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紙色譜法實驗裝置

紙色譜法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7-23 20:35:11

Ⅰ 紙色譜發法實驗中怎樣才能得到好的色譜圖,在操作上應注意哪些問題

濾紙:剪層析濾紙,點樣等過程中要注意盡量不用手接觸樣品要經過的地方;因為紙層析比較靈敏,手上的一些物質也可能會顯示,干擾結果。
點樣:不要損傷點樣處的濾紙,不要讓原點直徑大於5mm,樣品含量不能超過濾紙承載量;否則會出現層析點太大不能分開或拖尾嚴重。
展層過程:層析液不能沒過原線,濾紙要放平,不能和層析缸壁及其他濾紙(如果有)貼在一起,注意保持溶劑前沿,不要讓層析液超過了濾紙最上邊(大多數情況要求)。
其他:注意用鉛筆在濾紙上角做記號,別搞得分不清左右;完成後顯色後,注意標記(鉛筆)前沿和層析點。

Ⅱ 紙色譜法分離與鑒定某些陽離子實驗中展開時如果沒有用塑料薄膜將燒杯密封,這時測得的Rf值與密封的相比

密封的原因是為了讓裡面的溶劑揮發少,比如展開劑是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混合試劑,石油醚與乙酸乙酯的比例是10:1,不密封,由於石油醚相對於乙酸乙酯更易揮發,導致在分離過程中,展開劑變為7:1,測的Rf值就會發生變化,至於怎麼變化,要具體根據展開劑和分離物的性質決定。

Rf=溶質移動的距離/溶液移動的距離。表示物質移動的相對距離。各種物質的Rf 隨要分離化合物的結構,濾紙或薄層板的種類、溶劑、溫度等不同而不同,但在條件固定的情況下,Rf對每一種化合物來說是一個特定數值。

(2)紙色譜法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薄層色譜法(TLC),系將適宜的固定相塗布於玻璃板、塑料或鋁基片上,成一均勻薄層。待點樣、展開後,根據比移值(Rf)與適宜的對照物按同法所得的色譜圖的比移值(Rf)作對比,用以進行葯品的鑒別、雜質檢查或含量測定的方法。薄層色譜法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少量物質的一種很重要的實驗技術,也用於跟蹤反應進程。

Ⅲ 紙色譜法適於分離哪些種類的混合物

紙色譜法用於分離固體混合物。
紙色譜法(filter paper chromatography)指的是把一種溶劑固定在固體的支持物(固定相) 上,由於濾紙纖維對水有較強的親和力,一般能吸附其自身質量22%的水,其中,6%的水以氫鍵與纖維素牢固結合,這些水即稱為固定相。被水飽和的有機相(如正丁醇乙醚水系統) 為流動相。當流動相從含有氨基酸樣品的濾紙上流過時,氨基酸就在固定相與流動相之間連續進行分配。
如果分離液體混合物,則可以用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是一種玻璃實驗儀器,包括斗體,蓋在斗體上口的斗蓋。斗體的下口安裝一三通結構的活塞,活塞的兩通分別與兩下管連接。可使實驗操作過程利於控制,減少勞動強度,當需要分離的液體量大時,只需搬動活塞的三通便可將斗體內的兩種液體同時流至下管,無需更換容器便可一次完成。在初中階段分液漏斗的主要作用則是控制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裝置是科學研究、化學實驗中一種功能較好的實驗器皿。

Ⅳ 紙色譜法

將鋰、鈉、鉀的中性氯化物溶液滴到色譜紙上,用甲醇作溶劑,用硝酸銀及熒光素混合液展開,可將三元素彼此分離。以酚及鹽酸混合液作溶劑,用100g/L亞硝酸鈷鈉的Φ=50%的乙酸溶液著色,紙上即有黃色沉澱析出,用冷水洗去過剩的試劑,即可使鉀、銨、銣、銫分離。若將色譜紙烘乾,用含氫氧化鈉的α-亞硝基-β-萘酚的乙醇溶液著色,則斑點呈棕色,分辨更清晰。

