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動控制原理
摘要 自動控制原理是研究自動控制共同規律的技術科學,是指在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利用外加的設備或裝置(稱控制裝置或控制器),使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統稱被控對象)的某個工作狀態或參數(即被控制量)自動地按照預定的規律運行
❷ 求一些自動控制原理在生活或生產中的應用,原理希望能詳細點。
恆壓供水就是一個自動控制原理在生活當中應用,這是一種能夠自動能夠保持水版管內水壓的裝置。
管道權內有一個壓力探測裝置,能夠知道當前管道內的水壓,並把當前的水壓值傳遞給控制裝置。當用水量變大的時候,水壓減小,控制裝置得到水壓在減小的信號,於是控制裝置會提高水泵的轉速來提升水壓。同樣當用水量減小的時候,控制裝置會降低水泵的轉速來減小水壓。這樣,就能基本保持水壓恆定。一般情況下,水泵的電動機由變頻調速器供電,以得到很好的調速性能。
❸ 如何學習自動控制原理
控制是心法,能把各路武功融匯在一起,但只有心法沒有劍在手你也做不成高人。至於怎麼學,老老實實看書推公式查資料問老師,多聯想和驗證現實生活中的控制實例(到處都是,學術領域如導彈飛機汽車化學反應生物調節,生活中如吃飯走路以及你媽教育你的過程都可以帶入),多加領悟,最後你腦子中建立起一種天下大同的系統的世界觀,就差不多了。至於各種你看起來艱深的公式定理,不管在時域頻域拉普拉斯空間參數空間,無非兩個作用,一個是用來認識系統,如穩定性分析,響應分析,一個是拿來改造系統,如各個域下的控制器。要學好這些知識的基礎,包括但不限於線性代數,微積分,矩陣論,信號與系統,建議題主邊學邊復習以上科目。
❹ 自動控制原理的控制系統
在反饋控制系統中,控制裝置對被控裝置施加的控製作用,是取自被控量的反饋信息,用來不斷修正被控量和控制量之間的偏差從而實現對被控量進行控制的任務,這就是反饋控制的原理。
下面是一個標準的反饋模型:
開方:
公式:X(n+1)=Xn+(A/Xn^2-Xn)1/3設A=5,開3次方
5介於1^3至2^3之間(1的3次方=1,2的3次方=8)
X_0可以取1.1,1.2,1.3,1.4,1.5,1.6,1.7,1.8,1.9,2.0都可以。例如我們取2.0。按照公式:
第一步:X1={2.0+[5/(2.0^2-2.0]1/3=1.7.}。即5/2×2=1.25,1.25-2=-0.75,0.75×1/3=0.25,輸入值大於輸出值,負反饋
2-0.25=1.75,取2位數字,即1.7。
第二步:X2={1.7+[5/(1.7^2-1.7]1/3=1.71}.。
即5/1.7×1.7=1.73010,1.73-1.7=0.03,0.03×1/3=0.01,輸入值小於輸出值正反饋
1.7+0.01=1.71。取3位數字,比前面多取一位數字。
第三步:X3={1.71+[5/(1.71^2-1.71]1/3=1.709} 輸入值大於輸出值,負反饋
第四步:X4={1.709+[5/(1.709^2-1.709]1/3=1.7099} 輸入值小於輸出值正反饋
這種方法可以自動調節,第一步與第三步取值偏大,但是計算出來以後輸出值會自動減小;第二步,第四步輸入值偏小,輸出值自動增大。X4=1.7099.
