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糧庫殺蟲葯品庫的要求
糧食熏蒸殺蟲是糧食儲藏保管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糧倉如何進行熏蒸殺蟲呢?
糧倉熏蒸殺蟲可以分為七步進行:准備工作→確定方案→熏蒸作業→過程監測&(補葯)→散氣→效果檢查→葯劑殘渣處理。
一、准備工作
1、糧堆處理:整理糧堆、糧面(薄膜密封)。
2、糧情檢測:掌握目標蟲種的抗性、密度、分布,糧食水分和溫度等糧情,確保糧情(尤其是糧食水分)滿足熏蒸條件。
3、糧倉氣密性測定:倉房密封後,用畢託管和測壓計及風機以正壓測定倉房氣密性。倉內壓力從500Pa下降到250Pa的時間,平房倉不少於40s,淺圓倉、立筒倉不少於60s(採用膜下環流熏蒸時,應採用負壓測定氣密性),如不達標,需對倉房採取氣密性改進措施。
4、葯劑檢查:熏蒸葯劑應存放在陰涼、乾燥、通風良好或具有通風裝置的葯品庫,確保葯劑有效、充足。
5、施葯裝置檢查:施葯裝置可採用磷化氫發生器施葯裝置或鋼瓶施葯裝置,或其它保障熏蒸安全的施葯方法和裝置。檢查施葯裝置是否漏氣,如有漏氣應採取補漏措施。
6、環流裝置檢查:接通環流風機電源,待風機正常運轉後,用風速儀分別測量倉外各環流支管路的風速,並通過調整調節閥使各支管路的風速相同。檢查環流裝置是否漏氣,如有漏氣應採取補漏措施。
7、濃度監測點設置:房式倉每間內設置氣體取樣點應不少於5個,即在倉房的四角和中央設氣體取樣點(取樣點深度在糧面下750px~1250px,上、中、下層均勻分布);必要時可在其它部位增設氣體取樣點;置於倉外的氣體取樣管端編號要與糧堆內的監測點編號對應。
8、濃度檢測&報警裝置檢查:檢查磷化氫檢測儀、報警儀是否能正常工作;打開倉外磷化氫檢測箱,將抽氣泵的吸氣管分別接到各氣體取樣閥口上,打開取樣閥,啟動抽氣泵或檢測儀,檢查取樣管和回氣管是否通暢。
9、監測蟲籠設置:在熏蒸前設置監測蟲籠,以監測熏蒸中的殺蟲效果和確定散氣時間;蟲籠採用透氣且能防止害蟲進出的牢固容器和透氣封口;蟲籠的設置位置要方便操作,每次熏蒸宜設置3個以上的蟲籠以供多次檢查;蟲籠中的害蟲從擬熏蒸糧堆中篩取,選取活動正常的成蟲個體,每個蟲籠中的數量不少於30頭,內置適當的飼料。
10、安防器具檢查:確保空氣呼吸器、防毒面具及濾毒罐安全有效;准備有關設備的備件,熏蒸過程如發現個別零配件損壞,應及時更換;確保工作服(長袖衣褲)和無滲透性的手套完好;備好滅火器具和中毒急救用品。
11、周邊環境檢查:保護或移走可能因熏蒸損壞的器材;於熏蒸現場周圍20m外設置警戒標志;確保熏蒸期間供電正常,或有斷電應急措施。
12、確定參與人員:負責人、操作員、安防員。熏蒸負責人必須掌握磷化氫熏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過磷化氫熏蒸技術培訓,能夠制定規范的熏蒸方案,組織和指導熏蒸作業;熏蒸操作人員必須受過磷化氫熏蒸技術培訓,熟悉操作流程,熟練操作有關熏蒸儀器設備;安全防護人員必須受過熏蒸技術培訓和安全防護培訓,熟練掌握急救方法,熏蒸時應安排2名以上負責安全防護的人員。
二、確定方案
制定膜下環流熏蒸方案要按照安全、經濟、有效的原則,以殺死糧堆中各種害蟲的所有蟲態為目的,確定施葯方式、用葯量和密閉時間等。
致死不同害蟲的磷化氫最低濃度因糧食溫度、密閉時間不同而不同,見下表。
害蟲種類
溫度℃
14天
21天
28天
敏感害蟲:玉米象、長頭谷盜、雜擬谷盜等其它敏感蟲種
>25
200
150
100
20~25
250
200
150
15~20
-
250
200
