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綠色植物色素提取實驗裝置圖

綠色植物色素提取實驗裝置圖

發布時間:2022-01-15 08:45:10

❶ 如圖是「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部分材料和用具.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步驟①加入研缽內

(1)研磨時需要加入3種物質:10 mL的無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增大摩擦力,使細胞和葉綠體破碎;細胞研磨破碎後,會溢出有機酸,為防止葉綠素中的鎂被氫取代,破壞葉綠素,研磨時需加入少許碳酸鈣中和有機酸.
(2)過濾研磨液時,漏斗基部不能用濾紙,因為色素可吸附在濾紙上.一般用一層尼龍布過濾.
(3)剪去兩角的作用是防止兩邊色素擴散過快.畫濾液細線的要求是細、齊、直,防止色素帶重疊.
(4)層析時的關鍵技術是不能讓層析液沒及濾液細線,否則,濾液細線會被層析液溶解,不能分離.4種色素溶於層析液中,因溶解度的差異,造成在濾紙條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由於層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揮發,所以要加蓋.色素帶的寬度是由各種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帶越寬,一般植物葉片中葉綠素a含量最多,所以葉綠素a帶最寬.擴散速度最快的是胡蘿卜素,在色素帶的最上層.
(5)葉綠素不穩定,易分解,而葉黃素和胡蘿卜素較穩定.
故答案為:
(1)無水乙醇二氧化硅碳酸鈣
(2)尼龍布
(3)防止色素帶不整齊細、齊、直
(4)層析液不要沒及濾液細線防止層析液揮發葉綠素a胡蘿卜素
(5)葉綠素a和葉綠素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

❷ 綠葉中色素的分離和提取實驗紙帶分析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鈣防止研磨過程中色素被破壞
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層析液分離色素

❸ 葉綠素提取實驗

一 實驗目的

1.掌握提取葉綠素的方法;

2.了解薄層層析的原理,掌握薄層層析的一般操作和定性鑒定方法

二 實驗原理

1.葉綠素提取

高等植物體內的葉綠體色素有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兩類,主要包括葉綠素a (C55H72O5N4Mg)、葉綠素b(C55H70O6N4Mg)、β—胡蘿卜素(C40H56)和葉黃素(C40H56O2)等4種。葉綠素a和葉綠素b為吡咯衍生物與金屬鎂的配合物,胡蘿卜素是一種橙色天然色素,屬於四萜類,為一長鏈共軛多烯,有α、β、γ三種異構體,其中,β異構體含量最多。葉黃素為一種黃色色素,與葉綠素同存在於植物體中,是胡蘿卜素的羥基衍生物,較易溶於乙醇,在乙醚中溶解度較小。根據它們的化學特性,可將它們從植物葉片中提取出來,並通過萃取、沉澱和色譜方法將它們分離開來。

2.薄層色譜

薄層層析是快速分離和定性分析微量物質的一種極為重要的實驗技術,具有設備簡單、操作方便而快速的特點。它是將固定相支持物均勻地鋪在玻片上製成薄層板,將樣品溶液點加在起點處,置於層析容器中用合適的溶劑展開而達到分離的目的。用此法分離時幾乎不受溫度的影響,可採用腐蝕性顯色劑,而且可在高溫下顯色,特別適用於揮發性小或在較高溫度下易發生反應的物質,同時也常用來跟蹤有機反應或監測有機反應完成的程度。

薄層層析的器材選擇:

(1)基板:玻璃、塑料、金屬箔,常用玻璃板。

(2)吸附劑:

吸附劑要有合適的吸附力,並且必須與展開劑和被吸附物質均不起化學反應。可用作吸附劑的物質很多,常用的有硅膠和氧化鋁,由於吸附性好,適用於各類化合物的分離,應用最廣。選擇吸附劑時主要根據樣品的溶解度、酸鹼性及極性。氧化鋁一般是微鹼性吸附劑,適用於鹼性物質及中性物質的分離;而硅膠是微酸性吸附劑,適用於酸性物質及中性物質的分離。以下簡單介紹吸附劑的幾個基本參數。

種類:常用:氧化鋁(強極性)、硅膠(中強極性)

