就三個自由度,同時腕部還有一個調整姿態來使用的三個自由度,所以一般的機器人有六個自由度,就能把空間的三個位置,三個姿態,機器人完全實現,當然也有小於六個自由度的,也有多於六個自由度的機器人,只是在不同的需要場合來配置。
弧焊機器人也是工業機器人中一個最重要的方面,像我們汽車的後橋,進行焊接的時候,它連續焊接,所以它的特點是連續軌跡控制,所以它要求的軌跡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來說也是五到六個自由度,由於它焊槍比較小,所以在五到十公斤就可以了,這個方面是在國際和國內應用非常大的一類機器人,在另一方面像搬運和鉚接,這些工作場合下,像搬運,主要是要求機器人有很高的速度,承載能力很多、很強,像日本的大庫機器人,它可以承載三百公斤,抓取、來進行搬運和碼垛。
第二類是服務機器人,隨著工業化的發展,尤其近十年以來,機器人的發展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寬,目前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大家都知道,機器人已經從製造業逐漸轉向了非製造業和服務行業,剛才談的汽車製造屬於是製造業,但服務行業包括清潔、加油、救護、搶險、救災這些等等,都屬於非製造行業和服務行業,那麼這里邊跟工業機器人相比,它有一個很重要的不同,它主要是一個移動平台,它能夠移動、去運動,上面有一些手臂進行操作,同時還裝有一些像力覺感測器和視覺感測器、超聲測距感測器等等。它對周邊的環境進行識別,來判斷它的運動,完成某種工作,這是服務機器人的基本的一個特點。
比方說這里邊有幾張圖片,這是在美國,他們研製的像大型客機這種清洗工作,如果人來做的話十分繁重,那麼大一個機體來清洗的話,工作量是很大,而且也很不方便,那麼他們採用這種機器人來實現像飛機的這些清洗的工作,包括一些國家開發像高層建築的清洗機器人,這也都是服務行業的機器人,還包括像家庭使用的,還有一些賓館和一些公共場合使用的這種清潔機器人,對地面來進行清掃,還包括網球場上能夠自動地把撒下的球,集中收集起來,這種機器人也都是存在的。
另一個方面的服務機器人應用,在汽車加油機器人這塊也很有意思,包括我們現在的一些加油站,都是用自動的計量裝置,實現了有的這種自動計量,但是還仍然用人去操作,但可以看到在一些美國的高速公路上,汽車流量很大,包括夜間都要對汽車進行加油,工作也很煩瑣,所以現在很多國家在開發這種自動的加油機器人,它可以自動的計量,自動的把汽車油嘴放到汽車油箱里邊去,這也都是服務機器人的一種體現。
導盲機器人它針對盲人這種安全性考慮,類似於一個小狗的形狀,它能夠對道路的一些障礙,運動的車輛和行人進行判斷,來引導這個盲人進行安全的行走,這個確實對提高盲人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再有導游禮儀機器人,這也是服務機器人,體現出一種智能的,一個體現的代表,在很多大的公司它需要對產品進行宣傳,它製作出一些各種卡通形狀的機器人,能夠跟人進行簡單的對話,介紹產品等等,這在一些賓館能夠接待一些客人等等增加企業或者賓館的這種對社會的影響。
家務機器人主要體現在像一些對地毯和地板定期的它能夠進行清掃和吸塵,它這個機器人很有意思,它有感測器,它能夠把傢具和人能識別出來,它自動的按照一種規律,能根據路徑把地面全部的清掃干凈,這也是家務中一些機器人的表現。
