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罐底自動下料裝置的設計

罐底自動下料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2-01-15 00:51:25

A. 設計一個自動量測啤酒等液體灌裝流水線上成品瓶數的裝置

你這個工程太大了
給2000分都沒人願意干

B. 畢業設計 全自動啤酒罐壓蓋機plc系統設計

啤酒罐壓蓋機plc系統設計
了解完整,才好聽清楚

C. 乾燥機下下料裝置設計

乾燥是很多行業生產流程中重要的和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乾燥設備的選型合理和使用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生產成本、能源消耗、人員勞動強度等指標,由於乾燥方法和乾燥設備多種多樣,同一種物料有多種乾燥方式,可使用多種類型的乾燥設備,同一種乾燥設備又能乾燥多種物料,因此,乾燥設備的合理選型和正確使用是非常正要的。為了便於用戶選擇一種理想的乾燥設備,在此對一些相關問題作個簡要說明。

一、乾燥方法

乾燥就是從各種物料中去除濕分的過程,各種物料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體又可分大塊料、纖維料、顆粒料、細粉料等等,而濕分一般是物料中的水分,也可以是其它溶劑。在此以水分為對象。
乾燥方法有三類:
(1) 機械脫水法
機械脫水法就是通過對物料加壓的方式,將其中一部分水分擠出。常用的有壓榨、沉降、過濾、離心分離等方法。機械脫水法只能除去物料中部分自由水分,結合水分仍殘留在物料中,因此,物料經機械脫水後物料含水率仍然很高,一般為40~60%。但機械脫水法是一種最經濟的方法。
(2) 加熱乾燥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乾燥,它利用熱能加熱物料,氣化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物料中的水分需要消耗一定的熱能。通常是利用空氣來乾燥物料,空氣預先被加熱送入乾燥器,將熱量傳遞給物料,氣化物料中的水分,形成水蒸汽,並隨空氣帶出乾燥器。物料經過加熱乾燥,能夠除去物料中的結合水分,達到產品或原料所要求的含水率。
(3) 化學除濕法
是利用吸濕劑除去氣體、液體、固體物料中的少量水分,由於吸濕劑的除濕能力有限,僅用於除去物料中的微量水分。因此生產中應用很少。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於高濕物料一般均盡可能先用機械脫水法去除大量的自由水分,之後再採取其它乾燥方式進行乾燥。

二、物料與水分的結合方式

根據物料中所含水分去除的難易程度分為下列兩種:
(1)、非結合水分:
非結合水分包括存在於物料表面的潤濕水、孔隙水等物料與水分直接接觸時,被物料吸收的水分。由於與物料的結合強度小,故易於去除。
(2)、結合水分:
包括物料細胞或纖維管璧及毛細管中所含的水分。這種水分又可細分為化學結合水、物理化學結合水和機械結合水。其中,化學結合水主要包括結晶水,結合強度大,故難以去除,脫去結晶水的過程不屬於乾燥過程;物理化學結合水包括吸附、滲透和結構的水分,吸附水與物料的結合最強,水分既可被物料的外表面吸附,也可吸附於物料的內部表面,在吸附水分結合時有熱量放出,脫去時則需吸收熱量,滲透水分與物料的結合是由於物料組織壁的內外溶解物的濃度有差異而產生的滲透壓所造成,結合強度相對弱小,結構水分存在於物料組織內部,在膠體形成時將水結合在內,此類水分的離解可由蒸發、外壓或組織的破壞;機械結合水分包括有毛細管水分等,毛細管水分存在於纖維或微小顆粒成團的濕物料中,它與物料的結合強度較弱。含結合水分的物料稱為吸水物料,如:木材、糧食、皮革、纖維及其織物、紙張、合成樹脂顆粒等。僅含有非結合水分的物料,稱為非吸水性物料,如鑄造用型砂、各種結晶顆粒等。就乾燥的難易來說,非吸水性物料要比吸水性物料容易乾燥得多。物料的結晶水為化學結合水,乾燥過程一般是不能去除結晶水的。不同結構的水分的結合能大約為100~3000J/mol。物料和水分的不同結合形式,使排除水分耗費的能量不同,這就說明乾燥所需要的熱能也不一樣。
根據物料在一定的乾燥條件下,其水分能否用乾燥方法除處可分為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物料在濕度較大的空氣中"返潮"的現象,而這些返潮的物料在干空氣中又會回復其"乾燥"狀態。不管"返潮"或"乾燥"過程,進行到一定限度後,物料中的含水量必將趨於一定值,此值即稱為在此空氣狀態下的平衡水分。物料中所含的大於平衡水分的那一部水分,可以在乾燥過程中從濕物料中去除,稱之自由水分。