不常用:硅藻土、纖維素、糖類、活性碳

符號:H——無任何添加劑;G——加有鍛石膏(Gypsum,CaSO4·1/2 H2O)粘合劑;

F——加有熒光素(Fluorescein)

CMC——加有羧甲基纖維素鈉(Carboxymethyl cellulose)

例:硅膠GF254表示硅膠中既加有煅石膏粘合劑,也加有熒光素,可以在波長254nm的紫外光下激發出熒光

粒度:目:1cm2內的篩孔數,數目越大,顆粒越小。薄層所用吸附劑顆粒較細,氧化鋁為200目,硅膠為100~150目。

μ:顆粒的平均直徑,以微米表示。例如:40μ的顆粒與100目相當。

活性:

吸附劑按其含水量的多少各分為五個等級:I級含水量最少,活性最高;V級含水量最多,活性最低;但並不是活性越高分離效果越好,選用哪種活性級別的吸附劑,要用實驗的方法來確定。

酸鹼性:

市售氧化鋁有酸性(用以分離酸性化合物)、中性、鹼性(用以分離生物鹼等鹼性化合物),其蒸餾水洗出液的pH值分別為4、7.5、9—10;其中以中性氧化鋁應用最廣,可用來分離各種化合物,特別是那些對酸、鹼敏感的化合物。

硅膠沒有酸鹼性之分。

(3)展開劑

在樣品組分-吸附劑-展開劑三個因素中。對一確定組分,樣品的結構和性質可看作是一不變因素,吸附劑和展開劑是可變因素。而吸附劑的種類有限,因此選擇合適的展開劑就成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展開劑的選擇有以下要求:

(a)對待測組分有很好的溶解度。

(b)能使待測組分與雜質分開,與基線分離。

(c)使展開後的組分斑點圓而集中,不應有拖尾現象。

(d)使待測組分的Rf值最好在0.4~0.5,如樣品中待測組分較多,Rf值則可在0.25~0.75范圈內,組分間的Rf值最好相差0.1左右。由於薄層色譜法用途非常廣泛,國內外均有現成的鋪有吸附劑的薄層板出售。一般實驗室中也可自己制備。

(e)不與組分發生化學反應,或在某些吸附劑存在下發生聚合。

(f)具有適中的沸點和較低的粘滯度。

展開劑的極性是指與樣品組分相互作用時。展開劑分子與吸附劑分子的色散作用、偶極作用、氫鍵作用及介電作用的總和。展開劑要根據樣品的極性及溶解度,吸附劑活性等因素進行選擇,總的原則是展開劑的極性能使組分的Rf值在0.5左右。常用溶劑極性次序是:石油醚<環己烷<苯<乙醚<氯仿<乙酸丁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

如一種溶劑不能充分展開,可選用二元或多元溶劑系統。

4.展開槽與展開:

薄層的展開在密閉的容器即展開槽或稱為層析缸中進行。

展開:

合適的展開劑用量為浸及下端硅膠,但不浸及樣點;點樣端向下,每次只展開一塊,放在正中,以免爬斜(進而展開傾斜)。

5.顯色:

如果化合物本身有顏色,就可直接觀察它的斑點。如果本身無色,可先在紫外燈光下觀察有無熒光斑點(有苯環的物質都有),用鉛筆在薄層板上劃出斑點的位置;對於在紫外燈光下不顯色的,可放在含少量碘蒸氣的容器中顯色來檢查色點(因為許多化合物都能和碘成黃棕色斑點),顯色後,立即用鉛筆標出斑點的位置。常用

普適性顯色劑:濃硫酸、碘蒸氣、熒光素,專用顯色劑:茚三酮、三氯化鐵溶液等。

三、實驗儀器與葯品

儀器:半微量玻璃儀器一箱,小燒杯,層析缸(槽),載玻片(100mm×25mm)乾燥器,電吹風,毛細管,移液管,研缽,布氏漏斗,抽濾裝置。

試劑:硅膠,1% CMC,石油醚(60~90℃),乙醇,丙酮,乙醚,飽和NaCl溶液,無水Na2SO4

四、實驗步驟

1.制板:

