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萬能表的使用物理實驗預習報告
萬能表的使用物理實驗預習報告
一. 實驗器材
機械萬用表一隻、數字萬用表一隻、干電池一個、二極體兩只、色環電阻若干、電阻箱一個,導線若干
二.實驗步驟
(一)用機械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測定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壓,電阻
1,機械萬用表
(1)首先檢查指針是否指在機械零位上,如不指在零位時,可旋轉表蓋
的調零器使指針指示在零位上(機械調零)
(2)將測試棒紅黑插頭分別插入"+" "-"插座中,先將表棒搭在一起短路,使指針向右偏轉轉,隨即調整「Ω」調零旋鈕(稱歐姆調零),使指針恰好指到0(若不能指示歐姆零位,則說明電池電壓不足,應更換電池)
(3)根據需要測量的對象,直流電流,直流電壓,交流電壓,電阻(測量交流電時,表筆不分正負,且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等,選擇對應的合適的量程,注意選用合適的量程時,使用試觸法。
(4)根據指針偏轉情況,准確讀出相應的讀數
2.數字萬用表
測定交直流電壓
(1)紅表筆插入V Ω孔
(2)黑表筆插入COM孔
(3)量程旋鈕打到V-或V~適當位置
(4)讀出顯示屏上顯示的數據
測定直流電流
(1)斷開電路
(2)黑表筆插入com埠,紅表筆插入mA或者20A埠
(3)功能旋轉開關打至A~(交流)或A-(直流),並選擇 合適 的量程 斷開被測線路,將數字萬用表串聯入被測 線路中,被測線路中電流
(4)從一端流入紅表筆,經萬用表黑表筆流出,再流入被測線路中
(5)接通電路
(6)讀出LCD顯示屏數字
(二)用數字萬用表測定色環電阻的阻值,並計算與標准值之間的誤差
1.首先將紅表筆插入V Ω孔 黑表筆插入COM孔 2. 量程旋鈕打到「Ω」量程檔適當位置。
3選取三個色環電阻,分別用紅黑表筆接到電阻兩端金屬部分,測量其阻值,若屏幕上顯示「1」則換取較大的量程,若顯示為「0」,則換取較小的量程
4.讀出顯示屏上顯示的數據,即為此色環電阻的測定值
5.准確讀出色環電阻的標准值,並與測定值相比較.
Ⅱ 萬用表的組裝實驗報告,怎麼寫得,越詳細越好!!!急
萬用表的組裝實驗報告 - 만능계의 조립실헙 보고
Ⅲ 急求:電子元件的認識與測量實驗報告
實驗二 晶體管元件的認識和測量(教案)
實驗目的(講解時間2分鍾、重點講解目的要求及意義)
1、掌握用數字萬用表鑒別晶體管的性能;
2、了解晶體管特殊性圖示儀的簡單原理及使用方法,用晶體管的特性圖示儀測量晶體管的特性曲線和參數;
3、繪制小功率晶體管的特性曲線,並運用特性曲線求參數。
實驗器材(講解時間1分鍾、重點介紹晶體管特性圖示儀優點)
晶體管特性圖示儀 XJ4810 一台; 數字萬用表 UT56 一隻; 晶體三極體 3AX31、9014、9015 各一隻; 穩壓管 2CW 一隻。
實驗原理(講解時間15分鍾)
1、常用晶體二極體、三極體外形圖(講解時間2分鍾、重點介紹類型、外形結構、主要性能指標)
2、用數字萬用表鑒別晶體三極體(講解時間3分鍾、重點講解用數字萬用表鑒別晶體三極體管腳)
(1)晶體管的管腳和類型的識別:
①先判斷基級
②判別類型
③集電極和發射極的判斷
(2)晶體管性能好壞的檢查
3、三極體輸出特性曲線及其逐點測量法示意圖(講解時間1分鍾、重點講解輸入電流與輸出電流的關系)
4、三極體特性圖示儀組成方框圖(講解時間1分鍾、重點講解單元電路的作用)
5、圖示法測三極體輸出特性基本原理(講解時間2分鍾、重點講解輸入電流與輸出電流及輸出電壓的時間關系)
6、運用晶體管特性曲線求參數 (講解時間2分鍾、重點講解如何利用輸出特性曲線求hfe)
7、XJ4810型半導體管特性圖示儀 (講解時間4分鍾、重點介紹面板控制旋鈕的作用及使用中注意事項)
實驗內容(講解時間7分鍾)
1、用數字萬用表鑒別晶體三極體的性能(講解時間1分鍾)
(1)先判斷晶體管的基極;
(2)判斷晶體管的集電極;
(3)判斷晶體管的類型;
(4)利用數字萬用表測晶體管hfe值。
2、用XJ4810型晶體管特性圖示儀測量晶體管的特性曲線與參數(講解時間6分鍾、重點講解如何利用參數內容來調節相關旋鈕)
(1)測穩壓管理費WC4正反向伏安特性,在方格紙上記下圖示儀所顯示的特性曲線,並記錄穩定電壓VZ。
(2)晶體三極體輸出特性測量。
