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觀察熔化現象的實驗裝置中為什麼在燒杯上加一個蓋
(1)圖甲中,用水浴法給海波加熱,可以使其受熱均勻,並且溫度升高得比較緩慢,易於內觀察溫度的變化情況;
圖乙容中,在燒杯上加一個蓋子,這是為了減少熱量的散失;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做熔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叫做沸點.
故答案為:(1)能使海波均勻受熱,且便於觀察溫度的變化;減少熱量的散失;(2)熔點;沸點.
B. 如圖是「探究晶體熔化與凝固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並將裝有固體粉末
(1)將裝有固抄體粉末的試管放襲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採用水浴法,物體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並且變化比較慢,便於記錄實驗溫度.
(2)用溫度計測量固體粉末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試管壁.
(3)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23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並且①該晶體的熔點為230℃;②在D點這一時刻,物質屬於液態;③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④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1)均勻;(2)試管底或試管壁;(3)①230;②液;③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④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不變
C. 如圖所示是「探究海波晶體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將溫度計插入試管中時,溫度計的玻
(1)溫度計在使用時: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海波中,不能碰到容器底,也不能碰版到容器壁權.
(2)為了使物體均勻受熱,即使海波晶體各處的溫度一致;故在加熱過程中需要不斷攪拌物體.
(3)在圖象上描出(0,42)(1,44)(2,46)(3,48)(4,48)(5,48)(6,48)(7,49)(8,50),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4)冰熔化太快,說明吸收的熱量太快了或自身的質量太少了;故可以減慢吸熱的速度,故可以使酒精燈火焰小一些;若冰太少,也會熔化的太快;故也可以增加冰塊的質量.
故答案為:
(1)玻璃泡完全浸沒在海波晶體中,不碰試管壁和底;
(2)受熱更均勻;
(3)見下圖:
(4)使酒精燈火焰小一些;增加冰的質量.
D. 探究晶體的熔點的裝置
(1)由表中數來據可知源,該晶體的熔點是0℃,故此晶體物質可能是冰;
(2)該物質在開始2min比最後2min升溫快,這是由於該物質在固態時的比熱容比在液態時的比熱容小造成的,因為質量相同的物質,同樣吸熱的條件下,比熱容越大,溫度變化越不明顯;
(3)實驗時,不直接將裝有晶體的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而是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加熱,這種方法稱為水浴法,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使晶體受熱均勻.
故答案為:(1)0;冰;(2)小;(3)受熱均勻.
E. 探究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步驟
1、實驗步驟:①按照實驗裝置,自下向上安裝好實驗裝置(注意各個部分的銜接與安裝高度).②預先將燒杯內的水加熱到一定的溫度,在加熱過程中,不斷用玻璃棒攪拌,以便水溫均勻.③把裝有一定量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里,用酒精燈通過燒杯和水給海波均勻、緩慢地加熱(此種加熱方式叫水浴加熱).④觀察溫度計讀數和海波的狀態變化,當溫度達到40
℃時,每隔1
min記錄一次溫度.在海波完全熔化後再記錄4~5次,填入預先設計好的表格中.2、在研究具體問題時,一定要有步驟,設計好實驗方案,有步驟地進行實驗,是科學探究所必需的.3、在實驗中,在相等的時間內測量一次溫度,目的是為了尋找熔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規律.取相等的時間間隔,也是繪制溫度曲線的需要.否則,會給回歸溫度曲線帶來不便.
F. 熔化實驗器材組裝順序
(1)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這樣可以防止因酒精燈與石棉網的高度不合適而重復調整; (2)在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據有溫度和時間,因此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鍾表; (3)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採用水浴法,使萘受熱均勻,萘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並且變化比較慢,便於記錄實驗溫度. (4)根據表中的數據,先畫點,再描線,如圖所示; (5)從圖象可以看出,當溫度達到48℃時,該物質吸熱但溫度不變,此時開始熔化,故該物質的熔點是48℃; (6)從圖象和數據都可以看出,該物質從第5min~第7min為熔化時間,所以熔化持續了2min,這一過程中物質繼續吸熱; 該物質第7min時剛好熔化結束,所以處於液態. 故答案為:(1)自下而上;(2)鍾表;(3)慢;(4)見上圖;(5)48℃;(6)2;吸;液態.
G. 海波熔化實驗中儀器的組裝順序
海波熔化實驗中儀器的組裝順序:自下而上;鍾表;慢;48℃;2;吸;液態。
安裝實驗器材時,應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這樣可以防止因酒精燈與石棉網的高度不合適而重復調整。
在實驗中,需要記錄的數據有溫度和時間,因此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火柴和鍾表;將裝有萘的試管放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採用水浴法,使萘受熱均勻,萘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並且變化比較慢,便於記錄實驗溫度。
熔化與凝固
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物質會在固、液、氣三種狀態之間變化。
常溫下空氣處於氣態,酒精處於液態,銅處於固態。
根據固體熔化的不同特點,固體可分為晶體和非晶體兩類。晶體具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非晶體沒有一定的熔化溫度,熔化時溫度持續上升。固體熔化時要從外界吸熱。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熔化與凝固
H. 小聰在「探究晶體的熔化規律」實驗中,所用裝置如圖所示.如表為他記錄的實驗數據,請根據裝置圖和表中數
(1)為了能使試管中的晶體均勻受熱,需要將試管中裝有晶體的部分全部浸沒在水中,但試管不能接觸燒杯底部.
(2)因為晶體有一定的熔點,且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由表中信息可知:該晶體的熔點是0℃.
故答案為:(1)試管不接觸燒杯底;試管中裝有晶體的部分完全浸沒在水中;(2)0.
I. 探究物質熔化規律的實驗 , 實驗裝置應該按照 ( ) 的順序組裝
晶體和非晶體的問題,晶體有固定熔點,非晶體沒有固定熔點,所以你會發現有些物質回會隨溫度變化而變軟,有些物質答只有達到一定溫度時才熔化%D%A你第一個題的圖呢?描述一下也可以啊,冰的溫度在一定時間內(冰未全部熔化時)溫度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所以有一段水平的線,蠟的溫度則會隨時間而升高直到某一溫度%D%A第二題說明固體熔化需要持續加熱%D%A明白了吧
J. 如圖甲所示,是「探究物質的熔化規律」的實驗裝置.實驗時先將固體物質和溫度計分別放入試管內,再放入大
(1)試管從燒杯中拿出來,該物質將停止熔化;將試管放回燒杯後,該物質又繼續熔化,說明物質在熔化過程中需要不斷吸收熱量;
(2)晶體熔化時需要吸收熱量,同時溫度不變,該物質從第1分鍾開始熔化,到第5分鍾結束;第1分鍾時物質的溫度剛達到熔點,未開始熔化,處於固態;
(3)該物質在第1到第5分鍾,吸熱、溫度不變,說明處於熔化過程,此時的溫度0℃是熔點;AB段和CD段,該物質溫度升高相同,CD段加熱時間長,吸收的熱量多,所以AB段升溫快.
故答案為:(1)吸收;(2)晶體;固;(3)0;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