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分布式能源實驗裝置

分布式能源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1-09 16:51:25

㈠ 東莞理工學院的辦學規模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東莞理工學院有計算機學院、電子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文學院、政法學院、師范學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建築工程系、能源與化工系、經濟貿易系、外語系、體育系、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等22個二級學院,50多個專業(方向)。 序號院系名稱專業設置01東莞理工學院計算機學院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網路工程
3.軟體工程
4.軟體工程(卓越班)
5.信息與計算科學 02東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學院1.電子信息工程
2.電子信息工程(卓越班)
3.通信工程
4.通信工程(卓越班)
5.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6.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7.自動化 03東莞理工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1.環境工程
2.應用化學
3.應用化學(食品質量檢測)
4.應用化學(化工工藝)
5.應用化學(化工工程與工藝)(卓越班)
6.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04東莞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卓越班)
3.工業設計
4.工業工程
5.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05東莞理工學院工商管理學院1.工商管理
2.會計學
3.會計學(卓越班)
4.人力資源管理 06東莞理工學院文學院1.漢語言文學
2.漢語言文學(師范)
3.漢語言文學(文化產業)
4.廣播電視學
5.人文科學(實驗班) 07東莞理工學院政法學院1.法學
2.法學(卓越班)
3.行政管理
4.社會工作 08東莞理工學院師范學院1.小學教育(語文)
2.小學教育(數學)
3.音樂學(音樂教育)
4.音樂學(舞蹈教育)
5.漢語言文學(師范) 09東莞理工學院建築工程系1. 工程管理
2. 土木工程(結構工程)
3. 土木工程(路橋工程)
4. 建築學(五年制) 10東莞理工學院能源與化工系1. 能源與動力工程
2. 化學工程與工藝 11東莞理工學院經濟貿易系1.國際經濟與貿易
2.國際經濟與貿易(跨境電商)
3.經濟與金融
4.產學(實驗班) 12東莞理工學院外語系1.英語(商務英語)
2.英語(師范)
3.日語 13東莞理工學院體育系1.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14東莞理工學院繼續教育學院20個專業15東莞理工學院國際學院20個專業 16東莞理工學院粵台產業科技學院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精密製造)
2.自動化
3.工業設計
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多媒體設計)
5.國際經濟與貿易(跨境電商)
6.經濟與金融 17東莞理工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部1992年成立18東莞理工學院創業學院2013年成立19東莞理工學院中興通訊學院 2013年成立20東莞理工學院西門子自動化學院2014年成立21東莞理工學院華為網路學院 2014年成立22東莞理工學院微軟信息技術學院2014年成立(註:更新至2015年07月28日)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東莞理工學院有理工學院與中科院高能所聯合實驗室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3個,省級高校工程技術開發中心3個,廣東高校國際暨港澳台合作創新平台及國際合作重大項目1個,廣東高校創新團隊項目1個,東莞市公共技術服務平台2個,東莞市重點實驗室9個,校級研究中心13個。 科研機構機構名稱校所聯合實驗室(5個)01.中子探測與快電子技術聯合實驗室
02.中國散裂中子源機電技術研發聯合實驗室
03.中國散裂中子源先進材料聯合實驗室
04.下一代互聯網聯合實驗室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1個)01.廣東省分布式能源系統重點實驗室廣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01.廣東省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02.廣東省新型納米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03.廣東省化工材料清潔生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高校工程技術開發中心(3個)01.廣東高校化工清潔生產與綠色化學品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02.廣東高校網路與信息安全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03.廣東省普通高校嵌入式與測控系統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廣東高校國際暨港澳台合作創新平台及國際合作重大項目(1個)01.中德精密製造技術中心(核能裝備遙控維護作業機械手研發)廣東高校創新團隊項目(1個)01.無線感測器網路系統及應用創新團隊廣東省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7個)01.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02.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03.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04.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05.現代傳媒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06.經管信息化與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07.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東莞市公共技術服務平台(2個)01.東莞市清潔生產科技中心
02.中德精密製造技術中心 東莞市重點實驗室(9個)01.東莞市分布式能源系統重點實驗室
02.東莞市數字化設計與製造重點實驗室
03.東莞市復雜網路重點實驗室
04.東莞市現代分離技術重點實驗室
05.東莞市大氣復合污染重點實驗室
06.東莞市快電子技術與測控系統重點實驗室
07.東莞市網路安全重點實驗室
08.東莞市環境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09.東莞市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校級研究中心(13個)01.東莞分布式能源系統研究中心
02.東莞生命教育研究中心
03.東莞城市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04.東莞市知識產權促進中心
05.經濟法律研究咨詢中心
06.生物感測器研究中心
07.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08.光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09.現代製造工程研究中心
10.嵌入式系統研究中心
11.軟體研究中心
12.材料與環境工程研究中心
13.圖像信息與測試研究中心 根據2016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東莞理工學院圖書館建築面積達57000平方米,藏書180.2萬多冊,期刊5000多種,電子圖書112萬多種;建成有萬兆帶寬主幹、百兆帶寬到桌面的校園網,建立了20000多個信息點。
《東莞理工學院學報》,是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東莞理工學院主辦,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雙月刊,創刊於1994年2月。 2012年11月7日,東莞理工學院的「基於飛秒激光的太赫茲時域光譜儀開發」等4個項目列入2012年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組織實施。
2012年12月5日,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以下簡稱「水專項」)管理辦公室簽批了國家十二五水專項「東深供水工程水質改善技術集成與綜合示範(課題編號:2012ZX07206-004)」課題任務合同書,該課題正式立項。
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結果揭曉。學校本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共有6個項目獲准立項。
截止到2013年,學校承擔了國家「863」項目、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粵港澳關鍵領域重點突破項目、國家重點新產品項目等200多項。學校教師還獲得了日內瓦國際專利技術成果博覽會金獎、國家發明專利獎、省科技進步獎和東莞市科技進步獎等科技獎勵及一批發明專利。