①測出3AX31和9014兩管共發射極連接的輸出特性曲線族,並用方格紙記下曲線分別估算線性區的hfe值。
②分別求出二管子在VCE=3V,IC=5mA情況下管子的hfe值。
(3)晶體三極體輸入特性測量
①測出3AX31和9014兩管共發射極連接的輸入特性曲線,在方格紙上記下圖示儀所顯示的特性曲線族。
②從輸入特性曲線上求取VBE=0.6V(硅管)、VBE=0.20V(鍺管)的輸入電阻hie值。
(4)晶體三極體反向擊穿電壓BVCEO的測量。測出3AX31和9014兩管的BVCEO將擊穿曲線記錄於方格紙上,並求取BVCEO的值。
(5)晶體管穿透電流的測量。測出3AX31的ICEO曲線,用方格紙記錄圖示儀的ICEO曲線。
注意事項(講解時間2分鍾)
1、注意晶體管引腳。
2、集電極掃描電壓不能加的太高,一般小功率管在幾十伏。以免擊穿晶體管。
3、基極電流不能太大,一般小功率管在微安級。
4、注意晶體三極體導電類型
實驗報告要求(講解時間1分鍾)
1、整理實驗數據,畫出被測各類特性曲線(共7條曲線)。
2、從實驗結果分析鍺、硅管的不同點。
Ⅳ 求文檔: 浙江海洋學院電工電子實驗報告—萬用表和示波器使用
這個東西你應該找學長,沒這門課,幫不上忙
Ⅳ 電工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電工的實驗報告怎麼寫?這個要自己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去寫啊,你到底做了什麼樣的實驗呢?准備了一些什麼材料啊?都寫出來就好了呀,實驗過程最後結果都寫上。
Ⅵ 電子技術 焊接以及組裝萬用表實習報告
電工電子實習報告
一、實習時間:2006-2-27~2006-3-3
二、實習地點:湖南工程學院電工電子實驗室
三、指導老師:楊老師、李老師
四、實習目的:
通過一個星期的電子實習,使我對電子元件及收音機的裝機與調試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認識,打好了日後學習電子技術課的入門基礎。同時實習使我獲得了收音機的實際生產知識和裝配技能,培養了我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獨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養了我與其他同學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具體如下:
1.熟悉手工焊錫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維護與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電烙鐵的焊接技術,能夠獨立的完成簡單電子產品的安裝與焊接。熟悉電子產品的安裝工藝的生產流程。
3.熟悉印製電路板設計的步驟和方法,熟悉手工製作印製電板的工藝流程,能夠根據電路原理圖,元器件實物設計並製作印製電路板。
4.熟悉常用電子器件的類別、型號、規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圍,能查閱有關的電子器件圖書。
5.能夠正確識別和選用常用的電子器件,並且能夠熟練使用普通萬用表和數字萬用表。
6.了解電子產品的焊接、調試與維修方法。
五、實習內容:
星期
任務
講課
操作
一
上午
1.觀看關於實習的錄像,從總體把握實習,明確實習的目的和意義;
2.講解焊接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
3.分發與清點工具。
2
1
0.5
下午
練習焊接
3.0
二
上午
1. 講解印製電路的設計要求、方法和設計原理;
2. 講解印製電板的生產工藝流程;
3. 講解了印製電路圖的識圖方法。
4. 練習焊接;
5. 分發與清點元件。
2.7
0.6
0.2
下午
繪制調光電路印製電路的原理與印製圖。
3.0
三
上午
繪制調光電路印製電路的原理與印製圖
3.0
下午
1. 講解收音機的工作原理及其分類;
2. 講解收音機元器件的類別、型號、使用范圍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確選擇元器件。
3. 講解如何使用工具測試元器件
3.0
四
上午
組裝、焊接與調試收音機。
3.5
下午
1. 組裝、焊接與調試收音機;
2. 上交產品與評分。
3.0
五
上午
將焊接產品交給老師評分,收拾桌面,打掃衛生。