三、濕物料的乾燥過程

1、濕物料的乾燥過程

乾燥的條件為乾燥介質(通常為熱空氣)的流動速度、濕度和溫度。
當熱空氣從濕物料表面穩定地流過時,由於空氣的溫度高,物料的溫度低,因此空氣與物料之間存在著傳熱推動力,空氣以對流的方式把熱量傳遞給物料,物料接受了這項熱量,用來氣化其中的水分,並不斷地被氣流帶走,而物料的濕含量不斷下降。當物料的濕含量下降到平衡水分時,乾燥過程結束。
物料乾燥過程中,存在著傳熱和傳質兩個相互的過程,所謂傳熱就是熱空氣將熱量傳遞給物料,用於氣化其中的水分並加熱物料,傳質就是物料中的水分蒸發並遷移到熱空氣中,使物料水分逐漸降低,得到乾燥。

2、乾燥過程的特點

在乾燥過程中,由於物料總是具有一定的幾何尺寸大小,即使是很細的粉料,從微觀也可看成是有一定尺寸的顆粒,實際上上述傳熱傳質過程在熱氣流與物料顆粒之間和物料顆粒內部的機理是不相同的,在乾燥理論上就將傳熱傳質過程分為熱氣流與物料表面的傳熱傳質過程和物料內部的傳熱傳質過程。由於這兩種過程的不同而影響了物料的乾燥過程,兩者在不同乾燥階段起著不同的主導和約束作用,這就導致了一般濕物料乾燥時前一階段總是以較快且穩定的速度進行,而後一階段則是以越來越慢的速度進行,所以我們就將乾燥過程分為等速乾燥階段和降速乾燥階段。
(1) 等速乾燥階段
在等速乾燥段內,物料內部水分擴散至表面的速度,可以使物料表面保持著充分的濕潤,即表面的濕含量大於乾燥介質的最大吸濕能力,所以乾燥速度取決於表面氣化速度。換句話說,等速段是受氣化控制的階段。由於乾燥條件(氣流溫度、濕度、速度)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乾燥脫水速度也基本一致,故稱為等速乾燥階段,此一階段熱氣流與物料表面之間的傳熱傳質過程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提高氣流速度和溫度,降低空氣濕度就都有利於提高等速階段的乾燥速度。等速階段物料吸收的熱量幾乎全部都用於蒸發水分,物料很少升溫,故熱效率很高。可以說等速段內的脫水是較容易的,所去除的水分,純屬非結合水分。
(2) 降速乾燥階段
隨著物料的水分含量不斷降低,物料內部水分的遷移速度小於物料表面的氣化速度,乾燥過程受物料內部傳熱傳質作用的制約,乾燥的速度越來越慢,此階段稱為降速乾燥階段,有以下幾個特點:
降速段的乾燥速率與物料的濕含量有關,濕含量越低,乾燥速率越小。這是與等速段不同的第一個特點;
降速段的乾燥速率與物料的厚度或直徑很有關系,厚度越厚,乾燥速率越小。這是第二個特點;
當降速階段開始以後,由於乾燥速率逐漸減小,空氣傳給物料的熱量,除作為氣化水分用之外,尚有一部分將使物料的溫度升高,直至最後接近於空氣的溫度。這是第三個特點;
降速段的水分在物料內部進行氣化,然後以蒸汽的形態擴散至表面,所以降速階段的乾燥速率完全取決於水分和蒸汽在物料內部的擴散速度。因此也把降速段稱作內部擴散控制階段。這是第四個特點。
在降速階段,提高乾燥速度的關鍵不再是改善乾燥介質的條件,而是提高物料內部濕份擴散速度的問題。提高物料的溫度,減小物料的厚度都是很有效的辦法。這是第五個特點。
相對等速乾燥階段,降速段的乾燥脫水要困難得多,能耗也要高得多。
所以為了提高乾燥速度,降低能耗,保證產品品質,在生產工藝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採取打散、破碎、切短等方法減小物料的幾何尺寸,以有利於乾燥過程的進行。