紙色譜法多用於性質相似元素的分離,通常多與其他化學方法或離子交換法配合使用。

Ⅳ 是誰製造出第一台色譜儀

色譜法,又稱色層法或層析法,是一種物理化學分析方法,它利用不同溶質(樣品)與固定相和流動相之間的作用力(分配、吸附、離子交換等)的差別,當兩相做相對移動時,各溶質在兩相間進行多次平衡,使各溶質達到相互分離。它的英文名稱為:chromatography這個詞來源於希臘字 chroma和 graphein,直譯成英文時為 color和writing兩個字;直譯成中文為色譜法。但也有人意譯為色層法或層析法。

右圖為高中生物學實驗中的葉綠體色素紙層析分離實驗,就是一種簡單常見的色譜分析方法(紙色譜)。

1906年由 Tswett 研究植物色素分離,提出色譜法概念;他在研究植物葉的色素成分時,將植物葉子的萃取物倒入填有碳酸鈣的直立玻璃管內,然後加入石油醚使其自由流下,結果色素中各組分互相分離形成各種不同顏色的譜帶。按光譜的命名方式,這種方法因此得名為色譜法。以後此法逐漸應用於無色物質的分離,「色譜」二字雖已失去原來的含義,但仍被人們沿用至今。
在色譜法中,靜止不動的一相(固體或液體)稱為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運動的一相(一般是氣體或液體)稱為流動相(mobile phase)。

柱色譜(Column chromatography)為向玻璃管中填入固定相,以流動相溶劑浸潤後在上方倒入待分離的溶液,再滴加流動相,因為待分離物質對固定相的吸附力不同,吸附力大的固著不動或移動緩慢,吸附力小的被流動相溶劑洗下來隨流動相向下流動,從而實現分離。

紙色譜 (Paper chromatography)以濾紙條為固定相,在紙條上點上待分離的混合溶液的樣點,將紙條下端浸入流動相溶劑中懸掛,溶劑因為毛細作用沿濾紙條上升,樣點中的溶質從而被分離。 (圖片就是紙色譜法。)

薄層色譜(Thin-layer chromatography)是在玻璃板上塗以固定相塗層,然後點樣,下端浸入溶劑,同樣自下而上分離。常用於探索柱色譜實驗條件,溶劑和固定相的選擇等。

常用固定相有石膏、氧化鋁、蔗糖、澱粉等,常用流動相為水、苯等各種有機溶劑。

色譜法的分類方法很多,最粗的分類是根據流動相的狀態將色譜法分成四大類。

色譜法按流動相種類的分類:
┌————————┬———————┬———————————————┐
│ 色譜類型 │ 流動相 │ 主要分析對象 │
├————————┼———————┼———————————————┤
│氣相色譜法 │ 氣體 │ 揮發性有機物 │
│液相色譜法 │ 液體 │可以溶於水或有機溶劑的各種物質│
│超臨界流體色譜法│ 超臨界流體 │ 各種有機化合物 │
│電色譜法 │緩沖溶液、電場│ 離子和各種有機化合物 │
└————————┴———————┴———————————————┘

色譜儀chromatograph

為進行色譜分離分析用的裝置。包括進樣系統、檢測系統、記錄和數據處理系統、溫控系統以及流動相控制系統等。現代的色譜儀具有穩定性、靈敏性、多用性和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有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和凝膠色譜儀等。這些色譜儀廣泛地用於化學產品,高分子材料的某種含量的分析,凝膠色譜還可以測定高分子材料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例:

MC029-GC102氣相色譜儀
該產品為實驗室用的填充相氣相色譜儀,具有熱道、氫焰二種檢測器,定溫控制恆溫槽及氣流控制裝置。可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醫學及廠礦科研單位作為生產控制、科學研究方面的有機、無機氣體和沸點400℃以內的液體樣品進行常量、微量分析。
特點:
□石油煉制工業及其特種油類的製造過程的控制和質量檢驗。
□人造纖維及合成樹脂等對其原料體、中間體聚合過程中的控制或質量檢驗。
□農業的化肥、農葯的分析及合成過程中原料體、中間體的控制或質量檢驗。
□醫葯衛生方面的制葯、勞動防護、有毒氣體的分析分離等。
□生物化學方面的生物液體分離分析研究等。
技術指標:
□檢測器靈敏度:熱導池:S≥1000mVml/mg;載氣H樣品C6H6;氫焰:Mt≤1?0-10g/sec;載氣N2樣品C6H6
□檢測器穩定性:基線漂移:≤0.05mV/h
□層析柱恆溫室:(室溫+40℃-300℃);恆溫精度:?.3℃;有效區最大溫差:2℃; 氣化室:最高400℃