㈡ 請問什麼是分布式能源

所謂「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以熱電冷聯產技術為基礎,與大電網和天然氣管網組網運行,向一定區域內的用戶同時提供電力、蒸汽、熱水和空調冷水(或風)等能源服務系統。

分布式能源系統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在75%~90%之間,並且由於其貼近用戶進行能量轉換,避免了遠距離送電帶來的輸變電損失以及輸熱損失。

分布式能源要依靠多種投資主體進入市場領域,改變只依賴政府來發展分布式能源的觀念。要通過建立體系和市場運作,用逐步回收的資金再來擴大建設和經營的范圍,形成滾動式的發展。中國三峽電站已經成功地實行了這一機制。發達國家已經形成了很好的運營體制,取得了很充分的經驗。這些都是發展分布式能源需要借鑒的。

㈢ 分布式能源系統是指各種集成或單獨使用、靠

【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要求選擇不屬於該定義的。通過分析定義,可知分布式能源系統目的是改善輸電系統,所以A、B、C均符合該要件,而D項是用於應急,不是改善輸電系統,故答案為D。

㈣ 微網實驗平台檢測裝置有哪些作用

通過微網實驗平台檢測裝置項目的建設,可以逐步延伸完善成完整的微網關鍵技術體系及支撐平台,開展與分布式電源、電動汽車充電站並網檢測及保護檢測等相關技術的研究,構建智能微網能量管理系統,實現對微網內分布式電源和智能樓宇負荷的協調優化控制。
開展分布式供能與儲能技術研究,是電網企業主動適應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積極應對「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有效途徑。通過建設綜合性微網實驗平台,並在此平台上開展應用技術研究,掌握分布式能源微網的運行控制特徵,對分布式能源微網接入配電網後的運行管理有重要意義。
北京群菱能源依託實驗平台,研究並制定相關微網運行與接入的規范與標准,建立分布式能源設備並網檢測中心,是對現有業務的有效拓展。基於本項目的建設經驗和研究成果,發揮電網企業固有的技術優勢,可為某些分布式能源微網(如偏遠地區)的建設提供系統集成服務,拓展對電網用戶的服務內容。
建設微網實驗平台檢測裝置符合目前國家智能電網發展規劃戰略方向,基於此實驗平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將為未來智能電網的研究和技術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並網逆變器產品的技術開發、技術升級提供嚴謹的試驗數據依據。