四、乾燥設備選型前需要確定的條件

由於乾燥過程中濕物料的種類很多,乾燥特性又差別很大,所以需要不同類型的乾燥方法和設備。這樣就帶來了乾燥方法和設備的選型問題。如果選擇不當,就必然會帶來設備投資過大,或操作費用上升,或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在極端情況下乃至不能操作運行。所以,必須對選型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

1、 物料性能及乾燥特性

(1) 物料的形態
大至成型的木材、陶瓷製品以及片狀、纖維狀、顆粒狀、細粉狀直至膏糊狀和液體物料,都是工業上需要乾燥的物料。故選擇乾燥機應首先依據物料的形態。
(2)物料的各種物理特性
包括密度、堆密度、粒徑分布、熱容以及物料的粘附性能等。粘附性能的高低,對進出料和某些形式的乾燥機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粘附嚴重時乾燥過程無法進行。
(3)物料在乾燥過程中的特性
包括受熱的熱敏性,有些物料在受熱後會變色和分解變質。另外,乾燥過程中物料的收縮將使成型製品開裂或變形,從而使產品品質降低甚至報廢。
(4)物料與水分結合的狀態
它決定了乾燥的難易程度、能量消耗水平和在乾燥機內所需停留時間的長短,這與選型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對難乾燥的物料主要是給予較長的停留時間,而不是強化乾燥的外部條件。

2、 對乾燥產品的要求

(1) 對乾燥產品形態的要求
在某些情況下這一點顯得特別重要。如在食品乾燥中,對產品幾何形狀的要求是能否使產品含水率達到乾燥要求的關鍵。再如象洗衣粉、染料等為利於速溶並避免粉塵飛揚,選擇乾燥機時必須應用噴霧造粒裝置。
(2) 對乾燥均勻性的要求
(3) 對產品的衛生的要求
(4) 對產品的一些特殊要求
如對咖啡、香菇、蔬菜等物料的乾燥,要求產品能保持其特有的香味,故不能採用高風溫的快速乾燥。

3、 濕物料含水量的波動情況及乾燥前的脫水

進入乾燥機的物料含水率應盡可能避免較大的波動,若含水量變大,將使乾燥機產量下降或乾燥產品達不到含水率要求,若含水率變小,則出口排氣溫度上升,產品過度乾燥,不單會使乾燥機熱效率下降,有時還會使產品溫度上升,從而影響產品質量。
對於高濕物料(含水率60%以上),在乾燥前應盡可能應用機械脫水(壓濾、離心脫水等)給予預脫水。機械脫水的設備費用雖較高,但其操作費用之低廉是熱風乾燥無法相比的。

五、 乾燥機選用需注意的問題

乾燥機選擇一般會涉及這樣幾個問題:

1、 物料形態

乾燥設備選型主要是根據被乾燥物料的形態來確定,物料形態不僅決定其乾燥方式,同時對乾燥機的乾燥效率、乾燥質量、乾燥均勻性及進、出料裝置等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如工藝允許,對被乾燥的物料應盡可能採取粉碎、篩分、切短等預處理。因此乾燥設備不僅僅是一個選型的問題,還應該制定科學的乾燥工藝,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2、 影響乾燥機生產能力的因素

由於同種乾燥方法,乾燥脫水一公斤所消耗的熱能基本一致,而乾燥機所配套熱源(熱風爐、蒸汽散熱器等)容量也是一定的,因此乾燥機的主要技術指標--乾燥能力往往以每小時的脫水量(或最大脫水量)為依據。此指標是在一定條件下測定的,如濕物料種類、初始含水率、最終含水率、熱風溫度、環境溫濕度等。其中只要有一個條件發生變化,對乾燥機生產能力就都有影響,有時影響還較大。下面分別說明。
(1) 濕物料種類
濕物料種類這里是指物料與水分的結合形式。濕物料可以分為①毛細管多孔物料,水分主要靠毛細管力而結合在物料中,如砂子、二氧化硅、活性炭、素燒陶瓷等,水分與物料的結合強度較小,乾燥較容易;②膠體物料,水分與物料的滲透結合形式佔主導地位,如膠、麵粉團等,這種物料一般表現粘度大,水分與物料的結合強度較大,乾燥較困難;③毛細管多孔膠體物料,則具有以上兩類物質的性質,如泥煤、粘土、木材、織物、穀物、皮革等這類物料種類最多,但此類物料之間的水分結合形式也有差別,決定了在同等條件下脫水的難易也不相同。 物料的形態對乾燥也有很大的影響,如顆粒物料,顆粒大比顆粒小難乾燥,而大塊料,厚度小比厚度大容易乾燥。
(2) 濕物料含水率

