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圖(甲)所示,研究平拋運動規律的實驗裝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光電門感測器和碰撞感測器可以測得小
(1)平拋運動水平方向做做勻速運動,x=v0t,所以落地點的水平距離d與初速度v0成正比,故專A正確,B錯誤;
豎直方屬向自由落體運動,h=
g
t2,解得:t=
B. 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物塊在水平桌面上的運動規律。物塊在重物的牽引下開始運動,重物落地
(1)6,7(2)1.00,1.20(3)2.00
C. 某同學利用圖甲所示裝置來研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他將光電門1和2分別固定在長木板的A、B兩處,換用不同的
(1)平衡摩擦力(2分) (2)0.52 (2分) (3)BC (3分,A項中的數值可與事實上的摩擦相比擬專)(4)D(3分)
D. 研究光電效應規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光電管的陰極材料為金屬鉀,其逸出功為W0=2.25eV,現用光子能量為1
(1)由光電效應方程Ek=hν-W0 得光電子最大初動能Ek=8.50eV 光電管兩端加有反向電壓,光電子由K向A做減內速運動. 由動容能定理-eU=EkA-Ek 因EkA=0,則U= =8.50V. (2)設光的強度為nhν,光強不變,頻率增大一倍,則每秒入射的光子數n減為原來的一半,陰極K每秒內逸出的光電子數也減為原來的一半, 由光電效應方程得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 E k′=hν′-W 0=2hν-W 0=19.25eV 電子由陰極向陽極做減速運動. 由動能定理-eU=E kA′-E k′,得E kA′=10.75eV. (3)若將電源的正負極對調,光電管上加有正向電壓,光電子從陰極向陽極做加速運動,由動能定量eU=E kA″-E k, 得E kA″=17.00eV. 答:(1)電壓表的示數是8.50V. (2)陰極K每秒內逸出的光電子數減為原來的一半,到達陽極的光電子動能為10.75eV. (3)到達陽極的光電子動能為17.00eV.
E. 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實驗.(1)對於實驗的操作要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
(1)為了來保證小自球做平拋運動,斜槽末端必須水平,故C錯誤;而為了讓小球每次做同樣的平拋運動,小球每次應從同一位置滾下,故A正確;小球在運動中摩擦力每次都相同,故不需光滑,故B錯誤;為了得出更符合實際的軌跡,應盡量多的描出點,故D正確;故選AD; (2)因兩段對應的水平距離相等,故兩段運動的時間相等,而豎直位移分別為:6l和10l;故在豎直方向由△h=gt 2 可得t=2
F. 某學生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外力對滑塊做功與滑塊動能變化的關系.(1)如圖乙所示,
(1)游標卡尺的主尺讀數為:1.5cm=15mm,游標尺上第12個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對齊,所回以游標讀答數為12×0.05mm=0.60mm,所以最終讀數為:15mm+0.60mm=15.60mm.即遮光條的寬度d=15.60mm. (2)滑塊靜止時遮光條到光電門的距離L,則重力對鉤碼做的功為W=mgL, 遮光條到達光電門時的速度為v= ,所以滑塊(含遮光條)的動能變化量的表達式為△ Ek=Mv2?0=M()2. 故答案為:(1)15.60;(2)mgL;M()2.
G. (10分)如圖13-甲所示,是研究光電效應規律的光電管。用波長 =0.50 的綠光照射陰極K,實驗測得流過G表
(抄1) (2)0.66mm
H.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合外力、質量關系」.光電計時器和氣墊導
(1)通過光電門的速度v= ,根據勻變速運動的公式v 2 =2aL,a= = . (2)圖線不通過坐標原點O,知未加拉力時,已有加速度,知平衡摩擦力過度.a-F圖線的斜率表示質量的倒數,開始鉤碼重力比較小,鉤碼重力基本等於繩子的拉力,斜率為滑塊質量的倒數,斜率不變.當上部於鉤碼的重力比較大,不滿足滑塊的質量M遠大於鉤碼的質量m,鉤碼重力不等於繩子的拉力,只有對整體研究,鉤碼的重力才表示合力,但斜率的倒數為M+m的倒數,所以上部圖線彎曲. 故本題答案為:(1) (2)平衡摩擦力過度,沒有滿足滑塊的質量M遠大於鉤碼的質量m. |
I. 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做《用雙縫干涉測量光的波長》的實驗,他用帶有游標尺的測量頭(如圖乙所示)測
x 2 = 8.95 mm(2分); λ=  m(4分)。
J. 某同學用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實驗步驟如下:a.安裝好實驗器材,將打
(1)刻度尺的讀來數為源10.60cm. (2)打下第三點時的瞬時速度等於2-4之間的平均速度,即:v3===m/s=0.59m/s (3)坐標紙上找出對應的各點,然後連線如圖:
 0.84?0.34 | 4×2×0.2 | | m/ s2=0.313m/s2. 故答案為:(1)10.60;(2)0.59;(3)如圖;(4)0.313m/s2.
與用圖甲所示實驗裝置研究光電相關的資料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