㈤ 分布式能源與微電網、電站這三者間有什麼關系

電站:傳統電網分為發輸變配用。電能是單相流動的,大型的電站發電,長距離電網送電,到用戶這里用電。分布式能源:電網里中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因為風能、太陽能的分布不會像煤礦、天然氣那樣集中,所以在西北之類風光資源充足的地方修建大型風電場、光伏電站的同時,可以在用戶側接入小型的風機、光伏、儲能、燃氣輪機等電源設備,省去了在電網中傳輸的損耗,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這里風機、官府、燃料電池、微型燃氣輪機成為分布式發電,帶上儲能設備稱為分布式電源。分布式的問題:由於用戶側出現了電源,傳統源-網-荷的單向能量流變成了雙向,導致電網既定的調度、保護策略面臨了新考驗,加上風、光資源具有波動性和隨機性,發電難以控制,分布式電源直接並網最終會導致整個電網路不穩定。

微電網:微電網是把分布式電源和它所供能的負荷以及能量轉換、保護、監控等裝置作為一個系統,形成一個小型的完整電網,以儲能設備或者微型燃氣輪機這類可控的電源維持系統的穩定,使之可以消納光伏、風電這些可再生能源,整個微電網與大電網有一個公共連接點(PCC),當微電網電源功能不足時可以通過大電網補充缺額,發電量大時可以將多餘電網饋送回大電網。分布式電源以微電網方式並網和直接並網的卻別主要是兩點:微電網可以通過控制策略決定並網點的功率流向,比如發電多時用儲能存儲,負荷大時儲能放電;標准意義上的微電網可以和大電網斷開,從並網模式切換成孤島運行模式,兩種模式能否實現無縫切換是微電網成功的標志。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全世界范圍內文獻可知的微電網不到500個,大部分不能實現真正的無縫切換,當然有些是無電地區純孤島運行的微電網,對大電網沒影響。所以有分布式電源和負荷通過PCC點並網,但做不到孤島的,還應該認為是分布式電源直接並網。

㈥ 中原工學院中外合辦異地校區在哪

中原工學院中外合辦異地校區在中原工學院南區,地址是新鄭市龍湖鎮中原工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也就是中原工學院的主校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緊貼107國道,到市裡只需3塊錢,校車全天往返於鄭州市區與學校之間。

開展小班授課,兼顧每個學生實行小組化分層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優秀負責的教室隊伍,「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協作共進」的校本教研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養成自信、自律、自學、培養其健全人格。

學術研究

截至2016年5月,學校建有1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10個省部級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部級測試中心、3個市廳級開放實驗室、5個市廳級重點實驗室、6個市廳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2個省級創新型科技創新團隊、7個省級高校科技創新團隊、4個市級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8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驗室:金剛石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功能鹽材料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實驗室:河南省金剛石工具技術國際聯合實驗室、河南省棉紡精梳技術與裝備工程實驗室、河南省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評估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圖像分析與機器視覺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現代製造裝備與儀器工程實驗室。

河南省環境友好型智能交通協同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空調製冷節能工程實驗室、河南省分布式能源接入與微電網系統工程實驗室、河南省高檔超硬材料工具工程實驗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中原工學院