那麼表演娛樂機器人,現在很多國家在開發這種像動物園、還有娛樂中心、還有迪斯尼這樣的一個大型的游園,它為了增加趣味性,把研究出像模仿人,包裝成各種人的樣子,它能夠說話唱歌和表演,這樣還能跟人進行交流,這樣的機器人,還包括把機器人包裝成各種有趣的動物,像恐龍、大象、獅子,還有一些小的卡通式的這種動物,它已經完成像動物的一些動作的模仿,模仿它的聲音,同時還跟人進行交流,尤其是比較有趣的是一個彈鋼琴機器人,早期在日本的時候,彈了一首世界著名的名曲,在當時,在機器人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那麼這個機器人特點,它要求手指非常靈活,自由度也特別多,而且在彈的過程中,還要有力控制和感覺的控制,所以它相對來說是對機器人機構和控制方面提高更高的要求。
還有像這種機器人的演奏家,包括它的拉小提琴,這個小提琴在樂器里邊最復雜的,難度最高的一種樂器,它能通過樂曲拉小提琴,力的控制、協調、速度等等,都要進行選擇或者自動的判斷,還包括這也是一個機器人在做一個表演,等等就是在服務機器人方面,它很寬的一個應用領域,它跟人的需求越來越接近,那麼總結一下它有幾個關鍵技術,從技術上的方面有四個,一個是移動機構,前面看過幾種機器人它跟工業機器人不一樣,大多數的服務機器人,它是移動的,有輪式、履帶式、還有步行式的,包括還有組合式的,這種移動機構,對環境感知功能,這也是服務機器人最重要的特點,因為它所處的環境,不像工業機器人對一個固定的環境,固定的機座,固定樣子來實現的,那麼這個環境也許是未知的,也許是變化的,包括清掃機器人,屋子的形狀,一家一個樣子,傢具的擺放不一樣,甚至,還有一些人在走動,這些非結構環境使得它能夠准確的描述和感知和判斷,這一點來講,就表現出服務機器人具有一定的人的智能的這種功能。
另一個方面是能源技術,大家知道,早期做仿人形機器人,都帶一個「辮子」,因為它能量提供不足,那麼電池能量很小,所以現在的這種服務機器人,理想的這種能源它要求是密度高,輸出電壓比較恆定,內阻小、耐高溫,還可以充電,成本低,尤其在密度高這個方面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能源技術是未來移動機器人發展中的一個十分關鍵的一個問題,還有控制技術,控制技術在感知環境的過程中,它也需要跟人進行交互,它既然是服務,人總要跟它接觸,那麼如何跟人進行交互,那麼就需要一個開放式的友好的連接介面,包括語音功能,圖形編程方式等等。
另一個方面的體現在農林畜產機器人這方面,國際上也有些很大的進展,可能對我們國家農業機器人,林業機器人是否需要,我們也在探討,那麼對於一些發達國家農業人口十分有限,包括在一些農副產品,松籽的採集,量很大,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這樣的話,一個機器人能夠對像西紅柿,蘋果等水果,它通過形狀和顏色,來判斷它的成熟度,然後摘取,這個確實提高了農業自動化的一個方面的研究,包括我們國家已經研製成功嫁接機器人,對一些像嫁接,機器人採摘以後,能夠對兩個樹枝進行自動的對接,然後將樹枝纏起來,這個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研製成功,還包括林業機器人,林業機器人主要對於農林產品,像松籽進行採摘,還包括像樹根,進行採伐的時候,要拔出來,和植樹這方面也都有開發,更有意思的是在牧業的機器人,包括澳大利亞,綿羊和羊是非常多的一種,他們國家產量最大的一個產業,那麼綿羊,剪羊毛這個量很大,那麼它人力又有限,所以它在致力於開發剪羊毛機器人,它首先通過機械手,把一個羊給固定住,通過攝影機把羊的形狀識別出來,然後,用這種所謂的剪子,然後根據它的形狀,自動地把羊毛剔出來,同時呢,還不破壞它的皮膚,因為一個羊一個模樣所以它操作的難度是很大的,對環境的感知要求很高的,所以這個技術也是非常復雜的。
