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分別進行探究實驗(夾持裝置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實驗葯品製取氣體量氣管中
(1)根據題中裝置圖
『貳』 某同學為了探究氯氣的有關性質,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其中①為飽和食鹽水;②為乾燥的紅紙條;③
(1)依據裝置圖中儀器和用途分析,a為分液漏斗;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2)裝置氣密性的檢查方法,保持裝置密閉,微熱燒瓶,觀察E燒杯中導氣管中汽包冒出,停止加熱,一段水柱上升;
故答案為:關閉分液漏斗活塞,安圖連接裝置,最後的燒杯中加入水,微熱燒瓶,觀察E燒杯中導氣管中汽包冒出,停止加熱,一段水柱上升,氣密性完好;
(3)E中發生反應是利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氯氣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為:Cl2+2NaOH=NaCl+NaClO+H2O;
(4)發現乾燥的紅色紙條的顏色也很快褪去,說明進入的氯氣含有水蒸氣,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故答案為:氯氣含有水蒸氣,氯氣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
(5)D裝置中是碘化鉀澱粉試紙,通入濕潤的氯氣,氯氣氧化碘離子為碘單質,遇到澱粉變藍;
故答案為:試紙變藍色;
(6)實驗結束時,為了防止倒吸,該同學先將導管從NaOH溶液中移出液面,然後再移去酒精燈,會造成的影響是,氯氣有毒排放到空氣中會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氯氣有毒,會污染空氣;
『叄』 某學習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方案來探究氯氣的性質。 (1)實驗時甲同學在A裝置中未加
(1)濃硫酸;乙 (2)無尾氣的吸收裝置 ;Cl 2 +2NaOH===NaCl+NaClO+H 2 O (3)向褪色後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若觀察到溶液變紅色,說明褪色的原因為②;若溶液不變紅色,說明褪色的原因為① |
『肆』 某同學應用如下所示裝置研究物質的性質.其中氣體C的主要成分是氯氣,還含有少量空氣和水蒸氣.請回答下
(1)本實驗為對比實驗,將氯氣分別於乾燥布條和濕潤布條進行比較,不難看出實驗目的是探究氯氣具有漂白性的條件,故答案為:探究氯氣具有漂白性的條件;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乾燥劑,本試驗中起到吸收氣體C中的水的作用,故答案為:吸收氣體C中的水;
(3)燥氯氣不具有漂白性,氯氣和水反應生成鹽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故答案為:乾燥布條不褪色,濕潤的布條褪色;
(4)氯氣有毒,應進行尾氣處理,不能隨意排放到空氣中,故答案為:沒有尾氣處理裝置,造成環境污染.
『伍』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裝置,探究氯鹼工業原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電極與直流電源負極相連B.
氯鹼工業原理: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由圖可知Cu為陰回極(若銅為答陽極,則銅失電子,氯離子不反應),C為陽極,
A、石墨為陽極,與直流電源的正極相連,故A錯誤;
B、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沒有氯氣生成,所以用濕潤KI澱粉試劑在銅電極附近檢驗氣體,試紙不變藍色,故B錯誤;
C、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同時生成氫氧化鈉,電解池中陽離子向陰極移動,Na+向Cu電極移動,故C錯誤;
D、Cu為陰極,陰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銅電極的反應式為:2H++2e-═H2↑,故D正確.
故選D.
『陸』 同學設計一個燃料電池如下圖所示目的是探究氯鹼工業原理和不同的精煉原理其中
(1)燃料電池中,通入燃料的電極是負極、通入氧化劑的電極是正極,負極上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電極反應為H 2 -2e - +2OH - ═2H 2 O,
故答案為:負;H 2 -2e - +2OH - ═2H 2 O;
(2)乙池有外接電源屬於電解池,鐵電極連接原電池的負極,所以是陰極,則石墨電極是陽極,陽極上氯離子放電生成氯氣,陰極上氫離子放電,導致陰極附近氫氧根離子濃度大於氫離子濃度溶液呈鹼性,所以乙裝置中生成氫氧化鈉主要在鐵極區,則鐵極區的溶液先變紅,故答案為:陽極;鐵極;
(3)如果粗銅中含有鋅、銀等雜質,陽極上不僅銅還有鋅、銀失電子進入溶液,陰極上析出銅,電極反應式為:Cu 2+ +2e - =Cu;根據轉移電子數相等知,陽極上溶解的銅小於陰極上析出的銅,所以丙裝置中反應一段時間,硫酸銅溶液濃度將減小,
故答案為:減小;Cu 2+ +2e - =Cu;
(4)根據串聯電池中轉移電子數相等得氧氣、氫氣的關系式為:O 2 ----2H 2 ,設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是xmol,
O 2 -------2H 2
22.4L 2
0.224L x
x=0.02,所以消耗0.02×2=0.04mol氫離子,則乙裝置中陽離子交換膜右側進入左側的鈉離子也為0.04mol,所以乙裝置中陽離子交換膜左側溶液質量將增大0.04×23-0.04×1=0.88g,
故答案為:增大;0.88.
『柒』 某研究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製取氯氣並探究氯氣的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1)製取氯氣時,在燒瓶里加入一
(1)製取氯氣時,在燒瓶里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錳和NaCl,通過分液漏斗向燒瓶中加入適量的濃硫酸;
故答案為:分液漏斗;
(2)儀器連接順序為發生裝置-凈化裝置-氯氣與石蕊作用-乾燥-收集氯氣(與銅反應)-尾氣吸收--繼續做試驗證明氧氣存在;既要完成後續實驗,又要探究有氧氣產生的實驗.儀器連接順序為:a→c→b→d→e→i→h→g→f→l→m;檢驗是否有氧氣產生的操作是:在m處,用帶火星的木條看是否復燃,若能,說明有氧氣生成;濃硫酸能與二氧化錳反應生成氧氣,反應方程式可根據電子守恆寫出:2Mn02+2H2SO4(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