㈦ 中原工學院的學術與科研

學校堅持高水平科研強校,加強科研平台建設,提升社會服務能力。第二次黨代會(2008年10月)以來,共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8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項,主持及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8項,承擔省重大公益項目2項、省院合作項目1項、省科技攻關等各類省部級科研項目369項;完成科研項目520餘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48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1501篇;出版著作283部;獲授權發明專利183件;正式發行標准19個。入校科研項目經費累計達10640萬元。 其中2014年榮獲12項2014年度河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
截止2014年5月,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實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平台。14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工程教育模式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17門河南省精品課程;3個河南省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6個河南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雙語教學示範課,5個河南省省級教學團隊。2013年,學校獲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8項,在河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評審中,獲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2011年以來,學校承擔國家自然基金項目35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橫向科研項目115項,參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及國家級科研項目8項,省院合作項目1項,省科技攻關等省部級科研項目255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6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4件;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800餘篇。
學校獲批組建了河南省首批省級大學科技園,園內入駐多家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為學生提供了優質的實習實訓條件。學校長期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首位,強調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注重拓寬專業口徑,大力培養復合型人才。為了滿足社會對創新人才的需要,使學生具備在某個專門領域從事開拓性思維和進行創造性活動的必要條件,學校還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制定了不同的創新培養目標和方案。通過長期綜合素質的培養,學生各方面能力不斷增強,2011年來,學生榮獲國際和國內的各種學科競賽獎100多項。學校特別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畢業生廣泛分布在全國各地,還在校外建立了100多個實習基地,200多個就業基地。
2011年,由中原工學院與相關單位聯合申報的「觸媒法合成高品級金剛石關鍵設備與成套工藝技術開發」項目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3年,紡織學院任家智教授主持的「高效節能棉紡精梳機關鍵技術及成套設備」科研成果榮獲「紡織之光」2013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教育獎勵一等獎。 2014年,由中原工學院主持完成的「高效能棉紡精梳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1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原工學院積極融入和服務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原工學院科技園(河南省唯一獨立自建的高校科技園區),推動由學校牽頭的紡織服裝產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的工作開展,新型紡織纖維關鍵技術研究、 新一代高效節能成套精梳設備研究開發 、節能環保型熱泵空調新技術與設備、超硬材料及製品、精密與超精密機床製造等一批與河南業發展關聯度高的項目均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截止2014年5月,該校已有國家級實驗室1個,首批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
科研機構一覽表 機構類型機構名稱國家級科研機構金剛石高效精密鋸切工具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 系統與工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靜電測試中心
河南省智能化專用虛擬儀器儀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功能性紡織材料重點實驗室
高檔超硬材料工具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棉紡精梳技術與裝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分布式能源接入與微電網系統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空調製冷節能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評估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圖像分析與機器視覺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河南省環境友好型智能交通協同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
河南省現代製造裝備與儀器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等學校功能性紡織面料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河南省高等學校供熱空調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河南省高等學校現代製造裝備及儀器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紡織服裝產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 市級研究機構 鄭州市紡織工程技術中心
鄭州市計算機網路安全評估重點實驗室
經濟管理實驗中心
建築環境與設備實驗教學中心
電子電氣信息基礎實驗中心
紡織實驗中心
中原服飾文化與藝術設計中心 兩種公開發行期刊:
《中原工學院學報》(雙月刊)ISSN 1671-6906;CN 41-1341/T
《成組技術與生產現代化》(季刊)ISSN 1006-3269;CN 41-1226/TB
內部期刊資料:《紡織服裝科技》(雙月出版)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通過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境外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經驗、課程體系、教育教學方法等
優質資源並加以固化,促進了自身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提高。先後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韓國、瑞典、紐西蘭、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和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25所高校建立了友好關系,開展了教師和學生教育交流活動;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紐西蘭UNITEC理工學院合作舉辦了9個本、專科合作辦學教育項目。項目學生在校期間,憑借優異成績可以被推薦到國外合作辦學高校深造學習,擁有國內外高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原工學院是中俄交通大學聯盟創始成員之一 ,並與俄聯邦聖彼得堡國立宇航儀器製造大學、河南裕鴻置業有限公司三方合作的「中原彼得堡航空大學」辦學項目正式簽約,該項目著力培養基礎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實踐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與河南省「863」軟體孵化器有限公司聯合組建了軟體職業技術學院,該學院是河南省首批8所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之一。畢業生動手能力強、技術水平高,深受用人單位歡迎。
與企業合作舉辦了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
與台灣中原大學碩士生培養交流。
合作辦學項目積極引進國外合作方的課程體系、原版教材、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等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由中原工學院和國內外合作高校教師進行授課,強化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努力與國際高等教育接軌。外語成績達到國外合作方規定要求、完成國外合作方規定課程學分、經濟條件許可的項目學生,在中原工學院學習兩年或三年之後,可以申請到對應的合作高校學習與深造。選擇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的學生,在英國的學費優惠20%。項目學生畢業後可申請到與中原工學院有友好交流合作關系的國外高校繼續深造,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和就業選擇。