建築機器人在國外,用量、需求在逐漸增加,建築機器人它主要解決,像我們築路機器人,也都需要建築機器人,包括噴塗,挖掘機,包括像一些建築的模塊化的預制板來進行拼接,都需要一些自動化的裝置,還包括家庭裝修的時候,像牆壁的粉刷這個量也很大,而且也很臟,對人體有害,現在國外一些公司,在開發面向家庭的粉刷這種機器人已經得到了小批量的使用,這是在建築方面的一些體現。
還有像食品包裝,縫紉這也都是說,面向服務家庭也食品這方面的應用,包括對香腸的這種包裝,實際上它一方面提高了自動化水平,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衛生程度,不然的話人類參與的話,總會帶來一些不衛生的因素,包括服裝裁剪,現在我們做衣服,人們越來越追求個性化,那麼現在從他們有些大學在研究,包括你希望的樣子,包括你站在這塊兒給你掃描以後,把你的體型給你掃描出來,機器人能自動地給你設計出適合你這種身材的樣子,通過你的選擇和修改,然後機械手自動地對它的布料進行裁剪,最後,還有一些生產線能夠自動縫紉,在英國,很多國家,也都在開發這樣的一些機器人裝置。
還包括消防救護機器人,在日本發展的比較多,那麼像高樓建築一旦發生火災,那麼大家知道這是很危險的事情,也是很痛苦的事情,那麼通過機器人來輔助來進行救護,把人從高樓救下來,然後進行搶救,包括高樓著火的時候,它可以用這種機械爬到大樓上去,進行噴水,或者是進行切斷一些電纜等等這樣的工作,都可以用機器人來完成。
那麼醫療機器人,是近五年來發展比較迅速的一個新的應用領域,那麼這個也可以看到幾個方面,包括人是一個非常珍貴的生物,那麼包括人的眼球、神經、血管都很精細,那麼如果人手術的時候,醫生來手術,一個是疲勞,另一個人手操作的精度還是有限的,那麼這是在德國,一些大學裡面,面向人的脊椎,如腰間盤突出這種病,進行識別以後,能夠自動地用機器人來輔助進行定位,進行操作和手術。還有一類叫康復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像比方說,現在發病量比較大的是偏癱和半身不遂這種病患,當他恢復治療完以後,需要對他的肢體進行鍛煉和恢復,那麼如果醫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個醫生,天天給一個病人進行按摩或牽引這樣的工作,那麼家庭的人員都上班,沒有時間照顧,那麼用一個機器人,可以對他的手進行牽動,天天強迫他進行鍛煉,使人的肌肉的恢復達到最好,更為精細的工作像很多大學和一些醫院在開發像人的腦手術,這個是很危險的事情,但是,已經得到了很好的例證,包括北航開發出了對人腦的定位和鑽孔這樣的工作,還包括像美國已經有一千多例機器人對人眼球進行手術,這樣的機器人,還包括通過遙控操作的辦法,實現對人的胃腸這種手術,大家在電視里邊看到,一個機械手,大概有手指這樣粗細的一個機械手,通過插入腹臟以後,人在屏幕上操作這個機器手,同時對它用激光的方法對病灶進行激光的治療,這樣的話,人就不用很大幅度地破壞人的身體,這實際對人的一種解放,是非常好一種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它也很復雜,一方面它完全自動去完成各種工作,是有困難的,一般來說都是人來參與,這是美國開發的一個林白手術這樣一個例子,人通過在屏幕上,通過一個遙控操作手來控制另一個機械手,實現通過對人的腹腔進行手術,前幾年我們國家展覽會上,美國已經成功的實現了對人的心臟瓣膜的手術和搭橋手術,這已經在機器人領域中,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還包括,AESOP的這種外科手術機器人,它實際上通過一些儀器能夠對人的一些病變進行檢查,通過一個機械手就能夠實現對人的某些部位進行手術,還包括遙操作機械手,以及多個醫生可以在機器人共同參與下進行手術,包括機器人給大夫醫生拿鉗子、鑷子或刀子來代替護士的工作,同時把照明能夠自動的給醫生的動作聯系起來,醫生的手到哪兒,照明就去哪兒,這樣非常好的,一個醫生的助手。
