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是什麼
如下:
1、若把碳酸鈉溶液逐滴加到鹽酸中,開始鹽酸量大,碳酸鈉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放出,所以一開始就有氣泡產生。
2、若將鹽酸逐滴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則開始時碳酸鈉足量而鹽酸少量,所以開始反應時生成碳酸氫鈉和氯化鈉,沒有氣體產生,隨著反應的進行,碳酸鈉都變成碳酸氫鈉後,繼續加入的鹽酸再和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所以這個過程看到的現象是開始沒有明顯現象,後產生氣泡。
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其水合物有Na2CO3·H2O,Na2CO3·7H2O和Na2CO3·10H2O。
碳酸鈉易溶於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於無水乙醇,難溶於丙醇。
由於碳酸鈉在水溶液中水解,電離出的碳酸根離子與水中氫離子結合成碳酸氫根離子,導致溶液中氫離子減少,剩下電離的氫氧根離子,所以溶液pH顯鹼性。
由於碳酸根可以結合水中的質子(即氫離子)生成碳酸氫根和碳酸,並且能結合酸中的質子釋放二氧化碳,所以碳酸鈉在酸鹼質子理論中屬於布朗斯特鹼。
以鹽酸為例,當鹽酸足量時,生成氯化鈉和碳酸,不穩定的碳酸立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個反應可以用來制備二氧化碳。
⑵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實驗改進
上述反應中抄,因為有二氧化碳的產生,所以溶液質量會變輕.
你的意思是改進裝置,要想使溶液質量不變?就必須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吸收.
根據反應式:碳酸鈉與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就行了.
所以把出來的氣體再引回去就行了.碳酸鈉足量就行.
⑶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實驗問題~~跪求~!
有,碳酸鈉吸水之後和鹽酸仍反應,但是實際並沒有那麼多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水有一部分質量),所以需要的鹽酸的體積就少了,分母越小,分數的值就越大,所以偏高。
⑷ 實驗室在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時為什麼不用碳酸鈉與鹽酸反應製取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氣體時用的是碳酸鈉和稀鹽酸,不能用碳酸鈉和濃鹽酸,因為濃鹽酸有揮發性,在反應過程中濃鹽酸揮發會導致製取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裡面參雜有氯化氫氣體。
⑸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後溶液質量變輕的原因如何改進實驗裝置
上述反應中,因為有二氧化碳的產生,所以溶液質量會變輕。
你的意思是改進裝置,要想使溶液質量不變?就必須把產生的二氧化碳吸收。
根據反應式:碳酸鈉與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就行了。
所以把出來的氣體再引回去就行了。碳酸鈉足量就行。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⑹ 碳酸鈉與稀鹽酸的反應實驗
老師上課說過,含鈉離子的性質活潑,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反應速度十分快,不易收集,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速度適中。
⑺ 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當鹽酸足量時,生成氯化鈉和碳酸,不穩定的碳酸立刻分
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這個反應可以用來制備二氧化碳:
(7)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碳酸鈉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構成的,屬於鹽類物質,其水溶液顯鹼性,俗稱「純鹼」。
由於它含碳酸根離子,可以與酸類物質(都含氫離子)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也可以與含鈣或鋇等離子的可溶性物質反應生成沉澱(碳酸鈣),且沉澱加硝酸後能溶解。
由於碳酸鈉既與酸反應,也能與鹼氫氧化鈣、氫氧化鋇等反應,還能與鹽氯化鈣、硝酸鋇等反應,且其溶液發生水解還顯鹼性。
⑻ 碳酸鈉和鹽酸反應方程式
如果鹽酸少量(鹽酸滴入碳酸鈉溶液):Na₂CO₃ + HCl = NaCl + NaHCO₃ 無氣體產生
如果鹽酸足量(碳酸鈉溶液滴入鹽酸):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 有氣體產生
碳酸鈉常溫下為白色無氣味的粉末或顆粒。有吸水性,露置空氣中逐漸吸收 1mol/L水分(約=15%)。碳酸鈉易溶於水和甘油。20℃時每一百克水能溶解20克碳酸鈉,35.4℃時溶解度最大,100克水中可溶解49.7克碳酸鈉,微溶於無水乙醇,難溶於丙醇。
(8)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強鹼性(pH=11.6)且有一定的腐蝕性,能與酸發生復分解反應,也能與一些鈣鹽、鋇鹽發生復分解反應。
長期暴露在空氣中能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氫鈉,並結成硬塊。
由於碳酸鈉在水溶液中水解,電離出的碳酸根離子與水中氫離子結合成碳酸氫根離子,導致溶液中氫離子減少,剩下電離的氫氧根離子,所以溶液pH顯鹼性。
由於碳酸鈉在水中水解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它與某些鹽的反應則會推動化學平衡向正方向移動,生成相應的鹼和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