耐葯性害蟲:谷蠹、米象、扁谷盜、赤擬谷盜、蛾類等其它抗性蟲種
>25
300
250
200
20~25
350
300
250
15~20
-
350
300
註:表中溫度為害蟲發生部位最低糧溫;當有強抗性谷蠹集中發生並導致發熱或有強抗性米象和銹赤扁谷盜時,建議磷化氫濃度採用300mL/m3~500mL/m3。
根據致死害蟲的磷化氫最低濃度,並考慮糧堆吸附、倉房泄漏、糧食溫度、水分、種類等因素,參考下表選定單位用葯量。
設定濃度
(ml/m3)
糧種
單位用葯量
(g/m3)
100~300
小麥
1~3
玉米
1.5~3
稻穀
2~3.5
按照要求填寫磷化氫環流熏蒸記錄表,報領導審批。
三、熏蒸作業
糧倉外施葯前應先開啟環流風機,形成氣流循環,並充入二氧化碳氣體,然後開始施葯。當糧堆內各取樣點測得的磷化氫濃度均達到設定濃度以上並基本均勻後,可停止環流。各氣體取樣點最低與最高濃度比在0.6以上時視為基本均勻。
磷化氫發生器施葯:將磷化鋁裝入儲葯桶,控制投葯速度,使發生器中磷化氫與二氧化碳混合氣體中磷化氫的重量不大於2%,相當於每1kg磷化鋁片劑對應的二氧化碳用量不少於17 kg。投葯開始前要用二氧化碳凈化熏蒸管路5min以上。施葯過程中,二氧化碳鋼瓶氣應連續供應,避免發生凍堵。發生器中磷化鋁反應徹底後,用二氧化碳氣體置換管路中氣體,然後方可撤機。
磷化氫與二氧化碳鋼瓶混合氣施葯:施葯量用機械磅稱計量或質量流量計計量;達到設定投葯量後,關閉磷化氫混合氣鋼瓶閥門,用二氧化碳氣體置換管路中氣體。
糧面施葯:
1、埋藏施葯:埋藏施葯採用透氣的棉布袋作為施葯袋盛放磷化鋁,每點片劑或丸劑不超過30g,粉劑不超過20g,施葯袋要捆紮完好以防葯劑拋撒污染糧食,並有露於糧面的小繩連接以便清理,通過預留在膜上的投葯口投入糧堆中並將投葯口密封。
2、探管施葯:採用探管輔助施葯時,每個探管中磷化鋁片劑或丸劑量不超過25g,探管插入膜下糧堆後,探管上端開口留於密封薄膜外,並用密封蓋予以密封。
3、緩釋施葯:採用0.04mm-0.08mm厚度的吹塑聚乙烯薄膜袋分裝磷化鋁片劑或丸劑,每袋裝磷化鋁18g-20g,按散裝糧1m-2.5m、包裝糧4m-5m的距離均勻施放到環境中;糧食水分偏高時選用厚一些的聚乙烯薄膜,糧食水分偏低時可選用較薄的薄膜,聚乙烯薄膜袋製作要牢固,通過預留在膜上的投葯口投入糧堆中並將投葯口密封。採用以上施葯方法時要注意避免局部磷化氫濃度過高或滯留;考慮磷化鋁吸濕潮解比較慢,施葯後4 小時~6 小時開始定時環流。
採用其它施葯方法時,環流風機要適時開動,使產生的磷化氫氣體進入糧堆,以確保熏蒸安全。
殺蟲公司海恆提醒:現場操作人員要佩戴防護器具,站在上風處;施葯結束後,由熏蒸指揮員清點出倉人數,然後密閉進人口,關閉倉燈;熏蒸期間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匯報。
四、過程監測&補葯
採用倉外磷化氫發生器或磷化氫與二氧化鋼瓶混合氣施葯方法時,在施葯結束一定時間開始檢測磷化氫濃度。
膜下環流熏蒸時,施葯結束2小時開始檢測糧堆中磷化氫氣體濃度;整倉環流時,施葯結束10小時開始對環流管道和糧堆中磷化氫氣體濃度進行檢測;採用糧面施葯時,施葯結束2天開始檢測磷化氫氣體濃度。
氣體檢測開始後,前期每2小時~4小時檢測一次磷化氫濃度;在各檢測點的濃度基本均勻後,改為視情況每1-3天檢測1次;在檢測氣體濃度時,應關掉環流風機,靜態條件下檢測磷化氫氣體濃度,並按要求做好記錄。
熏蒸過程應對施葯裝置、環流裝置周圍(特別是介面處)進行磷化氫監測,如發現磷化氫泄漏,應及時採取措施解決。同時對工作環境進行磷化氫檢測,當環境中磷化氫濃度超過0.2ml/m³時,應採取安全防護措施。