那麼還有幾個例子,像人肩關節的手術,還包括腦外科神經手術,那麼這個手術應該難度是很大的,風險是很大的,但是人在參與下,實現了准確的定位,對人體的恢復是十分有益的。另一個比較體現機器人應用的一個顯示度的一個研究,是水下機器人,首先我們要回答為什麼要開發水下機器人,那麼人隨著人們的對陸地資源的這種不斷地消耗,人們也已經認識到,我們怎麼樣去獲得更多的資源,人們把目光已經放到宇宙和水下,那麼海洋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包括礦產資源像銅、錳、鎳、鈷這些資源是地面資源的上千倍,這個資源是非常大的,包括空間,那麼海底探測、海上打撈、海下偵查、排險,包括我們看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大概我們看到了一個小機器人來進行水下拍攝,還包括俄羅斯的核潛艇,發生事故以後,實際上很多大學希望能夠參與,能夠用機器人來進行救護等等,那麼反過來說水下的應用中,機器人是大顯身手的,因為人在海底下的工作,是非常危險的,這個方面,應該說在美國、法國、俄羅斯研究的是水平比較高,那麼這是法國的一個水下作業機器人,在日本「海溝號」潛水器已經到了水下幾千米,進行了海底的探測和海底的一些礦物的收集這樣的工作。
❼ 大四學生發明老人洗澡裝置,這裝置可以普及了嗎
這個裝置暫時還不可以普及。因為產品如果要正式進入市之前,需要對其進行各方面估量,存在很大時間差。考量洗澡裝置是否合理,是否真正能對老人洗澡有幫助,是否能有很多市場反響,其上市後價格能否被消費者接受等諸多因素。
從老年人角度出發,首先設備操作流程不能復雜,其次是考慮到部分老年人身體狀態,腰部背部直立會比較困難,以及該裝置是水電共存,是否有較大安全隱患。要想進入市場,要考慮很多因素,那麼普及進程也會相應延長,所以暫時不能普及。
❽ 機器人有什麼作用
機器人的用途
機器人的適用范圍
-康復/福利機器人
FRIEND是為了伺候不能自理生活的殘疾人而發明的機器人系統。
NekoRo:除了位於耳根、耳後和耳背上的觸覺感測器,還安裝了視覺和聽覺感測器,能夠分辨出嘈雜的聲音、突發的行動和召喚自己的聲音,並就此做出反應。它的外形由毛茸茸的阿克利綸製成,時而聳聳耳朵、時而眨眨眼睛,還能用扭頭或張開腿等多種動作表露自己的「心情」,並內置了48種不同的貓叫聲。尤其因為裝載了人工智慧,如同「電子雞」一樣,隨著主人的設置,表現出不同的脾性。
電子狗(AIBO):電子狗是一種人工智慧機器人,是長有眼睛(EYE)的機器人。這是在世界上最受青睞的寵物機器人,曾被《商業周刊》選定為1999年度人氣最旺的產品。電子狗通過安裝在頭部的感測器,識別輕輕地撫摸還是訓斥,做出撒嬌、悲傷或搖搖尾巴等多種動作。
-辦公機器人
Jijo-2:這是一款辦公自動化機器人,在辦公室起到移動信息庫的作用。該機器人在日語中的意思為「聰明的人」,由於內置了超聲波感測器,能夠自動地移動。
-家用機器人
Ijak:這是由KIST和Woori技術公司共同研作的家用機器人,它具有自律行走、真空清掃和保安功能,已被商用化的Ijak憑借聲音識別技術,履行室內清掃、MP3·AOD·VOD等多媒體服務和日程管理功能。
French Fries Robot:該機器人能夠自動製作炸薯條,以自動手臂、溫度和時間感測器實現了整個烹飪過程的自動化。
IRobot:它憑借4隻輪子自如地移動,且由於安裝了攝像機,可以遠程監視室內情況,看護兒童和老人。而且,通過麥克風和揚聲器,還能進行遠程可視通話。
-探測機器人
