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圖所示,有一皮帶傳動裝置,A、B兩點分別在兩輪的邊緣上,A、B兩點到各自轉軸的距離分別為R A 、R B ,
A、A、B兩點是靠傳送帶傳動輪子邊緣上的點,線速度大小相等,因為R B =
C、根據T=
D、根據 a=
故選:BC. |
⑵ 如圖所示是皮帶傳動裝置示意圖,A為主動輪,B為從動輪.關於A輪邊緣上P點、B輪邊緣上
C
A是主動輪,是A帶動了皮帶,所以A對皮帶的摩擦力與轉動方向相同。
再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方向相反可知:P受摩擦力與轉動方向相反。(樓上似乎漏考慮這一步)
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分析出:Q受摩擦力與轉動方向相同。
有什麼不懂再問我。
⑶ 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解:因主動輪的摩擦力是阻力,而從動輪的摩擦力是動力,因此:
(1)在第一幅圖內中,如容果A輪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A帶動B順時針運動,故A錯誤;
如果B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B帶動A逆時針運動,故B錯誤.
(2)在第二幅圖中,如果C輪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C帶動D逆時針運動,故C錯誤;
如果D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D帶動C順時針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望採納O(∩_∩)O~
⑷ 如圖所示為某一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的半徑為r1,從動輪的半徑為r2.已知主動輪做順時針轉動,轉速為n,
A、因抄為主動輪做順時襲針轉動,從動輪通過皮帶的摩擦力帶動轉動,所以從動輪逆時針轉動,故A錯誤;
B、由於通過皮帶傳動,皮帶與輪邊緣接觸處的線速度相等,即M點與N點的線速度之比為1:1,故B錯誤;
C、根據v=nr得:n2r2=n1r1
所以n2=
r1
r2
n,故C正確;
D、M點與N點的線速度之比為1:1,根據a=
v2
r
,M點與N點的向心加速度之比為
r2
r1
,故D錯誤;
故選:C.
⑸ 如圖所示為皮帶傳送裝置
(1)皮帶的速度為6.0 m/s,方向沿斜面向下. (2)由貨物運動的v-t圖象得:a 1 = △ v 1 △ t 1 =6.0 m/s 2 ,a 2 = △ v 2 △ t 2 =4.0 m/s 2 . 在0~1.0 s:皮帶對物體的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mθ+μmg•cosθ=ma 1 . 在1.0 s~2.0 s:皮帶對物體的滑動摩擦力沿斜面向上,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a 2 . 聯立得:θ=30°,μ= 3 15 =0.115. (3)由v-t圖象知貨物在1.0時間內加速到與皮帶相同的速度6.0 m/s,皮帶發生的位移s 帶 =v 1 t=6.0 m,貨物發生的位移s 物 = v 1 2 •t=3.0 m,此時間內皮帶上痕跡的長度:△s=s 帶 -s 物 =3.0 m<l=4.0 m. 此後貨物速度超過皮帶速度,物體向底端運動過程中發生的距離比皮帶多4.0 m(其中有3.0 m為痕跡重疊區域).設從1.0秒末開始,貨物的傳送到底端的時間為t 1 、貨物到底端的距離為S,則: 對皮帶S-4=v 1 t 1 ,對貨物S=v 1 t 1 + 1 2 a 2 t 21 ,聯立以上兩式得:t 1 = 2 s=1.41 s,l=(6 2 +4)m=12.46 m, 故每件貨物的傳送時間:T=t 1 +t=(1+ 2 )s=2.41 s,傳送距離:L=s 物 +S=15.46 m. 答:(l)皮帶的速度為6.0m/s; (2)皮帶與水半面間的夾角θ為30度,貨物與皮帶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的大小為0.115; (3)該件貨物的傳送時間為2.41s,傳送距離為15.46m.
⑹ 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輪帶動B輪沿逆時針方向旋轉 B.B輪帶
由第一個圖可以看出,下皮帶被拉緊,說明A是主動輪版的話應該是沿順權時針方向旋轉,B是主動輪的話應該是沿逆時針方向旋轉,所以A錯誤B正確; 由第二個圖可以看出,上皮帶被拉緊,說明C是主動輪的話應該是沿逆時針方向旋轉,D是主動輪的話應該是沿順時針方向旋轉,所以C錯誤D正確. 故選BD. |
⑺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輪A和B同軸,A、B、C分別是三個輪邊緣上的質點,且rA=rC=2rB,則三個質點的向
由於B輪和C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線速度的大內小與皮帶的線速容度大小相同,
故vC=vB,
即:vB:vC=1:1
由於A輪和B輪共軸,故兩輪角速度相同,
即ωA=ωB,
即:ωA:ωB=1:1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vA:vB=RA:RB=2:1
所以vA:vB:vC=2:1:1
又因為RA=RC=2RB
由a=
v2 |
R |
⑻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O1是主動輪,O2是從動輪,A、B分別是皮帶上與兩輪接觸的點,C、D分別是兩輪邊
當O1順時針啟動時,若皮帶與兩輪不打滑,則皮帶A處阻礙輪C點的滑動,則C點的靜摩擦力方向向下,而A所受到的摩擦力與C點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系,所以A點的摩擦力方向向上.同理由於O2是從動輪,皮帶帶動O2輪,輪D點阻礙皮帶B處滑動,所以B點的摩擦力方向向上,而D點的摩擦力方向向下.
故選:C
⑼ (2013湖南模擬)如圖所示為一皮帶傳動裝置,右輪的半徑為r,a是它邊緣上的一點.左側是一輪軸,大輪的
A、a、c兩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b、c兩點的角速度相等,根據v=rω,c的線版速度大於b的線速度,則權a、c兩點的線速度不等.故A錯誤,C正確;
B、a、c的線速度相等,根據v=rω,知角速度不等,但b、c角速度相等,所以a、b兩點的角速度不等.故B錯誤;
D、根據a=rω2得,d點的向心加速度是c點的2倍,根據a=
v2 |
r |