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挖掘機傳器的工作原理
掘機的工作原理
液壓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液壓系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和電氣控制等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液壓泵、控制閥、液壓缸、液壓馬達、管路、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監控盤、發動機控制系統、泵控制系統、各類感測器、電磁閥等。
液壓挖掘機一般由工作裝置、回轉裝置和行走裝置三大部分組成。根據其構造和用途可以區分為:履帶式、輪胎式、步履式、全液壓、半液壓、全回轉、非全回轉、通用型、專用型、鉸接式、伸縮臂式等多種類型。
工作裝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務的裝置。它由動臂、斗桿、鏟斗等三部分鉸接而成。動臂起落、斗桿伸縮和鏟斗轉動都用往復式雙作用液壓缸控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施工作業的需要,液壓挖掘機可以配裝多種工作裝置,如挖掘、起重、裝載、平整、夾鉗、推土、沖擊錘等多種作業機具。
回轉與行走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機體,轉台上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發動機是液壓挖掘機的動力源,大多採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場地, 也可改用電動機。
液壓傳動系統通過液壓泵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缸等執行元件,推動工作裝置動作,從而完成各種作業。
挖掘機液壓系統是怎麼工作的?
挖掘機有三個部分的液壓缸分別是動臂,斗桿,鏟斗。有三個液壓馬達,左右行走和一個回轉。這些都由換向閥控制供油。油液從液壓泵出來經換向閥分配到以上各執行元件。挖掘機的換向閥大多是液控的就是用一股壓力較小的油推動換向閥的閥芯。一般中型挖掘機用的是三聯泵,兩個大泵提供工作所需要的壓力。一個小齒輪泵給控制油路供油。控制油通過手柄下邊的控制閥調節主油路換向閥閥芯的位置從而實現動臂斗桿和鏟斗油缸的伸縮。以及液壓馬達的轉與停以及轉動方向。主油路設溢流閥,壓力超過限定值就會打開,油液直接回油箱。所以系統壓力始終保持在一定范圍內。同樣道理在各油缸的支路也設溢流閥,實現二次調定壓力。不光是挖掘機,任何液壓系統工作原理都是 油箱中油液-泵-控制元件-執行元件-油箱。 液控比例閥換向閥的作用和液控比例閥換向閥串聯的先導閥是什麼作用
傳統換向閥的進出油口控制通過一根閥芯來進行,兩油口聽開口對應關系早在閥芯設計加工時已確定,在使用過程中不可能修改,從而使得通過兩油口的流量或壓力不能進行獨立控制,互不影響。
隨著微處理控制器、感測器元件成本的下降,控制技術的不斷完善,使得雙閥芯控制技術在工程機械領域得以應用。英國Utronics公司利用自己的技術及專利優勢研製出雙閥芯多路換向閥,已廣泛應用於JCB、Deere、DAWOO、CASE等公司的挖掘機、*車、裝載機及挖掘裝載機等產品上。為適應中國工程機械產品對液壓系統功能要求。穩定性以及自動化控製程度的不斷提高,Utronics公司產品適時進入中國市場,現已初步完成廈工(5t)裝載機、詹陽(8t)挖掘機樣機調試並進入試驗階段。
1、傳統單閥芯換向閥的缺陷
傳統的單閥芯換向閥所組成的液壓系統難以合理解決好以下功能和控制之間存在的矛盾:
(1)液壓系統設計時為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負載變化對速度的影響,要麼犧牲部分我們想實現的功能,要麼增加額外的液壓元件,如調速閥、壓力控制閥等,通過增加阻尼,提高系統速度剛度來提高系統的穩定性。但是這樣元件的增加又會降低效率,浪費能源;還會使得整個系統的可*性降低、增加成本。
❷ 挖掘機液壓結構及工作原理
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傳動系統、行駛系統、制動系統、工作裝置、液壓系統、電氣系統等組成,如圖2-11所示。
圖2-11 挖掘機的結構
(1)發動機
發動機一般為四沖程、水冷(或風冷)、多缸、直噴式柴油機發動機。少數挖掘機採用電控柴油機。
(2)傳動系統
傳動泵有機械傳動式、半液壓傳動式和全液壓傳動式3種,其中機械傳動式和半液壓傳動式應用較廣。
(3)行駛系統
液壓挖掘機行駛系統是整個機器的支撐部分,承受機器的全部質量和工作裝置的反力,同時能使挖掘機作短距離行駛。按結構不同,行駛系統可分為履帶式和輪胎式兩類。
①履帶式行駛系統。由履帶、支重輪、托鏈輪、驅動輪、導向輪、張緊裝置、行走架、油馬達、減速機等組成。