在設定的熏蒸密閉時間內,如果糧堆中磷化氫濃度低於設定濃度時應補充施葯;補充施葯後糧堆中磷化氫最低濃度要高於設定濃度的20%以上。
五、散氣
當熏蒸密閉時間達到設定時間或預期效果後,即可散氣。散氣可採用自然通風散氣或機械通風散氣。
1、自然通風散氣:散氣應從倉房外部開啟門窗,先開啟下風方向的門窗,後開上風方向的門窗。採用自然通風散氣,散氣時間一般為5~7天。
2、機械通風散氣:散氣時間一般為3~5天。
殺蟲公司海恆提醒:散氣期間應注意安全防護和防止外界害蟲感染。散氣後應使用磷化氫報警儀檢測倉內磷化氫濃度,在檢測磷化氫濃度降到0.2ml/m3(ppm)安全值時,人員才能入倉。
六、效果檢查
熏蒸完成後應對糧堆中的害蟲死亡情況進行檢查。在熏蒸前生蟲部位隨機取樣1kg,在溫度25℃相對濕度75%左右和防止外來害蟲感染的條件下放置30天,檢查是否出現活蟲。
七、葯劑殘渣處理
熏蒸後須嚴格按照磷化鋁殘渣處理的規定,認真做好殘渣處理工作,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Ⅱ 這個是糧倉環流熏蒸系統的探頭 誰知道它學名叫什麼 哪裡有賣的啊
什麼東西呀?求圖片 ~
Ⅲ 國家大型糧倉用什麼方法保存糧食
糧食存儲是一門科學,這里簡單說明一下:電子測溫、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穀物冷卻等 四項儲糧技術。根據《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管理辦法》要求。
申請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的企業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二)同一庫區提出申請的倉容在2.5萬噸(含2.5萬噸)以上,或者罐容在3000噸(含3000噸)以上,並且倉房(植物油罐)及其配套設施質量良好、功能完備。已取得代儲資格的企業同一庫區需新增倉房(油罐)申請資格的,申請倉(罐)容規模不限;
(三)倉房(植物油罐)儲存設施、地理位置及環境條件等應當符合《糧油儲藏技術規范》《糧食倉庫建設標准》《植物油庫建設標准》的要求,配備必要的防火、防盜、防洪等安全設施設備;簡易儲糧設施不得申請中央儲備糧代儲資格;
(四)具有與糧油儲存功能、倉(罐)型、進出方式、糧油品種、儲存周期等相適應的倉儲設備條件。基本設備應當符合《糧油儲藏技術規范》的要求,具有糧食裝卸、輸送、清理、計量、防治、通風等設備,或者具有植物油接發、油泵、計量、污水處理、管道清掃、保溫等裝置;
(五)具有一定數量經過專業培訓的糧油保管員、糧油質量檢驗員等管理技術人員;
(六)具備檢測糧油儲存期間糧食溫度、水分、害蟲密度等條件,一般要具有測控系統、機械通風系統和適合當地氣候環境條件的其他保糧手段;
(七)具備糧油常規質量和儲存品質檢驗能力,有滿足相應檢驗項目需求的檢驗儀器設備和滿足檢驗工作需要的獨立檢驗場所;
(八)有鐵路專用線(專用碼頭)或臨近公路,交通便利;
(九)近2年沒有違反國家糧食政策法規的記錄,沒有發生較大及以上糧油儲存事故,沒有發生死亡1人以上(含1人)或財產損失超過20萬元的安全生產事故;
(十)財務狀況良好,最近2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正數且不存在違反財經法規被財政、審計、稅務處罰的情況,不存在重大償債風險和影響持續經營的擔保、訴訟及仲裁等;
(十一)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