㈧ 蔡睿賢的主要成就

蔡睿賢專長為能源利用與工程熱物理。 蔡睿賢在分析復雜總能系統中,創立了比較法,並由此總結出各種總能系統的多種簡明定性規律;建立了強調正確評價准則的熱力學分析學說體系,提出了一系列嶄新的合理准則與系統分析。在葉輪機械理論方面,全面發展了中心流線法,有些內容已列入國內外教科書中;在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方面首先導出了環壁約束條件與給出一系列三元標准解析解。 首次集體發現了實用機組中內圍帶對軸流式壓氣機不穩定性能的影響,對國內後來多種型號機組的調試起了重要作用。導出了工程熱物理各分學科的一系列代數顯示解析解,如非定常帶激波可壓流與非線性導熱的解析解等。
研究方向及成果:長期從事葉輪機械、燃氣輪機、熱力循環及總能系統領域的研究。在葉輪機械氣動熱力學方面全面發展了吳仲華教授的中心流線法,在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中提出環壁約束條件;在總能系統熱力分析方面創建了比較法及建立了強調評價准則的學派,得出一系列嶄新的結論並指出某些權威著作的謬誤,得到國際權威的公開承認;在理論方面,給出了工程熱物理領域不同學科問題的多個解析解。在研製國內燃氣輪機中,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了軸流式壓氣機內環對其喘振的影響,對該機組及以後國內多台壓氣機的調試與防喘均發揮很大作用,此外,還解決了轉子易彎問題並提出了一種新的設計計算方法。 曾主持完成國家攀登項目1項、國家973項目一項,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400餘篇。
專著 出版時間圖書名稱圖書作者出版社1964年《平面葉柵的中心流線法解析解-中心流線法的某些發展》蔡睿賢編 清華大學燃氣輪機教研組2002年《熱工手冊》任澤霈,蔡睿賢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年《蔡睿賢論文選集》蔡睿賢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期刊文獻 時間文獻名稱作者期刊名稱2012對中國能源的基本認識蔡睿賢科技導報,(第13期) 2009熱力機械基本方程的嚴格解析解蔡睿賢機械工程學報,(第3期)2009峰後岩石非Darcy滲流的一維非定常嚴格簡明解析解蔡睿賢,李元媛,蔣潤花力學學報(第4期)2008一維非定常完全氣體熱聲流的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劉啟斌工程熱物理學報(第4期)2008求解數理方程解析解的一種新方法:混合分離變數法蔡睿賢,劉啟斌中國科學(G輯)(第9期)2008一維非定常完全氣體熱聲流的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劉啟斌工程熱物理學報(第4期)2008.能源動力系統應與環境相協調[蔡睿賢,金紅光,林汝謀創新科技(第3期)2007關於可再生能源開發的個別見解蔡睿賢,張國強中國科學基金(第3期)2006環管中非定常非Newton旋流的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苟晨華中國科學G輯(第4期) 2005關於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思考蔡睿賢,張娜科技導報(第9期)2005多孔介質中考慮各向異性自然對流Brinkman模型的解析解(Ⅱ)蔡睿賢,苟晨華,張娜中國科學G輯(第2期)2004考慮旋流的非定常幾何一維流動解析解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4期)2004強化節能措施確保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蔡睿賢,陳益群中國政協(第7期)2003漫談能源蔡睿賢蘇南科技開發(第8期).2003含濕毛細多孔介質傳熱與傳質基本方程的一組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機械工程學報(第6期)2003多孔介質快速乾燥過程熱質耦合方程的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工程熱物理學報(第2期)2003多孔介質中溫度與濃度梯度耦合自然對流基本方程的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劉蔚蔚自然科學進展(第8期)2002西部能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的關鍵科學問題蔡睿賢石油知識(第2期)2002確定科研評價准則要萬分慎重蔡睿賢中國科學院院刊(第5期)2002變熱物性非定常導熱方程的一些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3期)2002柱坐標下變熱物性非定常軸對稱導熱方程的解析解蔡睿賢,張娜自然科學進展(第11期)2002理想氣體非定常有摩擦有傳熱—維流動的顯式波動解析解蔡睿賢,張娜中國科學(E輯)(第1-3期)2002理想氣體非定常有摩擦有傳熱一維流動的顯式波動解析解蔡睿賢,張娜中國科學,E輯 技術科學(第2期)2002Explicit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anisotropic B蔡睿賢,張娜中國科學(英文版)(第6期)2002.