含水率(濕含量)是水分在濕物料總重中所佔的百分率。

W×100 W×100

m = ———————— = ———————— (%)

G Go+W

式中:W--水分重量;

G--濕物料重量;

G0--絕干物料重量。
初始含水率是指進入乾燥機之前濕物料的含水量,通常是濕物料只要能在乾燥機內工作,初始含水率越高,乾燥機所表現出來的脫水能力就發揮得越充分。反過來說,初始含水率越高,最終含水率一定時,乾燥機越能達到最大脫水能力,但出乾料量反而下降。
例如:某台乾燥機設計脫水能力為100kg/h,當初始含水率為40%左右時,乾料產量為200 kg/h。假定乾燥脫水能力保持100kg/h和乾料含水率12%不變,根據:乾燥前濕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乾燥後干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可計算出不同濕物料含水率情況下的相應乾燥產量,列表如下:
乾燥脫水能力初始含水率乾料含水率濕物料產量乾料產量
100 kg(水)/h35%↑ 12%382.6 kg/h282.6 kg/h ↓

40%314.3 kg/h214.3 kg/h

45%266.7 kg/h166.7 kg/h

50%231.6 kg/h131.6 kg/h

55%204.7 kg/h104.7 kg/h

60%183.3 kg/h83.3 kg/h
說明:上表為某乾燥機乾燥脫水能力為100 kg/h時,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情況下的乾料產量從上表可以看出,濕料含水率增加,乾燥機乾燥能力(脫水能力)保持不變時,實際生產乾料產量會相應下降很多,這是乾燥機選型和使用時應特別注意的。
(3) 最終含水率
一般乾燥後段均處於降速乾燥階段,要求最終含水率越低,乾燥難度就越大,所需乾燥時間越長、熱效率也越低,因此也影響產量。
(4) 熱風溫度
熱風溫度或稱乾燥介質溫度,是乾燥中最敏感的一個條件。熱風溫度越高,則所含熱能越多,同時熱風的相對濕度也越低,吸收水分、攜帶水分的能力也越強,非常有利於乾燥,而且乾燥熱效率也很高。在許多乾燥設備中,當其它條件不變,乾燥機的脫水能力基本與熱風溫度的變化成正比。在選擇乾燥設備時,一定要對破壞物料的極限溫度有充分的數據,在物料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高溫介質。特別應注意的是,許多種乾燥方法,特別是快速乾燥,乾燥後的物料溫度大大低於乾燥介質溫度,例如氣流乾燥機熱風溫度雖然高達250℃以上,而出料溫度一般均在60℃以下。
(5) 環境溫濕度
這里主要是指天氣的變化對乾燥的影響,一般乾燥機都是以大氣加熱作乾燥介質的,大氣的溫度越高,濕度越低,就越有利於乾燥,而南方春夏季,天雨潮濕,空氣濕度很大,就不利於乾燥機能力的發揮,影響產量。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空氣濕度相差很大。在南方某些地方,冬季的濕度僅為0.008 kg水/kg絕干空氣,而到春夏季,其大氣濕度卻高達0.025 kg水/kg絕干空氣,是前者的三倍多,因此,在較低排氣溫度(<90℃)下操作的熱風乾燥,在春夏季時大氣濕度增高,其乾燥速率必然下降,而所需的時間將上升。由於大氣濕度的增高,物料的平衡水含量亦必然上升,這些因素均將使乾燥產量下降,在某些情況下會使產量下降50%以上。