CCTV Robot System:根據韓國的國情精心設計的小型、輕便的防水結構,可適用於直徑250~600的導管,由於採用了高清晰CCD,畫質非常清晰。它可分為直視攝像機和側視攝像機,側視攝像機為PAN/TILT結構,能夠360度自由旋轉。它的電子式控制裝置操作簡便,適用於觀察上下水管道和煤氣管道等各種管道。
-防止危險和災害的機器人
Gembu II:該機器人根據Active Multibody移動機器人概念設計開發,主要製作目的是為了模擬和分析開發具有實質意義的鎮壓火災型機器人所需的各種條件和數據。在設計機器人時,以機械特點為基本條件,充分考慮了操作簡便、牢固和模塊化等因素。
Telerob & IVECO:由於在機器人身上安裝了紅外線攝像機等各種攝像機和感測器以及控制器,能夠識別火焰的中心點,採取相應措施。由於進行了特殊的設計,煙霧不被視為障礙物,它能躲避致命的危險。
-研究用機器人
Kismet:這是為了研究機器人與人類的相互作用而研製的自律性機器人。由於它能以面部表情傳達信息,可以為溝通方面的研究提供更加豐富的信息。機器人的眼睛為移動式鏡頭,雙眼能同時斜視,因此可以實現三個角度移動。為了體現面部表情,在機器人身上設計了眉毛(分別為第二角度)、耳朵(分別為第二角度)、眼皮(分別為第二角度)、口(第一角度)等特徵點。因此,可以改變這些特徵點,體現出疲勞、恐怖、討厭、興奮、幸福、悲哀及驚訝等面部表情。
SDR-3X:它由24個關節組成,可以進行行走、改變方向、單腿獨立、踢球以及跳舞等基本動作。同AIBO一樣,它也是OPEN-R結構,由兩個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ISC)處理器和CCD攝像機、麥克風、姿勢感測器和腳底觸覺感測器組成。行走速度為每分鍾約15米,包括電池和內存條在內,重量約為5公斤。
日常生活中的機器人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從來沒有認為是機器人,但卻履行機器人功能的物件。究竟有哪些呢?
那麼,讓我們從各位居住的室內開始尋找吧!
- 廚房都有哪些機器人呢?
冰箱
冰箱內置了溫度感測器,能保持一定溫度,用於儲藏食品。
微波爐
微波爐具有定時器功能,主要起到加熱食品的作用。
洗碗機
洗碗機替人清洗並烘乾碗碟。
- 洗手間和浴池裡有哪些機器人呢?
便器
在排便後,便器幫人擦洗臀部並給予烘乾。
干手器
干手器內置紅外線感測器,幫助烘乾濕手。
- 卧室有哪些機器人?
空調
空調內置紅外線感測器和溫度感測器,能將乾熱的空氣轉化為清新的空氣。
❾ 上海一公廁15分不出來自動報警,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共廁所的設定就是為了給大家帶來方便,有些老人因為本身有一些疾病,再加上腿腳不靈活,在公廁上廁所的時候就有可能發生意外。上海的一個公廁解決了老人上廁所的問題,這個公共廁所安裝了警報器。在裡面上廁所的人如果發生意外可以自行按下按鈕報警,如果在15分鍾內沒有從廁所出來,報警系統也會自動啟動。這個報警系統的存在,最大的意義就是解決老人上廁所的問題,雖然有好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
有些人表示進入這種設置了報警系統的公廁,就好像進入了一個催促系統,感覺自己被時刻監視著。上廁所本來是一件普通的小事,但是如果在廁所里加上一個警報器,就會顯得特別別扭,也會讓人感覺不安沒有辦法正常的上廁所。也有些人表示,安裝了這個系統以後,連上廁所的自由都沒有了,所以希望能夠加以改善,讓設計更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