多孔介質中自然對流 Brinkman 模型的解析解蔡睿賢,張娜中國科學(A輯)(第1-6期)2001蔡睿賢.非定常可壓等熵流非線性方程顯式解析解的推導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6期)2001有關對轉渦輪基本設計與應用的進一步思考蔡睿賢航空動力學報(第3期)2001.兩相非定常流的一些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冬陽機械工程學報(第9期)2001Explicit analytical wave solutions of unsteady 1D ideal gas flow with friction and heat transfer蔡睿賢,張娜中國科學(英文版)(第4期)2000.鍋爐受熱面動態過程的一套顯式解析特解蔡睿賢,張娜機械工程學報(第7期)2000工程熱物理學科中的若干解析解蔡睿賢,蔡檔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2期)2000Explicit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coupl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or porous material drying蔡睿賢,張娜自然科學進展(第2期)2000Explicit analytical solutions of the coupled diffe蔡睿賢,張娜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第2期)1999能源利用中的氣動熱力學前沿問題和新設計體系的研究:1998年度主要研究進展蔡睿賢基礎研究(第3期)1999乾燥多孔物料的耦合傳熱傳質方程組的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自然科學進展(第10期)1999球體內不定常作Fourier導熱的一維代數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自然科學進展(第1期)1999.One-dimensional algebraic explicit analytical solu蔡睿賢,張娜,何詠梅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第1期)1997完全氣體一元變截面不定常帶激波流動的一套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6期)1998能源利用中的氣動熱力學前沿問題和新設計體系的研究:攀登項目3年主要研究進展蔡睿賢基礎研究(第3期).1998生物導熱基本方程的一維不定常解析解蔡睿賢,張娜.自然科學進展:國家重點實驗室通訊(第3期)1998Unsteady one-dimensional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蔡睿賢,張娜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第6期)1998關於完全氣體無粘可壓流動的解析解蔡睿賢,朱永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6期)1998單軸恆速燃氣輪機及其功熱並供裝置的典型變工況特性蔡睿賢,張娜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6期)1998集成電路晶元非Fourier導熱方程的顯式解析解蔡睿賢,張娜科學通報(第1-24期)1997論可再生能源動力裝置的評價指標及優化方向蔡睿賢,張娜太陽能學報(第1-4期)1996完全氣體一元變截面有傳熱有摩擦流動的一些不定常解析解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 1996能源利用中的氣動熱力學前沿問題和新設計體系研究進展蔡睿賢基礎研究(第4期)1996對排氣污染罰款數量級的討論蔡睿賢中國軟科學雜志(第2期)1995Analytical solution of unsteady one-dimensional bi蔡睿賢科學通報(英文版)(第19期)19951995年6月出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總結報告(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提綱)蔡睿賢燃氣輪機技術(第3期) 