液壓挖掘機的行駛系統採用液壓驅動。驅動裝置主要包括液壓馬達、減速機和驅動輪,每條履帶有各自的液壓馬達和減速機。由於兩個液壓馬達可獨立操作,因此機器的左右履帶可以同步前進或後退,也可以通過一條履帶制動來實現轉彎,還可以通過兩條履帶朝相反方向驅動來實現原地轉向,其操作十分簡單、方便、靈活。
②輪胎式行駛系統。通常由車架、轉向前橋、後橋、行車機構及支腿等組成。
後橋通過螺栓與機架剛性固定連接。前橋通過懸掛平衡裝置與機架鉸接連接。懸掛平衡裝置的作用是當挖掘機行駛時,利用支承板的擺動和兩懸掛油缸的浮動,保證4個車輪充分著地,減輕機體不平均承載、擺跳、道路沖擊及機架扭曲,提高挖掘機的越野性能;當挖掘機作業時,將兩懸掛油缸閉鎖,保證挖掘作業時整機的穩定性。
(4)轉向系統
輪胎式挖掘機,其轉向系統通常採用全液壓、偏轉前輪式轉向系統,主要由油箱(與工作裝置液壓系統共用)、轉向油泵、轉向器、濾油器、流量控制閥、轉向油缸、油管和轉向盤等組成。
履帶式挖掘機,其轉向系統比較簡單,通過切斷驅動鏈輪動力來實現。其轉向裝置為濕式、多片彈簧壓緊、液壓分離、手動液壓操作方式轉向離合器。
(5)制動系統
腳制動裝置的制動器為凸輪張開蹄式制動器。制動傳動器機構採用氣壓式,主要由空氣壓縮機、氣體控制閥、腳制動閥、儲氣筒、雙向逆止閥、快速放氣閥、手操縱氣開關、制動汽缸及氣壓表等組成。
手制動裝置的制動器為凸輪張開蹄式制動器,傳動機構為機械式。制動底板通過螺釘固定在上傳動箱蓋上;制動鼓用螺栓固定在接盤上,接盤則通過花鍵和上傳動箱的從動軸連接。
當挖掘機作業時,必須解除手制動,否則,將損壞手制動器或回轉液壓馬達。
(6)工作裝置
工作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由於工作性質的不同,工作裝置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反鏟、正鏟、裝載和起重等裝置,而且一種裝置也可以有很多形式。
(7)液壓系統
液壓挖掘機的主要運動有整機行走、轉台回轉、動臂升降、斗桿收放、鏟斗轉動等,根據以上工作要求,把各液壓元件用管路有機地連接起來的組合體叫作液壓挖掘機的液壓系統。液壓系統的功能是把發動機的機械能以油液為介質,利用油泵轉變為液壓能,傳送給油缸、油馬達等,然後轉變為機械能,再傳給各種執行機械,實現各種運動。液壓挖掘機的液壓系統常用的有定量系統、分功率變數系統和總功率變數系統。我國規定,單斗液壓挖掘機重8t以下的,採用定量系統;機重32t以上的,採用變數系統;機重8~32t的,定量和變數系統均可用。
全功率變數系統是目前液壓挖掘機普遍採用的液壓系統,通常選用恆功率變數雙泵。液壓泵的型號不同,採用的恆功率調節機構也不相同。
液壓系統主要由油路系統、先導控制油路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
(8)電氣系統
液壓挖掘機的電氣系統包括啟動線路、發電線路、照明、儀表以及由感測器和壓力開關、電磁閥組成的控制電路,另外還有附屬電路(如空調、收音機等)。啟動電機按所配套的主機不同,分12V、24V兩種,啟動功率分3kW、3.7kW、4.8kW等。
發電線路主要包括交流發電機、電壓調節器、充電指示燈及啟動開關等。
為了保證安全、高效、節能及正常地工作,根據需要,挖掘機的電氣系統都安裝了各種信號裝置,如機油溫度報警、充電指示燈、機油壓力報警、轉向信號燈等,以警告操作者。為了使操作者隨時掌握機器的運轉情況,駕駛室中安裝了各種儀表,如機油壓力表、機油溫度表、液壓油溫度表、水溫表。現代進口挖掘機都採用了先進的電控裝置,這種設備便於維修人員在挖掘機出現故障時能及時、准確地判斷故障位置,及時修復。
❸ 行走馬達(回轉馬達)、行走(回轉)減速機構是如何安裝在挖掘機上的
您好,這些減速機構都是行星減速原理。
1、簡而化之,它們有三類部件構成:太陽輪、行星輪和行星架和齒圈。
2、如何安裝上去的:
A、減速機構的上部連接的是馬達,馬達的輸出軸就是減速機構的輸入軸(太陽輪)。
B、減速機構的下部連接的分別是主機架和回轉大齒圈,其中的靜止部分連接的就是減速機齒圈和主機架,運動部分連接的就是減速機輸出軸和回轉大齒圈。
3、工作原理:
A、太陽輪驅動行星輪和行星架。
❹ 挖掘機基本技能理論
2 建築行業常見的重大風險
2.1 高處墜落。操作人員由屋頂墜落、人員由倒塌的腳手架上墜落、結構倒塌、人員由洞口墜落、人員由梯子上墜落等。造成的原因有:未系安全帶、突發性疾病、防護欄桿、扶繩、安全網、孔洞蓋板等設置不當、高度、牢度不夠或改動等。
2.2 物體打擊和擠壓傷害。物體打擊是各類施工作業活動中都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操作人員受到墜落物的打擊、運動著的重型設備的打擊、吊車、吊臂或其它吊物的打擊,操作人員被重型設備擠壓,重型設備或機械的傾覆等。造成的原因有:進入施工現場未戴安全帽;高處作業工具、材料、小型設備等無防墜落措施;腳手架綁扎不牢等。
2.3 電擊傷害。電擊傷害主要發生在電氣設備維修、停送電操作、電工、焊接作業等。造成的原因有:帶電設備或帶電體裸露、誤操作電氣設備、無漏電保護器,使用不合格的電動工具、作業人員與帶電設備安全距離不夠等。
2.4 機械傷害。施工中塔吊、卷揚機、電鋸、鋼筋加工等易造成機械傷害,尤其是起重機械,一旦出現事故,將會造成重大人員、財產損失。可能的原因有:機械轉動的危險部位未設防護裝置、起重作業信號不當、指揮不當等造成機械事故或傷害、鋼絲繩磨損、斷絲或使用時夾角過大等。