3、熱源的選擇

作為乾燥設備配套的熱源設備很多,通常是按消耗的燃料來分類,有燃煤、燃油、燃氣、電力等,按換熱情況又可分為乾燥介質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 譬如鍋爐加熱水形成水蒸汽,水蒸汽再通過散熱器加熱乾燥介質,這就是兩次間接加熱,這種方式總的熱效率很低,僅40%左右,在某些工廠生產中有多處用熱點,為便於集中供熱和管理,採用較多。
燃煤熱風爐有間接加熱的和直接用燃燒煙氣作乾燥介質的(直火爐),間接加熱的熱空氣清潔干凈,熱效率60~70%。而直接加熱的因受煙塵的污染而影響產品質量,但熱能利用很充分,熱效率很高,對乾燥時物料中混入少量煙塵而無影響時,可優先採用。油燃燒器目前也使用越來越多,具有操作簡便、升溫迅速、溫度穩定、控制方便的優點,且使用成本較低。
熱源選擇合理與否影響很大,涉及到設備的投資費用、熱風溫度、物料的乾燥質量、乾燥成本、環境保護、人員勞動強度、自動控制水平等。

4、關於乾燥設備的保溫

乾燥設備的保溫投入的費用不高,但乾燥機的熱效率一般可以提高10-30%,所以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排出物料的回收
所有的乾燥設備都有排濕口,特別是採用熱風乾燥方式,排濕口或多或少總會夾帶一些超細粉末物料。對一些價值較高或排放量有限制的物質,物料的回收顯得格外重要。物料的回收有專門的裝置,在乾燥系統中,對乾燥機的工作參數有影響,在設備選型時要一並考慮。
乾燥設備選型前的計算
(1)、 物料含水率

W×100 W×100

m = —————— = —————— (%)

G Go+W

式中:W--水分重量,kg;

G--濕物料重量,kg;

Go--絕干物料重量,kg。

(2)、 乾燥脫水量

不計乾燥中物料的損耗(一般僅有尾氣中帶有很微量的超細粉末,可以忽略不計),則:

乾燥前濕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乾燥後干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

即:

G1×(1-m1)= G2×(1-m2)

式中:G1--濕物料產量,kg/h;

G2--乾燥後物料產量,kg/h;

m1--濕物料含水率;

m2--乾燥後物料含水率;

上式中,G2、m1、m2均為已知,可計算得出G1,那麼:

乾燥脫水量

W0 = G1 - G2 (kg/h)

前面已介紹,乾燥機的生產能力受物料種類、形狀、初始含水率變動、熱風溫度、環境空氣溫濕度等很多因素的影響,為了確保乾燥生產能力穩定正常,一般應該將計算的乾燥脫水量放大20~30%來進行乾燥機選型,即:

選用乾燥機脫水量 =W0 (計算乾燥脫水量)× ( 1.2 ~ 1.3 )

否則,因受前述因素的影響,就可能造成有時生產能力達不到預計的產量,而影響全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乾燥設備選型時,首先應按濕物料的形態對乾燥機機型進行初選,而後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計算出所需小時脫水量並放大20~30%來確定乾燥機脫水量,另外還須考慮自身生產條件、投資大小、工人素質、衛生要求等,選擇操作方式(連續或間接)、熱源(蒸汽散熱器、熱風爐、油燃燒等)、設備材質(普通碳鋼、鋁材、不銹鋼)等。
你什麼學校的? 怎麼作業和我以前的 一樣的??????

D. 設計一種裝置灌一定水後自動翻轉出水

嗯嗯,給你一個參考物體,公共廁所的水箱,沒事你可以爬上去看看,回其實很簡單,大體答上用個簡單的杠桿就OK了,杠桿一頭輕一頭重,輕的那一頭放個容器,然後放在水下邊,水滿後杠桿輕的一頭變重,然後杠桿向容器的那頭傾斜,水流出,然後復位,相當簡單的原理

E. 自動配料系統裝置的PLC設計

先搞清楚這是模擬量編程,通過採集模擬量信號來判斷配料的比例,少則加,多則停止加料。
在PLC編程這塊是很容易實現的,只不過現場的模擬量採集會遇到很多不同,而且是希奇古怪的問題

F. 銅棒自動下料機床設計

有工資付嗎?4萬塊我接了,請告知工件的普通長度和最大長度。
你自己核算一下50mm銅棒的切削進給量和物料進給速度以及精度要求,不是一般的土工裝可以解決的。
如果是畢業設計,你的導師就太過分了,應屆畢業生完成這個項目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G. 如何設計一個自動分揀物料裝置系統

你這個可就困難了.單純的混雜金屬還好辦-設置個電磁裝置.非金屬包括紙張、玻璃、塑料、甚至是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這些東西是不是可以考慮重力離心分離)。你的問題真夠籠統的。我只能給出這樣的回答了。

