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電一體化系統中的機械裝置包括哪些內容
機械本體,即機械支撐部分與傳動部分
⑵ 機械繫統的組成是什麼
機械繫統的具體組成:
1、動力系統:包括動力機及其配套裝置.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動力源。如內燃機、汽輪機、水輪機等動力機;有把二次能源(如電能、液能、氣能)轉變為機械能的機械。
2、傳動系統:是把動力機的動力和運動傳遞給執行系統的中間裝置。
3、執行系統:包括機械的執行機構和執行構件,它是利用機械能來改變作業對象的性質、狀態、形狀或位置。或對作業對象進行檢測、度量等,以進行生產或達到其他預定要求的裝置。
4、操縱控制系統:是為了使動力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彼此協調運行,並准確、可靠地完成整機功能的裝置。
(2)機械裝置系統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發展趨勢
1、智能化:是21世紀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慧在機械建設者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視,機器人與數控機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應用。
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慧、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理學、生理學和混沌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標。
2、模塊化:是一項重要而艱巨的工程。由於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製和開發具有標准機械介面、電氣介面、動力介面、環境介面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是一項十分復雜但又是非常重要的事。
如研製集減速、智能調速、電機於一體的動力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控制單元,以及各種能完成典型操作的機械裝置。
3、微型化:指的是機電一體化向微型機器和微觀領域發展的趨勢。國外稱其為微電子機械繫統(MEMS),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電一體化產品,並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電一體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在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⑶ 汽車機械主要由幾個裝置,分別是什麼
你問得比較模糊,我只能這么答:汽車是由發動機、電子設備、底盤、車身4個部分組成的,你說講的機械裝置就有:發動機、波箱、懸掛等!
⑷ 什麼是機械繫統
所謂系統是指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間具有一定聯系的許多要素構成的一個整體,即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要素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特定功能的整體都是系統。系統本身可分成若干個子系統;子系統里有時還可以分出更小的小子系統;反過來,系統本身還可以作為更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例如,照相機本身可以看作是由機、光、電能(全自動照相機)及其控制系統所組成的一個系統。若把它的機械繫統再細分,又可分為相機殼體、光學鏡頭支承架、膠卷支承架和進、退膠卷的傳動機構等不同的機械子系統。當把該照相機固定到衛星上,讓它隨著衛星一起去拍攝衛星所經之處,記錄人們想知道而又不能到達地方的情景時,則該照相機又是衛星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了。圖3-1所示的家用吸塵器,從某種意義來講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由底座、後蓋等部分組成。
圖3-1家用吸塵器1—底座;2—報警鳴示;3—密封護套;4—前蓋;5—前搭扣;6—擋尖板;7—把手;8—卷線按鈕;9—中蓋;10—後蓋;11—後蓋座;12—後輪;13—電線插頭;14—毛刷升降開關;15—地板刷;16—曲管;17—吸力調節器:18—軟管插管任何機械產品都是由若干個零部件及裝置組成的一個特定系統,即一個由確定質量、剛度及阻尼的若干個物質所組成,彼此間有機聯系,並能完成特定功能的系統均可稱為機械繫統。機械設計課程中所講授的各種機械零件則是組成機械繫統的基本要素,它們為組成各種不同功能的機械繫統有機聯系著。為了初步了解機械,下面對相關概念作出解釋。機構是人為的實物組合,各部分之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組成機構的運動單元稱為構件。機器是用於某種目的要求而設計的機械繫統,機器是由機構組成,並且可以做機械功或進行能量轉換。機構和機器統稱為機械。下面針對機器、機械、機構進行分析。
⑸ 數控機床的系統都有哪些
1、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最後環節,其性能將直接影響數控機床的精度和速度等技術指標,因此,對數控機床的伺服驅動裝置,要求具有良好的快速反應性能,准確而靈敏地跟蹤數控裝置發出的數字指令信號,並能忠實地執行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提高系統的動態跟隨特性和靜態跟蹤精度。
2、測量反饋系統