2.5 火災或爆炸。
2.6 交通事故。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施工現場內道路轉角處視野不開闊,疲勞作業、違章駕駛、車輛機械故障。
3 重大風險的控制
對重大風險採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是危害辨識、風險評價的主要目的。
3.1 採取工程技術措施限制風險。在施工現場,和安全與健康相關的技術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可稱為勞動技術或者是工效學,主要關注的是工人的技能和勞動強度;第二層則稱為安全技術,其核心是採用各種安全措施防止危害。如改革施工工藝、更新設備、改善作業條件等;工程結構本身的安全性,與工程設計和施工技術有關;施工設備的安全性,與設備供應商的設計、製造以及使用者的操作技術有關;施工過程中的設施、工具等安全性,如腳手架、基坑支護與安全設計和施工有關;施工現場和個人保護措施,主要與現場的技術管理有關。企業應分析現狀,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持續改進。
3.2 制定目標和管理方案。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應考慮減少和最小化企業風險,並重點考慮與風險相關的四要素:場地、機械和材料、方法和人。
確定目標應考慮:選擇風險小的設備、材料、施工方法設計合適的工作系統來減少風險;通過技術手段,優先考慮保護措施,從源頭降低風險;設計特定的設備和工作程序,減少有害物質的釋放、排出和吸入;通過檢查的方法確保設備的危險部位正常運轉;使用個人保護裝備來降低風險(應作為最後的措施)。
各施工企業應針對總目標,分析所承建的施工項目、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及現有設備狀況,確定各相關職能所要達到的目標。
3.3 制定管理程序和作業文件,並組織實施。建立有效的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是成功的風險管理和減少傷害、職業病的核心工作。通過有效的機制充分發揮各層次的力量。
3.4 培訓與教育。培訓教育對識別不同層次員工的培訓需求、確立培訓目標、選擇培訓方法、實施安全教育和培訓,並與具體工作相結合,最終達到企業內各層次的人員都能重視安全與健康工作,並具備相應的素質和能力。
3.6 現場監督檢查。檢查可分為主動的監測和被動的檢查。主動監控有:公司職能部門對下屬項目部實施安全預防措施所涉及的關鍵特性的檢查;監控目標和管理方案的完成情況;對施工現場和設備進行定期檢查,以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對環境和健康進行監控,以保護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發現危害的早期跡象。被動的檢查包括:傷害及相關病例;事件(可能導致傷害、不健康和損失的情況);其它事件。
3.7 個體防護措施及職業病普查。使用相應的工作程序和個體防護裝備,避免和減少健康風險,如佩戴防塵口罩、耳塞、穿防護服等;選擇風險控制措施,要採用有效、經濟的方法,使資源得到合理分配,盡可能消除危害。
建築行業是一個高風險行業,臨時性強,作業條件變動大,現場環境復雜,很多作業活動在危險性高、條件特殊的區域進行,應加強對這些特殊作業的風險管理。
2 主要控制措施
2.1 建立嚴格的工作程序
2.2 建立許可證制度
2.3 加強人員培訓
2.4 加強監護
加強作業前、作業過程中、作業後的監護及有關設施的監護:作業前無焊、割工操作證明和作業許可證不準施工;無專門監護人員和預防設施不準施工;操作人員不了解作業環境和使用設備是否安全不準施工,作業人員未作個體防護不準施工。作業過程中要設專人監護,要有專人管理,負責檢查、修理、保養、更換、添置,保證其完好和有效。
一個建築群,都可以分解為一個個小小的工序組合。綜上所述,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過程中存在的危害來辨識建築業的風險是可行的,辨識出的危害結果也是可信和比較充分的。
操作人員個人防護
第六十五條 進入施工區域的所有人員必須戴安全帽。
第六十六條 凡從事二米以上、無法採取可靠防護設施的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帶。
第六十七條 從事電氣焊、剔鑿、磨削作業人員應使用面罩或護目鏡。
第六十八條 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山崗,並佩戴相應的勞保用品。