H. 定量自動充填包裝機的畢業設計

太多了,傳不上去,還有CAD圖,我郵箱 [email protected] 你給我發郵件吧

1.前言
1.1本課題設計的目的意義
1.1.1設計的目的及研究的內容
商品包裝是一個新興的行業,是在商品經濟日益繁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式下,逐步成長起來的。在商品流通中,人們對粉狀顆粒狀小袋商品的包裝要求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包裝美觀,以便吸引顧客,並保證商品在流通環節中包裝袋不出現任何形式的破損。其二是要求包裝袋內的商品計量准確,誤差小(包裝行業標准要求計量誤差小於5‰),以維護商品生產廠商的信譽、形象。因此商品包裝的精確計量,是包裝行業時刻關注的一項重要課題。
1.1.2設計的意義
目前市場上的包裝機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其計量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a. 定容積式量杯計量;b. 稱重式計量;c. 螺桿式容積計量等上述幾種落料計量方案,結構簡單,動作靈活,傳動效率高。上述計量方案實用意義不大,而且其適應面窄,基本上只是針對單一品種單一定量的產品包裝,面對品種繁多的商品自動化包裝要求,這些設計方案都需要改進。
1.2本設計的發展方向與存在的問題
1.2.1設計的發展方向
從發達國家生產的包裝機械水平來看,當代包裝機械的發展動向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a.提高包裝機械繫列化、標准化和通用化水平,建立組合化、機電一體化的現代包裝機械的結構體系仍是今後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包裝機械發展到今天,其系列化、標准化和通用化水平不斷提高。有些國家生產的包裝機,通用件、標准件約占整機零部件的70%,有的高達90%,產品更新的速度很快。
b.包裝機械日趨高速化、自動化和聯合化.機械設備的高速化是實現人類社會高速發展的根本措施,是提高設備生產率的主要途徑,故包裝機的工作速度是衡量其性能優劣的重要指標。包裝機械的高速化,隨之對相應設備的聯動化和自動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重視高新技術的應用,使包裝機械的功能日趨先進可靠
而針對我的課題:稱量式充填設備,其發展方向為,發展各種形式的稱量填充設備,著力提高速度和精度以及穩定性和可靠性,並與自動包裝設備配套。
1.2.2設計存在的問題
計量包裝機的由於包裝機械動作復雜而頻繁,執行元件比較多,若採用傳統的繼電器控制電路會導致設備的故障率高、動作不準確、包裝質量不穩定,停機維修時間多等弊病。因此,研製和發展包裝機時,重視高新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其先進性、可靠性的主要途徑。
另外,跟國外包裝機械設計水平相比,我國的包裝機設計雖然品種繁多,但是其適應面窄,基本上只是針對單一品種單一定量的產品包裝,面對品種繁多的商品自動化包裝要求,跟不上包裝形式,同時,由於其標准化、通用化水平低,其生產成本相對偏高。這些都是需要在以後的包裝機設計中著力解決的。
1.3本人的工作構思和主要工作任務
1.3.1工作構思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主動件為步進電機,由它實現包裝設備間歇進行,它下面月利用齒輪減速連接到主動軸,進而由主動軸與一個充填螺桿相連,由充填螺桿實現顆粒物料的計量控制。另外輔助方面,由於物料需要經過攪拌系統才能實現物料的順利填充。而攪拌系統是由減速機通過皮帶傳動給攪拌器,進而與充填螺桿一起實現物料的填充計量。
1.3.2主要工作任務
a. 確定定量自動充填包裝機的總體結構設計方案;
b. 設計定量自動充填包裝機的總裝圖;
c. 設計定量自動充填包裝機的部件和零件圖;
d. 設計說明書及相關文件
e. 外文翻譯。