3.5
下午
答疑
3.0
六、對焊接實習的感受:
在一周的實習過程中最挑戰我動手能力的一項訓練就是焊接。焊接是金屬加工的基本方法之一。其基本操作「五步法」——准備施焊,加熱焊件,熔化焊料,移開焊錫,移開烙鐵(又「三步法」)——看似容易,實則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掌握。剛開始的焊點只能用「丑不忍睹」這四個字來形容,但焊接考核逼迫我們用僅僅一天的時間完成考核目標,可以說是必須要有質的飛躍。於是我耐下心思,戒驕戒躁,慢慢來。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中,我拿著烙鐵的手不抖了,送焊錫的手基本能掌握用量了,焊接技術日趨成熟。當我終於能用最短時間完成一個合格焊點時,對焊接的恐懼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動手能力的信心。在這一過程當中深深的感覺到,看似簡單的,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在對焊接實習的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以前我不知道的東西,比如,像實習前我只知道有電烙鐵,不知道它還有好多種類,有單用式、兩用式、調溫式、恆溫式、直熱式、感應式、內熱式和外熱式,種類這么多。還有就是在掛錫以前不能用松香去擦拭電烙鐵,這樣會加快它的腐蝕並且減少空氣污染,等等。但是我也遇到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1.為什麼要對焊接物進行掛錫,是為了防止氧化嗎,只要我將被焊接元件的表面清洗干凈不就可以了嗎,不明白;2.待電烙鐵加熱完全後,到底是先塗助焊劑還是先掛錫,我採用後者,有人採用前者。都焊出來了,但我在焊接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焊不化的狀況,而採用後者不是加快它的腐蝕並且減少空氣污染嗎,不明白。
七、對印製電路板圖的設計實習的感受
焊接挑戰我得動手能力,那麼印製電路板圖的設計則是挑戰我的快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在我過去一直沒有接觸過印製電路板圖的前提下,用一個下午的時間去接受、消化老師講的內容,不能不說是對我的一個極大的挑戰。在這過程中主要是鍛煉了我與我與其他同學的團隊合作、共同探討、共同前進的精神。因為我對電路知識不是很清楚,可以說是模糊。但是當我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去向其他同學請教時,即使他們正在忙於思考,也會停下來幫助我,消除我得盲點。當我有什麼想法告訴他們的時候,他們會不因為我得無知而不採納我得建議。在這個實習整個過程中,我雖然只是一個配角,但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同學之間友誼的真摯。在實習過程中,我熟悉了印製電路板的工藝流程、設計步驟和方法。可是我未能獨立完成印製電路板圖的設計,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這個實習迫使我相信自己的知識尚不健全,動手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八、六管超外差式收音機的組裝與調試實習的感受
對我來說,這無疑是一門新的學問,既是一種挑戰,也學到了很多有使用價值的知識。這個實習是我最感興趣的實習,也是我最失敗的實習。從小我就喜歡組裝和拆卸,可這次我卻失敗了一次,雖然第二次成功了,但畢竟比別人多了實習的時間。總結這個實習我感覺自己有時候十分的粗心和不自信,剛開始我得收音機是好的,可我測試的時候總是不響,問了同學才知道原來我沒有打開開關。打開開關准備去檢查,在檢查之前自己極度不自信的再次測試一遍,這到好將接到揚聲器的線弄斷了,接著是重新焊接揚聲器的街頭,螺絲刀不小心又將揚聲器焊接處給脫落了。俗話說禍不單行,然後是SP1接頭斷了,焊接處的銅箔融化。只好作廢。哎。在這個實習環節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但也明白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還十分的不足,缺乏鍛煉,在這種情形下無法勝任以後的工作,所以在日後的學習過程中,我應該努力的將理論與實際聯合起來,著重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是自己面對以後的工作時有一定的底氣。