1995典型聯合循環的性能簡明示式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95一維不定常生物傳熱方程的解析解蔡睿賢科學通報(第7-24期)1994軸流對轉風扇典型基元級基本分析蔡睿賢流體機械(第12期)1994排氣全燃型聯合循環設計點性能簡明估計公式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94燃氣輪機發電裝置最佳效率初探蔡睿賢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第5期)1994透平平面葉柵葉型損失通用圖的一種算例蔡睿賢,何詠梅燃氣輪機技術(第3期)1993一些一元變截面不定常可壓縮完全氣體等熵流的解析解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93補燃對常規聯合循環效率的影響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3期)1993對轉渦輪特有葉型自動設計程序蔡睿賢,何詠梅,魏星祿航空動力學報(第2期)1992對轉渦輪基本分析蔡睿賢航空學報(A輯)(第1期)1992一元變截面不定常可壓縮完全氣體等熵流的解析解蔡睿賢科學通報(第9-24期)1992三對轉渦輪及其基本分析蔡睿賢,魏星祿航空動力學報(第1期)1992透平葉柵自動設計程序蔡睿賢,何詠梅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90餘熱鍋爐變工況計算蔡睿賢,胡自勤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9燃氣輪機回熱循環新析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8A RAPID ENGINEERING METHOD FOR SOLVING POISSON EQU蔡睿賢科學通報(英文版)(第5期)1988軸流式葉柵完全反問題工程解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7雙連通區域中Poisson方程的快速工程解蔡睿賢科學通報(第1-6期)1987功熱並供評價准則及燃氣輪機功熱並供基本分析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7功熱並供評價准則及燃氣輪機功熱並供基本分析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6APPROXIMATE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PRACTICAL ST蔡睿賢,張世錚,逯根壽,林汝謀科學通報(英文版)(第21期)1986注蒸汽燃氣輪機實際循環熱效率的近似簡明熱力學關系蔡睿賢,張世錚,逯根壽,林汝謀科學通報(第6期)1985一些常壓流化床燃煤聯合循環方案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4發展總能系統是提高能源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徑蔡睿賢節能(第8期)1984校驗葉輪機械三維數值解的某些解析解蔡睿賢,蔣洪德,孫春林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3餘熱鍋爐節點溫差及其對聯合循環性能的影響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3CONSTRAINT ON DESIGN PARAMETERS AND TWIST OF S_1 S蔡睿賢中國科學(英文版)(第4期)1983中心流線法在亞聲速與跨聲速區中的准確度蔡睿賢機械工程學報(第1期)1982葉輪機械設計自變數在內外環壁面上的限制條件及軸流式葉輪機械 S1流面的翹曲蔡睿賢中國科學(第7-12期)1982燃氣輪機起動與壓氣機低速特性蔡睿賢動力工程(第5期)1982.葉輪機械設計自變數在內外環壁面上的限制條件及軸流式葉輪機械S1流面的翹曲蔡睿賢中國科學(A輯)(第7-12期)1981餘熱鍋爐式燃氣-蒸汽輪機聯合循環近似熱力學分析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1平面葉柵中心流線法反問題計算機程序及算例蔡睿賢,沈建文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0平面葉柵跨聲速流動的計算--中心流線法的某些發展(四)蔡睿賢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80靜葉內圍帶對軸流式壓氣機氣動性能的影響及4500馬力機車燃氣輪機的熱力性能蔡睿賢,王錫剛,彭惠君,吳步敬工程熱物理學報(第1-4期)1979在任意回轉流面上設計軸流式葉輪機械葉柵——中心流線法的某些發展蔡睿賢機械工程學報(第1期)1979解軸對稱流道位流的中心流線法——中心流線法的某些發展蔡睿賢機械工程學報(第2期)1966平面葉柵的中心流線法解析解——中心流線法的某些發展(一)蔡睿賢機械工程學報(第1期)1964在燃燒室及後燃室中產生給定溫度燃氣所需燃料的計算公式的討論蔡睿賢機械工程學報(第3期)1958小功率燃氣透平轉速的選擇蔡睿賢清華大學學報(第3期)1958小功率燃氣透平轉速的選擇蔡睿賢重型機械(第12期) 蔡先生在清華大學十六年,在博士後政策咨詢、評審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指導過多名「百人計劃」入選者、博士後,數十名研究生,受到蔡院士點撥、解惑和幫助者,多次榮獲中國科學院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
蔡先生培養的眾多精英後輩和學生,遍布美國、加拿大以及國內各地, 指導過10多名博士生和10多名碩士生, 有三位曾獲得「中國科學院院長獎」。蔡院士直接授課的學生畢業後,有四位被評為院士,還有十幾位成長為國家部級幹部, 十多位研究員或教授、多位公司或工廠的總工程師。