2. 總體方案設計
2.1已有的定量充填包裝機設計方案
目前市場上的定量充填包裝機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其計量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a. 定容積式量杯計量;b. 稱重式計量;c. 螺桿式容積計量;d.記數計量等,下面我先簡要介紹一下這幾種方案。
2.1.1定容積式量杯計量裝置
圖1為定容積量杯式計量方案,如方案a所示:轉盤2隨軸1在原動機的驅動下轉動。轉盤2上固定有定容積式量杯6。料斗4、刮板3、透明罩5隨機架固定不動,且刮板3、透明罩5與活動轉盤2上平面形成一定容積的料倉(為1/2轉盤面積,由料斗4補充上料)。當轉盤2上的定容積量杯6轉入由刮板3隔斷的料倉時,量杯內充填粉狀顆粒狀物料;轉過180°時,量杯上口被刮板刮平;再轉一定角度到卸料口時,由機構頂開量杯的下底蓋7,將定容積的物料倒入落料口,以完成定計量自動落料的動作要求。圖1(b)為移動式定容積量杯自動計量的方案。料斗11固定在機架上,由勻速轉動的攪拌器10阻止物料結塊,保證落入量杯的物料比重均勻。安裝在滑板上的定容積式量杯,在滑板等幅往復滑移時,將物料填入量杯刮平,再落入出料口。

1—轉軸 2—轉盤 3—刮板 4—料斗 5—透明罩 6—定量量杯 7—活動底蓋 8—支座 9—滑座 10—攪拌器 11—料斗 12—計量杯 13—滑板 14—漏斗 圖1定容積量杯計量裝置簡圖
2.1.2稱重式計量裝置
從計量原理上容易看出,容積式計量精度不高,不適合一些流動性差,比重變化較大或容易結塊的物料。對於這些物料,往往採用稱重式計量,而稱重計量裝置通常採用電子秤。
圖2為電子皮帶秤稱重裝置示意圖。稱重時,物料由料斗1經閘門2流到輸送帶4上,連續運轉的輸送帶4將物料送至秤台5上,物料的重量使秤台5下面的支承板彈簧7發生撓曲變形,秤台下移,其位移信號由感測器6傳輸給稱重調節器3,使皮帶秤可立即測出該段皮帶上的物料重量。若重量不符合要求,稱重調節器3可根據感測器6傳來的信號,來調節閘門2的開度,通過控制秤台的位移量來調節秤台上物料的重量,以保證待稱的物料重量穩定在一定范圍之內。
稱重控制系統的性能對計量的精確度起決定作用。在秤體結構設計方面,主要有板彈簧的設計計算,阻尼器的設定,感測器的選用等。

1- 料斗 2-閘門 3-稱重調節器 4-輸送帶5-秤台 6-感測器 7-板彈簧
圖2 皮帶秤稱重式計量裝置示意圖
2.1.3螺桿式容積計量
圖3所示為螺桿式定容計量裝置原理圖。這種計量裝置是利用計量螺桿螺旋槽的容腔來計量物料的。工作時,電機3通過皮帶輪4帶動螺桿軸6旋轉,螺桿軸6則帶動計量
螺桿8轉動,使計量螺桿8轉過預定的圈數來實現計量。
由於物料的計量是利用螺桿螺旋槽的容腔來實現的,每圈螺旋槽都有一定的理論容積,因此,只要准確地控制計量螺桿轉過的圈數,就能獲得較為精確的計量值。物料的重量由下式求出:G=Vρn0其中,物料的體積V=π2sD中t
式中:G—每次供送物料的重量;ρ—物料比重;n0—每次送料計量螺桿轉過的圈數;S—計量螺桿的螺距;D中—計量螺桿的中徑;t—計量螺桿的螺旋槽深度。
計量螺桿與通常所說的螺紋件不一樣,結構要簡單得多,其螺旋槽的斷面通常為矩形,可以用鐵皮類薄板繞著圓形桿件焊接而成。設計時,要選擇的主要設計參數是計量螺桿的中徑D中、螺旋槽深度t、螺桿的螺距S和必要的螺桿長度。

1、3-電機 2-鏈輪 4-皮帶輪 5-制動器6-軸 7-攪料桿 8-計量螺桿
圖3 螺桿式計量裝置示意圖
2.1.4記數式計量
對於顆粒狀物品,常採用轉盤計數式計量方法進行計量。轉盤計數式計量裝置是利用轉盤上的計數板對產品進行計數的,其原理如圖5所示。在包裝時,轉動的定量盤3上的