九、總結
總的來說,我對這門課是熱情高漲的。第一,我從小就對這種小製作很感興趣,那時不懂焊接,卻喜歡把東西給拆來裝去,但這樣一來,這東西就給廢了。現在電工電子實習課正是學習如何把東西「裝回去」。每次完成一個步驟,我都像孩子那樣高興,並且很有「成就感」。第二,電工電子實習,是以學生自己動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並親手設計、製作、組裝與調試為特色的。它將基本技能訓練,基本工藝知識和創新啟蒙有機結合,培養我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作為信息時代的大學生,作為國家重點培育的高技能人才,僅會操作滑鼠是不夠的,基本的動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創造的基礎和必要條件。
通過一個星期的學習,我覺得自己在以下幾個方面與有收獲:
一、對電子工藝的理論有了初步的系統了解。我們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與電路元件的技巧、印製電路板圖的設計製作與工藝流程、收音機的工作原理與組成元件的作用等。這些知識不僅在課堂上有效,對以後的電子工藝課的學習有很大的指導意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著現實意義。
二、對自己的動手能力是個很大的鍛煉。實踐出真知,縱觀古今,所有發明創造無一不是在實踐中得到檢驗的。沒有足夠的動手能力,就奢談在未來的科研尤其是實驗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實習中,我鍛煉了自己動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機組裝與調試時,好幾個焊盤的間距特別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還是完成了任務。
作者:汪文財
參考資料:http://wencai.blogdriver.com/wencai/1150831.html
Ⅶ 常用儀器使用及實驗基本操作的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1、學習電子技術實驗中常用電子儀器的主要技術指標、性能和正確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觀察正弦信號波形和讀取波形參數的方法。 電路實驗箱的結構、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實驗原理 在模擬電子電路實驗中,要對各種電子儀器進行綜合使用,可按照信號流向,以接線簡捷,調節順手,觀察與讀數方便等原則進行合理布局。接線時應注意,為防止外界干擾,各儀器的公共接地端應連接在一起,稱共地。 1. 信號發生器 信號發生器可以根據需要輸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種信號波形。輸出信號電壓頻率可以通過頻率分擋開關、頻率粗調和細調旋鈕進行調節。輸出信號電壓幅度可由輸出幅度調節旋鈕進行連續調節。 操作要領: 1)按下電源開關。 2)根據需要選定一個波形輸出開關按下。 3)根據所需頻率,選擇頻率范圍(選定一個頻率分擋開關按下)、分別調節頻率粗調和細調旋鈕,在頻率顯示屏上顯示所需頻率即可。 4)調節幅度調節旋鈕,用交流毫伏表測出所需信號電壓值。 注意:信號發生器的輸出端不允許短路。 2. 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頻率范圍內,用來測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電壓的有效值。 操作要領: 1) 為了防止過載損壞儀表,在開機前和測量前(即在輸入端開路情況下)應先將 量程開關置於較大量程處,待輸入端接入電路開始測量時,再逐檔減小量程到適當位置。 2) 讀數:當量程開關旋到左邊首位數為「1」的任一擋位時,應讀取0~10標度尺 上的示數。