㈨ 什麼是分布式能源

是指分布在用戶端的能源綜合利用系統。

分布式能源是一種建在用戶端的能源供應方式,可獨立運行,也可並網運行,是以資源、環境效益最大化確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統,將用戶多種能源需求,以及資源配置狀況進行系統整合優化,採用需求應對式設計和模塊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統,是相對於集中供能的分散式供能方式。

分布式能源具有能效利用合理、損耗小、污染少、運行靈活,系統經濟性好等特點。發展主要存在並網、供電質量、容量儲備、燃料供應等問題。

(9)分布式能源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由於分布式能源可用發電的余熱來制熱、製冷,因此能源得以合理的梯級利用,從而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達70%.90%)。由於分布式電源的並網,減少或緩建了大型發電廠和高壓輸電網,緩建了電網而節約投資。同時,使得輸配電網的潮流減少,相應的降低了網損。

因其採用天然氣做燃料或以氫氣、太陽能、風能為能源,故可減少有害物的排放總量,減輕環保的壓力:大量的就近供電減少了大容量遠距離高電壓輸電線的建設,由此不但減少了高壓輸電線的電磁污染,也減少了高壓輸電線的征地面積和線路走廊,減少了對線路下樹本的砍伐,有利於環保。

閱讀全文

與分布式能源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四川機械技術學院有哪些 瀏覽:689
鋼化膜超聲波清洗怎麼操作 瀏覽:48
茶山組合軸承多少錢一個 瀏覽:309
熱水器管閥門有什麼用 瀏覽:683
韓國永泰閥門怎麼樣 瀏覽:87
東方紅拖拉機水泵軸承如何更換 瀏覽:555
兩個軸承並排怎麼安裝 瀏覽:47
電機抱閘裝置作用 瀏覽:46
機床的床身有什麼用 瀏覽:274
自動控制補償裝置 瀏覽:763
弗製冷系統各庫房供液怎麼調節 瀏覽:724
玉環萬閥門廠 瀏覽:545
第一台機床怎麼造的 瀏覽:586
誠信電動工具縣府路店 瀏覽:184
木製作安裝常用的五金件 瀏覽:395
管道與閥門之間的3d要求解釋 瀏覽:351
途觀車儀表屏怎麼不亮了 瀏覽:970
考科一包過帶的個什麼儀器 瀏覽:334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要怎麼設置 瀏覽:392
觀泉路五金裝飾材料市場營業時間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