你可以看看糧食網。
水稻不加工成大米在一定的溫度濕度可以長期保存
小麥必須加工成麵粉,在一定溫度濕度下可以保存
其他糧食一般是輪流更換。
前兩年糧食部門大檢查就是查看包括這些在內的項目。
Ⅳ 檢驗檢疫有些什麼氣體,需要用什麼檢測儀.我聽東日瀛能的說。檢驗檢疫環流熏蒸.有溴甲烷、硫醯氟。
這塊主要是溴甲烷,硫醯氟,磷化氫,還有過氧化氫,主要是熏蒸用溴甲烷和硫醯氟,其濃度范圍也很大,從0-100測殘留。到0-240G/M3測濃度,一般測殘留用紫外線吸收法,大量程用紅外檢測原理,這家我們用過,還可以。東日瀛能
Ⅳ 如何保障磷化氫熏蒸作業人員安全
磷化氫環流熏蒸技術,利用環流熏蒸設備強制熏蒸氣體循環,促使熏蒸氣體在糧堆內快速分布的熏蒸殺蟲技術。
環流熏蒸及施葯方式應根據儲糧情況、設施配套情況、倉房及其環境情況來確定。整倉環流或膜下環流熏蒸有四種施葯方式。即倉外磷化氫發生器施葯、磷化氫鋼瓶施葯、磷化鋁糧面施葯和通風口施葯。我庫目前主要採用磷化鋁糧面施葯和通風口施葯,
(1) 密閉倉房門、窗及通風口,布臵好磷化氫濃度檢測線(該倉保
管員操作,組長、防化員檢查);
(2) 連接好環流風機並調試正常,檢查各介面處不能漏氣; (3) 按照糧面投葯量在糧面上均勻布臵葯碟(盤),每碟(盤)施
磷化鋁片劑約100g(30粒左右),不能重疊放臵。; (4) 施葯結束後,由熏蒸指揮人員清點出倉人數,然後密閉進人口,
關閉倉燈。
(5) 每12h檢測一次糧堆磷化氫濃度,待有效濃度(200ppm)達48
小時以上後,開啟倉外環流風機進行環流。當糧堆內各檢測點的PH3濃度均達到設定濃度以上並基本均勻後停止環流,各取樣點最低與最高濃度比在0.6以上時視為基本均勻。 (6) 如磷化氫有效濃度持續時間達不到要求,需要補葯時,可採用通風口施葯方式。
(7) 熏蒸散氣:當倉內PH3濃度低於50ppm時即可開倉散氣,自然
通風散氣時間為5-7d;當倉內濃度降至0.2ppm以下時,人員方可進倉。
(8) 待充分散氣後,由組長安排人員處理殘渣,並進行熏蒸效果檢
查。
熏蒸人員:
2.4.1.1熏蒸負責人:必須掌握磷化氫環流熏蒸的基本理論知識,受過磷化氫環流熏蒸技術培訓,能夠組織和指導環流熏蒸作業,具有儲糧害蟲防治專業技能。
2.4.1.2熏蒸操作人員:必須受過磷化氫環流熏蒸技術培訓,熟悉本技術規程,能熟悉操作環流熏蒸儀器設備。
2.4.1.3安全防護人員:熏蒸時應安排兩名以上人員負責安全防護。 2.4.1.4熏蒸前成立組織,做到精心操作,分工負責
Ⅵ 請教關於糧庫熏蒸的問題
磷化氫環流熏蒸技術已經在500億斤國家糧庫建設項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正在進行的環流熏蒸生產性試驗看,其效果是很好的。然而,從經濟、有效使用環流熏蒸技術與設備的角度出發,在某些情況下,並不一定非要採用全倉環流熏蒸處理。而應視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特殊處理方法。
一、局部生蟲時的熏蒸處理
糧食入倉後由於入倉時糧食的自動分級、糧堆內溫濕度分布不均勻、害蟲局部感染等,會出現倉內個別部位生蟲,甚至會引起局部發熱等情況。這時若採用一般的全倉熏蒸處理的方法則開支較大,同時由於生蟲部位溫度遠高於其它部位,熏蒸氣體不易向其中運動,也難以殺死該部位的害蟲。對此,應採用特殊的處理方法,先降低發熱部位的糧溫,再進行熏蒸處理。局部生蟲熏蒸時,可通過氣體導管將熏蒸氣體引導到生蟲部位的中心處,並在生蟲部位上、下、左、右、中呈球麵包圍布置氣體導管,對局部發生的害蟲形成立體氣體包圍和中心氣體熏蒸。熏蒸氣體導管可藉助糧食深層扦樣器埋入糧堆,我們在試驗中曾採用此方法將直徑25mm的橡膠或塑料軟管埋入糧堆10m--12m的深度。採用磷化氫進行局部熏蒸時,由於毒氣自身的擴散,氣體會向周圍運動從而使生蟲處的濃度降低,所以在局部熏蒸時要注意生蟲部位的氣體濃度檢測,必要時要補充氣體以保持生蟲部位殺蟲氣體始終處在有效濃度水平以上。在進行局部熏蒸時,從處理措施上還要防止害蟲從生蟲部位向非生蟲部位遷移。