將硅膠加 1% CMC,調成槳狀(硅膠:CMC=1:3~4)(在平鋪玻璃板上能晃動但不能流動),將其塗在載玻片上(100mm×25mm)),為使其坦平,可將載玻片用手端平晃動,至平坦為止,放在干凈平坦的檯面上,晾乾之後放入105℃烘箱活化1小時,取出放入乾燥器內待用。

2、葉綠素的提取

在研缽中放入幾片(約5g)菠菜葉(新鮮的或冷凍的都可以.如果是冷凍的,解凍後包在紙中輕壓吸左水分)。加人10mL2:1石油醚和乙醇混合液,適當研磨。將提取液用滴管轉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人10 mL飽和NaCl溶液(防止生成乳濁液)除去水溶性物質,分去H2O層,再用蒸餾水洗滌兩次。將有機層轉入乾燥的小錐形瓶中,加2g入無水Na2SO4乾燥。乾燥後的液體傾至另—錐形瓶中(如溶液顏色太淺,可在通風櫃中適當蒸發濃縮)。

3、點樣

用一根內徑 1mm的毛細管,吸取適量提取液,輕輕地點在距薄板一端1.5cm處,平行點兩點,兩點相距1cm左右。若一次點樣不夠,可待樣品溶劑揮發後.再在原處點第二次,但點樣斑點直徑不得越過2mm。

4、展開

先在層析缸中放入展開劑[石油醚(60~90℃)-丙酮—乙醚(體積比為3:1:1)],加蓋使缸內蒸氣飽10min, 再將薄層板斜靠於層析缸內壁。點樣端接觸展開劑但樣點不能浸沒於展開劑中,密閉層祈缸。待展開劑上升到距薄層板另一端約1crm時,取出平放,用鉛筆或小針劃前沿線位置,晾乾或用電吹風吹乾薄層。

五、實驗注意事項

1.制板時用注意使板上硅膠厚度盡量一致。

2.植物葉片不要研成糊狀,否則會給分離造成困難

❹ 求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過程

研缽就是用來研磨葉片的啊~~~還要加碳酸鈣和二氧化硅研磨充分!你可以去網路上看看它長啥樣的。
2、研磨液迅速倒入以及用棉塞是因為研磨要加入丙酮,丙酮很容易揮發,丙酮是用來溶解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因為葉綠素能溶解在丙酮里。單層尼龍布是為了過濾充分吧,因為葉片的研磨有殘渣。
3、「將乾燥的定性濾紙條剪成長與寬略小於試管長與寬的濾紙條」是因為,你還要放到試管中,讓它跑開,在後面的步驟里。濾紙條一端剪去兩個角使之呈梯形,是為了防止濾液就沿兩邊往上跑,這樣就分不開了。就象毛細管一樣的那個原理。距離1cm是因為等下要放在分離液中跑,又不能讓葉綠素浸到分離液中啊。用鉛筆可以劃得整齊,這樣讓每一種色素都有共同的起點,才分得開!
4、畫得越細越多次,就越濃,越好跑,分得開,越清楚。

還有不懂的就看下原理:
分離要用的主要試劑是層析液。層析液是一種脂溶性很強的有機溶劑。葉綠體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慢。
層析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將紙條畫有濾液細線的一端置於燒杯中的層析液中,注意千萬不要將濾液細線浸沒在層析液中,否則會使色素溶解而導致試驗失敗。層析液是揮發性較強的有機溶劑,並且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操作中要盡量用培養皿蓋住燒杯口。
觀察實驗結果:最後濾紙條上將分離出四條色素帶,顏色從上往下分別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四種色素分別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

❺ 如何提取植物色素(包括:器材、葯品)

一般考點
1、加入二氧化硅的原因:有利於充分研磨
2、加入碳酸鈣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壞。研磨時會破壞溶酶體,溶酶體裡面的有機酸會流出來而色素中有Mg,碳酸鈣能和酸反應,防止酸和鎂反應,破壞了色素。
3、加入無水乙醇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於無水乙醇等有機溶劑中,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4、層析液的作用:光合色素可溶於層析液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光合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光合色素在濾紙上擴散得慢。這樣,最終不同的光合色素會在擴散過程中分離開來。