Ⅵ 紙色譜法基本原理是什麼 呵呵

紙色譜法基本原理:

紙纖維為載體,吸著在其上的水為固定相,屬於正相分配色譜,依據分配系數的不同而達到分離,極性或親水性強的組分,K大,Rf值小,極性弱或親脂性強的組分,K小,Rf值大。

紙色譜法指的是把一種溶劑固定在固體的支持物上,由於濾紙纖維對水有較強的親和力,一般能吸附其自身質量22%的水,其中,6%的水以氫鍵與纖維素牢固結合,這些水即稱為固定相。

被水飽和的有機相 為流動相。當流動相從含有氨基酸樣品的濾紙上流過時,氨基酸就在固定相與流動相之間連續進行分配。

(6)紙色譜法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紙色譜法系以紙為載體,以紙上所含水分或其他物質為固定相,用展開劑進行展開的分配色譜。供試品經展開後,可用比移值(R<[f]>)表示其各組成成分的位置(比移值=原點中心至斑點中心的距離/原點中心至展開劑前沿的距離)。

但由於影響比移值的因素較多,因而一般採用在相同實驗條件下與對照物質對比以確定其異同。作為葯品的鑒別時,供試品在色譜中所顯主斑點的位置與顏色(或熒光),應與對照品在色譜中所
顯的主斑點相同。

作為葯品的純度檢查時,可取一定量的供試品,經展開後,按各葯品項下的規定,檢視其所顯雜質斑點的個數或呈色(或熒光)的強度。作為葯品的含量測定時,將主色譜斑點剪下洗脫後,再用適宜的方法測定。

Ⅶ 紙層析法原理

紙層析法又稱紙色譜法。以紙為載體的色譜法。固定相一般為紙纖維上吸附的水分,流動相為不與水相溶的有機溶劑;也可使紙吸留其他物質作為固定相,如緩沖液,甲醯胺等。
紙層析法依據極性相似相溶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兩種不同溶劑中的分配系數差異,將它們分離。
紙層析法是用濾紙作為惰性支持物的分配層析法,紙層析所用展層溶劑大多由有機溶劑和水組成。其中濾紙纖維素上吸附的水是固定相,展層用的有機溶溶劑是流動相。因為濾紙纖維與水的親和力強,與有機溶劑的親和力弱,因此在展層時,水是固定相,有機溶劑是流動相。
試樣經層析後可用比移值(Rf)表示各組成成分的位置,其中,比移值就是原點中心至色譜斑點中心的距離與原點中心至流動相前沿的距離之比。
由於影響比移值的因素較多,因此一般採用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對照物質對比以確定其異同。作為單體鑒別時,試樣所顯主色譜斑點的顏色(或熒光)與供置,應與對照(標准)樣所顯主色的譜斑點或供試品-對照品(1∶1)混合所顯的主色譜斑點相同。作為質量指標(純度)檢查時,可取一定量的試樣,經展開後,按各單體的規定,檢視其所顯雜質色譜斑點的個數或呈色(或熒光)的強度。作為含量測定時,可將色譜斑點剪下洗脫後,再用適宜的方法測定,也可用色譜掃描儀測定。