二、表面熏蒸處理
在大型倉房中,有時害蟲的發生僅限於糧堆表面或表層,此時只進行表層熏蒸處理即可,在有可能的情況下,可先進行通常的糧面施葯,然後密閉倉房,同時對生蟲部位及其以下一定深度的部位進行氣體濃度檢測,當糧面及其以下一定部位氣體濃度低於或接近有效濃度水平時應及時利用倉外投葯手段進行補充投葯,直至達到所需的密閉時間,將害蟲全部殺死,在進行表面熏蒸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防止害蟲向深層轉移
糧堆表面施葯後有些害蟲個體為了逃避熏蒸氣體而向沒有毒氣或濃度較低的部位遷移,避免這些現象出現的方法是在糧面下一定深度未生蟲的糧層中預置上投葯探管或熏蒸軟管,使之與表面施用的葯劑同時作用於表層的害蟲。
2、避免由於氣體的擴散導致表層濃度過低
糧堆表面按一定劑量投葯後,由於氣體分子熱運動和倉內氣流等因素的作用,熏蒸氣體的濃度會逐漸降低甚至達到或低於臨界濃度,如果在未達到必要的密閉時間前出現此現象則會導致熏蒸失敗。為防止此情況的發生,應進行生蟲部位的毒氣濃度檢測,必要時要補充投葯。
三、有明顯死角時的熏蒸
在對環流截面較大的大跨度房式倉或淺圓倉進行環流熏蒸時,有時會出現局部濃度過低的部位,此類部位的出現就意味著熏蒸氣體在倉內或糧堆內的分布均勻性不夠,進而出現熏蒸死角。出現此類死角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由於熏蒸中施用的氣體量不足,也可能是風機開啟或停止不當,以及受倉房漏氣、倉內溫度、倉內氣流等因素的影響。對於倉內可能出現死角的部位,可採用打探管或埋入熏蒸軟管的方法在風機停止工作時,從倉外補充投葯以彌補其毒氣濃度的不足。
四、大型倉房有明顯冷心時的熏蒸
大型房式倉和淺圓倉在冬季入糧後或經通風降溫、穀物冷卻機降溫等處理後底層或中心部位糧溫非常低,這對整個糧堆的穩定是十分有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有害蟲發生,應採用局部處理的方式,而不宜進行環流處理,以盡可能不影響整個糧堆的穩定。
Ⅶ 環流熏蒸首次施葯後連續環流多長時間
環流熏蒸首次施葯後連續環流的時間在48小時以上。
一般情況施葯24小時後開始環流,連續環流時間不得少於48小時,特殊情況視糧堆狀況、糧食品種、新陳度具體而定。
施葯後24小時開始檢測,以後每天檢測不少於兩次。剛開始環流時每隔2小時檢測一次,注意氣體達到均衡的時間。氣體均衡的確定為最低濃度與最高濃度的比率在0.8以上。
相關說明
環流熏蒸系統是根據糧食倉儲理論,空氣動力環流理論,化學防治理論,運用微電腦控制技術,嚴格按照國家 GB/T17913-1999 標准製造的一種系統功能強,安全性能好,殺蟲效果理想,自動化程度高的高新技術倉儲環保產品。
環流熏蒸系統按糧面下是否設管道又可以分為整倉環流熏蒸和膜下環流熏蒸。 整倉環流熏蒸糧面不鋪塑料薄膜,熏蒸氣體在糧面以上空間及糧堆組成的整個倉房內循環,這種方式用於氣密性好的倉房。膜下環流熏蒸是糧面下鋪設管道,糧面上覆蓋塑料薄膜,熏蒸氣體在糧面以下的糧堆內循環,適用於各種氣密性條件的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