測量元件將數控機床各坐標軸的實際位移值檢測出來並經反饋系統輸入到機床的數控裝置中,數控裝置對反饋回來的實際位移值與指令值進行比較,並向伺服系統輸出達到設定值所需的位移量指令。
(5)機械裝置系統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伺服系統是數控機床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實現數控機床的進給伺服控制和主軸伺服控制。伺服系統的作用是把接受來自數控裝置的指令信息,經功率放大、整形處理後,轉換成機床執行部件的直線位移或角位移運動。
伺服系統包括驅動裝置和執行機構兩大部分。驅動裝置由主軸驅動單元、進給驅動單元和主軸伺服電動機、進給伺服電動機組成。步進電動機、直流伺服電動機和交流伺服電動機是常用的驅動裝置。
數控裝置是數控機床的核心。現代數控裝置均採用CNC(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形式,這種CNC裝置一般使用多個微處理器,以程序化的軟體形式實現數控功能,因此又稱軟體數控(Software NC)。
CNC系統是一種位置控制系統,它是根據輸入數據插補出理想的運動軌跡,然後輸出到執行部件加工出所需要的零件。因此,數控裝置主要由輸入、處理和輸出三個基本部分構成。而所有這些工作都由計算機的系統程序進行合理地組織,使整個系統協調地進行工作。
⑹ 什麼是機械繫統,都有哪些系統構成
機械繫統是指由許多機器、裝置、監控儀器等組成的大型工業系統,或由零件、部件等組成的機器。
機械繫統的構成:
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機械繫統的構成有不同的描述。以前大多是按照系統的結構和組成的裝置進行描述,這使得在設計時比較零亂,難以集成。現代科學的世界觀認為,世界是由物質、能量及信息組成的。與此相對應,任何工程系統的功.能,從本質上講,都是接收物質、能量及信息,經過加工轉換,輸出新形態的物質、能量及信息。據此,本書從「流」的觀點出發,將機械繫統劃分為物料流系統、能量流系統和信息流系統。由於能量流系統中的傳動裝置、信息流系統中的操縱裝置及物料流系統中的執行裝置均為常用機構所構成的機械運動部件,從機械設計角度出發可將其歸入機械運動系統。
(1)物料流系統
物料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對象,機械繫統的任務就是改變物料的形狀和狀態。因此,在機械繫統中,物料流是最重要的部分,機械繫統中直接與物料接觸且使物料發生形狀和狀態變化的部分就構成了物料流系統。
(2)能量流系統
任何機器的工作都需要能量,要使物料的形狀和狀態發生變化,更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提供能量、轉換能量和傳遞能量的部分就構成了能量流系統。
(3)信息流系統
在物料流和能量流中,各種機構和裝置的工作和停止都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同時,系統還要隨時發現一些故障,並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這些都涉及信息的採集、處理以及指令的發送與接收。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對系統內的信息和指令進行處理的部分就稱為信息流系統。
(4)機械結構系統
結構系統在機械繫統中起著支承、連接的作用,用來安裝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系統中的零部件,並保證各零部件和系統之間的相互空間位置關系。結構系統由各部分結構件組成,常見的有機身、導軌、箱體、橫梁、工作台等。
機械結構系統是機械繫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強度、剛度、動態性能和熱性能等,都對機械繫統的整體性能和功能的可靠性產生重要影響。
(5)機械運動系統
機械運動系統包含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及操縱系統。
傳動系統是用於傳遞能量(以運動和動力的形式表現)的中間裝置。當然,當動力機能量的輸出形式完全符合工作機械的要求時,可以省略傳動部件。
執行系統通常處於機械繫統的末端,直接與作業對象接觸,其輸出是機械繫統的主要輸出,其功能是機械繫統的主要功能。因此,執行部件有時也被稱為機械繫統的工作機,其功能及性能直接影響和決定機械繫統的整體功能及性能。
操縱系統用於將人和機械聯系起來,即把操作者施加於機械的信號,經轉換傳遞到執行部件,以實現機械繫統的起停、換向、變速、變力等目的。
⑺ 工程機械六大系統分別是什麼
工程機械最終要向智能化靠攏
1.老的理論:液壓系統,氣動系統,傳動系統,電氣系統,冷卻系統,潤滑系統,
2.新理論增加:伺服系統,智能信息系統,監測系統
⑻ 企業機械設備六大系統是指哪些
企業機械設備管理系統,是生產企業必不可少的。根據其發展趨勢,到目前可以內分為三個階段:紙質容點檢、傳統智能點檢、移動智能點檢。
士翌移動設備管理系統的實施,給生產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現場設備管理水平大幅度上升,維修成本大量降低。設備點檢管理及狀態監測系統由以下組成:一、針對鐵前鐵後重點難點設備採用士翌在線監測管理系統,使用振動分析、大數據分析、網路可視化監控等,實現遠程智能診斷;二、針對常規設備,採用士翌移動設備點檢管理系統,無線感測單元+智能終端設計,有效避免設備容易損壞、巡檢組合不靈活等弊端,實現現場有效控制,也可以實現遠程智能診斷;三、通過OPC等方式,將生產線設備上的一些寶貴數據,如潤滑系統的流量數據、大型電機的電流等上傳到設備管理軟體,作為生產運行的數據和設備故障分析的數據。
⑼ 什麼是機械繫統機械繫統由幾大部分組成機械繫統在產品中的地位作用
機械繫統概念:是指由許多機器、裝置、監控儀器等組成的大型工業系統,或由零件、部件等組成的機器。
機械繫統的構成:物料流系統、能量流系統和信息流系統,如圖所示。由於能量流系統中的傳動裝置、信息流系統中的操縱裝置及物料流系統中的執行裝置均為常用機構所構成的機械運動部件,從機械設計角度出發可將其歸入機械運動系統。