Ⅷ 紙層析實驗的詳細內容及用途

紙層析法又稱紙色譜法。以紙為載體的色譜法。固定相一般為紙纖維上吸附的水分,流動相為不與水相溶的有機溶劑;也可使紙吸留其他物質作為固定相,如緩沖液,甲醯胺等。將試樣點在紙條的一端,然後在密閉的槽中用適宜溶劑進行展開。當組分移動一定距離後,各組分移動距離不同,最後形成互相分離的斑點。將紙取出,待溶劑揮發後,用顯色劑或其他適宜方法確定斑點位置。根據組分移動距離(Rf值)與已知樣比較,進行定性。用斑點掃描儀或將組分點取下,以溶劑溶出組分,用適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在環境分析測試中,有時用紙層析法分離試樣組分,它用於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並芘。但不如GC、HPLC應用普遍。紙層析法可分為一般紙層析法,圓形紙層析法、反相紙層析法和雙向紙層析法。等
用途
通常可用於葉綠素的色素成分檢驗,氨基酸的鑒定及測定,橘皮精油成分檢驗及一些特定細胞篩查等實驗。
原理
紙層析法依據極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濾紙纖維的結合水為固定相,而以有機溶劑作為流動相。由於樣品中各物質分配系數不同,因而擴散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試樣經層析後可用比移值(Rf)表示各組成成分的位置(比移值=原點中心至色譜斑點中心的距離與原點中心至流動相前沿的距離之比),由於影響比移值的因素較多,因此一般採用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對照物質對比以確定其異同。作為單體鑒別時,試樣所顯主色譜斑點的顏色(或熒光)與供置,應與對照(標准)樣所顯主色的譜斑點或供試品-對照品(1∶1)混合所顯的主色譜斑點相同。作為質量指標(純度)檢查時,可取一定量的試樣,經展開後,按各單體的規定,檢視其所顯雜質色譜斑點的個數或呈色(或熒光)的強度。作為含量測定時,可將色譜斑點剪下洗脫後,再用適宜的方法測定,也可用色譜掃描儀測定。
色譜系統
固定相一般為紙纖維上吸附的水分,流動相為不與水相溶的有機溶劑;也可使紙吸留其他物質作為固定相,如緩沖液,甲醯胺等。
編輯本段應用
操作方法
將試樣點在紙條的一端,然後在密閉的槽中用適宜溶劑進行展開。當組分移動一定距離後,各組分移動距離不同,最後形成互相分離的斑點。將紙取出,待溶劑揮發後,用顯色劑或其他適宜方法確定斑點位置。根據組分移動距離(Rf值)與已知樣比較,進行定性。用斑點掃描儀或將組分點取下,以溶劑溶出組分,用適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應用及實例介紹
在環境分析測試中,有時用紙層析法分離試樣組分,它用於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並芘。但不如GC、HPLC應用普遍。在做葉綠體色素分離時用到,將葉片碾碎,浸出綠色液體,將液體與層析液(石油醚)混合,將濾紙一段進入混合液體,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濾紙上留下4條色素帶。由此觀查出各種色素的相對含量和種類。 紙層析法一般用於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離,葉綠體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蘿卜素、葉黃素、
[1]葉綠素a、葉綠素b,它們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隨層析液在濾 紙上擴散地快,反之則慢;含量較多者色素帶也較寬。最後在濾紙上留下4條色素帶,所以利用紙層析法 能清楚地將葉綠體中的色素分離。
注意事項
紙層析法中所用的有機溶劑如丙酮等,一般有揮發性、並有一定毒性,使用時要注意密封層析,避免吸入過多有害揮發物。
編輯本段實驗
儀器葯品
大試管 台天平 研缽(配帶孔紙板,防止丙酮揮發) 量筒 燒杯 漏斗 軟木塞 濾紙 丙酮(可用無水乙醇替代) 四氯化碳 無水硫酸鈉 碳酸鈣 石英砂
操作步驟