挖掘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液壓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液壓系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和電氣控制等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液壓泵、控制閥、液壓缸、液壓馬達、管路、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監控盤、發動機控制系統、泵控制系統、各類感測器、電磁閥等。
液壓挖掘機一般由工作裝置、回轉裝置和行走裝置三大部分組成(圖1)。根據其構造和用途可以區分為:履帶式、輪胎式、步履式、全液壓、半液壓、全回轉、非全回轉、通用型、專用型、鉸接式、伸縮臂式等多種類型。
工作裝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務的裝置。它由動臂、斗桿、鏟斗等三部分鉸接而成。動臂起落、斗桿伸縮和鏟斗轉動都用往復式雙作用液壓缸控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施工作業的需要,液壓挖掘機可以配裝多種工作裝置,如挖掘、起重、裝載、平整、夾鉗、推土、沖擊錘等多種作業機具(圖2)。
回轉與行走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機體,轉台上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發動機是液壓挖掘機的動力源,大多採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場地, 也可改用電動機。
液壓傳動系統通過液壓泵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缸等執行元件,推動工作裝置動作,從而完成各種作業。以工地使用較多的PV-200型液壓挖掘機為例。該機採用改進型的開式中心 負荷感測系統(OLSS)。該系統用控制斜盤式變數柱塞泵斜盤角度(輸出流量)的方法,減少了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從而減少燃油消耗,是一種節能型系統(見圖3)。
這種液壓系統的特點是:定轉矩控制,能維持液壓泵驅動轉矩不變,載斷控制,可以減少作業時間的卸荷損失;油量控制,可減少空擋和微調控制時液壓泵的輸出流量,減少功率損失。
❺ 挖掘機行走馬達的工作原理
挖掘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液壓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液壓系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和電氣控制等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液壓泵、控制閥、液壓缸、液壓馬達、管路、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監控盤、發動機控制系統、泵控制系統、各類感測器、電磁閥等。
液壓挖掘機一般由工作裝置、回轉裝置和行走裝置三大部分組成(圖1)。根據其構造和用途可以區分為:履帶式、輪胎式、步履式、全液壓、半液壓、全回轉、非全回轉、通用型、專用型、鉸接式、伸縮臂式等多種類型。
工作裝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務的裝置。它由動臂、斗桿、鏟斗等三部分鉸接而成。動臂起落、斗桿伸縮和鏟斗轉動都用往復式雙作用液壓缸控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施工作業的需要,液壓挖掘機可以配裝多種工作裝置,如挖掘、起重、裝載、平整、夾鉗、推土、沖擊錘等多種作業機具(圖2)。
回轉與行走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機體,轉台上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發動機是液壓挖掘機的動力源,大多採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場地, 也可改用電動機。
液壓傳動系統通過液壓泵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缸等執行元件,推動工作裝置動作,從而完成各種作業。以工地使用較多的PV-200型液壓挖掘機為例。該機採用改進型的開式中心 負荷感測系統(OLSS)。該系統用控制斜盤式變數柱塞泵斜盤角度(輸出流量)的方法,減少了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從而減少燃油消耗,是一種節能型系統(見圖3)。
這種液壓系統的特點是:定轉矩控制,能維持液壓泵驅動轉矩不變,載斷控制,可以減少作業時間的卸荷損失;油量控制,可減少空擋和微調控制時液壓泵的輸出流量,減少功率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