物料流系統:物料是機械繫統工作的對象,機械繫統的任務就是改變物料的形狀和狀態。因此,在機械繫統中,物料流是最重要的部分,機械繫統中直接與物料接觸且使物料發生形狀和狀態變化的部分就構成了物料流系統。
能量流系統:任何機器的工作都需要能量,要使物料的形狀和狀態發生變化,更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提供能量、轉換能量和傳遞能量的部分就構成了能量流系統。
信息流系統:在物料流和能量流中,各種機構和裝置的工作和停止都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同時,系統還要隨時發現一些故障,並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這些都涉及信息的採集、處理以及指令的發送與接收。因此,機械繫統中用於對系統內的信息和指令進行處理的部分就稱為信息流系統。
機械結構系統:結構系統在機械繫統中起著支承、連接的作用,用來安裝物料流、能量流、信息流系統中的零部件,並保證各零部件和系統之間的相互空間位置關系。結構系統由各部分結構件組成,常見的有機身、導軌、箱體、橫梁、工作台等。
機械運動系統:包含傳動系統、執行系統及操縱系統。傳動系統是用於傳遞能量(以運動和動力的形式表現)的中間裝置;執行系統通常處於機械繫統的末端,直接與作業對象接觸,其輸出是機械繫統的主要輸出,其功能是機械繫統的主要功能;操縱系統用於將人和機械聯系起來,以實現機械繫統的起停、換向、變速、變力等目的。
機械繫統在產品中的地位作用
1.合理確定系統功能:按功能的性質可分為基本功能和輔助功能。基本功能是用戶直接要求的功能,體現了產品存在的基本價值。輔助功能是為了實現基本功能而附加在產品上的功能,是實現基本功能的手段。因此,確定系統功能時應遵循保證基本功能、滿足使用功能、增添新穎功能、剔除多餘功能,恰到好處地利用外觀功能的原則,降低現實成本,提高功能價值,力求使產品達到更加物美價廉的境界。
2.增強可靠性:按照GB/T 2900.13—2008的規定,可靠性可定義為:「產品在給定的條件下和在給定的時間區間內能完成要求的功能的能力。」
產品是泛指的,包括零件、部件、設備、系統。
要求的功能是指產品所應實現的使用任務的預期功能。例如,汽車的規定功能是運輸,機床的規定功能是加工零件。產品喪失要求的功能稱為失效,對可修復的產品也稱為故障。
給定的條件是指使用條件與環境條件,含運輸、保管條件。
給定的時間:產品的功能只有同使用時間相聯系才有實際意義,不同的產品應有不同的規定時間,如海底電纜要求使用長達三四十年,火箭只要求保證一次工作。給定的時間有的要求的是應力循環次數、轉數等相當於時間的量。
3.提高經濟性:機械繫統的經濟性表現在設計、製造、使用、維修,乃至回收的全過程中。提高設計和製造的經濟性,從設計角度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合理地確定可靠性要求和安全系數:分別是可靠性設計及傳統設計方法中描述系統工作而不失效的程度指標,但它們的含義及應用有所不同。
貫徹標准化:標准化是組織現代化大生產的重要手段,它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通用性和互換性,可以使生產技術活動獲得必要的統一協調和良好的經濟效果。
採用新技術: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技術(包括新工藝、新結構和新材料等)不斷問世,在設計中採用新技術可以使產品具有更好的性能和經濟性,因而具有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改善零部件的結構工藝性:零部件的結構工藝性包括鑄造工藝性、鍛造工藝性、沖壓工藝性、焊接工藝性、熱處理工藝性、切削加工工藝性和裝配工藝性等,
提高使用和維修的經濟性:使用和維修的經濟性就是考慮使用者的經濟效益,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
提高產品的效率:用戶總是希望購買的產品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省電、省煤、省油等。機械設備的效率主要取決於傳動系統和執行系統的效率。設計人員應在方案設計和結構設計時,充分考慮提高效率的措施。
合理地確定經濟壽命:一般都希望產品有長的使用壽命,但在設計中單純追求長壽命是不恰當的。
提高維修保養的經濟性:維修能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是保持設備良好的技術狀況及正常運行的技術措施,但必須以付出一定的維修費為代價,以盡可能少的維修費用換取盡可能多的使用經濟效益,是機械設備進行維修的原則。
4.保證安全性:機械繫統的安全性包括機械繫統執行預期功能的安全性和人—機—環境系統的安全性。
⑽ 機械自動化系統的組成
機械自動化是最早出現的自動控制系統,是自動化的一個分支。
機械自動化系統以構成的軟、硬體可分類為:自動化設備、儀器儀表與測量設備、自動化軟體、傳動設備、計算機硬體、通信網路等。
機械自動化:自動化是指機器或裝置在無人干預的情況下按預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動進行操作或控制的過程,而機械自動化就是機器或者裝置通過機械方式來實現自動化控制的過程。
機械製造自動化專業就業前景:主要到工業生產第一線從事機械製造領域內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方面的工作。由於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規模,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今後一段時間內,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製造與加工專業人才近年供需比也很高。
從機械行業發展來看,印刷機械、數控機床、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等重頭產品前景仍看好。除了這些傳統工業領域,該行業將進一步向機光電一體化發展,向光加工、環保這樣的新興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