(1)提取光合色素
用天平稱取5 g綠色葉片,剪碎,放入研缽中。向研缽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加入10 mL無水乙醇(也可用丙酮),迅速、充分地研磨。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塊單層尼龍布,將漏斗插入試管。將研磨液倒入漏斗,及時用棉塞塞嚴盛有濾液的試管。
①剪碎和加二氧化硅的作用:利於研磨充分
②加入碳酸鈣的原因:防止色素破壞。研磨時會破壞溶酶體,溶酶體裡面的有機酸會流出來而色素中有Mg,碳酸鈣能和酸反應,防止酸和鎂反應,破壞了色素。
③加入無水乙醇(丙酮)的原因:光合色素易溶於無水乙醇等有機溶劑中,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④迅速研磨:防止乙醇揮發和色素的破壞。
⑤單層尼龍布的作用:過濾、去除雜質。
⑥用棉塞塞嚴的原因:防止乙醇(丙酮)揮發、提取液變少、變干。

(2)制備濾紙條
將乾燥的定性濾紙剪成長與寬略小於試管長與寬的濾紙條,將濾紙條一端剪去兩角,在此端距頂端1 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橫線。
①濾紙條的長與寬略小於試管:既能使濾紙條輕松地放入試管內,易於取出,也能防止濾紙條太小,彎曲塌陷在試管內。
②剪去濾紙條兩角的作用:1.保證濾紙能立在燒杯中2.保證濾紙上的濾液線能水平向上擴展。
③1 cm:保證濾紙條有足夠的長度泡在層析液中,又能使色素帶不浸在層析液(分離液)中。
④用鉛筆,不能用簽字筆、圓珠筆、畫筆的原因:簽字筆、圓珠筆、畫筆的筆液色素會也能溶於乙醇和層析液,污染從綠葉中提取的色素。

(3)畫濾液細線
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均勻畫細線(也可用玻片較短那一端的邊緣沾取濾液後,印在濾紙條上)。待濾液線干後,重復畫線一兩次。
①濾液線要細,要均勻:保證濾液色素在同一起始點上。
②待濾液線干後再重復畫線的原因:既保證了濾液線的色素量,也防止濾液線過寬。畫的次數越多,色素量越多,越好跑,色素帶也就分得越開,越清楚。

(4)分離光合色素
將適量的層析液(分離液)倒入試管,將濾紙條畫線一端朝下,輕輕插入層析液中,迅速塞緊試管口。
①適量的層析液:保證足量用於色素的分離,防止層析液浸沒濾液線,也防止空氣污染(層析液易揮發、有毒),避免試劑的浪費。
②層析液的作用:色素可溶於層析液中,不同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在濾紙上擴散得慢。這樣,最終不同的色素會在擴散過程中分離開來。
③注意不要讓層析液觸及濾液線。接觸後會使大量濾液溶於層析液中,導致實驗失敗。
④塞緊試管口的原因:層析液易揮發,且具一定的毒性。

(5)觀察、記錄
待層析液上緣擴散至接近濾紙條頂端時,將濾紙條取出,風干。觀察濾紙條上所出現的色素帶及其顏色,並做好記錄。
最後濾紙條上將分離出四條色素帶,顏色從上往下分別是橙黃色、黃色、藍綠色和黃綠色,四種色素分別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和葉綠素b。

❻ 圖表示葉綠體色素提取分離實驗中紙層析的結果,據圖判斷用作實驗材料的葉片顏色為()A.紅色B.黃色

正常綠葉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葉綠素a,其次是葉綠素b,第三位的是葉黃素,含量最少的是胡蘿卜素,所以植物葉片是綠色的原因是葉綠素的含量高於類胡蘿卜素的含量,秋天葉子變黃的原因是葉綠素不穩定分解了,顯示出類胡蘿卜素的顏色.從圖中可以看出,胡蘿卜素、葉黃素明顯高於葉綠素a、葉綠素b,故葉片呈黃色.
故選:B.

❼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結果四種色素的位置從上到下依次為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結果四種色素的位置從上到下依次為:
橙黃色地胡蘿卜素,
黃色的葉黃素,
藍綠色的葉綠素a,
黃綠色的葉綠素b.