1- 平板 2-料箱 3-定量盤 4-卸料槽5-底盤 6-卸料盤 7-支架
圖4 計數式計量裝置原理圖
小孔通過料箱2的底部時,料箱中的物料就落入小孔中,每孔1粒,定量盤上的小孔計數額通常分為幾組(圖示為3組)。當定量盤3轉到卸料工位時,物料通過卸料槽4充入包裝容器。該定量裝置的設計主要在結構方面。為確保物料能順利地進入計量盤的小孔中,常使定量盤3上的小孔直徑略大於物料的直徑(約大0.5~1.0mm)。盤的厚度也比物料厚度稍大些。料箱正面平板1多採用透明材料,以利於觀測料箱內物料的入孔情況。此板底部與定量盤上表面的間隙不宜過大,以防多餘的物料漏出或被板縫擠碎或刮碎。
2.2方案比較
上面討論的幾種計量方法中,容積式計量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應性廣泛,對於計量不要求很精確時,是首選方式。相對容積式計量來說,稱重式計量方法生產效率高,精度也較高,適用於比重變化比較大的物料。在計量精度要求較高的生產線上,可將介紹的皮帶電子秤與容積式計量配合使用,能使計量精度進一步提高。計數式計量,適用於有固定形狀的塊狀或顆粒狀物料。螺桿式計量一般適用於流動性較好的顆粒狀固體物料,但不宜用於計量比重變化較大的物料。對這4種計量方法,應當根據物料的性質,生產成本,計量精度等要求來進行選用。

太多了,傳不上去,還有CAD圖,我郵箱 [email protected] 你給我發郵件吧
[email protected]

I. 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是怎樣的

自動集中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
據自動供料系統廠家介紹,自動供料系統的裝置工作原理是,立式加工中心防護門打開,托盤開關定位,再將裝滿工件的夾具放置到加工區域加工。所以當機床加工工件的第一面時,自動供料設備便開始將更多的毛坯件安裝到第二個空置的托盤夾具上。當毛坯件端部的第一面加工完成以後,托盤再一次更換位置。自動供料設備從第一個托盤上卸除加工完第一面的工件,然後將其傳送到在自動裝備防護罩內的「翻板工作站」,最後從內側板將其安裝到工作站上,並通過這一工作站將工件有效地翻轉,使未加工面朝上,並再次安裝到夾具上夾緊。
自動供料機械設備卸下加工後的零件前,是採用安裝在自動供料裝備夾鉗基座上的高速壓縮空氣噴嘴,吹除遺留在整個夾具上的切屑,因為在卸除零件等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切屑掉落到一個或多個空穴內,影響下一批工件的正確就位。從毛坯件的安裝進行第一面加工到零件完成全部加工,直到將成品傳送到下一區域,這個時段大約需要30min。
自動供料系統裝置的下部設置有料盤輸入機構,料盤輸入機構的末端接有料盤自動升降機構,盤自動升降機構的上端與托夾機構相接,在料盤定位及空料盤取出機構上遠離托夾機構的一端設有空料盤抬起及堆垛機構。使用本裝置不再受料的形狀的限制,適合於各種自動裝配生產線,真正實現了自動化,而且提高了供料精度,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
從自動供料系統及傳送裝置設計的簡述中,我們可以知道自動供料系統的的方便就是在於這一些工作不需要過多的人工操作,而是像一個機械人在哪重復操作,所以這種自動供料設備也是在工業行業發展的比較快。

閱讀全文

與罐底自動下料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礦山裡有什麼機械加油 瀏覽:507
閥門咬絲是什麼意思 瀏覽:519
武昌儀表廠商電話多少 瀏覽:663
寶馬330i排氣閥門常開 瀏覽:225
電梯轎廂的制停裝置的作用 瀏覽:500
如何看待移動設備英語 瀏覽:487
電梯閥門安裝前進行什麼實驗 瀏覽:117
五菱榮光前輪胎軸承多少錢 瀏覽:7
測量儀器儀表費用多少 瀏覽:302
格力變頻一赫茲什麼製冷劑 瀏覽:714
自動裝置主要組成 瀏覽:235
電動工具產品的研究現狀 瀏覽:321
軸承加油後溫度為什麼降低 瀏覽:573
熱量表和表測閥門怎麼套定額 瀏覽:174
嬰兒四驅車充電儀表怎麼顯示 瀏覽:669
洗沙絞槽軸承怎麼卸 瀏覽:814
機械畢業設計總結怎麼寫 瀏覽:489
油煙機電機用什麼軸承 瀏覽:702
閥門描述中1f6是指什麼 瀏覽:986
一字閥門鎖怎麼打開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