當量程開關旋到左邊首位數為「3」的任一擋位時,應讀取0~3標度尺上的示數。 3)儀表使用完後,先將量程開關置於較大量程位置後,才能拆線或關機。 3.雙蹤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來觀察和測量信號的波形及參數的設備。雙蹤示波器可以同時對兩個輸入信號進行觀測和比較。 操作要領: 1) 時基線位置的調節 開機數秒鍾後,適當調節垂直(↑↓)和水平(←→)位 移旋鈕,將時基線移至適當的位置。 2) 清晰度的調節 適當調節亮度和聚焦旋鈕,使時基線越細越好(亮度不能太亮, 一般能看清楚即可)。 3) 示波器的顯示方式 示波器主要有單蹤和雙蹤兩種顯示方式,屬單蹤顯示的有「Y1」、「Y2」、「Y1+Y2」,作單蹤顯示時,可選擇「Y1」或「Y2」其中一個按鈕按下。屬雙蹤顯示的有「交替」和「斷續」,作雙蹤顯示時,為了在一次掃描過程中同時顯示兩個波形,採用「交替」顯示方式,當被觀察信號頻率很低時(幾十赫茲以下),可採用「斷續」顯示方式。 4) 波形的穩定 為了顯示穩定的波形,應注意示波器面板上控制按鈕的位置:a) 「掃描速率」(t/div)開關------根據被觀察信號的周期而定(一般信號頻率低時,開關應向左旋。反之向右旋)。b)「觸發源選擇」開關------選內觸發。c)「內觸發源選擇」開關------應根據示波器的顯示方式來定,當顯示方式為單蹤時,應選擇相應通道(如使用Y1通道應選擇Y1內觸發源)的內觸發源開關按下。當顯示方式為雙蹤時,可適當選擇三個內觸發源中的一個開關按下。d)「觸發方式」開關------常置於「自動」位置。當波形穩定情況較差時,再置於「高頻」或「常態」位置,此時必須要調節電平旋鈕來穩定波形。 5)在測量波形的幅值和周期時,應分別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和掃描速率「微 調」旋鈕置於「校準」位置(順時針旋到底)。 三、實驗設備 1、信號發生器 2、雙蹤示波器 3、交流毫伏表 4、萬用表 四、實驗內容 1.示波器內的校準信號 用機內校準信號(方波:f=1KHz VP—P=1V)對示波器進行自檢。 1) 輸入並調出校準信號波形 ①校準信號輸出端通過專用電纜與Y1(或Y2)輸入通道接通,根據實驗原理中有關示波器的描述,正確設置和調節示波器各控制按鈕、有關旋鈕,將校準信號波形顯示在熒光屏上。 ②分別將觸發方式開關置「高頻」和「常態」位置,然後調節電平旋鈕,使波形穩定。 2) 校準「校準信號」幅度 將Y軸靈敏度「微調」旋鈕置「校準」位置(即順時針旋到底),Y軸靈敏度開關置適當位置,讀取信號幅度,記入表1—1中。 3)校準「校準信號」頻率 將掃速「微調」旋鈕置「校準」位置,掃速開關置適當位置,讀取校準信號周期,記入表1—1中。 2. 示波器和毫伏表測量信號參數 令信號發生器輸出頻率分別為500Hz、1KHz、5KHz,10KHz,有效值均為1V(交流毫伏表測量值)的正弦波信號。 調節示波器掃速開關和Y軸靈敏度開關,測量信號源輸出電壓周期及峰峰值,計算信號頻率及有效值,記入表1—2中。 3.交流電壓、直流電壓及電阻的測量 1) 打開模擬電路實驗箱的箱蓋,熟悉實驗箱的結構、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將萬用表水平放置,使用前應檢查指針是否在標尺的起點上,如果偏移了,可調節 「機械調零」,使它回到標尺的起點上。測量時注意量程選擇應盡可能接近於被測之量,但不能小於被測之量。測電阻時每換一次量程,必須要重新電氣調零。 3) 用交流電壓檔測量實驗箱上的交流電源電壓6V、10V、14V;用直流電壓檔測量實 驗箱上的直流電源電壓±5V、±12V;用電阻檔測量實驗箱上的10Ω、1KΩ、10KΩ、100KΩ電阻器,將測量結果記入自擬表格中。常用儀器使用及實驗基本操作的實驗報告
Ⅷ 大學物理實驗《萬用表的設計》的試驗報告
學生根據已掌握的改裝電表的原理和校準方法,設計將微安表頭改裝成50mA的電流表、5V的電壓表和歐姆表的萬用表,設計出電路並實現和校準。就可以了
Ⅸ 萬用表使用實驗報告 急
1』首先要進行機械調零,用螺絲刀把指針調至左邊的零刻度; 2』接著進行內阻調零,即兩個測筆互相接觸,然後調整旋鈕使指針指在左邊零刻度; 3』選擇合適的檔位並使指針出於儀表的1/3和2/3內,然後進行測量,並把所得的讀數乘以檔位的倍數 4』最後把檔位調至OFF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