❽ 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報告.是照你的答案直接抄下去呢還是只是那個步驟啊詳細點行嗎!拜託拉!

活動目標

1.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

2.探究綠葉中含有幾種色素。

實驗原理

光合色素易溶於無水乙醇等有機溶劑中,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綠葉中的光合色素。

光合色素可溶於層析液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光合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溶解度低的光合色素在濾紙上擴散得慢。這樣,最終不同的光合色素會在擴散過程中分離開來。

操作指南

1.材料 新鮮的綠色葉片(如菠菜葉,南方學校也可嘗試用朱槿葉)

2.用具 定性濾紙,棉塞,試管,試管架,研缽,玻璃漏斗,尼龍布,毛細吸管,剪刀,葯勺,天平,10 mL量筒。

3.試劑及其他葯品 無水乙醇,層析液,二氧化硅,碳酸鈣。

4.操作要點

(1)提取光合色素

用天平稱取5 g綠色葉片,剪碎,放入研缽中。向研缽中放入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鈣,加入10 mL無水乙醇,迅速、充分地研磨。在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塊單層尼龍布,將漏斗插入試管。將研磨液倒入漏斗,及時用棉塞塞嚴盛有濾液的試管。

(2)制備濾紙條

將乾燥的定性濾紙剪成長與寬略小於試管長與寬的濾紙條,將濾紙條一端剪去兩角,在此端距頂端1 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橫線。

(3)畫濾液細線

用毛細吸管吸取少量濾液,沿鉛筆線均勻畫細線。待濾液線干後,重復畫線一兩次。

(4)分離光合色素

將適量的層析液倒入試管,將濾紙條畫線一端朝下,輕輕插入層析液中,迅速塞緊試管口。(注意:不要讓層析液觸及濾液線。)

(5)觀察、記錄

待層析液上緣擴散至接近濾紙條頂端時,將濾紙條取出,風干。觀察濾紙條上所出現的色素帶及其顏色,並做好記錄。

5.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應選擇綠色較深、光合色素含量較高的植物葉片,如菠菜葉、朱槿葉等,作為實驗材料,以便使濾液中色素濃度較高。

(2)畫濾液細線時,要迅速,並要等濾液接近干時,再重復畫線,以防濾液擴散開使濾液線過寬,影響分離效果。

(3)將濾紙條插入層析液中時,要避免濾液細線直接觸及層析液。試管中的層析液高度不要接近或超過濾液細線所處的高度,可靈活把握層析液的用量。

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

植物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植物體所有部位的細胞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嗎?

綠色的葉片可以進行光合作用,而植物體的非綠色部位(如根)的細胞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引出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之一──光合色素。

2.提出問題

綠色的植物細胞中參與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幾種?

3.原理介紹

參見本實驗的實驗原理。

4.學生了解實驗步驟

學生分小組閱讀、討論實驗操作步驟,並提出他們所困惑的問題。

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問題並解決問題。

5.實驗操作過程



6.觀察和分析結果

觀察濾紙條上色素帶的數量、顏色、排列順序。

7.得出結論

使學生明確光合色素的種類。

8.引導學生填寫實驗報告

評價建議

本實驗可重點針對學生實驗操作的規范性、准確性,以及實驗結果的好壞做出評價。

替代方案

實驗名稱:綠色植物光合色素的分離

實驗目的:

1.嘗試用紙層析法分離綠色植物的光合色素。

2.探索綠色植物光合色素的種類。

實驗原理:(同原實驗)

材料:新鮮的綠色葉片(如菠菜葉、朱槿葉等)

用具:吸水紙,定性濾紙,小燒杯,培養皿蓋,墊板,硬幣,量筒。

試劑:層析液

操作要點:

1.制備濾紙條

取乾燥的定性濾紙,剪成長6 cm左右、寬1 cm左右的濾紙條,將濾紙條的一端剪去兩角,並在距這一端1 cm處用鉛筆畫一條細橫線。

2.獲取色素線

(1)取一片新鮮的綠色葉片。

(2)將墊板放在實驗台上,把吸水紙鋪在墊板上,將制備好的濾紙條放在吸水紙上。

(3)把葉片放在濾紙條上,用硬幣的側緣對准濾紙條上的鉛筆細線滾壓葉片,反復多次,直到在濾紙條上出現一條深綠色的色素線。

3.分離光合色素

將3 mL層析液倒入小燒杯,將濾紙條有色素線的一端向下,輕輕插入層析液中。不要讓色素線浸入層析液中,不要讓濾紙條貼在燒杯壁上。用培養皿蓋蓋在燒杯上。

4.觀察結果

10 min左右取出濾紙條。待其乾燥後,觀察分離出的色素帶有幾條,分別呈什麼顏色,並做好記錄。

❾ 高中生物實驗 綠葉色素的提取

葉綠素提取的准備工作是在一個半暗的房間里,室溫保持在25℃。

提取步驟如下:

(1) 取1000克新鮮的綠葉,在韋氏攪切器中粉碎。

(2)將粉碎的1000克綠葉放進加有少量的碳酸鈣的丙酮中(溫度20℃)進行萃取,直到過濾、清洗後的葉子碎片為無色。

(3)將過濾後的丙酮提取液放到盛有1升石油醚和100ml丙酮的漏斗中,然後輕輕地旋轉,同時加放蒸餾水直到分層為止。水層的大部分丙酮和水溶雜質被丟棄,只剩石油醚溶液。

(4)將石油醚溶液用蒸餾水再次凈化後,用含有石油醚和0.01克草酸的200ml80%的甲醇溶液清洗5次以上,最後得到黃綠色懸浮液。

(5)用無水硫酸鈉對懸浮液進行乾燥,並將其滲入到3cm厚的蔗糖粉末製成柱中,然後用石油醚清洗沉澱的色素去掉類胡蘿卜素,使之只含有天然的葉綠素。

(6)含有天然葉綠素的蔗糖柱分兩層,綠層有4-10mm的葉綠素b層,另一藍層為2-6mm的葉綠素a層。

(7)將位於藍層正中的部分(約占藍層的一半) 放入醚中,對此懸浮液進行過濾、洗提,用蒸餾水清洗,用硫酸鈉乾燥,再用器皿進行過濾後,得到葉綠素a。

(8)將(6)中的綠層中間部分移出,迅速放入醚中過濾、洗提,製成葉綠素b醚溶液。

(9)綠色植物色素提取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葉綠素的分離

色譜法是一種很好的分離純化、鑒定有機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微量分析中應用的更是廣泛。果蔬中色素主要包括脂溶性的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和水溶性的花青素。

在提取實驗時,我們可以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把水溶性的花青素濾掉,繼而可以利用薄層色譜、柱色譜、高效液相色譜對胡蘿卜素、葉黃素和葉綠素進行分離。

由於這三種色素的極性依次減弱,可以適當地選擇單一的有機溶劑或者不同配比的混合溶劑作為展開劑和洗脫劑,確定最佳的優化分離條件。

葉綠素-網路

閱讀全文

與綠色植物色素提取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術室凈化設備有哪些 瀏覽:866
礦山裡有什麼機械加油 瀏覽:507
閥門咬絲是什麼意思 瀏覽:519
武昌儀表廠商電話多少 瀏覽:663
寶馬330i排氣閥門常開 瀏覽:225
電梯轎廂的制停裝置的作用 瀏覽:500
如何看待移動設備英語 瀏覽:487
電梯閥門安裝前進行什麼實驗 瀏覽:117
五菱榮光前輪胎軸承多少錢 瀏覽:7
測量儀器儀表費用多少 瀏覽:302
格力變頻一赫茲什麼製冷劑 瀏覽:714
自動裝置主要組成 瀏覽:235
電動工具產品的研究現狀 瀏覽:321
軸承加油後溫度為什麼降低 瀏覽:573
熱量表和表測閥門怎麼套定額 瀏覽:174
嬰兒四驅車充電儀表怎麼顯示 瀏覽:669
洗沙絞槽軸承怎麼卸 瀏覽:814
機械畢業設計總結怎麼寫 瀏覽:489
油煙機電機用什麼軸承 瀏覽:702
閥門描述中1f6是指什麼 瀏覽: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