1.稱取新鮮葉子2g,放入研缽中加丙酮5ml,少許碳酸鈣(防止葉綠素被破壞)和石英砂(幫助研磨),研磨成勻漿,再加丙酮5ml,然後以漏斗過濾之,即為色素提取液。 2.取准備好的濾紙條(2×20cm),將其一端剪去兩側,中間留一長約1.5cm,寬約0.5cm的窄條,並在濾紙剪口上方折疊出一條直線,作為畫濾液細線的基準線。 3.用毛細吸管沾少許濾液在折線上描繪4~5次,注意要畫得勻、直、細,每次畫完細線要等其自然變干後再畫第二根線。 4.在大試管中加入四氯化碳3梍5ml及少許無水硫酸鈉(即層析液)。然後將濾紙條固定於軟木塞上,插入試管內,使窄端浸入溶劑中(色素點要略高於液面,濾紙條邊緣不可碰到試管壁),蓋緊軟木塞,直立於陰暗處進行層析。 經過0.5—1小時後,觀察分離後色素帶的分布。最上端橙黃色為胡蘿卜素,其次黃色為葉黃素,再下面藍綠色為葉綠素a,最後的黃綠色為葉綠素b。[1]
普通高中相關實驗
植物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 用具:剪刀一把、乾燥的定性濾紙、50ml的燒杯及100ml的燒杯各3個、白紙3張、試管架一個、研缽一個、玻璃漏斗一個、尼龍布或紗布、毛細血管一隻、葯勺一個、10ml量筒一隻,天平一隻,試管3支、紙板一塊、棉塞3個、培養皿3個、刻度尺、注射器一隻、蓋玻片 試劑:丙酮、無水乙醇、層吸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配置而成)、二氧化硅、碳酸鈣、碳酸鈉 材料:新鮮的菠菜葉、青菜葉、大葉黃楊葉片 背景資料: 1、 葉綠素等是脂溶性的有機分子,根據相似相溶的原理,葉綠素等色素分子溶於有機溶劑而不溶於有極性的水。故在研磨和收集葉綠色素時要用丙酮或乙醇等有機溶劑而不用水。 2、 葉綠素分布於基粒的片層薄膜上,加入少許二氧化硅是為了磨碎細胞壁、質膜、葉綠體被膜和光合片成,使色素溶解於丙酮中。 3、 破碎的細胞中含有草酸等有機酸,葉綠素分子中含有的Mg元素處於不穩定化合態,鎂離子與有機酸結合將導致色素分子破壞。加入少許碳酸鈣使得鈣離子與有機酸結合,減少鎂離子的轉移,防止研磨時葉綠體色素的破壞。所以在研磨時加入適量的碳酸鈣,同時加入碳酸鈉的道理亦如此。 4、 在過濾時選用脫脂棉或紗布,而不用濾紙。原因主要有下:(1)色素分子比較大,不容易透過濾紙; (2)濾紙有較強的吸附性而使色素吸附在濾紙上,從而降低色素濃度,影響實驗效果;(3)葉綠素是脂溶性,根據相似相容的原理,脫脂棉可以減少實驗過程中色素的流失,增強實驗效果。 5、 根據物理學中的毛細現象,畫濾紙細線前濾紙必須經過乾燥處理,是為了阻止水分子堵塞濾紙中的毛細管而影響層析液的擴散。但如果用火烤的話,會使濾紙纖維變形同時破壞啦毛細管,而影響層析液的擴散。 6、 由於液面的不同位置表面張力不同,紙條接近液面時,其邊緣的表面的張力較大,層析液沿濾紙邊緣擴散過快,而導致色素帶分離不整齊的現象。故而,在插入層析液的濾紙條一端剪去兩個角。 7、 為了防止濾紙條倒入層析液中而使層析實驗失敗。同時,防止因液體表面張力引起層析液沿濾紙條向上的「壁流」而導致色素溶解。 8、 色素分離的原理:紙層析是用濾紙作為載體的一種色層分析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的分配比(溶解度)的不同而使之分離。濾紙上吸附的水為固定相(濾紙纖維常能吸20%左右的水),有機溶劑如乙醇等為流動相,色素提取液為層析試樣。把試樣點在濾紙的濾液細線位置上,當流動相溶劑在濾紙的毛細管的作用下,連續不斷地沿著濾紙前進通過濾液細線時,試樣中各組份便隨著流動相溶劑向前移動,並在流動相和固定相溶劑之間連續一次有一次的分配。結果分配比比較大的物質移動速度較快,移動距離較遠;分配比較小的物質移動較慢,移動距離較近,試樣中各組分分別聚集在濾紙的不同的位置上,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紙色譜法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礦山機械單怎麼接 瀏覽:150
大放是指什麼醫療設備 瀏覽:374
懸臂軸使用什麼軸承 瀏覽:756
化學實驗組裝過濾裝置並過濾粗食鹽水 瀏覽:130
機械廠新人心得怎麼寫 瀏覽:179
冷水機組前加什麼閥門 瀏覽:830
橫封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236
圓錐滾子軸承為什麼叫止推軸承 瀏覽:444
水上蒸餾實驗裝置 瀏覽:551
西樵鎮恆業信塑料五金製品廠 瀏覽:210
銅閥門抽檢不合格怎麼辦 瀏覽:843
超聲波測厚儀怎麼調 瀏覽:213
330kv750kv變電站無功補償裝置設計技術規定 瀏覽:100
地上建築物或設備有哪些 瀏覽:951
碗組軸承可以用什麼替換 瀏覽:4
機械下管法有哪些 瀏覽:845
一個方塊里有個Q是什麼閥門 瀏覽:387
下列哪些設備是微信計算機輸入設備 瀏覽:251
小車空調製冷量多少 瀏覽:72
windows設備登錄失敗怎麼辦 瀏覽: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