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 實驗室用簡易裝置製取二氧化碳時在長頸漏斗末端放一個小試管的作用是什麼
對不對啊?還有 收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應該正放還是倒放在桌上? 錯二氧化碳溶於水,不能用水槽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所以正放
D. 二氧化碳製取裝置注射器作用
(來1)試管常用的反應容自器,集氣瓶收集氣體的儀器,故答案為:試管,集氣瓶;
(2)A裝置屬於固液常溫型,實驗室利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可用此發生裝置,反應方程式是: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還可用來製取二氧化碳或氫氣,注射器的作用是逐滴滴加液體,進而可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
(3)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也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4)加熱高錳酸鉀或加熱氯酸鉀、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可製取氧氣,屬於固體加熱型,故選擇C發生裝置,氧氣密度比水小,所以從短管進氣,長管便於排水;
故答案為:(1)試管;集氣瓶;
(2)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合理均可);
(3)E(合理均可);二氧化碳;
(4)C;b.
E. 製取氣體發生裝置
這道題字很多啊,呵呵
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兩種,一種是固體和液體接觸及反應的制氣裝置,一種是(固體加熱反應裝置—固固加熱型裝置)。後一種裝置中,固定試管時,應使(試管夾),原因(反應需要加熱)。若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試管口應(向下傾斜),原因是(防止水在反應過程中倒流,使試管破裂)。檢驗一瓶氣體是否為氧氣的方法(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到集氣瓶口,看木條是否復燃),收集氧氣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氣),分別利用氧氣的性質為(不溶於水),(比空氣重)。若用排水法收集加熱製得的氣體,實驗結束後,應先(把導管撤出),再(熄滅酒精燈),原因是(防止水槽內水會倒流,導致試管爆裂)
F. 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是什麼
檢驗二氧化碳
G. 化學問題 實驗室製取氣體的裝置中為什麼用試管製取是試管中放固體時管口要朝下,放液體要朝上
因為放固體時為防止在管口凝結的固體中的水或生成的水迴流到受熱部位使之炸裂.液體么不用說,朝下還能裝嗎?傾斜30左右,利於受熱和反應 .
H. 發生裝置裡面的小試管的作用是
【解析】 裝置中小試管能使長頸漏斗末端形成液封,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故選C。 【答案】C
I. 下列是實驗室製取氣體的常用裝置圖,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1)寫出儀器a、b的名稱:a______;b______.
(1)依據實驗室常來用儀器的認識解源決此題.答案為:a試管;b集氣瓶;
(2)根據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為固體加熱型,選擇反應裝置為A;據氧氣不易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和密度比空氣的大且不與空氣的成分發生反應,選擇收集裝置為C或D;檢驗是否收集滿時一般使用氧氣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性質,把帶火星木條放在瓶口,看是否復燃;反應方程式為;2KMnO4
△ | .
J. 制備氣體的簡易裝置優缺點
初中化學氣體制備裝置分析
初中化學主要考查兩種常見氣體(O2和CO2)的制備原理、葯品,氣體制備裝置一般分四大部分:發生裝置、凈化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和尾氣處理裝置。會考突出化學實驗基礎知識的考查,突出教科書上原理的考查;中考則突出考查學生能力,在會考基礎上進行延伸和綜合。中考內容包括會考內容。 一、製取常見氣體葯品、狀態及反應條件 制備 氣體 中考實驗內容 會考實驗葯品、狀態及反應條件 中考增加實驗葯品、狀態及反應條件 O2 KClO3和MnO2共熱、KMnO4加熱、H2O2和MnO2 Na2O2和H2O CO2 石灰石或大理石與鹽酸 H2 Zn與H2SO4或鹽酸 NH3 Ca(OH)2固體與NH4Cl固體共熱 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氣必須適當處理。常用經典儀器有:
⑴a用於NaOH吸收CO2(氣體溶解或反應速度不很快,不易引起倒吸); ⑵b用於收集少量氣體然後處理;如多餘的CO的處理。 ⑶c收集極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氣體。如NH3等,這種裝置可以增大氣體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有利於吸收液體對氣體的吸收。由於漏斗容積較大,從而防止吸收液的倒吸。 ⑷d用於處理難以吸收(有毒)且可燃的氣體。如H2、CO等。
與製取氣體的裝置小試管的作用相關的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