當然也可以取1.1,1.2,1.3,……1.8,1.9中的任何一個。
同時,自動控制原理也是高等院校自動化專業的一門主幹課程,是學習後續專業課的重要基礎,也是自動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必考的課程。
❺ 自動控制原理中如何選用校正裝置的類型
1、採用串聯校正往往同時需要引入附加放大器,以提高增益並起隔離作用。
2、對於並聯校正,版信號總是從功率權較高的點傳輸到功率較低的點,無須引入附加放大器,所需元件數目常比串聯校正為少。在控制系統設計中採用哪種校正,常取決於校正要求、信號性質、系統各點功率、可選用的元件和經濟性等因素。
❻ 自動控制原理
20lgk=12,求出k,寫出傳遞函數;
已知斜率和一點,寫出中段的漸近線方程,對數幅值=0或幅值=1求出wc;
相頻-90開始,-270度結束,算幾個點畫出相頻特性;
根據型別、輸入信號和誤差的關系直接寫出。
送分題,拿不到考試堪憂啊
❼ 自動控制原理跟信號與系統這兩門課有什麼區別與聯系呢
聯系:自動控制原理是信號學的基礎,是在自動控制原理的基礎上才發展出的信號與系統學科。
區別:
一、指代不同
1、自動控制原理:是指在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利用外加的設備或裝置(稱控制裝置或控制器),使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統稱被控對象)的某個工作狀態或參數(即被控制量)自動地按照預定的規律運行。
2、信號與系統:是電氣信息類本科生的專業課,
三、課程設置不同
1、自動控制原理: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和結構、自動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自動控制系統的類型(連續、離散、線性、非線性等)及特點、自動控制系統的分析(時域法、頻域法等)和設計方法等。
2、信號與系統:信號與系統的基本知識;連續信號與系統的時域分析;信號與系統的變換域分析;離散信號與系統時域分析;系統函數;信號與系統的狀態變數分析。
三、培養目標不同
1、自動控制原理:了解有關自動控制系統的運行機理、控制器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以及自動控制系統的各種分析和設計方法等。
2、信號與系統:應熟練地掌握本課程所講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並利用這些經典理論分析、解釋和計算信號、系統及其相互之間約束關系的問題。
❽ 自動控制原理B
自動控制原理包括經典控制和現代控制。 經典控制包括線性系統的時域分析、根軌跡、頻域分析、系統校正、PI設計等, 而現代控制以線性系統理論和最優控制為主線。線性系統理論部分主要闡述狀態空間分析法和綜合法的基本內容,包括動態系統的狀空間描述,動態系統的定量分析(狀態方程的解)和定性分析(能控性、能觀測性、李亞普諾夫穩定性),動態系統的綜合(狀態反饋與狀態觀測器設計);最優控制部分在解決最優問題3種基本方法(變分法、極小值原理、動態規劃法)的基礎上,闡述典型最優反饋系統的設計(線性二次型最優控制、最小時間控制)。 所以要看自動控制原理的考試大綱了,看是否包括現代控制部分。
❾ 概述自動控制原理在焊接工程中的應用;舉一個焊接控制例子,畫出裝置原理圖或邏輯方框圖,並說明工作原理
QH-ARC103為其最新的控製法。該法通過動態響應性能極好的電源,實現電源外特性的實時切換,電弧長度在兩設定點之間變化,系統具有很好的調節性能。但這些控制方法是具體針對某些焊接工藝,在實際應用中還需進一步改進。
脈沖MIG焊門限控制系統是通過設定電弧電壓的門限值來實現其控制,當焊絲的熔化和焊絲的送進使電弧工作點移動時,電弧電壓不超過設定的門限值,從而使弧長得到控制。如圖1-2所示。焊接時,電弧工作點位於兩條恆流外特性Ib或Ip上,當電弧工作點工作在維弧階段時,焊絲送進速度大於熔化速度,電弧工作點沿Ib恆流線向下移動,當到達設定的門限值A點時,控制系統使電源外特性切換到Ip,即脈沖階段,此時焊絲送進速度小於熔化速度,電弧工作點沿恆流線向上移動,當移動到設定的門限值B時,控制系統使電源外特性又切換到,即維弧階段,如此循環就實現了脈沖MIG焊脈沖參數的自動控制。其弧長控制在La1和La2之間,適當地選擇A和B點的值就可以實現穩定的焊接。該類方法是以調節脈沖頻率而克服弧長的擾動來調節焊絲的熔化速度,在脈沖峰值階段可能未停留足夠時間,所以熔滴過渡不能確保一脈一滴的情況。
原理是:主要是通過焊接電壓控制電弧長度,電壓和電弧有一個關系,通過定時採集電壓數據,對比設定電壓,通告PLC調節焊槍高度以調節弧長
❿ 自動控制原理
自動控制(原理)是指在沒有人直接參與的情況下,利用外加的設備或裝置(稱控制裝置或控制器),使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統稱被控對象)的某個工作狀態或參數(即被控制量)自動地按照預定的規律運行。
自動控制理論是研究自動控制共同規律的技術科學。它的發展初期,是以反饋理論為基礎的自動調節原理,主要用於工業控制。二戰期間為了設計和製造飛機及船用自動駕駛儀、火炮定位系統、雷達跟蹤系統以及其他基於反饋原理的軍用設備,進一步促進並完善了自動控制理論的發展。到戰後,已形成完整的自動控制理論體系,這就是以傳遞函數為基礎的經典控制理論,它主要研究單輸入單輸出的線形定常數系統的分析和設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